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在俄罗斯传播的三个阶段

(一)神话阶段

据俄罗斯史料记载,1638年,俄国贵族斯塔尔科夫携带大批贵重礼物出使蒙古的阿勒坦汉,后者回赠了沙皇锦缎、毛皮等许多礼品,其中有几包“干树叶”。这是沙皇第一次品尝到中国茶的芬芳。1658年,俄国派遣使臣佩尔菲利(Perfilev)来华,虽然并未完成其寻求建立避免阿穆尔地区冲突和从事和平贸易的使命,但他在北京受到较好的接待。他呈献给中国皇帝的礼物包括40张黑貂皮,13张银狐皮,4匹布和一件白鼬袍。清廷回赠沙皇24匹丝绸,1磅多白银,雪豹、海貍、海豹皮各3件,还有一些缎子和3磅茶叶。他应在1660年把包括茶叶的这些礼品带到莫斯科。1665年,俄国使节别里菲里耶夫又一次将茶叶带回俄国。在向沙皇供奉之前,为防止不测,御医首先品尝了这种医书中没有记载的“草药”。当时沙皇肚子正感不适,饮茶后症状立刻消失。从此,俄国上层对茶叶的神奇功效赞叹不已。

从上面的材料来看,俄罗斯人对茶叶的最初认知,首先是与锦缎、毛皮等珍贵物品一同来自中国皇帝的赠礼,因而也是一种沾上了皇权的尊贵之物。另外,与锦缎、毛皮这些已知其用途的东方物品不同的是,俄国人并不知道茶是什么,应该怎样使用,但是它医治好了沙皇的身体不适,因而它又被看作是一种来自非本土的“药物”,对身体具有神秘作用。而对来自非本土的事物的崇拜、敬畏,并以之为尊贵象征,则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源自于人们总是倾向于将无法解释的神秘力量与来自域外的“陌生人”和“他者”联系在一起,并产生的一种“他者为上”的普同心态。统治阶级也经常通过对这种“他者”之物的获得,来建构起自己与“天赋”或“神授”力量的联系。茶叶医治好了沙皇身体的不适这一“神话”所展示的,正是皇权与来自域外神秘之物(茶叶)的某种联系,统治阶级通过将来自“他者”的神秘力量内化于自己的身体中,来彰示自己与普通百姓的不同之处,并以此彰示其统治地位的合法性。因此茶叶最初流人俄国,是与遥远的东方、可医治身体疾病的草药以及神秘的力量联系在一起的,是一种来自异邦的“神话”。

(二)传说阶段

茶叶流人俄罗斯的第二个阶段是以一种“传说”的形态传播的,这一时期的茶叶作为仅供贵族阶级享用的奢侈饮品在俄国小范围内流传,普通民众则难得一见。与茶叶在上层社会的流行相伴而生的是,最初发端于沙皇,然后由贵族自上而下身体力行的对身体的改造过程,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身体美学。

大卫•帕金在对物质性的研究中讨论了身体的美学问题,他认为人的身体要么是主体,要么是被伤害的,要么是积极的行动者,这种变动不倨的矛盾状态构成了身体的美学问题。伊格尔顿(Eagleton)注意到了这样的事实,早期欧洲的美学起源于“你能够对人的身体以及他的感受性特征做些什么”这样的观念。因为这些可能会激起不赞成(违抗)以及赞成(有生气),因而美学既是物质的也是道德的。而在有关美学的起源上,东西方有着共通的物化倾向。季羡林也曾指出,“中国最原始的美偏重物质……在中国当代的汉语中,‘美’字的涵盖面非常广阔,眼、耳、鼻、舌、身五官,几乎都可以使用‘美’字”。也就是说,美学最初来源于身体的五官感受,来源于物质所激发的身体欲望,是由一种五官刺激的有意识上升到审美倾向的无意识过程。

从茶叶在俄罗斯的传播过程来看,其最先正是通过对味觉的直接刺激,激起了身体的积极回应,从而在上层社会中建立起一套有关身体的美学系统。如将沙皇的身体置于俄国的社会空间中来分析,由于其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它既是沙皇本人私人化的客体,又是一种在社会公共空间中被展示的(至少是在贵族内部展示的)客体——而这种客体既是权力、等级与财富等的最直接符号标志,也是社会时尚的最终资源。也就是说,沙皇通过对身体的装饰与展演,建立起一种审美的图像机制,最终成为一种渗入社会公共空间的身体美学观念。在这个美学系统的源头,沙皇的身体既是被物质所操纵者(客体),同时又是刺激物质消费与传播的制造者(主体)。由于茶叶对沙皇的身体带来的这种神奇效果,在17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俄国上层社会都将其作为一种能够醒脑的药物和彰显贵族之气的奢侈品看待,并与精美的中国瓷器、丝绸和古董等一起,形成一股席卷俄国宫廷和社会的“中国风”。而仅从美学系统的视域来看,茶叶是否真的具有醒脑或治疗身体的效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上流社会认为它具有这种效果,并将之作为一种身体审美的符号标签。一旦贴上这个标签,身体就会被东方化、精致化、美化。

(三)历史阶段

茶叶在17世纪的俄国很长时期都是作为醒脑的药物供居住在城市的贵族饮用,普通百姓难得一见,这主要是由于其价格昂贵,而且也不知饮用方法。随着《恰克图条约》订立后中俄贸易的进一步扩大,茶叶迅速成为俄国民众最喜爱的饮料,饮茶的习俗逐渐从上层贵族中间流传到民间。

如果说茶叶在俄罗斯上流社会的风行与身体美学的建构有关,那么饮茶风气在一般民众中间,尤其是西伯利亚边境居民中的广泛传播则与其地域环境和人们的饮食结构有关。其对身体的作用由一种符号性的装饰,逐渐向改善和提高身体机能转化。贝加尔地区往北往西延伸的西伯利亚高原是茶叶之路的纵深地带。这里地处高纬度地区,蔬菜供应极少,人们的饮食结构中以肉食为主,因此化油脂的中国茶叶就成了这些游牧族群日常饮食的必需品。整个西伯利亚饮茶之风甚烈,18世纪中叶在这里旅行的俄国学者瓦西里•帕尔申在《外贝尔加边区纪行》一书中写道:“……不论贫富,年长和年幼,都嗜饮砖茶。茶是必不可少的主要饮料,早晨就面包喝茶,当做早餐。不喝茶就不去上工。午饭后必须有茶。每天喝茶可达五次之多。爱喝茶的人能喝十到十五杯。不论你什么时候走到哪家人家,主人必定用茶来款待你。”

由此可见,中国茶叶在俄国的传播历经了由沙皇、贵族到普通民众,由神奇药物、奢侈品到日常饮品,由权力象征、身体美学到平衡饮食结构的不同功能变化,最终由一种神话、传说成为中俄贸易交往中的一段历史。俄罗斯人对茶叶的认知变化的几个阶段大致可用表3.1来展示:

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研究认为,物的社会历史与它们的文化传记并不能完全分开,因为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在一个较为广泛的社会层次上,正是物的社会历史构造了较短时期内特殊的物的轨迹的形式、意义以及结构。同样,尽管很难记录或者预测,但物的文化传记中存在的一些小的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必然导致物的社会历史的变化。由中国东南沿海出口的茶叶,辗转到达欧洲后,经过与美洲糖粒的结合而形成了一种“甜蜜的权力”,这种“甜蜜的权力”导致中国的禅道之茶在西方社会经过由奢侈品向普通日用品的转化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功能,并在新的社会环境里开始了一种新的文化传记。

但如果严肃研究茶俗是如何传播的,或许我们就能够肯定,亦如同在其他任何地方一样,茶的实际功能表现为一条本土的宇宙图式的情景性运作模式,它目睹了明次•穆兹所称的“麻醉食品”在欧洲大众阶层迅速传播的过程。现代西方文明的发展依赖于一种巨大的“软性

麻醉”文化,其结果之一是使东方最终内化为欧洲文明与文化的一个构成部分。在17世纪至19世纪初的两三百年间,福建省出口的茶叶一直在东西方交往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茶叶划出了一条族群疆界,它为我们界定了“他者”,同时也成为满足“他者”对东方的神秘想象的身体体验;茶叶对西方“身体”的改造与重塑,茶叶的流入使东方不仅以其绚丽的外表使欧洲为之目眩神迷,并且茶叶也成为潜人整个欧洲躯体的一种“迷药”。17世纪到19世纪的两三百年间,通过陆上茶叶之路和海上茶叶之路,中国的茶叶大量流人欧洲,并与来自美洲的蔗糖相结合形成一种“甜蜜的权力”,正是它把温驯而富有效率的工人阶级送进发展资本主义的喉咙之中,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扩张的助推器。

以一种过程的视角来看待物,不同情景下的物具有不同的特征。而作为商品的物只是物品的生命传记中的一个阶段。在任何一个既定的情景中,商品的流动都是社会规定的“路径”与竞争性激发的“转移”之间的一个过程。以这样的眼光来看武夷茶,其在俄罗斯的传播就不仅仅只是全球贸易网络中的一个图景。茶作为有着社会生命的物质,中俄不同的文化语境(context)赋予其不同的文化想象。对比分析茶在俄罗斯传播的三个阶段所具有的不同文化意义,就会发现适应欧洲口味已经使中国茶叶的“本真性”发生了变化。茶叶在俄罗斯由一种神奇的药物转化为一种异国适用商品,并将实用属性、商品和异国情调基于一身。在这一过程中,茶叶经历了由卖者到买者、由本土到异域以及知识与市场的调适后,其“本真性”被完全置换。这也充分说明了商品的所谓本真性,就是“在他者社会供应的基础上,来自我们自己社会的选择和协商的产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夷山 » 武夷茶在俄罗斯传播的三个阶段

分享到: 生成海报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