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有茶便是“人间四月天”

九哥阅读(5)

2018年春节前一月,福州迎来十年难得一遇的冷空气,接连都是湿冷的天气。难得放晴的一天,便抓紧去仓山区的康山里、马厂街逛逛,主要是去看看林徽因曾经住过的“可园”。

从上三路福建师大对面巷子步行而入,五口通商时期,这里兴建了不少西式建筑。冬日午后这里行人寥寥,高高白墙隐映之下是多栋红砖老洋房,大多是三层公寓式洋房,基本保持着原貌,不时可见围墙上的竹三角梅,俨然一副民国风貌。

一踏入胡同小径,就感觉像是走入了另一个世界,缓缓地走在蜿蜒而上的小径上,眼前隐约看到一对提着行李箱的夫妇有说有笑地走在前面,妻子显得很激动,因为她很快就要见到自己的母亲了,丈夫一边笑着一边跟她探讨周边的建筑,当走到一个写着“可园”门墙前,他们停住脚步……这是1928年8月底,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妻回福州探母,就住在可园,这是祖籍福州出生于杭州的近代才女林徽因唯一一次踏上故土福州。

丰富多彩的“四月天”

可园门墙简朴,院落中有几丛修竹,那红砖的西式拱门和金属花窗,斑驳的围墙,咿呀着响的百页木窗,给人以神秘和寥落之感。

可园位于康山里5号,由两座建筑组成,均为红砖砌筑的三层砖木结构公寓,林徽因夫妇在此居住了将近一个月,在这段时间里,他们不仅走遍了福州的大街小巷,还不时和福州的名士相聚交流思想,而思想碰撞的盛会自然少不了茶,特别是在盛产茶叶的福建。

林徽因一直都有喝茶的习惯,她在短篇小说《模影零篇一一钟绿》里,有一段描述她求学时以茶待客的经历:

“我的小铜壶里本来烧着茶,我便倒出一杯地给她。这回她却怔了说:‘真想不到这个时候有人给我茶喝,我这回真的走到中国了。’我笑了说:‘百罗告诉我你喜欢到井里汲水,好,我就喜欢泡茶。各人有她传统的嗜好,不容易改掉。’就在那时候,她的双唇微微地一抿,像朵花,由含苞到开放,毫无痕迹地轻轻张开,露出那一排贝壳般的牙齿……”

林徽因还特意在文字中强调自己那时是“穷学生”,但却还有小铜壶煮茶的情调,所以等她回国有一定经济来源后,组织茶会的格调自然不低。

冰心的小说《我们太太的客厅》,在当时被很多人认为是隐射林徽因的茶会,虽然冰心后来有所澄清,但从林徽因送的一坛醋来判断,文中描述的内容还是有迹可循的。 我们先看看文中所描写的茶会布置: “南边是法国式长窗,上下紧绷着淡黄纱帘。——纱外隐约看见小院中一棵新吐绿芽的垂场柳,柳丝垂满院中。樹下围着几块山石,石缝里长着些小花,正在含苞。窗前一张圆花青双丝葛蒙着的大沙发,后面立着一盏黄绸带穗的大灯。旁边一个红木架子支的大铜盘,盘上摆着茶具。盘侧还有一个尖塔似的小架子,上下大小的盘子,盛着各色的细点。”而在每逢清闲的下午,金岳霖、徐志摩、胡适、沈从文、萧乾这些当时有名的文学家、诗人、考古家、经济学家等都会如约而至,喝一杯浓茶,吟诗作对,谈论古今中外的所有学问,多好的一副中西结合的茶会画卷。 虽然“太太的客厅”的形成是在几年后的北京四合院里,但不难想象,当年福州可园群贤毕至,围炉烹茶、谈天说地的盛况肯定不输“太太的客厅”。

由此来看,在林徽因顺遂的前半生里,她对茶的感受应该一直是富有浪漫情调、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四月天”。

苦中有味的“四月天”

近年来,可园虽归公有,但并未被打造成参观的景点,目前还住着很多来榕务工的租户,墙体外密密麻麻的电线杆和室内昏暗陈1日的格局,彰显着它已不复昔日的荣光。这虽少了浪漫的色彩,但也为这富有历史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烟火气,就像后来林徽因笔下的茶一样。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北平沦陷,全家辗转逃难到昆明。1940年,她随梁思成的工作单位中央研究院迁到四川宜宾附近的李庄,住在低矮破旧的农舍里,在颠沛流离的日子,她尝遍了人间疾苦,她的文学中也渐渐出现了对市井生活的生动描述。

1948年,林徽因在《经世日报》上,发表了一首诗歌《昆明即景,茶铺》,她此时是这样描述喝茶人的状态:茶座上全坐满了,笑的,皱眉的,有的抽着旱烟……不都是为着真的口渴。跷起膝盖的是疲乏,赤着臂膀好同乡邻闲话。也为了放下扁担同肩背,向命运喘息,倚着墙,每晚靠这一碗茶的生趣,幽默估量生的短长…… 战争年代,大家都过着不知道明天是否还在的麻木生活,只有在喝茶的瞬间,才能全身心放松下来,跟同乡邻闲话唠嗑,一碗茶可以充满“生趣”,端着茶幽默地估量生的短长。即使在最痛苦的日子里,茶也成为了百姓最好的心灵慰藉,在林徽因的笔下,茶依然是那么生动美好,只是更接地气,更平民化,有茶的晚上不正是大家的“人间四月天”吗?

一杯茶,因为林徽因不同时期的经历,有了不一样的解读,还好不管在众星捧月的岁月或是颠沛流离的日子里,茶带给林徽因的感受都是美好的,有茶的日子,都是她的“人间四月天”。

后记

沿着康山里的小径,一路走到头便是马厂街,“忠庐”是保留原貌最完整的民国建筑之一,路过时遇到了房主应先生,他十分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去参观,他说这栋建筑刚刚从公有回到自己手上几年,之前差点被拆掉了,很多地方都损坏了,目前都是他一点点在修缮,房子的修缮工程很大,但他依然在坚持,作为老屋的第三代主人,他有自己的责任感: “不管这里以后会不会被重视,历史总要通过一些建筑、文物被人所铭记,我也想为后代保留些寻根问源的线索。”

就像我想在福州探寻一点林徽因与茶的历史痕迹一样,即使可园并没有真正留下太多关于她的东西,但置身其中,看着她曾经住过的房子走过的庭院,眼前依然有生动的画卷浮现。

作为建筑家夫妇,林徽因、梁思成竭尽全力找寻保护古建筑,不仅是因为他们懂得建筑学的宝贵,更是因为每座珍贵的建筑都凝聚了时代之美,每一代人只有真实地见过这些建筑,才能真正明白先人的智慧之美,才能匿得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所在。

印尼红茶,缺点文化

九哥阅读(6)

很多人知道印度尼西亚,是因为猫屎咖啡,不是茶。与人工加工制成的茶不同,猫屎咖啡的生产者是麝香猫。据说这种咖啡一年的产量不超过500磅,每磅的价格则由300美元至800美元不等,视年份而定,因为并不是每一年都有固定的产量的。

当年的咖啡界,将这种以“猫屎”为名的咖啡当成一种笑话。细细想来,这款咖啡真的不适于品饮。一来是麝香猫的排泄物,二来量少且名字难听。可意料不到的是,“猫屎咖啡”竟然会成为世界上最贵的咖啡之一,还曾经是印尼进贡荷兰王室的贡品。于是,它被冠上了一个标签“风味独特”。哦,有好奇的人,就会愿意为“风味独特”买单的。据说,早期印尼的咖啡农民视专吃成熟咖啡果实的麝香猫为死敌,但不知何时有人在麝香猫的粪便中挑出咖啡豆来制作咖啡,结果发现风味独特,味道香醇,稠度几乎接近糖浆,丰富圆润的香甜口感也是其他的咖啡豆所无法比拟的。于是,在消费市场接受了这样的独特产品后,人们开始了人工豢养麝香猫,把它发展成为一种产业。

而与有故事的“猫屎咖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缺乏故事的茶。事实上,在同一个出产地爪哇岛上,同咖啡一样,爪哇茶叶,也是印尼有名的特产之一。而且,历史悠久。

爪哇岛的茶叶种植,可以追溯到17世纪荷兰殖民统治时期。1618年荷兰殖民军攻占了当时已是胡椒和香料的著名海港的雅加达。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雅加达建立了“贸易和行政管理总部”,成为荷兰东印度公司从中国和日本向荷兰运输茶叶的中转站。为了与中国竞争,1728年开始在爪哇试种茶叶,但没能实施。直到1825荷兰人从日本进口茶籽,开始在爪哇岛试验种植茶叶。1829年第一批红茶作为商品上市。印度尼西亚是除了日本以外第一个在中国以外地区进行商业化茶叶种植和生产的地区。如果就红茶而论,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一个在中国以外的红茶生产基地。这里的茶叶种植园早于英国人对印度阿萨姆邦茶园和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茶园的开发。而后又从中国进口大量茶种,1835年爪哇岛上已经有200多万棵中国茶树,生产的红茶全部运往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1872年开始引进印度阿萨姆茶种,不断扩大栽种面积,逐渐取代中国树种。1900年以前主要是在爪哇岛有茶产业,1900年开始在苏门答腊岛开辟茶园,生产茶叶,最著名的茶园是阿罗树茶园。茶叶成为荷兰殖民政府在印尼获取高额利润的商品,而茶树就成了印尼原住居民必须种植的物种之一。

二战期间,印尼被日本侵占,大面积的茶园被日本侵略者勒令改种棉花,不少茶园遭到战争破坏,还有一些茶园遭到遗弃,印度尼西亚的茶产业遭到了灭顶之灾。茶叶贸易完全瘫痪。二战结束,印尼独立,政府出台了振兴茶叶的政策,征收了原荷兰殖民者的茶园,鼓励私人种植园开发茶产业,振兴茶产业。现在,印尼最大的茶产业基地仍旧是爪哇岛,茶产量大约占印尼总产量的75%左右。

不过,和故事性强的猫屎咖啡相比,印尼的红茶就不那么惹人注目了。虽然,它的历史里裹挟着殖民和战争,反抗和独立,但是依旧不那么“独特”。也许,应该从自然环境,比如火山海岛上去重新构建一个印尼紅茶的故事,有“独特”风味的茶故事。

叶有白色霉点/泡沫/沉淀物可能我们误解了好茶

九哥阅读(6)

茶桌上坐得久了,你时常会发现更多关于茶的“神秘现象”。

不过先别忙着扎心、怀疑人生、或者痛骂奸商,这些小细节,也有可能是一个关于好茶的故事。

1、 “我的茶杯端走时,居然黏住了桌子!你说!是不是他们在茶里加了糖!!”

▲ 很多茶杯如果放在桌上停留的时间久一些,风干之后,你再拿起茶杯都会有黏桌的感觉,桌上也会留有略带黏性的茶渍。

真相:

这其实是茶叶中的多糖类物质(主要由糖类、蛋白质、果胶等构成)作祟,多糖类物质具有粘稠性,也是判断好茶的标准之一。

但多糖类物质的含量与茶树品种、茶梢成熟度、工艺中的变化、果胶的水溶性都会有关,因此不能一言蔽之。

但可以确定的是,此类物质会影响茶汤的厚度、滑口感和浓稠度,也会增加茶汤的甜香,是影响茶叶风味的一个重要的物质。

2、 “茶汤上面一层白雾?这真的不是灵异事件?”

 

真相:

茶汤面上浮现的一层白雾,一般是由于热空气和冷空气在气压不同的情况下形成的。

只不过因为茶汤的密度较高,水蒸气产生后还不能像快速融入纯净水一样快速融入茶汤,而且茶汤颜色又较深,所以汤面一层白雾会看得非常清晰。

而白雾停留的时间长短,一般则与茶叶本身的内含物质高低有关,内含物质高的茶类,在冲泡时茶汤就会很稠,越稠的茶汤,雾气在茶汤表面停留的时间就会较长。

3、“茶叶上面看起来灰蒙蒙的、不那么油润,好像蒙了一层白霜!是不是发霉了?”

 

▲ 带白霜和不带白霜的六堡干茶对比

真相:

茶叶上的白霜要分好几种——

在绿茶中,一般烘青绿茶(比如:六安瓜片、黄山毛峰)会比炒青绿茶,更容易看得到起白霜的情况。不过也有例外,像太平猴魁也是烘青工艺,但就普遍油润,不太会起白霜,所以这个跟工艺和品种都会有一定的关系。

而绿茶中的“白霜”,一般都是工艺中产生的碱类物质,很正常。

▲ 外形灰绿略起白霜的六安瓜片

而在需要长时间烘焙的茶叶中,比如说武夷岩茶,在新茶烘焙完成后,一些茶碱类物质被析出,也会有挂霜的情况出现,但这种霜,一般出现在新茶里,而且往往会因为时间或者腾挪的原因,反而消失掉。

还有一种,就是六堡茶上的白霜,这种往往跟其窖藏陈化的工艺、以及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关。

六堡茶在茶叶加水发酵蒸压后,其实发酵还没有结束,陈化过程中,茶叶依然在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还在继续发酵。像陈年的六堡茶,有时会略有点灰润的霜,就是微生物继续作用、发酵的结果。

但是“颜色太白”的霜,就有可能跟特殊的菌群和储藏条件有关,至于茶叶本身有没有问题,还能否饮用,这个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 “无独有偶,那小青柑上的白霜呢?”

 

真相:

正常情况下,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果霜”。柿饼、果脯都吃过吧?记不记得上面也一层白白的?

而小青柑的果霜里,主要成分是柠檬烯,是挥发油的析出物,有类似柠檬的香味,在柑橘类水果中(特别是其果皮)的含量较高。

由于柠檬烯易挥发,特别在密闭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存储,这些物质缓慢析出并氧化,于是就形成了“白霜“。

不过不是所有小青柑都可以挂霜,这个跟产地和工艺都有一定关系。而这种柠檬烯成分可镇咳、祛痰、抑菌,对慢性咽炎、鼻炎等呼吸道问题有一定缓解功能。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些霉变的小青柑,外面也会有类似的白霜,或者霉菌隐藏在白霜中,这就需要大家擦亮眼睛,仔细分辨,到底是不是发了霉。

5、“茶汤里有泡沫!这到底是泡茶技巧太烂,还是农药的残留?”

真相:

对于干净丰富的茶泡沫,其实这是“茶皂素”引起的。茶皂素会因为水溶液震荡时,产生持久性的、类似肥皂溶液一样的泡沫。但含量极低,对滋味几乎没有影响。

而且茶皂素有阻碍胰脂肪酶活性的作用,因而可以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有减肥的作用。此外,在抗菌、抗炎方面,也有一定生理活性。

当然,如果是看起来不那么干净舒服的泡沫,有可能是干茶中的杂质、或是碎茶末太多造成的。

6、“什么鬼!我的红茶放了一会儿居然变浑了,还有沉淀物!”

▲ 刚冲泡的茶汤和放置一小时后的茶汤

真相:

不要激动,这其实是一种“冷后浑”的正常现象——茶里的一些内含物质在高温时,会各自呈游离状态,融合于水中,所以汤色看起来清澈透亮;而在温度下降时,则形成络合物,并随着缔合度的不断加大,茶汤由清转浑。

事实上,如果这时你重新加热茶汤,它又会恢复清澈透亮。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红茶都会出现“冷后浑”的现象,“冷后浑”与红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都有关联。

7、“丢!茶里有毛!”

 

真相:

仔细观察一片茶叶牙尖,上面可能就覆盖着很多细小的茸毛,这叫“茶毫”

一般而言,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会越多。所以,茶毫的多少也可以作为茶叶嫩度的一个指标。很多名茶,如毛尖茶、白毫银针之类,都会要求有茶毫。

而且根据茶叶工艺的不同,也会有“金毫”(比如工夫红茶)、“银毫”(白茶类)的颜色之分。

它是茶汤中含有丰富氨基酸的体现,而且会增进茶汤的香气滋味。所以,不要怕,放心喝吧。

8、 “惊!长了金色霉点的茶还敢卖高价!”

 

真相:

土货,快收起你义愤填膺的小拳头。这叫“金花”。

“金花”的学名是冠突散囊菌,一般是茯茶在特定温湿度的条件下,通过“发花”的特殊工艺,长成的自然益生菌体。而且这道工艺,还是国家的机密哦。

金花的存在,能分泌茶叶中的淀粉酶和氧化酶,可催化茶叶中的淀粉转化为单糖,催化多酚类化合物质氧化,使茶叶汤色变棕红,消除粗青味,从而口感上更加醇和爽口,甜滑回甘。并且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目前,国家标准中,茯茶是唯一对“冠突散囊菌”这项指标做出具体要求的黑茶类品种。不过这两年,其他的黑茶品类,也开始有发花工艺的出现。

9、“快来看看,这白色的又是什么新型有益菌种!”

张笔清40多年的正山小种制茶生涯

九哥阅读(6)

茶与人的相逢,是伯牙子期的相知,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幸运。

从400年传承的制茶大家中走出,到成为正山小种非遗技艺传承人,在张笔清40多年的做茶生涯中,他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呵护着与茶的缘分,守护着茶的珍贵。

茶香伴成长,心种红茶根

出身武夷山桐木麻粟村的张笔清,几乎是在茶园里“泡”大的。说起自己的制茶经历,张笔清笑称:“大概从半岁时就开始学茶生涯了。”

张笔清是正月出生,而麻粟正山小种的采摘时间在每年的五月左右,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茶,家人只好把自己装进背篓背上茶山,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开始,他的童年时光大部分在满是茶香的茶场世界里度过。

在张笔清的记忆中,童年时期时最热闹的两个时间段就是采茶制茶了。

在那个集体经济唱主角的时代里,每年做茶季,不仅有从江西过来的采茶女工,周围的村民也都会加入到这里采茶、制茶。人民公社茶叶站来收茶的时候,来了收茶的技术人员,村民们也因为关心自己茶叶卖出的等级而聚集到这里。一直以来,张家的制茶技艺在当地享有盛名,卖出的茶叶等级自然也是高。

童年时期,张笔清就开始跟着家里在每年采茶季,上山采茶。从开始一天只能采几斤,到十几斤,几十斤……

“在武夷山桐木特有的气候及地貌前提下,每一次采摘都需要人力去完成。在此过程中,还要遭受蚊虫的侵扰,有时候蚊虫多得往眼睛里,手上又停不下采茶。”张笔清回忆道。

全是靠一双手采摘,通常,按照采摘标准是一芽三叶,要求每批采下的鲜叶嫩度、匀度、净度和新鲜度要基本一致。另外,为了将鲜叶采干净,还必须从底部往上采,由内往外采。

回忆起这几十年的茶人生活,张笔清动情地说:“想起来很难忘啊,那些年,兄弟几个自小帮着家里采茶、挖茶山(做茶山除草),现在自己仍然坚守于此,并且能够把正山小种传统红茶传承开来,我尊重它,也感恩这些难得的经历。”

四十年制茶生涯,集智慧与体力于一体

“你别看现在武夷山家家户户都做茶,事实上,这里到了三四十岁才跟风来学茶的人也很多。”张笔清说。

十二岁开始正式做茶的张笔清,如今已经做了40多年。

学茶并不容易,要做出优质的正山小种,就要经过采摘、萎凋、烘焙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整个制茶过程工序繁多,可谓是集智慧、技术、体力于一体的艺术。

据张笔清回忆道:做茶的每一步都有讲究。因为学茶,从小到大没少吃苦头。

刚开始学茶,张笔清常常被父亲安排去青楼下面烧火,那个时候的“青楼”构造与现在不同。那时候是在里面直接点上火堆。张笔清称之为“松烟明火”时代。

一天要烘成百成千斤的茶青,还要时刻盯着烧火,保持火头的高度。做茶那几天,几乎不能睡觉。再加上整日的烟熏,双眼几乎每天都是肿的。

除了吃尽苦头,在张笔清看来,处理茶叶,要做坏很容易,做好也不稀奇,但要做到最好,却是最难。

“倒不是正山小种工艺多么复杂,只是做茶有许多微妙的东西,没有常年积累的经验是很难抓得到的。”张笔清说道。

“比如说萎凋,按照常年做茶积累的经验,当手抓茶叶握紧可以初步成团,松手时茶叶不易弹散,茎梗折而不断,鲜叶由鲜绿转为暗绿色,叶表面失去光泽,叶质柔软等现象,茶叶的萎凋就基本到位了。所以很多情况下,都要靠经验。”

走出茶山,将正山小种红茶传播出去

在那个茶叶不景气的年代,父亲张桂福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进入城里工作。也就在那时,张笔清顺利考入大学,成了那个年代里麻粟村学历最高的人。

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是包分配的,张笔清毕业后顺利被分配到公职系统。但是,张笔清心中始终牵挂着家族的祖业,每年制茶季节,张笔清都会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做茶。

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受市场的影响,正山小种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那时候茶叶不是很好卖,收入也非常低迷,张笔清不仅每年回家做茶,还把做好的茶叶帮家里拿出去售卖。

直到2005年金骏眉的诞生,让国内红茶再度迎来黄金时代。赤甘、老丛红茶等新工艺品种,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不能否认,正山小种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好时代。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张笔清开始考虑到做一个茶叶品牌,也希望将正山小种红茶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因为爱茶,张笔清相识良师益友

因为热爱,志同道合的朋友总能走到一块儿去。缘分使然,张笔清与张孟江老师相识,是在2007年。

当时的新工艺红茶金骏眉已经名声在外,可以说带来了整个茶叶界的震动,拥有金骏眉成为一种时尚。

而关于对于张孟江老师的种种传说,张笔清仰慕已久。

“因为自己是80年代初从麻粟出来学历最高的人,在第一次与张孟江老师见面时候,他就戏称自己为‘状元郎’。”张笔清笑道。

在那次与张孟江老师的深谈中,张笔清领悟到所有的茶不仅只是一个制作技艺的问题,它包含了天、地、人的融合,包含了无穷的智慧,更包含了博大精深的茶道精神。

感恩包容的心,分享结缘的情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作品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时常会遇到一些茶友问到张笔清:做茶的理念是什么?

张笔清把这种制茶理念理解为一种心情,并把它总结为“感恩包容的心,分享结缘的情。”

张笔清说,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把这个心情放着,那些大自然的恩赐,那些广大的福缘,那些帮助过自己的朋友,甚者那些可能存在的对手……都可以用这个心情去对待。

张笔清和他的30棵古树红茶

2018年5月16日,位于武夷山桐木村麻粟的30棵树龄达300年的老茶树在挂牌后首次开采。而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神秘买家李先生以每公斤26万重金,抢拍下这30棵老茶树的收购权,并签订麻粟神丛茶买卖意向合同,至此,正山小种红茶茶王老树正式出炉。并且,该茶以一芽两叶的采摘标准,按照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制作工艺由非遗传承人张笔清先生制作完成。很快,这30棵明末种植下的武夷菜茶老树,成为了整个红茶圈目光与镜头的聚集点所在!

为什么是这30棵茶树,有什么独特性?

这30棵茶树茶为什么被争相高价竞拍?

它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要从哪些角度去解读这30棵茶树?

本文,将会为你逐一解答上述疑惑。

首先,你要明白什么是300年红茶王老树

在开始之前,我们很有必要,先对这30棵红茶王老树做一个清晰呈现:

这30棵红茶王老树,位于武夷山市桐木村麻粟自然村麻粟岭四方块,海拔约1392米,属于麻粟具有典型特征的茶山。山场西向,坡度大,为陡坡型山场。茶树周围植被丰富,左边为大片茶山,右边是毛竹林,上方有毛竹林及针叶林分布,有小水沟穿过,四季不断流。

根据在此地息息生息六代的麻粟人张笔清的描述,这些古老的茶树其粗大的树干,直径最大可达15厘米左右,最大的树冠需要数人拉手才能将其围合。并且,其根系特别的发达,根系的深度往往能超过树冠。

30棵老茶树挂牌,武夷茶品种专家解读神奇古茶树

事实上,早在今年二月,以张笔清为代表的红天下茶业及桐木麻粟正山红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麻粟岭茶山30棵红茶王老树资源等问题,特意邀请到武夷茶品种专家罗盛财老师。在罗盛财老师的安排下,从30棵红茶王古树里选取了10棵具有代表性的茶树进行取样调研。

对于调研结果,罗盛财老师是这样分析的:武夷茶传统品种的母树就是高山菜茶。而武夷山菜茶的始祖是云贵川的大茶树,那些茶树属于乔木型的。在自然条件的不断变化下,这些茶树历经迁徙和种群扩散,逐渐地来到了武夷山。

罗盛财老师还表示:这些茶树被移植到武夷山以后,为了适应这里的生存环境,它们的外形特征和基因特征都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外形变化最明显的,就是由原来的乔木型变成了小乔木型或者灌木型。

关于这30棵茶树的树龄,罗盛财老师分析认为:武夷山的先人种植武夷菜茶的历史至少已经有上千年的了。而桐木地区种植武夷菜茶的时间在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工艺出现以前,距今已经超过400 年的历史。

根据村里人的回忆以及对麻粟岭四方块茶山的现场观察,这片茶山是麻粟最早人工垦植的茶山,距今至少应该有300年的历史。从麻粟有人居住开始它就出现了。

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茶树生长

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调查,张笔清认为,四方块有很好的适应这些茶树生长的气候条件,这里的高海拔、气候、温度湿度以及充沛的雨量都是使这些茶树能够在这里生长的重要因素。

还有,这里保持了良好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冬天的霜冻、降雪是使这些茶树无病害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这30棵红茶王老树还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它的根系特别的发达,根系的深度往往能超过树冠,所谓一寸茶,三寸根,无论土壤条件如何,它都能深深地往下扎,用原始的力量汲取自然的菁华,也就使得这些茶树具有了顽强的生长能力,它们能够抗严寒,能够御酷暑。

张笔清还强调,发达的根系使得这些茶树,在树枝老化时容易通过自身长出的新枝来修复,这就是这些茶树虽历经数百年而依然生长茂盛的重要原因。

其次,麻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形成的不变因子如:竹、岩、松、水等,以及那些麻粟的人们关于红茶的坚守,是这些茶树得以保留原生态和茂盛生长的重要原因。

另外,麻粟人选择了他们唯一能选择的茶山管理方式(武夷耕作法),即每年的秋季进行人工挖山除草,这有效地提高了茶树生长的土壤环境。茶树可以从土壤里吸收到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成分,使茶树体内的物质代谢能顺利地进行。

这或是迄今能喝到最正宗的红茶源头

思绪跳转至十七世纪初期。当时,正山小种红茶在一个偶然的时机下得以催生并被带到欧洲之后,很快就在海外市场中盛行起来,那时的正山小种曾一度占据霸主地位。直至19世纪末,一连串的重大事件,让红茶的海外销量迅速下滑,直至冰点。

而后,金骏眉的诞生,让国内红茶再度迎来黄金时代,不少人又开始重新了解享有近400年盛誉的正山小种。

非物质文化项目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笔清认为:“金骏眉的诞生,从某种角度来说,的确对正山小种的复兴起到推动作用。但,如今仍有人把正山小种归属于低端茶。甚至,有人认为,上好的红茶原料都是用来做金骏眉的。其实不然,实际上,正山小种通过追求原料和工艺的更加精细化,是能够位列高端茶梯队的。”

接着,在被问及这30棵茶树为何拍出如此高价时,张笔清这样答道:这批可以追溯到明末年间的老树极其罕见,且不具备商品属性,加之,其工艺是按照百年传统工艺精良制作而成。所以,我们认为,用极具含金量的老树原料做出的正山小种,它一定是最优质顶级的。毫不夸张地说,这或是迄今能喝到最正宗的红茶源头,也是它出现高价的重要原因。

如今仅有的30棵红茶王老树,其价值不断攀升

在张笔清的讲述下,我们了解到,在那个茶叶不景气的年代,大部分的茶树都被修剪过,也有补种的,那些茶树基本上都是菜茶。如今,在麻粟四方块山有且仅有这30棵茶树,是最原始的,没有被人工修剪,保留了老茶树的姿态。

面对这仅有的30棵老茶树,在正山小种恢复往日荣辉的过程中,在市场及茶人的追捧和认可中,其价值也将在市场及茶人的喜爱与认可中,不断攀升。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高等级正山小种的核心产区范围非常小。关于麻粟岭四方块的这30棵挂牌红茶王老树,这批极具含金量老树,其稀缺性注定了它绝非商品的属性。或许,它就是如今正山小种核心处所在。”张笔清如是说。

如今,正山小种的名气正在全国扩散开来,红茶爱好者似乎皆以“你喝过真正高端的正山小种吗?”为傲。

不可否认,借此正山小种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用某位资深茶人的话来说:“如果非要类比,我们说老班章茶王树在普洱茶界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其价格也是一直走在风口浪尖;那么,这30棵树龄达300年的红茶王老树,很可能是在整个武夷红茶的概念中,唯一能够与之相媲美并达到同等地位的存在。”

另外,那些被罗盛财老师带回育苗基地的茶树样本,其详细生长信息及基因构成将会在一年后得以揭秘。我们期待着这些古老而又神秘的茶树,将会带来更多的惊喜。

正山小种红茶是美国独立战争直接诱因

九哥阅读(6)

在世界茶叶贸易中,红茶的贸易量占80%以上。早在十九世纪初,中国红茶一度风靡海外,占据霸主地位。

但当茶叶盗贼罗伯特·福琼(Robert Fortune)登陆中国,“偷走”中国红茶秘密的那一刻,中国红茶的地位被彻底改写。而这一切,必须要从世界红茶的鼻祖——正山小种讲起。

2017年12月初,我们前往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桐木村,为的就是想要深入了解举世闻名的正山小种,它的历史渊源、它近400年的兴衰历程;以及它如今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一个偶然的时机,催生了“正山小种”

梳理正山小种的历史,我们从源头开始。

“正山小种”在初期被称为“小种红茶”,因其外形油润乌黑,当地人称为“乌茶”(音读wuda,即黑色的茶),后因其汤色红且明亮才改称为“红茶”。又因其产地为武夷山,被英国人称其为“武夷茶”(BOHEA TEA)。

▲ 武夷山桐木关关卡

回顾历史总是充满着偶然和戏剧,正山小种的发展历程也许亦是如此。关于正山小种的起源,如今流传着不同版本,而桐木人口口相传的,则是一个甚为有趣的传说:

“传闻在明末的某个春季,正值茶叶制作季,一支军队从关外赶来,住进茶厂。这一住,便影响了茶农对茶叶的正常杀青。军队走后,茶农们发现茶青已经变红,根本没法按正常工序完成加工,但又舍不得把茶叶扔掉,就尝试对茶青进行揉捻再用松木烧火烘干。没想到这样做出来的茶不仅不苦不涩,而且清甜爽口。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做坏的茶’竟受到欧洲人的钟爱……”

查阅不少相关史料后,我们发现《中国茶经》中记录了如今最具说服力的文献:

“当1610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船队首先把少量的茶叶运回欧洲以后,就如久旱逢甘露。茶叶的饮用很快在欧洲风靡起来,并成为西方与中国贸易的主要物产,这一过程也正好发生在明朝后期。”而荷兰人运往欧洲的少量茶叶就是桐木的正山小种红茶。

可以肯定的是,正山小种红茶的出现是在1610年以前。而在此之前已经无法找到关于红茶制作技术出现的记载了。

▲ 早年英国运茶船

“武夷山一怪,正山小种国外买”

在当时的武夷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武夷山一怪,正山小种国外买。”

中国是红茶的发源地,但是红茶的销量却不大,这一现象让人觉得奇怪。

在此地生生不息六代的桐木麻粟制茶人——张笔清向我们解释道:“在最初以绿茶为品饮传统的国内市场,红茶并不被接受。但当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带到欧洲以后,却很快在欧洲市场盛行起来,那个时候海外需求大,红茶几乎全部外销。”

大洋彼岸的“众星捧月”

 

▲ 位于闽赣边界峡谷中的桐木村风光

正山小种红茶在17世纪中从桐木村输出,就像山涧的涓涓细流,经过两个多世纪的历程汇出滔滔江河。

而后,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大,红茶外销需求持续上升,19世纪是正山小种迅猛发展的时期。

华茶的出口继续大幅上升,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厦门、福州、宁波、上海、广州五口通商,华茶的出口量在此时达到鼎盛。

▲ 清朝时期中国茶叶出口

当时的正山小种在海外火爆到什么程度,朱自振先生在《我国茶馆的由来和红茶之始》中有描述:只要印度东印度公司运输茶叶的船只一到伦敦,在伦敦街头就能听到一声声:“武夷茶,先生,新到的武夷茶”的叫喊声。

垄断式的贸易流出,带来的是滚滚财富。据悉,当时英国轮船运载的白银常常占90%以上,一度造成中国钱贵银贱的局面。

“种茶就是印钞票”

茶叶影响近代世界进程毋庸置疑,对于美国,武夷茶更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中最主要的茶叶。来自Old South Meeting House (老南会所,波士顿倾茶事件出发点)官方的叙述称:波士顿倾茶事件中,倾倒最多的即是武夷茶(Bohea)。

波士顿倾茶事件对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意义,想来就不用我赘述了。

而对于中国,它的节点是鸦片战争。

此前英国虽为海上霸主,但对未知的晚清尚还忌惮三分,由于茶叶等交易的长期逆差状态,最终打破了僵局,英国人缺钱,但还想喝茶,因此,他们不仅想到了贩卖鸦片,还时刻惦记中国茶叶。而红茶源头的桐木村,就是外国人寻奇探幽的目的地!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具体讲讲,关于英国茶叶大盗罗伯特·福琼(RobertFortune)的故事。他“偷走”了中国茶叶的秘密,将其移植在印度等地,彻底改写了中国的命运。

▲ 罗伯特·福琼于1843年7月在武夷山采集标本时,为九曲溪风光作画

在1849年,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派遣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在第二次进入正山小种的发源地桐木村之后,秘密收集了当地最优质的茶种,并购买了全套制茶工具,招募了8名制茶工人,带回印度茶园。将茶叶生产的技术完整地传授给印度人。

从此,印度、锡兰可以生产出“类中国红茶”,彻底打破了中国一直的茶叶垄断。

有历史学家曾称“种茶就是印钞票”。据了解“当时印度因为是英国的殖民地,它生产的茶叶只要1便士,但在伦敦市场,茶叶可以卖到3英镑,300倍的利润啊!”

至此以后,失去了茶叶的中国,从而失去了贸易的制高点;盗取了茶叶的英国,从而成就了它的贸易中心与财富帝国。

▲ 民国年间,“武夷茶”荣获福建省奖项(来自阮雪清资料翻拍)

▲ 来自阮雪清资料翻拍

黄金时代的戛然而止

事实起伏变化的道理众晓,诚然,当黄金为一个时代的冠名,成就如此一个屹立不倒的名号时,也就意味着之后的兴衰动荡。

19世纪末,一连串的重大事件,让红茶的海外销量迅速下滑,直至冰点。

自19世纪以来,江西、湖南、湖北,继而安徽等等红茶产区纷纷出现,武夷红茶在中国红茶中的比重不断减少,地位不断滑落。

再者,印度、锡兰红茶的崛起,让华茶在世界市场上也受到不少影响。

然而,让华茶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一度跌入低谷的是在抗日战争开始后,处处战火纷飞,整个中国都被战争的阴霾所笼罩。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茶叶销售几乎停顿,正山小种的产销一落千丈。一直到1949年建国之前都停滞在一个很低的水平,许多茶园荒芜,正山小种茶产业元气大伤。

60年代末,刚稳步发展了几年的正山小种,却在当时的环境下再次受到影响。不管如何,正山小种生产出来卖到星村茶叶收购站,精制以后,仍能通过外贸进入英国及少数欧美国家市场。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受市场的影响,正山小种面临何去何从的选择。后来,在“茶学界泰斗”张天福等人的干预下,桐木最终留下了传统工艺红茶——正山小种。

21世纪,正山小种迎来又一个春天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05年金骏眉的诞生,让国内红茶再度迎来黄金时代。赤甘、老丛红茶等新工艺品种,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不能否认,正山小种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好时代。

由金骏眉引发的红茶风潮,不仅让不少人开始重新了解并接受享有近400年盛誉的正山小种。

但新工艺红茶的产生,让桐木的新一辈与老一辈茶人产生不少矛盾。

在桐木调研时,一位桐木的年轻茶人说起:“自从新工艺红茶诞生后,桐木的茶人们像是分了两个帮派,年轻茶人更趋于做新工艺红茶,而老一辈茶人更倾向传统工艺——正山小种。”

老一辈的制茶师傅始终相信,正山小种终将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接受。

 

他们认为:正山小种凝聚了历代茶人的智慧与辛劳。保护和传承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制作技艺这一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重要,这也是一个传承人的使命。我不仅想把这套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还为了能更加完善地使用好它,让更多人了解它。

尾记

在追溯历史的长河中,其实我们能清晰看到,正山小种的兴衰往事,它承载着过去的故事和桐木历代茶人的心路历程。

正山小种就是这样,在历史中不断蝶变,进入了世界茶叶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红茶文化史的栖息地和支撑点。

从17世纪正山小种大量出口到欧美的红茶,在英国形成了英式下午茶文化,再到如今,金骏眉等新工艺红茶的大爆发,我们看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流转不断变迁的另一幅画面,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正山小种的未来。

2017年红茶发源地&红茶和武夷岩茶最顶级斗茶赛总结

九哥阅读(6)

到发源地喝茶王,实现味觉至高境界;

观天心村斗茶赛,感受国内岩茶权威盛况……

如果说多年以后,有人回忆起2017年11月17日-20日这四天,或许无需准备,他就能倒出三天三夜的话来。

没有什么能比喝“茶王”,更让人兴奋的了

11月17日清早,一群热爱武夷茶的忠诚粉、来自全国各地的爱茶人……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地方,世界红茶发源地——桐木村;

而另一边,本次茶会的先头小组——武夷星茶业的茶艺师们,早已先行一步,在桐木村品鉴会茶席前,烧水煮茶,静待爱茶人的到来。

当我们驱车蜿蜒到达桐木村品鉴会现场,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建筑在山林间“自然生长”。

四面通透的格局,形成了一种山水入室、筑景入茶的奇妙景象。

的确,再没有什么能比在这样的场域中,开一场茶会更让人兴奋的。

将思绪跳转回18世纪。那时,桐木村正山小种就已蜚声全球,后来金骏眉的诞生,更加奠定了桐木村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大绽风采。

作为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桐木村不仅孕育出浓郁的武夷风土人情,更有着令人两颊生津的滋味,以及诉说不完的故事。

本次茶王品鉴会,正是在桐木村一座有着400年历史的“青楼”里举办。

跨越三个世纪后,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品鉴官”、爱茶人们有幸参与了这场红茶盛宴。

与其说,这是一场迟到了三百多年的历史盛宴,倒不如说,这更是一场回到红茶源头的探访之旅。

午后的茶王品鉴会,可遇难求

栏外烟雨朦胧,室内茶香四溢。

在品鉴会上,具有象征意义的2017桐木村斗茶赛四大金奖茶王:金骏眉/正山小种/老枞/赤甘,每一份都独具武夷的浪漫滋味,惊艳味蕾。

随着优雅的武夷红茶茶艺表演开始后,嘉宾们也开始踏上了领略每一滴茶王风味的完美旅程:

味蕾触碰的瞬间,五种感官全情迸发,丰富的茶香、宜人的色泽、甘醇的滋味,让人不禁沉醉其中,深深折服。

种种回味,最后化于唇齿之间,沁入心扉。

2017桐木村斗茶赛茶王的魅力就在于此。

这四款茶王,是来自武夷土地2017年度最骄傲的红茶作品,在中国11位业界权威专家评委面前,绽放出实力与光芒;满足了上万名大众评委的期待,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最终才诞生今日流动于杯中的佳作。

天心村民间斗茶赛:

一场岩茶江湖的巅峰对决

除了喝到桐木村茶王,让这群爱茶人血脉贲张,一提就嗨的事情,恐怕就是它了:

一场迄今为止,武夷岩茶江湖的最高格斗赛——“2017天心村斗茶赛”。

11月18日,在孕育着独特“岩骨花香”的武夷山,这场媲美叶孤城与西门吹雪在紫禁之巅的决斗正式上演。

此时的武夷山,在一场冬雨的洗礼下,气温骤降。

纵然是初冬的严寒,也抵挡不住前来观战人们的热情。旅店的爆满、车流的拥堵,驱车、打飞的来看热闹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除此之外,我们还了解到,今年斗茶赛收样高达720份,主要有三大品种:大红袍/水仙/肉桂,100%产自天心村正岩核心产区。

再加上天心村家家户户都有一手炉火纯青的独家技艺,这些入围参赛的茶毫无疑问已是2017年限量级的正岩好茶。

斗茶、斗土豪才是喜闻乐见

与去年斗茶赛一样,今年的百家茶席与斗茶赛,仍然是在同一个场地。

可以说,百家茶席便是另一个没有评分的斗茶赛,如果说得过分点,这里的茶或许更让人觉得土豪。

一位从北京赶来观赛的茶友,玩笑道:“这动辄就是几千过万的茶,随便喝个几泡,可就是北京的一平米房价呐。”

这里的136个茶席,席主都是参与本次斗茶赛送样的农户。在设茶席供大家品鉴的同时,他们也在等待着激动人心的比赛结果,时刻关注着岩茶的权威奖项究竟花落谁家。

落座的茶人三五人一席,一人一只品茗杯,从东边喝到西边,从大红袍喝到水仙、肉桂,一圈走下来,就是刚入行的茶小白,也能讲出山场一二。

不得不说,整个天心村摸出每一年,每一家的看家茶集中在一起,这个场面还真是任何人也斗不过的。

 

斗体力的岩茶大咖,你一定没见过

 

再来到掌握着斗茶赛85%分数的专家审评室。进入之前,门口的安保小哥,对我们这群前来观战的媒体人千叮咛万嘱咐,必须保持安静。

的确,为了保证迅速而又准确地评好每一泡茶,整个专家审评室很少讲话。

在这个令人战栗的房间里,他们有着武夷岩茶的绝对话语权。在制茶,在评审上,都各有千秋。然而在这里,他们却在暗自斗着自己的专注。

同行的一位媒体朋友打趣道:“这些专家评审们,每天工作6个半小时,要审评百余泡茶,看来不仅是斗专注,还在斗体力。”

 

并且,今年斗茶赛评委依旧有 “大众评审团”协助,一同助力评选出2017天心村茶王。

他们不仅可以免费品鉴好茶,而且还能为参赛茶样打分,所得分数计入本届茶王的评选之中。

这所有的“大众审评团”中,我们无意间发现了这组独特的“转圈评审团”。

他们十人一组,每款参赛茶在桌上依次排开,十位大众评审人围着审评桌,认真评着每款茶,这列喝了转一圈换那列,确保每个人都能顺利有序喝到每款茶。

值得一提的是,整个赛事过程,参赛茶均以匿名的形式进行参赛,评委们全程暗码感官评审,并各自独立打分,赛事极其残酷,以实力对抗实力。

三天终极pk,迎来新一届状元

720款茶样、12位中国业界权威专家审评,近千位大众评审,和数万名慕名而来的茶友们共同打分助力……三天的紧张审评后,天心村斗茶赛,终于迎来了新一届的茶王们!

它们分别是:

水仙状元是来自华岩岩茶厂的邓建三(评审号:114);

▲ 图为2017天心村斗茶赛水仙状元获得者

肉桂状元是古邑岩茶厂刘仕海(评审号:353);

▲ 图为2017天心村斗茶赛肉桂状元代领者

大红袍状元是毛式岩茶厂毛小卫(评审号:639)。

▲ 图为2017天心村斗茶赛大红袍状元获得者

斗茶状元头衔是武夷山制茶人的至高殊荣,来到现场的武夷山人民群众乃至全国各地茶友们的热情全被此吸引。

大家围在舞台边猜测各个大奖的归属,而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们,全都屏声静气地盯着村委领导们的一举一动。

在宣布状元得主的时候,台下的村民欢呼雀跃起来:“走!晚上去状元家喝状元茶,吃大餐去……”

心星相映·四大防伪识别正品茶王

状元出来后,让人惦念的,无非就是状元茶啦。本次天心村斗茶赛唯一指定获奖茶经营权的,是武夷星茶业。

不仅如此,从武夷星茶业副总经理陈实村先生口中,我们还了解到:“为了保证每一位钟爱茶王的茶友,能够喝到100%来自天心村斗茶节的正品茶王。武夷星茶业专门为本次天心村茶王设置了‘一茶一章、一茶一证、带身份的茶、评委署名’等4大防伪识别细节,为茶王保驾护航。”

 

由于篇幅,我们所展示的,只是这场斗茶赛的精彩片面,它们各个维度都与岩茶紧紧相连,谱写充满美好岩韵的每一天。

你买到的"正山小种"可能是假的

九哥阅读(5)

时至今日,关于红茶鼻祖正山小种,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

一是,不是所有的正山小种都产自其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以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域内;

二是,即便正山小种年产量近乎40万斤,但是大多数人喝到的也不见得就是正宗的;

三是,这种现象,或已成为业内公开秘密。

但,关于正山小种的乱象仍旧在发酵:

第一个故事,一位桐木关本地人在收到其外地茶友帮忙购买正山小种的请求后,向其邮寄了一款品质不错的正山小种。随后,他却受到了一万吨伤害。茶友批判:你寄来的正山小种,还不如广西产的“正山小种”好喝;

第二个故事,一位桐木关本地茶农招待一位慕名前来的茶友,并欣然拿出自家正山小种邀其品饮。随后,茶农受到了一千吨伤害。茶友表示:你这款正山小种有一股“烟味”,看来是工艺问题;

第三个故事,佳节将至,一位收到桐木正山小种的茶友,在品饮后连连摇头:除了比较耐泡,汤色不够红,蜜糖香太淡,送茶之人其心不够“诚”;

第四个故事,近年来,部分茶叶市场、电商平台的“正山小种”风生水起:我们这里均是原产地采制的正宗红茶,量大、价低。

实际上,正山小种概念混淆不清、鱼目混珠冒名茶层出不穷……盲目追捧下,部分逐利心切的商家将正山小种推上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这一切,均或多或少地间接造成了如今正山小种的“不能承受之痛”。

在这里,正山小种官网将通过浅析正山小种乱象成因,以期告诉大家正山小种定义及标准,为正山小种正名!

国内红茶市场现状

在此之前,市场上几乎95%以上的红茶都用于出口外销。红茶之于国人而言,太过陌生。直到2005年金骏眉诞生,国内红茶再度迎来黄金时代。

这也就意味着,红茶开始重新回归国内品饮的主流市场。

尤其在金骏眉横空出世之后,国内红茶市场越来越火。近年来,尤甚。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市场独树一帜的武夷红茶,因其滋味醇厚回甘,香气纯正高扬,备受追捧。在此境况下,其价格从每斤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且当中不乏冒名之辈,红茶市场渐入混沌。

根源:世界最早的红茶,欧洲人的最爱

另一边,作为世界红茶鼻祖的正山小种,尤为严重。

实际上,正山小种并非新物。早在清朝时期,正山小种便成为了西方与中国贸易的主要产物。并且,一度掀起了整个欧洲皇室贵族的红茶文化。

正山小种受宠,与市场青睐不无关系。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正山小种这一品类真正被国人接纳,正是从2005年之后开始的。

至此,正山小种的名气在全国扩散开来,红茶爱好者似乎皆以“你喝过正山小种吗?”为傲。不可否认,借此正山小种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显然,这杯被欧洲人宠爱了几个世纪的红茶,可能从未想到在回归国内市场之后,迎接它的不只是荣耀与赞誉,还有喜忧参半的一地鸡毛。

从最初骄傲的“你喝过正山小种吗?”,到如今质疑式“你喝过真的正山小种吗?”一路走来,随着正山小种广为人知,大众对其需求逐渐攀升。以“外山小种”或其他茶叶假冒源源不绝,陷入尴尬的乱象之中。

乱象成因一:产区唯一,正山小种却很忙

据不完全统计,单是“正山小种”在某搜索平台的热度结果就一度达到约五百万个,这还不包括在某电商平台多达100页的宝贝。各种与“正山小种”相关的产品,令人唏嘘。甚至,价格从每斤几十元到上万元不等。

那么,这些所谓的正山小种从何而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搞清楚正山小种的原产地到底在哪里?

按照国标中指出,正山小种是指产于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以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域内的茶树鲜叶,用当地传统工艺制作,独具似桂圆干香味及松烟香的红茶产品。根据产品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共4个级别。

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在桐木村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这个不大范围内的正山小种,才能名副其实。并且,前提还包括“当地传统工艺制作”。

尽管有人试图将正山小种的范围扩至武夷山市全境,甚至武夷山之外。可在当地桐木人心中仍有不成文的规定。

正山范围内,不止产出正山小种。而小种红茶也不能都被称为正山小种。简单地说,只有正山范围内的小种红茶,经过传统工艺加工而成,才能成为正山小种。其中,又以麻粟、挂墩、江墩三个地方的茶叶品质为尚者。

 

低价、量大“正山小种”,品质堪忧

当然,即便是购买的价高者,也不见得就能喝到真正的正山小种。要知道的是,高等级正山小种的核心产区范围更小。

据常年深扎于桐木的资深茶人表示,“近年来,一到开春,桐木就会涌现出许多拉着茶青的武夷山外的车队。在经过当地茶农的加工后便成了名副其实的‘正山小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山茶。另外,乌鸦变凤凰的还不止此,更为甚者直接是假冒。除了套用‘正山小种’四个字,不论产地,品种、工艺皆与其没半毛钱关系。”

换句话说,那些来自全国各产地的原料,以及说不清品种工艺的低价“正山小种”,品质着实令人担忧。

乱象成因二:正山、小种概念混淆不清

“为什么喝不到正宗的正山小种?”、“为什么仿制的这么多?”

主要原因还根结于:大众只知其名。从不断被仿制,到大众以假为真,其实都折射出一个现象——正山小种火了,正山小种乱了。

真的是正山小种名不副实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实际上,仿制正山小种这事还真不是现代人的专属。在《武夷茶经》中描述,由于正山小种在欧洲市场的广泛流传,引得武夷山桐木关附近的茶农,纷纷仿制。为了区别桐木区域与周边茶叶品质的不同,人们将桐木关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生产的称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外则称为外山小种。

其所谓“正山小种”红茶之“正山”,乃表明是“真正高山地区所产之意”。这个“正”,也是正宗、正统之意。

同时,书中还指出:“外山小种”是涵盖政和、坦洋、屏南、古田、沙县及江西铅山等地所产仿制正山小种品质的小种红茶,质地较差,统称“外山小种”或“人工小种”。

另一边,关于“小种”的说法并未完全统一。有小部分人认为,其“小种”是指其稀少而珍贵的意思。

但在更为通用的官方说法中,是指茶树品种为小叶种,且产地地域及产量受地域的小气候所限之意,故“正山小种”又称“桐木关小种”,以区别正山以外所产小种。

实际上,正山小种是用桐木关内生长的传统武夷菜茶群体品种制作而成,并由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品质特征与高山韵味。即使是使用同种工艺制作的外山小种红茶,也不能被冠以‘正山’之名。

乱象成因三:以“正山小种”之名,占据半边天

正山小种被仿制了,正山小种被“骂”了,大众送上“臭鸡蛋”。一杯有着近400年盛誉的世界红茶,名声在外,却沦落到如斯境地。

不过令人悲哀的,还不止于此。

近年来,随着正山小种的热度一路飙升,其仿冒之势,愈演愈烈。甚者,只是借“正山小种”之名,就跻身市场。

那么,正宗的正山小种应该是怎样的?

根据国标中对特级正山小种感官品质要求所指出:其干茶条索壮实紧结匀齐,色泽乌黑油润,香气纯正高长、似桂圆干香或松烟香明显,滋味醇厚回甘、显高山韵、似桂圆汤味明显,汤色橙红明亮,叶底尚嫩较有皱褶、古铜色匀齐。

等级下降,品质、口感也随之下降。

另外,人们常说的“松烟香、桂圆汤”,则是以张笔清为代表的传统桐木人眼中,最高等级及品质的代表特质。

正山小种的松烟香从何而来?

事实上,正山小种根据工艺不同可以分为,有烟正山小种和无烟正山小种。传统的有烟正山小种是以青楼为载体,使用松针、松木熏制而成。

其,利用三层木质结构的青楼进行萎凋和熏焙,茶叶通常放置于青楼的第三层。在接受地下一层燃烧松木所产生的热量的过程中,又经由一、二层稀释后,使得温度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形成明快而清爽的松烟香。

这,也是正山小种松烟香的主要来源。

可以说,之于正山小种传统工艺而言,青楼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制作传统有烟正山小种的必备“设备”之一。

如今,得以流传并使用的青楼,少之又少。张笔清认为,正山小种繁复的传统制作工序里,凝聚了历代茶人的智慧精神。而其位于麻粟的老家中,仍旧保留着上百年的青楼,传统制茶工艺也因此传承下来。

为什么市场上很多正山小种没有松烟香?

一是,迎合国内市场需求。一部分人在口感上不易接受松烟香(味),目前市场大多以无烟工艺为主,无烟正山小种更符合大众口感。

二是,传统制作工艺成本较高。桐木关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当地的松木已经全面禁止砍伐,所以现在所制作的传统正山小种所需松木,都需要从外购买,且桐木保护区对于外购的松木,也有着极为严格的审批条件。

实际上,在桐木本地,更多的老制茶人仍旧保留着传统工艺。

正山小种发展至今,由于技术的进步和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传统的工艺已经被不断简化。但其却具有极高价值及意义,这不仅是正山小种得以保留并延续最原始品质与韵味的根本所在,也是其制作工艺四百多年来的技艺传承,更是为了今后深入探讨钻研的重要依据。可以说,无论过去,现在,抑或是未来,正山小种的传统制作工艺都对于带动桐木乃至整个红茶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凭借其“松烟香,桂圆汤”已然征服了全世界。即便市场乱象下,名不副实的“正山小种”能似其形,却不能兼具其内质。这源于桐木所特有的地理环境与生态条件,更是与其传统制作工艺及独特口感滋味,不无关系。

事实上,正山小种的市场乱象仍在持续发酵。但当大众不再盲目追捧,且其认知逐渐清晰之时,正山小种或将迎来更崭新的未来。

卢明基:无心结缘,有意做好茶

九哥阅读(5)

当卢明基拿出自己做的送给张老品尝时,他却说:“以后不要做这么好的茶了,很浪费,要做百姓喝得起的茶。”

37年,只为一叶茶

“来泡一款前不久刚做的吧,”卢明基从牛皮纸袋里抓了一把茶,扔进盖碗。

这一时节,绿、白、红茶早已结束,而季却还在进行时。制作乌龙茶,可不是件轻松的事,尤其是做青,既费时费工,又耗体费神,通宵乃家常便饭。就在昨晚,他刚把一批新采的茶青付制,听说我们要来,便跟拉着人字拖,风尘仆仆地从南阳镇的加工基地赶来,甚至连衣服也没来得及换。

尽管做了一宿的茶,他的脸上似乎没有半点疲惫,总是挂着憨厚质朴的笑容,加之干脆利索的平头,显得精神饱满。做茶,常人看来是个累活,而在他心目中,却有莫大的快乐。这件“乐事”,他一干,就是37年!

“听我妈说,她第一次见到卢师傅时,又黑又瘦,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衣服,衣角还是破的,满头满脸的茶毛,连鼻孔里都是,‘太丑了点’。”卢明基的女儿卢婷婷说。“因为他勤劳肯干,用现在的话说是‘经济适用男’,加上当时茶站又是公家单位,就嫁给他了。”卢婷婷打趣说,“要说卢师傅没做茶,恐怕就没我了。”在她的童年记忆中,总是飘飞着黄色的茶毛,而父亲的形象也总是“灰头土脸”,然后满嘴说着“杀青揉捻压重摊晾”这些她 “听不懂的话”。

卢明基是斜滩人。这里产茶的历史基本可以与寿宁县见诸记载的茶史划等号。19世纪中叶,斜滩制茶业已十分发达。至上世纪30年代,这一带商贾云集,成为茶叶加工、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一箱箱的茶,藉由便捷的水路,运往福安赛岐,销往海内外。“风烟团一市,茶香绕干家。”茶业的兴盛,给这个小镇带来了空前的繁荣,曾一度有“闽东小上海”之美称。

其实,茶于斜滩人而言,既是生活日常,也是一门手艺、一项生计。生于斯长于斯的卢明基,自幼便是“泡”在茶里长大的。1981年,他考入闽东技工学校寿宁分校(福建省寿宁职业技术学校前身)的茶叶专业。这一专业的学生,在该校史上是首届,也是唯一的一届。

两年的学习生活,一晃而过。全班49名学生,只有他独自一人朝青青茶山坚定地走去,而其他同学,要么转行,要么下海,要么从政,“没一个做茶的”。

这一枚看似稀松平常的叶子,为何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能让他用近40载的生命长度去追逐?

不做茶,手就痒

如同饮茶是许多人的嗜好,做茶是卢明基的最大爱好。“如果不做茶,我的手就会‘痒’。”他坦言。

1983年,初出茅庐的他,成为县茶叶收购站里的一名技术员,王要负责把茶叶按标准样进行审评、分级、归堆。审评是对制茶过程的追溯,从中发现制茶工艺的优缺点,并作出客观的分析与评判,为改进制茶工艺、提升茶叶品质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因此,审评者一定是深谙制茶技术的。

在多年的茶叶审评工作中,他不仅练就了一套敏锐的感官,还潜心“钻”进每一泡茶里,探究每种茶制作工艺的来龙去脉及其精髓,且力求吃透,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用。

“他做茶似乎有瘾。他只要见到一个新品种,都想试一试不同的制法,看看做哪类茶品质最合适。”随行的县茶业局司机金师傅说。自1997年创办“缘”茶厂以来,他就不断尝试综合运用不同茶类的加工工艺来开发新产品。

他给我们泡的这款“金牡丹”可视为“代表作”。从外形上看,几乎与闽北乌龙茶别无二致,乌褐带绿的条索,看起来壮实紧结,落入白瓷盖碗时,发出清脆的声响。嗅干茶,清纯的甜香里糅着点草木的清新气息。出汤后,香气颇为惊艳。那是浓郁饱满的熟果香,使人联想到甘美多汁的热带水果,隐约间还有点细腻的花香。汤色呈明快亮丽的金红色,宛若日落时分的晚霞之色。入口,汤感醇爽柔滑,甜香随茶汤在舌面弥散开,喉底倍感清润。

“这是用高香乌龙茶新品种‘金牡丹’做的,原料采自雨前的一芽二三叶。”他介绍说,较之常规的红茶制法,它的发酵度会稍轻一点,而要把“金牡丹”高香的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通过融入乌龙茶的做青工艺来实现。卢明基把这款茶的制茶过程分作两段:前半段是闽北乌龙茶制法,后半段则是的轻发酵。“由于原料偏老,做青时就重萎(凋)轻摇(青),摇青次数2一3次。”发酵度轻,叶底就表现为红绿相间的“花青”,这一现象,通常被视为发酵不足,而卢明基却能恰到好处地使茶寻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这也是他最见“功夫”的地方。

“他就是一枚勤劳的农民,而且还很认真、任性。”卢婷婷说。譬如,到了“二春”,金观音、金牡丹和福云六号的茶青基本一个价,多数茶厂都是将它们拼在一起做。卢明基却是加价收购茶青,分品种制茶,纵是量少,也不伯麻烦,“一点点试着慢慢做”。一年当中,他只做春茶和少量的秋茶,因为他始终相信,过度采制势必会影响茶树内合物的积累,影响来年春茶的品质。所以,春茶季一结束,茶厂就关机关门,给足茶树休养生息的时间。

无心“天福缘”

早在十多年前,卢明基就凭借精湛的制茶技术,被授予“宁德市十佳制茶能手”。于是,在他手中,诞生了不少好茶。这些茶涵盖了绿、白、青、红、花五大茶类,其中有些茶还在省内外各种名优茶评比中名列前茅,卢明基也因此被人称为“得奖专业户”。

2009年,夭福缘选送的“金骏眉”在第八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夺得桂冠,此后又连续两年(2011~2012年)蝉联“中茶杯”一等奖。2014年,他的手工乌龙茶荣获“”杯全国手工制茶大赛金奖。2015~2017年,他制作的“寿宁高山红”连续两届将“中茶杯”一等奖收入囊中。2016年,他手作的红茶入选茶叶博物馆教学用茶红茶类新工艺红茶。

此外,他作为县茶业局的农艺师,还在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建设及技术提升方面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积极为当地茶农增收致富提供帮助。“就像这款金牡丹,在寿宁,他算第一个试制花香型红茶的,现在很多茶厂都在做,带动了全县的茶产业,特别是这几年看涨,茶农腰包也鼓了许多。”

也许。有人会问“天福缘”是因茶界泰斗张天福而得名的吗?

尽管他的回答是否定的,但他也的确因茶而与张老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回忆说,8年前(2010年),张老曾来厂里参观。喝茶的间隙,他想请张老给茶厂题幅字。“他当时没做任何表态,可能是看到厂名跟自己的名字很相似的缘故吧,我想也就作罢了。”后来,情势却发生了逆转,“没想到他竟然欣然提笔!”。“他说,他之前题写过的招牌,不是‘茶业’,就是‘茗茶’,‘佳茗’还是第一次见到。”卢明基指着墙上的张老墨宝说道。制佳茗,是所有制茶师追求的目标与理想,也是张老一生事茶的初心所在。

临行前,当卢明基拿出自己做的金骏眉送给张老品尝时,他却说:“以后不要做这么好的茶了,很浪费,一定要做百姓喝得起的好茶。”这句话,卢明基一直铭记于心。就在当年,他与全厂员工共同制作的“福寿眉”荣获中国茶叶学会首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

“‘福寿眉’是红茶,它之所以获奖,除了工艺好,还在于它是一款百姓茶。”卢婷婷说。根据评比要求,参评的茶必须是“一芽二叶或同等嫩度对夹叶及以上”,举办比赛的目的也正是“旨在促进优质茶品质提升,使普通百姓能够喝得起茶,喝得到好茶”。而且,活动评审团的组成,除了专家,还有消费者,“有普通消费者的参评,这在各大名优茶评比中颇少见的”。2012年、2014年,它又分别再获特、一等獎。连续三届的斐然成绩,使“福寿眉”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金奖”,而要获得这一殊荣至少需要6年时间,获奖率仅7%,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因此,获金奖不仅是对茶品、制茶工艺的认可,也是对百姓茶口碑的认可。

不知不觉,茶已泡了十多道。茶味虽淡,但浓郁的果香依旧。他握杯深嗅,目光却在“佳茗”二字上停留了许久。

十八世纪畅销海外的Bohea到底是什么茶?

九哥阅读(5)

十八世纪由中国福建远销海外的武夷茶的英文名为Bohea,但在英语世界里,它明显是个外来词。即使是在18世纪进口和消费中国茶叶最多的英国,很多英国人至今也并不知道Bohea到底指的是什么。

Bohea一般解释为闽南语“武夷”的发音的音译。因为那时中国出口欧洲的茶叶大多为红茶,因此一般翻译为武夷红茶。然而笔者通过将英文文献中对Bohea的描述结合中国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史进行分析,佐以武夷山当地茶农的口述和实地田野考察,发现要弄明白17-19世纪中国畅销海外的Bohea到底是什么茶远非一句“红茶”那么简单。

18世纪的茶叶罐, 英格兰斯塔福德郡

Bohea是闽南语“武夷”一词的发音。其实仅仅是这个发音就有些不同寻常的意思:因为武夷山在闽北,位于福建省与江西省的交界处,而这个流传于全世界的发音却是闽南人贡献的。这其实也反应了当时闽南商人大量涌入武夷山区贩茶的影响。

武夷山一直以来就并非一个封闭的社区,今天当地人依然说三种方言:一是当地的“武夷山话”;一是住在桐木自然保护区靠近江西界的人很自然说的是江西(铅山)话;一是至今当地不少闽南移民的后代依然讲闽南语。康熙二十三年(1684),清政府收复台湾之后解除了海禁政策,厦门成为了当时对外国人开放的四个港口之一。外国商人由此从厦门收购茶叶并转运到西方,自然也就拣了厦门当地话(闽南语)把“武夷”茶叫做Bohea。

Bohea为“武夷”的音译是清楚明白的,然而结合中国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武夷山当地的制茶史,Bohea在某一个时期具体指的是乌龙茶、红茶还是华茶的统称却是值得推敲的—这就好比一个“能指”和“所指”的关系。

现在人们如果看到17至19世纪的一些关于茶叶贸易的资料、广告或者招贴画,比如荷兰东印度公司(VOC)与英国东印度公司(BEIC)的一些进货清单,或是敦伦一些茶叶广告中频繁出现的Bohea一词,大概都会疑惑当时如此受到欧洲人欢迎的Bohea到底是什么茶?

当然,一般对华茶历史略有了解的人都会认为这是指的红茶无疑,谁都知道英国人最喜欢喝红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红茶进入英国前,英国人最开始向中国进口的其实是绿茶。苏格兰医师Thomas Short 曾记载到“Bohea到达欧洲以后,逐渐将绿茶取而代之。”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解释Bohea为中国福建武夷山所产的茶,通常用于最好的中国红茶(China Black Tea),以后用于较次的中国红茶,现在用于含梗的粗老爪哇(Java Tea),在十八世纪,此名也用于茶叶饮料。可见,Bohea的内涵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空转换也随之改变。

18世纪英国茶叶罐

Bohea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方世界是在1696年出版的John Ovington的作品《苏兰特航行记》(Voyage to Surat)中。Ovington 是受雇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苏兰特的一名传教士,在这本书中他把茶叶分为三类:Bing(瓜片), Singlo(松萝)和Bohea(武夷)。前两种都是绿茶,只有Bohea他形容需要超乎寻常的烘烤(roast),这使得茶叶呈现黑色,并且浸泡出来的茶汤呈红色。

18世纪早期,Bohea与Singlo(松萝)、Imperial(大珠茶)为英国主要向中国进口的三大茶类之一,Samuel Johnson在他的词典中将Bohea定义为“一种特别的茶,比绿茶有更深的颜色和更涩的口味”。当这种武夷茶到达欧洲和美洲时,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负责人很快就发现其比绿茶更具有的优越性——更持久耐泡。松萝茶和瓜片茶只能泡来喝,而武夷茶强烈的芬芳却相当持久,可以反复加热甚至煮来喝。

在这茶叶消费仍然较为奢侈的18世纪早期而言,无疑是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因此,Bohea最早进入欧洲时是产自武夷山的一种发酵程度较高的高级茶叶,售价较一般茶叶更高。

John Ovington’s Tea Essay

海外市场对Bohea的热捧,使得中国国内其他茶产区纷纷效法武夷山生产红茶且冒充Bohea。由于一些小的经营商和顾客们缺乏经验的劣势,难以辨别茶叶的质量优劣,伦敦的一些茶叶批发商就以较低价格购进其他地方生产的一般红茶冒充Bohea。因此Bohea后来在欧洲市场逐渐变得鱼龙混杂,其内涵逐步扩大为所有的发酵红茶,甚至在18世纪中期以后成为华茶的统称。

而在美国消费市场,Bohea泛指一种卷曲的来自中国的散茶,通常由橙香白毫(orange pekoe)、白毫(pekoe)和小种(souchong)等几种红茶拼配而成,这种拼配红茶在美国殖民地大受欢迎,以至于Bohea一词在美国也逐渐演变为茶及茶饮的俗称。

油画《两位女士与军官》,1715年,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

如果仅从西方文献来看,Bohea一开始指的是红茶似乎是较明显的,然而这却忽略了武夷山当地的制茶发展史。今天的武夷山兼有“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以及“乌龙茶的发源地”双重桂冠,相应的“武夷茶”也包括两种茶:一是产于武夷山上游桐木自然保护区的正山小种红茶(Lapsang Souchong),一是产于九曲溪下游风景名胜区内的武夷岩茶(Wuyi Rock Tea)。

并且由于红茶与岩茶干茶外形都呈现乌黑,泡出来的茶汤都呈现红色,甚至连加工方式都差不多,因此其实从文献记载很难判断究竟是岩茶还是红茶。因此,也有一些西方学者,比如Markman Ellis就在《茶叶帝国》一书中提到最早到达欧洲的Bohea应该是乌龙茶。

content

今天,Bohea一词几乎只有在涉及到17-19世纪的茶叶贸易的资料和一些古董茶叶罐上才会看到。当人们在英语世界中提到武夷红茶时,Lapsang Souchong逐渐取代Bohea成为正山小种的英文名。但是与Bohea略有不同的是,Lapsang Souchong特别强调了正山小种用松木熏烤的烟熏味。关于Souchong是“小种”的粤语音译这一点,目前并没有太多争议,争议在于“正山”是如何成为Lapsang的,因为二者在发音上实在相距甚远。一种说法为Lapsang源于福州话的音译。从1853年开始,武夷红茶通过福州港运至欧洲。

在福州方言中,“松”发Le的音,以松材熏焙过则发LeXun的音,Lapsang是LeXun的谐音,按照字面翻译过来应为松烟熏过的小种茶。“小种”一词在不同语境中也有不同所指,比如在印度和锡兰的茶叶采摘标准分级体系中,小种(Souchong)指的是芽头之下次于“白毫”(Pekoe)的采摘等级,而Bohea则是最次的接近茶梗的粗老叶。

“小种”在作为红茶的一种品种时首次被记载是在《清代通史》中:“明末崇祯十三年(1640年),红茶(有工夫茶、武夷茶、小种茶、白毫等)始由荷兰转至英国。”但历史文献中未见有“正山小种”连在一起的记载。

现在大家普遍接受将“正山”界定为一个地域范围,当地政府特别强调以桐木自然保护区内为“正山”,以区别于周边地区所产的“外山茶”。但略微讽刺的是,整个武夷山区或者桐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个叫做“正山”的地方,或者与Lapsang发音谐音的地方。这一概念是直到2010年,正山小种才通过注册地理标志商标界定了一个官方的“正山”范围。

大约制造于1760-1770之间的茶叶罐, 英格兰斯塔福德郡

正山小种关键性的“烟熏”工艺出现在武夷山地区是较为晚近的。当地广泛流传的关于正山小种来历的传说中将其背景年代设定在明代,这大概是受到《清代通史》记载的影响。然而就笔者在武夷山桐木地区的田野考察来看,桐木现存的最早的青楼(红茶烟熏工艺必需的茶叶加工车间)并没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另据以前星村国营茶厂的某老员工声称,在民国之前武夷山都没有红茶的烟熏工艺。

事实上,今天为大家所熟知的按照茶叶发酵程度分类的六大茶类分类法是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才逐渐确立的,18世纪的中国茶叶分类仅有绿茶与红茶两大类:不发酵的为绿茶,发酵的为红茶。武夷山当地具有多年制茶经验的茶师更倾向于认为,在当时加工出口欧洲的茶叶时,工艺上并没有乌龙茶和红茶的区分,只有发酵上的轻重之别。

乌龙茶

因为红茶和乌龙茶无论是从加工工艺(揉捻+烟熏/炭焙)、外形色泽和汤色都极为相似,直到今天国内的一些消费者依然分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当时出口国外的Bohea相对于不发酵的绿茶是一种新发明的发酵茶,有的发酵得轻一些的接近乌龙茶,发酵程度重一些的更接近红茶。

当地的制茶工人后来又在稳定发酵程度的技术上不断摸索,逐渐发展出了红茶和乌龙茶两套制茶体系。而随着红茶烟熏工艺逐渐固定下来,Lapsang Souchong也逐渐取代了Bohea成为武夷红茶在国际市场上的英译名。

桐木关正山小种 浑然天成“山野韵”

九哥阅读(5)

雾起时 我就在你的怀里

这林间 充满了湿润的芳香

充满了那不断重现的少年时光

雾散后

却已是一生

山空湖静

……

——席慕蓉《雾起时》

每年,新茶的上市总是备受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武夷岩茶、福鼎白茶以及云南古树普洱茶的强势崛起,茶市一派热闹喧嚣,仿佛熙熙攘攘,皆为茶来。白茶茶青价格普涨、茶商被曝炒作岩茶“天价茶”……这些大红大紫的“茗星”俨然成了热度十足的话题王。

相比之下,当年叱咤风云的红茶显得有些“寂寞”,至少是在名茶众多的福建市场如此。

时冷时热,此起彼伏,这是市场的自然规律,更何况还有茶客们挑剔的嘴。但是,任市场行情如何轮转变幻,好茶终究还是会经得起时间与味蕾双重考验的。

正当坊间热议这些“茗星”时,一款产自桐木关密林幽谷中的红茶,悄然在杯中泛起了一泓亮丽的琥珀色。

一如它的低调问世,它的外表看起来是那么地貌不惊人:没有肥嫩可人的芽叶,亦无金毫满披的华丽,而是有点不修边幅,条索乌黑,粗细不一,略显粗松。芽头几乎是凤毛麟角了,且细小瘦弱。然而,它嗅起来却有一股清新的甜香,很明晰,似是花香、果香与乳香的混溶。

从外形上看,它完好地继承了正山小种的正宗“血统”,制作原料系桐木关自然保护区内的原生菜茶品种,在当地也叫“奇种”。这是一类通过茶籽繁殖(有性繁殖)的群体种茶树,通常树丛矮小,枝干较细。在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前,几乎所有的地方名茶原料都是来源于此。较之无性系良种,以群体种原料制作的茶,条索虽参差不齐,香、味、韵却独具魅力。

所以,它很是令人期待。

茶,洁生不可污。一直都认为,若非为了仪式感,或者冲泡紧压茶和一些揉得比紧结的乌龙茶(如铁观音),润茶大可不必,大多数茶是可“直奔主题”的,但又不像专业审评那样铁面无私地通过闷泡来让优缺点一览无遗。

约五六秒后,第一道茶出汤。水蒸气,随盖而起,带出了温热的甜香,有一见如故之感。细嗅之,香虽浓郁,却不张扬,就像一首娓娓道来的歌,不疾不徐。把茶汤滤进一只玻璃分茶器,半透明的杯壁上,微微荡漾着金黄明亮的光泽,顿觉眼前一亮。

它的“活色生香”已是惊艳,其味其韵的表达又将如何“步步为营”呢?

轻抿一口,汤中糅合了柔美的花果香,还隐约带着点苔藓的清幽。汤感则如丝般细腻妥帖,仿佛与口舌融为了一体。徐徐咽下,润甜爽滑之感,如涟漪般从喉底慢慢晕开。

若说第一道只是试探,那么,接下来的更亲密接触,就会为它的迷人韵致所倾倒。

它的饱满与热情,在汤色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其实,红茶的诱惑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汤色。它,红艳、明快、清澈、剔透,不仅赏心悦目,而且让人联想到热烈、活泼、愉悦、纯净,心情因而被照亮了。要不然,当年拜伦也不会深情地为它讴歌:“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

从第二道起,至第四道,它的香与味,丰富的层次感,就像抽絲剥茧一样,逐渐显现出来。

杯盖香和融于汤中之香,除了主导的花果香外,渐浓的苔藓味,似深山新雨后的湿润,又似云锁雾封的山林,充盈着潮湿的气息。当茶汤在口中轻荡回旋时,苔藓味会一点点释放弥散开来,就像行走在草木森然的密林中,腐叶、烂土、草木香交织着呼吸。饮之入喉,质感柔和圆融,甜润中还蕴藉着几分岩茶的醇厚。

这种微妙的体验,很难分得清是味觉、嗅觉抑或心理上,也难以用语言来准确地形容,都是似有若无,似与不似,恐怕也只能讨个巧,暂以“山野韵”名之吧。

韵,虽难以捉摸,却非无根之源。这款茶出自“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一一桐木村。近乎条件反射,只要一看到“桐木村”或“桐木关”,就会情不自禁地感觉到弥漫在山林间的氤氲雾气,扑面而来。不同于班得瑞《迷雾森林》的清丽轻盈,它的朦胧里透着深邃辽阔,而有着“华东屋脊”之称的黄岗山又为它添了些许崔巍雄浑。陡峻的山,幽深的谷,蓊郁的森林,清冽的溪水,还有朝岚夕霭,烂石腐壤,是孕育佳茗的绝版秘境。400多年前,正山小种不正是以它那独一无二的香韵驰骋英伦乃至欧洲的吗?

茶的主人梁天雄说,此茶生长于密林的深处。花谢花开,芽短芽长,在被发现以前,它们在山林中已是“隐逸”了30多个春秋。因与草木错杂丛生,加之地形复杂,采摘十分不易,言其“终朝采摘不盈掬”也毫不过分。“太嫩的(茶)很难采,只能采一芽二三叶,一季下来,毛茶产量也就30斤左右”。

但凡好茶,一半天赋,一半人作。茶生于野,自是有着不羁的个性。但是,在“非遗”传承人梁骏德眼中,它是一枚茶,更是一件值得精雕细琢的艺术品。他相信,茶有生命,亦有灵性,你珍惜它,它亦善待你。于是,梁师傅以一颗精益求精的匠心注入,藉由双手与芽叶的“对话”,酝酿出它难以复制的山野韵致。

“香如花果,柔如暖阳,绵如绸缎”。这是梁师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第五道后,香气与滋味的层次感还是保持地很好,尤其是那标志性的苔藓味,在口中萦绕,丝丝清凉。金黄澄澈的茶汤,清甜顺滑,温煦得有如悄悄爬进窗的春阳。

汤色渐成浅金黄,不觉已是过了十道,茶阑人静,却还意犹未尽。当我准备续壶煮水时,惊奇地发现:开汤时有意预留的头道茶,也就是岩茶玩家们所谓的“还魂汤”,原本红艳明亮的汤色竟变得浑浊,就像英国人喝下午茶时必不可少的奶茶!

我端杯细啜,饱满绵密的汤感又把我带到初识它时的美好回忆中。蓦地,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难道这就是教科书中所谓的“冷后浑”现象?!这一术语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在所有与红茶有关的书中,都将它作为判断优质红茶的标志,而我所接触过的红茶中却几乎没有或者说从未见过如此清晰显著的表现,让人惊喜。

好茶,“浑”然自成,浑然天成。

链接

冷后浑: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荼黄素、茶红素与化学性质比较稳定而微带苦味的咖啡碱形成络合物。红茶汤冷却后常有乳状物析出,使茶汤呈黄浆色浑浊,这就是红茶的“冷后浑”现象。它与茶汤的鲜爽度和浓强度有关。因此,它可间接判断茶汤品质。一般冷后浑较快,黄浆状明显,乳状物颜色较鲜明,汤质较好。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表现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15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