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竟然源于正山小种红茶

九哥阅读(6)

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于清朝初期创造了武夷红茶制作工艺之后,武夷红茶经历了两个半世纪的繁荣。清朝末年,由于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红茶异军突起,占据国际市场,武夷红茶急剧衰落。在正山小种红茶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改良而来的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是最精湛的,是迄今最高技术水平的茶叶制作工艺。这套制作技艺的形成,有传承也有创新,是传承与创新精妙结合的典范,是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智慧的结晶,杰出的创造。

为什么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承传于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工艺

从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采摘、萎凋、揉捻、炒青、焙火、拣剔6个工艺元素与武夷正山小种红茶制作工艺元素完全一致。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的初制工艺,据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专家邹新球研究,有“采摘、萎凋、揉捻、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 8个工艺环节。其中,除“发酵” “熏焙”工艺为武夷正山小种红茶所独有外,其余全部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所继承。为此,我国著名茶学家、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肯定: “青茶制法,脱胎于小种红茶。”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中的做青工艺是在红茶制茶基础上的创新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中的做青工艺,是形成武夷岩茶(大红袍)特有品质的关键性工艺。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在其主编的《茶经述评》中指出: “乌龙茶的优异品质,主要是通过萎凋、做青形成的,该作业包括晒青、摇青、晾青3个工序,这是奠定香气和滋味的基础。”著名武夷岩茶专家、高级农艺师姚月明在其撰写的《武夷岩茶》论文中也讲道: “做青是形成三红七青(绿)独特风格和色、香、味的重要环节。”可见,做青工艺是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中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工艺元素,舍此不能形成武夷岩茶(大红袍)绿腹红边、岩骨花香、回甘韵显的特异品质。

做青工艺的形成,可能源于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的经验积累,也可能是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承接了明代朱升茶叶制作理论,在朱升的制茶理论指导下创新的制茶工艺。朱升乃明初翰林学士刘基(刘伯温)的好友,曾为朱元璋的谋士,学识渊博,著述甚丰,除精于政治谋略外,对茶叶的特性及其制法也研究颇深,自成一理。他的研究成果以《茗理并序》的诗歌形式广为传播:“茗之带草气者,茗之气质之性也,茗之带花香者,茗之天理之性也。治之者,贵乎除其草气,发其花香。法在抑之扬之间也,抑则实,实则热,热则柔,柔则草气渐除。然恐花香因而太泄也,于是复扬之。迭抑迭扬,草气消融,花香氤氯。茗之气质变化,天理浑然之时也。漫成一绝:一抑重教又一扬,能从草质发花香。神奇共诧天之妙,易简无令物性伤。”

从《茗理并序》说的制茶理论,对照武夷岩茶(大红袍)做青工艺,可以清楚看到武夷岩茶(大红袍)做青工艺中的摇青和晾青,完全取法于《茗理并序》中的扬与抑。摇青为扬,晾青为抑,一摇(扬)一晾(抑)交替运作,反复数次,便使茶青气味由浓烈的青草气味转变为馥郁的花香、果香气味。迄今为止,武夷岩茶(大红袍)做青工艺都在遵循朱升《茗理并序》中扬与抑的理论指导。

由此,作者认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中的做青工艺,是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在取法朱升制茶理论基础上,自觉实践,自主创新的工艺元素。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理论指导下创新,较其他工艺元素更富有科学意义。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中的“足火”、“炖火”是焙火工艺的发展与创新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10个工艺环节中,焙火工艺占了4个,可见焙火在武夷岩茶(大红袍)制法中的地位作用非同一般,它对岩茶品质特征的形成与提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焙火源于红茶,又高于红茶。其作用有3个层次:基本的层次在于干燥、去水分,这是焙火的低层次,俗称“走水焙”。中层次的焙火,目的是使茶叶达到“足干”,含水率降至5%左右,又称这种焙火为“足火”。焙火的高层次是“炖火”,是在足火基础上,通过闷盖炖火,低温久烘,促进茶叶吐香吸香,从而增进茶叶香气,醇和茶水滋味,去除苦味、涩味及其他不良杂味。对于岩茶的炖火工艺,我国著名茶学家、安徽农学院陈椽教授曾有高度评价: “青茶(武夷岩茶)闷盖炖火,低温长烘、吐香吸香,是最高技术措施。”炖火工艺为武夷岩茶(大红袍)所独有,是焙火工艺的创新。炖火工艺是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在长期的熔火实践中发展的新工艺,完全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结果,是实践出真知,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形成条件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既不是如正山小种红茶一样发端于某种机缘巧合,也不是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突发奇想的产物。该技艺的形成,有四个必不可少的原因。

1,同在武夷山有现成的正山小种工艺元素可继承

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发源地。武夷红茶尤其是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历经250余年的改进和完善,其工艺元素十分精湛。除“发酵”与“熏焙”两个工艺元素外,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中的采摘、萎凋、揉捻、炒青、烘焙、拣剔等工艺元素,继承的都是武夷正山小种红茶的工艺元素。

2.有明代茶人朱升有高明的理论指导

决定武夷岩茶(大红袍)内质特征的做青工艺,作者认为很可能是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接受明代朱升《茗理并序》的理论指导而创新的工艺元素。这从武夷岩茶做青工艺中反复交替的“摇动”与“静置”的手法同朱升的“迭抑迭扬”“一抑重教又一扬”的理论如出一辙可得到印证。虽然朱升著文于明代,与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创始年代不是同一个时代,但是并不影响该理论的指导作用。因为朱升的《茗理并序》传授的“选抑选扬”做青方法,源于朱升对茶叶特性的理性认识: “茗之带草气者,茗之气质之性也,茗之带花香者,茗之天理之性也。”“茗之气质变化,天理浑然之时也”。至今,做青工艺还没有脱离朱升对茶叶特性的理性认识。由此可以推断,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做青工艺是朱升制茶理论指导下的工艺创新。

3.有历代武夷茶人长期的实践经验积累

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在长期的红茶焙火实践中,认识到焙火除了对茶叶起干燥作用外,还有改变茶叶滋味、升华茶叶香气、提升茶叶品质的功效。于是,在焙火生产实践中,逐渐积累和总结了一套改变滋味、升华香气的方法。比如,用中火功将基本干燥的茶叶连续烘焙数小时,将茶焙至足干状态,可有效去除苦味、涩味、臭青味,收到茶叶滋味甘爽润活的效果。这个工艺,在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中称之为“足火”。再如,采用“低温久烘、文火慢焙”的手法,将已足干状态的茶叶,置竹制焙笼中,再焙火若干小时,待茶香发越即行“闷盖炖火”,令茶叶吐香吸香。这一工艺手法,在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中称之为“炖火”。经炖火的茶,香气充分发越,升华并转化为清纯酸郁的花香、果香和沉香凝韵的木质香。由此可见,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足火、炖火工艺是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在长期焙火实践中总结和积累出来的绝活,是实践出真知,实践基础上的创新。

4.武夷山茶叶制作先贤超人的智慧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武夷山是地灵人杰之地。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是悟性很高、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群。凭着超人的创造智慧,创造了小种红茶制作工艺,创造出驰名海外、享誉世界几百年的武夷红茶。同样,在武夷红茶行将衰落的时候,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又凭借超人的创造智慧,创造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首开青茶(乌龙茶)制作之先河。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创造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的智慧不仅表现在做青、炖火工艺元素的创新上,还突出表现在工艺元素的精妙组合和工艺链条的精巧构建上。从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创造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轨迹。首先,他们将小种红茶的工艺元素逐个分析,在弄清这些工艺元素的功能作用之后,有取有舍,有继承有创新。接着,将继承的、新创造的工艺元素按照各自的功能作用,把功能作用相同的、相近的工艺元素,组成一个个元素组合。然后,再将这些组合一一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由多种功能、多个组合组成的环环相扣的工艺链条,既各有专功,又系统配套,每发挥一种功能作用,完成一个组合作业,便形成一个形质特征。工艺一环一环推进,特征一个一个形成,最终构成一套能适应茶叶生化变化,可形成独特形质特征的精湛的茶叶制作新工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

结语

2005年7月武夷山市政府根据我国台湾茶学专家林馥泉教授1940年在武夷山实地记录的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撰写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的内容做了完整表述:“武夷岩茶制作工艺有10道工序:采摘一萎凋一做青一炒青一揉捻一焙火一扬簸、拣剔一复焙一团包一补火。”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将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列入《传统手工技艺》名录,将无形的非物质的手工技艺物质化。由此确立了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传统地位,成为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内容的官方权威表述。

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工艺精解(精)

九哥阅读(6)

小种红茶属全发酵茶类,初制基本工艺是鲜叶经萎凋、揉捻(加工红醉茶采用揉切)、发酵、干燥四道工序。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序。萎调方法有自然萎调和加温萎凋两种。萎凋时间、萎调程度的掌握因萎调方法、季节、鲜叶老敏度因素而异。发酵是决定红茶品质的关键工序。通过发酵促使多酚类物质发生酶性氧化,产生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等氧化产物,形成红茶特有的色、香、味。

不同种类的红茶,虽由于对外形和内质的要求不同,工艺的技术掌握各有其侧重点,但都要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和干燥四个基本工序,且同一个工序中原料的一般生物化学变化及其意义,也是大体一致的。红茶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但在制作过程中各种成分的变化却是十分复杂的。红茶制作过程中各物质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规律与外界条件的关系,对于科学制茶,提高制茶质量是十分必要的。

正山小种红茶的详细制作加工程序

1、萎凋

将采下的茶鲜叶薄摊,是让其散失一部分水分的工艺处理过程在逐步失水的萎凋过程中,叶子因失水使叶细胞汁相对浓度提高,叶细胞内各种酶系的代谢方向趋于水解作用。一部分水解酶如淀粉酶、蔗糖转化酶、原果胶酶、蛋白酶等物质的活性都有提高。

萎凋过程中,酶活性的提高则与叶组织内部酸化有关。由于糖类物质降解成有机酸,酯型儿茶素酯解生成没食子酸,原果胶生成果胶酸,叶绿素水解有叶绿酸的形成等,使萎调叶逐步向酸性转化,PH从鲜叶的近乎中性降低到5.1-6.0之间,与酶的最适PH相适应,使酶的活性增加。而茶鲜叶中酶的最适PH一般偏于酸性,如淀粉酶为5.0-5.4,蛋白酶为4.0~5.5,多酚氧化酶为5.0~5.5.过氧化物酶为4.1~5.0,此外,随叶子的逐步失水,酶及其作用物的相对浓度升高,结合态的酶,部分可转化为游离态。

萎凋叶水解酶活性的提高,有利于促进鲜叶中一些高分子有机化合物的水解提高萎凋叶中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含量。这些水解产物对红茶色、香、味的形成均有积极的意义。

如以糖苷形式存在的结合型香气受水解酶B-糖苷酶水解,香气化合物游离出来。脂肪氧合酶使茶叶中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亚油酸降解形成C6-醛等有清气的挥发性化合物。萎凋中香气成分总量增至鲜叶原料的10倍以上,其中以顺-3-已烯醇、反-2-已烯醇、芳樟醇增加最多,一些非挥发性成分如氨基酸咖啡碱在萎凋中也有所增加,这些成分对茶叶滋味有积极作用。

茶叶在菱凋中,氧化酶活性的提高则为揉捻开始以后的发酵工序提供了良好的发酵条件,在0-16小时萎凋期间,随萎凋时间延长,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至最大,如继续延长萎凋时间,酶活性开始下降。

2、揉捻(切)

在揉捻过程中,茶叶组织损伤和细胞破损,膜透性增加,化学成分和酶得到混合,各种化学反应得以实现。由于茶多酚类是蛋白质的沉淀剂,易使许多酶失活或活性降低,如TCA循环酶系已基本失活。但由于茶多酚类化合物是PPO的作用基质,酶在自身的基质中变性较慢。其中,低分子量的PP06立即消失,PP04,PPO2也仅隐约可见,而PPO1,PPO3和PPO5活性基本保持不变,成为发酵期间起主导作用的酶蛋白组分。

在揉切阶段,还包括脂肪氧合酶催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大量挥发性碳基化合物。但多酚类的酶促氧化及其后续的聚合、缩合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伴随反应,是揉捻(切)和发酵工序中物质变化的主流。这个由萎凋的水解作用为主导到揉捻开始以后以氧化作用为主导的物质变化,决定着红茶品质特征的形成。

萎凋过程中酶的活性变化,即与萎凋进程有关,又受温度影响。在同一温度下,萎凋时间延长,酶的活性升高;在不同温度下,萎凋温度增高酶的活性提高愈快。

3、发酵

发酵过程中,各种化学反应都很活跃,一些极为复杂的化学反应得到加速,其中最重要的是PPO和POD酶促的氧化作用,也包括B-糖苷酶水解反应的加速以及脂肪氧合酶的作用。发酵过程中,由于儿茶素的氧化,一部分酶与氧化的多酚类结合成不溶性复合物,使酶丧失催化机能。多酚基质的减少也会导致酶活性的降低。与萎凋叶相比,在发酵期间PPO和POD活性持续下降,但PPO的活性降低较POD快,这主要是由于发酵叶中有机酸的增加,pH降至5.0以下,使PPO丧失了最适pH条件,而POD的活性因酸度适宜而下降缓慢,使得PPO与POD的活性比值下降,POD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并对茶多酚氧化产物的形成和积累产生一定的影响。发酵期间,PP0同工酶带中,PPO1始终保持相对较强的活性,其他几条酶带活性则逐渐减弱,而POD同工酶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低分子量、迁移率较大的酶蛋白组分上,萎凋叶一经揉捻,POD7,POD8、POD9及POD10等四条酶带即消失或仅隐约可见,分子量较高的组分POD2和POD3热稳定性好,对多酚的敏感性差,活性受影响较少,至发酵完毕仍保持相当的活性,是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酶带。

发酵酶活性还受鲜叶萎凋程度、萎凋温度及发酵温度的影响。当萎凋叶含水量低于68%时,随萎凋叶的失水,发酵叶中酶的活性明显下降,重菱凋的萎凋叶酶活性高,但叶内茶多酚浓度大,发酵时酶蛋白与氧化了的茶多酚产生不可逆沉淀增加,使其活性下降。只有适度轻萎凋,可保持发酵过程PPO的较高活性。

萎凋时温度过高,酶活性虽然迅速激活增加,但维持活化的时间较短,到了揉捻发酵过程就会显著下降,不利于多酚类的酶促氧化。

发酵过程中的叶温控制也很重要,在较低温度(如20℃左右)下发酵,不仅可以保持酶有较高的活性,而且酶的活性降低速度也较慢,有利于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

4、干燥

发酵工序结束,酶所担负的使命已经完成,此时务必迅速终止酶的作用,才能保证在良好发酵条件下所形成的优良品质,而进入干燥工序。

高温能使酶产生不可逆热变性,但在较低温度下,温度如升高,反而会促进酶的催化能力。干燥初期,当叶温升高到约45℃~50℃时,酶的催化作用十分强烈,能使部分多酚类在短时间内迅速氧化。叶温达到70℃~80℃时,酶处于热变性状态,催化机能停止,但不一定都成为不可逆的热变性。80℃~100℃时,经过一定时间,酶的生物学特性才会彻底终止。因此,要保持茶叶各项有效品质成分,干燥前阶段叶温必须在80℃以上,并辅以充分排湿。

红茶干燥一般为二次干燥,第一次以90℃~95℃热风将茶坯烘至含水量15%~25%,称打毛火。下机摊晾散热,冷却至室温。再进行第二次烘干至含水量为5%-6%,称为打足火。毛火干燥对PPO和POD的失活作用较明显,分别降至萎凋叶的8%和7.5%左右。足火干燥后,毛茶中的PPO和POD活性仍有残余,分列为0.4%及4.0%。这主要是高分子量、热稳定性强的PPO1,POD2和POD3,即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并在成茶中残余的均是那些热稳定性好,对多酚敏感性差的高分子酶蛋白组分。

 

传统正山小种与工夫红茶的泡法有什么不同(精

九哥阅读(4)

传统正山小种红茶的泡法与工夫红茶的泡法有所区别,工夫红茶的泡法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将茶叶的韵与味充分发挥出来,而正山小种红茶的泡法相对就简单些。冲泡正山小种红茶最好使用山泉水,水温控制在85℃~90℃左右,这样才能将正山小种桂圆的香醇发挥出来。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肥实,色泽乌润,泡水后汤色红浓,香气高长带松烟香,滋味醇厚,带有天然桂圆汤味。

在冲泡正山小种的时候要注意,应该高冲水低斟茶,目的是为了让所投的正山小种红茶充分浸泡,每泡茶出水一定要透彻,否则留下的茶汤会影响下一泡的茶汤。

另外就是茶叶的量不要太多,每次使用3-4克就足够,否则太过浓稠会影响茶香整体的质感

(1)根据瓷壶的容量投入适量茶叶,冲泡后的茶汤要求色红艳为益,冲泡时间10秒以内为宜。

(2)将过滤网置于茶杯上方,而后快速的将茶水注入茶杯中(此时注入茶水定要急冲入杯中否则在茶杯上方会出现白色泡沫会影响红茶的美观)。

(3)头泡的“温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洗茶”)的出水要快,这一泡的浸泡时间应在5秒内出水为佳,否则会对茶叶香气的表现产生不良的影响,不同品种的正山小种红茶浸泡时间不同,通常来说正山小种红茶不适合长时间浸泡,一般前4泡的浸泡时间不宜超过10秒,后几泡浸泡时间可以略长一些,但也以不要超过20秒为宜。

(4)茶叶冲泡之后就应该闻香观色:红茶经冲泡后即可先闻其香,再观察红茶的汤色。品饮尝味:待茶汤冷热适口时,即可举杯品味。尤其是饮高档红茶,饮茶人需在品字上下功夫,缓缓啜饮,细细品味,在徐徐体察和欣赏之中,品出红茶的醇味,领会饮红茶的真趣,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正山小种红茶的冲泡方法简单却不失韵味,若是在家中自饮的话,简单白瓷杯冲泡就好,但是冲泡之前最好提前洗茶一遍,去除茶叶污渍悬浮物,更加干净卫生。

制茶、鉴茶、泡茶中的五味平衡

九哥阅读(5)

茶可以五行足,五味全,这是茶成为中式哲学重要载体的原因之一。五味理论着实复杂,我只能谈谈我在制茶、鉴茶、泡茶中的一些个人理解。

五味是指“酸苦成甘辛”,酸苦为阴,成中,甘辛为阳,在茶中,成大多是以“鲜”的形式存在,所以,五味在茶中的体现主要是以苦、鲜、甘三种滋味为主,以酸为辅,辛为稀缺滋味,在岩茶中相对容易喝到。酸、苦是给人收敛感的滋味,所以,茶的理想状态中这两者占的比例应尽量减少,鲜与甘是给人愉悦感的滋味,故而这两种滋味常常更为人所重,而辛作为一种发散性提升感的滋味,是茶中难得的滋味,是“茶气”的重要表达之一。

所以五味的理想结构我主张的是酸(5%~10%)、苦(25%左右)、鮮(30%左右)、甘(30%左右)、辛(5%~10%),当然这是一个参考值,并不是每一款茶都有五味,有的茶没有酸,绝大部分茶不会出现辛,但这个参考值有助于指导制茶、泡茶以及茶的鉴别。茶之制、鉴

酸酸有原料酸与工艺酸两种,有些茶树品种会有难得的果酸味,这种自然的果酸呈现的一定是清酸,往往伴随着很好的回甘,比如铁观音树种,之所以以前一段时间出现拖酸工艺,就是为了通过工艺来模仿铁观音树种本身有的果酸,但自然界的味道人为去模仿,往往适得其反,所以带有真正果酸的铁观音仍然是可遇不可求。这种良好的果酸在一些古树生普中也能遇到。

工艺酸则是发酵工序的附属品,发酵食物常常出现酸味,比如酒也是发酵食物,酒味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酸味,特别是红酒,所以带有发酵工艺的茶中出现酸的滋味很正常,这里要提出的是只有红茶与乌龙茶才有发酵,黑茶、黄茶是闷渥,是外在的湿热反应,而发酵是由内而外的反应,所以,正常来说只有红茶与乌龙茶允许出现酸味。酸是茶汤的架构滋味之一,但是酸重则大部分人不能接受,所以红茶与乌龙茶在制作过程中应避免酸重,比如红茶高温高湿发酵者要掌握好度,而乌龙茶杀青后应尽量及时烘干,否则走向酸败,从本质上影响了茶的品质。如果从茶中喝到的是正常的果酸或者适度范围内的发酵酸,都是可以被认可的,甚至是难能可贵的。如果是初制过程中发酵过度或老茶存放过程中阳光照射与受潮产生的酸败,则是负面酸,是茶品质不好的表现。

苦可以说是茶的本来味道,本来面目,古老的未被驯化的茶树苦不能食,经过人类的驯化(选择基因、稳定基因),野生的苦味逐渐减少,茶为人所用。所以,一定范围内的苦,需要被接受。好的茶大多不令人察觉到苦昧,有时候不是因为这茶苦味比其他茶少,而是有足够的甘鲜来平衡。茶中之苦也分两种,树种苦与工艺苦。树种基因驯I化的程度决定了留下苦的滋味多少,所以,有些树种基因古老,会带有特有的苦味,这种特有的苦味无涩,伴有强回甘,清苦,具有穿透力。

苦味入心,茶为良药。比如老曼峨的苦、桐木关麻粟的苦、老六安茶的苦等。关于古老树种的苦味有两个情况需要提出,第一,不是一定树老基因老,老的树种未经过人类选择性栽培而自然繁殖出的小茶树也会延续这种苦;第二,过于古老的野生茶树特别是云南原始森林的一些千年古树苦味过重,人体难以驾驭,大寒,微毒,不可饮。第二种苦是工艺苦,茶叶加工时大部分正常的茶都应通过不同的工艺方式减少茶的苦涩,转化为香气和甘甜滋味,工艺把握不当,使茶留下的过多的苦,则是属于负面的苦,这种苦往往伴随涩味,苦涩易化可以接受,苦涩难化则是品质不好的表现。比如,机器采摘的茶更易留苦涩味,岩茶走水不透会留苦涩味,绿茶摊晾不足,苦涩味易重。

咸前面有提到,在茶中,成大多是以“鲜”的形式存在,轻则为鲜,重则为咸,鲜味丰富的老树老火工艺茶则会出现成味,有人会以为是菜锅炒了茶,这是认知低级错误,如果是菜锅炒茶,则何止会有咸,也会有油腥,茶汤既然清亮,则必然不存在是菜锅炒了茶而让茶有成味。老树、老火,是茶出现成味的必要条件,能炖老火而不烂的只能是老树原料,就像炖鸡汤要用老母鸡,小鸡久炖,肉便烂了汤也不会厚滑。这种咸味我在六安老绿茶中有喝到,在一款老树铁观音制作的红茶中有喝到。呈现出了成味的茶,必是中上等以上的品质,往往茶汤色浅,滋味甘厚重滑。

人们喝茶总是逃避苦,追求甜,所以有不良之人在工艺上动手脚,茶叶加工过程中添加糖水,让茶更甜。人,总是容易被漂亮的表象迷惑。我很喜欢赵恩语赵老写的一句诗“苦甘奇特在同时”,这是对茶的甘甜滋味最好的表述。苦不是令人愉悦的滋味,但是没有苦来平衡的甜,则更应小心。酸为筋,甘为肉,苦为骨,成为血,辛为气(我写此处与五味理论对应不同,可再琢磨),有肉无骨,并非上品。

辛辣感,大多在岩茶中可见,呈现辛辣香的茶往往是力量型茶,是—种高密度的香,许多好的岩茶品种不仅在开汤中有辛辣感,泡透之后叶底冷却也能闻到明显的辛辣感。这也是辨识好品种好工艺的参照之一。

茶之冲泡

我曾提出过一个观点,泡茶是茶口十力叮:工艺的最后一道工序,茶汤入口之前人对茶所做的所有干预,都应算作工艺,泡茶过程会影响茶汤的呈现方式,泡茶可以彰显工艺的优势,也可以调整弥补工艺的一些不足。

我们所说的相对完美的茶汤五味结构是少酸少苦多鲜多甘,有辛必然要体现出辛,那么在泡茶过程中,就应尽量避免重酸重苦,鲜甘辛不显。原则上确立以后,我们可以在泡茶手法上去思考如何调整各种滋味的呈现。

比如酸,高温、久闷,酸重,如果要降低茶汤中的酸,则可以降低水温,减少浸泡时间,降低冲击力度。酸味一般在前几泡偏重,这个重酸期过渡之后就可以恢复正常的冲泡手法,逐渐提高水温,延长浸泡时间。比如苦,投茶量大,慢注水,低注水,久闷,苦重,如果要降低茶汤重的苦,则可以减少投茶量,相对拉高注水增加注水力度,减少浸泡时间,苦重期也在前段,头几泡容易重苦的阶段渡过之后,恢复正常泡法。比如鲜、低温、轻注水,可更大程度保有茶的鲜味,如若是咸,则前段泡不能久闷,应高温快出汤。比如甘,顺畅注水均匀释放,茶汤饱满甘甜。比如辛,务必高温有力度注水来激发。

当然我所说的这些五味平衡细节讲解可能还有—些需要推敲之处,但是这个思考角度值得探讨,与同好分享之。

以茶服药靠谱吗?

九哥阅读(5)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过日,子离不开茶,茶是老百姓最熟恶的饮品,《本草拾遗》说:“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更是给予茶更高的评价。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饮用的“健康饮料”,其含有非常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茶叶中所含的成分非常复杂,有机化合物约有450种以上,无机矿物营养元素也在15种左右,具有抗氧化抗衰老,防癌,增强免疫功能,降脂降压降血糖等保健功效。

“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本身就是一味中药,但是茶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喝吗?它可以与药同服吗?很多人认为在服药期间要忌饮的茶,以免降低药物对机体的效用,但是据相关研究发现,这句话说的笼统,有对的一面,也有不对的一面。

以茶服的药,有害健康

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茶的壶,茶杯和保温杯等一些茶具表面会附着棕黑色”茶黝”,其成分主要就是吸附有鞣质的碳酸钙微粒和一些释酸盐类物质。

总体来说,这是因为茶叶中的茶质与茶具表层材质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的。

或许大家对于茶鞣质并不熟悉,但对于茶多酚那是耳熟能详,其实鞣质就是茶多酚,它与茶单宁统称为茶多酚,是酸性物质。据资料记载,茶叶中含有18 – 35%的茶多酚(茶鞣质)。

当以茶服药时,茶中的茶多酚就会和药物中的蛋白质、生物碱或重金属盐类等起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沉淀物,影响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致使药物失效,而且还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症状,例如在服用硫酸亚铁,枸橡酸铁胺,富血铁、乳酸亚铁补血露等制剂时,不能用茶水送服,茶叶中的鞣质会与铁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性的鞣酸铁盐类,还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在服用滋补性中药如西洋参,大枣,山药,阿胶等药物时也不宜饮的茶,因为鞣质具有收敛作用,会妨碍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

此外,茶中的质在肠道内还会对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新霉素等药物发生络合或吸附反应,从而影响这些药物的吸收和活性,例如,唯诺酮类抗菌药物中含有与茶碱和咖啡碱相同的甲基黄嘌岭结构,其代谢途径类似,所以在服用这些药物时饮的茶,茶中的咖啡碱和茶碱会干扰体内茶碱和咖啡因的代谢平衡,致使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半衰期延长,造成人体不适。

此外,若用茶代替水服的药,就等于过量服药,形象地描述就是,用水服药时候,是一粒药的药效,若以茶服的药,就有可能相当于吃了近两粒药,多则对身体造成危害。

此外,茶碱,咖啡碱等成分,具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不利于患者休息调养,因此心悸,失眠,多梦患者服用宁心安神类药物时若服用茶水,反而降低安神药的疗效,产生“解药”的效果,所以,在服用诸如此类药物时,不能以茶服的药。

茶本身就是一味中药

茶在中国最早是以药物身份出现的,中国对茶的养生保健和医疗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人们逐步了解到茶有安神除烦,少寐,明目,清头目等27种茶疗功效。

古代茶疗茶方剂也被广泛的运用,据诸多典籍相关的记载,如《中国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中国药膳学》等诸多著作中,都录有许多茶疗方剂。

由于茶叶成分复杂,当你品饮时,不论中药或是西药,茶叶中的成分都有可能与之发生化学反应,破坏药性,影响药物的一些疗效。

那么,所有的药剂都不能以茶服药吗?并不是。据医书记载,茶本身就是一味中药,有一些药方,就是用清茶送服,或煎汤与茶同服,目的是利用茶的苦寒之性,清上降下以利血行,从而发挥药效。例如,在日常中药中常用到的“川芎茶调散”,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具疏风止痛功效,该方明确指出,“用时以清茶调服”,此外,还有以茶为佐药取茶叶的苦寒性味,既可上清头目,又可制约用药过于辛散与温燥的性质,使升中有降,如“菊花茶调散”,也是以茶服用的。据史料记载,当服用某些维生素类药物时,茶水对药效则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茶叶中的茶多酚还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吸收,同时,茶叶本身含有的维生素比较全面,如维生素A, B, C, D, E、K等,故与这些维生素片或胶囊一起服用,并不影响其吸收。

因此,用茶服药的做法并非是不可取的。

辩证着待,理性服用

那么,茶与药究竟能否“愉快”地相处呢?

“茶有清热,消暑,解的毒,消食,祛痰,祛风解表,止咳生津等功效。”这是许多医书与诗歌中都有记载的。中医上讲究人体冷热平衡,根据季节和人体的凉热状况来选择喝茶的类型。首先,我们从茶与药上做一个简单的对比:药有寒、热、温、凉四性,以感冒为例,感冒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当感染风寒感冒时,可多选择辛温药饮用,如桂枝,生姜等;当感染风热感冒时,多选择寒凉药如桑叶,菊花,薄荷等;同样,即使茶叶种类繁多,也与药有相似的属性,例如,以红茶和绿茶为例,红茶偏温,可以帮助消化,可利尿,消肿,并有强心的功能,较适合冬天饮用。绿茶属苦寒,具有提神清心,解毒醒的酒,生津止喝,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的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心脑血管,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比较适合夏天饮用。

所以,茶水对药效的影响与所服药物的种类、茶水的浓度及饮茶量的大小都有关联,不论中药还是西药,茶叶中的成分都有可能与之发生作用,破坏药性,甚至影响药物疗效。

因此,一棍打死”用茶服药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辩证看待,理性服用。当然,在不明确茶水对所服药物是否有干扰的情况下,建议避免喝茶与服药同时进行,或者选择在服药一段时间后再饮的茶,两者应间隔2小时以上。

茶本身就是一味药,但是又有其特殊性,茶乃天地精华,品茶顺为最佳,顺乃人生之根本,茶与时顺,与药顺,与已顺才能喝出好健康。

漫谈茶的修仙、养生与茶寿

九哥阅读(5)

身与心,灵与肉,是一个现实问题,也是个永恒的哲学命题。

有人说,身体是灵魂的容器。这只有着七情六欲的”容器” ,从摇篮到坟墓,相伴一生。藉由它,我们可以品尝酸甜苦辣,感知声光色影,感受喜怒哀乐。也许,人生并不长,病痛、囊老、死亡,也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天道” ,但中国人更愿意相信: “我命在我,不在于

天”。这不意味着将人与天对立起来,而是要“天人合一N

茶,人在草木间,冥冥中暗合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追求。于是, “获圣”陆羽在《茶经》就开宗明义地说: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酮、甘露抗衡也。”它,这一源于南方的瑞草嘉木,在幽寂的山野与我们不期而遇,然后进入我们的身体,进入热闹的人间。从此,它,由自然变成了生活、变成了文化的一部分。

饮茶,强身健体,安心宁神。是茶,让我们可以更健康、更清醒、更酯达、更优雅地活着。

一、从饮茶修仙说起

中华茶史的鸿蒙时代,总是交织着浓烈的神话色彩。

被国人奉为农业与医药之祖的神农氏,也是茶最初的发现者与利用者。他发现茶的经历充满了传奇:他在山林里遍尝百草,亲试药性,不幸中毒。就在生命垂危时,茶无意中解了他的毒。传说也好,偶然也好,茶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开始被人们所认识了。

或作药,或下饭,或煮羹,或煮饮,茶在汉魏六朝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很多元。而且,那也是一个修仙炼丹、谈玄论道之风帜盛的时代。于是,随着茶叶保健功效日益被发掘,它医药、炼丹以及仙道之间纠缠着越来越多的联系。道经也声称,饮茶始于老子。

“老子出函谷关,令尹喜迎之于家首献茗,此茶之始。老子曰:食是茶者,皆汝之道徒也。” ( 《天皇至道太清玉册》 )

自战围起,因帝王贵族多痴迷于神仙方术,渴求长生不老的秘方,而被人们认为拥有某种神秘力量的方士遂层出不穷,且异常活跃。这些方士往往医术、炼丹术兼备,在其著述的理论中,多把茶视作修仙的灵丹妙药,这从《茶经·七之事》所辑录的文献就可窥见一斑。如, 居士《食忌》云: “苦茶久食,羽化。”又如陶弘景《杂录》 : “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

而在阴阳五行学说与黄老之术盛行的魏晋南北朝,羽士缁衣之流,茶是日常修行中不可或缺的。蟹如,晉人单道开,不畏寒署,常服小石子。所服的丹药有松、桂、蜜之气,喝的只有茶跟紫苏。

又如,晋代余姚的虞洪入山采茶,遇道士丹丘子,经其指点引导至瀑布山,发现了上等好茶。此外,在汉魏六朝的笔记中,也记载了许多神仙鬼怪的传奇茶事。

可见,服饮茶可助修仙成道的观念由来已久。至”茶道大行”的唐代乃至后世,这一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以至于在脉茶诗文中成为表达“定式”。传诵干年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把喝茶的身心体验书写得淋漓尽致,使人即使隔着干年的时光还能感觉到字里行间飘的“仙气”:……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党两敲习习清风生。蓬菜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七碗茶”的意象,在唐以后的诗词中几乎被奉为经典: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全七碗茶。” (苏轼《游诸佛舍一日饮茶七盏戏书勤师壁》 ) “七碗煎尝病未能,两腋风生空自笑。” (苏辙《梦中谢和老惠茶》 )等等。就连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也不禁发出“不如仙山一暖好,泠然便欲乘风飞”的赞叹。

“茶可通仙”更是为修道者所深信。“得来抛道药,携去就僧家 干惭故人意,此惠敌丹砂。”晚唐薛能认为茶的功效完全可以取代道药丹砂。自称为“涵虚子雕仙”的朱权,系朱元環第十七子,他更是直言道: “卢全吃七碗,老苏不禁三碗,予以一距,足可通仙灵矣。”明人罗康也坚信: “茶通仙灵,久服能令升举。

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饮茶成仙是古人天真浪漫的愿望,或说饮茶能让人产生飘飘欲仙的美妙感觉。也许,饮茶不能羽化开仙,但能延年益寿,确是不争的事实。

二、既享受,又享“寿”

常言道: “人生七十古来稀” “生年不满百” 。但是,即便是在寿命普遍不高的古代,也有寿者。他们通过一盏清茶,让有限的生命得以延长。

据《南部新书》记载,唐大中三年(849年) ,东都洛阳有一僧人,有120岁高龄。唐宣宗问他: “你如此长寿是服了什么药?”僧人回答: “我自幼出身贫贱,从来也不知道什么药性。只是本性爱喝茶,唯茶是求。有时外出,一天喝百余碗茶,在平日,也不下四五十碗。”宣宗听了他的“长寿经” ,就赐茶五十斤,并赐居保寿寺。而”诗仙”李白歌咏过的“仙人掌茶”也具有”还童振枯,扶人寿”的神奇功效,以至于玉泉真公“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花” 。曾两度来华的日本荣西禅师亦对茶延寿之功赞许有加:”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术” “人若饮之,其寿则长”.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也是力倡饮茶。他指出:“就茶言之,是最为合卫生、最优美之人类饮料” “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菜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家所考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故中国穷乡僻壤之人,饮食不及酒肉者,常多上寿。

饮茶益寿,在民间故有“茶寿”之说。所谓“茶寿” ,是108岁的雅称。“茶”字拆解开来是“人木” ,亦可分别看成是“++”(二十)、“八和“+八”,20+88为108.当代, “茶界泰斗”张天福就是享“茶寿”者。他之所以长寿,除出生名医世家及早年习武练就一副好体魄外,跟饮茶习惯是分不开的。他曾说: “茶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身体好,最主要原因就是喝茶。”他每天要喝一百多盅茶, “黎明即起,清茶一杯,喝到寝前” , “即使出门也要自备茶叶” ,几十年来如一日。细数茶界,

吴觉农(92岁)、陈椽(91岁)、庄晚芳(89岁)、王泽农(92

岁)、张宏达( 102岁,被誉为”普沮茶种之父” )等茶学家都是长寿者。另据一项针对百岁老人长寿的调查显示,有八成的百岁老人有饮茶习惯,而有四成百岁老人是一生嗜茶。饮茶与长寿之间的繁密关联,自是不言而喻。

那么,一枚茶叶中,究竟蓮藏着什么长寿”密码”呢?

透过生化的视角,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在方寸之间竟坐拥一座“富矿” !据统计,目前已从茶叶中分离鉴定的化合物有700多种。其中,茶多酚、茶色素、茶多糖、生物碱、茶皂素、氨基酸、芳香物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等均为功能化学成分,长寿“密码”就“写”在这些成分里。

人们常说“岁月不饶人”。其实,衰老并不完全是岁月的“猎” ,而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早在1956年,美国医学家又限·哈曼( Denham Harman )博士首提“自由基衰老学说” 。他认为,自由基是导致生命衰老及至终结的元凶。自由基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副产品,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它对人体的侵害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就像一副慢性毒药,不会立刻把人条死,而是”温水煮青蛙”。自由基从损伤细胞和组织开始,而人体就像铁一样,被它氧化锈蚀,日积月累,诱发疾病,慢慢老去。尽管在正常情况下,自由基会不断产生,也会不断被清除,此消彼长,维持平衡。但,这一平衡一旦被打破,自由基就变本加厉,向细胞及组织、器官发起猛烈攻击,引发病变,癌症、糖尿病、关节炎、以及各类心血管疾病都是拜自由基所”赐” ,因而称其为“万病之源”毫不为过。

 

有病,就有药。氧化,就要靠抗氧化剂来对付。茶多酚就是天赋的抗氧化剂。浙大茶学系一项实验表明,当茶多酚浓度为2-200 u g/mL时,可清除90%以上的活性氧自由基,显著优于维生素C、E这些抗氧化化合物。日本医学家的研究也证实了茶多酚令人满意的抗衰老作用:富含茶多酚的绿茶,防止脂肪酸过氧化作用高达74%,而向来被用作延缓衰老的维生素E仅仅是区区的4%,这种悬殊可谓是“吊打” !此外,还有一组抗氧化功能性食物的等式深得爱茶者们的推崇:一杯300毫升的茶-1.5瓶红葡萄酒=12瓶白葡萄酒=12杯啤酒=4个苹果=5只洋葱=7杯鲜橙汁。

茶多酚的“高能”远不止于抗氧化抗衰老,还有防治心血管疾病、调节免疫功能、防癌抗癌、抗菌抗病毒、消炎解毒抗过敏、抗辐射、降脂减肥等多种保健功效,而茶色素、生物碱、茶氨酸、茶多糖等其它生物活性成分也是各有所长。它们会以色、香、味、韵等令人愉悦的形式亲近、呵护着我们,让我们既享受,又享“寿”。

三、养生,重在养心

古人把茶喝出“仙气”并期翼喝茶成仙,除了消食解腻、提神醒脑之功外,多半是因为喝茶所带来的快乐。若将茶细细“化”(化学)解,我们会看到茶中含有“激活”快乐的有效成分。

饮茶之乐,恐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L-茶氨酸。它是构成茶叶滋味的最重要组分,可抑制苦涩味,在我们的味蕾上产生鲜、甜的味觉感受。不过,这还仅仅是“皮毛” ,它被肠道吸收后,通过血液传递到肝脏和大脑,促使大脑中细胞中线粒体内的多巴胶显著增加。多巴胺,是一种会让人兴奋和快乐的中枢神经递质,它的释放会大大影响人的情绪。同时,茶氨酸还会弱化茶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它有助于大脑皮层中产生 波,而当a波成为优势脑波时,身心就会感到放松舒畅。

 

快乐,就是这么简单!难怪林语堂会说: “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里都是快乐的。”

在受中华茶文化深远影响的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用长达25年的习茶经历,在一碗茶中感受到了”日日是好日”的幸福。她修习茶道的过程,是一个从感官到心灵不断升华的过程。她从程式、茶器等发生在茶室里的变化觉知到四季自然的变化,甚至细微到雨声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她说, “一直以来,我有如置身玻璃瓶中,所见世界很小,如今跳脱玻璃瓶的桎梏,才开始用身体五官感受季节的“气息”和‘声响”,就像一只生活在水边的青蛙,能自然嗅出自然的变化。”季节,年复一年地循环,人生亦有季节的起伏。

“在难以生存的时代,在黑暗中丧失自信时,茶道皆能教导你如何安然度过,亦即”放开眼界,活在当下。

而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茶艺修习者弗兰克·墨菲,身处的文化背景同以中日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大相径庭。但是,一杯中国茶,却轻而易举地消解了国界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他用敏锐的身心,发现感知潜藏于茶中的神奇力量。”通过他的洞悉,小小的一口啜饮可以变成一个通往充满欢乐与奇迹的新世界的入口” 。他握杯浅酌, “强烈地意识到我的体内产生了某种不曾有过的变化……我意识到,我的身体,我的心灵,我的灵魂都在经受洗礼。”渐渐地,随着茶汤入喉入体,他开始循着茶汤在体内流动的轨迹,几近亦步亦趋, “不想错过一丝一毫的变化。” “感受着这股流动着的温热从我的嘴进入我的腹,又从我的腹中延展至我的骨盆。之后,它升腾至我的心中,而后进入我的大脑,这感觉,用句中国话来形容-‘眼前一亮。然而最让我注意的是它的平和与安定,这种茶使我感到安详和淡定,令我折服。”

一杯茶与墨菲的身体与心灵发生了碰撞,发生了交感,这种绵密的感性体验,使他为茶所深深吸引倾倒,更多是一种近于虔诚的感恩。他深情地写道: “茶呼唤我们最深处的自我,并与我们同欢共乐。”墨菲的诚挚情感也令我们不禁想起19世纪英国政治家威廉·格莱斯顿为茶写的浪漫“情诗” : “茶是可人儿,万灵丹。寒冷若你,茶将为之温暖;激愤若你,茶将为之安定;沮丧若你,茶将为之开怀……”

古今中外,茶让居处于不同时空的人们从身到心,都得到了它的滋养。这也给我们一个有意义的启示:要健康,要享”寿”,以茶养身,也要以茶养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曾说,每个人的心理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才是决定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他所引用的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情绪低落时人体自然杀伤细胞活力可下降20%以上,抵御肿缩细胞的能力也就大打折扣。也就是说,经常心情不好的人更容易患癌。相反,乐观的情绪能有效提升自身免疫力,既能降低患病的几率,又有益于病后的康复。换言之,乐观是最好的”疫苗” !

无疑,这与茶的功效不课而合!好心情与好茶联手,养身与养心井重,才能更好地享“寿”享”茶寿”

疫情之下茶道精神的美与真

九哥阅读(5)

当人们在一个独立空间时,更多的时间会用来做什么?寻找有趣的事情?还是追随网络上那些让我们悲喜大起大落的话题?随着疫情慢慢过去,飘浮、喧器的尘埃逐渐落下,一切转为平稳,激烈的想法会让位于冷静后的思考。

在当下,茶道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茶增强了身体体质,提升了免疫力,它还给人以更多心灵的慰籍。对于饮茶人而声,不管悲伤失落,茶永远是他们真实的朋友。那么,我们还可以从茶中学到什么呢?

关于茶道精神

茶道精神有很多, “和静清寂”、“俭清和静”、“廉清和敬”等等,可以找出几十上百种的提炼式的语句。在这些思想里,尤其倡导从真实的觉知出发的体会,和雅静美一类建立在真实之上,从真开始,一切才会更加美好。在茶道里,追求茶之真、水之真,器物之真,环境之真,情意之真,茶事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每一个环节都要求真。真诚不虚伪,这是茶道和茶人精神。“真”最切乎中国传统中的美德和操守。

茶德就是从真出发的,可以说,”真”是中国茶道的起源,也是茶道精神的终极追求。所以自古以来,明德之本意,修为之真谛,就在于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语,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老一辈茶人的茶道精神讲求贵真,从真出发,才有美,才有心灵上的升华。唐宋以来的茶道格局,致力于身心的作用与美好的生活。陆羽撰写《茶经》,干山万水走遍,用师辛的汗水留下了真实纪录,故能成为经典。后人对于茶道各种描述,是真实面对茶,而引申的美好。

关于美,尤其是茶道中的审美,这几年更加成为潮流事物,倍增式地涌现出用心的器物,种种颇具匠人之心的手工作品;各个城市里,也总会找得到漂亮光影与主题的空间,早已经穿越了九十年代来的那些模式。同时,我们也会参与在充满艺术感与创造性的茶会里,完成了瞬间乃至久远的美的收获。

对于茶道美的理解,其基础在真实感受它,可以在天地自然中,可以在格物中,或在后期的思考中。如果一个茶人不能真实感受,就不可能有美的存在。茶生长于人烟罕至的大自然,如果不能如实体会,就没有茶汤之美,也不能理解烟霞山林与中国人的生命境界。哪怕是一份器物,也是在使用中完成它的价值使命,除了好看,必须要好用,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材料。行业中的是非争论,也建立在真实的表述与理解上,真实的研究才有利于行业的长远,才最后有利于世人。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些年的茶界假象,假茶、假器,真真假假的“打假” ,层出不穷。各种原产地标志的尴尬,几十元的“老班章”古树茶,几元块满地摊的建盏” ,损害健康的器物,各种现象令人哭笑不得。

茶价虚高,层出不穷。两千元一斤的茶和十万元一斤的茶,到底差别在哪里,完全是凭价值或稀有而定的吗?很多高价茶,喝的人只是冲着高价去的。至于茶真正如何,好在哪里,为什么会比同类的茶贵出几十几百倍?大部分人其实是很难喝得出来,更多喝的是一种感觉, “过得去”就行,喝茶的人凭的是感觉。

忽悠人的卖家随时都在, “店大欺客”或者讲一堆故事来销售。以至于到处都有这些版本的故事:爷爷存在房梁上的茶某一天忽然掉下来,从地窖里挖出来的老茶,从明朝的墓里连瓷瓶一起盗出来的茶,专供领导的茶,产量如何稀少,以至于全世界只有几颗这样的茶树,工艺如何用了十八种创新等等。

凭着这些故事,茶似乎就闪闪发光了,然后就有人慷慨解囊,这是在“用耳朵喝茶” ,只需要用耳朵来听故事,不是用口腔舌头来鉴品滋味,故称”用耳朵喝茶”。

也自然出现了各种“忽悠”卖茶的人,似乎只有他卖的茶才是最好的。

茶客在喝茶的时候,本来没有太多感觉,听到销售人员陶醉的神情与语言,也就跟着进去了。在与某大师一起品饮一款很珍稀的老茶,面子上又过不去,忽悠别人也忽悠自己,可以说出一大段的溢美词汇,茶如何打通任督二脉,甚至如何天人合一等等。

其实这不并是个别存在,而在我们每个人的习茶路上,都可能遇到的情形,没有人天生会喝茶,刚刚接触茶的时候,我们总是似懂非懂,那么只有靠商家的解说听听真实的情况,有时候凭信任度,有时候完全是凭商家拍胸脯时的那种信心。

可见,商家不讲真话,你再没有真实的了解,对于茶味完全是不能入门的。

之后经历若干时间,一般人要有三四年认真喝茶的经历,才渐渐有一些了解茶味,大概分得清一千元的半岩茶和五千元的正岩茶间的区别了。或者更长时间,在求索曲折的路上,有一天忽然会明白,原来普洱茶树龄的鉴别,不是在香气上,不是在外形叶底上,而是在甘美和气酌里。如果不是本着求真的态度,也许一辈子也是难以理解这件事的。

除了在品鉴上的求真,其实在泡茶上也是一样的。泡茶时专注的态度,研究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做法,才是让我们成长的路径。如果要得到正确答案,不是去问他人,也不是在书中找答案,而是不厌其烦地在实践中体悟-一不妨用同样的器泡两样的茶,用不同的手法、水温、投茶量、出汤时间,甚至注水手法来对比做更多的区别与实践。

 

很多疑问,用不着去问别人,自己试试就会知道。如果不想求真,就会存在一堆疑问,到底要不要洗茶,要不要高温,要不要用盖碗,要不要用柴烧,炭火煮水真的不一样吗?银壶和铁壶有什么不同?

正如西药在临床使用之前的双盲测评,当自己事先不知道要喝的茶是什么茶时,才不会陷入概念与固有知见里,才更加投入去感受和理解、细细地体验,这样子才客观公正。因为我们自己的执着,常常只会觉得自己的选择、自己的观念才是最对的,常常害怕被人否定,这既是自卑也是缺少智慧的表现。

在儲藏老茶上的道理也是一样,需要有真实的答案,不然用心珍藏的好茶,放了一二十年,充满期待,结果茶叶全部变质或霉坏了,就不仅仅是茶上的损失了。哪怕试验的时间要长一些,也是可以尝试的。用半年或者一两年的时间做个试验,家里收藏的普洱茶到底是密封着好还是敞放着好,是盛放在陶罐里好还是用马口铁桶好。单饼还是整件放,要全部叠放在一起,还是留有空隙;适当通气还是经常通风;保持人为设定(或恒定)温湿度还是随季节变化的温湿度;还要看周边环境、所在地的温湿度、季节变化、茶原先品质与工艺、含水率的综合影响。

茶文化的正确性,就是要通过客观公正和理性的态度得出来的,不是凭情感、凭想象,用故事来讲述出来的。

疫情与茶道精神

疫情终将会过去,生活还要继续,生命无常而珍贵。在这个特殊阶段过后,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行为学家,诺奖得主卡尼曼认为,人很容易陷入“非理性”的陷阱,卡尼曼认为: “人类的认知,主要靠联想构建,当你和不好的东西沾边时,你也会被视为坏东西。”对于真相的排斥,尤其对灾难来临时的认知,人们或者不愿意看到或者过度惊慌,都是不必要的。

就像对待茶一样,社会生活也需要真实认知,通过信息的真实,避免谣言纷起,尤其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人们更容易生活在情绪里面。直到城市管理者了解到每个个体的真实状态,才有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中外概莫能外。

通过国内外的一些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到,客观真实面对疫情是多么重要。

面对真实的过程也是不容易的,就像我们面对自己内心的真实, “破山中内贼易,破心中贼难” ,需要有改变的力量,打破惯性的第一步,有面对非议的勇气等等。在更长久的未来,我们对世界和内心要有更多理解,很清醒地知道我们所处的时代,面对的种种问题,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要什么样的生活与未来。

茶是互利的,付出的,茶全身的芬芳,全部用于奉献自己。茶也是内敛的,茶味清苦,饮后芳甘,内敛的茶,可以给人世间更多思索。

我们不妨也学习茶所带来的平和的心境,对处于艰难环境时显得更为重要,不过也这也是艰难的一种方法,普通人很难掌控自己的情绪。大众的狂呼会淹没理性的声音,狂热的力量有更大的负作用。对人世的悲悯才不会让自己处于某种情绪中,这是一种越超自私的情感,会涌现出更多爱和奉献的力量、勇气,就像很多医务工作者和正直的人们一样。

清醒理性,这是茶能给予世人的,酒或其它饮料很难达到,疫情可以用茶来遣除郁闷,用茶来疗愈身心,让我们更健康。而茶道中所提倡的真实认知更应该贯穿在我们生活的全部。

哲学家说过, “人类应该回家了” ,人们应该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回到互利的模式。

一杯茶对人的心灵滋养

九哥阅读(4)

年前一场突发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秩序,谁也没想到,七天的春节假期会演变成遥遥无期的“大长假” ,而身处假期的我们,多是满怀焦虑的心情。我们每天关注着感染数据的变化、武汉乃至整个感染核心区的各种报道一线医护、警务等工作人员的安危,自己所在地的危险系数等情况。这场波及全国的疫战,没有一个国人能置身事外。

然而,除了奋战一线的工作人员,多数人可以出力的方式仅是安静地“宅在家中,不给国家添乱。而这样的特殊时刻,对多数人来说,其实是被迫按下了生活的暂停键,但同时也有了许多独处及与家人朝夕相处的时间

人们总是这样,当被时代的浪潮裹挟着拼命奔跑时,我们常常期望能停下来思考与陪伴家人,当生活真的给你这样的机会时,我们又怪它来的方式不合情理,也无心思考与顾及家人。然而,当生活回到正轨时,后悔的情绪似乎又暗潮涌动。

这是特别需要心灵慰藉的时期,但比起如今七拼八凑的各类心灵鸡汤,茶的这一杯已酝酸干年,或许能给心灵带来别样的滋养…

一、人在草木间

虽然对茶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神农氏时期,但在清代初年的著名学者顾炎武看来: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若饮之事。”他认为,以茶作饮,是秦灭六国以后之事。而茶从被作为饮品开始,喝茶便成为“美”事一桩,正如当代茶举吴觉农所言: “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那我们要通过茶修达到何种境界?台湾作家林清玄如是说:”喝茶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茶,字拆开,人在草木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这是中国道家讲究的哲学境界,而茶道最初便发于道学,讲究不断地释放自己心性,敬畏自然,回归自然,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静、恬淡、无为。喝茶使人心静,而心静则智慧生。如此反思此次疫情的爆发,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人类不够歡畏自然所引起的浩劫, “非典”一疫犹在眼前,还是有那么多人以猎奇的心态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一切。

那么,宅在家中的我们要如何以茶修行?

一切还是要回到原点,从善待一泡茶开始。茶,最具灵性之饮,它喜爱的环境大都是人迹罕至的人间仙境,一泡好茶,往往是吸收了天地之精华,再经过干锤百炼才化作我们杯间的茶汤,它沉淀着山川星辰的精气神,是自然之美的化身。所以,每一泡茶都值得被细品,值得用最好的方式释放它的”美”

在开泡前,我们要对茶有基本的了解,从拿到茶叶开始便要对干茶进行判断,选择最适合它的手法,并在泡茶的过程中及时调整。另外,为了让自己尽快找到泡茶的状态,可以为自己收拾出处幽雅的天地,选择相得益彰的茶具,并尽量保持仪态端正、穿戴整洁,怀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开汤。

套完美的泡茶流程,可以集色、香、味、形、器、境等为一体,认真体会便是一个全方位的内在审美的过程。而一泡被认真对待的茶,它的香气、滋味、气韵,无不影显着大自然的能量:只有从始至终带着敬畏自然的“初心” ,在种茶、采茶、制茶、泡茶时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遵循茶叶的本质,才能完成一泡好茶的诞生。

而在品饮过程中,只有放松身心,专注于一泡茶汤的感受,感知自我与大自然的互动时,才可以让心灵随茶香流浪,得以忘我,达到“悟我”、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日日是好日

宫崎骏在《风之谷》说: “最远的旅行,是从自己的身体到自己的心,是从一个人的心到另一个人的心。”而一杯茶,就可以带领你的身心踏入这段最远的旅程。

茶,不仅客观促进人体多巴胶分泌,让人产生愉悦的心情,历代的文人借道更是在精神上为其注入了博大的中国文化,赋予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儒释道三合一的精神内涵。儒家提倡”中庸之道” ,讲究按照适宜的方式去做事;道家主张”自然之道” ,重在遭循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的规律;佛家通过修行,追求自身的顿悟淡泊。所有的“道”都是以不同方式,教化世人达到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茶禅一味”源远流长, “日日是好日”这句出自禅宗大师云门文僵之口的禅机,很禅意地道出了茶人的日常。而林语堂则说得更直接: “只要有一只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古代文人也善于通过喝茶发现生活的乐趣,曹松烹茶时”靠月坐苍山” ,郑板桥品茶则邀“一片青山入座” ,齐己取好水“碾和松粉煮春泉”。在茶人眼里,风有情、云有情、山有情、水有情,人间的每一天都值得好好感受。

喝茶不仅可以忘忧,更指引我们在放下烦忧后,珍惜当下的生活。历史上很多名士常在失意之时,借由一杯茶,让自己以更豁达乐观的心态继续生活。白居易是唐宋期间以茶入诗最多的大文士,当年他被贬为江州司马,心情十分苦闷,在浔阳江边听到商人妇的凄凉身世,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叹。但不久后,他便在失意之地开辟了一圃茶园,品茶悠游,苦中作乐。明万历年间,汤显祖因谏言触怒皇帝被贬,面对坎坷的t途,他没有因此沉论,反而时常邀友品若论道。他的《竹屿烹茶》一诗: “君子山前放午衡,湿烟青竹弄云霞。烧将玉井峰前水,来试桃溪雨后茶。”就是当时的写照。

另外,茶也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的纽带。“高灯喜雨坐僧楼,共话茶杯意更幽” (明·王沂诗),大伙坐在茶桌上,喝着聊着,气氛就慢慢变得更加融洽和谐。所以即使是被迫宅在家里,我们也不妨与家人相聚喝茶,在身心放松的时刻与亲人进行积极、愉快的沟通,共同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

此次情期间,茶界也积极响应,很多茶企都出钱出力,捐献了不少物质,充分体现了茶人的风度与奉献精神。而宅在家中的很多茶人则自发组织“线上”的品若活动,即大家相约在各自家中开Mar泡好茶,再分享心得,相互安慰与鼓励。一杯茶的温度,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温暖干家万户。

是故,身处其间的我们,此时更应持以茶人的风度,越逢心乱之时,越要举起茶杯,泰然处之。

抗疫时期多喝茶,可百毒不侵?

九哥阅读(6)

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沉浸在节日喜庆气氛里的中国人投身到一场没有战火没有硝烟的激烈战役中去。这场战役所要面对的敌人,正是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它们,肉眼看不见,却无孔不入,并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来扩展自己的“领地”。更令人心惊胆额的是,它们狡猾得很,会潜伏在人体内,短则一天,长则十多天乃至二+多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当新冠病毒凶猛来袭时,全围上下,各行各业,万众一心,纷纷支援疫情肆虚的湖北。其中,有不少茶企除了捐赠善款、医用物资外,还不忘给湖北人民及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送去茶。

无疑,这些茶是茶界最暖心的慰问。然而,有茶友也不禁会问:是不是喝茶能防御或清除新冠病毒?还有人认为:多喝茶,可百毒不侵。

的确,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茶为“万病之药” ,而它最初被发现和利用也便是从神农氏以茶解毒(此毒非病毒)之药用开始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品,茶叶对许多人体疾病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抗菌抗病毒就是基本技能之

“微”战争:以茶“攻”毒

对于人类来说,病毒是一个充满未知、变数的苍范世界。天花、甲型流感、登革热、SARS (严重急性呀吸综合征,又称“非典” )、埃博拉、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乙肝、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疱疹病毒等等,这些渺小得几乎可忽略不计的生物,是独立于植物和动物之外的生命形式。尽管它们在外形方面微不足道,但我们却万万不可忽视其存在。

它们总是会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惊人繁殖、适应与变异能力,来刷存在感。按电梯按钮、打喷嚏、呵口气、揉眼睛…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就很有可能给病毒提供入侵良机。它们成功“登陆”后,就开始大展拳脚,在比自己大上亿倍的“庞然大物”-人类身上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再藉由人人相传,实现开疆拓土。病毒的胜利,人类的灾难。染病、死亡,它们摧毁了人体,也曾摧毁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改写了历史。难怪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史。在病毒面前,人类有时竟也变得如此渺小!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可奈何,至少可以筑“堡垒”、搬“救兵”来抵御它们的入侵。免疫力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自身防御机制,它很智能,可以自动识别和处理外来侵入的包括细菌病毒在内的异物及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正如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所言,只有不断自身增强免疫力,才不容易被病毒轻而易举地攻陷。

增强免疫力的方式有多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睡眠、放松心情,皆有助益。喝茶,就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做法,既康体,又养性。

茶,是一枚源于自然的健康灵叶,富含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茶氨酸、茶皂素、茶多糖、香精油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中,如EGCG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茶黄素可谓是抗菌抗病毒的“佼佼者”。它们随茶汤进入人体后,就会尽忠职守地同病毒展开殊死搏斗。也许,它们无法歼灭病毒,但最起码能灭一灭嚣张气焰。

执杯轻啜,徐徐咽下。一场“微”战争,已悄无声息地打响了

“挂帅主” : EGCG和茶黄素

茶中含有多种保健成分,可谓“人才济济” .但,就抗菌抗病毒这个本事来说,应拜EGCG和茶黄素为“挂帅主将” 。另外,以聚酯型儿茶素A为代表的聚酯型儿茶素、咖啡藏、木榻草素、山奈酚等黄酮及其糖苷、茶皂素、没食子酸及香t醇等挥发性成分也是相当得力的“助攻”。

EGCG,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英文缩写,是茶多酚的重要组分。别看它的名字拖泥带水,在抗病毒技能上绝对是一流高手。早在1993年,日本一项研究表明, 1-10umol的EGCG或茶黄素没食子酸酯可在活体外抑制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的侵染力,它们会通过结合流感病毒的血球凝集素从而抑制病毒吸附在细胞上。

茶多酚家族,不光有EGCG,还有C (儿茶素)、GC (没食子儿茶素) 、EC (表儿茶素)、EGC (表没食子儿茶素)、ECG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 (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错,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像绕口令的儿茶素化合物,对病毒侵染的抑制活性也有强弱之分。

有国外学者曾将它们抑制病毒侵染的活性进行过对比,发现: GCG, EGCG (4umo/L) >CG, ECG (64 umol/L)>GC, EGC (256umo/L) >C. EC (8192 umo/L )。这表明,没食子化的儿茶素抑制效果优于非没食子化,其中以EGCG抑制活性最强, 2010年,广东兽医研究团队也作了类似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 EGCG和ECG对感染HsN1,HN,和HaN2三种亚型流感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该试验也证实了茶多酚含量为85%的苦茶提取物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肺炎也有显著抑制效果,肺指数抑制率达37%。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下抗毒的另一员“大将”和它带领的“团队”—茶黄素(TF)及其衍生物(TFs)。它们是红茶的主要成分。目前,已发现并坚定的茶黄素类化合物有28个,茶黄

素、茶黃素-3-沒食子酸酯(TF2A)、茶黃素-3-沒食子酸酯

(TF2B)和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3 )是四大主力。中国医科院、中国协和医科大药研所的研究证实了茶黄素及其衍生物可直接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其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多靶点性或成为该类药物研发的优势。

令人欣喜的是,茶黄素衍生物在抑制SARS病毒活性方面表现突出。 3CLPo蛋白酶是SARS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关键。

有研究者从天然产物信息库中筛选出含有抗击3CLPo蛋白酶活性的组分,发现蹂酸和TF2B有活性,它们都来自茶叶,且普洱茶和红茶提取物活性比绿茶、乌龙茶来得高。再深究茶中已知活性成分对3CLPo蛋白酶抑制活性,进一步证实了TF3是3CLPo蛋白酶的”克星”.

不难看出,以EGCG为代表的儿茶素和以茶黄素为代表的茶色素是茶中抗毒“双星” ,尤其是EGCG,其抗毒功能颇为强大,除前述流感病毒外,还能有效削弱乙肝、HIV、疱疹、柯陆奇病毒B(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等病毒的“战斗力”。

免疫力:最好的药

EGCG和茶黄素的赫赫“战功” ,让饮茶成为防御抵抗病毒入侵的理想之饮。

中国香港的研究人员曾对877人进行过一项饮茶预防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饮茶人群中只有9.7%的人出现症状,而不饮茶的人群中出现症状的比例为18.3%。活体外实验也表明,0.5-9.4 ug (kg .a) (剂量单位)的剂量口喂茶叶提取物可降低因流感B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并建议用儿茶素气雾剂来治疗患者。2003年, SARS病毒侵袭时,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饮茶可增强免疫力。无独有偶,在此期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可预防“非典”十种食物中,就包括绿茶。

显而易见,茶在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很具优势。那么,究竟是什么有效成分“成就”了它呢?

据2003年《美国科学院学报》报道, “茶中茶氨酸可使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能力增强5倍。”不能不说,这则报道振查人心.

还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这项研究,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从绿茶、乌龙茶中提取出的L-茶氨酸,对提高人体免疫细胞的活力非常有效。它在人体肝脏内分解为乙胺,而乙胶又能调动一种名为”Y-6T细胞”人体血液免疫细胞奋起抵抗,继而再由T形细胞促进干扰素分泌,形成人体抵御病毒侵入的“化学防线”。

此外,茶中富含的茶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定量摄入也能增强免疫力。当然了,还有维生素C、E及锌、码等微量元素,都是提高抵抗力的”精兵强將”

喝茶,并不能杀死病毒,也不能治好新冠肺炎,更不会百毒不侵。正如日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起的《倡导科学饮茶,助力健康中国》倡议中提醒我们: “尽管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但茶有别于药,切不可将饮茶等同于吃药。”疫情当前,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药。多喝茶,多运动,在体内构筑起一道坚实稳固的“防火墙” ,让病毒无懈可击。所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针对“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营养膳食明确指出: “每天需保证充足饮水量,每天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主要饮白开水或淡茶水” ,而针对一般人防控也建议:“饮用白开水或茶水,成人每天7-8杯,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过,如果临时抱佛脚恐怕设用。毕竟,喝茶是一项长期的修炼,也是一种身心的修行。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老祖宗早就说得一清二楚了。

原来冰红茶源于中国古人喝冰茶、吃冰粥

九哥阅读(5)

时下,暑气正盛,网红茶饮店的生意,好得叫人羡慕嫉妒恨。夏日里,恐怕没有比喝一杯冰茶更爽的事了。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冰茶是西方人的发明,其依据是1877年美国出版的《旧弗吉尼亚的家政技艺》一书中最早记载了冰茶做法,而日益风靡世界则在20世纪初。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一个名叫理查德·布利希登的英国商人在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上卖热红茶,孰料夏日炎炎,根本无人问津。他试着将冰块放入红茶中,命名为“冰茶”,口感冰爽,立马热卖。

然而,如果读过宋人笔记或是看过宋画,冰茶的“专利就要回到我们中国人的手上了。譬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梁录》中所记载的宋代冷饮冰品中,就有“红茶水””苦水冰茶”。又如,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记载的“冰水”中,有”茶水”。再如,《西湖老人繁盛录》中有“江茶水”。另外,在张择端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饮食摊贩中,也有卖“饮子的。南宋都城临安,还有卖冰的小贩,走街串巷叫卖,”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杨万里《荔枝取》)。

把冰茶写得最直接最详细的莫过于宋代李若水,其诗《何德休设冰茶》云:

火云扑不灭,余规欲烧天。江山数白日,草木含苍烟。

琉璃八尺净,速我北窗眼,但问风雌雄,姑谢酒圣贤。

明冰沃新茗,妙饮参四這。休论水第一,凛然香味全。

凉飕生两腋,坐上径欲仙。尘襟快洗涤,诗情拍天渊。

凭君杯勺许,置我跑间前。搜搅玉雷肠,醒酿云锦篇,

读完这首诗,你一定会惊叹:原来在宋代就有冰茶了,比美国至少领先八九百年。也许,你会问古时候没有电冰箱制冰机,哪来的冰呢?基本靠采靠藏。

论中国采冰用冰的历史,那就更加悠久了。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朝廷就有设专门掌管“冰政”的官员,名日“凌人.。(周礼·天官·漫人云:“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新冰,三其凌。”器具方面,还有用来盛冰的“冰鉴”,如曾候乙藤出土的钢冰鉴,算得上世界上最古老的冰箱了。发展到宋代,从朝廷到民间,大到国家祭祀、宴请、领瑞,小到百姓日常饮食,都有用冰。有时,皇宫里有剩冰,还会拿到民间市场上售卖。有趣的是,当冰成为一种商品后,也催生了靠卖冰为生的商贩,“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窗活一家”说的就是他们。

冰的广泛使用,为举国上下茗饮成风的宋代,平添几多清凉。明清时代,用冰就更加普遍了,清代宫廷里还出现了大冰箱,如沈阳故宫藏的乾隆时代掐丝法琅宝相花木冰箱,器身有两圈铜盗金籍,两边四只如意云头形纲提环,盖面有两个楼空团””字纹孔,实用性很通,既可保鲜冰镇,也可以当作空调来用,又不失雍容华贵。到了晚清,红木、花梨等名贵木料制作的木冰箱在大户人家里更是司空见惯了。

看来,喝冰茶,喝冷饮,古人今人都喜欢。

吃茗粥:解暑“轻食”

冰茶冷饮喝多了,容易伤脾胃。但是,天热;口干舌燥,胃口也会变差,吃饭不香。聪明的古人,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茗粥。

“茗粥”,顾名思义,就是用茶煮的粥,又名”若藤”.。

用茶汤煮粥,解渴又爽口。茗粥,在魏晋时代就很受人们的欢迎。据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若粥。又,《茶经·t之事》引晋傅成《司隶教》云:”闽南方有蜀作茶粥卖,为郡史打破其器具,嗣又卖饼于市”。

用茶汤煮粥,解渴败火,清新爽口,并具有不错的养生功效:”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

(唐·孟洗《食疗本草·卷上》)。这是由茶性决定的。”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

唐代有两位大诗人,就是若粥的“铁粉”,一个是王维,一个是储光截。

长安客舍然如煮,无个若屎难御暑。

空掘白团其语苦,欲向绿袁还归旅。

江多赫鲜不寄来,泰人汤饼那堪许。

不如依家任挑达,草腾捞虾富春浴。

唐·王维《财关官》

长安城的客栈,热得像煮汤一样,如果不吃碗茶粥,都要中暑了。不难想象,当年长安城的夏天,把我们的“诗佛”热得开始怀疑人生。相比之下,王维的好友储光鞭要潇洒得多。

他也有一首关于茶粥的诗,算得上姐妹篇了。

当昼署气盛,鸟雀非不飞。

念君高桥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港留器茶粥,共我饭膜簸。

散庐既不选,日幕徐徐归。

唐·儲光花《吃茗粥作》

烈日当空,暑气灼人,连鸟雀也都懒得飞。诗人想起好友家中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此时必是浓荫蔽日,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说走就走,去朋友家串个门,喝碗茶粥,吃点野菜。等太阳下山时,再悠哉悠哉地踱回家去。何等地逍遥自在啊!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表现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09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