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盛魁的秘密:茶枝子

《富甲天下大盛魁》一剧迟迟没有开播,嗷嗷待哺的观众只能看这部“史诗剧”的预告片段解渴.。

多年前电视剧《乔家大院》带动了山西晋商大院的旅游,但该剧表现晋商茶叶经营的精髓少之又少,而《大盛魁》恰好在这方面后来居上。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宣传“万里茶道” ,每个地方都将自己称为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这无可厚非,但晋商的重要性却被忽视了,甚至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失去了踪影。没有晋商的眼光与视野,难道是茶农将茶卖到欧洲去的吗?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这种迷惑性思维在此污染了历史。有次我在武夷山下梅村参观的时候,注意到这里的万里茶道纪念碑名为“晋商万里茶路起点” ,内心有一些感动。商业文化不可或缺的品质难通能够与诚信与诚恳无关吗?

这段时间广东博物馆有“俄罗斯帝国珍品展”。我在金光闪闪的珍品中,恰好看到了烹煮砖茶的俄罗斯茶炊正大放异彩。可见砖茶并非一些人说的那样属于不高级的产品,也许在历史中,砖茶与”珍品”息息相关

讲旅蒙晋商“大盛魁”的书很多,但我觉得最精彩的还是美国学者艾梅霞(MarthaAvery)。她有可能是中俄茶叶之路的真正行家。

大盛魁的起家与噶尔丹造反有关。而这个准嘎尔汗国的大汗喝尔丹在我国电视剧《康熙王朝》里出现过,实力不够抗衡噶尔丹的康熙,毅然动用了观众喜闻乐见的美人计,将爱女蓝齐儿嫁给他,噶尔丹果然套,最终被康熙打败被杀。康熙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为了政治牺牲女儿幸福这一点也在广大观众中引起了争议。

蓝齐儿是虚构人物,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女人却在电视里扎下了根。《甄婚传》第34集中,提及准噶尔英格克汗求聖大清国”嫡亲公主而非宗室女子”时,敬妃振振有词地提到了这段“史实” : “和亲一般都是选宗室女,臣妾记得只有先帝爷将自己亲生的蓝齐公主嫁与了准喝尔。”而皇帝沉吟道: “正是因为有此先例,朕才不好回绝。”

要领略噶尔丹蛮不讲理的肥胖形象,还非得去看哈萨克斯坦的电影《游牧战神》。

当然,他无论多么蛮横,还是被哈萨克斯坦英雄打得落荒而逃。可以这么说,无论形象有多么失真,总好过到处讨要媳妇的多情的电视剧里的葛尔丹。

正因为噶尔丹从西藏打到哈萨克斯坦,极为强悍,清廷才将后勤与补给交给晋商,全力以赴攻打准噶尔。熟悉茶路,又结交官府,大盛魁这才将茶叶生意做到了俄罗斯。

在这之前,第一次将茶叶生意做大的是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缪。茶叶与盐,从此也成为宋朝政府赚钱的最佳利器,被雅致的宋人称为“摘山煮海。”

大盛魁,卖茶成为草原最大商号,当然离不开王相卿经营方面的诸多“点子” ,但茶的质量与魅力也不能被低估。某些没见过世面的汉人见到砖茶中的老叶与茶梗,脸上立马浮现出“我已看穿一切”的神情。不过, 《洞茶与中国茶叶之路》一书认为,晋商经营成功的秘诀第条就是茶叶的“高品质”。

砖茶的诞生,当然最开始的原因是为了运输方便。艾梅震认为,紧压茶砖可以保存茶叶中的维生素,并保留其风味与刺激性。而且,茶砖可以包容茶梗——艾梅霞直接称其为“小枝子

在蒙古,有经验的煮茶人会先将小枝子按碎,因为里面包含着比茶叶更多的单宁酸、咖啡因与香精油,让茶汤香气更为诱人。

艾梅霞喝遍全球茶叶,认为这种煮茶方式更累人,但比西方的茶味道更好。所谓西方的茶,主流自然是英国红茶。英国人讲究的是“纯芽”或“一芽一叶” ,自然也是按照这个等级制来收购与销售茶叶。

同治年间修订的《崇阳县志》留下了砖茶工艺: “其制:采粗叶入锅,用火炒,置布袋揉成,收者贮用竹篓。稍粗者,入,蒸软,用稍细之叶洒面,压成茶砖,贮以竹箱,出西北口外卖之,名黑茶。

《洞茶与中国茶叶之路》对这种工艺赞不绝口: “这种砖茶,称之为黑砖茶,这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杰作。”没有这种杰作,大盛魁的伙计们怎么可能年年往山西老家挑银子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夷山 » 大盛魁的秘密:茶枝子

分享到: 生成海报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