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大红袍是什么茶,大红袍简介

茶叶市场上,武夷岩茶纯种大红袍逐渐显露出其魅力,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一些消费者到达茶叶店,一开口便是”店内有武夷岩茶纯种大红袍吗”、”有什么品种的岩茶”、”先来杯武夷岩茶的试泡茶”。消费市场的追捧,促使了武夷岩茶销量的大增,茶企业纷纷针对市场需求开发岩茶新产品。武夷岩茶大红袍究竟属于什么茶呢?武夷岩茶纯种大红袍为什么成了消费热点呢?

大红袍介绍

大红袍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属于武夷岩茶的一种,属于半发酵茶,为乌龙茶类。其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具有绿茶的清香,红茶的甘醇。大红袍具有保护牙齿、提神益思、生津利尿、解暑杀菌、减肥美容、预防癌症、降脂降压、抵抗衰老等功效。

近年来,武夷岩茶纯种大红袍之所以被热捧与岩茶独具的神韵、优异的高贵品质密不可分。武夷岩茶的高品质源自其优越的生长自然环境。武夷山碧水丹山,溪涧争流,为岩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气候条件优越,无污染,成就了武夷岩茶”清、香、甘、活”的独特岩谷花香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是优良的茶树品种,位列国家级良种。名茶来自品种,品种是影响品质的首要原因。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武夷山岩茶品种繁多,历史就有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半天腰、水金龟”五大名丛”

此外,武夷岩茶有着精湛的制作工艺,制作工艺是决定岩茶品质的决定性因素。武夷岩茶的制法精巧,初制工序繁多,工艺细致,是在炒青绿茶和小种红茶制作的基础上承前启后,一脉相承,之后不断创新和发展起来的。

大红袍茶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同时大红袍色调丰富,有三节色、蛤蟆背和三红七青等色。大红袍滋味甘爽,香气清爽,其中由于大红袍在焙火程度的不同,其香味也存在一定的差别,足焙火熟香型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品。轻焙火清香型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品。

通过上面的介绍大家对于大红袍有所了解了吧,明白大红袍是什么茶了吧。

 

请教半天腰到底是哪个”腰””妖””鹞” 三个字都有见到,不知道哪个是对的?

“大红袍”的N种传说

“大红袍”自古是万茶之尊,是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也是武夷山的第二张名片。但因为历史久远,战乱频仍,文献流失,“大红袍”的身世和武夷山的船棺一样,成了一个千古之谜,招引着人们去苦苦探寻和考证。但大都没有结果,仍然停留在民间说法和神话传奇的层面。这些说法归纳起来无非“状元报恩说”、“皇后治病说”、“县丞祭茶说”、“猴子采摘说”、“县长命名说”等几个脚本。

“皇后治病说”纯属无稽之谈。历史上离武夷山最近的京城是南宋的杭州城,依当时的信息和交通条件,从皇后“突然得病”(急性病),到找到“大红袍”治好病,起码要花费几个月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这个说法显然不符合一般的逻辑。

“县丞祭茶说”也十分牵强。武夷山虽然自古有祭茶的习俗,但县丞作为七品小官穿大红袍祭茶也不合乎古代严格的着装礼制。

“大红袍”虽然生长在岩壁上,但不至于高不可攀,早在3000多年前,武夷山的山民们都能把船棺安放到几百米高的悬崖上,何况那区区的几十米岩壁。无疑,“猴子采茶说”严重藐视了武夷山人的智慧。

最令人信服的还是“状元报恩说”。其故事梗概是:明初举子赶考途经武夷山,中暑昏厥路边,被天心寺僧人所救,以茶入药为其治疗。举子病愈后高中状元,回天心寺报恩,方丈说救他性命的不是僧家,而是茶叶,嘱其以红袍披盖茶树,以表谢恩。“大红袍”故事从此不胫而走。靖难之变后,朱棣夺取侄子建文的帝位,为追杀传说出家为僧的建文帝,便派胡潆遍访寺院宫观,以寻访张三丰为名查询建文帝的下落。胡潆也因此到武夷山,入驻天心寺,爱喝茶的胡潆听了“大红袍”的故事,更加喜爱天心寺的茶,便请旨敕封,封天心寺为天心永乐禅寺,并正式册封天心寺茶为“大红袍”。

那么大红袍的真相到底怎样呢?

饮水思源,喝茶寻根。笔者花费大量的时间,跑遍了图书馆、资料室,查阅了许多相关的历史文献,采访了多位权威茶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对各种民间说法和神话传说予以一一求证和排除,终于得以按图索骥地把点滴的历史碎片加以精心拼接,基本上还原出了“大红袍”的本来面目,以飧世人。

“大红袍”因何得名

顾名思义,大红袍,就是红色的袍服。在中国服饰的发展史上,衣着大红色的袍服主要见于明朝。继元之后,汉族统治者重新建立了延续近300年的明王朝,包括服装制度在内的汉族礼制得到了全面的恢复。明朝洪武时期,依据周礼,参考汉、唐、宋历代的服饰,花了20年时间确立了基本的官服定制。服装的类别基本延续过去朝服、祭服、公服、常服的区分,官品、职位、身份在服装的颜色和配饰上却有更加明显的辨别。《明史》记载:

洪武三年,礼部言:“历代异尚。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黄,旗帜赤。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于赤为宜。”

在公服穿着上,明朝廷也明确规定“一至四品着绯袍,五至七品青袍,八、九品绿袍。”文中“赤”、“绯”都是指大红色。因此,明以后红袍渐渐成为清廉高官的代名词。如成书于清代的《海公大红袍传》、《海公小红袍传》,描写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清官海瑞一生的遭际,刻画了一个忠于职守、无私无畏、敢于锄强诛暴、关心百姓疾苦、清廉耿介的清官形象。

可见,“大红袍”是明代清官的指代。那么为什么又引以借代武夷山的茶树呢?可以推测:“大红袍”茶出现于明代,并与当时某位清正廉明的高官或朝廷有一定的联系。

这一推测与“状元报恩说”比较接近。

“大红袍”身世大揭秘

如果按“县长命名说”,虽然有“大红袍,民国三十二年,吴石仙题”的摩崖石刻,从而有人推测“大红袍”得名于1943年,但《武夷山茶与风景》一书出版于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书中却清楚地交代大红袍“成名虽然出于品质的优良,但大半还是宣传的功效。”假使大红袍得名于1943年,但在命名不到一年,又值战乱年代,显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宣传功效。而且,在成书于1921年的《蒋叔南游记》(蒋希召著)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可见,在1921年之前武夷山便有“大红袍”茶了。

清朝道光年间,著名学者郑光祖撰写的百科全书《一斑禄·杂述》(1839年)卷四里说:“……若闽地产‘红袍’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建”,即指建宁府(武夷山当时隶属建宁府);“旗”,指的是茶(古代新采茶芽状似旗、枪,古人常以“旗”、“枪”指代茶叶),按照“五十年来盛行于世”推算,“大红袍”在清初就已经名扬天下了。这段文字的发现填补了清朝“大红袍”文字记载的空白,把“大红袍”有据可考的历史至少往前推了二百年。

经过茶叶科学部门检测,现存母树大红袍的树龄在360年以上。360年前,正是明末清初。现在“大红袍”母树仅剩一处,不排除天游、北斗等他处的已故“大红袍”母树的树龄超过360年的可能。如果这个推断成立,那“大红袍”的历史就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明代。

近年来,随着“大红袍祖庭”——天心永乐禅寺佛教文化和寺院历史的深入挖掘,为“状元报恩说”、“大红袍”始于明代增添了诸多佐证。1991年,天心永乐禅寺大雄宝殿重建时,工地挖出两个明代的圣旨碑、一对石龙和三尊石雕佛像。从中可以断定天心永乐禅寺受明代朝廷敕封。那么,天心永乐禅寺为什么受封呢?

《明史·胡潆传》记载:

惠帝之崩于火,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五年,遣潆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潆以故在外最久,至十四年乃还。所至,亦间以民隐闻。母丧乞归,不许,擢礼部左侍郎。十七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二十一年还朝,驰谒帝于宣府。帝已就寝,闻潆至,急起召入。潆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先潆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

这段文字说的是:明成祖夺取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有人说建文帝流落海外了,有人说建文帝出家当了和尚。为了****,免除后患,明成祖派礼部官员胡潆(1375—1463)与宦官郑和分别以寻访张邋遢(张三丰) 与“下西洋”为幌子,在国内与海外排查建文帝的下落。同时,文中“遣潆颁御制诸书”之句,其实是指明成祖为了掩人耳目,收买人心,忏悔恶业,广泛“颁御制诸书”敕封寺院宫观。受封的寺院宫观大都冠以“永乐”字号,至今在全国许多省市仍有许多以“永乐”年号命名的寺院。天心永乐禅寺于此际受敕封,自在情理之中。

上文虽然只交代了胡潆“十七年(公元1419年)复出,巡江浙、湖、湘诸府”,并没有明确说明他来过武夷山。但在《武夷山志》(清·董天工著)专门记载来过武夷山的历代名贤的篇章《名贤下·遗补》中有“胡潆,字源洁,武进人,明建文庚辰进士,官礼部尚书”的记载。说明胡潆确实来过武夷山。《武夷山志》还收录了他的《题画武夷图》、《望武夷,因文公精舍在此,不胜感慨》诗两首。此外,在佛教古籍《瑞岩实录·诗偈》(清释元贤著)中有胡源洁的《夜宿天心》诗:

云浮山际掩禅院,月涌天心透客居。

幽径不寒林影下,红袍味里夜可无?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胡潆夜宿天心寺,彻夜品饮“大红袍”的情形。可见在当时,尚在明初的时候,天心寺的茶就已经冠上了“大红袍”之名。这些事实与“状元报恩说”几乎吻合。

圣旨是古代最高规格的文书,颁发给寺院的圣旨一般是敕封或表彰功德。圣旨碑,一般是作为门坊等建筑的构件,或单独立在显眼的地方,告诉人们这里曾经受过皇帝的敕封或嘉奖。但天心永乐禅寺为什么有两个几乎一样的圣旨碑呢?另一个是否是“状元报恩说”所指的朝廷对“大红袍”的敕封呢?

据天心永乐禅寺住持泽道法师说,“状元报恩说”原记载于《天心寺志》,后来寺志失传于民国战火,便由天心永乐禅寺僧人口头代代相传下来。该寺院后来还受过光绪敕封,林则徐、陈宝琛等朝廷命官先后为其题额,可见天心永乐禅寺在历史上曾经十分显赫。可以想象,这样显赫的寺院肯定有自己的寺志。“状元报恩说”和其他版本的传说相比,更具有历史性、文化性、逻辑性、书面性,可见其确实出自正规的文献,而且口头相传的时间跨度不会太长。因为故事情节、时间、人物、事件与以上考证的史实相符,并无走样。综合“状元报恩说”和上述考证结果,“大红袍”是否受过敕封便不得而知了。

至此,上百年来众说纷纭的“大红袍”的身世终于真相大白。

“大红袍”母树的真假之争

随着“大红袍”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母树“大红袍”的真假之争也愈演愈烈。“大红袍”的指代,实际上经过了从某枞茶树(状元红袍所披盖的茶树)的名称——某品种茶树(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大红袍”)的名称——某类别(武夷岩茶)茶叶的总称的转变。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场合,“大红袍”所指代的含义也就不同。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就容易产生混淆,产生真假之争。

根据《武夷山的茶与风景》(陈舜年等著,吴觉农作序,1944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外销物资增产推销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编)一书《上篇·茶》记载:

首先要介绍的是大红袍,这声誉简直是太大了,他生长在离天心岩三四里地的九龙窠,属永乐禅寺(通称天心寺)所有,寺僧因游人任意采摘,不肯以真品示人。据调查,真正的大红袍在九龙窠最后较高的一个岩旁边,岩壁中有一个小孔,常有泉水从岩孔中流出,旁有茶树数株,靠岩壁者为正大红袍,相邻者为副大红袍。大红袍的采摘制造极为讲究,且有极繁重的仪式。成茶不过半斤左右,其成名虽然出于品质的优良,但大半还是宣传的功效。

这段文字明确记载了大红袍有正副之分。“寺僧因游人任意采摘,不肯以真品示人”之句可以这么解读:为了保护“正大红袍”茶树,僧人故意在“副大红袍”茶树附近刻上“大红袍”三字,以转移游人的视线。因为“副大红袍”长在较高的地方,游人不易采摘。僧人这样刻意地“掉包”,实属无奈之举。但此举既可以保护“正大红袍”茶树,无意中也大大提高了“副大红袍”茶树的名气,延续了“大红袍”的品种和品牌。

这和年近百岁、解放前就着手研究武夷岩茶的茶业泰斗张天福老人所说的如出一辙。他回忆说:

原来的“大红袍”茶树在距离现在“大红袍”不远的地方,就在一个大岩壁下的路边,树枞有将近一米,上面有水滴从数丈高的岩壁上滴下,终年不干,正好滴在茶树上,茶叶非常茂盛,可是在50年代就死了。

民间有一种说法,说的是人们把“正大红袍”改称为“大红梅”,以混淆是非,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据80高龄、1951年担任“大红袍”母树所在地天心村土地改革小组组长的傅志美老人的回忆,确有其事。他说:

1951年土改时“大红袍”仍为天心寺所有。但因为其历史悠久,名气太大,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如果继续由僧人管理,怕力度不够。后来县里专门为此开了协调会,决定把“大红袍”茶山划归农场管理。在“大红袍”附近还有一枞大茶树叫做“大红梅”,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枯死了。

另外,《中国名茶志·福建卷》的武夷岩茶文章中记载:

现今九龙窠之“大红袍”,据林馥泉一九四一年调查认为系名丛“奇丹”之误。并得寺僧信任,看到了一株真本“大红袍”在九龙窠的岩脚下,树根终年有水从岩壁涓涓流下,树干满生苔藓,树及衰老。曾作记载:树高135厘米,主干八根,……

这些书本记载和两位老人的口述基本一致,不管是《武夷山茶与风景》里说的“真正大红袍”、“正大红袍”还是张老说的“原来的大红袍”、傅老说的“大红梅”还是《中国名茶志》引用林馥泉说的“真本大红袍”,都不是现存的“大红袍母树”。但作为武夷茶四大名枞之一,“大红袍”实际上是茶叶品种的名称,也称为“奇丹”。《蒋叔南游记》第一集《武夷山游记》中写道:“如大红袍,其最上品也,每年所收天心不能一斤,天游亦十数两耳。”可见,“大红袍母树”并非只长在一处。当代茶人吴觉农、林馥泉等人也提到武夷山北斗岩、马头岩等地也有“大红袍”的品种茶。所以,现存的“母树大红袍”虽然不一定是最初传说中的“大红袍”,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存的“大红袍”茶树是原生态的 “母树大红袍”之一。

我见过的是 半天妖
现在是三个字了 腰 鹞 妖

2015-6-7 20:57

盈盈一水

最早应该是”腰”,据说该茶树长于山腰上,所以叫半天腰.

2015-6-8 06:13

竹影

6点多,竹子,你好早啊

2015-6-8 08:29

盈盈一水

不到6点我已经在办公室了.这叫起得比鸡早, 估计我起床的时候公鸡真的没叫,因为我没听见,只听见自己闹钟响了,每次这个时候都有砸闹钟的冲动

2015-6-8 09:03

竹影

听说长在山腰上,树枝开展像只鸟,叫半天鹞,但因那时候农民不很识字,叫成半天腰。

2015-6-9 01:35

清河猷熹

看到四种写法:腰 鹞 妖 夭

2015-6-9 11:52

武夷岩茶茶痴

zhuifencom身体好了没有?放假三天你不会在家养病三天吧?说好了晚上陪俺去茶楼的……
你问的这个问题好害人!嘻嘻,偏偏俺知道答案,就是不告诉你!你想知道?货真价实地请俺喝上一泡这茶(不许说没有!),俺就告诉你真实的答案。哈哈哈……

2015-6-9 16:17

兰衣

“腰”是因为该茶树最早产于地势险峻的山崖之中,仰望有天,俯为峭壁,乃天的腰部.
“鹞”是一种鸟类,传说该茶树母本就是这种鸟含茶子落地而生出的.
“夭”因为该茶树生长地险要,茶农不便管理,任其自生,易受昆虫之害,抵抗力不强,容易夭折.
“妖”是否因为外形妖艳还是形容她的香气?

四种解释都通,所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话.常用应该是”腰”

2015-6-9 18:40

壶涂涂

放假三天真可怜,得重感呆在家里,听说喝陈茶能治,喝了没什么感觉。后来吃药,但吃药又喝茶,估计药也无效了。

你的答案应该是这个“鹞”
 

2015-6-9 18:43

壶涂涂

平时把药当茶喝,到要把茶当药喝的时候,它也还只能是茶。哈哈哈……你的身体早就有抗药性了。我的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顺便说一下,不仅仅是那四个“妖、夭、腰、鹞”还有其它的:要、摇、邀……我只是不想说出来把水搅得更浑。总之一句话:这茶有没有?拿来!

2015-6-10 15:33

兰衣

没有这茶..

2015-6-10 16:23

壶涂涂

哈哈……那你就甭管它叫嘛!反正叫嘛也喝不着

2015-6-10 16:52

兰衣

反正有喝过,具体什么味,忘了.

2015-6-10 17:38

壶涂涂

我有一罐南苑去年的半天腰,哈哈~!

2015-6-10 18:02

竹影

腰、摇、咬、鹞,绕晕了都。

2015-6-10 18:50

凝香千盏

从我个人情感上来说,我喜欢这个字:咬!呵呵,真的,正象我喜欢说“吃茶”一样,感觉有劲而动感十足

2015-6-11 14:54

兰衣

挺狠啊

2015-6-11 16:02

盈盈一水

遇上爱到心底的就要狠哪!象《花样年华》里唱的:……让我狠狠想你……

2015-6-11 16:38

兰衣

半天”咬” 一泡”咬半天”

2015-6-11 17:02

壶涂涂

2015-6-12 02:36

送鱼

“咬”字不太象,我偏向“腰”和“妖”

2015-6-12 08:25

盈盈一水

腰——-太俗气;
妖——-太邪气;
咬——-比较有灵趣

2015-6-12 15:29

兰衣

我认为都可以,用习惯了,也就不所谓

2015-6-12 15:37

岩茶mm

咬字就会让人胡思乱想……….

2015-6-12 20:16

壶涂涂

让我来说吧!是夭。

2015-6-12 20:36

野龙

是的是夭!我看过了![景区大红袍景点]好高哦!都快荒废了的石刻!
 

2015-6-12 20:38

铁板峰

是这个字:鹞!因为它算是冷僻字(清河兄在前面也讲了其中可能的一种原因),流传中被人给不停地改,导致了许多的版本。这个是源头的字!

2015-6-13 14:17

兰衣

前辈茶人考证也是这个字!

2015-6-14 00:42

侯总

唉呀,侯总给俺撑腰了! 盈盈版主难道不给俺加20粒米奖励?

2015-6-14 12:24

兰衣

加20米?我没那权限,最多给2米

2015-6-14 13:04

盈盈一水

一水版主,我更早说出他的答案,那我也要20米

2015-6-14 18:41

壶涂涂

你们还是没说清楚到底哪个字才是对的啊!

2015-9-2 16:44

草木雅居

“鹞”,侯总都同意是这个字.

2015-9-2 23:16

壶涂涂

才隔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发现这个帖的过程其实还蛮精彩的哦

2015-9-3 07:58

兰衣

你住所附近有养公鸡的吗?

2015-9-3 08:34

且听风吟

竹子只说自己“起得比鸡早”,没说起得比公鸡早

2015-9-3 08:48

兰衣

受不鸟,又被论坛前三名的两人带着跑题了

2015-9-3 08:49

兰衣

我现在住在农业局里,可能有,只是我起得早都没有听见

“妖”、“腰”、“鹞”目前都有人在用,喜欢哪个就用哪个好了,不会混淆的。

2015-9-3 12:35

竹影

迟早还是会有一个统一用法的,好比当年“老枞”也是混乱得很,现在所有包装都写对了。

2015-9-4 09:32

兰衣

“腰”是因为该茶树最早产于地势险峻的山崖之中,仰望有天,俯为峭壁,乃天的腰部.
“鹞”是一种鸟类,传说该茶树母本就是这种鸟含茶子落地而生出的.
“夭”因为该茶树生长地险要,茶农不便管理,任其自生,易受昆虫之害,抵抗力不强,容易夭折.
“妖”是否因为外形妖艳还是形容她的香气?
就第二个没见用过,其他几个都看到过,这几种说法还解释的有条有理的…

2015-12-12 23:52

言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夷山 » 大红袍属于什么茶,大红袍是什么茶,大红袍简介

分享到: 生成海报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