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融合在茶香清泉之中,饮茶风尚 演变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序,这就是大红袍茶艺。大红袍茶艺的表演是这种品茗活动的集中表现,它能够在有限的时空内,展现境佳、茶美、水清、器净 、艺精的品茗意境。通过大红袍茶艺表演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冲泡技艺,显示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创造一种生活文化的艺术氛围。
一:武夷岩茶大红袍茶艺的基本程式
1:营造氛围
大红袍茶艺是茶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大红袍茶艺的背景衬托,渲染茶性真善美的人文特征,以营造优美的大红袍茶艺氛围,增强大红袍茶艺的表现力。大红袍茶艺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背景的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大红袍茶艺术魅力。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大红袍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大红袍茶艺背景渲染茶性清纯、优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品茗作为一门艺术,要求品茶技艺、礼节、环境等讲究协调,不同的品茶方法和环境都要有和谐的美学意境。
音乐:音乐能引导人们在品茶时的情绪和心境,从而使品茶得到不同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一曲恰当的丝竹雅韵能够演绎出茶超出其物质内涵以外的,更为丰富的精神感受的原因。当音乐的音响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落叶,是冬雪,是千古生命里那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所以,背景音乐能将茶中无法言喻的深味细腻表现出来。使茶味随着音乐在人的心中更深更远、更沉更香。饮到深处,或知交、或故友,或清风明月、或山川云雾,无一不在茶中,也无一不在乐中。
在乌龙茶的大红袍茶艺表演中常用的背景音乐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出水莲等较为传统的音乐以及专用的大红袍茶艺配曲,还有自然界中的高山流水、鸟鸣虫唱、轻风穿林之声,达到大红袍茶艺中要求的“和”、静、怡、真”它能让人进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超凡境界,领悟到茶的真谛。使听者在聆听音乐之际,能神游茶乡的美丽风光,享受在茶乡品茶的独特风味,犹似情闲心宁,忘却凡尘。
礼仪:仪表、民间礼节也是影响大红袍茶艺氛围的因素,因为大红袍茶艺过程不仅享受用茶的风味与健康,本身蕴涵对文明与教化的精神追求,宾主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敬茶、品茶等环节来完成。品饮佳茗是一种寓健身、修性、文化、审美为一体的健美过程。
2:大红袍茶艺表演:现代大红袍茶艺在生活中有休闲型大红袍茶艺和表演型大红袍茶艺,在社会活动中有不同的功能。丰富多样的大红袍茶艺类型,寓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福建乌龙茶的大红袍茶艺表演类型大多围绕品茶的源流、品质风格、人文背景等特点进行编创,在提倡科学饮茶的基础上,渲染浓厚地方色彩,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品饮艺术。
二:二十二道武夷工夫大红袍茶艺.
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元代开始武夷茶成为皇室贡品,并在武夷创办御茶园,茶文化遗址遍布武夷山中。由唐至民国古茶园、宋遇林亭窑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园、明大红袍名丛、清庞公吃茶处、明至民国古茶厂、清政告示石刻等。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同山之处,著名史学家蔡尚思教授曾赞道:“东周有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茶与三教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茶的“和、静”的禀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华液丰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内涵。
现今武夷工夫大红袍茶艺是在继承古人煎茶、斗茶、点茶、分茶、鉴茶、品茶的传统品饮方法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总结出一套当今古朴典雅高尚的武夷大红袍茶艺。武夷大红袍茶艺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集生活艺术于一体,熔科学文化于一炉。这套从民间挖掘整理出来的武夷大红袍茶艺,其程序有二十二道:焚香静气,活煮山泉,丝竹和鸣,叶嘉酬宾,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玉液回壶,祥龙行雨,凤凰点头,龙凤呈祥,芙蓉出水,敬奉香茗,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白鹤展翅,敬杯谢茶。
武夷大红袍茶艺前四道,旨在创造一个和静的环境,接着的七道是泡茶的技艺,茶具在泡茶前后要多次的淋烫,既洁净又加温。再接下来三道是斟杯的技巧,从十五道开始是领略武夷岩茶的美妙之处,古时称武夷岩茶为:石乳,又比喻为流霞。岩茶色、香、味俱佳,故品饮之道,须先观其色,再闻其香,后尝其味。品饮时排除杂念,细咽慢饮,初尝一杯,似有苦味。稍后则喉润生津,舌有余甘,三杯饮过,方品出”岩骨花香”天然香味,用心专注者,还可领悟到怡情悦性的神韵。最后起身举杯,饮尽杯中之茶,则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武夷大红袍茶艺是中国茶道精神的表现,不但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巧、茶具的欣赏,品茗环境与心境,以及人际关系等,饮茶品茗提倡”三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爱;人与社会之间和平。创造一个幽雅的品茗环境,和平肃穆的气氛,让品茗者进入一种令人沉思遐想的佳境。
武夷岩茶大红袍表演流程
1、备具
定位 具定位一方面是为了桌面的分配与照顾左右手的分工,另一方面则让各项动作顺利完成。将这些秩序和规矩养成习惯后,自然而然地还有把握茶泡好。
如是茶艺表演或比较庄重的场所要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一种幽静、平和的气氛。再则我“丝竹和鸣”,即弹奏古乐,或用音响器材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一种高雅的艺术境界。
论茶者在准备就绪后,坐正、双肩自然下垂,以平和的心情开始泡茶。
2、备茶
2.1 右手将茶荷置于泡茶者正前方。
2.2 取茶罐交于左手
2.3 右手打开茶罐盖子倒置于茶巾旁。
2.4 再取茶则则茶倒入茶荷。
2.5 茶则用后归位
2.6 盖上茶罐,把茶罐交回给右手置于原位。
2.7 右手持茶荷,置于左方第一位品茶者正前方供赏茶用。
在武夷茶艺表演中称“叶嘉酬宾”,示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为岩茶立传,意为茶叶嘉美。
赏茶时,双手持茶荷,观赏茶叶的条索、色泽等。
第一位品茶者在赏茶后,将茶荷置于第二位品茶者正前方,顺序由此类推。最后主位者收回茶荷,赏茶后置于原位备用。
3、净壶杯(净器)
3.1 常洗净的茶具是壶、茶海、茶杯。
3.2 用备用的开水将壶注满后,依次注入茶海、茶杯洗净后归位。
洗壶时,壶盖要置于盖置,勿染异味。
在茶艺表演中,烫洗茶壶叫“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名家,后人把茶壶喻为孟臣,而烫洗茶杯则叫“若琛出浴”,若琛清初人,景德镇制瓷名匠,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
4、置茶
4.1将茶荷 的茶叶用茶匙之尖端徐徐划入壶中,原茶荷、茶匙归位。
茶叶的用量,则视侍客的多少、壶的大小而定,自己斟饮则根据爱好茶味的厚重而定茶叶数量。
参考标准:a、以六杯水平壶(120cc)容量为例,每次泡茶时的茶叶用量大约7克。b、茶用盖碗泡茶,大的茶叶用量为7克左右,小的容量茶叶用量5克则可。c、壶内的茶叶用量也可视茶类而定:如条索卷曲紧结的茶(精制茶)只要入1/2壶;条索膨松的弯曲的茶叶(毛茶)则和至虚满。
在茶艺表演中,此道程序称“乌龙入宫”意即将乌龙茶叶入紫砂壶内。
5、温润泡
5.1 以开水注入壶内
5.2 用壶盖去浮在壶面上的白沫,后盖上盖。
5.3 再开水浇淋壶身。
5.4 迅速将茶注入茶海。
5.5 以茶海之水倒入壶内。
①动作在茶艺表演中称为“悬壶高冲”,使茶叶翻动舒展。
②第二个动作在茶艺中称“春风拂面”。
③第三个动作则称为“重洗由颜”,既使壶表洁净,又提高壶温,使茶汤均匀。
④泡武夷茶水的温度在开后保持在950以上为准。
6、分茶
6.1 将温润茶的茶汤倒进茶海。
6.2 将茶海中的茶汤平均注入杯中。
分茶时,如果不使茶海,也可直接用壶将茶汤入杯中,有人称“来回均分法”,即挂壶从左边第一杯先倒1/4杯,序至右边。再从最后一杯开始,倒至1/2杯,顺序至左,再次从左开始倒至3/4杯,顺序至右。共来回三次,即茶汤平均分注入杯,使复杯茶汤均匀。
在茶艺表演中,此程序称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7、奉茶
7.1左手托茶托,在手将茶杯置于托上。
7.2将杯托交至右手,再奉至品茶者正前方。
7.3奉茶时从左方第一位品茶者开始,顺序至右。
8、品茶
8.1用右手拇指、食指扶杯沿,中指顶杯底面握杯。
8.2认真观赏茶水的汤色。
8.3将杯置于鼻端前由远及近,由近而远细闻岩茶的香味。
8.4观色、闻香后,轻啜茶汤品其味。
①此握杯或称“三龙护鼎”。
②品茶的三个程序分别称为“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初品奇茗”。
③品茶后,将茶杯置于才杯托上,以便添下一杯茶。
9、第二泡茶
9.1将热水冲入茶壶,泡 分钟后,将茶汤注入茶海。
9.2将茶海中的茶汤逐一添入品茶者正前方杯中。
9.3品茶。重复步骤第8。
①如果没有使用茶海,则将杯取回置于茶盘上,再用“来回均分法”分茶。
②第二次分次则称“再斟石乳”。
③此次品茶,则称“品啜甘露”。经过上两次冲泡,至此,茶汤中的成分逐渐析出,茶味加浓,细品之,如饮甘露。
10、第三泡
10.1重复步骤第9
10.2奉上品茶之点心。
①此步骤茶艺称“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石乳”系元代武夷御茶园的名贡茶。
②品茶至此,因茶叶之成分的析出已充分,茶汤已臻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之境界。正如俗话所说“一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此泡应慢慢啜饮,以领悟武夷岩茶的神韵,茶艺称“领悟岩韵”。
一般品茶以三泡为准,三泡过后就可结束泡茶程序。但武夷岩茶,因品质优良而耐泡,人们常说:“七泡有余香”是也,一般品茶在三泡的基础上还可继续泡下去,至茶无味则止。
11、赏叶
11.1取之泡茶者的茶杯,可另取茶碗,斟满清水,从壶中取一片茶叶置于水中,让其充分展开,可以看到武夷岩茶“绿叶红镶边”的形象。
在茶艺表演中,此步骤称“游龙戏水”。
12、清理
12.1用茶盘泡茶者,提开储水盘。
12.2将孟盖置于盖托上,过来把转呈至左边,左手握茶壶,右手握茶匙,左右划引茶渣入储水盘,茶匙用后归位。
12.3壶把移至右方,关上储水盘,并对其它茶器进行整理以待下次再用。
大红袍表演的十八道
一缕琴音,一杯清茶
听着高山流水的琴音,品着清香宜人的清茶,让在繁忙都市中的自己在这放松自己的心情
就由我为你端上一杯清茶来.
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点檀香,随着幽幽袅袅的烟雾 ,淡淡宜人清香,让繁忙的心情慢慢平和,进入一种悠闲饮茶的氛围。
活煮甘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依次的介绍工夫茶所需的器具。
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之岩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孟臣沐霖、乌龙入宫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也可称为大彬沐霖,时大彬时大彬,号少山,是供春之后明代著名紫砂大师)。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喻为若琛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清新洁静。
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乌龙入海,首次注入沸水后,应立即倾出茶汤,以去除茶叶中所含杂质,这就是“洗茶”。倾出的茶汤废弃不喝。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清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玉液回壶:把冲泡出的茶汤倒入茶海,以均匀茶汤。
再注甘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再次冲茶。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也可称为,凤凰点头)
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捧杯敬茶、众物传盅
捧杯敬茶:请尊贵的客人品尝岩茶、领悟岩韵。
鉴赏三色、喜闻幽香
鉴赏三色:认真观察茶水在杯中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二探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喉底留甘:熟话说头道汤二道茶,清茶入喉淡回甘
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是元代岩茶之名。
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领悟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
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辞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仿若乌龙在戏水
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老贴很有价值呀。
2015-12-10 19:42 |
江河水 |
^_^。学习。 2015-12-14 13:40 |
leoxian |
好东西啊 2015-12-14 19:09 |
若水 |
好好学习! 2015-12-14 19:18 |
涌泉 |
还得这习 2015-12-16 23:09 |
相思红茶 |
总是觉得茶艺中的焚香静气会扰了茶香。不太喜欢这道这道程序,除了禅茶茶艺中,还算内容和形式一致外,其它的茶艺中出现这道程序太牵强了。虽然茶禅一味,但是每种每个茶艺中都有焚香静气,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茶艺表演太浮躁了,需要这个程序入境?
2015-2-28 12:20 |
凝香千盏 |
我们平时喝茶是不管什么茶艺,随泡随饮,这样能喝到相对热的茶汤。 2015-2-28 12:46 |
南苑茶叶 |
茶艺还是要讲究的,个人觉得更应该注重的是实质,比如根据茶性的不同注意注水方式、水温等等。当然,大侠们日日与茶共舞,已然达到那什么有茶什么没茶的境界,自然是大象无形嘞。
2015-2-28 18:12 |
凝香千盏 |
对对对!平时喝茶可以随意,但茶艺还是需要讲究的,要不就没有可观赏和可流传性了。 2015-2-28 19:06 |
小风 |
还没认真看,先支持下
2015-3-3 11:21 |
zippo |
还没看,支持下先 2015-3-3 11:22 |
zippo |
很不错,表扬!!!哈哈 2015-3-9 12:01 |
圆梦家园 |
茶艺 泡茶之艺术 茶具把玩于手 茶香沁于心中 这需要境界
2015-4-4 03:19 |
品茗人生 |
HYM还有这一手啊 高 改日去南苑学习 拜她为师 2015-4-4 20:43 |
潜龙勿用 |
好帖!学习了! 2015-5-21 16:38 |
身体好 |
茶之底蕴 由此可见 2015-7-28 21:04 |
光风霁月 |
又温习了一遍,学习了。 2015-12-12 11:22 |
言茶 |
自己喝茶,用的哪几道? 2015-12-12 13:17 |
双刃剑 |
自斟漫饮 这道足已 2015-12-12 13:20 |
竹影 |
学习了。 2015-1-9 19:55 |
waimoya |
我顶 又学到知识了 收获不小 2015-7-4 17:11 |
飞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