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堤)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的60年传奇茶路

它,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之后,如今已经走过60个年头。它,曾肩负着为国家出口创汇的重任,在上世纪90年代,举步维艰地挺过国企改革的阵痛期。它, 当市场充斥着清香型铁观音时,却依然执着于自己的“酱油色”。它,当别人抱怨行情不好时,却将产品卖到脱销。它,响当当的老字号却从不卖老,坚守传统,坚 持创新,破茧化蝶。

它,就是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沧桑巨变中筑造“海堤”,走过近六十载屹立不倒,甚至逆势上扬。

传承

61年前,由几间在厦门已经经营了数十年的“老字号茶店”组建成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最早将中国的乌龙茶送出国门。安溪人张水存其父辈四兄弟创立的“张源美”茶行便是其中一家。

20 世纪前半叶,厦门地区经营茶叶的茶行、茶庄有30~40家,为全国罕见,就连烟摊小贩和杂货店也都兼卖茶叶,行业繁荣可见一斑。那是“张源美”茶行最辉煌 的年代,茶园和茶厂分布于武夷山区和安溪茶区,茶行则分布在厦门、漳州、广州、香港及缅甸仰光,年自售的茶叶达250吨以上。二战后,“张源美”在厦门的 茶行成为总行。1947年,20岁的张水存接管了厦门总行的生意,那时店里有十几个员工,生意规模不小。

1956年,“张源美”茶行公私合营并到厦门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张水存也加入了厦茶。1959年,张水存到厦茶位于水仙路的总店做经理,负责茶叶加工和销售管理,他也正式成为这家老店的第一任“店长”。从此,厦茶就和张水存的名字绑在了一起。

在 老字号里,拥有茶山的茶行都习惯于把山场所在的岩石名称冠于茶叶品名之前。“张源美”茶行所出售的武夷岩茶就以“武夷岫岩老枞水仙”和“三印水仙”命名。 在张水存做店长的时候,他将这些品种继续传承下去,“三印水仙”不仅成为厦茶的商品名称,还一度成为明星产品。1987年,张水存在厦茶退休后,被公司留 用至1992年,一直工作到1996年才真正退休。

“创立于20世纪20年代的‘张源美’茶行代表的是乌龙茶的侨销茶时期,厦茶非常幸运能 够继承这样有实力的老字号和像张老这样经验丰富的茶行经营者,不仅将一些好的传统茶种延续,还为中国茶叶出口奠定了良好基础,加速厦茶得到海外市场的认 可。”现任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王贵卿表示,张老的大半辈子都贡献给了厦茶,也是厦门茶行业繁荣发展的见证者。

公司成立之初,不少在武 夷山、建瓯等地方国营茶厂工作的茶师被调入厦茶,带来了大量精湛的传统制茶技艺和绝密的茶叶拼配工艺。祖父在进^厦茶之前就是武夷山国营茶厂的老茶师,而 如今自己已经成为厦茶副总经理的陈志雄回忆,“在计划经济时代,厦茶的建立成为地方茶叶出口的纽带和窗口,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福建省内八成以上的 茶叶出口依赖厦茶。厦茶就是在那时候将岩茶工艺沉淀,为今后在乌龙茶类,尤其是岩茶界成为翘楚备足粮草。”

使命

上世纪80年代前,海堤茶作为“侨销茶”,承担着为国家出口创汇的任务,无论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中国乌龙茶无不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因 为使命,远在台湾的蒋经国先生和厦茶结下了不解之缘。晚年的蒋经国先生患有很多的老年性疾病,老年型糖尿病是其主要的疾病之一。上世纪80年代日本兴起乌 龙茶热,而此时铁观音还不出名,福建省出口的茶叶都以闽北茶为主,其中武夷岩茶最受青睐。在这期间,日本科学家从岩茶中分离出一种多糖类物质,这类物质就 是现在人们熟悉的茶多糖,并发现茶多糖能有效地提升人体胰岛素利用水平,是老年型糖尿病很好的辅助治疗药物,所以蒋经国先生遵从医嘱,开始喝武夷岩茶。

当 时还是在1986年,海峡两岸的关系才刚开始缓解,连小额贸易都还没开展,更谈不上一般贸易了,台湾购买岩茶只能通过香港来进行。时任武夷山市茶科所所长 的陈德华经手过此事,“接到这个定单的是福建省厦门市对外贸易局,由曾国渊老先生负责承办,通过我的介绍,他从武夷山市茶科所购得A++级的肉桂毛茶 8000克,那时武夷山也刚刚开始种植肉桂品种,只有茶科所才有存货,毛茶被带到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进行精制,共得成品茶4800克,后另加200克其它 肉桂茶构成整数5000克精制茶叶,于当年10月交付香港华闽集团公司中转到台湾。”

蒋经国先生喝了岩茶后对病情得到什么样的帮助,我们已无从考证,但显然,厦茶在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企老茶厂所拥有的见识广度和历史厚度,这是现代茶企所不能匹及的。

和 众多老国企的命运一样,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在计划经济时代曾光芒闪耀,福建所有的茶叶都需要汇集到厦茶统一出口。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茶叶凭侨汇券购 买,即便有券,也要攒上一两个月的工资,才能买到一包“海堤”茶叶。然而,改革开放之后,个体户加入市场竞争,上世纪90年代末,几乎所有的国企都曾在市 场与机制的矛盾下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厦茶也不能幸免,订单锐减,生存岌岌可危。到了2003年,厦茶已经窘困到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濒临倒闭。

转型

2003 年,是厦茶历史上最艰难的一年,也正是在这一年,王贵卿被任命为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在此之前,他就曾担任过厦门国营茶厂厂长,一手把混乱的茶厂管 理得井井有条,后又调任集美茶厂厂长。不久之后,王贵卿临危受命,再度被请回厦茶掌舵,拯救这艘处于危难之中的国字号“大船”。

在履新后,王贵卿做的首件事就是自降薪酬35%,却借钱给员工们加工资,顿时稳定了厦茶大部队的军心。军人出身的王贵卿深谙,要想打胜仗,士兵是关键,厦茶想要度过难关,首要任务就是留住员工。

在 王贵卿的带领下,厦茶开始彻底改变不符合市场的经营理念,制定出“内外销双管齐下”战略,逐渐摆脱单靠“出口”走路的短板。2005年,武夷山桐木关的茶 农靠种茶无法维持生计,决定砍掉茶树,改种板栗、毛竹等收益高的经济作物。王贵卿得知此事,立马代表厦茶赶赴桐木关,承诺收购茶农手上全部的库存,并主动 让利15%,尽管这时候的厦茶也是靠举债度日。王贵卿如今忆起当年的事,仍十分感概。“也许是军人的职责感仍在,就觉得那么好的茶树毁了太可惜,现在倒有 些后怕,因为厦茶当时也非常困难,万一砸进去的钱赚不回来,我就成厦茶的千古罪人了。”他风趣地说。也正是因为这一“雪中送炭”的善举,厦茶从此俘获了武 夷山红茶企业的信赖,确保了今后的明星单品“海堤红”的原料供应。

好运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同年,厦茶在国外市场也打了一张漂亮的翻身仗。 2005年,王贵卿远赴日本,希望能够挽救几乎快丢失的出口市场。到了日本三井农林,王贵卿得知他们因茶叶缺货导致停产,损失惨重。在完全没有把握的情况 下,王贵卿当机立断,答应日方企业一定按时交货。虽然日方企业签订了合同,但他们心里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在当时光是茶叶出口报关就得半个月。 刻不容缓,王贵卿火速调动起一切资源,数日未合眼,在确保数量和质量绝对符合日方要求的情况下,终于及时将茶叶运抵日本。一战成名后,厦茶不仅拿下日本的 后续订单,向国外市场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也让厦茶的员工们看到了希望。自此,厦茶“活”了。

“指挥官”王贵卿坚持,厦茶虽然是一家本土 老国企,但活得年轻有个性,要玩别人没玩过的。上世纪90年代,清香型铁观音大行其道,茶企纷纷见风使舵,放弃铁观音传统制法,这样的状况让正处于改革攻 坚时期的厦茶面临抉择:是咬牙坚持做不受待见的传统口味,还是顺应市场开拓清香型市场?经厦茶管理层商讨,王贵卿冷静分析之后,决定仍以传统口味为主,适 量做零库存清香型。他的理由是,清香型茶叶要依赖空调做茶,冷库保存,焙火不足导致农残难以控制,无法标准化生产,最多只能流行几年,成不了市场主导。事 实证明,厦茶的坚持是相当正确的,从2010年开始,清香型铁观音开始走下坡路,传统的浓香型铁观音强势回归,在市场上的份额逐年提高。

当 大部分茶企正深陷清香型市场不能自拔时,厦茶已经转身进军武夷山岩茶。2009年,在数位武夷山茶界知名人士的见证下,厦茶首次采用合同的方式与当地五大 商家签下价值近亿元的大红袍订单。在采访过程中巧遇一位长期和厦茶合作的武夷山供应商,他告诉记者,“经历了2007年金融风暴,普洱持续掉价,而清香型 铁观音也因运输成本大增而价格不菲,只有岩茶存放越久越醇厚,且当时正值价格洼地,是抄底的好时机。如今岩茶最受宠,价格飙升,幸好在那时候全盘拿下武夷 岩茶,厦茶才有今天的市场话语权。”

至今,厦茶已经掌握着市场上60~70%的岩茶原料,成为中国乌龙茶领军企业。

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厦茶始终坚持的“海堤精神”,也是一如既往的制胜法宝。“民心”有茶农、经销商、消费者的心,也有企业员工的心。

国内茶叶市场已经是品牌林立,不少品牌通过连锁加盟、强势营销等手段,拥有了相当强的市场地位。在茶叶市场不断营造“高大上”的氛围中,“海堤”茶却一直坚持走平民路线,倡导民生茶和安全茶理念。

20 年前,茶叶是奢侈品,一盒最便宜的海堤茶也要3.8元,当时能换5斤肉或者20斤大米。20年过去了,物价飞涨,海堤茶叶的价格还是十分亲民,像“一枝 春”、“观音头”等卖了几十年的茶叶几乎没有提过价。王贵卿说,“让消费者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茶是厦茶作为国企老茶厂的社会责任,茶叶从毛茶收购到消费 者手中,如果利润是一元,那茶农3毛,公司3毛,经销商3毛,还有一毛大多数情况下都反馈给消费者。”

厦茶负责品控的副总经理陈志雄告诉记 者,“海堤”茶的每一个产品出厂前都需要经过27道工序,这是厦茶最大的优势,而且180~200℃的高温焙火也是其它品牌茶所无法比拟的。另外,厦茶掌 握着茶区超十万亩的茶叶资源,各种茶类的基地健全,在产品体系上,从8元一盒的民生茶,到上万元的高端定制,消费者在“海堤”茶都可以找到。

一 杯“酱油色”的浓香茶俘获了千万爱茶人的心,尤其是那些海堤的经典茶款,如“三印水仙”、“红黄双罐老枞水仙”、“海堤红”等,让老一辈的茶客们念念不 忘。漳浦的老茶客郑先生钟爱“三印”,他告诉记者,这款茶存在于计划经济时期,之所以叫“三印”是当时的茶叶要盖上初制、精制等3个最严格的印章才算质量 过关,虽然时代变了,但海堤牌“三印”的味道始终如一,焙火足,香高气爽,每天不喝上两三泡就浑身不自在。

像郑先生这样喜欢海堤茶 的人不在少数,甚至一些“海堤”铁杆粉丝索性加盟海堤专卖店,成为名副其实的“海堤人”,父子两代人与海堤合作30年的加盟商曾先生家就是典型的代表。小 曾说,加盟海堤,一方面是海堤茶的滋味确实很吸引人,他自己就特别喜欢海堤的老枞水仙,另一方面是相信凭借厦茶雄厚的实力,一流的品质,实惠的价格,生意 肯定能长长久久。

“市场的诱惑很多,想要短时间内赚大钱是容易的事,但厦茶要做的是百年基业,不能急功近利。”厦茶用了十年的时间去沉淀和 积累,运筹帷幄,不打没准备的仗,通过巩固技术,完善设备,培训干部,关怀员工,甚至连员工的家务事都很放心上,激发了员工的企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品牌 的素质说到底就是人的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员工,就没有稳定的产品,也肯定培养不了优秀的品牌。”王贵卿说。

创新

2014 年,是茶业大环境深度调整的一年。当部分茶业经营者正在收缩过冬之时,海堤的新终端犹如雨后春笋接连拔起,仅新开的直营和加盟店就超过60家,同时收入、 利润更是双双飘红,业绩连续六年复合增长超过25%,创造了历史新高。近年企业发展势头很好,销售体量翻了3番。此外,2014年网络销售也获得近五成的 增量。

陈志雄表示,2014变“危”为“机”关键在于厦茶的两大战略,一是产品战略,从茶园基地开始的追踪体系,不断多元化的产品,非常适合当下市场需求,二是扩展市场渠道。在国内,我们既在各城市市区开店,也在县城、乡镇开,还入驻商超。

王贵卿曾说过,做企业不能今天赚一个亿,明天就倒闭,厦茶虽然已经取得不错的胜利,但仍然时刻重视创新。

厦 茶借助更多科研力量的优势互补,通过茶树改良、开发及茶叶制作的创新,调整内含物含量,使其更利于身体健康,着手研发低咖啡因、高茶红素、茶黄素的茶品, 甚至培育益生菌,研发“金花乌龙茶”、“灵芝乌龙茶”等功能性茶产品,以变身科技饮品,拓宽茶叶领域。此外,还研究茶叶有效物质的提取及精细加工。既能以 茶为原料生产工业物料,也可制作保健食品,甚至将其他保健植物结合到茶中,配置成全新的“代茶饮”饮料配方。

问及厦茶的下一个十年,王贵卿 充满信心,“2015年,厦茶将稳扎稳打,首先,寻找更多资源和优质合作伙伴,其次,力求打造多个生命力强,年销售额几千万的明星产品,再则是继续拓展渠 道,在确保闽粤市场的基础上,再努力拓展喜欢乌龙茶的市场,同时将批发渠道深入到县、乡、村,以做纵向扩展。在海外,我们将进入中东市场,继续深挖拉美市 场。

通过这些努力,希望厦茶再上一个台阶,将中国茶的魅力带到更多地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夷山 » (海堤)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的60年传奇茶路

分享到: 生成海报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