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并不了解武夷岩茶的话,也许你听说过大红袍,大红袍就是岩茶的一个品种。
武夷山气候温润、高山幽泉、云雾弥漫,“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武夷岩茶就生长在岩壁沟壑烂石砾壤中,并因此得名,而经风化的砾壤具有丰富的矿物质供茶树吸收,不仅滋养茶树,还给予了岩茶丰富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岩茶的品种繁多,约有一千种,好学者常常要问,有人把这些茶都喝遍搞懂吗?不仅没有,能喝懂岩茶中常见的肉桂和水仙已属不易,若到了这种水平,也可以说是高手了。
我们知道武夷岩茶一般分为岩茶与洲茶,生长在山上为岩茶,品质比较好;在山麓的为洲茶,品质相对欠一些, 在岩茶中最上等的当然是名岩名丛,又以传统四大名丛“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最为名贵。耳熟能详的大红袍香气浓长,滋味醇厚,走的是香型路线。岩茶的条索紧结重实,干茶呈绿褐色,绿叶镶红边,白鸡冠则是浅黄色,干茶条索蜷曲,叶底柔美舒展,风格鲜明独树一帜。水金龟滋味醇和,回甘快。铁罗汉则是岩茶中奇种的代表(奇种是由武夷菜茶演变而来的品种)滋味醇厚甘鲜岩韵显。
岩茶有着自己的一套制作工艺,靠代代相承制茶人,制作加工过程可以说是我国自古所有茶类中最繁琐的,大致可以分为采摘、萎凋、摇青、做青、炒青、揉青、烘干、分拣去梗、炭焙、筛拣十道工序,道道功夫深。
1.采摘:
选择上好天气时日;手工采标准茶青,要求茶树青叶新鲜、表面无水(露),中、小开面三~四叶,生长均匀。采摘标准为新梢叶芽伸育较成熟,并形成驻芽之中、小开面采三叶为最佳。
2.萎凋:
日光萎凋:萎凋后的茶青失去光泽,叶态变柔软,使茶青失水百分之十几后移入青房。
3.摇青、做青:
做青原理是在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下,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碰撞和相互摩擦,青叶的边缘组织逐渐破坏并匀称地加深,经以酵氧化后产生红(褐)边,在静置发酵过程中,茶青内含物逐渐进行氧化和转变,释放出自然的花果香,形成岩茶的高花香,并兼有红、绿茶的优点。做青后茶青会由柔软变的坚挺,光泽重返,俗语称“死去活来”,茶青呈“绿叶红边”。
4.炒青:
炒青也叫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里程碑,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和发酵,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续揉捻工序提供条件。
5.揉捻:
揉捻技艺是岩茶外形成形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茶叶制率的因素之一。
三闻:除闻茶叶的干香外,冲泡三次闻三次(此方法需闷泡)。第一泡闻岩茶香气的高低、粗细、强弱及有无异味,区别地域香。武夷岩茶香气一般可以分为清香、清花香、花香、花果香、果香、乳香。第二泡闻岩茶的香型,如肉桂呈桂皮香,区别品种香。第三泡闻香气的持久度、长短性,好岩茶“七泡有余香”,大红袍“九泡不失本味”。
6.烘干:
工序分成两道:1.走水焙 2.足干
而后,便是人工拣选去茶梗、黄老叶片、精制炭焙了。
茶,来自于一片树叶,经过茶技师多道工序辛勤耕耘,历时数月精制而成,成为一泡茶。一泡好茶要靠天时、地利、人和。“看青做青,因地制宜;看天做青,因质施技”,便是岩茶技术精要传承之魂。了解岩茶的制作过程后,不管是做出精品,或是常品,都应尊而惜之,向工艺传承者致敬!
那么问题来了,岩茶如此复杂讲究,在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挑选呢?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三个三,即三看,三闻,三品。
三看:一看茶叶的外形和色泽:好的岩茶外形条索紧结重实,条形匀整饱满,色泽绿褐,润亮呈宝光,细看叶面有蛙皮状沙粒白点,俗称“蛤蟆背”。二看汤色:优质岩茶冲泡后茶汤应是橙黄、深橙黄和清红色,清澈明亮,浓茶成鲜艳琥珀色。三看叶底:软亮、匀齐、肥厚、嫩壮、绿叶红镶边。
三品:一品火功,“足火”的岩茶茶汤有焦糖香、焙火香的甘味,“老火”的则有焦苦味,“嫩火”的则有青草味。二品滋味,品茶汤是鲜爽、甜爽、浓醇、醇厚、醇正,还是平和、淡寡、粗淡、生涩、苦涩。是否回甘明显、回甘快,入喉顺、入喉活滑。三品岩韵,若能品出岩茶的岩韵,便到了品饮岩茶的的最高境界。
宋代养生大家陈直有“人生十乐”,即:读书、谈心、静卧、晒日、小饮、种地、音乐、书画、散步、活动。饮着武夷岩茶,重拾人生十乐的拾乐人相信,生活就是这样,从一个简单信念、一件细微事物、一段美好记忆、一种生活态度的转变与体现开始,捡起内心遗失的快乐,通过最本质的生活实践来休养生息、愉悦身心、将崇尚的平和淡泊的生命美学贯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