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经期可以饮用红茶吗?

九哥阅读(14)

对于一个爱喝茶的女性来说,在每个月那几天,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疑惑纠结着她们的内心:经期可以喝茶吗?这是一个很多人都关心的话题。而所有除中医以外的医生,只要你有点身体小不适,他们都会建议你不要喝茶,自然,在女性的生理期间,你要问医生的话,他们也肯定是让你别喝茶的,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我们古老的中医理论或者知识还是应当要了解一些的。中医的理论有部分时间里在阴阳五行等学说上的。根据我国传统中医的定义,绿茶性寒,红茶性温,所以女人在生理期是不宜饮用寒性的绿茶的,而红茶性温,反而适宜女性在生理期间饮用,不仅无害,还有不少的益处。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绿茶中的叶绿素等含量比较高,在制作加工的过程中,没有进行酶促氧化等过程反应,因此性味偏凉;而红茶则正好相反,在制作加工的过程中,充分的进行了妹酶促氧化等化学反应,最大程度的破坏了叶绿素细胞等,性质成温性。

而女性因为特殊的生理构造,大多都有宫寒、痛经等症状,随着生理期内身体大量血液流失,在中医上说就是阳降而阴升,如遭遇冰冷或寒气重的东西后,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伤害。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时应该喝红糖水等热性食物来进行缓解,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红茶的效果其实相当于红糖水的效果,甚至更好,一杯暖暖的红茶下肚,小腹间明显感觉到一股暖意。小腹部位,中医里也称丹田,是一个人元气聚集之地,在人的根本之地,升起那种融融的舒适感,自然会感觉到格外的舒适。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感觉再好,毕竟红茶中也还含有多酚类等物质,此时的投茶量不宜过大,也不可过多的饮用,适可而止。还可以再红茶中加一两片生姜,活着蜂蜜、牛奶进行调饮,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还是那句话,世上万事万物都谨防物极必反,一切都要适量。

红茶时尚新喝法,不光好喝,还美!

九哥阅读(4)

奶茶

牛奶可谓是红茶的老搭档了,现在年轻人喝的奶茶,包括港式奶茶(丝袜奶茶)、珍珠奶茶等受到了非常多的年轻人追捧。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蒙古的咸奶茶、新疆奶茶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将新鲜的牛奶倒入热腾腾的红茶当中,就做成了最简单的奶茶,酥香的奶味与蜜甜的红茶香融合在一起,简直是人间美味,二者的搭配绝对能算得上是金牌搭档了。

柠檬红茶

柠檬配红茶,绝对是个经典的调饮法,在很多时尚的茶饮店都有柠檬红茶,在炎热的夏天,喝上一杯冰镇的柠檬红茶,柠檬酸爽的滋味与红茶的甜醇融合在一起,绝对能爽的你不要不要的,赶紧动手试试这冰爽的味觉体验吧。

做法很简单,将柠檬洗净去皮切片后泡入红茶中,一杯自制的柠檬红茶就大功告成了,简单又好喝。据说柠檬红茶的美容养颜的作用十分强大,喜欢柠檬红茶的姑娘绝对不在少数。

生姜红茶

生姜红茶,是很多家庭经常会喝的一种红茶调饮,因为生姜是厨房必备的调味品,并且生姜红茶有着非常好的暖身功效。在炎热的夏天小伙伴们都爱贪凉,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着凉,这时候将生姜切片与红茶一起熬煮,香喷喷热腾腾的生姜红茶就做好了,这个也很简单吧?

蜂蜜红茶

喝红茶投茶量偶尔多了的时候,会觉得有点苦涩,不要紧,放一些蜂蜜进去,不仅味道更甜,而且营养翻倍。做法也很简单,在一杯红茶中缓缓注入一匙蜂蜜,轻轻搅动,让红茶与蜂蜜充分地调和在一起,一杯美容养颜的蜂蜜红茶就做好了。很多女性喜欢喝蜂蜜是因为蜂蜜美容排毒的效果特别好,加上红茶本身强大的功效,也能算上是红茶的好伴侣了。

水果花草红茶

除了以上这些,红茶还可以跟很多的花草茶调饮,比如:茉莉红茶、玫瑰红茶、桂花红茶、苹果红茶、梅花红茶,只要你尝试着去动手,红茶,都是不会让你失望的。

古人为什么将茶列进婚俗?

九哥阅读(5)

茶作为婚嫁用品在中国的婚俗里形成一定的礼节,并不是因为古时茶叶稀少或珍贵,它和许多的习俗一样都是有其寓意的,有着人们对新人美好的祝福,也体现着中国古人的婚姻价值观,也是一种道德约束的警示。

茶树,一年四时常青,是至性不移之物,用来比喻爱情、婚姻永葆青春,正是再好不过。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里就曾说道:“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礼者,见其从一之义。”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白,既是祝愿一对新人的婚姻如茶树之常青,又勉励新人从此“不可移植”,两人相依相靠,从一而终,白头偕老。

同为明代的许次纾在《茶录》中也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今人犹名其礼曰下茶。”可见这样的风俗最迟在宋代就已经很普遍了,一直延续至今。

根据史料分析,茶在经过宋代的快速发展之后,逐渐深入到寻常百姓的家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习惯。到了元、明时,“茶礼”几乎已经成为了当时婚姻的代名词,未婚女子在收了男方的“茶礼”后,就算有了合乎道德的婚姻,轻易是不能反悔的,形成了古代的一种观念,所以后来才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

因为茶性不二移,开花时籽尚在,民间称之为母子见面,表示忠贞不移。在曹公的《红楼梦》中,林黛玉在吃了王熙凤招待的茶后,就被王熙凤调侃道:你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做我家的媳妇?可见,这定亲茶在当时差不多都有法律效力了,是得到官方承认的。即便是现在,很多地方还将订婚的定金、礼品称为“茶金”,将彩礼称为“茶礼”。据说在福建的某些农村,至今还保留着未出阁的少女,出门做客时不能随便喝人家的茶的,倘若喝了,就意味着同意做这家的媳妇。

旧时汉族婚俗,有“三茶”之说,即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洞房时的“和合茶”。虽然现在很多礼节已经被简化甚至消失,但我们身边可以看到的“公婆茶”仍然随处可见,即新人结婚的第二天早上,新娘要在新郎的引领下,向公婆敬早茶,公婆也会封一个红包给新人以示祝福,相信很多人有过亲身经历。

 

茶在婚姻里的关系,是被赋予很多美好的祝福和象征意义的。在湘西的某些少数民族,青年男女经常一起对歌,当遇上意中人时,大多会含蓄的向女孩子发出邀请:小娘子,叶底花,无事出来吃盏茶,姑娘一听,自然也心领神会。古人这样的婚姻观,比之现在的直截了当,实在有意境得多,也增加了幸福的感觉。

桐木关自然保护区的毛竹与小种野茶

九哥阅读(4)

竹与茶,这一组合,诗情画意自是毋庸赘言,而它们在精神特质上的联系,更是极具性灵:是“扫来竹叶烹茶叶”的恬淡闲适,亦是“竹下忘言对此茶”的淡泊宁静。

茶喜阴,竹遮阴,茶生竹下,隐于大山,是自然的妙蕴。不同于人工栽植的茶树,它们无人照看,散生于海拔在武夷山桐木关120-1800米的深山丛林中。从种子进入土壤的那一刻开始,就努力学会如何去适应环境:或乱石闾,或溪涧边,旁逸斜出。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如此“野气”十足的茶属于上一个80后茶农李素军。他说,这茶有“三不易”:觅之不易、采之不易、制之不易。“它们散落在山林的角落,需要对山里情况非常熟悉,否则是断然找不到的。”每年茶季到来,清晨时分,他的父亲总是会背着箩筐,走进氤氲潮湿的大山,搜寻它们的踪迹。 “我爸是( 桐木关自然) 保护区成立后的首批护林员,在山里轻车熟路。它们与周围草木共生,几乎浑然一体,有的还长在椅角旮旯,除了得有一副好眼力,还得靠点运气。但是,产量很少,旱出晚归,茶育还装不满一箩筐咧!采回后,做茶也要驯服 ‘野性’ 。它们个头大,且富有韧性,不论萎凋,还是揉捻,都比普通的茶青更费时费力。一季下来,成茶不足20斤!”

既然茶来之不易,且不同寻常,小李觉得茶的每个部分都值得珍惜,而品饮也不走“套路”。他建议,把茶梗、黄片拣出,同净茶、毛茶对比品鉴。这样别出心裁的品饮方式,其实更像是进行一次有趣的试验。我们决定试试。

它的外形果然颠覆了我们对武夷红茶的固有印象————既无正山小种的紧结肥实,也无金骏眉的紧秀细嫩,而是不修边幅,放任随性,甚至显得有点张牙舞爪,豪放不羁的 “气质” 。

细嗅干茶,它的香气并不是那种浓郁香软的甜腻,而是沁凉略带着点寒意的清甜,纯净明澈。

此季正逢三伏中的初伏,窗外是37℃的高温,炽热的阳光炙烤着大地,仿佛要把一切熔化。闻到这样的气息,让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片青翠挺拔的竹林,剑戟般森然的竹叶,层层叠叠,将天空裁剪成支离破碎。微风轻拂,摇落斑驳的碎影,撒在茶丛上。这真是: 未饮,巳觉徐徐清风生!

粗壮硕长的条素,拖着金红色的长梗。有些茶梗看起来很张扬,韧皮如同刨花一丝丝卷绕在表面,露出梗内的米黄色木质,由此可以想见茶青原料的树龄、成热度及揉捻力度。乌黑油润的色泽,让掺杂其中的黄片一览无余,这是茶树的老叶,条索粗大疏松,或褐绿,或褐黄,“老”态毕现。

约15分钟的工夫,我们把茶梗、黄片挑拣了出来。很幸运,他们没有被当作夹杂物被抛弃而是像精茶一样平等的冲泡了。

将茶梗、黄片、挣茶、毛茶,各约5克,分别盛入蓝、黄、红、粉等四种釉色不同的透明玻璃盖碗( 盖、托为色釉)中,依次排开,以100℃沸水冲泡,对比品鉴。第一道至第三道三道出汤时间约10秒,其后相应延长,共冲泡了八道。

以下是品鉴记录:

茶梗

香气是清朗内敛的甜香。汤色金黄亮丽,清澈透亮。滋味浓,稍有点涩,但至第三道,涩味几乎觉察不到,茶汤醇和甜润。第三道以后,香气、滋味渐淡,滋味仍有丝丝清甜,有着如山泉般的清冽,带来清爽之感。

黄片

“身骨”虽粗松,但毕竟还是“求诸野”,其“野性”不改。闻香,如花似果的甜香中,隐约带着点“湿意”,像山雾,又像青苔腐叶,总之是山林中独有的气息,算得上是一种“野韵”。汤色浅金黄,是四杯中颜色最淡的,因而更显得澄澈清亮。香融在汤中,滋味醇柔润甜,使人感到温和亲切,但饱满度稍欠,也不够耐泡。至第五道,滋味接近水味。

净茶

去了梗朴,剔了黄片,匀净度提高,看起来“优雅”了不少。水唤醒了它一度干枯的伟岸“身躯”,也唤醒了它与生俱来的“野性”。较之黄片,它的花果香更显著,但又不是那种充分发酵后沉闷的浓郁,而是干净利落有力量。同时,青苔腐叶的“野气”。其气味分子也更浓,还有些细微的木质清香,套用武夷岩茶的说法,也就是“山场气息”显。

金黄艳丽的茶汤,澄亮剔透,在阳光下,泛着有如琥珀色的光泽,似乎和盛夏的热烈贴合地天衣无缝。

茶汤入口,鲜活饱满。滋味表达地最充分的是在第二至第三道,前味温润甜美,人喉后,口舌生津,整个口腔被打开,爽朗通透,炎热仿佛也消退了几分。细细品咂,湿润的青苔味,质朴的木质香,揉在一起,透出一缕缕清凉。微微闭眼,荫蔽的竹林之境又再次浮现,翠竹嫩茶,翠绿鹅黄,时有虫鸟,浅唱低吟,春光潋滟。第六道过后,虽香减味淡,可“野气野韵”依旧,细腻甜润的汤感还是会打动人。

毛茶

这才是它最原始的形态。

与净茶相比,外形虽不审美观,但香气并无多少差异,且茶汤色泽比净茶来得要更深一些,滋味也比净茶来得更浓醇一些,大概是因为有茶梗、黄片的存在,使在茶汤中浸出的氨基酸、茶多糖等成分更多。

八道全部结束后,叶片完全舒展开来了,展露出了它的“本来面目”:叶形粗犷,叶肉肥厚,揉捏起来,柔韧有弹性,每一片叶子都有着鲜明的个性。不过,它们并不完整,叶面有缺刻或虫噬的孔洞,这是野放茶的共性。

细嗅,占据主导的木质香中,依稀还有花果的甜香。将采回的茶青薄摊在水筛上萎凋时,就能感觉到迥异于一般茶青的气息————香远益清。在萎调过程中,随着水分的散失,叶面变得如绸缎般光滑,揉捻起来,果胶丰富。由于叶厚韧性好,发酵适度后,还要进行复揉,使松脱的条索变得更紧结。

随手拈起一枚茶叶,置于眼前,迎光纸赏。瞬间,它被照亮,纤毫毕现,粗壮的主脉,串联着细密的支脉,鲜活如初。它轻轻地摆了拟,有风吹来……

英国的高茶不是下午茶

九哥阅读(5)

十八世纪英国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 (lm -1784年) 自称是 “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与茶为伴抚慰良宵,与茶为伴迎接晨曦。” 历史上从未种过茶叶的英国人,却用中国的舶来品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饮茶文化。其 “英式下午茶”更以华美的品饮形态、内涵丰富、形式优雅而享誉天下。

然而,英国还有一种“High tea”直译就是 “高茶” ,想必你也听说过。现在很多酒店餐厅在下午茶时段推广“i9h tea” ,亦有很多人认为高茶是上上流社会高级茶会。下午茶和高茶是经常被混淆的概念。究竟高茶是不是下午茶,两种饮茶方式有什么不同?

下午茶,又叫“low tea” 。Low tea和Hid tea虽然只是相差一个字,意义却却“LOW tea” 顾名思义,是使用客厅低矮的茶台和沙发;而High tea则是饭厅的高桌。事实上,贵族们只喝下午茶,高茶属于社会底层的劳工阶级。十九世纪末的英国贫苦劳工和农民物质生活极其匮乏,吃不起下午茶,故此只在中午吃一番,傍晚下班再吃一餐,这傍晚在高餐桌上用的一餐就叫高茶。

高茶在一天工作结束之后的下午六点开始,而下午茶的用茶时间则是下午四点左右的闲暇时间。高茶的配餐很丰胜,犒劳农民们辛苦的一天,完全可以取代晚餐。而下午茶则是上流社会人士和贵族们打发漫长而无聊的下午,等待晚上九点的正餐时休闲聚会。

现在,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地区的乡村依旧有高茶的存在。农场的高茶新鲜味美,热闹非凡,农民们和他们的家人孩子们享用劳作一天后的丰盛餐食,是劳动人民的欢乐时光。宽大的高脚餐桌上,铺一席亚麻白桌布,摆满了各种有机农家食品,简单却新鲜得让人垂涎欲滴,让户外劳动的农民们胃口大开。

厚重的咖啡色土陶大茶壶倒出浓浓的茶汤,浓厚之程度可以 仟让一只老鼠在茶汤上跑过而不下沉”(to trot amouse on ) 。夕阳下,农民们分享一整条的烟熏火腿和大块的农场芝士。配餐包括一大碟有机西红柿和大把的西洋菜、罐装虾仁和服鱼、炒鸡蛋、面包黄油配备款果酱及蜂蜜。台子的另一边.摆满了三明治、刚出炉热烘烘的司康以及布满干果和燕麦的农家新鲜奶油蛋糕。

这朴素而丰富,喧闹而欢乐的高茶餐桌上并没有精心装饰的漂亮的水果塔、巧克力慕斯和小巧可爱的麦卡龙;没有捏着精致茶杯把手的芊芊玉指;没有纯银茶壶和精美瓷器;当然,也没有低声客套的社交寒暄。

这边,伦敦市中心的丽兹酒店的下午茶展现出另外一种景象。下午茶在与酒店大堂分开的棕榈厅举行,这里没有时钟,虽然透过远处的旋转门可以窥视到皮卡迪利街道上飞驰的的士和巴士,但这里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度假感觉。

丽兹的下午茶在闪亮精致的茶器中慢慢浦开。喝茶的人们悠闲地坐在枣红色路易十六的古董椅子和大理石台前.小口轻啜大吉岭或英式伯爵茶。从玲琅满目的三层蛋糕架的最底层的手指三明治开始。六种口味的三明治是: 火腿、鸡肉、鲸鱼、鸡蛋色拉、小黄瓜和熏鲑鱼。三明治由白面包和全麦面包做成.啡白相间,健康味美。

高茶、低茶、下午茶,你喝懂了吗?

桐木关——离天最近的茶园

九哥阅读(5)

进入桐木村,过了三港一直往桐木关方向开,最后到达的那个村叫关坪,看见立着“关坪” 牌子的地方还不算到头,因为再往上还有几户人家。o旧年元月中旬,朋友魁爷带我去去桐木看雪,就告诉我说: “我家厨房后面就是雪线。” 雪线再往上就没有居民了,魁爷家所在的这个地方,有个非常恰当的名字: 关顶。

之所以想起关顶这个地方,是因为前不久去猴坑访茶时,有一处地方扣这儿的情况极为相似,只不过相对地势平缓的关顶而言,那个处于猴魁核心产区的村子,路途更加遥远,地形更加险要,位置更加纵深。这个坐落于核心产区腹地的小小自然村,前几年遭遇过一场场巨大的山洪,现在的村子,是原来基础上重建而来的,如今每年地质灾害和自然灾害多发时期,政府仍要组织当地居民向外疏导,虽然进进出出有些麻烦,但当地居民仍愿意长住于此,背依大山以茶为伴。这处鲜有外人而至的村民小组,就是太平猴魁的三大主产区之一,拥有两处猴魁发源地之一的 “四方块茶园” ,以出产极吕兰花香猴魁而著称的颜家。

老海带我进颜家的那天,正是开园采的头一天。虽然下午销村的时间有些迟,天色却仍然很明亮,不明白为什么黄昏将近,却觉察不山里特有的那种晚意,正四顾不暇地端详山景呢,就听见有人远远在喊 “老海哥老海哥’ ,话音未落,还来不及看清打招呼人的模样,就感到阵清风来到我们的跟跟前,定睛一瞧,原来是个个个身形精干的小伙子,老海简短的介绍一结束,眼前名叫颜震的年轻人,已经不由分说地拎起行李,大步流星地领着我们往家里走去

从一个茶乡来到另一个茶乡,当然需要做一番精心的准备,来一场岩茶与猴魁之间的对话。从我的茶里看到了 “牛栏坑” 肉桂,老海有些兴奋: 今晚,我们是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啊!是夜,大家一起喝茶,我也带着初识猴魁的好奇心,与主人颜夏生夫妇一边品茗一边交流,从品种说到工艺,从节气说到风土,几泡具代表住山场的武夷岩茶过后,听完我关于武夷山 “岩岩生茶,岩岩有茶”的介绍,颜家大哥告诉我,武夷茶区遍布整个景区,而颜家种茶的地方,分布比较集中没那么广,而且自家有处茶园,是猴魁的发源地之一,明天让颜震带大家去春看

颜家大哥提及的这块茶园,就是前文说过的四方块。尽管我久仰猴魁之名,它以“国礼” 的姿态出现在外交舞台,为中俄外交增辉后更是蜚声海内外,但 “四方块” 的名字,我却是第一次听说,而且作为发源地之一,它本来应该声名赫赫,我竟一无所知,那一刻我不知所措,有些露怯。一旁的老海看出了我的表情,赶紧解释道: 喝猴魁的没有不知道四方块的,四方块四方块挂在嘴上,但是很多人只听过四方块,并没有几个人来过这儿。何况你接触猴魁少,对此了解不多也很正常,你老走武夷的茶山,明天,你也走走猴魁的茶山,我们一起去看看传说中的四方块是什么样子。

这些年走遍武夷,我留下了不少与走山相关的文字,走山,也俨然成了我茶事生活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没想到,来到猴魁产区访茶,访出一块标志性茶园而且还有机会抵达,这真是意外的收获!脑海中,时不时涌现出我走遍武夷时的所见,眼前一杯兰香氤氯的猴魁,顿时引发了我的冲动,心心念念近在咫尺的山林,我按耐不住地神往: 四方块啊四方块,你究竟会是何等的模样?

去往四方块的路是名副其实的一条羊肠小道,沿途竹木茂盛,遮天蔽日,风景倒也寻常,并没有多少值得大书特书之处,与武夷山间的野径相比,这里的山路显得十分粗糙,且不说未如武夷山间 “凿石为阶” 那般用心,就是路面也不够显眼,有的地方根本没有行走附痕迹,要不是颜震带路,凭肉眼几乎难以分辨。结合行走武夷的经验,我推测,这种路况的形成无外乎两种盾况,一是人类的活动,与之发生的生产生活关系并不紧密;还有一种就是即便是生产生活有所需,但受地质条件所囿,修路的代价极大.所以路况达不到理想状况。

说是需要一个小时,因此我们有了一些心理准备,脚程虽有些远,但一路边走边聊,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般疲惫,老天爷也成全,今天给了我们一个适合行脚的天气,没有灼热的阳光,伴着山风轻拂,我们的呼吸渐渐变得粗重,但是寂静幽深的山林里,沁甜的空气让我们生出一种洗心换肺的感觉,完全忽略了一路走来的不易扣山径的崎岖。

行进途中,遇到一个稍嫌年长的茶倌,只见他一个人拄着树杖,气喘如牛,边歇边走,一搭讪,听说我们要去四方块看茶,老茶倌停下脚步,定了定神,指着前方一片大缓坡说: “看,那一片开满花的地方就是四方块,你只有到了四方块,听到自己呼吸的声音,就晓得什么是离天最近的茶园了。

其实一个小时,只会鞋到达四方块茶园的坡底,真正的四方块茶园,位于巨大的陡坡之上,还需要至少一个小时才能上去。极目所见的四方块,呈扇形迎面铺陈,人在坡底,好像被一个巨大无比的碗盛着,四方块,就像一块巨大的碗璧,平滑如镜,而郁郁葱葱的林木、缤纷夺目的山花和参差错落的茶丛,又像是给这块镜子披上了一块多彩的巨幅绒布。

到都到这儿了,不爬上去就回去,以后说起来,自己不好给自己交代呢!直到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先前对爬四方块的困难,实在有些估计不足了。老海为了保护我,跟在我后边,9岁开始就在这山上活动的颜震自然在前边带路,指着他步伐轻盈身形矫健的背影,老海一边揩着满头大汗,一边气喘吁吁地说: 你看他那个样儿,知道是猴子采猴魁的传说是怎么来的吧?

早就听说每年采四方块猴魁的茶工,当地政府是强制要求给上保险的,来到实地,才明白这个要求的 “强制性” 是多么有必要。我们手脚并用,身体几乎贴着山体,才拱到茶园最上边的地块,茶园没有水平面,我们无法安全站立,只能上气不接下气地蹲坐在茶丛边,颇有些惊魂未定,想起昨晚叙茶时,颜家大嫂说 “采茶的时候,要是起雾,采茶工面对面都看不到” 的话,真是所言不虚!

清晨刚刚过去,今天的四方块丁丝云雾都没有,能见度出奇的好,我把视线从远处收到脚下,再想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居然找不出一丝痕迹,偌大的茶园没有一丝声籁,甚至连飞鸟扑棱翅膀发出的响动都没有,我好像有种错觉,我们不是从天而降,就是直接从地里冒出来的,否则,我们怎么可能突然在这里出现?

群山拱卫的高岭之上,空灵旷达,天空之下的四方块,真的只有我们的呼吸。

听老海介绍,著名的 “国礼” 猴魁就出自这里,联想到这里凝聚了多少无名劳动者的劳动,我不禁感慨万千。《易•系辞上》有段话: “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意思是说,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这道理行事而取得成功。当初在四方块种茶的先民,是否想到过猴魁的今天吗?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其所著的《天工开物》中,也将“开物”解释为人开发万物,即是通过人的努力奋斗使万物升值。四方块的猴魁谱就了太平猴魁的一段史话,也成就了颜家猴魁的一段佳话,而眼前的这方茶园,难道不是对“开物” 一说最真实的写照么?

下山的过程更加惊心, 简直不堪复述,不是扶着颜震的肩膀,双脚脚趾已经肿胀难忍的我,根本没办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到平地上,体力业已消耗殆尽,一瘸一拐地往回挪时,才觉得先前的不以为然有多么孟浪。进山时毫不起眼的风化石砾堆砌处,返回时因脚力减弱,根本不敢立足,一往上站就脚底发虚,感觉打滑,眼疾手快的颜震一把拽着我,毫不经意地说: 这里就是地质灾害多发点,你这样溜下去,就直接在我们进山的路口等我们了——

四方块访茶的体验铭心刻骨,我因此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回来后上网查阅,才得知四方块茶园的来历,与1958年省科委确定猴魁基地有关,了解到这一段历史背景,对险要的四方块茶园又多了一重认知,虽然在四方块种茶采茶,茶农茶工劳作的强度难度可想而知,可谁又能说四方块近乎与世隔绝的风土,对后世钟爱猴魁的茶客,不是一种莫大的成全呢?告别颜家主人,与老海分别已经多日,我却一直对四方块念念不忘,不仅仅是因为它路途遥远,地势险要,环境卓绝,这些都还不是,我忘不了的是它真如一方净土,远离尘嚣冰清玉洁,四方块不去涉足,就是想起,都像接受洗礼,那是天下事茶人的净土一一它是一块离天最近的茶园。

教您泡一杯新式的英国香浓奶茶

九哥阅读(5)

英式下午茶的香浓奶茶是一大特色。我喜欢看见洁白的牛奶在亮红的茶汤中散开,像卷曲的云伸展变化,慢慢变薄,变得透明,把清澈的茶汤变得浓厚富有质感。注重下午茶礼仪的人们总是纠结到底是应该先加奶还是先倒茶。有趣的是,在茶中加奶并不是欧洲人发明的,这种习惯也来自中国。

在十七世纪末之前,在喝茶的小杯子里加牛奶还很罕见。那时候欧洲人喝茶是照搬中国的清饮方式。茶中加牛奶的习惯在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才慢慢形成,奶罐也才开始在那个时期的画中出现。在1698年,罗素夫人(Rachel)在写给她女儿的信中说道:昨天,我见到一种小瓶子用来装倒入茶中的牛奶,叫做牛奶瓶子。我很喜欢,所以买了送给你做礼物。四年之后,她又评论她喝过的一种茶是:加了牛奶的优质绿茶。

据考证,在茶中加奶的做法其实也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一种说法认为,西藏人首创将茶奶混合来喝的方式,后来传往相邻的印度,当英国人来到印度时耳濡目染,便将此法传到西方。另一说是17世纪中期荷兰商人在清政府举办的宴会上喝过加了牛奶的红茶,这种独特的喝法旋即被带回荷兰。

茶中加入牛奶后,两者不但香味融为一体,营养成分也互相补充。牛奶的腥味和茶叶的苦涩味受到抑制,口感更浓郁绵长。奶茶去油腻、助消化、提神醒脑,再加入糖后,十分香甜诱人。英国天气偏凉,多雨,尤其是冬天寒冷潮湿,喝上一大杯热气腾腾,又香又甜的奶茶,既暖身又饱肚,令人格外的惬意满足。

说到这里,爱茶的你是否要纠结一个问题,到底是先加奶还是先倒茶。其实身在英国,观察人们用茶,两种方式都有人用,纯粹是个人习惯不同,大多数人是不大究其缘由的。

英国曾在19世纪针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个调查,结论是应该先加牛奶后倒茶。其实,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平民百姓使用的粗陶茶具,质量较差,遇到热水容易破裂,因此先加牛奶可以有效的降低茶水的温度,使杯子不易破裂。另外当时的茶叶价格比牛奶贵,先加奶还可以减低茶叶的使用量。

2003年,英国皇家学会又用科学验证来证明先加入牛奶的奶茶味道更佳。他们认为,如果先倒热红茶再加牛奶,会让乳蛋白因瞬间温度超过75度而分裂,导致茶水表面出现一层油脂,破坏茶香,使整杯奶茶失去新鲜度和口感。

然而喜欢先倒茶的人也不少。有一种说法是说上流社会的茶会中先加茶进杯子里,杯子不会因注入热茶而破裂,这样精致耐用的茶具间接彰显了茶会主人的品味和财力。而且先倒茶再加牛奶,容易调整浓淡,调出自己喜好的口感。

事实上,每个人的泡茶方式不同,并没有对与错,严格的规定。从餐厅上单杯茶的程序来看,侍应端上一杯泡好的红茶,奶和糖另外摆放,那么就一定是后加牛奶了。如果你是点的一壶茶,那么你就有机会选择是先加奶还是先倒茶。

其实,英国人用茶已经简单化,即便是用英式下午茶,也不是每个人都严格遵守传统礼仪,所以先加奶還是后加奶没有什么关系。而且,随着茶教育的普遍性,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清饮,品味茶之本味。

从新年喝茶说“茶味”的仪式感

九哥阅读(7)

 

春节过后,重新回到岗位上的大伙们相聚最常问的一句话就是: “春节咋过的?”大家一来一往唠嗑完往往会感慨,如今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过年是一年中最繁忙有趣的时候。由于爸妈长期在外地工作,我小时候是跟着奶奶在乡下度过的,爸妈会在除夕前半个月回家,快过年的那段时光,感觉每天都在为过年做准备,比如大扫除、囤年货、买对联、做发糕、杀鸡宰羊等等。而大年三十的年夜饭,一家人更是围在一起吃个通宵,大人一边喝酒聊天一边带我们守岁,12点钟声敲响,各种烟花鞭炮响起时更是热闹非凡,记得那时的心情是兴致勃勃地过完年三十,又满心欢喜地期待大年初一的新衣和走街串巷。

如今生活好多了,以往过年才能吃的食物,超市、酒楼随时有卖;孩子们的小西装、小洋裙随时可以穿在身上;亲戚之间的问候靠群发,发红包用微信;年夜饭可以直接上酒楼,吃饭还要盯着各自的手机;不再燃放鞭炮烟花,更别提守岁了。年节的仪式感越来越弱了,直到普通得不比任何一个小长假更特别,年味自然就淡了。

何止过年,生活中的很多小事都如此,比如说品茶。很多人喝了好几年的茶仍不识茶味,他们经常虚心请教,却很少自己用心体会,泡茶时不是用飘逸杯随手泡就是用盖碗时随意出汤,喝茶时高谈论阔,品鉴时囫囵吞枣,心思全然不在茶汤上,这样再好的茶也难以品出真味。

喝茶时能让人较快地产生仪式感的莫过于茶席,一方布置到位的茶席可以让入席的茶人很陕地进入愉悦而庄重的状态。第一次真正入席喝茶的体会一直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个金秋的午后,我们几个人相约去一位茶道老师家茶聚,一进门我们便看到铺在地上的竹席和一方长条矮几上布置簡朴雅致的茶席,老师迎我们入席后,便开始用一旁的砂铫烧水,我们或盘坐或跪坐在茶席边,老师示意我们闭目静气,关注呼吸和水声,带我们领略了水三沸的变化。经过这一系列的前奏后,当老师将沸水注入盖碗时,我觉得自己的身心已经全然放松,嗅觉和味觉也变得灵敏十分,很快便能感受到茶香,在细闻杯盖时香气更觉清晰无比,茶汤入口也能更加敏锐地捕捉到每道茶汤的变化和区别。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带着仪式感品茶的幸福,即使没有茶席,当你真正坐在泡茶位时,你将茶盘收拾整洁,茶具摆放清楚,整个泡茶的次序在心中理清条理,那么当你端起水壶时,心中自然有种仪式感,不管你泡出来的茶,还是你喝到的茶,都将最大程度地尽显“茶味”。

而当我们学会带着仪式感去品茶时,我们何尝不可将品茶纳入我们过节的仪式中呢?过年时把全家收拾清楚,写副对联,买点鲜花布,布一方简茶,和家人一起认认真真地用茶香开启新年,何其美哉?情人节找几款好茶,在烛光晚餐后享受二人的芬芳世界,何其悠哉?

在小说《小王子》里,小王子驯养了一只等爱的狐狸,二者对于仪式感的理解颇为触动人心。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道。“这也是经常被遗忘的事情。”狐狸说,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是啊,如今都市生活的节奏让多数人都过得平淡而匆忙,别说日常,就连特别的日子也不想再多花半点心思了,可是如果不在结婚、生日、过年等这样的节日时强化一下仪式感,那么波澜不惊的生活又如何能让人充满期待呢?

让我们学着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创造一点仪式感,不管是特殊的节日还是普通的日常,不需要太多,偶尔有心一点就会有所不同,就能为他人带来一丝“小确幸”,而正像村上春树说的, “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已。”

 

林语堂:中国人有茶到哪都快乐

九哥阅读(5)

那是个动荡的年代,那也是大师辈出的年代,他们肉身越备受煎熬,越要寻求思想的自由,不管是安稳还是漂泊的生活,都要活出乐观豁达的心态。 不管是林徽因的“太太的客厅”,还是林语堂的“烟好茶好心隋好,便可为文”,端起一杯茶,他们总能为自己和他人找到一条通往自由、光明之路。

林语堂曾经说过“我的家乡是天底下最好的地方”,1895年10月10日,他出生于漳州平和县的坂仔鎮,他的家是一个前有闽南秀美的青山、溪流,四周老树翠绿,南洋楹枝条优美,桂花树幽香隐隐的小院子。

院前有张石桌和几方石凳,是以前林家午后相聚休憩的地方,如今白天的石桌上都坐满了来瞻仰的游客,如果此刻坐在这里,手拿一杯香茶,是否能更身临其境地感受大师的童年乐趣呢?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林语堂是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但是否知道他热爱发明、被称为幽默大师、还是个“茶博士”呢?

我们先来看一段林语堂在其《幽默杂话》一文中对幽默和品茗的类比解读:

问: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之道何如?答:试以品茗为喻。最佳的茶无论是武夷小种,或是铁观音、铁罗汉,都是初喝时若不觉其味,静默三分后才得其此中不足与外人道之底蕴。若有西洋人以铁观音之味为不甚明显强烈,必先加以牛奶而次加以白糖,那简直是没有喝铁观音的资格。幽默也是雅俗不同,愈幽而愈雅,愈默而愈俗……

在这段比喻中,林语堂不仅通过铁观音形象地阐述了幽默,也生动而深刻传达了系列福建茶的韵味所在和品鉴方式。

为什么林语堂对福建茶会有如此深刻的理解?这还得回到他的故乡平和县讲起。

童年之趣,少不了故乡的茶

林语堂的故乡平和县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茶乡,兰香优雅的白芽奇兰就诞生于此。林语堂曾经说过“中国人有茶到哪都陕乐”,这种快乐必然从童年就开始了,因为在他的记忆里,母亲虽然因为是牧师的妻子而在村里有很高的地位,但从不摆架子,和父亲常常邀请农人和樵夫们到家里喝茶谈天,而听这些人讲故事,不仅满足了林语堂的好奇心,更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

虽然林语堂未曾提及童年家里所喝的茶是哪种,但因为小时候家境普通,林家喝的茶应该都以当地的茶叶居多。林语堂在10岁时曾行船而下,前往厦门读书,他是这样描述那个使他不能忘怀的西溪夜月:“在那夜色苍茫的景色,船子抽他的旱烟,喝他的苦茶。他或同行的人讲给我们听民间的故事。远处他船的篝灯明灭,隔水吹来的笛声,格外悠扬。”

秀美的闽南山水和朴实的人情味充实了林语堂的童年,也构建了他的人生观基石,他说道: “如果我有一些健全的观念和简朴的思想,那完全是得之于闽南坂仔之秀美的山陵,因为我相信我仍然是用一个简朴的农家子的眼睛来观看人生。那些青山,如果没有其他影响,至少曾令我远离政治,这已经是其功不小了。”

之后便是林语堂漫漫的求学之路,从厦门到海外游学,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林语堂这个时期手头也不宽裕,而对于茶的认知还尚且懵懂,他曾说那时的状态是“虽有勇敢冒险之精神和对于前途之信仰,然而现金甚少而生活经验也不足”,而“社交上的极幼稚时期”,他经常“在饮茶或喝酒之时,错拿别人的杯”。

“烟好茶好心情好,便可为文”

归国后,林语堂便开启了他丰富多彩的教学、翻译、写作之路,生活水平也得到极大的提升,也有了足够的资金享受他的三大爱好,烟、酒、茶。林语堂曾将自己的创作灵感归功于烟和茶,“足则翌晨坐在明窗净几,一面抽烟,一面饮茗,清风徐来,鼻子里嗅嗅两下,胸部轩动,精神焕发,文章由口中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念出,叫书记打出初稿,倒也是一种快乐。……平常也无甚腹稿,只要烟好茶好心情好,便可为文。”

他也曾引用了李清照《金石录》后跋的一段描述,道尽读书之乐事: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一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于是几案罗列,枕籍会意,心谋目往神授,其乐在声色犬马之上。”

这段话写出了多数读书人的心声,不仅是喝茶,林语堂认为茶和烟、酒都属于一个文化氛围的,它们有3个共同点:一是有助于人类社交;二是都不至于一吃就饱,可以随时吸饮,在吸饮同时聊天谈心;三是都是可凭嗅觉来享受的东西。对于文化的影响都很大。而茶更是至少在中国和英国已成为社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制度。将饮茶评为“制度”,形象地概括了中英社交生活中茶事盛行的特点。

针对社交之用,林语堂还做过进一步的阐述: “烟酒茶的适当享受,只能在空闲、友谊和乐于招待之中发展出来。因为只有富于交友心,择友极慎,天然喜爱闲适生活的人士,方有圆满享受烟酒茶的机会。如将乐于招待心除去,这三种东西便变得毫无意义。享受这三件东西,也如享受雪月花草一般,须有适当的同伴。”而除了他自己,他的妻儿也经常参加朋友的各式节日茶会,有次他闲来无事带着小女儿去买鸟儿,就因为“那正是中秋节的那天,全家人都去赴茶会了。只剩下我和我的小女儿在家里”。 而在一些生活细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林语堂对茶的热爱。林语堂曾在文章中埋怨他家仆人阿芳做事不靠谱时颇为无奈地提到“现在我的茶碗没有一副全的了”。应该不少茶人都有和林语堂相似的经历,茶桌上心爱的茶器被请的钟点工碰碎,急得眼睛直冒火,最后只能憋出一句话: “以后茶桌这块你别碰了,我自己收拾。”

民国大师的“茶味”幽默

作为幽默大师,林语堂好用很浅近幽默的比喻来解说茶道,比如说到饮茶的氛围时,他说: “饮茶之时而有儿童在旁哭闹,或粗蠢妇人在旁大声说话,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谈国事,即十分败兴,正如在雨天或阴天去采茶一般的糟糕。”

在强调“真正鉴赏家常以亲自烹茶为一种殊乐”时,他说,中国的烹茶饮茶方法不像日本那么过分严肃和讲规则,而仍属一种富有乐趣而又高尚重要的事情。实在说起来,烹茶之乐和饮茶之乐各居其半,正如吃西瓜子,用牙齿咬开瓜子壳之乐和吃瓜子肉之乐实各居其半。

他在调侃“虚假的旅行”时也打过茶的比方, “我曾在杭州名泉和名茶的产地虎跑,看见过旅行者将自己持杯饮茶时的姿势摄入照片。拿一张在虎跑品茶的照片给朋友看,当然是一件很风雅的事情,所怕的就是他将重视照片,而忘却了茶味。”

另外,他还曾经用茶形容过三河县大妈的幽默: “三河县老妈的笑话唯一的趣味,是他的一点腥气,异常脍炙猫口,其实一点的文学趣味都够不上。说他是加牛奶加白糖的西湖龙井、雨前、香片,我还要说‘彼乌足以当此!一’ 林语堂写过不少对茶叶的论述,大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加入自己体验和经历,但他擅于用中西结合、更科学生动的手法赋予更新的解读,比如说在写茶的享受技术时,他写道, “好茶必有回味,大概在饮茶半分钟后,当其化学成分和津液发生作用时,即能觉出。”在民国对茶叶回甘的解读都已如此先进,当时看到的茶人是否有“不明觉厉”的感觉呢?

还有个趣事是他曾引用了古人在烹茶时后对火候的描述和操作后,还强调这种茶如福建人所饮的“铁观音”,认为这些烹茶之法是他家乡一种泡茶方法的实际素描,中国的北方人不懂此法。不管当时的北方人懂不懂,现在的北方人应该表示不服吧,如今福建的好茶已经遍布大江南北了,如何烹茶自然不在话下。

当然,想真正品得“茶味”还是要靠自己多喝、多体会,林语堂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神清气爽,心气平静,知己满前的境地中,方真能领略到茶的滋味。因为茶须静品,而酒则须热闹。茶之为物,其性能引导我们进入一个默想人生的世界。……他特别引用了特昆雪所说的话, “茶永远是聪慧的人们的饮料”,但中国人则更进一步,而以它为风雅隐士的珍品。

郁达夫:几番爱恨淡如茶

九哥阅读(5)

和许多人一样,最初“认识”郁达夫,是从中学课文《故都的秋》开始的。

在他的笔下,不论北方还是南方,不论男人还是女人(包括他和他的女人们),都是那么地真切!既有文人的优雅情调,亦有市井的烟火气。于是,在品读时,书页上的每个字仿佛都活了起来,把人“引”入他曾到过的现场。那里,有声有色,有香有味,还有温度以及一切可被真实觉知的质感,然后再“陪”他一起品尝,一起感受。

茶,便是他牵引我们的一根若隐若现的“绳索”。

他生在富春江畔的茶乡,氤氬的水雾与清新的茶香,滋养了他的多情。他是一个“博爱”之人:有时是风雅性灵的嗜茶之爱,有时是你侬我侬的儿女情长,有时又是忧愤满腔的爱国豪情。也正因如此,他给我的印象总是鲜活、清晰、深刻,每读其书,如晤旧友,尽管我们还隔着时空。

其实,之所以会觉得他很亲近,坦白说,多多少少是有点私心的。

他虽不是福建人,却与福建尤其是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日记、游记、演讲、题词,到自己的化名、孩子取名,还有情人,都有福建元素。可以说,在近现代文化名家中,除了闽籍人士外,他是最“懂”福州的一个。更重要的是,在闽生活及离闽后赴南洋的这段岁月,当他把洇着茶香的丰富情感倾注于笔端时,无不流淌着爱恨情仇……

“虾油味”里的茶香 大寒的前一天,我從定光寺旁拾阶而上,来到一幢黛瓦红墙的庙宇前。四周绿荫如盖,草木森然,时而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添幽静肃穆。这里,便是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而建的戚公祠。 祠前醉石亭下的岩壁上,刻着著名书画家沈觐寿手书的《满江红》:

三百年来,我华夏,威风久歇。有几个如公成就,丰功伟烈,拔剑光寒倭寇胆,拨云手指天心月。至于今,遗饼纪征东,民怀切。 会稽耻,终当雪。楚三户,教秦灭。愿英灵,永保金瓯无缺。台畔班师酣醉石,亭边思子悲啼血。向长空,洒泪酹千杯,蓬莱阙。

凭吊故人,怀古伤今,一腔杀敌报国的豪情壮志,汹涌而出。填词者是郁达夫。是的,就是那位把北京的秋天写成了语文经典的郁达夫!原来,他离我是如此地近!

82年前,约莫也是这样一个时节,郁达夫在杭州的寓所中接到时任福建省政府主席陈仪的来信,邀他赴闽出任公报室主任一职。过完春节,他收拾好行囊,从黄浦江登船,一路辗转南下,走进福州晴和的早春,开启在闽的宦游生涯。

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来福州。早在十年前,他就曾路过,并在城中住了一日。福州城的繁华秀丽,令他赏心悦目。后来,他在谈及住所的散文中写道:“瀕海的福州等处,也是住家的好地方”。他在给妻子的信中也难掩喜爱之情: “福州风景好极,远胜富春江上。”

这一回,他来福州,是他这辈子待得最长的一次,没多久,把家小也都带来了。

在榕生活的两年多时间里,他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以笔代戈,执笔抗战,留下了许多振奋人心的作品。然而,作为文人的他,铁笔之下亦有闲情逸致。他除了遍访榕城山水古迹外,还常常携友啜茗饮酒,尝美食,泡温泉,观闽剧,赏美女。他把这段难忘的点点滴滴写成《闽游滴沥》(六篇),并有专文记述品评福州的西湖、文化名人及饮食男女。

这些文字,写的都是最“原汁原味”的榕城山水风物,在今天读来,依然令人会心而笑。 “虾油味”最浓郁的当属《饮食男女在福州》,字里行间,皆活色生香。有酒肉饭菜香,有福州女子的鬓影衣香,亦有清新隽永的茶香:

“闽茶半出武夷,就是不是武夷之产,也往往借这名山为号召。铁罗汉,铁观音的两种,为茶中柳下惠,非红非绿,略带赭色;酒醉之后,喝它三杯两盏,头脑倒真能清醒一下。其他若龙团玉乳,大约名目总也不少,我不恋茶娇,终是俗客,深恐品评失当,贻笑大方,在这里只好轻轻放过。”

茶中情致

关于闽茶的这段评述,足见郁达夫的品茶功夫!

武夷的铁罗汉和安溪的铁观音,是福建乌龙茶的代表,各以“岩韵”和“音韵”著称。自近代以来,不仅风靡于全国的茶行、茶馆和茶楼,而且备受东南亚华侨的欢迎。直至今天,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依然是许多茶庄茶店的主打产品。此外,他提到的“龙团玉乳”,即宋代大名鼎鼎的北苑贡茶,被他用作指代其它的名茶。一句“大约名目总也不少”,则道出了闽茶品种花色之丰富。

他来福建虽不多,却对闽茶有着如此独到的见解,这与他饮茶嗜好和见多识广不无关系。他的家乡富阳及住过、到过的城市如北京、济南、广州、上海、苏州、杭州等,饮茶氛围都非常浓厚。

就拿富阳来说吧,富春山之茶与富春江之鱼作为当地的名产,明时曾被宦官强征进贡,成为“民害”!在浙任职的韩邦奇悲悯百姓疾苦,作歌哀之,还因此丢了官。歌是这样唱的:

富阳江之鱼,富阳江之茶。鱼肥卖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妇,捕鱼夫,官府拷掠无完肤。昊天何不仁,此地亦何辜!鱼胡不生别县,茶胡不生别都!富阳山,何日摧!富阳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鱼始无。于戏!山难摧!江难枯!我民不可苏!

字字句句都是含着血泪的哭喊,比玉川子的呐喊“安得知百万亿苍生命,堕在巅崖受辛苦!”更沉重更有力,若能谱上曲调,想必也是极为悲怆的。当然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富阳茶、鱼的品质之高。

而在富阳这座小县城, “茶店酒馆,竟也有五六十家之多”,这些都是卑微得像“蟑螂”一样的百姓们最爱去的地方,吃喝拉撒、排难解纷都在这里进行。被郁达夫视作“小英雄”的邻居阿干,是一个经常跟着家里大人出入茶店酒馆的孩子。阿干陪他一起度过了快乐的年少时光,而阿干的死则带去了他的梦和青春。 “故乡的茶店酒馆,到现在还在风行热闹”,只是早已物是人非!

郁达夫的记忆中,无不充盈着茶香。如果仔细翻阅他的日记和散文,就会发现,茶在他的生活片段中俯拾皆是。

(1926年11月)四日,早餐后做《迷羊》,写到午后,写了三干字的光景。头写晕了,就出去上茶楼饮茶。

(1926年11月)二十二日,在水亭上坐着吃茶,静得可人。

(1927年1月)三日,起火烧茶,对窗外的朝日,着实存了些感叹的心思。

(1927年1月)十五日,王映霞女士,为我斟酒斟茶,我今晚真快乐极了……

(1927年6月)八日,上孤山去饮新龙井茶……

(1927年6月)十九日,上西园三楼吃茶,到夜才回来。

(1936年3月)十二日,午后去于山戚公祠饮茶,汗流浃背。

“我们一面喝着清茶,一面只在贪味着这阴森得同太古似的山中的寂静……” (《半日的游程》)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故都的秋》)

苏子瞻云: “人间有味是清欢”。他的生活有味,而且还有茶味!茶就是他的生活。

风流多情茶作媒

郁达夫把铁罗汉、铁观音比作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该比喻倒是颇为贴切。 “酒醉之后,喝它三杯两盏,头脑倒真能清醒一下”,说的是茶之提神醒脑之功用。然而,生来多情的他,在情感生活上就没这么淡定清醒了,他风流倜傥,对美丽女性的渴慕与追求总是很炽烈。

在中國传统文化观念中,不同于令人冲动亢奋的酒,茶是清心寡欲之饮。但是,在郁达夫笔下人物的眼中却是“色媒人”。

小说《迟桂花》中,他借主人公老郁之口,给我们介绍了一款“撩人”的桂花茶。老郁受邀到翁家山参加老友翁则生的婚礼。他迷恋那里的美景,更迷恋则生的妹妹莲姑——一个纯洁、善良、可爱得像迟桂花一样的女孩。

老郁接过翁莲泡的桂花茶,喝了一口。这种茶是用满觉陇的桂花制成的,有着“一种实在是令人欲醉的桂花香气”。他掀开茶碗盖,俯首向碗里一看, “果然在绿莹莹的茶水里散点着有一粒一粒的金黄的花瓣”。谈及桂花时,则生告诉他, “这茶叶里的还是第一次开的早桂,现在在开的迟桂花,才有味哩!因为开得迟,所以日子也经得久。”老郁想表达自己对莲姑的爱慕之情,却欲言又止:“……可是到了这里,却同做梦似地,所闻吸的尽是这种浓艳的气味。老翁,你大约是已经闻惯了,不觉得什么罢?我……我……”语罢,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在则生的追问下,他才说:“我,我闻了,似乎要起性欲冲动的样子。”

喝茶都喝到这份上,老郁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倒有几分“风流茶说合”的轻佻意味了。

虽是小说人物,其实老郁就是他自己。1932年秋,郁达夫在杭养病时,上翁家山盘桓了半个月。那段时日,他赏景啜茗,满心都在思念王映霞。他在日记中写道:“上翁家山,在老龙井旁喝茶三碗,买龙井茶叶、桑芽等两元,只一小包而已……今晨发霞的信,此后若不做文章,大约一天要写一封信去给她。”也正是那里的醉人桂香,成为《迟桂花》的灵感之源: “在南高峰的深山里一个人徘徊于樵径石垒间时,忽而一阵香气吹来,有点使人兴奋,似乎要触发性欲的样子,桂花香气,亦何尝不暗而艳……”。游赏归来后,他还赋诗一首:

病肺年来惯出家,老龙井上煮桑芽。

五更衾薄寒难耐,九月秋迟始桂花。

香暗时挑闺里梦,眼明不吃雨前茶。

题诗报与朝云道,至局参禅兴正赊。

正如老郁爱上莲姑,他对王映霞亦是一见钟隋:“在那里遇见了杭州的王映霞女士,我的心又被她搅乱了,此事当竭力的进行,求得和她做一个永久的朋友……南风大,天气却温和,月明风暖,我真想煞了霞君。”然而,这位他爱得最深的女子,后来也是伤他最深的人。

多情善感的郁达夫,如同饮茶喝酒一样,品赏相貌姣好、皮肤白皙的女子,是他的一大嗜好。在他50年的生命中,可谓“阅”女无数,同学赵家少女、日本女子、拱宸桥堤茶馆里的农工织女、西溪上的摇船少女、福州的闺阁少女……全都入了他的“法眼”。落墨最多的除了映霞,恐怕就是福州女子了。

他说福建人“广颡深眼,鼻子与颧骨高突,两颊深陷成窝,下额部也稍稍尖凸向前”的面相,一生在福州女的身上,“高突部为嫩白的皮肉所调和,看起来却个个都是线条刻划分明,像是希腊古代的雕塑人形了。福州女子的另一特点,是在她们的皮色的细白。生长在深闺中的宦家小姐,不见天日,白腻原也应该;最奇怪的,却是那些住在城外的工农佣妇,也一例地有着那种嫩白微红,像刚施过脂粉似的皮肤。”

他还说,福州女“天生丽质难自弃”。 “她们的美的水准,比苏杭的女子要高好几倍;而装饰的入时,身体的康健,比到苏州的小型女子,又得高强数倍都不止”。而“天晴气爽,或岁时伏腊,有迎神赛会的关头,南大街,仓前山一带,完全是美妇人披露的画廊。眼睛个个是灵敏深黑的,鼻梁个个是细长高突的,皮肤个个是柔嫩雪白的……”

当他写下这些溢美之词时,心中依然无时不刻地牵挂着映霞,而在千里之外的富阳老家中,还有一位守活寡的发妻,她叫孙荃。后来,他客居星洲时,又结识了小她十多岁的情人李筱瑛,福州人。

清茶亦难蠲忧愤

陆子云: “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昧,饮之以茶。”一盏清茶,何以蠲山河破碎之恨?!

作为文化人,郁达夫既有细腻柔软的一面,亦有铮铮铁骨的一面,尤其是在抗日硝烟弥漫的年代里,他骨子里的家国情怀,早已把笔尖蘸满。于是,当郁达夫去国远赴南洋时,他笔下的茶,不再有闲情逸致,纵有,也是沾满了国破家亡的忧愤。

1938年底,在《星洲日报》创办人胡文虎的盛邀下,郁达夫赴新加坡担任《星洲日报》副刊主笔。他来星的目的是: “在海外先筑起一个文化中继站来,好作将来建国急进时的一个后备队。”

客居星洲的三年(1939年1月~1942年2月)多时间里,他全身心投入抗日的洪流中,先后在各报刊发表了包括社论、政论、随笔、文艺评论及书信等在内的文章共462篇,其中政论时评就有104篇。这些时评,措辞语调无不热烈、充满激情,全无他在国内所写作品那样清词丽句。

其实,早在1917年留学日本期间,身为中国人的他常被日本人嘲弄,他愤懑在日记中写道: “予已不能爱人,予亦不能好色,货与名更无论矣。然予有一大愛焉,日:爱国。予因爱我国,故至今日而犹不得死;予因爱我国,故甘受人嘲而不之厌;予因爱我国,故甘为亲戚兄弟怨而不之顾。国即予命也,国亡,则予命绝矣…—”。20年后,他在福州闽江畔的寓所中,为来访的爱国青年写下壮怀激烈的题词: “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还有,他游戚公祠时所填的那首《满江红》,无不涌荡热血豪情。

他在紧握铁笔抗日的同时,还深入民间组织、团体讲演,号召侨胞们增强必胜信念和团结。他在星华茶业工友互助社的开幕词中说: “团结就是力量。譬如,一粒沙,是没有是用处的,但是结成了水门汀(‘水泥’英文cement的音译)后,就可以造成这体育馆那么坚强的建筑,可以抵抗飞机大炮了。”

的确,当时在以郁达夫为代表的一批爱国志士的发动下,包括茶业在内各界各业的侨胞纷纷支援祖国抗战,还建立了各业工人互助会,星华茶业工友互助社就是其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成立于1928年、主要由闽粤籍茶商组成的星洲茶商公会,其会长林庆年在抗战期间,倡组平社剧团,并自任团长,为南侨筹赈总会筹集捐款举行义演,挽救民族危亡。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国内满目疮痍,南洋则相对太平。初到南洋的日子,于1939年新年伊始,郁达夫随友人游访了马来西亚的槟城。他们在当地的茶室坐定,吃了些咖啡红茶、点心果饼之后,郁达夫独自一人走出茶室,登高北望, “生起感伤病来”。这时,友人关先生走近他,拂了拂云雾,微笑说: “这景象有点儿像庐山,大好河山,要几时才收复得来!”他虽回了一笑,但心中无限落寞,写了两首打油诗。

其一云: “好山多半被云遮,北望中原路正赊。高处旗升风日淡,南天冬尽见秋花”。其二云:“匡庐曾记昔年游,挂席名山孟氏舟。谁分仓皇南渡日,一瓢犹得住瀛洲。”

据郁飞(郁达夫与王映霞之子)回忆,1941年新年,郁达夫还与《星洲日报》的同仁组团游历大马北部胜地金马伦高原,并被众人推为团长。高海拔的金马伦高原,因地理、气候条件独特,“温度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所以遍山皆是茶园”。他们住在侨领的一座小巧精致的别墅里,周遭全是青青茶园,如世外桃源一般。然而,他们的内心却无法清静, “几天里闲谈的主题还是对时局的猜测,有人甚至担心德军已在新岁之始渡过了英吉利海峡……”。此间,郁达夫亦有诗作: “三年放棹西溪梦,忽见芦花似梦中。写取秋山图一幅,细题年月纪征东。”

国难当头,纵是佳景香茗在前,也无心欣赏品尝!山河残破,是他心中难消的苦楚!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