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饮正山小种红茶-感受正山小种红茶的魅力

九哥阅读(3)

饮红茶,不得不提到正山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红茶产自武夷山北段的星村乡桐木关,采用熏制的制作工艺,产地和制作工艺的独特造就了正山小种红茶的香味和茶汤都与普通的红茶大不一样,带有明显浓郁的松烟香和桂圆香,茶汤的颜色也似桂圆皮一般红中带着金黄和褐色。 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颜明亮,香气高长,稍带点松烟香,滋味醇厚。加入牛奶,茶香味不减,形成糖浆状奶茶,液色更为绚丽,这也是不少人喜欢用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奶茶的原因。

正山小种红茶问世之后,受到了全国红茶爱好者的好评和欢迎,销量不断看涨。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茶叶产区开始效仿制作正山小种红茶,以求获得一定的市场。武夷山桐木关产区为了标榜自己的红茶最为正宗,便将桐木产区生产制作的红茶称为“正山小种红茶”,而将产区外生产的红茶称为工夫红茶,如坦洋工夫、政和工夫红茶等,以此作一种区分。

虽然名称上有了区分,但由于正山小种红茶和其他红茶价格相差悬殊,不少茶叶生产销售商便将低等红茶冒充成正山小种红茶,堂而皇之的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作为消费者,在选购正山小种红茶时一定要擦亮双眼,认清红茶质量伪劣。另外即便是正宗的正山小种红茶在品质上也有差别,优质茶和劣质茶是有着明显不同的。凡品质特征符合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要求的,可视为优质茶;带有严重的烟焦、酸馊、陈味、霉味、日晒味及其他异味者,尤其是受到农药、化肥污染的,称之为劣质茶。污染较轻或经一定技术手段的处理能得到改善,即为次品茶。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可以通过眼鼻口等感官来品鉴,确保自己买到的是优质的正山小种红茶。

在品饮正山小种红茶时也有一定的讲究,工具最好选择白瓷茶具,干净清爽,也便于看到茶汤的色泽。小小的白瓷茶杯,一口便能饮尽红茶,不然变冷的红茶会失去原有的韵味。

摆脱了俗世的侵扰,泡上一杯正宗的正山小种红茶,于窗前静静品味,心情也能在这一刻得到释然和放松。忘却了人世间的烦恼忧愁,只感受到红茶的独特香醇和奇妙韵味,这就是正山小种红茶最有魅力的地方。

怎样正确储存正山小种红茶?

九哥阅读(4)

正山小种红茶买来一般不会一次性全部喝完,这时,储存方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储存方法得当,不仅可以延长大红袍茶叶的存放时间,防止正山小种红茶的变质情况,还可以让正山小种红茶的滋味变得比最初购买时更加醇厚干爽,回味无穷。一般来说,正山小种红茶的贮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储存正山小种红茶的工具,最好选取铁质或锡质的听罐。茶叶储存工具的选择很多,目前市场上的茶叶储存工具主要有袋装和听罐装两种。袋装的材质一般是复合薄膜,而听罐装材质则分纸质,铁质,锡质三种。用铁质和锡质的听罐储存正山小种红茶,不仅密封性强,而且防潮性好,可有效防止正山小种红茶的变质。

2、不要选取纸质听罐储存正山小种红茶,因为纸质听罐无法长效保持干燥,正山小种红茶置于其中极易产生氧化反应。正山小种红茶红茶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在空气中氧气的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使相当部分可溶性物质变成难溶于水的物质,从而使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红茶的色泽变次,口感变差,大大失去了其品饮价值降低。

3、使用固定的听罐储存正山小种红茶,而不要用存放过其他品种茶叶的听罐来存放,这样才可以保证茶香的正宗和纯净。储存之时要注意将茶叶置于洁净的地方,茶叶尽量填满罐中,以减少罐中空气含量。

4、正山小种红茶在储存之时要置于洁净、防潮、避光的地方,茶叶尽量填满罐中,以减少罐中空气含量。

5、正山小种红茶极易吸收外界的异味,使茶叶的香味受到感染。因此不要让正山小种红茶接触化妆品等物,以免吸收异味,影响正山小种红茶的原味。

6、正山小种红茶对阳光和灯光都有一定的敏感性,一般来说,强光对正山小种红茶品质的影响较强,因此在储存的时候要不能将其置于窗台等有强光直射之处,以免影响茶叶的品质。一般的茶叶在储存的时候都要着重于低温环境,需要以放入冰箱内低温冷藏贮存为宜。正山小种红茶的储存温度要求在20℃以下即可。

使用正确得当的储存方式,不仅可以延长正山小种红茶的存放时间,防止正山小种红茶的变质,还可以让茶叶的滋味变得比最初购买时更加醇厚干爽,回味无穷。在买回正山小种红茶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茶叶是否保管得当,有无受潮情况发生。一旦发现茶叶无法用手指碾成粉末状,就要格外注意茶叶的新鲜程度了。

只要记住正山小种红茶的储存要点,严格遵循存放原则,便不必担心正山小种红茶的变质情况。

扩展阅读:储存秘笈存出放心好茶

阴雨绵绵的春季,对于茶叶的储存来说,显得特别重要,保管不当,再好的茶品也会失去真味。最佳的贮存方法。应该视不同茶品而决定。

经常有客人带着茶叶到店里和我一起品饮探讨茶叶品质如何。当我打开包装一看,某款本来香气扑鼻的武夷岩茶夹杂着一些令人不适的异味,或者清香型铁观音看起来却好似韵香型铁观音,砂绿的色泽已经变为黄绿色,开汤冲泡之后,香气和茶汤都大为逊色。详细了解之后,才知道他们在保存茶叶时没有在意,只是随手放置。等到品饮之时才发现原本的好茶在无人问津随意处置的情况下逐渐失去了魅力。变为“明日黄花”,甚是可惜。

接触茶叶已经十年有余了,原本陌生的茶叶在我的内心深处渐渐变得立体,也更加妩媚娇柔起来。人们常说“茶品如人品,茶性如人性”,这其实也是我这些年来的深切体会。每种茶叶在我的眼中都如一位美丽动人的温柔女性,他们或肤色各异,或长相独具,或新鲜如初春少女,或陈韵如典雅夫人。只要您用心呵护它们,给予它们适宜的保存条件,它们必将一如既往地向您展示它生如夏花的绚烂。可是。在许多人的眼中,它们只是具有茶名的树叶,没有生命力,唯一的优点就是能让原本索然无味的开水抹一缕清香。添一丝清甜,仅此而已。于是,他们并不用心储存茶叶。

北宋蔡襄在其著作《茶录》谈到藏茶时说:“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当时的人们就已经知道了茶性易染,茶叶忌潮湿,在保存时要注意避开其他香料,经常拿出来焙火走水。但焙火温度不能过高。当然这里的茶叶指的是北苑贡茶之类。现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茶叶品种繁多,各类茶叶有其不同的品质特点,其储藏也应该根据茶叶的不同类别给予不同的条件储存。

所有茶类都是疏松多孔的干燥物质,收藏不当,品质很容易发生不良变化,如变质、变味和陈化等。造成茶叶产生这些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有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因此,不让茶叶受到温度、水分、氧气和光线的伤害,是保存好茶叶的首要任务。

秘诀之一:关注温度

氧化、聚合等作为一种化学变化,与温度高低紧密相关。温度愈高,反应速度愈快。各种实验表明,温度平均每升高10℃,茶叶的色泽褐变速度将增加3~5倍。如果茶叶在10℃条件以下存放。可以较好地抑制茶叶褐变进程。而能在-20℃条件中冷冻贮藏。则几乎能完全达到防止陈化变质。研究还认为,红茶中残留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恢复与温度呈正相关。因此。在较高温度下存放茶叶,未氧化的黄烷醇的酶促氧化和自动氧化、茶黄素和茶红素的进一步聚合速度都将大大加快,从而加速新茶的陈化、茶叶品质的损失。

秘诀之二:杜绝水分

食品理论认为,绝对干燥的食品中因各类成分直接暴露于空气,容易遭受空气中氧的氧化。而当水分子以氢键和食品成分结合,呈单分子层状态时,就好像给食品成分表面蒙上一层保护膜,从而使受保护物质得到保护,氧化进程变缓。研究认为,当茶叶水分含量在3%左右时,茶叶成分与水分子几乎呈单层分子关系。因此,可以较好地把脂质与空气中的氧分子隔离开来,阻止脂质的氧化变质。但当水分含量超过这一水平后,情况就完全不同,这时的水分不但不能起保护膜的作用,而是起着溶剂的作用。特别是当茶叶中水分含量超过6%时,会使化学变化变得相当激烈。溶剂的特性之一是使溶解后的物质浓度左右扩散,从而使反应加剧,变质加剧。主要表现之一是叶绿素会迅速降解。茶多酚自动氧化和酶促氧化、进一步聚合成高分子进程大大加快,尤其是色泽变质的速度呈直线上升。

秘诀之三:控制氧气

氧几乎能与所有元素相化合,而使之成为氧化物。在平常空气中大部分是分子态氧,其自身的反应性并不很强。然而。当它一旦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特别是有能促进反应的酶存在,这种氧化作用就可以变得很激烈。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的氧化、维生素C的氧化以及茶黄素、茶红素的氧化聚合都和氧气有关,这些氧化作用会产生陈味物质,严重破坏茶叶的品质。

秘诀之四:避免光线

光线的照射会加速各种化学反应的进行,对贮存茶叶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光能促进植物色素或脂质的氧化,特别是叶绿素易受光的照射而褪色,其中以紫外线的作用最为显著。

总而言之,茶叶适宜的保存条件是:常温或低温、干燥、隔绝空气、避免暴露受光线照射,不受到挤压、撞击,以保持茶叶的原形、本色和真味。

人有人品,茶有茶品,不同茶叶具有不同的品质特点,在保存时也应“区别对待”:

乌龙茶——温和与易变

传统的乌龙茶性质温和,属半发酵茶类,茶多酚的保留量较多。在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氧化,生成醌类化合物,导致色泽改变。同时这些物质还能与氨基酸类物质进一步发生反应。促使滋味劣变,如武夷岩茶应在常温或低温干燥无异味的条件下密闭保存,可以选用传统的锡罐,或者其他密闭容器。如紫砂罐、铁皮罐等都可,储存半年或者一年之后拿出来焙火走水一次。而现在流行的清香型铁观音由于发酵程度较轻,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氧化褐变。故在储藏时应隔绝空气,真空包装,并放置在冰箱中-5℃左右隔绝异味冷冻保存。但由于清香型铁观音的特点在于似兰花的清香和茶汤的观音韵,若存放太久,茶叶的花香和音韵容易减弱,甚至消失,因此即使在真空冷冻的条件下保存时间也不宜超过一年,最好在半年之内喝完。

绿茶——善变之茶

绿茶是不发酵类的茶叶,茶多酚、氨基酸含量较高,温度过高,容易加速叶绿素的脱镁反应和造成茶多酚在高温下的氧化。从而加速茶叶的陈化过程。这样绿茶本身应有的鲜爽滋味就会减弱甚至消失。传统的绿茶保存方法是把新鲜绿茶放在石灰缸中,置于阴凉无异味之处。由于这种方法对现代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较为复杂不便,故一般不常用。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将绿茶先放入干净、无味的棕色瓶或马口铁罐或筒内,装满装实。盖严,用胶布封口,再放入冰箱保存。也可把茶叶放入食品密封袋。密封好,尽量挤出其中的空气,放于干燥、通风处保存,或者放入冰箱冷藏,并尽快喝完,以保持绿茶的清爽滋味。

正山小种红茶——不温不火

正山小种红茶红茶属于全发酵类茶,相对于绿茶和乌龙茶来说,陈化变质速度较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但正山小种红茶茶叶中约含有8%的脂肪类物质,在贮藏过程中同样会被氧化、水解而成游离脂肪酸、醛类或酮类,使茶叶香味显陈,而且汤色也会加深,如常见的正山小种红茶、坦洋功夫、白琳功夫、政和功夫和祁门红茶等,可以保存在密闭干燥无异味之处。避免光线照射。常温保存即可,但也不要存放太久,以免影响茶叶的正山小种红茶香气和滋味。

黑茶——洁身自好之品

普洱茶的存放应避免阳光直射,阴凉通风,远离污染或香皂、蚊香、樟脑等气味浓厚的物品,因为茶叶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性质活泼,当茶叶与香皂、樟脑、卷烟等接触后,会很快吸附它们的气味,使茶叶产生异味。储藏器皿宜用陶罐。如果茶量比较多,可用陶瓮或陶缸。陶类制品有通风透气的特点,非常适合存放普洱茶。缸口也不必密封。蒙上一层牛皮纸遮挡住灰尘即可。每过3~5个月将所储之茶翻动一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红茶一脉相承

九哥阅读(3)


关于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红茶的联系,茶叶界各执一词,众说纷呈。有些人认为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红茶完全是两种互不相关的茶叶,有的人则任务金骏眉属于正山小种红茶,是正山小种红茶的一个分支。
实际上,在专家眼中,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金骏眉茶叶是在正山小种红茶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茶叶。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起源,金骏眉茶叶在制作过程中既沿袭了部分正山小种红茶传统的制作工艺,又在此基础上推陈出新,造就全新的优质高端茶叶。严格意义上说,金骏眉茶叶并不等同于正山小种红茶。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选料与制作工艺的不同。
在选材上,正山小种红茶摘取茶叶的1芽3叶,金骏眉茶叶则完全选用茶叶的牙尖,每500g金骏眉需要数万颗的茶叶鲜芽尖,再由茶叶师傅手工制作而成,因此金骏眉茶叶也较之一般茶叶来说较为名贵。
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都十分考究,那么,两种茶叶在制作工艺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具体来说,正山小种红茶在制作时,经历了凋萎和干燥两道独特的制作工艺,而金骏眉茶叶在制作的过程中则没有保留这两道制作工艺。除了在萎凋过程中有小部分的烟熏之外,没经过用正山小种红茶经历的松枝烟熏的过程。萎凋就是把采下的树叶按照一定的厚度平摊,让树叶走失一些水分。视条件不同,有的茶叶放在阳光下萎凋,有的放在室内萎凋,正山小种红茶萎凋的特殊性在它放在室内用松烟熏,加温萎凋。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松树都可以用作柴料,必须是当地的马尾松。干燥工序则是指用松烟熏制对茶叶进行干燥。正是经历了这两道工序,正山小种红茶才散发着其独特的松烟味道。
两者在制作工艺上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经历了一道被称为“过红锅”的工艺。这个工艺是把把发酵过的茶叶放在200摄氏度的锅内,经20至30秒的时间快速摸翻抖炒,使茶叶迅速停止发酵,走掉茶叶中的青草气,发展茶叶中的其它芳香物质。这道工艺既是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红茶有别于其他红茶的一个方面,也是金骏眉与正山小种红茶一脉相承的地方。也正是经过了这一道工序,才使金骏眉茶叶与正山小种红茶的醇度和甜度得到了提升。

走进桐木关探访正山小种红茶发源地

九哥阅读(4)

走进桐木关探访正山小种红茶发源地之旅我们的目的地是庙湾,桐木村下面的一个自然村,离闽赣交界的桐木关只剩三公里。下车后发现这里的阳光格外明媚灿烂,如同身处高原,尽管此处的海拔只有大约一千米。而不一会儿,金灿灿的阳光里洒起了雨雾。“是台风影响到这儿了?”我问带我们来的主人阿杜。阿杜说,只不过是山上在下雨飘了下来。————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纪事

阿杜的家在星村,他在桐木是因为和妹夫张良联合开办了一家茶厂,生产本地闻名世界的茶叶品种——正山小种红茶。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始祖”,十七世纪初,荷兰商人最早将少量正山小种红茶带往欧洲,获得上流社会追捧,特别是一度成为英国宫廷所热衷的奢侈消费品,以至于在十七世纪的英国诗人拜伦的《唐璜》中都出现了对武夷红茶——“Bohea”的赞扬,说它和咖啡一样,让人能严肃得起来,让人不至于同情心泛滥。宫廷生活方式影响着社会风尚,上行下效,对中国红茶的需求不断扩大。随着英国逐渐垄断茶叶贸易,而后又通过处心积虑地从武夷山获得茶种、输送茶工,在其南亚殖民地复制出了武夷红茶的生产基地,西方对红茶的渴求才脱离了对武夷山的依赖。————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之祖

“正山小种红茶”之名,“小种”是指茶树品种,“正山”指产地。这个“正山”,是与今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大致重合的高海拔山区,这里平均海拔一千多米,年雾日达到100多天,适合茶叶的生长。而根据肖坤冰在其关于武夷山茶叶贸易历史的《茶叶的流动——闽北山区的物质、空间与历史叙事》一书中的考证,此地原本没有一个地理上的“正山”的观念,而是到了这里的红茶受到广泛的追捧之后,为了打击仿冒,才开始将本地这种以松木熏制而闻名的红茶“松熏小种”冠名为“正山小种红茶”。这算是在自然保护区成立之前,正山小种红茶这种物产,反过来给自己所出产的地理区域,找到了一个身份。

自从锡兰、大吉岭等英国殖民地开始生产红茶,正山小种红茶就从受到极度的追捧陷入没落。直到2006年左右,武夷山民间和政府同时开始重视正山小种红茶作为世界红茶的鼻祖这段被忽视的历史,并开始大张旗鼓地宣传。这使得正山小种红茶的价格一飞冲天。保护区内以桐木村为主,村民家家户户开始复兴和拓展茶业,收入也水涨船高。阿杜、张良这些在外闯荡多年的青壮年,也终于安心回到故乡,做起既有利可图,又带来自豪感的茶业。这对兄弟,一个在家和妻子、父母负责茶叶生产,另一个负责在城里经营门店,拓展销路。

问张良:你们家茶园有多少亩?他答不上来。因为,桐木的茶,都是分散生长的,少有大片的茶园,张良家最远的茶山从家出发得走两小时。因为是保护区,村民不可开山植茶,只能拥有现有的茶树,除非有茶树死了,才能在原地上补植一棵,仅此而已。而茶山分散,茶树又混杂,难以数清有多少棵,所以,桐木人说自家拥有的茶树多寡,都以每年产多少斤茶青(采摘到的新鲜茶叶)来衡量。

桐木每年的产茶期是从立夏到小满的十来天,阿杜和张良一年用采到的六千斤茶青做出一千斤的“茶干”(成品茶叶),余下的日子就是慢慢卖它们。这一千斤茶,最便宜的每斤卖六百,好的动辄数千,这一家日子之滋润,可想而知。今年,兄弟俩斥资一百万,在家里一栋老房子的宅基上盖起了一座青砖的二层小楼,布置了十间客房,不为经营,只为接待朋友和客户。

沿着通往桐木关的公路边,能看到不少新落成的楼房,透露着村庄的富裕。因为有正山小种红茶,这个地处保护区腹地的村庄,轻而易举地逾越了世界各地都普遍困扰着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生计之间的矛盾。——桐木村的地理位置、地势、土壤和气候条件

而在早年,山里的生活可不容易。山地不适合种粮食,粮食都是从外购入,山民的生计主要是“以茶代耕”。即便是人民公社时期,村里的主要劳动也是种茶。但茶价长期以来十分低贱,直到八十年代,每斤茶也只能卖两三块。山民依赖的另一大经济作物是毛竹,早年伐竹烧碱,捎带上些笋干山货,挑到星村去卖。上世纪70年代末成立保护区后,政府着力扶持毛竹产业。武夷山的毛竹节间距大,是良好的竹器材料。竹器作坊,成了正山小种红茶复兴之前,很多村户的家业。

如今保护区内桐木、坳头和位于建阳境内的大坡三个行政村的两千多人口,以茶为主业,再辅以毛竹业,以及野山菌、蜂蜜等土特产的收入,都已经奔了小康。正因为此,保护区内,盗猎、盗伐、破坏森林植被的现象得到了根本的控制。——————揭开世界生物之窗——桐木、挂墩、大竹岚的神秘面纱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65平方公里,东西宽22公里,南北长52公里。在地图上,它的轮廓大体上像一只脚跟在东北,脚趾朝向西南的左脚印。从保护管理的角度,被分成三部分——脚跟和脚趾部分是两大片“核心区”,占总面积的51.8%,是最重点保护的部分,不允许有人类活动;期间分别是相互间隔的实验区和缓冲区。实验区内允许人类活动,允许区域固定的生产,占总面积的26.3%,缓冲区并不禁绝人类活动,但是原则上不开展生产,占总面积的21.9%。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说法,正是因为保护区的政策允许,并且扶持保护区内居民在实验区内10%的面积上开展生产,因此确保了其余90%面积保护的成功。————桐木村的地理位置、地势、土壤和气候条件

 

感受传统手工正山小种红茶沁人的芬芳

九哥阅读(3)

正山小种红茶的发酵程度比较高,带有浓重松烟香味的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醇厚和成熟,会让人想起了故乡的风土和久别的亲人,在一杯茶中遥寄思念……

久久不散的芬芳烟火香气也变得更加好闻,虽说一年四季。随时都可以饮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但最适合的恐怕还是这一季,深红色的澄亮茶汤在手,仿佛是握着一轮初起的明月,想起了古画中松问竹下真心待茶的饮茶人,那一刻有如与天地对话,宁静淡泊、悠长丰富。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初印象

第一次听到“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名字的人,往往会摸不着头脑,也很难能把它与茶联系在一起,总之面对这个奇特的名字,让人很想知道的就是,什么是“正山”?什么又是“小种”?

传统茶叶中的红茶分类比较简单,主要就是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两大类,工夫红茶产地很广,我们熟悉的就有祁红、滇红、宜红、川红等等,而小种红茶则是福建省的特产,出自别的产地就不能叫这个名字了,类似于葡萄酒产地AOC的概念。

关于“小种”之意,一直说法很多,却没有统一。翻看经典,按照陆廷灿的《续茶经》中所说:“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其最佳者名日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显其珍贵。又有习茶人说,“小种”是指产地的地域比较小,茶叶也受地域小气候影响的原因而有其名,更显其特别。所以,是山是水,就见仁见智了。

“正山”则可以理解为正宗的意思,是为了表示真正的高山地区所产,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产于崇安县星村乡桐木关一带,除此以外,其他产地如政和、坦洋等地所产的仿照正山品质的小种红茶,则被称为外山小种,由此可见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金贵处来。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手工制茶工艺

在万事都已经进入机械化生产的时代,手工制作就越发能显出其难得和珍贵来,因为不可能是大批量生产,所以每一个细节都会投入了制造者的无限情感。

默默地面对这样的物件,却犹如有一场与创造它的人丰富对话一般,这是机器生产永远不可与之相比的。茶叶作为千年手手相传的传统工艺当然也不例外,在坚持纯手工制成的茶中,我们看到的是茶园的春风雨露、茶农的质朴坚守,体会到的是制茶人对茶的理解,饮茶时,感受到的茶叶内在,也仿佛在心中与他交流了一番。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正是從原产地辛苦寻觅而得的纯手工制作红茶。星村的桐木关一带,地处武夷山脉的北段,地势高峻、土质肥沃,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那里冬暖夏凉,春夏间更是终日云雾缭绕的适茶小气候,受了这样的日月雨露滋润,茶蓬能长得格外繁茂,叶质也就十分肥厚软嫩。做成面前的这捧条索肥实色泽乌润的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凑近了闻,带松烟气味的桂圆香中又泛出淡淡蜜糖的香味来。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之所以是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在于手工制茶的繁复和辛苦,在于每一步都不可代替,经过重重手工的锤炼,才能修成正果。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手工一:萎凋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特别之处,在于采下的茶青在进行日光萎凋的同时,还要结合加温萎凋,在挂起的茶青下生起松柴明火。需要费神细心照看,是因为隔断时间便要用手轻轻翻动抖散水气,让茶青的失水均匀,成茶中浓郁的松烟香也因为这样的工序,也开始层层融入其中。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手工二:揉捻

茶农一般都会在傍晚的时候开始这道工序,每每揉到深夜。萎凋后的茶叶放入锅中,先轻慢后重快地揉转,等到茶汁外溢后,抖散茶团,再行揉捻,反复2~3次,使得芽叶紧卷成条,茶汁粘腻稍带香味即可。这样的工作,现在很多时候都会用机器代替,但惟有手工制作才能很好地掌握程度,什么时候加快速度,什么时候抖散茶团,闻到什么样的香味才可以停止揉捻,换成机器,是无法精确控制的,这就是即便手工制作费时并且辛苦。也要坚持的原因了。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制作手工三:锅炒

揉捻后的茶叶会放置在竹篓里发酵,等到有八成的茶坯变成红褐色,青草气褪去,就可以拿出来锅炒了,这一步是小种红茶的特有工序,目的是为了停止发酵,以保存部分茶多酚,保证醇厚的口味之外,也使得茶汤更为红亮。但锅炒非制茶经验丰富的人不能胜任,首先双手要非常敏捷,否则无法承受200摄氏度的锅温,并且要控制好时间,时间太久,茶叶会因为失水过多而变焦,在复揉时就容易碎叶,如果时间太短,又起不到提高香气增浓滋味的作用,所以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手工四:烘焙

锅炒后的茶叶在进行第二次揉捻后,要均匀抖散并薄摊于水筛上,下面再次烧起松柴明火,先用高温,再用低温,使火小烟大。让茶坯吸附松烟,形成小种红茶独特的松烟香味。这道工序中從高温转低温的时间掌控,就全凭制茶师傅的功力和经验了,也再一次显出手工制作的魅力来。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手工五:筛分和复焙

烘焙完的茶叶,要经过人手的筛拣,将轻片和粉末去掉,再根据粗细大小分为不同的等级。因为机器毕竞不是人眼,看不到烘焙程度的不同,也分不出色泽和品质的一致。拣剔后的净茶放置于焙笼上,再次用松柴烘焙,这一步的重要性在于,如果控制得好,便能画龙点睛制出高品质的茶来,如果控制不好,前面做得再好,也会因为最后影响到茶的品质。所以制茶师傅要控制好稍低的温度,使茶叶在筛选过程中所吸的水分散发,并且重熏松烟,增进小种红茶特有的松烟香。

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手工茶滋味

喝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我们用的是大肚的玻璃壶和简单的白瓷杯,前者为了让厚长并卷曲紧致的茶叶能够充分舒展开来,后者则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欣赏红茶的汤色之美,况且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香味和口味都非常复杂有层次,所以在茶具的选择上,我们会更倾向于简单朴素,才不至于喧宾夺主,能将心全部放在茶上。

水终于开了,温壶后,打开壶盖放入茶叶,一条条厚实干燥的茶叶落到壶底,碰撞出轻轻的声响,让我们期待着泡出茶汤的滋味。因为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的厚实,第一二泡尚未完全泡开,所以杯中是浅浅的金黄色,仿佛是一首长诗的引子,但淡淡的桂圆香却已经在屋内弥漫开。茶汤從第三泡开始慢慢变得红浓,香气也逐渐变高长,我们安静地喝茶,体会那渐渐释放出来的松烟香气,如同身在秋天的松林间一般。细品茶汤,思绪里竟有了小时候喝一碗妈妈煮的桂圆茶的错觉,回到手中的红茶汤,慢慢地也生出了一丝清甜,令人心情十分愉快。

我们围坐在一起。不知不觉茶已经泡到了第十泡,但口感却依然醇厚,好茶是耐泡的,尤其是中段的时间会持续很久,第十泡与第三泡的味道不会有太大的区别,但能感受到的是滋味已经没有头几泡那么锐利,更多的是厚重沉稳,就像四季更迭般,秋季落叶归根后的宁静,让茶也喝出一个境界来。

十五泡过后,茶汤开始慢慢转淡,素雅的绛红色像是古旧绢画的底色,茶味变得柔和,更显出茶汤的甜来,但松烟的香味依旧持续并明显,且每一泡都有些微妙的变化,也许是因为这样的聚会太美好的缘故,连茶香都不忍心变淡,让我们更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探究英式红茶,寻访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

九哥阅读(4)

英式红茶多来自南亚次大陆的前英属殖民地,比如印度和斯里兰卡,其次是东非肯尼亚、乌干达等国。然而,熟悉英式红茶口味,经常随英俗喝下午茶的人,却很少会在品茗英式红茶的时候自然地联想到它们与武夷茶的渊源。虽说正山小种红茶是公认的最早输入英国的红茶品种之一,但就今天重获新生的正山小种红茶而言,其品相和口味都与时下流行的英式红茶相去甚远,虽然血统纯正,却不一定能在各式流行的英式红茶中找到自己的嫡传子孙。

美国阿巴克尔兄弟公司19世纪广告中的中国茶

今天的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还有英式红茶祖先的踪迹吗?

要离开武夷山的前一天,见到了大碗吃酒、大声放话、气概万千的老杨。

他随手抓了一泡茶,沏上待客。他说这泡茶虽然不是武夷茶家族的名门贵胄,无显赫声名,但她可是来自前清时期就已经开垦种植的老茶园。虽然历经数代无人照管,不值一文,但得天独厚的武夷山水,依然在那些风雨如磐的岁月里,滋养着先人栽种下的乔木精华。她的制作也许不如金骏眉那样精良,可是这泡茶不仅有历史,还更有别样的韵致。

滚烫的山泉水裹挟着灼人的水气缓缓沏入盖碗,一缕馨香渐渐地飘汤在茶室内。我嗅到了一种至今还没有在国内遇到,却又是十分熟悉的香味,心下游丝般掠过丁点惊疑。

一循茶后,我心下暗自惊叹:这不就是英国红茶Darjeeling吗?难道眼前的这一泡茶,会是一个贯通中外茶路,揭开武夷茶道与鸦片战争前后中英茶贸易关系的灵物?

维基百科说Earl Grey(格雷伯爵茶)“是以中国正山小种红茶或锡兰红茶等优质红茶为基茶,加人佛手柑油的一种调味茶。格雷伯爵茶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红茶调味茶,也是‘英式下午茶’的最经典饮品。除了格雷伯爵茶之外,还有大吉岭、锡兰、火药绿茶等”。

事实上不只是Earl Grey,英国人喝的其他茶,有哪一种不是调味茶呢?有喝茶经验的国人基本都会一喝就明白那些各种口味的英国红茶,都是使用化工调味剂调配而来,没有什么是自然造就的。对于笃信天造万物,崇尚茶道自然的中国人来说,英人的茶,根本就没法喝!

但Earl Grey也好,Dajeeling也罢,都有自己独特的香型品味,而制茶师的灵感,是从哪儿来的昵?总不可能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百多年前的中英、中外茶叶贸易的历程,多少总要留些历史的痕迹吧?多年以来不时浮出脑海的问题,难道今天会在老杨的一泡茶里找到答案,或至少看见一道指路的光?

英国明信片中的中国茶叶贸易
 

数循茶过,我心下已经十分的肯定,眼前老杨所说的“奇种”,就是英国人或者说印度人的DAGEELING。

2008年出版的Sarah Rose写的《ALL THE TEA IN CHINA》告诉我们,苏格兰人、铁匠ROBERT FORTUNE受东印度公司的派遣,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深入中国腹地,来到了武夷山——当时最大的国内茶叶贸易集散地。铁匠不仅窃取了茶叶制作的方法,也将当地的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带走,引种到了英国的殖民地印度。那时候武夷山茶叶的集散地,就在今天的下梅,也就是老杨的地盘。老杨说他的茶园是清朝的遗留,也不是凭空捏造的。ROBERT FORTUNE既然是为茶叶专程而来,最应该去到地方自然是下梅了,指不定还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访遍了当时崇安各处的茶园呢。也许,ROBERT窃走的茶种,就是老杨茶园里的“奇种”?

英国海上运输中国茶叶

英国人不仅通过战争抢走了中国的海上对外贸易,控制了中国的外贸口岸,还通过派遣商业间谍,窃走了茶种和茶叶制作技术,开发了大面积的印度和东非的茶叶种植,并将其培育成为中国茶叶贸易的竞争对手,并最终取中国而代之,掐断了中国茶叶贸易的财源。当然,茶叶贸易作为大宗世界贸易商品,其所带来的财富并没有断流,只是经过了一番乾坤大挪移,滚滚流向了英国,中国的财势国运由此逆转,一落千丈。大清前期下梅人筑造的豪门大宅,如今已是一片颓垣断瓦。回望过去,除了感慨世事沧桑,我们很难不佩服英国鬼子的全球视野,深谋远虑,也很难不被鬼子深藏的祸心逼出一身的冷汗来。

曾经有人说有印度客人带着生长在印度的水仙茶来“认祖归宗”,当时我就对此说法有所怀疑。因为英国或说印度茶红茶里,就没有什么茶昧能与水仙沾边,更不必说那个苏格兰铁匠来到武夷山盗火种的时候,还没有水仙这个更为晚近才培育栽种的品种呢。

几年来在寻茶的路上也品尝了许许多多种武夷岩茶,而且刻意追求的,自然是所谓独具“岩骨花香”品性的“正岩”茶。如果稍加妥协,也要找个紧挨着岩边的所谓“半岩”茶来吃,从未将眼光投向那些不入道的“洲茶”,比如下梅的,就连他们自己也将自己的茶谦虚的称为“奇种”或是“菜茶”,都是不入流的意思。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沉沦,当年才雄势大、牢牢占据着世界茶叶贸易中心的中国茶商的后代,还有几人能够真正了解先辈的辉煌、记得先辈的遗产?有多少人知道,中国人的饭碗,是硬生生地被英国强盗抢走了的?世界贸易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前,那不就是中国人的世界贸易吗?几场败仗,丢失的,何止是多少人命,更是子孙后代赖以为生的基业。

中国如今的国运茶势又在盎然萌动之中。今天茶道上的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将要如何再继往世,开辟前路?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生产与茶歌

九哥阅读(4)

四、武夷采正山小种红茶山歌

武夷正山小种红茶茶工生活至为困苦,茶季开始,工作日以继夜未稍休息,茶青最盛之日,正山小种红茶茶工一日工作每连达二十四小时,工作二十小时者。全茶季少有例外。工作既苦,饮食又欠丰裕,笔者曾参与三年茶季之实际工作,茶工生活之苦,深为体会,每感彼等过非人之生活,甚为不平。茶工在工作中所受之痛苦,常由彼等所唱山歌表达出来。武夷山歌不下百余首,每一茶工,均能信口唱出数十首,间多数与制茶无关,为男茶工自编侮辱女茶工者,多俗而淫荡不足收集。间亦有不少与制茶有关者。此等正山小种红茶茶工,自晨曦初启,即须上山采茶,翻山越岭,登崖入谷,工作之际每以山歌和应,尤以深夜工作,精神与肉体至为疲乏时,信口哼唱山头,无异于彼等以兴奋剂。山歌为民间文学之一种,就不以与采茶有关,亦极有收集之价值。笔者因言语相通,收集工作较为便利,就百余首之山歌中选出十五首与采茶有关者,附载于后。

一、想起崇安无走头(一),半夜三更爬山楼(二),

三捆稻草打官铺(三),一枝杉树做枕头(四)。

此首系描写茶工睡的痛苦,武夷在崇安城南十五里,故未提武夷,仅述崇安,(一)“无走头”即没有去的价值的地方,(二)茶工每工作至深夜始可上半阁休息片刻,(三)“官铺”即铺于楼板上统铺之称,每铺睡八人。

二、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卤菜半碗盐(一),

茶树脚兜赚饭吃,灯火脚兜赚工钱(二)。

(一)包头对待正山小种红茶茶工甚为刻薄,每日三餐,饭菜仅给予一碗卤菜,茶工因菜量过少,每添盐下饭,抗战后因盐运输困难,此句已改为“半碗卤菜没有盐”。(二)茶工日以继夜工作,所谓灯火脚兜即夜半燃灯炒茶于灯火之旁。

三、清明过了谷雨边(一),想起崇安真可怜,

日日站在茶树边,三夜没有两夜眠。

(一)“谷雨”后正山小种红茶季即将开始,茶工多属江西上饶籍,均须于谷雨后三数日来崇工作。

四、清明过了谷雨边,打起包袱走福建(一),想起福建真可怜,半碗卤菜半碗盐,有朝一日回江西,吃碗青菜赛过年(二)。

(一)福建系江西籍正山小种红茶茶工对制茶地崇安之称,(二)此句意即平素民间过年无不丰珍美味,如回江西吃碗青菜,比武夷制茶期间所吃的来得有滋味,比过年时的山珍海味来得好,在茶季膳食之苦可以想见。

五、采茶不多盘腿坐(一),那敢拿旗打大锣(二),头等工钱我不要,(三)看你包头奈我何。

(一)武夷采茶茶工工资系以采茶数量多少,包头每出其茶工意外予以过量,经几次过量后再平均评定等级给价,此句意即采茶即无多索性不采,坐在茶园休息。(二)采茶工除以采茶多少给工资,采量最少之茶工除取最少之工钱外,且须于包头过量之日采最少者,应一手执红旗一手打锣回厂,以示警戒(请阅第五章第四节)。(三)采茶工工钱分等级采茶不多者头等工资当无希望。

六、采正山小种红茶要采瓜子高(一),低了头来弯了腰,好好丑丑采几把,头等工钱是你要。

(一)正山小种红茶青贵在嫩采,所谓瓜子高即茶青中较小较嫩者。

七、采正山小种红茶朋友莫心焦,卷腰曲背莫性燥,好好丑丑采几把,头等工钱妹包稍(一)。

(一)拿了头等工钱的茶工,甚为光荣,易得女茶工之喜爱。

八、高山作屋花门楼(一),生个儿子做包头(二),掩鼻掩眼来做青(三),

装聋作哑来看焙(四),跳手跳足带山舅(五),扎手扎足做饭头(六)。

(一)制茶厂多建于山上,多建庙宇式,花门楼即雕刻有花纹之楼房。(二)茶工甚看重包头,每一茶工多希望彼能做包头,此句即识技术较差之做青师傅。(四)茶揉捻后即须入焙房焙之,揉茶工将茶由一小窗送交焙师傅,必须叫喊,焙房内须应声接下,此句即讥焙师傅有意与揉茶工作对,有时不予接茶,妨碍揉茶工作,(五)揉茶工每日须由一带山茶师率领上山,由带山师傅指定茶园,始可采摘,故带山茶师每日必须登山越岭忙碌不休。(六)“饭头”即全厂之伙夫,工作最忙最苦,每日时须扎手扎足,形容其忙碌终日,无稍休息。

九、烧火师傅烧大火(一),炒青师傅要磨锅(二),揉茶师傅快快揉,

看焙师傅来开火(三),簸茶师傅快快簸,簸到黄片没一个(四)。

(一)炒正山小种红茶时炒锅须烧大火,使锅变红,始可炒茶。(二)未炒之前,锅刚烧热之时,即须用小蛋石磨锅,以免茶精沾于锅中,影响茶叶品质之劣变。(三)茶揉捻后即入焙房焙之,掌理焙茶师傅即须调节焙火之炎弱。开火即将焙窟中之炭火翻开,使火旺盛。(四)黄片即老茶叶,无法揉捻之茶叶,做茶时均须拣尽黄片,使制茶纯粹美观。

十、一头包袱一头伞,打扮情哥走崇安,采了头春下了山(一),有钱无钱妹喜欢。

(一)岩茶多仅采首春茶,下山即制茶结束,将茶运下武夷山交与茶莊。

十一、武夷山上茶厂多,那个茶厂不唱歌,包头说我好快活,眼睛爱困无奈何!

十二、走厂不走包头厂(一),包头老板无商量,三餐要吃无菜饭,肚子饿成灯笼样。

(一)武夷茶厂分有“包头厂”与“东家厂”,包头厂因为岩主包工制茶,力求开支节省,故茶工饭食较差。东家厂因岩厂己有,包头即为岩主,对待茶工较好。

十三、采了头春下了山,打个山歌好散班(一),今年几个搭得好,明年调拢作一班,

(一)茶工由江西上饶各地招之而来,茶季结束分发工资遣散。

十四、武夷山上九条龙,十个包头九个躬(一),年轻躬了靠双手,老来躬了昔竹筒(二)。

(一)昔时包头因茶价高,工资收入甚丰,故不惜耗费,在山溺于饮赌,一年辛苦所得每花于一时,故岩土包头多数为躬,(二)“昔竹筒”,即做乞丐背竹筒要饭意。

十五、窝在江西觅食,不往崇安采茶,三餐硬饭难吃,高山峻岭难爬。

五十八两大称(一),二分工钱难拿(二),欲问此是何厂,就是傅月生家(三)。

此首为一茶工所作,原不是山歌,但因描写茶工痛苦至为迫真,后面诵于武夷茶工间,故集之。

(一)五十八两称系厂主剥削采茶工所用不合法定之伪衡器,意即五十八两作为一斤计给工价。资方之剥削劳动者实可骇人。(二)昔时工贱时,每采茶青一斤,仅给工钱二分,每一采茶工勤劳终日尚不得温饱,(三)“傅月生”系崇安桐木关茶区一大财主,正山小种红茶山最多,对茶工最刻薄。

站在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古茶道的起点

九哥阅读(3)

电视剧《乔家大院》里有这样一个情节:乔致庸为打通茶路,冒天下之大不韪,亲自于兵荒马乱之时,率队爬山涉水九死一生,南下武夷山贩茶。最终,买茶山,做茶砖,舟车辗转,再组织驼队一直销售到俄罗斯的恰克图,再换回马匹和皮革,堪称中国对外贸易的典范。

其实,这不过是一段“移花接木”的创作。

历史上真正率先打通这条茶路的,并不是祁县乔氏,而是另一位晋商——榆次常家。在山西,有着“乔家一大院,常家两条街”的说法,富可敌国的商界奇才、晋商代表常万达才是走出中国万里古茶路的元祖。

中国人喝茶,外国人也喝茶,但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外国人的下午茶起源于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

距武夷山景区不到十公里,有一个叫下梅村的地方。其名片的正反两面,分别印有“福建古民居村落”和“晋商万里古茶路起点”。如今依然保存良好的大片古民居,就已经被游客追捧;矗立在村口的那根标有“万里古茶路起点”的石碑,就更让来客肃然起敬了。

武夷山这片钟灵毓秀的天地,蕴养着滋润心田的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也养育了憨厚朴实的山民和茶一样的品格。若不是乾隆十二年的那次邂逅,也许他们的生活永远会这样平平淡淡,与世无争。几个陌生的山西商人闯入了他们的生活,看准了武夷岩茶中蕴藏的商机,买下了村子附近所有的茶山荒岭。初来乍到的山西人遭遇了同行的竞争与孤立,几经波折,聪明的山西人摸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找到了一个可靠的本地家族作为合作伙伴,把生意越做越大。山西人姓常,本地家族为邹氏,村名下梅。没有人想到,就是在这里,一条跨越千山万水的茶叶贸易之路由此起步。于是,茶叶从下梅村出发,先到江西河口,然后改为水运到达汉口,经由襄樊、唐河,北上至社旗镇,再换马帮驮运,经洛阳、晋城、长治,到祁县、榆次,再经过太原、大同、张家口,到达归化。在那里,换驼队经过库伦之后,抵达边界城市恰克图。最后,被分送到俄国境内的各大城市,全程近五千公里,这就是被后人称为“万里古茶路”的大通道。三百多年前,中国的武夷山正山小种红茶传人俄罗斯上流社会,并在俄罗斯广泛传播开来。

1662年,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英皇查理二世时,曾将中国武夷山的红茶“正山小种红茶”作为嫁妆,带入英国皇宫,为此,“正山小种红茶”成为贵重的珍品。随后,皇室提倡以茶代酒,将茶引入上流社会,“正山小种红茶”作为当时的奢侈品,后逐渐演化成“下午茶”,喝红茶渐渐成了皇室家庭生活的一部分。英国人对武夷红茶特别感兴趣,早期的伦敦市场只有武夷红茶,别无其它茶类,昂贵异常,豪门富家方能享用得起。由于英国皇室成员对茶的热爱,午后茶成为风行全国的一种时尚的礼仪,通常都在红茶中加入牛奶或奶酪。由于当时茶价很高,由此还规定“武夷小种”红茶泡二三次。茶馆自1864年出现后,逐步在英国大行其道,竞成单身女子可以公开会晤朋友而不损及名誉的唯一场所。

站在“晋商万里古茶路起点”,不得不敬服古人,竞走出了这样一条崎岖坎坷之路,穿越百年,绵延万里。他们以中国人固有的勤劳坚忍谱写着一曲伟大壮丽的创业史。如今,路已荒芜,当年的车辙却还依稀可见。沧海桑田,我从这小小的盖碗继续追寻,百年前那挥之不去的茶香,穿越历史,飘然入梦。

我的人生注定与正山小种红茶结缘

九哥阅读(4)

我生命中与正山小种红茶的联系,缘于生长在乌龙茶的故乡—武夷山。

从我记事起,家中有一片茶园,爷爷种下的。清明刚过,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守在茶树下,仰望我五叔登木梯,在高高的茶树上采撷茶叶。我小心拾起飘落的鲜叶,守着摊晾在老宅竹筛中渐渐失去水分的茶叶片用炭火烘焙,直至深夜不肯离开。有时我甚至在满屋飘香中瞌睡。父母纳闷,性格活泼开朗的小姑娘—我,怎会对叔叔做茶如此着迷?

高中毕业,家里人口增加。爷爷将茶园给了父亲建新宅,那高高的茶树在我眼前消失,成了挥之不去的记忆……

如今,正山小种红茶已走进寻常百姓生活里,也成了达官贵人追捧的佳品。但我实在不知道,多少人懂茶……

我爱红茶,而且独爱正山小种红茶,因我懂它。春天,我在茶园里抚摸着经过严冬考验后发出的鲜叶嫩芽,和它们共同呼吸着大自然清新的空气,尤其是那植物吐露的芬芳。

有人说,正山小种红茶的花香果香是制茶师傅做出来的,但我固执地认为,它们是茶生命中固有的,被懂茶的师傅保留下来而已。正山小种红茶是极有灵性的植物,它和我一样,喜欢一个干干净净的天地,吸取着周围其他植物的精华。正山小种红茶,是古人不断优选的品种,生长在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一个好的制茶师傅,通常是摸透了茶的脾气,甚至是茶的知音。他能让茶将它所有的优点释放出来。故,好山好水出好茶。

正山小种红茶,从生长到采撷到制作,每个可能产生变换的环节都得精心呵护,如同呵护你的孩子。一泡好茶,如同一个成熟的生命,静静地站在那儿,等待守候。我,轻轻地唤醒它,选用上好的山泉、适度的水温、适当的浸泡时间,用一颗平静的心温柔地冲泡。卢仝的七碗茶诗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只有当茶的生命进入你的骨髓,才能有如此境界!

正山小种红茶,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佳品,更是我生命里最喜爱的伙伴,那高高的茶树一直耸立在我心里,从不曾消失。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06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