幔亭峰下,于彝山兰若茶文化艺术空间小憩时,北京收藏大家张先生曾作七律一首。
在云雾缭绕的青山间,一身素衣,优雅从容,品一杯岩茶,清香淡甜。一窗青山一盏茶,一席茶会一曲乐。
如此美景佳物,自是值得分享。
武夷暮春,茶香漫野。
乙未年的武夷岩茶茶季,中国人文茶道发起人王迎新,和来自全国十个省份的十二名学员在武夷山精修人文茶道。“醉卧岩茶沟壑间,慢啜吞茗细悟岩”。茶修期间,学员们走茶山,看做茶,品正岩山场好茶,浸润在岩茶厚重的文化里,沉浸在奇妙的“岩骨花香”里。
清晨,到天游去看看日出时的云海,回程时捡起武夷宫宋街的那枝梨花,衬着仿宋的青瓷花插刚刚好;午后,在阳光倾洒的庭院里,那棵上百年的桂花树下,泡壶孝文家的岩茶,自斟自饮,或与友与客闲聊慢饮,又或者只静静地看阳光照过那本正读着的书本的每一个篇章;黄昏时,在崇阳溪边的那树冠若云霞的林荫道悠悠地散步,是每日的茶修之最期盼。晚上,安静到只能听到水流和虫鸣的兰汤村里,一期一会的茶席雅集正用心酝酿。
茶修收官。本着人文关怀的茶道精神,王迎新和她的学生们结合时令和武夷山的当地特色,以岩茶为题,于幔亭峰下,设六个不同主题的精雅茶席,与喜茶诸友分享。茶会第一泡,自是最具武夷岩茶特色的纯种大红袍,又名奇丹;第二泡,天心岩茶村斗茶赛金奖肉桂;第三泡,各席主自备的体己茶。从安吉的白茶、安徽的黄山毛峰、成都的竹叶青、安溪的铁观音,到湖南的安化黑茶和云南的普洱,席不同,茶有别。
阳光倾洒,微风摇曳,从一席到一席仿佛是从一片春光赶往下一道杨柳依依的岸。初夏未至,可贪早的蝉已啾啾作响。一杯一盏的茶水里,不知要饮下多少缄默的文明,才可以闻达武夷岩茶的“岩韵”脉络。
关于武夷山,关于武夷岩茶,许多的摩崖石刻述说着逝去的文明,无尽的石阶载录着前人足迹。历史的轻烟拂过这里的丹山碧水,太多的世事和故事,尘封在寂静的时光里,尘封在馨香的茶汤里。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幔亭之美,于辛弃疾笔下并未道尽。当日幔亭,因这十二名学员的六个茶席而更加的曼妙生姿。崇阳溪畔,幔亭峰下,“兰汤禊饮”,安雅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