每次到武夷山,几乎都是一次品茗之旅。武夷山的风景对我诱惑不大。一个天空净朗的周末,与朋友一道专程驱车前往武夷山,可以说这次武夷之旅没有他事,就是喝大红袍。
那天早晨从小城出发,在福州稍停,经五个多小时行车,中午抵南平吃午饭,晚饭就落在武夷山。如今去武夷山因有一段高速可走,整个过程畅快了许多。晚饭后便开始喝大红袍,依然在十方堂,顺便看望了我寄养在十方堂的那把壶。
堂主柳英说:明天带你去一个特别的地方喝大红袍,然后去黄村吃牛头。要特别一说的是,黄村的牛头在武夷山颇有名气,现在想来,还会直流口水。如想吃,都要提前一天预约,该店每天只做两个牛头。
此前,草屋风铃向我说过这个地方,说了许多那方地的妙处,感觉绝对与别处不一样。有青山绿树环抱,流泉潺潺身边过,有古窑址诉说着遥远的辉煌。后来又在她的博客上看了照片。激起了我的欲望,于是这次专程前往喝大红袍。
车沿着乡间水泥村道蜿蜒,满目青翠的绿迎面而来,那种绿像是专门请人洗过了—般清新,看不到青山挂白。公路两旁开满了黄色的毛茛花,高低不一,在风中摇摆不定,像一群村童在路边跳橡皮筋。荷田里的荷花向我们点头致意,这时却如古代学童,摇头晃脑朗诵古诗,有蜻蜓立于花骨尖上,做思想者状。此时我们用现代的交通工具,行走在古意悠然的村道上。极少见到行人,带着绿意的山风掠过车窗,裸露的皮肤上有阵阵凉意泛起。一路宁静。大白鹅在田头水边戏闹,这种家养的大型水禽在武夷山随处可见。
柳英说,这次带我们到遇林亭古窑址旁喝大红袍。
遇林亭古窑址,分布于莲花峰下的三座小山岗上,顺着青山而建,溪水潺潺,草木丛生,现在也成为武夷山旅游区的一部分。
这个建于北宋年间的古窑,位于武夷山风景区西北部的低缓山谷中,一条小溪从这里向南流入九曲溪。古窑址面积6万多平方米。发现于1958年,1961年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2000年间,福建省考古队在此进行了3000多平方米的科学发掘,使这座沉睡了近千年的古窑显露出真实的面目。再现曾经辉煌的历史风采。
遇林亭窑址是我国宋代八大窑系中的窑址之一,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宋代古窑址。武夷山遇林亭窑址属半地穴式焰平斜面龙窑,它顺着山坡而建,烧窑时就像一条俯冲的火龙,故名为龙窑:又像一条向下爬行的蜈蚣、蛇,故又称为螟蚣窑、蛇窑,一经挖掘现世。就被列入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于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武夷山产好大红袍,也应该产喝大红袍用的好器具。就如安溪产铁观音,而临近的德化产瓷器,相得益彰。遇林亭古窑产的著名兔毫盏,为宋代流行的斗大红袍习俗增添了光彩。
遇林亭龙窑当时产量惊人,同时也烧制成了不少罕世珍品,虽然只是民窑,却也深受宋徽宗青睐。所产的描金彩绘黑釉盏,据说在在国内传世品仅有3件,多年前均已流往境外,其中一件被日本藏家收藏。
说起遇林亭,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流传至今。相传北宋年间,中原大地兵灾四起,百姓为了避开战乱,纷纷向南逃难。一日,一位北方林姓的商人逃至武夷山,在风雨亭内避雨,恰巧在此遇到两位同姓林的族人,一为景德镇制陶师傅,一为当地人,风雨亭四周山场所有者。三人相见甚欢,又同属林姓,倍感亲切。于是商定在此利用独特山场优势与各自的才能,建造窑场,在三人努力下,终于陶窑建成,烧制出的瓷器大受好评,成为武夷山斗大红袍器皿,声名远播,三人为纪念当初的相遇,便将当初相聚的风雨亭更名为“遇林亭”。
我们一行经过当年的龙窑,还能见着散乱的模具,躺在一条长长的斜窑里。再往前行,有一条小路,没于草丛问。清澈的小涧流与其相伴,一路上有欢快的水声低吟浅唱。来到喝大红袍的所在,竟然是一处依水而筑的小木屋。一道小瀑布就在木栏边上,一架水车安静地呆着,因为水大,没能冲着水车。泡大红袍的水就是从边上引来的山泉水。柳英带来了好大红袍,娴熟地泡着。在这里,完全脱离了尘嚣,只有流水的妙音与大红袍香,还有从山中传来一两声乌鸣。找着这样一处喝大红袍的地方,好水与好大红袍相逢。朋友与朋友相聚,山风与绿叶互相致意,我们吃大红袍,似乎也把自然的纯真之气韵呷入肺腑之中。身边的流水与岩石亲密私语,这水来自林木高深处,是大地的乳汁,以此水泡大红袍,是大红袍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品着岩骨流香韵味独特的武夷岩大红袍,欣赏着三叠瀑布的美妙舞姿,这喝大红袍,已不仅仅是喝大红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