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功夫茶的历史演变——“功夫”在外

九哥阅读(5)

许多到过福建的人,这里留给他们的印象,除了青山秀水碧海蓝天之外,最深刻的恐怕就是无处不在的茶香。

从地图上看,这个12.4万平方公里的东南沿海省份就像一枚嫩绿的茶叶,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福建,茶史源远流长,名优荼品类丰富,是乌龙茶、红茶、白茶及茉莉花茶的发源地。茶,在福建人的生活中,就像阳光空气一样稀松平常,却不可或缺,尤其是工夫茶炽盛的闽南地区(指泉州、厦门、漳州及龙岩、三明部分地区),每天从一杯茶开始,又以一杯茶结束。

工夫茶,源于福建,盛行于闽南、广东潮汕和台湾乃至东南亚一带,并由此形成闽式、潮式和台式三大“流派”。与其说它是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饮茶方式,不如说是一种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它的沏泡与品饮,绝不仅限于解渴提神等生理需求层面的满足,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并蕴含着为人处世之道,简单而深刻。

“工夫”在茶外

源于武夷,制茶见“工夫”

“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同乃兄苏轼一样熟谙茶道的苏辙,对福建茶叶不仅推崇备至,而且对其品饮工夫乐此不疲。这句诗,被许多介绍潮汕工夫茶的文章所引用。

我们不禁感到好奇:此诗分明是咏闽茶,为何却被潮汕工夫茶奉为经典?清代徐珂《清稗类钞·工夫茶》云: “闽中盛行功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凡四府也。”

其实,不论是哪里的工夫茶,按照我们对它的理解,无外乎泡茶的学问和品茶的工夫。

然而,追根溯源, “工夫茶”原指武夷茶,因制法讲究见工夫而得名。

明末僧人释超全《武夷茶歌》云: “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武夷茶品质之优正是得益于它精细的制作工夫。

在往后清人的著述中, “工夫茶”就非常具体地指向武夷岩茶。譬如,陆廷灿《续茶经》引《随见录》: “岩茶,北山者上,南山者次之。南北两山,又以所产之岩名为名,其最佳者,名日工夫茶。工夫茶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不可多得。”梁章钜《归田琐记》也说: “……今城中州府官廨及豪富人家竟尚武夷茶,最著者日花香……山中以小种为常品,其等而上者日名种。此山以下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厦门人所讲工夫茶。”再有郭柏苍《闽产录异》: “……又有就茗柯择嫩芽,以指头入锅,逐叶卷之,火候不精,则色黝而味焦,即泉漳台澎人所称工夫茶,甑仅一二两,其制法则非茶师不能。”

可见,是品质,是制茶工夫成就了武夷茶的“工夫茶”之名。直到今天,以武夷岩茶为代表的福建乌龙茶,其独树一帜的“岩韵”,除了天赐的产地环境外,与精湛考究的制作技艺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烘焙这道工序,十分考验工夫,故梁章钜盛赞道: “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茶必武夷,泡饮有“工夫”

祖籍福建漳州的台湾史学家连横(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父)对工夫茶有着相当精辟的见解: “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深,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與福建一衣带水的台湾,多是来自漳、泉、潮三地的移民,喝工夫茶的嗜好基本相似。他还说:“武夷之茗,厥种数十,各以岩名……三州人嗜之。他处之茶,不可饮。”换句话说,工夫茶非武夷茶不可。

武夷茶(武夷岩茶)之为工夫茶,既因制作之法见工夫,也因泡饮之法有工夫,二者相互缠绕,不分彼此。事实上,综观中华茶史,不难发现,每一个时代流行的饮茶方式总是与制茶技术息息相关,因为茶叶的色、形、香、味等品质特征是由制法赋予的,而呈现则通过饮法。中国人的饮茶方式,大致有煮茶、煎茶、点茶、撮泡法四种,与之相对应的是生(茶)叶(唐以前生羹煮饮)、团饼茶(唐煎茶、宋点茶)及散叶茶(明清撮泡)。尽管不同时代饮茶趣尚各异,但并非单一地存在,只是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罢了。就撮泡法而言,早在唐代就有,因当时风行煎茶而默默无闻。然而,自明太祖朱元璋下旨“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后,散叶茶开始大行其道,涌现出了龙井茶、六安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多种名优茶,与之如影随形的撮泡法亦日渐流行,时至今日依然是主流。泡饮层面的“工夫茶”便以撮泡法为主,承袭并兼采了唐代煎茶法、宋代点茶法之长。

清代的袁枚算得上武夷岩茶“工夫茶”泡饮法的最早记录者。他起初很不待见这种浓苦如药的茶。后来,他到武夷游赏,品了当地僧道所献的岩茶后,从其独特的泡饮方式中领略到岩茶的魅力: “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他的精彩论述,虽只字不提“工夫茶”,但句句确有“工夫茶”之实。

闽北武夷山产的岩茶及其制法、泡饮法,率先在闽南流传开,再一路南下,蔓延至同漳州接壤的潮汕地区,而作为泡饮方式的“工夫茶”在清代的文字中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经典者如俞蛟《潮嘉风月记》、寄泉《蝶阶外史》、徐珂《清稗类钞-饮食类》、翁辉东《潮州茶经·工夫茶》等等。此外,闽南潮汕虽分属闽粤两省,但地缘相近,且有很大一部分潮汕人的祖籍在福建,因而两地在语言、风俗、民间信仰、饮食习惯上都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与福建工夫茶一脉相承的潮州工夫茶便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了,潮汕地区自古也产茶,如时下备受爱茶人亲睐的凤凰单丛(乌龙茶),但在过去至少清中期以前,这一带所产之茶不足以供本地人饮用,故地方文献中多见“潮俗不甚贵茶,所给多闽产”之语。

工夫茶在潮汕风靡的同时,也日益融入了当地文化元素,演化成为别具一格的本土文化,这充分体现在器具及泡饮程式上。据潮州著名茶文化学者陈香白归纳,正宗的潮州工夫茶,仅茶具就有茶壶、盖瓯、茶杯、茶洗、茶盘、茶垫、水瓶、水钵、龙缸、红泥火炉、砂铫、羽扇、铜筷、锡罐、茶巾、竹筷、茶几、茶担等侣种且缺一不可,烹法则更细致讲究了。

茶中工夫,亦闽人“工夫”

“工夫茶,闽中最盛。”工夫茶这一雅俗共赏的品饮方式,因深植于寻常百姓生活而得以深远流传,且历久弥新。

在第一道工夫茶开始的地方——福建, “茶店比米店还多”早已是城市里一道靓丽的风景,而茶香更是“无孔不入”。茶,从早泡到晚,是福建人习以为常的居家生活,有些爱茶人还会在家中专辟一个雅致的茶空间。游走街头巷陌,也常见街坊邻居在门前围坐,泡茶闲聊。如果到酒楼吃饭,包厢里也通常会隔出一小间茶室,一边泡茶,一边迎客。即便是上班族,办公室里也少不了一张泡茶桌和一套工夫茶具……可以说,如同饥来吃饭困来眠,泡茶喝茶是福建人近乎本能的生活习惯,而且一道工夫茶还深蕴着福建人为人处事的智慧。

闽南人把喝茶称为“呷茶”,不论是待客迎宾,还是谈事谈生意,都会请你坐下先“呷”一杯茶。“呷”的字面意思是“小口喝,吸饮”,闽南语里的意思则是“吃”。望文生义, “呷茶”充满了闲情逸致,这样慢泡细品的饮茶方式似乎是当今快节奏生活的逆行。于是,当茶在盖瓯里泡开、斟出香馥的茶汤时,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气氛也渐渐融洽起来,大有“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的情怀。

有趣的是,在福建,工夫茶还能化干戈为玉帛。不同于川蜀茶馆里“吃讲茶” “摆龙门阵”的“江湖气”,福建工夫茶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省高院曾受理过一起{昔综复杂的“连环案”。法官一改常规,把“法庭”设在了茶座,以泡茶品茶代替唇枪舌剑。一壶芳香隽永的工夫茶释矜平躁,消解了剑拔弩张的气氛。一边喝茶,一边调解,终于,在法官面前,当事人茶杯一碰,握手言和,纷争顿时烟消云散。这种很“接地气”的调解方式被高院院长陈旭称之为“司法工夫茶”,它的最初实践者是泉州晋江市人民法院,将工夫茶这一古老的饮茶习俗融入调解诉讼而诞生了“茶桌調解法”,堪称新时代工夫茶的一大创举。

茶是故乡浓。纵然背井离乡,茶也是福建人戒不掉的乡愁。都说“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福建人”,泡饮工夫茶尽管悠闲惬意,但丝毫没有弱化闽人骨子里“敢拼会赢”的强大精神基因,并伴随着他们的足迹流布四海。在福建侨胞聚集的东南亚地区,街市上随处可见百余年历史的老茶行,就连包装也依然保留着古早的纸包。

曾经,故乡茶和亲人们的干叮咛万嘱咐,一起被装进了行囊,然后挂帆而去,驶向未知的南洋。茶是慰藉,也是他们的生计,并在代代相袭中,成为游子牵系家国的情感纽带。直到有天异乡也成了“故乡”,茶还是会每每提醒着他们家的方向,而关于乡园故土的美好记忆和抹不掉的文化乡愁,也在一盏工夫茶的时光中不断生长。

神秘的武夷山大红袍

九哥阅读(5)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始于明未清初的武夷岩茶品质优异,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的杰出代表,名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历来信受国内外客户青睐!被列为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堪称国宝。数百年以来,由于文人墨客之喧染,给大红袍披上了神秘的色彩,这就使大红袍越发神奇,身价万倍,成为稀世之珍宝。

大红袍的美丽传说

关于大红袍的民间传说很多,略举二、三例。其一,大红袍茶树长悬崖绝壁上,人莫能登。每年采茶时,寺僧以果为饵驯山猴采之。其二,此茶树为神仙所植,寺僧每于元旦焚香,虔诚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能自顾,有窃之者,立即腹痛,非弃之勿能愈。盖以为神人所栽,凡人不能先尝也:其三,也是传说最广泛的是,古代有位秀才进京赶考,因旅途劳顿,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巧遇天心寺老方丈下山化缘,便叫人把他抬回寺中,见他脸色苍白,体瘦腹胀,就将九龙窠采制的茶叶用沸水;中泡给秀才喝,连喝几碗,就觉得腹胀减退,如此几天基本康复,秀才便拜别方丈说:“方丈见义相救,小生若今科得中,定重返故地谢恩。”不久秀才果然高中状元,并蒙皇帝恩准直奔武夷山天心寺,拜见方丈道: “本官特地来报方丈大恩大德。”方丈说: “这不是什么灵丹仙草,而是九龙窠的茶叶,状元深信神茶能治病,意欲带些回京进贡皇上,此时正值春茶开采季节,老方丈带领大小和尚采茶制茶,并用锡罐装好茶叶由状元带回京师。谁知状元回到朝中,又遇上皇后得病,百医无效,状元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康,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状元亲自前往九龍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年年采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从此,这三株大红袍就成为贡茶。”由于“大红袍”茶树受过皇封,御踢其名,当地县令于每年春季皆亲临茶树,将身披红袍脱下盖在茶树上,然后顶礼膜拜,在香烟缭绕中,众人齐声高喊: “茶发芽、茶发芽”,待红袍揭下后,茶树果然发芽,茶芽红艳如染。武夷山在春茶萌发期喊山催芽的习俗仍然延续至今。

前人有诗曰: “奇茗神话传古今,岩壁大红永世存.世间绝品中外颂,益思去病人长春。”不管神话传说是夸张还是虚构,但由于大红袍茶叶具有优异的品种特性,香幽而奇,味酽回甘,历史上备受尊崇,却是可信的。

大红袍繁育推广种植经过

武夷山产茶历史悠久,生态环境适宜茶树生长,由于茶树是多年生异花授粉木本植物,在漫长的岁月,茶树不断的异花授粉自然杂交(同一株茶树结实的每粒种子的基因型都不同),孕育产生了丰富多彩的品种资源,先民从中选出的单株也称单丛,再好中选优为名丛。大红袍就是其中一个名丛。有关大红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1839年郑光祖撰的《一班录杂述》卷四云“若闽地产‘红袍’、 ‘建旗’,五十年来盛行于世”。若据此由1839年向前推五十年,则是1 789年成名,约在清嘉庆道光年间,但仅“红袍”两字,还没有“大”字。据1921年蒋叔南游记,天心岩九龙窠大红袍,年产不满一市斤。

大红袍生长在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旁边的摩崖石刻“大红袍”三个字,据1941年林馥泉调查,是1927年,由时任崇安县长吴石仙题写,天心寺出资请马头村黄华友石匠雕刻。当时在武夷山仅此茶树刻有名字。九龙窠悬崖峭壁的半山腰原来只有3株,2号株为正株,1、3号株为副株。据武夷山市农业局原局长罗盛财回忆,1 980年市综合农场建立九龙窠名丛圃时,由1、2号株压条移栽为5、6号株。4号株何人何时种植不祥。

由于茶树品种资源科学研究需要,1 962年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武夷山九龙窠那3株大红袍茶树(2号株为正株,1号、3号株为副株,),剪取大红袍枝条带回所(杭州)扦插种植;1 964年春,福建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谢庆梓等二人来武夷山时,都是由陈德华先生陪同前往九龙窠剪取那3株大红袍枝条带回所(福安社口)分别扦插种植的。当时陈德华开口向同学要几支扦插,被婉言拒绝。直至1 985年1 1月,陈德华应邀参加省茶叶研究所五十周年所庆,私下里向省茶科所培育研究室主任黄修岩提出希望在回武夷山时带几株大红袍茶苗回武夷山种的要求,陈德华回武夷山时,黄修岩主任真的给了五支正本大红袍茶苗,包装得很隐蔽,把茶苗送到车门口,陈德华如获至宝,于1985年11月17日完好地种在武夷山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五株大红袍茶苗在御茶园里茁壮成长并承担了加速繁育的任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所育苗木已在岩内外扩大种植。由于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比较稳定,能被大多数人认识,所以种植面积必将不推而广。武夷山大红袍从上世纪60年代初走出九龙窠,等了20多年后,绕了一个大弯,又秘密的回到武夷山。每当回首这段不平凡经历,陈德华(从1 963年至1 997年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工作期间,曾主持对武夷名丛(包括大红袍)进行挖掘、整理和繁育工作)心里都感慨万千。

大红袍的品种鉴定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武夷山市政协就有委员提出保护大红袍的提案。1 995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茶叶专业组于6月5日至9日,在武夷山市茶科所召开“稀有茶树品种资源研讨会”,实地查看并专题研究提出保护大红袍母树的技术措施,省财政厅当年拨了八万元专款作为保护大红袍经费。

多年来大红袍母树产权、管理采制权,从寺庙一农场一市茶叶研究所。武夷山市人民政府于1 995年5月29日发文明确:将大红袍母树委托市茶叶研究所进行全程的保护、管理、采摘和加工。

为确定大红袍母树的种源,1 990年委托福建农林大学詹梓金教授等作基因分析,对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窠、御茶园、星村镇的前兰、黄村、曹墩,上梅乡的下阳村及福安市社口镇省茶科所等两市三乡(镇)七村点,采集武夷名丛大红袍、奇丹和北斗共14号样品进行RAPD-PCR分析。用UPGMA法聚类得到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1)大红袍与北斗有遗传距离,并非同一品种。(2)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遗传组成,系异名同种(据说是天心寺僧担心大红袍母树被人破坏曾经有将大红袍称为奇丹)。(3)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和武夷御茶园、前兰村生产茶园的大红袍与九龙窠大红袍六株母树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

多年来,武夷山广大科技工作者反复对大红袍进行无性繁育实验,于20世纪80年代初获得成功,1 995年经福建省科委鉴定,确认其基本保持了母树大红袍的特征,现广为种植,成为武夷岩茶其中一个当家品种。该品种春茶开采期迟,比福建水仙迟6-8d;幼年期生长快,芽梢生长整齐,叶质柔韧,持嫩性特强,适宜机械化采摘,产量高;适制乌龙茶,品质优异,香高而悠远,汤色橙黄,味醇而益清,喉底回甘味,品具岩骨花香之岩韵;短穗扦插与种植成活率高,耐寒、耐旱性强,抗病虫性强,适宜在我省乌龙茶茶区种植。2012年4月,大红袍被审定为福建省茶树品种。

武夷山市茶叶研究于1 985年开始进行大红袍批量生产,首推这一名牌产品投放市场,得到消费者的好评,因此大红袍的声誉与日俱增。武夷岩茶(大红袍)多次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2002年3月,武夷岩茶(大红袍)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06年5月,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 0月,母树大红袍茶叶典藏国家博物馆;2008年9月, “武夷山大红袍”证明商标获省著名商标;201 0年1月, “武夷山大红袍”又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茶叶的审评与欣赏是两个态度

九哥阅读(5)

茶叶的审评由于还是依赖人们的感官,所以被称作“感官审评”。这个感官审评并没有目的性的限制,不是限于核对某款茶叶的质量是否合乎被要求的标准,也不限于为茶叶订立市场上的等级。但是由于应用上几乎全是为核对质量等级或是等级排序而作,所以给人的印象是茶叶的审评在于鉴定茶叶的等级。

“评审在于鉴定茶叶等级”的这个认知有什么不对吗?这样的认知只呈现审评的一半功能而已。审评的另一半功能是“茶叶的欣赏”,但是大家普遍忽略了“茶叶欣赏”在茶叶官能鉴定上的功效,甚至于误认茶叶评鉴与茶叶欣赏是两回事。

先说审评的功能不只在于鉴定茶叶的等级,也在于引导茶叶的欣赏,因为鉴定与欣赏都必须以“知茶”为基础。茶的品质鉴定是从茶的外观、茶的冲泡、茶的湯色、茶的香气、茶的滋味、茶被泡开以后的叶底诸方面去了解的,茶的欣赏也是同样从这六个方面切入,都必须对茶的种植、茶的制作、茶的冲泡、茶的品质、茶的特性、茶的市场质量、茶的品饮质量有所了解。如果对这些茶叶的背景资料不够清楚,要鉴定等级、或谈论欣赏是虚幻的,不实际的。

上面说到深入理解茶叶品质与欣赏茶叶之美的六个界面,其中有一项“茶的冲泡”是容易被忽略的。不管是评鉴还是欣赏,都必须先了解这泡茶是怎么泡出来的,是用“审评杯组”还是“审评盖碗”?是以2%或5%的茶水比例泡成的?还是使用小壶茶法以一般品饮的方式冲泡?不同的泡法将影响茶汤、香气、滋味、叶底的评鉴与欣赏效果。理解了冲泡的方式,还要注意冲泡茶叶的水温与冲泡器的材质,尤其是盛装茶汤的杯子,不只是材质影响茶汤的质感,杯子内侧的颜色更是直接影响了汤色。

进一步再说茶叶品质鉴定与茶叶欣赏的差异。茶叶评鉴的主要目的是茶叶品质优劣的鉴定,这其中包括了茶叶市场等级的标准,与茶叶比赛时的品质排序。这些都似乎依赖了大众公认的一些优劣概念,加上专家历次以权威姿态赋予的优劣与等级界定。这个品质的衡量标准与茶叶的欣赏会有一定的差异,好比我们说一幅画在构图上不要把三件物品排成一直线,不要把所有物件平均分布,还提出了长宽最佳的黄金比例、色彩的调和色与不调和色、线条排列的美与不美。老师批改学生的绘画作业时,可能会依上述这些规则加以修正学生的错误,某些单位主办的绘画比赛,也会以上述这些原则加以评分。但是绘画的欣赏往往是跳脱这些规则的,美学与艺术,在绘画、音乐、文学等项目的欣赏上另有一番论述。茶叶的欣赏,包括茶汤、茶叶、叶底,甚至包括泡茶、奉茶,也是不容易设定审美的标准。虽然说“口之于味有同焉”,但是在“好喝”以上的空间里,是无穷尽的欣赏领域。

市场上的商品标准主要在规范商场秩序,也作为定价的准则,往往是在“日常所需”的商品范围内,茶叶的审评标准也是如此。但是当茶叶进入到欣赏的领域,往往就不能以同样的方式来设定标准了,一般市面上所应用的茶类名称也无法完全表达欣赏的内涵,如不发酵与轻发酵间、中发酵与全发酵间、渥堆与入仓间、焙火与复火间、苦与香之间、嫩与熟之间,还有陈化的年份与品质之间,都难以划分界限,也不应该订定标准,否则审美与艺术将受困于人为的藩篱,无法向前迈开。

武夷岩茶品种资源的主要性状之我见

九哥阅读(5)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的云贵川,由于世代的异花授粉以及人类长期的选择,形成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茶树品种资源。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和勐海茶树分圃,共保存了种质资源共3300份(尚不包括其他产茶省茶叶研究所保存的茶树品种资源)。据统计,到2015年,全国有国家审(认)定的茶树品种134个(有性系17个);省级审(认)定茶树品种200多个(包括台湾省);福建是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摇篮地”,无性系品种类型之多,独冠全国。目前为止,已通过审(认)定的国家级良种有26个;省级良种19个。

武夷山产茶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茶树异花授粉孕育了数量繁多的种质资源,历代茶农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从当地有性群体(又称奇种)中选育出许多的优良株系、品系(当地称单丛、名丛)。据史料记载,武夷岩茶的名丛繁多,数以干计。

武夷山主要品种(名丛)的性状简介

福建水仙:原产于福建建阳市小湖乡大湖村。1985年认定为国家品种。小乔木型,大叶类、晚生种。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叶片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质厚。芽叶淡绿色,较肥壮,茸毛较多,产量高。适制乌龙茶、红茶、绿茶、白茶,品质优。制作乌龙茶,条索肥壮,香高长似兰花香,味醇厚,回味甘爽。尤其是老枞水仙具有木质味或类似苔藓的气味,入口鲜爽柔顺;制作白茶,芽壮毫多色白,香清味醇。抗寒、抗旱能力较强,适应性较强。

武夷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马枕峰,1985年认定为省级品种。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植株尚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身内折,叶尖钝尖,叶齿较钝浅稀,叶质较厚软,产量较高。适制乌龙茶,具辛锐的桂皮香或花果香,味醇厚。抗旱、抗寒性强。

大红袍:来源于武夷山风景区天心岩九龙窠岩壁上母树,相传清代中期已有大红袍名。2012年审定为省级品种。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九龙窠岩壁上第2、6号株母树与省茶科所品种园大红袍(正)、武夷山奇丹种源相同。第1、5号株种源相同,第3、4株各不相同。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特晚生种。制闽北乌龙茶,香气馥郁芬芳似桂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岩韵”显。

白芽奇兰:由福建省和平县农业局从当地群体中单株育种法育成,1996年审定为省级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深绿,产量较高。制成的武夷岩茶香气浓郁清高细长,似兰花香。

矮脚乌龙:发源地和主产区一建瓯市东峰镇。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形椭圆、稍内折。产量中等。制成乌龙茶品质优良,香气清高幽长,似蜜桃香,滋味古朴醇厚,汤色清沏呈金黄色。

八仙茶:由福建诏安县科委于1986年从诏安县秀篆镇寨坪村广东水仙群体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1994年审定为国家品种。无性系,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长椭圆形,叶色黄绿,叶尖渐尖,叶质较薄软,产量高。适制乌龙茶、绿茶、红茶,品质优,香味浓郁。

佛手(别名雪梨、香橼种):原产于虎邱镇金榜骑虎岩,1985年认定为省级品种。灌木型,大叶类,中生种,树姿开张,叶身扭曲或背卷,叶质厚软。产量中等。适制乌龙茶、红茶,品质优良,具花果香。

黄旦:原产福建安溪县虎邱镇罗庄,1985年认定为国家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植株中等,树姿较直立,分枝较密。叶片呈椭圆形,叶色黄绿,叶身稍内折,叶尖渐尖,叶质较薄软。产量较高。适制乌龙茶、绿茶、红茶。制作乌龙茶品质优异,花香显,俗称“透天香”,滋味醇爽;制作红茶、绿茶,条索紧细,香浓郁,味醇厚。

梅占(又名大叶梅占):原产福建省安溪县芦田镇三洋村,1985年认定为国家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种。叶片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身内折,产量高。适制乌龙茶、绿茶、红茶,品质优异。制乌龙茶花果香浓郁,滋味醇厚,稍带梅子味。

铁罗汉:传说原产地在慧苑岩内鬼洞和竹窠岩长窠。惠安施集泉茶店于19世纪中叶经营武夷岩茶,以“铁罗汉”最为名贵,极受欢迎。制乌龙茶,香气浓郁幽长;滋味浓厚鲜活顺滑,稍感清甜,岩韵较强。

白鸡冠:原产武夷山隐屏峰蝙蝠洞。幼嫩芽叶呈黄白色,茸毫显露似鸡冠。这也是白鸡冠名称之由来。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制乌龙茶,香气细长清幽,滋味醇厚较甘爽,汤色橙黄明亮。

水金龟:原产武夷山牛栏坑杜葛峰之半崖上,后被洪水冲至牛栏坑坑底的兰谷岩。灌木型,中葉类、中生种。制乌龙茶香气内质蕴含梅花香;汤色橙黄,透亮,滋味显厚,略带甜香,鲜爽,喉感滑顺。

半天腰(天):原产武夷山三花峰之第三峰绝对崖上。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制乌龙茶香馥郁、带有多元的花果香;滋味浓醇,熟果香气鲜明馥郁,回甘清甜。

雀舌:因叶片形状小巧似雀舌而得名,属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种,特晚生种。花果香浓郁,汤色橙黄澈亮,茶汤入口顺滑,回喉岩韵浓厚。

黄观音(105):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交杂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小乔木型,中叶类,早芽种,叶色黄绿,产量高。制成乌龙茶品质优异,制优率高。香气馥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爽。亦适制红、绿茶,香高味厚,品质优异。抗寒、抗旱性较强,适应性广。

茗科1号(204):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芽头密,芽叶色泽紫红,茸毛少,产量高。品质优异,外形条索紧结重实,香气馥郁鲜爽,滋味醇厚回甘。抗寒、抗旱性强,适应性广。

丹桂(304):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武夷肉桂的自然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级良种鉴定。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分枝多,芽头密,产量高。制乌龙茶品质优异,有特殊花香,滋味醇厚甘韵。制红茶、绿茶品质亦优,花果香显,滋味醇厚。抗寒、抗旱性强,适应性广。

九龙袍(303):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大红袍的自然杂交后代经系统选育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于2000年通过省级品种审定。灌木型,中叶类,晚生种。产量高。制乌龙茶香气清幽细长,滋味醇爽滑口,耐冲泡。抗性强,适应性广。

瑞香(305):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黄旦自然杂交后代中经单株选育而成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级良种鉴定。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叶片呈长椭圆。产量高。制乌龙茶香气浓郁清长,花香显,滋味醇厚鲜爽甘润,水中带香,且制优率高。制红茶、绿茶品质优异,花香显,味浓爽。抗寒、抗旱能力强,适应性好。

黄玫瑰(506):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黄观音与黄棪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级良种审定。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高产。适制乌龙、红、绿、白茶,花香显,味醇厚,耐冲泡,品质优异,制优率高。抗性与适应性强。

金牡丹(203):系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棪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无性系茶树新品种,2010年通过国家级良种审定。灌木型,中叶类、早生种,嫩梢肥壮,持嫩性特强;产量较高。适制乌龙、红、绿、白茶,花香浓郁,味醇厚,耐冲泡,品质优异;制优率特高。抗性与适应性较强。

您喝茶还在洗茶吗?

九哥阅读(6)

我们说第一道茶汤泡出后,就可以喝了,不要将之当作洗茶的水把茶汤倒掉。洗茶让人误会茶不卫生,应是一种品质稳定的干燥食品,一拿上手就该可泡饮,洗茶是多此一举动作,故会使人产生很多模煳联想。

问一些喝茶人:要洗茶吗?他们说可以不洗。但是轮到他们泡茶了他们还是洗;他们说:不洗不放心。答日不放心农药残留、细菌、发霉、灰尘等发生在茶叶的状况。再问这样冲一下就能消灭不好东西就能喝了吗?他们说:我知道是洗不干净,不过还是冲一下才放心喝。可见“不要洗茶”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未下定决心去纠正;至于茶叶带农残或质变也不太关心,可能认为那是整个业界的事情,并非个人可努力方向,那么就偷懒一下,茶叶随便冲洗一下就喝吧,结果洗茶变成是掩耳盗铃行为。喝茶人不能如此去迁就已劣变、农残与卫生不良的茶叶,最直接的纠正方法即拒绝购买这类产品,要是我们手上买到的都是没有问题的茶,要不要洗茶自然不必再问,茶叶制造者与买卖者因而也会时刻警惕着,否则茶叶将卖不出。

也有人把第一道茶倒掉不喝,是为了去除缺陷茶的异味,泡的说要去火味,泡的说要去渥堆味,泡老茶说要去陈气;这些都与制作不良或茶叶陈放错误有关。谈去火味之说,焙茶时如无慢火细炖,火候掌握错误把茶烤得过火了,高火气对茶滋味造成很大损害,茶质会变得很薄弱。另有为掩盖茶叶缺点采用高温长时烘焙,以为能改变茶叶风格,反而把茶叶内合成分破壞,滋味消失,只剩火味。这些已经被焙坏掉的茶叶,品赏价值非常低,也无法靠冲泡来让它恢复品质,即使冲洗多次,茶汤仍然是一成不变的粗涩,想要靠洗茶一遍就让它味道变得醇滑是不可能。我喝过优良的足火,第一道茶就有坚果香或熟果香溶入汤中,含在嘴里非常迷人。

再谈去渥堆味之说,堆味是普洱茶制作时,不成熟的渥堆工艺造成的不良表现,如渥堆时温度过高,叶子堆心会烧焦,产生一种不好味道,混合酸、霉、泥腥味等不良感觉的发酵气味。这种堆味不会经过一次的洗茶而消失,它并不是附吸在茶表层而已,是故也有人说他的普洱渥堆茶要清洗三遍才好喝云云,这类工艺不良的茶其本质已遭受彻底破坏,不值得饮用。渥堆工艺做得到位的普洱茶散发陈香,甘甜醇厚,口感丝滑,第一道茶汤就非常好喝,使人愉悦,根本没有必要倒掉。

接下来谈去老茶的陈气之说,我的经验是,凡收放得宜的真正老茶无论是六堡、普洱、岩茶及,会散发清香而不是陈气,其茶性已转化得温热滋补,入口浓醇甘润,口腔充满陈香甚至于有股参香或药香,令人生津,茶气饱满,喝了让人体感觉放松舒适。老茶冲泡法是特别留意水需要—直保持高温,浸泡时间要足够,第—道茶汤可立即喝,不必洗茶。有人接触到的陈茶充满霉气,饼头也受污染带不好的奇怪气味,这类存放不良的劣质茶,洗多少遍也不适宜喝。

又有说:将第一道茶丢弃不喝,不为茶不卫生要洗茶,也不为补救缺陷茶;因茶叶未舒展茶汤不好喝,所以要浸润一下将之倒掉,以便下一道容易出味。这个泡茶原理相当简单,因为未温润泡的第一泡浸泡时间不足或置茶量太多的关系,只要增长时间或减少茶量即可。我们在审评茶叶时,泡饮英式下午茶与日式都没有洗茶习惯,因为将第一道茶倒掉恰恰是会导致茶损失香气与有效成分的。

访福建云端茶乡——周宁

九哥阅读(5)

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

范仲淹笔下,是一幅唯美生动的采茶景象。尽管隔着干年的时光,仿佛还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缠绕的云雾与潮湿的空气。诗里的画境,也是茶乡周宁的真实写照。

它隐于闽东大山深处,平均海拔800米 ,坐拥干米以上的山峰288座。海洋性季风带来了丰沛的雨水与充足的水汽,山高云深,雨沛雾重,宛若仙境,滋养了高山云雾茶馥郁悠长、醇厚甘甜的特质,已故的茶界泰斗张天福曾赞普道:”高山明珠,茶中珍品”。

循着茶香,由福建日报社主办的第二届“寻找福建最美茶乡”摄影大套采风团走进周宁,开启问茶揽胜之旅。当我们走进这座“云端之城”时,盛夏的炎热顿时敛迹,拂面的柔风里只有心旷神怡的舒爽。

如同“诗无达话” ,品读周宁的方式,可以是很多元的:或闲游青青茶山,在云纱雾慢中穿行,感受茶园与山杏的律动;或徜徉鲤鱼溪鲜,溪水露据,任柔波轻抚,时有锦鲤来戏,人鱼同乐,怡然自得;或漫步荷塘,在蛙声虫鸣中,静待日出莲开;或走访古村雷寨,追寻古老茶人往事,感受田园村居生活的恬然;或朝圣古刹,在晨钟暮鼓、炉姻茶香中洗心涤虑

这种美,平凡而质朴,却直抵心灵,而幸福的模样也全都写在了茶乡人的脸上。

浦源村

鲤鱼溪的四季,就像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盛夏,最美不过荷叶田田,蛙声一片。于是,我们周宁“寻找最美茶乡”之旅便在熹微的晨光里徐徐展开。人们都说荷塘月色,美轮美奂,殊不知荷塘日出,也别有一番韵味。我们大清早来荷塘,就是为了迎接第一缕阳光。

清晨,小城还沉浸在梦乡中,我们就已经驱车来到距离县城约6公里的浦源村口。推开车门,百亩清荷,在眼前蔓延开来。此番美景,令人神清气爽,一扫早起的疲惫。

天刚蒙蒙亮,早已有三五游客, “隐没”在荷塘里了。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来看日出的。晨风微凉,轻抚面颊。沿着木栈道漫步,蛙声阵阵,一一风荷举,清荷吐芬,沁人心脾。远远近近,层层叠叠,如碧波荡漾。

莲花素来高洁,深得历代文人墨客喜爱,正所谓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被大片荷花簇翔,就感觉遨游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而粉红的小荷,就像少女的粉,,教人心生爱怜。耳畔,时有“嗡嚼”的蜜蜂,在花间采蜜,似是在演奏一首晨曲。

“快看!太阳要出来啦! “在不远处,有人兴奋地喊道。

只见荷塘尽头的天边,露出了一抹鱼肚白。渐渐地,鱼肚白周围被镇上了金边,继而变得火红,缓缓弥散,变浓变深。“味擦,咔擦…早就严正以待的摄影而们,纷纷按下快门。在他们看来,漫长的等待,只为这一瞬动心的定格。

不一会儿,天边完全被照亮,初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把金光西向了荷塘。”惺忪”的荷花次第苏醒,原是才露尖尖角的小荷,在朝踐里悄然绽放,沐浴在一片灿烂中,粉嫩的莲瓣更是显得澄净易透。日出莲开,使人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感动。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人的诗意,此时此刻,竟是如此的鲜活!

玛坑乡

玛坑乡的千亩生态观光茶园可谓“教科书式”的茶园。茶园坐落于玛坑衬与首章村之间,蜿蜒盘旋的山路把我们带到了它的面前。登上观景台,凭栏远眺,脚下的层层茶田,如同 薄,图圈圆圆地荡开,直到远处绵延的群山。

依山就势而造的茶园,是茶农在山林间的杰作。若从”上帝的视角看,层层叠叠的茶园更像一枚校印在大地上的指纹,婉转生动。正当我们想要走进茶园的怀抱时,耳边飘来一阵清脆的笑声。只见四个穿着汉服的女孩,提着采茶簧,步履轻盈地朝我们走来。习习山风,拂动衣快,粉红淡绿,青丝藏眉,优然间有种穿越之感。

原来是玛坑乡副乡长陈志香带着闺蜜们来了!她们之所以穿古装,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还是为了更好地衬托出茶园之美。”们乡的茶园面积是周宁最大的,约1.8万亩,曾入选宁德,十佳美丽浇园乡镇。”陈志香满是自豪地说。

这片茶园称得上玛坑乃至周宁的范本。所产之茶,除满足消费需习外,更大的价值还在于“眼球经济。”置身于茶园,可登临享台,沐山风,饱览无边山色;可游赏流连,用镜头发现美捕捉美;可采茶乐活,亦可闲坐品茗,无不闲适惬意。

当茶园邂逅古刹,可以美丽,也可以佛系。与观光茶园同属玛坑乡环形旅游圈的方广寺也是经典的打卡胜地。若说干亩茶园展现的是玛坑的生态之美,那么,方广寺则是厚重的人文历史。

方广寺始建于南末,是全县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丛林。在长达700多年的岁月中,几经兴废。它深藏于山,周遭茂林修竹掩映,是一处清幽的心灵栖怠地。在佛殿僧堂,或焚香礼佛,或打坐诵经,或品茗观想,晨钟碧鼓,佛音黄唱,茶香禅意,会慢慢潦荡去心灵的铅华与尘埃,回归清净与安宁。县茶业管理局有关人员介绍说,玛坑乡依托良好的生态,深入挖掘整合茶叶资源与旅游资源,将品种改良、茶园改造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茶旅一体化” ,延伸茶产业链。

玛坑是周宁亲业的缩影。在周宁这座”云端菜乡” ,共散落着10.7万亩的茶山,创造了8.62亿元的财富,造福着70%的农户。茶,正是周宁人强村富民的希望所在。

咸村镇

看罢茶山,不妨再到畲寨去体验一番最炫民族风。

云门村是周宁唯一的纯畲族聚居村落。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绝大多数备人居住在闽东、浙南的山区。他们自称“山哈” , “哈”在番语“客”的音译, “山哈”即住在山里的客人。

还未到村口,老远就能管见一座民族风情浓郁的山赛门,鹅卵石砌成的基座,架着飞檐斗拱,映衬着绵绵青山,显得雄伟却又不失秀丽。

云门村因云门禅寺而得名。据村史记载,明时禅寺因僧侣香客众多,粮食蔬菜供不应求。为了扩大耕地面积,需要招工垦地。考虑再三,住持相中了吃苦耐劳、淳朴忠厚的審民,便派人到附近一带招募。经介绍,罗源县(今属福州)八角井坝头里村的畲民蓝元正带族人来应招。完工后,他们回到家乡,而云门寺的清山秀水良田沃壤却令蓝元正念念不志。1582年,元正携家小举家迁徙,在寺600米处的山坡上构屋定居,他也因此成为开基始祖。后来,宁德、福安的蓝姓子孙也相继迁入,垦殖耕种,自给自足,窗村便由此形成,

时过境迁,如今禅寺庭院被辟为菜地,当年香火鼎盛、香客络绎的盛景早已不再。然而,寺旁的云门村却是一派欣欣向荣。

修缮一新的村寨,齐整的梯田、茶园与果园,都被群山揽入宽阔的“臂弯” ,婉转多情。有村民个绍说,云门村曾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村,崎呕的村道,横互的大山,把村子和村民都牢牢地“绑”住了。从2015年起,云门村开始拥抱“美丽乡村”建设。村里围绕民族特色,在保护与传承畲族文化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内涵,打造了畲寨门、观景长廊、凤凰休憩园、番族民俗展示馆、环村步游道等旅游景点。而每逢“三月三”、“乌饭节”等畲族传统节日,穿着鲜艳亮丽“凤凰装”的村民们更是载歌载舞,沉浸在一片欢乐喧腾中。

凤凰到此,吉祥如意。凤凰是畲族古老的图腾,承载着最温暖的民族记忆。云门村的蜕变,不正是“凤凰涅槃”么?畲赛宁静, “山哈”乐呵呵。

纯池镇

纯池最吸引我们的地方,不是古村古宅古廊桥,而是前溪村的荒野茶。在山地众多的周宁,两个直线距离并不算远的地方,被崇山峻岭一栏,就成曲线或弧线,路程便要成倍增加。山路七拐八弯,把摄影师们甩得几近翻江倒海。开了近2小时的车程,我们下车,伸伸懒腰透透气。

明朗剔透的睛空,飘着几抹淡云。四周山林,葱老寂静,林间茶园,错落有致。明丽的山色,清新的空气,让大家一下子来了精神。

这时,一辆白色越野车在路边停住。一个干练的中年人,微笑地朝我们走来,他便是荒野茶园的主人吕明海。”天儿热,喝口水解解渴! ”下车吕总就热情地递来矿泉水,满口的”京片子” ,让我们误以为是跟吕总来体验茶山游的游客。

人工载培管理的茶树,因被抛荒而回归自然生长的状态。少了人为的介入,强大的顶端优势让它们一个劲地向上疯长,足足有两人多高!

于是,当我们拾阶而上时,仿佛步入了一个奇幻的秘境。相邻的茶丛间,繁茂的枝叶交错生长成天然的拱门,把天空遮了个严实,只有些许阳光从枝極间漏下,满地碎影。较之常规茶园,采荒野茶不只是要仰望,还要“扳倒” ,也就是要用手把枝条扳下来才能采得到,福県的茶农把这样的茶形象地称之为“扳倒茶”

据介绍,荒野茶原属前溪村村民,茶园面积共有400多亩,均为1976年前后所植,品种多为福云6号、福安大白茶,是适制红绿茶的良种。1999年,因修建芹山水库,村民们都迁走了,茶树无人看管,就成荒野茶了。制茶世家出身的吕东海,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同家里的几个兄弟到北京开茶行。 2013年底,因回乡修查家族祠堂,他才获知前溪村竟蕴藏着大片抛荒茶: “这些(树)平均高度都在3-4米,第一眼看到时,就感到很震撼!”

2014年,他将这些一度被遗忘的荒野茶进行更新复壮,为了方便采摘,还在茶园里修建了石阶步道。此外,他还村里建设了800多亩标准化生态茶园,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村民产茶致富。

“原先茶青多用来做绿茶,大约每厅两三块(钱) ,现在一斤可以卖到十多块。”他说,这些年白茶热持续升温,尤其是荒野茶的走俏,使周宁也分享了其中的红利。“像前溪村这样成规模、树龄在40年以上的老茶树,在整个闻东地区都不多见。更重要的是,独特的高山小气候,天然的原生态,使此处的荒野茶具有难以复制的醇厚甘與。

秋茶又要开始了。

七步镇

你曾试过站在30多米高的玻璃栈道欣赏茶山吗?你曾试过在茶园里玩蹦极吗?你曾试过用声音“喊”起泉水吗…这些原本存在于游乐场的项目,却被“移植”到距离县城以东20多公里的七步镇苏家山村

这是一片茶山上的乐园。在500亩有机茶园中,除了可零距离拥抱茶山美景,还可以亲子游、玩转茶山。

一走进茶园,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五彩斑斓的玻璃栈道在茶园里“穿行”,令人耳目一新。这象长83米、隔空31米的玻璃栈道,就像一条彩带,被拂在青山绿水间

站在玻璃栈道上眺望,茶园葱郁,清新的雾岚在小楼和木屋间缠绕。远处,谷深林密,蜂峦绵延。而行走在上面,脚下是一览无余的茶山美景,但心跳却在不断加速。这是我们第一次以“上帝的视角”看茶园,虽有“跟软”的感觉,但玻璃下茶树却惹人喜爱,让人隔着玻璃也能感觉到它们的“笑屬” .

然而,在20多年前苏家山村的地却只是种土豆。这一切的锐变,始于乡贤苏文达爱乡爱茶的情怀。苏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苏被丹介绍说, 2007年,在上海拼搏多年的苏文达回乡创业,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带领村民搞养殖,并开垦了村里度荒废的茶园。次年,他便着手筹建有机茶园。从茶园建设之初,就对水、空气、土壤农残等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无农残后才种上茶树。同时,他还有意识地选择了如梅占、金牡丹、紫玫瑰等高香型茶树良种,来制作符合市场需求的名优茶。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许多茶区都如火如茶地开展了乡村旅游建设,具有良好茶业基础的苏家山村自然也躬逢其时。苏家山先后投入了几百万元来构建并完善观光茶园。

“茶旅融合的模式新时代茶园建设的方向。”苏筱丹介绍说,在茶园里,游客们可体验采茶、制茶、品茶以及认养茶树等,还可以玩蹲极、喊泉、滑素、钓鱼等,尽情地玩转茶山。此外,这也是一次亲情亲子之旅。全家人走近茶,亲近茶,特别是小朋友,能从中学到知识,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苏家山的茶乐园以其独特的风光、完善的设施、极强的互动性,吸引了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感觉真的很棒!心情不好或者生活压力大的时候来喊一喊,感觉会放松很多,而且茶园的景色也不错,空气也很清新,令人倍感舒爽。”一名刚体验过喊泉的游客兴致勃勃地说。

据介绍,茶园的年接待游客量可达2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400万元。同时,茶园还吸纳了80多名农村劳动力,或入股,或管理茶园,在茶厂务工,或参与游乐项目管理,年均收入达3万元。今年,这处观光茶园创建了3A级景区,而苏家山村也因此荣腐”2018年省级乡村振兴的示范村”称号。这一位于革命老区的基点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

鲤鱼溪

鲤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年年有余、多子多福、大吉大利等多重吉祥寓意,在周宁,就有一个敬睡如神的浦源村,村里有条鲤鱼溪。溪水淙凉,五弯六曲,穿村而过,蜿蜒600多米,其清澈见底,可水深到膝,数干尾彩色斑斓的锦锂来回穿梭嬉戏。

鲤鱼溪发源于海拔1448米的紫云山藏,数十条山洞水,自上而下,轻抚浦源村。村里大多数为明清时代的木制老宅,古朴典雅。当地摄影师叶先设介绍说,这里上百年的房子比比皆是,有的都有三四百年历史,但依然整洁坚固,还住着村民。

溪畔的郑氏宗祠是浦源村的标志性建筑。它的构造如船形,而“船头”面向村里,就像一艘返航的船。与常见的宗祠不同,门口“郑氏宗祠”四字为竖写。据说,古代只有皇亲国威的宗祠才会有这样的规制。目前,它是华东地区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宗祠。

走进宗祠,宽敞明亮的祠堂,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宗祠正厅和两侧厢廊都依次排列着历代珍藏的宗族祖牌。祖牌顶部为缕空龙头木刻,工艺精巧,剔透玲珑。此外,还有各色圖歡榴联,有不少是当时达官贵人、社会名流所赠,鑫金溢彩,气派不减当年。

走出宗祠,溪水潺漫,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往事,而溪中的锦锂让我们能感受到这个古村历久弥新的活力。它们听到有人声,见到有人影,就会三五成群地聚拢而来,追逐嬉戏,惬意悠游,争相抢食,给人一种花团锦簇之感。

当我们途经碎石小径时,遇见一位阿婆,她笑容慈样。据她说,从前在溪边洗菜,鲤鱼都会游过来舔吸手中新鲜菜。”那时(我的)手指白白嫩嫩的,都被鱼儿赫得痒痒的。”谈起与鱼同乐的往事,她至今仍记忆犹新。的确,在每一个浦源村人的记忆中总是会有人鱼相亲的一环。

人鱼同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是鲤鱼溪的魅力,也是浦源村人古老的智慧。 800年来,村民们世世代代与鲤鱼朝夕相处,默默相守,鲤鱼亲近地就像是自己的家人,感情深厚。

当鱼儿老去或者受伤病逝时,村民们就像敬祖奉神一样,为鱼举办隆重的“鱼祭”。仪式上,村民把衰亡或遭遇意外的鲤鱼放在祭台上,敬香、上酒、礼拜,并由德高望重的族人宣读祭文。随后,再虔诚地把鱼埋葬村口的“鱼冢”里,家旁有两株天的古柳杉世代守护着。

浦源村爱鱼护鱼的习俗,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以“鱼冢、鱼、鱼祭文”为核心的护鱼礼俗,举世无双。2005年,它还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省级“非遗”名录。

“天下第一”——大红袍的传说与荣耀

九哥阅读(5)

7月5日下午,外交部福建全球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在这场主题为: “新时代的中国:生态福建,丝路扬帆”的活动中,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提出席并致辞,在致辞的最后,王毅说:“欢迎大家到有福之地福建走一走,去登武夷山,品大红袍。体验人在画中薄的美好意境。”

8分钟英文版全球推介片,其中有许多武夷山的镜头。最后,王段部长在非遗展区的国茶制作台前,接过茶艺师星上的一盏大红袍茶汤,先行闹香、再细细品喂,离开时,王線竖起大拇指,即兴点赞: “大紅袍天下第一!

获得王報部长夸赞的大紅袍,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茶”。早在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中,毛主席就曾送给尼克松四两母树大红袍茶叶,据说基辛格博士很纳网为什么只有这么一点点,周总理戏称: “主席已经把.半壁江山,奉送了。”这是很经典的一段记远。

 

以至于很多年, “大紅袍”人皆尽知, “武夷宏茶”如少有人知道。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大红袍一直老环军身浓墨重彩地存在,围绕着它,有几天也讲不完的故事。

神秘的传说与天价

关于大红袍的传说不可胜数,当信息的传播末像今天这么发达前,人们总以为大红袍生长在悬崖绝壁处,人莫能登,又传”树高十丈,叶大如掌,能治百病”。就是在今天,人们又常会在景区导游那,听到三百多年树龄以及更早前的“状元报恩”的民间传说,甚至于”训练猴子采茶”此类荒诞离奇的故事也在流传。又有传说大红相因为太过于珍贵,以至于有专门的部队军警看守。这些故事或有少许事实,又牵强附会于各路消息,经好事者加油添醋,常使真相蒙蔽,亦使大红袍更加神秘。

早在一九三二年间,国民党军官蒋鼎文,听说大红袍之名,极想尝一尝真味,曾于大红袍树旁,特别建了一座小木屋,茶季中派人日夜守护,等待采制完毕,花费巨金全部采购而去。想来为了喝到母树大红袍的滋味,早就有忠诚的“铁粉”了。后来又有传说,解放后有民兵与武警把守大红袍母树等,事实上井没有为守护茶树而存在的官兵,民兵一类或是训练或是正常的站岗等。正如今天的漫水桥茶歌(摄张栋华)

景区需要保安看守,但更多是为了整个景区的安全而设立的。

这么珍贵的大红袍,自然价格不菲,即使在百年前,大红袍就已经是稀有的顶级奢侈品。在1921年《蒋叔南游记》中,记录当年大红袍每市斤价值64振元,折大米4000F,这在当时可谓比黄金贵了。据陈嘉庚先生《南侨回忆录》记述: “闻每年采取之茶,除省主席留用外,余则贡献中央政府诸要人。

陈德华先生介绍过此茶与马寅初的廉政故事, 1941年,第三战区长官顾祝同将军暗地里送给马页初半两“大红袍” 。顾介绍此茶特别优异, “冲至九泡仍不失其味…在满清时,庙中住持是这样分配这4两大红袍的:一两献皇上,一两献巡抚,一两献县官,留一两自己享用;到了民国,则以一两献总统,一两献餐军,一两献县长,留一两自用…实不相瞒,我得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之便,一年半载才弄到几两“大红袍” 我便以一两献校长,自享一两。”马赏初的态度是: “既不饮用,也不丢弃,饮之不义,弃之可惜,留着它警戒子孙吧。

现存的6棵大红袍母树,年产茶叶不足500克。大红袍母树曾于1998年8月18日在武夷山第五次岩茶节上首次公开拍卖,其中的20克为海外投资(澳洲)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茂先生以15.68万元人民币拍下。同样为20克茶, 2002年11月在广州和2004年12月在香港的拍卖成交价分别为18万元人民币和16.6万元港币。

2005年4月13日在上海被北京马连道茶缘茶城董事长马武以19.8万元人民币拍得。2005年4月17日在武夷山更是由新加坡人陈汉民先生以20.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取。

即使是新植的纯种大红袍后代,也曾经价格不菲。1995年福建省银芝集团董事长吴文南以每公斤3万元价格向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购买了1公斤纯种大红袍(非母树),并转销国内外。后来也有不少韩国客人直接或间接向武夷山购买纯种大红袍。

母树到底有几棵

大红袍很稀少,接触到它的人更少,以致于很多事情开始变得模糊起来。首先,大红袍是六棵、四棵,还是三棵?为什么很多历史记载上写着三棵,而现在又确实是六棵,多出来的三棵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人工栽神还是偶然生出?

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看到的图片或记录都是说三棵。

陈德华曾于1963年开始至1997年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工作,并任数届所长,主持武夷名丛(包括大红袍)的挖掘整理和繁育工作。据陈德华老先生回忆说, 1958年他在福建长乐一中时,看到该校美术老师陈礼调到武夷山写生时画的九龙大红抱也是3株。

1962年春,中茶所从武夷山剪取大红袍枝案带回杭州护插种植的也是九龙翼那3株大红袍。1964年春,福建茶叶研究所谢庆梓等二人来武夷山时,也是由他陪同前往九龙棄剪取那3株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社口。

据福建农业大学盒梓金教授的调查称, 1964年前武夷山九龙第大红袍母树只有三株, 1980年建九龙窦名丛团时,将大红袍母树原台面东侧依地势连接新砌小台阶两级,分别由母树1.2号株压条移裁,每台各植一株。这样原来只有4株,加上新植2株 现在共有六株。其中,第四号株由何时何人种植不详。这样,现在大家看到了就是六颗母树大红袍。

另有关于大红袍不同产区的记录,见于1921年《蒋叔南游记》,有数处提到武夷山大红袍如天心岩九龙寞、天心岩一处、珠,洞(也有人叫水讓洞)一处。可惜这些游记和调查中都没有交代大红袍的品质特征及具体生长位置、属哪个寺庙或岩主、是否是同一品种或同名不同种,以及详细的茶树特征等。

关于九龙窠的大红袍,也有关于”正”、“副”的记载。

1941年,林酸泉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中记述,“大红袍,产天心岩九龙案有正副二株,笔者获天心寺中老僧之信任,得观其正株” 。在附篇《记大红袍》中更详细记录,大红袍另有他处,非石刻的那株, “曾费大心神,幸得机会,一睹大红袍之真树(寺僧因游客对大红袍,每不爱惜,任意采摘,故以另一茶名-此茶即称奇丹,生于九龙寞半崖山,由坑脚凿石为阶,攀登而上一代之,真正之大红袍则知者极鲜).

这是“以假乱真”的记载。他记录的九龙翼大红袍正品者”是处系一若罐,若顶终年有水自上由岩鑄滴落。随水流落者有无数苔藓类等之有机物,种地因而较他处润泽肥沃。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常,气温变动不激,凡此种种,均为茶树生长理想条件,亦即大红袍得天独厚之处也。”在后人记述中,亦有称正品大红袍因用肥过多而消亡的故事。

这些记述因岁月既久,极难考证。上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武夷茶科所陈德华主持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繁育和推广工作,曾对当时的若茶产区天心大队逐村逐户进行调查,对有关国营茶场及有关前辈、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在走访过程中没有人提天游岩、珠藻洞及马头岩的磊石、盘陀等处有大红抱茶树的存在。陈德华者先生肯定: “当时在武夷山仅有大红抱刻有名字。没有传言能够证实除了九龙ि半山腰的几株大红抱外还有其他的大红袍存在。事实上,目前武夷山茶区还未听说过有不同品种的大红袍存在。”

据陈德华老先生回忆, 1962年和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福建省茶叶研究所为研究所需,带着介绍信,到县政府办公室办好手续,才允许剪取大红袍的枝条带回杆插繁育。此外,从没人敢提出去剪取枝条繁育,甚至在1978年底至1982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开展对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繁育工作时,也没有提出繁育和推广九龙重大红袍。

直到1985年11月,陈德华到福安社口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四十周年所庆之际,私下里向该所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带回后栽种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这5株大红袍茶苗在御茶园里就承担着加速繁殖的任务。到1989年,大红袍茶树就已经达到上千株。之后,所育苗木大量种植,纯种正E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都在扩大。经过三十多年,如今,武夷山大红袍已有相当的种植规模。

探问大红袍的真身

九哥阅读(5)

大红袍究竟是什么品种,茶果中有认为大红袍即北斗,或为奇丹品种,或菜茶、或为各式品种拼配的不同说法。通过多年来实地考察,对大红袍很有研究的福建农林大詹梓金教授,曾做过基因的比对,文章中称:

“2009年的春茶期间,从以下有代表性的地点采集品种(品系)的春稍为试验材料:天心岩九龙拿大红袍母树1号株、2号株、3号株、4号株、5号株、6号株;御茶园大红袍、星村镇前兰村陈起茶园大红袍;星村镇黄村林士忠茶园的奇丹、御茶园北斗、上梅乡下阳村翁有英茶园北斗、星村镇曹墩村B卫东茶园的北斗,和福安市社口镇省茶科所茶树品种资源的大红袍(正本)、大红袍(副本)等种质共14个样品。由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生物工程实验室,对上述样品进行分析。

得出遗传相似系数值,用UPGMA法聚类得到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可将14份茶树种质样品分成6个类群。第一类包含3份种质,即御茶园北斗、上梅乡下阳村翁友英茶园北斗和星村镇曹墩衬邱卫东茶园北斗,它们都有共同的基因组成,故属于同一品种;第二类群包含6份种质,即星村镇前兰村陈起茶园大红袍、星村镇黄衬林士忠茶园奇丹、御茶园大红袍、九龙案大红袍母树2号株、九龙寞大红袍母树6号株和福安社口镇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株,这6份种质样品基因组成一致,表明为同品种;第三类群包含2份种质,即九龙大红袍母树1号株和大红袍母树5号株,亦为同一品种;第四类群为九龙案大红袍母树4号株,第五类群为省茶科所大红袍副本株,第六类群为九龙棄大红袍母树3号株,它们各属一类。

基于上述,认为:

(1)大红袍与北斗有遗传距离,并非同种同物。

(2)奇丹与大红袍有相同遗传组成,系异名同物。

(3)省茶科所大红袍(正本)与武夷山御茶园、星村镇前兰村生产茶园的大红袍和九龙冀大红袍母树中的2号株、6号株同源。

(4)省茶科所大红袍(副本)原来均引自武夷山天心岩九龙禀母树,但从聚类分析中单列出一类,与九龙棄各株母树没有遗传相似性。

大红袍母树释疑

现存的6棵大红袍母树,年产茶叶不足500克。大红袍母树曾于1998年8月18日在武夷山第五次岩茶节上首次公开拍卖,其中的20克为海外投资(澳洲)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茂先生以15.68万元人民币拍下。同样为20克茶, 2002年11月在广州和2004年12月在香港的拍卖成交价分别为18万元人民币和16.6万元港币。

2005年4月13日在上海被北京马连道茶缘茶城董事长马武以19.8万元人民币拍得。2005年4月17日在武夷山更是由新加坡人陈汉民先生以20.8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拍取。

即使是新植的纯种大红袍后代,也曾经价格不菲。1995年福建省银芝集团董事长吴文南以每公斤3万元价格向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购买了1公斤纯种大红袍(非母树),并转销国内外。后来也有不少韩国客人直接或间接向武夷山购买纯种大红袍。

母树到底有几棵

大红袍很稀少,接触到它的人更少,以致于很多事情开始变得模糊起来。首先,大红袍是六棵、四棵,还是三棵?为什么很多历史记载上写着三棵,而现在又确实是六棵,多出来的三棵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人工栽神还是偶然生出?

至少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看到的图片或记录都是说三棵。

陈德华曾于1963年开始至1997年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工作,并任数届所长,主持武夷名丛(包括大红袍)的挖掘整理和繁育工作。据陈德华老先生回忆说, 1958年他在福建长乐一中时,看到该校美术老师陈礼调到武夷山写生时画的九龙大红抱也是3株。

1962年春,中茶所从武夷山剪取大红袍枝案带回杭州护插种植的也是九龙翼那3株大红袍。1964年春,福建茶叶研究所谢庆梓等二人来武夷山时,也是由他陪同前往九龙棄剪取那3株大红袍枝条带回福安社口。

据福建农业大学盒梓金教授的调查称, 1964年前武夷山九龙第大红袍母树只有三株, 1980年建九龙窦名丛团时,将大红袍母树原台面东侧依地势连接新砌小台阶两级,分别由母树1.2号株压条移裁,每台各植一株。这样原来只有4株,加上新植2株 现在共有六株。其中,第四号株由何时何人种植不详。这样,现在大家看到了就是六颗母树大红袍。

另有关于大红袍不同产区的记录,见于1921年《蒋叔南游记》,有数处提到武夷山大红袍如天心岩九龙寞、天心岩一处、珠,洞(也有人叫水讓洞)一处。可惜这些游记和调查中都没有交代大红袍的品质特征及具体生长位置、属哪个寺庙或岩主、是否是同一品种或同名不同种,以及详细的茶树特征等。

关于九龙窠的大红袍,也有关于”正”、“副”的记载。

1941年,林酸泉在《武夷茶叶之生产制造及运销》一书中记述,“大红袍,产天心岩九龙案有正副二株,笔者获天心寺中老僧之信任,得观其正株” 。在附篇《记大红袍》中更详细记录,大红袍另有他处,非石刻的那株, “曾费大心神,幸得机会,一睹大红袍之真树(寺僧因游客对大红袍,每不爱惜,任意采摘,故以另一茶名-此茶即称奇丹,生于九龙寞半崖山,由坑脚凿石为阶,攀登而上一代之,真正之大红袍则知者极鲜).

这是“以假乱真”的记载。他记录的九龙翼大红袍正品者”是处系一若罐,若顶终年有水自上由岩鑄滴落。随水流落者有无数苔藓类等之有机物,种地因而较他处润泽肥沃。且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常,气温变动不激,凡此种种,均为茶树生长理想条件,亦即大红袍得天独厚之处也。”在后人记述中,亦有称正品大红袍因用肥过多而消亡的故事

这些记述因岁月既久,极难考证。上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武夷茶科所陈德华主持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繁育和推广工作,曾对当时的若茶产区天心大队逐村逐户进行调查,对有关国营茶场及有关前辈、茶人也是多方了解,在走访过程中没有人提天游岩、珠藻洞及马头岩的磊石、盘陀等处有大红抱茶树的存在。陈德华者先生肯定: “当时在武夷山仅有大红抱刻有名字。没有传言能够证实除了九龙ि半山腰的几株大红抱外还有其他的大红袍存在。事实上,目前武夷山茶区还未听说过有不同品种的大红袍存在。”

据陈德华老先生回忆, 1962年和196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福建省茶叶研究所为研究所需,带着介绍信,到县政府办公室办好手续,才允许剪取大红袍的枝条带回杆插繁育。此外,从没人敢提出去剪取枝条繁育,甚至在1978年底至1982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开展对武夷名丛的挖掘、整理、繁育工作时,也没有提出繁育和推广九龙重大红袍。

直到1985年11月,陈德华到福安社口参加福建省茶叶研究所四十周年所庆之际,私下里向该所同学要了5株大红袍茶苗,带回后栽种在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御茶园名丛观察园中,这5株大红袍茶苗在御茶园里就承担着加速繁殖的任务。到1989年,大红袍茶树就已经达到上千株。之后,所育苗木大量种植,纯种正E本大红袍的面积年年都在扩大。经过三十多年,如今,武夷山大红袍已有相当的种植规模。

爽口时好岩茶的标准吗,好岩茶应该有的的特征

九哥阅读(6)

爽口,岩茶好茶味的评价标准吗?

武夷岩茶由于天气、地质条件、制作水平、贮藏环境等原因,茶味丰富多彩。然而,什么是岩茶的好茶味?却没有一个公认的评价标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近来,有人将“香、清、甘、活”和有“岩韵”奉之为评价标准。香、清、甘尚好理解,但“话”之一字与“岩韵”词是什么意思,没几个人说得清楚,奉之为标准不大合适,总不能将一个意思说不清楚的词汇作为标准吧。

那么,岩茶的好茶味究竟当以什么为评价标准呢?作者从多年对各种赛事获奖茶的研究中发现,获奖岩茶的茶味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爽口。进而研究又发现口感爽口的茶都畅销,口感不爽口的茶,则不大好卖。因此,作者认为爽口不仅是评审专家缄口不宜的茶味评定标准,同时也是岩茶消费大众不谋而合的味觉感受标准,将爽口定义为岩茶好茶味的公认评价标准当比较合适。

爽口,乃饮茶人之口腔感受,是口腔中的味蕾与茶水中的味道元素接触后产生的味觉感受。茶水中的味道元素同口腔中的味蕾接触,口感清爽畅快即为爽口,口感如饮药即为不爽口。

研究认为,爽口也有层级之分,爽口的茶味可分为若干爽级,即清爽、鲜爽、甘爽、香爽、滑爽等爽级。

浓淡适中,不苦不涩,清醇爽口,是为清爽茶味,好岩茶之基本味道,爽口之第一爽级。

味似海鮮味精,口感新鮮爽口,是为鮮爽茶味,爽口之第二爽级。

鲜爽由茶叶中的氨基酸类物质融合形成。

口感甘甜爽口,是为甘爽茶味,爽口之第三爽级。甘爽由茶叶中单糖、多糖、多聚糖、蔗糖等糖类物质溶解形成。

味似花香、果味芬芳爽口,是为香爽茶味,爽口之第四爽级。香爽由茶叶中花香、果味香等芳香物质化合形成。

口感润滑爽口,是为滑爽茶味,爽口之第五爽级。滑爽由茶叶中果胶类物质稀释形成。

上述爽级,可以单独体现,也可以复合呈现,且每增加一个爽级,茶味即上升一个品位,复合的爽级愈多,则茶味的品位愈高。清爽、鲜爽、甘爽、香爽、滑爽五爽级齐全为极品茶味;清爽、鲜爽、甘爽、香爽四爽级悉备,为上品茶味;清爽、鲜爽、甘爽三爽级兼有,为中品茶味;清爽、鲜爽或清爽、甘爽二爽级复合,为正品茶味。

将爽口作为标准,不仅可以用于评价新茶的茶味品位,亦可用于评价隔年旧茶和陈年老茶的茶味品位。研究发现,极品茶味和上品茶味常见于轻、中火功的当年新茶,中品茶味和正品茶味常见于足火功的隔年旧茶和陈年老茶。

好岩茶应该有的滋味与特征是什么?

大红袍的植物学特征为:植株灌木型,中叶型,树冠半披张,树高可达2米以上。其嫩芽梢尚壮,深绿微紫,夏梢叶带红毫尚显。萌芽、开采期比肉桂迟,一般在5月10日左右开采。据林腹泉1941年记载的九龙寞大红袍采制时间是5月17日, 2005年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按小开面采摘的时间是5月11日,中开面为5月16日,高山茶区为5月18日。现在的大红袍和60多年前九龙窠大红袍采制日期基本一致。

大红袍属于品质特优的”名丛” ,制作时人们多会留意精制,成品茶香气浓郁,典型的为“桂花香”或“粽叶香”。滋味醇厚,有明显“岩韵”特征,饮后齿颊留香,香韵满口,具备独特的口感和品质。

纯种大红袍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多,产量也足够爱茶人饮用。而母树大红袍,从2006年开始,就不再开采,后来有序修剪养护。所以每年进入5月新梢成熟时,武夷山市茶业局都会组织茶叶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对母树大红袍茶树技叶进行保护性修剪管护,防止其树兜徒长枝生长过多过密,与主干争夺养分、水分,形成不合理的树冠,影响母树健康生长。2012年,大红袍母树被列入福建省优异茶树种质资源保护目录,按照种质资源保护要求,根据茶树生长习性、加工特征进行管护和开发利用。

而2018年又增加了一项新内容,系福建省农林大为大红袍采制科研标本。据称, “武夷山市茶业局与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签订协议,对母树大红袍开展SNP高通量基因分型研究。武夷山市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构建大红袍DNA指纹图谱,母树大红袍将有自己的DNA’身份证

大红袍——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早在1979年和1982年,武夷山就分别被国家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在自然、生态、文化景观上属于世界顶级资源。

武夷山的灵气在九曲与峰岩之中,在雾气深锁之间,在草木精微之里。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科认为: “未受污染的武夷山风景区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专家莫洛伊博士赞赏武夷山, “是中国人民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永久性象征”。

武夷山是全国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为典型者。南怀瑾者先生喜欢喝武夷岩茶,认为岩茶”藏风聚水” , “饮之有清阳之气”

有人说只喝普润,因为其他茶都没有普泪这么老的树龄,也没有古树普润这么天然;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从来也没有哪一类茶具备武夷山这样的山场,丹霞仙境,群峰耸峙,溪洞幽兰,当太阳的漫射光照射在青苔密布的坑底谷涧,野生的百合花高做地盛开,这就是独一无二的曼妙山场。更重要的是,传统的岩茶工艺极为精微艰辛,仅仅毛茶的制作,就需要通宵达旦全力以赴,整个茶季,极为辛苦。

4月底采制的茶叶,再经过半年之久才能让爱茶人喝到传统的味道。甚至需要等到隔年,才更好感受真正的岩茶厚味。

武夷岩茶,并不是高大的形貌,但苍老的风霜与内质,却在根底处积聚。岩茶的真味来自于独特的天地山林,源之于手艺人的心敏手快与汗水,从这一点来说,岩茶成为王者当之无愧。

正如杭州籍清朝大学士袁枚深入了解岩茶后也由衷赞叹: “武夷岩茶事天下盛名,实乃不忝” ,能令人释躁平铃,怡情悦性,使得“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 ,这是真正了解美食的大家对茶味的鉴赏。

生长在特定火山岩地貌里的茶,自然沾染上岩石的气质。丹霞山岩的精华随着风雨,也会在茶树根下留下深沉者韵。所有的希望与开始,悠久的传承与厚味,都得益这片独无二的山水仙境,我想这才是大红袍、武夷岩茶的真正王者之气。

品读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传承人

九哥阅读(9)

在武夷山,山幽水长读不尽……

一再读它的山色,坐花观岚,望见它突出林端的半壁,被云收入怀中;一再读它的水曲,水婉转于低处,出入山轴,垂竿探入的清流,把石卵和野花轻抚;一再读它的洞穴,穿古越今,道人藏蜕于此,诗哲面壁于此,风声夹着书声涂染于此;一再读它的岩石,有净身的沙弥,打坐的老僧,面对黄昏的苍鹰,模糊的身影,置于物像之外,探入虚空;一再读片叶,用唇齿去读,愁肠去读,遁世之心去读,读它的晴朗的花香,烟雨的痕迹,若骨的韵味……

我的老乡,唐光启(885-888年)进士徐黄也曾游历过武夷山,写下《谢尚书惠腊面茶》诗:”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枕轻酒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诗中可见武夷茶在唐代就已有裁制并作为馈赠珍品,隐约浮现出那个时代茶人的风姿。

今年我来到武夷山市,读到的第一位茶人叫金日良,他一副短打的着装,精神盥铄,聪明精悍,喜欢收藏书法和绘画作品,是一位有品位的茶人。他的茶会所就叫”金日良若”,中式装修,清静而优雅。山有魂,林有气,岩有韵,水有灵,云有仙,好茶人置身其中,多少也沾染了一些高迈的气质。在茶业行情火爆的那几年,茶叶不够卖,许多客户找上门,可是金日良每年只生产一定数量的茶。客人数落他死脑,,不会做生意,周围的人说他傻,他也只是笑一笑。他动手为我泡了去年制作的“金不换”和”山洞深”,顿时,茶香四溢,喝在口里,确实感觉到茶人所描述的那种喉韵清冽、甘润,際之有骨,酿正而厚,有梅的清逸,兰的幽馨,果的甜润,乳的绵柔。

“只有我自己的茶山,我才能真正的保证品质。”金日良说,茶等于食品,重在食材,比如一条死鱼你肯定做不出活鱼的滋味。

茶也是一样,假如实质欠好,再怎么制作也不会变的好喝,我好奇地问他这两款茶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他笑了笑说:“好茶不怕山涧深,喝健康,金不换”。

读武夷山的茶人不得不读姚月明,他是最受武夷山茶人尊重的一位。武夷山这一方茶叶的圣地,吸引了大批茶叶界的专家学人。

几乎全国所有茶叶权威都在此呆过。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就在武夷呆过10年之久。吴先生去世后,全国茶叶界制茶权威陈禄教授、栽培专家庄晚芳教授、茶叶化学专家王泽农教授也都先后在武夷长住过。这三人都是姚月明的导师。

在安徽大学,姚月明是陈椒教授的得意弟子。毕业时,陈教授建议他留校任教,年轻的姚月明认为,要认识茶,就得到它生长的地方去。于是他到了蒙安茶场。这里清冷幽静的山地,一径矮灌比肩牵连,有雾岗缠绵其间,有粉蝶魁触翻飞,一处清泉绕过,轻风催发嫩芽。在这样的天地中,茶深得自然安蓄的秉性,钟灵毓秀,造就了好品格,也激发出无限的禅机。在姚月明看来,茶住的地方是人类最初的家园,是最美的地方。茶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已走过四五千年的悠悠岁月,一路走来不亢不卑,不骄不躁,不温不火,像一位青衣学士,谦卑而又含蓄,恬谈而又丰富,但却清朗倜傥,永远年轻,充满了朝气。它精神的家园,却高离在上,以睿眼相望人间,用永恒的绿包容岁月,和谐世人。

他决定要此生长做武夷茶人!

姚月明对大红袍的培育研究从上世纪50年代初就开始了。

1953-1955年,姚月明随叶鸣高和陈书省两位老茶叶专家在武夷山进行武夷名拟调查。这期间,姚月明从大红袍母本上剪了几根长穗,扦插在实验场办公室后面,并且已经存活两棵。1958年这里建机场,这两棵珍贵茶苗不幸被拔除。文革时期,他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迫离开茶叶实验室,下放到茶场农业区内种水稻。但姚月明乃偷偷利用业余时间培育大红袍,培育出来后沿用吴党农先生当初的命名“北斗一号”。

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红袍开始供应外贸,但数量微乎其微。随着科学技术的日臻成熟,无性繁殖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今,武夷山许多茶农都种植了大红袍。由于姚老与大红抱这种异乎寻常的关系,由他亲手监制的大红抱还是要比其他的大红袍贵上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而姚老每年签名制作的大红袍也仅20来斤,成为各地茶商争相竞购的奇货。一辈子安贫乐道的姚老于2006年去世,在武夷山做了半个多世纪的茶。他的福荫泽被后人,武夷岩茶的悠长的韵味已深深地融入到下一代武夷茶人的身体和灵魂,甘泽而乏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久藏不坏….

我的采访从刘国英开始,源于他备受赞誉的“空谷幽兰”,更源于他是姚月明的嫡系传人。这泡“空谷幽兰”十多年前福州一次大师云集的茶叶品监活动上,他拿出这泡芬叶请专家点评。开汤冲泡,先是一股犹如太阳艰晒的岩石突遇一场大雨,岩石上沸腾而起的那种气息扑面而来,那就是岩韵啊。紧接着,一缕幽香弥漫开来,好似空谷中芳草勃发,香響凝袅,清韵四溢。楼下的一位老者忍不住询问:“楼上何来兰花香气? “茶界名人陈郁格感叹道: “20多年都没喝到香气这么绝佳的若茶了,就叫’空谷幽兰吧。

, 在首批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体系里,有着“三刘”一说。这“三刘”分别是刘国英、刘宝顺、刘锋,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精湛的三位,当年曾有媒体将他们的风格分别用代表着“懦、释、道”来戏分,足可见三者同是制茶大师,又风格独显。刘国英是武夷山为数不多的科班出身的茶叶专家,他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园艺系茶叶专业,是我插队同学的学生,我可是作为一个”1师权”的身份来采访他的。他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传承人,还是武夷山茶业同业公会的会长。

刘国英那间古色古香的茶室,摆设着一些红木家具,在那张雕刻精美、包浆温润的老挝红酸枝的茶几旁,我们围盘而坐,端杯品茗。这让我想起不久前在福建省红木家具同业协会会长黄福华的紫糖木桌泡茶的场景,坊间有句俚语:坐小叶紫檀,喝空谷幽兰。刘国英理着平头,戴着眼镜,几分儒雅,依然透着茶人的睿智。在武夷山茶界高手如林、万千品牌中,“空谷幽兰”一骑绝尘,得益于刘国英的匠心独运。他“无意做最大,用心做最好”,从1998年他创办武夷山市岩上茶叶研究所至今,他一直在“最好”的方阵中前行。刘国英的山场在马枕峰下,此地是”香含玉女峰头露,润带珠帘洞口云”,是武夷岩茶二大当家品种之一的肉桂的发源地,按武夷山人的话说是”血统纯正啊!

清未建安县有一位才子,名叫蒋衡,由于生长在茶乡,爱喝茶,善品茶,他写了一篇赞美武夷茶的传记《晚甘传》。武夷山的岩主、茶农、僧道、羽土读了《晚甘侯传)之后,都十分赞赏其文采和见识,凡是寺林开设茶宴或茶赛会,都会邀请蒋蘅赴会,一时间,蒋蘅成了武夷名人。

有一年初夏,蠕龙岩主要给他制作的茶命名,便请菜衡来到蟠龙岩,同时还有慧苑寺住持和尚和马枕峰的岩芬主。主人端出一套品饮乌龙茶的茶具,选取新制蟠龙茶,选用蟠龙岩的泉水,运用传统的冲泡方法为客人献茶。转葡接过茶盅,一股天然的岩香扑鼻而来。慧苑寺住持过茶盅也闻到一股浓烈的茶香,便说:”好香的茶,带着自然的茶香。”主人听后微笑地点点头。蒋蘅轻啜细品,顿觉茶香辛锐,口齿清香凉爽。

蒋衢说: “这种茶的品质和武夷茶有所区别。”主人说:“蒋先生的确精到,此茶是从媚龙岩的奇种选育而成,的确与众不同。”蒋衡接着说: “媚龙茶品质有明显的肉桂香味,而且带有乳味,香气郁。”主人恭敬说: “此茶还未定茶名,你品过许多武夷名茶,请给定个名。

马枕峰茶主说: “就名媚龙茶”。蒋薇说:”不,这茶不能以岩名命名,而应以其品质命名,我看叫肉桂较为适合。”烯龙岩生立即说: “好,肉桂是名贵药材,以肉桂命名,显得此茶这名贵。”嗣后,蒋衡在写《茶歌》中赞颂了肉桂的品质:“奇种天然真味存,木瓜微桂微辛。何当更续歌新谱,雨甲冰芽次第论。

肉桂作为武夷山茶叶之名丛,早在清朝就已成名,宝珠若茶厂以落衝《茶歇》中的桂微辛谐音“桂威率”命名肉桂更是浑然天成。宝珠岩茶厂现掌门人陈挡龙介绍: “桂威辛是陈家四代人,经过近百年摸索积累,制作出的一泡有独特风格的肉桂极品。

陈姓在天心岩茶村是大族,晚清时期由江西上饶迁入。陈增龙出生制茶世家,本族太爷陈书省是武夷山著名的岩茶审评大师;茶叶专家姚月明生前常说:“凡是武夷山的做茶人,如果不知道陈书省者,则会被人笑。”其父亲陈仅河(陈仅样、陈仅福、陈仪生)四兄弟是当地有名的制茶大师。

陈挡龙生于1983年,2001年毕业于福安茶校。从茶的历程至今已有十八年。从小耳闻目染,深谙制茶之真谛,加之聪明勤劳、谦虚好学、善于摸索和总结提升,制得一手好茶,连续七年在各级组织的斗茶赛中获得三个状元、四个金奖。武夷山新一代茶人里极具影响力的“后生”。他的父亲陈仅河大名鼎鼎,也是姚月明的嫡传弟子,他的茶室里还挂着一张姚月明手书的”岩谷花香”四个字。那么,陈增龙也算是姚派第三代传人。

桂威辛是岩语与武夷山天心村宝珠岩茶厂合作的一款极品桂。宝珠茶厂坐落在武夷街道天心岩茶村中央的一个巷子里, 不!

山不露水,质朴如茶。

宝珠岩茶厂由来已久,早在民国时期就以生产优质岩茶在当显露。《武夷山市志》载,民国30年宝珠岩茶厂优质岩茶产量29公斤。至今仍保留有1932年闻北分区苏维埃政府财委会主席夏)签发的“茶票” ,宝珠岩茶厂在武夷山是个有悠久历史的老茶坊。

它的原料来自九龙寶百年老茶山,即是众所周知茶叶名丛“大袍”原生地。九龙棄位于通往天心岩的一条深长峡谷,峡谷两侧壁连绵,适迤起伏,形如九条龙,故名。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凉,山峰岩盤之间,有幽洞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茶园大部在岩盤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 t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该地区岩茶独特的韵味。

九龙寞内若丛遍地,桂威辛茶叶原料来源的老茶树,便是大丝袍的百年邻居。老茶树与母树大红袍同呼吸共成长,一百年的阳光雨露,一百年的时光流转,这里的茶树宛若饱经风霜的老人,充涛了植物的智慧,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亦能与周遭的生命和谐共处。

读大王峰,抬高我的仰望又浓缩了我身体里的山水;读玉女峰,放纵了我的苦恋又收走了我的心神。读姚月明,读金日良,该刘国英,读仪河、堵龙,读古今中外的茶人…

而我读武夷,将一株大红袍做为引言,从季节最深处读出一首好诗。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14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