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大红袍茶艺除了要有大红袍茶的专业知识

喝大红袍茶的人很多,但真正懂得喝大红袍茶的人并不多。喝大红袍茶看似很简单,但仔细思索,却有着很深的道理,如:刚泡好的大红袍茶很烫,所以喝的时候会特别注意,如果分心于其它事物,很可能就会被烫到;当专心喝大红袍茶时,会感觉从苦到回甘的大红袍茶很好喝,但许多人不懂也不知道什么叫好喝,喝了也觉得没甚么,只是有种特别的味道,认为不同的大红袍茶叶有不一样的味道罢了。

其实。喝大红袍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要会泡大红袍茶,泡大红袍茶要按照步骤来,要自然熟悉地去泡大红袍茶,还得要有很高的稳定性,不能紧张,紧张就会不稳定,甚至出错。就不能泡出一壶好大红袍茶来。泡一壶好大红袍茶、喝一杯好大红袍茶,才算是真正的喝大红袍茶。如果要享受大红袍茶,那就得懂得大红袍茶艺了。

学大红袍茶艺。不仅仅只有泡大红袍茶这件事而已,还要懂得大红袍茶叶,从种大红袍茶到制作大红袍茶的每个过程。每种大红袍茶的好坏都会受到一定的气候、温度、高度、湿度等多种环境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用心做的好大红袍茶叶,价格会那么高,其实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了解如何选大红袍茶,找到自己喜欢的大红袍茶叶。如何泡一壶好大红袍茶。喝一杯好大红袍茶?大红袍茶筵席的设计,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营造不同的人地时事物,以及自然又有设计感的氛围,更是大红袍茶艺的重要内容。

一组大红袍茶席设计是否有水平、有深度、有广度。一般决定于大红袍茶席设计者是否用心。然而,只是用心,还远远不够。大红袍茶筵席设计是一种整体文化底蕴。是大红袍茶文化的根底和设计理念的综合体现。如果设计者没有足够的文化深度、没有理论、没有学理。那么大红袍茶席就会流于肤浅的摆设,变成没有设计只有布置,这种布置没有经过思考、发想、构建,主题不够明确,布局不够统一,甚至有些大红袍茶席缺乏大红袍茶文化的知识,只适合观赏。不具备泡大红袍茶、品大红袍茶的功能。大红袍茶筵席是一种应用艺术。是一种生活艺术,主要是能用,不能用就不能称为大红袍茶筵席设计了。大红袍茶艺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红袍茶席摆设除了要很用心去思考该如何摆设外,设计者本身也需要接触很多自然艺术的灵感。真正好的大红袍茶筵席设计者,是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学习相关的知识,再融会贯通到大红袍茶筵席设计中。

大红袍茶艺工作者的仪态很重要,一起品大红袍茶的大红袍茶侣礼仪也是不可少的,除了服装仪容不可随便外,就连坐姿也不能马虎,谈话也不可大声喧哗,品大红袍茶也最好把大红袍茶汤都喝完。有些人认为喝大红袍茶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其实参加大红袍茶筵席聚会。是一点都不能随便的。

现代大红袍茶文化经过不断的推广演变,已经成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饮大红袍茶已是大众化的时尚,大红袍茶艺也就跟许多专业知识一样,成为现代人应该学习的生活知识。

学习大红袍茶艺除了要有大红袍茶的专业知识,以及学会如何泡一壶好大红袍茶,如何享受一杯好大红袍茶外,还可以更成熟地去学习每一样有兴趣的事务。像插花、挂图、点香、演奏音乐、大红袍茶会设计等。不要只学一点皮毛,要深入地去探讨,训练自己以后做每一件事情都能细细体会,学得一技之长,再认识大红袍茶与相关艺术的应用,人生才能拥有一席之地。

大红袍茶艺是现代生活中高雅的休闲文化,中华大红袍茶文化就是代表着二十一世纪文明的现代文化

两个品饮大红袍前辈的对大红袍的观点

现在武夷山的岩茶不管会喝不会喝都强调正岩茶是好茶

(注:1),可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能整明白正岩和半岩,有多少人能喝得出岩韵? 而市场的主力,仍然是那些不懂而又能接受岩茶的消费者. 岩茶还必须改变消费者心目以次充好中假货泛滥的市场形象 (以大红袍为列)与其花气力去整治这种现象.还不如整合岩茶的整体品牌.把假货光明正大的变成真货. 你外山茶菜茶冒充大红袍,是坑蒙消费者。 但如果没有什么正岩的概念,而是只有”武夷岩茶”的整体概念,那么这些外山什么的茶都堂堂正正的可以叫武夷岩茶了.岩茶现在推行的是错误的以点带面的市场策略 ,以为把大红袍品牌化推广出去,就能带动整个武夷茶业的发展,这样做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一方面宣传武夷山镇山之宝:母本大红袍 ,一方面又满山遍野的推广商品大红袍,

(注:2)这样所有的消费者都会一致的抵制大红袍.因为大家都知道只有那六棵才能算大红袍.这样反而形成一个尴尬的市场共识 ,那就是所有的大红袍都是假的,这样的推广策略害了武夷岩茶。类似的比较就是 ,如果安溪人说只有最早那些母树才叫观音 ,又或者引导消费着说只有感得的,或者祥华的才是真正的观音 ,那铁观音能有今天的局面么?如果观音也是抱残守缺固守传统做法 ,而不是适时的采取清香化的制作,能有今天的局面么?

(注:3),这是面向一个整体市场的战略,特提出2点建议。。。

一,放弃大红刨的推广.而转向整体包装”武夷岩茶” 。大红袍的推广不能放弃,岩茶也需要包装。

二,大量推广清香型岩茶.并放弃所谓正岩丹岩外山的概念教化. 这个是必要的,而且现在也是这样推行的。

(注:1)关于这方面的观点在2006版的国标中已经明确了武夷岩茶不再划分产区,只分等级。我的观点来看,不分产区的原因有二,一是:原来产区的划分不合理。丹岩区(原来的说法里的一个产区)的岩茶受小环境及加工工艺的影响,其品质不一定就低于名岩区的茶品。其二,某些产区的茶品产量是有限的,过份的追求山场,无非是给商家一个理由卖茶。在岩茶中,淡化山场观念,以等级标准来规范市场,一可以让消费者有据可询,二是可以带动茶人制茶的积极性。从自身的体会来说,确实一些非名岩区的茶品也有做得很好的。其品质不逊于名岩区的茶品。同时也可以让从更多方面来认识岩茶。最少我认为岩茶不单仅受岩韵这一唯一因素的影响决定品质的高低。

(注:2)关于大红袍:大红袍是武夷山的注册证明商标。也可以说是武夷岩茶的一个品牌。从六棵树的保护,到商品大红袍的推广。现在好多人对商品大红袍也都有一定的认识。再次说明下,拼配茶可以互补茶中的优缺点,这种推广是必要的。更何况也在市场上的大红袍基本上是拼配的商品大红袍,当然,这个得依据国标定等级。而且也有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样品做对应的评定。

纯种大红袍(也就是插扦的大红袍)具有其本身的特殊品质,做为高端大红袍产品的推广也未尝不可。

大红袍只能做为一个品牌或品种在岩茶中进行推广。国标中也明确的指出岩茶的分类:

一:大红袍,二,肉桂,三,水仙,四,奇种,五,茗枞。这五大系列的品种也同时说明了大红袍是武夷岩茶是一个品种的事实。

(注:3)岩茶与观音不能一概而论。岩茶是最传统的乌龙茶,武夷山也是乌龙茶的发源地。做为一款茶品的特色,岩茶的碳焙工艺,决不能放弃。基理由是岩茶迷人的火香。

好多真正爱上岩茶的人还是爱上传统的岩茶,中足火以上的茶品方能更好的体现岩茶的特色。做为小批量的推广清香型的岩茶,让初接触岩茶的人先从岩茶的香气方面入手,慢慢的转向传统岩茶的品饮,才能算是正确的路线。今年曹墩产区很多厂家就已经从清香型工艺转向重发酵走中足火路线了。

以清香型岩茶吸引人,以传统工艺迷住人,这才是岩茶真正需要的推广方式。

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产业化的希望 ,固守传统抱残守缺是永远没有发展前景的.岩茶的产业化道路任重道远.没有根本的营销观念的改变是不行地!

新手应该怎样去了解学习武夷岩茶

武夷山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据武夷岩茶申请“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后,颁布执行了武夷岩茶国家标准(GB18745-2002)。按国标规定,武夷岩茶产品分为五个品种系列:水仙、肉桂、大红袍、名枞和奇种。

其中大红袍是从名枞中单列出来的名枞(是名枞之首和公认的武夷茶王),其余的名枞如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妖等有几百、上千种,统归一个系列(名枞是武夷山历代茶人从武夷菜茶中经过单株选育,培育出许多品质优良的“单枞”。这些单枞表现好制出了优质的成品茶,便加以命名,称之为“花名”。经过评比斗茶,从众多花名中评选出品质特别优良的,称之为“名枞”。名枞发展后,栽培面积和产量不断增长,这些“名枞”茶叶在武夷岩茶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名枞”也是原产地保护内容之一)其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汤色橙黄明亮。大部分有野茶的风味。名枞岩茶的生长更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名枞多种植在名岩区内。

作为一名岩茶爱好者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大红袍,肉桂,水仙,名枞,奇种。什么是清香型武夷岩茶与传统型武夷岩茶。认识武夷岩茶可以从大红袍,肉桂,水仙三个系列先入门,有茶友人戏称其为武夷岩茶的三个代表。认识清楚这三个品种后,在进行深入学习。“名枞”品系繁多,可先找几大名枞试喝,作个大概的了解,了解他们的特征特性。名枞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类别,所以按照国家的标准技术监督局也制定了专门的统一标样。名枞不一定每种喝过才肯罢休,名枞具备共同的特征特性,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且种植在名岩区内种植的环境一定要好,如果种植的环境不好,其特有的品种特征就很难表现出来。优异的名枞是优良独特的生态环境(好的原材料)+精湛的制作工艺+优良的品种构成!(缺一不可)

认识外引品种: 近年还从外地引进了很多的乌龙茶优良品种如丹桂、黄观音、金观音、黄旦、黄奇、矮脚乌龙、毛蟹、梅占、奇兰、八仙、等几十种品种。其品种特征较明显,制优率较高,香气好,但韵味较弱! 外引品种的风格大多数是走清香型风格,香味相对较好,但是韵味比较低,对于其的认识,通过几个品种认识他们的风格就可以了,鉴别认识一个品种需要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个人认为一种品种的完全表现,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去学习它无法完全认识。建议从三个代表(大红袍,肉桂,水仙)入门,要不为了品种而去研究武夷岩茶可能一辈子的时间都要用上。 武夷岩茶从三个代表学习选择,最终的选择应该还是回到这三个系列上面。

清香型和传统型,清香型在武夷岩茶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轻发酵轻焙火的武夷岩茶,其表现香气清鲜、高飘,是做青程度较轻所表现的一种清花香或花香且略带青味。但缺点是此技术尚未成熟,而香气保存时间短,也不耐储存。(目前也武夷山也少数人采用这种生产方法,可忽略不计)另外一种传统清香型是按传统半发酵工艺,与传统型的区别仅在焙火上,轻焙火也称为清香型(轻焙火)。

清香型岩茶的表现特点:香气清远、高而幽长,鲜爽。滋味甘爽,但带稍带微涩。品种特征明显且易鉴别。汤水橙黄至黄色,较淡。叶底鲜活,看相好,三红七绿,赏心悦目,但韵味较弱,香气与传统型(中,足火茶)比不耐储藏,品质易变。该类型相对适合于接触武夷岩茶的新消费群体。相对比较适合女性、现代派、年轻一族,或者口感清淡者。

传统型岩茶的特点:制作时发酵程度适度(半发酵),焙火程度中,足火。其香气浓郁而平稳,杯底香(挂杯香)好。上品带有花果蜜糖香。滋味醇厚、顺滑,岩韵强而耐泡,。茶性较温和、不伤胃。 叶底无看相,大多是起“蛤蟆皮”。没有太多欣赏的价值。保管妥当,储存时间较长。如果是陈放饮用,必须使用此类岩茶。

掌握:传统型岩茶与清香型岩茶的区别在于精制焙火吃火的程度上,而不在于初制的发酵。传统岩茶都经过长时的低温、炭火烘焙(文火慢炖),而促进茶叶的内质酶化反应,发生微妙的变化而使其改变风格。清香型岩茶经低温短,时间烘焙而尽量保留毛茶原风格(香气清高,茶汤鲜醇。因为焙(吃)火程度的不同而导致茶叶的风格完全不同。武夷岩茶的风格用传统与清香区别茶叶的风格有助于普通消费者的理解。因此只记住传统型岩茶记为中,重焙火,而清香型记为轻焙火茶就可以了~

个人认为武夷岩茶的发展应该以推广精品传统型岩茶为主(口味较重者,老茶客),清香型岩茶为辅(对于习惯喝轻发酵茶、绿茶的茶友、或者口感清淡者大多女性应该以清香型岩茶入门)

“名枞”品系繁多,可先找几大名枞试喝,作个大概的了解,了解他们的特征特性。名枞是最为复杂的一个类别,所以按照国家的标准也制定了专门的标样,品质要达到其标准才行。不一定每种喝过才肯罢休,名枞具备共同的特征特性,滋味醇厚甘爽、岩韵显;

外引品种的风格大多数是走清香型风格,香味相对较好,但是韵味比较低,茶汤滋味相对传统品种淡薄。对于其的认识,通过几个品种认识他们的风格就可以了,鉴别认识一个品种需要很多的时间与精力

就是因为武夷岩茶太复杂了,所以总结下该如何入门。

总的来说,你能分辨出什么是清香,传统的武夷岩茶,一泡岩茶的焙火程度如何?能区分出,肉桂,水仙,大红袍,名枞,那么你就算入门了。

不要刻意的去追求每种具体的名枞,几百种,要认识清楚真的很难,不要客意去追求认识所有的外引品种,几十种要认清也不是那么容易。打个比方,就是武夷岩茶专家,你不告诉它茶叶的名字,要他认识所有的品种,目前也是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的。

作为一名岩茶的入门者应该要先认清的是:大红袍,肉桂,水仙。名枞与外引品种的风格具体如何,这样就简单明了,很快走入武夷岩茶了.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武夷山 » 学习大红袍茶艺除了要有大红袍茶的专业知识

分享到: 生成海报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