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竞赛裁判与茶叶审评的差异

九哥阅读(6)

茶叶审评是看(包括喝)茶叶制作出来的品质谁优谁劣,审评时采用既定的泡茶法、茶水比例,审评人员只负责对茶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及叶底的表现打分。

泡茶壳赛则是要看人把茶泡得怎么样,裁判员是针对其人的“泡茶功夫”所泡出来的茶汤喝了打分,在这条前提下,如果提供给泡茶者的茶叶做得不好,他通过泡茶技术是否能把茶修饰得更好来争取裁判员的高分,充满了条件的限制与挑战。

泡茶技术很难订出一套标准样,故泡茶竞赛裁判员在赛前必须了解以及泡饮主办方所提供的茶叶,摸底后评分时心里才清楚:A茶况品质优良打94分,泡茶手却没有将茶泡出应有质量只能打88分,B茶况原本欠佳打84分,泡茶手反而泡得超出水准那就要打92分。要做到这一点,才算是公平对待泡茶竞赛手,对泡茶技能才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泡茶竞赛裁判员也必须现场看着泡茶,注意泡茶手的每一细节,假设他的茶具都恰当,用的茶量、水温、浸泡时间都正确无疑,喝到的茶汤却总是不好喝,这时泡茶竞塞裁判员打分需要额外谨慎,很可能就是他领到不够完善的茶叶,不是他泡茶技能出了问题。

评茶人员审评时并无”茶有没有泡好”及其他搭配如茶器茶法、空间设置、选手的形象等的烦恼,不过评茶员“对标审评”能力必须很好,凡茶必有这个标准样,比如初红各等级感官指标的滋味:特级鲜醇甜、级鲜醇、二级甜醇、三级尚甜醇、四级醇、五级尚醇等,茶叶审评者要有很强的记忆力把各个细微的变化辨识出来。他所看到喝到的比标准样本的差距大,就表示茶做不好然后指出错误的地方在哪里,比如说这岩茶的花香味做散掉了,因为杀膏温度过高和时间把握不当。评茶人员的审评工作较直接清楚,也较容易获得认可。

泡茶,因为没有标准样,只能说那是对茶道的理解能力有高低;如果泡茶竟賽裁判员的水平參差不齐,比赛就失去了意义;裁判员的水准应有前瞻性的高度,才会为泡茶比赛带出积极的影响,起带头作用。所以泡茶竞賽裁判员需要在茶叶品质、泡茶技术、审美能力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水准,在这种要求下,泡茶竞赛裁判员首先知道茶的好坏,才有办法知道茶汤应有的水准,那么才会清楚在整个泡茶过程必须如何调整茶水比例、泡茶水温、浸泡时间以及奉茶喝茶应掌握的态度等。

说到态度就必须得说泡茶竞赛裁判员的审美能力,泡茶选手做了些什么动作会让他扣纷或加分呢?比如每一道茶出汤后泡茶者将壶盖拿走放在盖置、提壶持杯时翘尾指分茶时左边四杯用左手右边四杯用右手来分、分茶入杯后就干坐着等过一段时间茶汤降温后才奉茶出去,这些种种很难一句话说对错,都有各自想要表述的立场。什么才叫做表现茶道之好茶道之美呢?你说第一道茶汤弃掉不好,另一个人说必须得倒掉不喝。

你说泡茶不必播放音乐,另一个说有音乐才不会枯燥。那么泡茶的审评标准就没有标准了吗?有的,目前规定泡茶、奉茶动作手势端正。发型、服饰、仪表自然优雅。淘茶空间布置、器具选择合理。“端正、自然、优雅、合理”应是人们经过生活中无数的历练与阅历,由内而外散发的一种风骨;是泡茶手过渡至茶道艺术家的必经之道路吧。

天心岩茶村瑞泉茶厂:昔日茶工,今日茶商

九哥阅读(5)

天心村的村民原本散居在景区内的水帘洞、莲花峰、天心庙、慧苑寺、马头岩等山野边,祖祖柴辈以产茶谋生。1998年,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时,村民们不得不依依惜别了祖辈赖以生存的茶山,搬迁到了现在的景区赤石北入口。如今,天心村的正岩茶山依然占了整个武夷山景区正岩的80%,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茶厂,依然经营着祖整传下来的茶业。漂洋过海而来的茶商、各地慕名而来的茶客、每年一次的民间斗茶赛,使得这个小小的村子常年茶香萦绕、四方宾客不断。

天心村与武夷山景区只隔着一条浅浅的素洋溪,一排排的民居兼茶厂沿溪而建芳草萋萋的水边不时有白鹭飞过。村里的房屋大多为独幢的4层小洋楼,一楼为初制茶的加工间,二楼为茶叶评审室、包装储存间,三楼为主人起居室,四楼为饭堂厨房兼杂物堆放间。沿溪的房屋,通常都设有一间落地式玻璃的茶室,充分利用了天心村“汲来江水烹新苦,买尽青山作画屏”的天然地理优势。

瑞泉岩茶厂静静地坐落在关心村一隅,乍一看似乎在村里众多的茶厂里并不特刘显眼,然而门口那一合“九一八”式揉茶机却已经透出了这家茶厂的不俗之处这是中国最早的木质手推揉茶机,上世纪40年代在茶界泰斗张天福担任福建示范茶厂厂长时发明。这台揉茶机暗示着这家茶厂必然与“传统”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最初也正是这台揉茶机诱使我走进瑞泉,从而也认识了这一家由茶工、茶农到茶商的“岩茶世家”。

走进“瑞泉”的大厅,左手的一整面墙挂满了各种荣誉证书,其中最显眼的莫过于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技艺传承人,大厅的一角堆放着一箱箱的茶叶,与其它茶厂通用的公版“武夷岩茶”纸箱不同的是, “瑞泉”的茶箱是仿制的17,18世纪茶叶漂洋过海到欧洲时的木板箱,胶合板茶箱内衬牛皮纸和铝箔,外面有毛笔书写的繁体“瑞泉”二字,显出一种历史的积淀。绕过前厅,后面几间房是烘间与炭间,现在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天心村的茶厂大多采用机械设备制作岩茶,而瑞泉仍然坚持传统的手工茶制作,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做茶季节焙间里10个烘坑从早到晚一直热乎着。

走上二楼,雅致的茶室中间摆放着一张仿古的茶桌,与之配套也是六把明清风格的仿古坐椅,正前方的长几上供奉白玉的佛像、造型各异的紫砂壶、兔毫盏等古色古香的茶具。瑞泉的老板非常热情好客,在天心村的2个月,我常常到瑞泉和黄老爹聊天,一边品着大红袍,一边听老爹讲述黄氏家族的历史。黄家祖上本是闽南人,据《江夏黄氏族谱》记载,明末清初,由于朝廷实行海禁政策,黄氏的先祖-“彦捷公”从沿海迁到了武夷山地区,距今已有12代制作岩茶的历史。老爹的父亲瑞喜公也是当时武夷山出了名的做茶能手。瑞喜公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 ,从小随父做茶,青焙都精通,在当时武夷山的很多大厂都受聘做过青焙师,然而不管技艺如何出众,总归是帮人打工的“茶1” ,生活也极为艰辛;到了老爹这一辈,身份基本上已经由外来的“茶工”转变为本地的“茶农” ,不再帮人打工,种茶做茶都是靠自己一家人,但这一时期的武夷茶总体来说都不太景气;而如今“瑞泉”传到老爹的儿子这輩,正是武夷茶前景辉煌的时期。大儿子黄圣辉广交朋友, 1998年时带着一批岩茶到马来西亚,将瑞泉的茶叶推向了东南亚的佛门禅院;二儿子黄胜亮也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技艺传承人,可谓是家传有续。而黄氏也由茶工、茶农顺利地转换为茶商,并在每年茶季都雇用大批江西来的茶工采茶、做茶。

从瑞泉的历史管中窥豹,我们似乎可发现一些武夷山的茶叶贸易繁盛与“他者”的关系。实际上,贯穿武夷茶的载种、制造与运销始终有一奇特的现象,即不管是季节性的茶工、岩主还是在本地设茶行的茶商都是外来人( other) ,而武夷茶之所以享誉世界,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卖给了金发碧眼的陌生人(stranger)–俄罗斯人和欧洲人。可以说,没有“他者”的推动,就没有武夷茶的繁荣。

武夷山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不断由移民推动发展的社区,山西的晋商、下府帮的商人、广州+三行的行商、江西的茶工等都与武夷山茶叶的兴盛关系甚密。而所谓“他者”的概念则是一个被历史不断建构(constructing)和不断重构(reconstructing)的过程,往昔的“他者”在迁入本地后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文化适应,最终可能转变为本地人。这种在地化( Localization )的力量有可能重塑当地的文化结构,使之再地方化( Re-Localization )。黄氏祖上乃是闽南人以一种“他者”的身份迁到武夷山,经过几代人在此地的适应性生存,很显然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岩茶村的主人,夹在“茶1”与“茶商”之间的“茶农” ,正是这样一种身份的过渡转型,而仍从江西源源而来的茶工无疑成为了新的“他者”。天心村的村民祖上基本上都是闽南人、江西人、浙江人等,但今天他们都通用一种武夷山话,这正是一种在地化的适应性表现,他们的历史也不应仅简单地看作家族历史,这些人群的流动与分层无疑都与国家的政策、时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对“物流”背后的“人流”研究,也能使我们从一个侧面更好地理解传统中国的现代转型。

细说六大茶类的70年沉浮史

九哥阅读(5)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茶叶也进入了恢复发展期。70年里,各大茶类起起伏伏,轮番登上历史的舞台,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就让我们回顾这70年,走进一段关乎茶叶的沉浮史。

绿茶——霸屏70年的中国茶主角

建国后,伴随着茶产业的复苏和发展,如果要选一种最有代表性的茶类,那一定是绿茶,因为不管在哪个发展阶段,绿化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最初的茶园扩张阶段,全国范围内主要得以扩充的便是红、绿茶产区。在亟需汇外创收时期,绿茶也是最主要的出口茶类,因为我国的地理优势,其它国家都无法生产与我们品质相媲美的绿茶,所以我国绿茶在国际绿茶出口中一直占比最大,建国后的好几年都维持在90%以上。但由于红茶的世界需求量最大,故在统购统销时期,绿茶的发展一直受红茶牵制,不仅受政策影响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绿改红” ,在出口中,绿茶还起到补贴红茶亏损的作用。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1984年前后,当时已经有很多产品的外汇创收能力大大超越茶叶,并且旧有的产销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国家正式让茶叶回归市场,于是乎,亏损的红茶产量骤降,全国又掀起了一阵“红改绿”

在出口转内销阶段,虽然其他茶类渐渐崭露头角,但始终无法撼动绿茶的主导地位,国内产量占比基本维持在50%以上,出口量更是保持在70%以上的绝对优势。

因为在建国后的各个时期都扮演着“主角” ,故以江浙为代表的产区,茶经济、茶科技、茶文化等发展均居全国前列,相关的茶叶研发产品也晨为丰富多彩。

红茶——兴于创外汇,火于金眉

1949年,中国进入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外汇紧张,而茶叶成为外汇创收的最重要的产品,红茶作为国际需求量最大的茶类,便成为重中之重。

为了扩大红茶的出口量,建国之初,政府在全国茶区推动了“绿改红”的茶叶改制。由于我国机械落后,制作成本较高,加上国际出口价格太低,红茶出口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但因外汇紧张,茶叶出口公司为了完成外汇创收指标,不得不加大红茶出口量,甚至用绿茶赚取的利润补贴红茶出口。可以说,在建国初期,红茶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而伴随着红茶出口的兴旺,为了适应国际市场,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全国掀起生产红碎茶浪潮,由广东英德市红旗茶厂创制的英德红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而英德红茶也基本是为出口创外汇而量身打造的红茶,一经问世,便因其外形匀称优美、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有纯正等特点,与云南真红、安徽红并称中国三大红茶。

之后,伴随着1984年国发75号文件的预发,茶叶出口的全面放开,一直亏钱的红茶就因出口受阻而持续萎靡。

此后很多年,红茶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而再被人们所熟知,便是2005年“金验眉”的诞生。这款红茶的问世,填补了国内高端红茶市场的空白,引发了国内红茶的消费热潮,并再次推动整个红茶行业的发展,甚至改变了整个茶产业的格局。不仅火了正山小种、政和工夫、白琳工夫和坦洋工夫四大福建红茶,更在河南信阳、贵州安顺、四川雅安等绿茶产区再次t起”绿改红”的风潮。几年后,伴随的“金骏眉”的泛滥,和”热”的转移,红茶热逐步降温,趋于理性。

乌龙茶——爆款频出,热品不断

建国后,乌龙茶一直作为体量相较小的特种茶出口。

1978年,乌龙茶首次出口日本,以其独特的韵味赢得了日本消费者的喜爱,并于1979年在日本第一次掀起了“乌龙茶热”, 1980年,罐装乌龙茶水在日本再次获得成功,于是乌龙茶名声大噪,使得日本饮用乌龙茶的“热潮”迭起,进入90年代,一跃成为乌龙茶最大进口国。上个世纪80年代,乌龙茶出口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1984年,茶叶放开自由经营,乌龙茶内销市场得以蓬勃发展,首先红火起来的便是安溪铁观音。在上个世纪80.

90年代,国家启动名优茶建设工程拉动内销,一方面,勤劳勇敢的安溪人大量前往到全国各地推销自产茶;另外,安溪开创斗茶賽先河,斗出茶王,拍出天价,让铁观音火遍全国。

根据铁观音专家李宗垣的描述, 1998-2008年是安溪铁观音最辉煌的十年。2008年清香型铁观音发展到了顶峰,安溪铁观音也迎来了转折点,声势开始被其他茶类所掩盖。

2013年,被大多数茶企视为茶业的小年,很多茶类的发展遇到一定的瓶颈,但在此背景下,武夷若茶却犹如一四黑马,在众茶类中脱颖而出。消费者对武夷岩茶热棒,武夷岩茶销量增长,武夷若茶售价提升,茶企纷纷开发岩茶新产品并逐渐将重点转移到岩茶产品上…这一系列现象均证明了一点-武夷岩茶火了!一则《8000元/斤添加茶叶被老婆煮了茶叶蛋丈夫奔溃》的新闻,更是将文中的主角“牛肉” (牛栏坑)一炮打响,于是,岩茶的各大山场茶被逐步探索深挖并将“岩茶热”持续至今。

黑茶——从边销茶到收藏热

建国后,边销茶作为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备受党和政府的重视,国家很快出台了”国家定价、定点生产、归口经营、计划调拨、保证供应”的边销茶政策,相继扩建和新建了四川维安茶厂、湖南白沙溪茶厂、云南下关茶厂等边销茶加工厂,保证了边疆少数民族饮茶的需要。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家全面放开其它茶叶的经销权,但对“边销茶”则是采取逐步放开的方式,虽然黑茶在转型期也遇到一定瓶颈,但也相对平稳过渡

2005年,一队马帮历经5个月经云南、四川、陕西、山西、河北到达北京。马帮进京、沿路的拍卖让普洱茶迅速走红;大量资金的介入和越陈越香的特性掀起了一阵“收藏热” ,当时在广州芳村市场,茶商之间的开场白一度是: “你今天又进了多少饼?”

2007,普洱茶的行情先登顶而后迅速崩盘。这波行情虽然走得不远,但意义深,不仅为普洱茶后续走俏奠定了基础,也助推了黑茶市场的发展。这年行情火爆时,社会上一度兴起“唯黑茶饼是购”的场景,包括安化在内的很多黑茶都搭上了顺风车,安化黑茶更是接着东风,在2008年凭借“金花”在全国范围内打响知名度。此后普洱经历行情绪伏、纯料热、再度起伏后市场趋于稳定,而整体黑茶销售量也保持着稳定的增长。

白茶——厚积薄发的茶叶新贵

上世纪50年代,白茶的经营企业“中茶福建公司”贯彻“内销服从外销”的政策,积极扩大出口。长久以来,白茶的主要市场是东南亚地区,很多华侨为克服水土不服而饮用白茶,中国香港、东南亚地区以及英国都是白茶的主要消费群体。

到上世纪80年代,国家开放茶叶市场,很多获类都纷纷选择出口转内销,而白茶则迟迟没有提上日程,重要因素是白茶出口的价格始终高于国内售价。

2005年,福鼎政府开始大力扶持和推广白茶,这让福鼎白茶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 2009年,福景白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象征新时代之路的开始,白杀逐渐被消费者认可. 2007年之后,福鼎白茶在当地才真正开始成为一项产业。

2011年,在上海豫园国际茶文化艺术节的拍卖会上,一块存放了20年的福鼎老白茶饼以18.8万元成交,这可视为引爆老白茶市场的导火索。

2013年起,默默无闻的白茶进一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在福鼎、政和等产区政府及品牌茶企的推动下,白茶的品牌力量厚积薄发。药效价值与收藏价值兼具的老白茶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并呈现愈加火热的势头。

这几年,由老白茶引领的消费新风尚已经逐渐蔓延全国。

花茶——老茶人记忆中的花香

花茶,作为中国特有的再加工茶,主要以茉莉花茶为主。虽然莱莉花茶在建国之初产量和出口量均有限,但由于其鮮灵的花香和口感,所到之处,均引起强烈反响。

1950年,中茶福建公司成为建国后第一个茶叶合同中的花茶供货商开始经营茉莉花出口,最高出口量达到过2200多吨。其中公司最早的花茶小包装产品之一:老牌蝴蝶牌“小黄听”更是成为国内经典的口粮茶和海外华侨对多愁的寄托,行销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福州茉莉花迎来大黄金时代,风靡全国,在北方市场尤其受欢迎,此后直到2003年,北方的很多茶城都是茉莉花茶的天下。

然而,伴随着福州的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变动,福州茉莉花茶日渐低迷,虽广西横县、浙江金华等地还在盛产,但热销的辉煌盛况已经停留在很多老茶人的记忆中了。

如今,中国的茶叶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盛局面,但唯独黄茶并未很明显地重现茶叶江湖,一则黄茶传统工艺因战乱等原因失传,如今市面上的黃茶几乎很难喝到真正“闷黄”味;二者在建国初期,黄茶因技艺和口感等原因,也未曾作为出口商品而导致长期断档;三者,解放后,由于工艺恢复难度大,消费者对黄茶的认识度也偏低,直接导致黄茶销售不佳,即使有少量真正的名优黄茶出产,也因价格太高而让人望而却步,黄茶想要真正走向大众市场还需较长时间。

天心月圆一大红袍

九哥阅读(5)

对于爱茶人来说,大红袍是再熟恶不过的了。但,它又让人感到陌生,因为商品大红袍系由多个品种拼配而成,较之肉桂、水仙等“红得发费”的单品,它的个性似乎并不太鲜明,而且“干家千味” ,很多人都感觉喝不懂。

模糊的品种特征,使大红袍陷入一种颇为尴尬的境地:名气虽炽盛,号称“天下第一,但市场表现却平甲相比拥甚众的名山场肉桂、老拟水仙,它一度被视为”大路货”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大红袍的本来面目呢?拂去云遮雾障,回归本源,在天心寺大红袍的茶汤中寻求解答。

僧袍与“大红袍”

迥异于市面上五花八门、眼花缭乱的包装,茶台上的大红袍,第一眼就使人新生莫名的亲近与欢喜。

一件飘逸的红袈裟,衬着大片的亮黄。”僧袍”里裹着茶,茶缘便由此结下,而大红胞也正是在僧袍下诞生的。关于大红袍的来由,虽然是个美丽的传说,但茶确由武夷借人首创。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僧与茶,总是如影随形,彼此缠绕。

清代陆灿云: “武夷造茶,其岩茶以僧家所制者最为得法。”碧水丹山之间,无山不寺,无寺不茶,寺中皆设有专事茶叶种植与制作的茶僧。而在岩茶制作工艺成形之前,崇安(今武夷山市)县令曾招黄山僧以松萝法制茶,所制之茶与黄山松萝茶”堪井驾”。由此,足见僧人制茶技艺之高,故明末曾在天心寺为僧的超全禅师,在其《武夷茶歌》中激赏道: “如梅斯馥兰斯警,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

此是乌龙茶之始,亦是工夫茶之源。

的确,许多名茶的问世,都是出自僧家之手。从这个意义上说,僧人是制茶技术进步与工艺创新的推动者,而采茶制茶的劳作亦是他们悟弹的法门,即“农禅并重大红袍,是茶,也是禅。吃茶去!

啜茶解禅

茶的分享者曾炜轻轻地剪开缆口,将茶置入盖碗,目光寸步不离,注水行茶,始终带着虔诚。他说,与天心寺结缘,正是缘起“草木” ,人在草(+)木间,即是“茶”字。

黑褐的茶条,肥壮紧结的筋骨,稍带扭曲。茶条次第落入碗底悉悉索索,发出清施有力的声响,若如金石,可谓“铿然一叶”。

粗朴的外表下,蕴藏着“菩萨心肠”。天心寺住持泽道禅师曾开示道: “茶遇水舍身,而成茶饮,供养世人,是为布施波罗蜜;茶香四溢,犹如戒定真香,是为持戒波罗蜜;忍受采摘揉捻、高温炒焙、开水冲泡,是为忍辱波罗蜜;助禅去睡,提神益思,是为精进波罗蜜;和敬清寂,茶如一味,是为禅定波罗蜜;行方便法,净心导和,是为智慧波罗蜜。

自从茶树上被分离后,茶叶就经历了日晒、手摇、指揉、火培等重重考验,直到被沸水冲淋漫泡出金黄澄亮的茶汤。当我们端起茶盏,观色闻香赏味时,茶的一段新生命也随即展开。由鲜叶到干茶,再到茶汤,最终成叶底,这是茶的轮回。

拈杯闻香,香气馥郁优雅,随着升起的茶烟,徐徐萦绕。衔盏啜茶,甘滑醇厚的茶汤,淌过舌面,清清入喉,继而渐渐生津,如汩汩清泉,漫流石上,一派清旷爽朗。曾炜低眉不语,似是回味,又似凝思。他把茶盏凑近鼻尖,微闭双目,深吸一口,嘴角浮出一丝会心的微笑。“这泡茶无需多言,古人早都说尽了,’香、清、甘、活,之妙都在其中了。

空杯盛明月

添水续泡,茶色悦目,茶香悦鼻,茶味悦口,进而茶韵悦心,渐入住境。泽道禅师云:“茶韵产生的流程正是佛法中’六根,(生理)对’六尘,(物理)的摄受而产生’六识(心理)的过程。

大红袍”岩骨花香”之韵,花香尚可闻得,“岩骨”却是难以琢磨,此番妙处“难与君说”,唯有“悠然心会”。茶禅一味,样真妙悟亦然,不涉理路,不落言筌,透彻玲珑。

茶条完全舒展,酸出一盏明亮澄蔽的茶汤。再暖之,鮮活爽润,隐約同带着些清新质朴的木质气息。

曾炜也深以为然。他介绍说,作为“大红袍祖庭”,天心寺植茶的历史已逾千年。天心寺,初名山心庵,因位于武夷山之心而得名。唐代诗僧贯休曾三访武夷,挂单天心寺期间,同寺中得道高僧扣冰藻光禅师品若谈禅,留下”古木苔封菌,深崖乳杂泉”、“乳香诺洞滴,地秀众峰酮”等诗句。虽遥隔干载,字里行间,我们依然能感受得到寺院四围茶园的葱龙与清幽。据记载,天心寺茶园曾囊括了“三坑两洞”、九龙案在内的正岩山场200多亩,大红袍、水金龟、半天腰等名丛的选育与栽植皆是茶僧的传世杰作。时过境迁,如今茶园虽仅剩50余亩,但所幸茶树得以完好保留,且树龄皆在40年以上,所产之茶随禅寺得以重光。

任时光流转,四时轮换,天心依旧,明月依旧。把盏啜茗,听月观心,盖中这一抹如如不动的茶色,是否能映照得出”天心月圆”的无言禅境?茶过数巡,香消味淡,直至平淡如水,”诚如万有一空,诸有皆尽”。最后一滴茶汤饮尽,盏底暗香隽永如故。

陈德华说武夷岩茶大红袍紧圧型新品的研制

九哥阅读(5)

武夷岩茶一般以散茶的形式销售和消费,我受普洱茶紧压茶的启发,在多次试验后,于上世纪90年代开发出了武夷岩茶的砖形和饼形形式的紧压茶新产品,经过权威机构和专家审评,品质与散茶一致,投放市场后深受消费者欢迎。武夷岩茶紧压型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为成品岩茶更好的保存和便于运输开辟新途经,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不同需求。

试制紧压茶

1994年我到昆明参加中国茶叶学会年会期间,到该市茶叶市场参观时发现,多家商店的货架上展示着五花八门的紧压茶,有大宗的普洱茶,其中小泡茶有红茶,有绿茶也有花茶,而没有乌龙茶。当时还从市场上买了一点茉莉沱茶带回来,经冲泡花香浓郁品质保留得很好。我从中得到启发,当时脑子里一直涌动着打算行动起来开展试制以武夷岩茶为原料的乌龙茶紧压型产品的计划,以填补市场上没有紧压乌龙茶的空白。

根据武夷山的产茶背景,研发岩茶紧压型新产品至少有两个依据是符合实际的,一是岩茶初制过程不像闻南乌龙茶,有经过包揉造型工序,所以它茶叶条索显得疏松呈直条状,体积蓬松占位。如果把它制成紧压型饼茶或砖茶在不影响品质的前提下,对方便贮运是有意义的。二是武夷岩茶在历史上就有不少名家,对其贮存后的品质显著优于新茶的论述:清代名人周亮工在他著的《闻茶曲》中就论述到武夷岩茶”雨前虽好但嫌新,火气难除莫近唇。存得深红三倍价,家家卖弄隔年陈”,以及在古籍名著中常见到对武夷岩获有“香久益清,味久益,性和不寒,久存不坏”的经典评价。

1996年,我向茶界前辈谈起我做乌龙茶紧压茶的想法,如陈禄、张天福、戈價贞等,他们也都给了我回信。陈椽教授为我题写了”武夷岩茶大红袍茶砖”翻宝赠送我,此后经陈椽教授介绍,由安徽农业大学林刚博士帮忙,并经他联系到云南省外贸茶叶公司苏芳华同志,苏芳华同意把我寄的武夷岩茶原料交由昆明-家茶厂,代为加工成小沱禁,再寄回武夷山。

对寄回的紧压型小沱茶与原料茶的品质,审评后几乎无差异。接下来我提出希望够购买他们压制小沱茶的机器一台结果没有得到满足。1997年初,我经苏芳华同志介绍到大理下关茶厂参观,参观时看到沱茶(100克)和茶砖(100-250克)的压制现场,对这次参观深刻体会到“走马观花”的含义,以及知识产权的宝贵,对我后来的武夷岩茶紧压茶的研制起了很大作用。

当时,对决定生产武夷岩茶紧压茶砖有两种考虑:是失败了出洋相,但只是个人行为,无碍武夷山茶业大局;二是如果成功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或许将来能为武夷岩茶增添一些新品,所以值得一试。庆幸的是不但没有失败,没有出洋相,而且武夷茶界效仿我的做法的人大有人在。第一批产品1吨多当年就投放广东市场,随后部分进入香港市场试销均得到认可。参观下关茶厂回武夷山后就着手研究如何完成样机的设计并投入试产。当时试产的产品是砖茶,每块100克。为纪念当年香港回归祖国,也是牛年,将茶饼表面印上“金牛”图案。

紧压茶的品质

当年将首批产品送到福州请省里专家审评鉴定,他们是茶叶泰斗张天福、省外贸茶叶公司教授级高工庄任、省茶叶学会会长林心炯、福建农业大学教授詹梓金、该校茶学专业审评学副教授郭雅玲等五位专家,经审评后形成如下一致意见:“以武夷岩茶为原料,经过紧压工艺造型,改变散茶条茶的疏松外形,有利于包装贮运,商品保质期长,创意独特新颖,方便定量冲泡,香味醇浓,能保持武夷岩茶特有风,格”。同年也将肉桂压制的茶砖送安徽省商检局进行审评,认为“砖形,形状完整,棱角较分明,色泽青褐,香气呈甜肉桂香,较持久,滋味鲜醇,回味较甘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青红相间,柔软尚匀整,品质接近对照样肉桂。”

1988年后陆续生产茶砖达2500公斤。各大茶厂争相压制紧压茶,出现了紧压茶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 2014,2015年武夷山市紧压茶的加工量年均达到十万公斤左右,出现了武夷岩茶紧压茶非常火爆的现象。我以100克茶砖为样本,分成八条,每条重12.5克,一半则为6克多,再后来又改成“巧克力”状一样十小块,这样可方便不同的消费者。在刚开始设计压力时以使用拖拉机的液压缸作为工具,一则压膜槽开得太浅,二则压力偏小,三则定压时间短,所以产品不够美观,也不易取茶,后来改为压地砖的机械,加大压力同时 深横槽高度,结果产品一出,既美观又容易定量取茶,改变了饮用紧压茶必须用刀搬的老办法。

紧压茶生产技术

武夷若茶紧压型新产品是属于传统岩茶的再加工,基本思路是借鉴普洱茶紧压型产品的生产原理,即把若茶原料经蒸汽蒸软后送入模具中用机械的压力压制而成,但我们未能引进到生产普洱的机械,而从泉州购进的原用于压制铺地砖的液压机代用,产生最大压力达50吨左右,压制模块小的产品可调低压力。模具的型号种类均自行研制,根据市场要求、产品产地的地方文化背景及消费者消费方便,设计了相适宜的形状及重量规格并刻上品名和代表性图形,后以十二生肖图分别代表当年的图形。目前产品主要采用两种规格即砖型和饼型:砖型12cmtx 8cm宽,重100克;饼型每饼100-350克。

紧压型岩茶的制作工艺:

岩茶精茶(原料)一蒸汽加热软化一送入模具一加压定型-脱模一千燥一进仓一包装一市场。

>>不同类型紧压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比较

云南普洱茶(紧压型) :云南大叶种鲜叶一杀青(锅炒或滚筒杀青)一揉捻一干燥(日光晒干)一毛茶分级归堆一增湿遲堆风干陈化-筛分拣剔拼配一蒸汽杀菌软化一压制定型干燥一包装检验出厂

漳平水仙饼茶:水仙茶品种鲜叶一按闽南写龙茶做青工艺制法一杀青一揉捻一连梗湿胚一压制成型烘干包装进仓。

武夷岩茶饼(或砖茶):武夷岩茶品种按岩茶(闻北乌龙)传统做青工艺制法杀青捻烘干拣剔归堆拼配一蒸汽款化一压制成型一干燥一包装进仓。

武夷岩茶紧压茶与普泪、漳平水仙选用的原料不同。武夷岩茶是成品茶压制,普洱及漳平水仙则为毛茶或毛茶半成品压制。岩茶紧压茶随时压制随时品饮,不要时间限制。岩茶口藏后,香久益清,味久益醇,久藏不坏(陈香味显) ,极具收藏价值。时间证明不论是喜好哪种茶类的消费者都认可岩茶紧压茶的风格。

不同类型紧压茶的制作机械与产品比较

云南普洱茶(紧压型):采用动力机械为丝杆压力机,对模压达50吨以上,能把粗壮的原料压得均匀粘紧结卖,不留边不掉碎,模具用钢铁铸成不同规格的圆形,根据模的设计可将产品压制成大小厚薄不同规格的饼及沱型等,由于原料较粗壮其产品的表面少见印上景物和花鸟之类纹饰。普洱茶的特点就是在一定年限内要贮存得越久品质就越优。

漳平水仙饼茶:采用人工压制,压力有限,因原料是用刚过揉捻工序的,连梗带叶的湿胚粘性好,较易压成形,模具多用木制也有用铁铸成的长方形框具,内腔略比火柴盒大,压制成的产品每讲干重约15克重为标准。对已烘干的成品用无菌无污染的纸包好后,装箱进仓。此紧压茶属清香型乌龙茶的一种品类,其特点,一批叶原料在初制过程一次性成终端产品,其间省去了拣剔筛分等工序也没有下脚料废弃,但成品只方便贮运却不耐贮存。

武夷岩茶饼(砖茶):选用的动力机械是油压机,模面最大压力达50吨以上,模具用失铸成不同规格的圆形,方形。模底内刻有“武夷大红袍“,武夷水仙“ “武夷肉桂”等茶名字样以及山水景物或花鸟之类文饰。岩茶饼原料是用精制岩茶经蒸汽软化后压制干燥而成,因体积大大缩小十分方便运输,更耐贮存且原有品质不减。

制作紧压茶的结论与展望

乌龙茶类的武夷若茶从历史至今都保持散茶条茶形式生产并作为商品流通,如今成功研制开发了紧压茶面市,深受消费者欢迎。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茶饼生产技术上还可待研究和创新。

·生产紧压岩茶的动力机械,采用我们自己设计或从本省生产的油压机,而不是从云南引进或向省外购买。在萎凋、造型、烘培等工序上引进一些先进实用设备及技术,进行消化吸引再创新,为全面推进武夷茶饼生产加工清洁化、连续化、标准化尊定基础。

·作为紧压岩茶的生产原料是否也可采用像漳平水仙茶饼生产的原料一样用湿胚一试。

·作为一个生产企业必须依靠足够的技术支撑,当产品达到拱过于求时,能够适当储备。当市场求过于供时,如何加速熟化,缩短存储时限,为此储存环境中的水、气、热三个均有关系,其中水分的因素最重要,因此,将紧压岩茶进行干燥时,可否保留不同水分程度在储存期间进行观察研究。

·可以制定武夷茶饼生产加工技术规程,以规范生产行为,保障产品质量。

·岩茶紧压型产品干燥后十分坚硬结实,生产较大饼茶或砖茶,如何方便消费者取用冲泡也应在今后生产技术内容中加以考虑。

·漳平水仙茶饼已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夷茶饼也可申请。武夷茶饼的创新掀开了武夷茶产业新的一页。1997年开始加工茶饼,当时只有一家加工生产厂家,茶饼每年产量2000多斤,至1999年三年共生产7000多斤(精茶)茶饼。2013年统计,武夷山有规模的生产茶饼厂家有16家,年常量20多万斤(精茶)。武夷茶饼的研发,增加了武夷岩茶商品的多样化,延续武夷茶文化历史,促进了武夷山茶产业的经济发展。

遍寻武夷好山场,只为一杯正岩茶

九哥阅读(5)

中秋前后,正是武夷岩茶上市的正当季。

不同于其它茶种,以焙法著称的传统制作工艺,使若茶与茶客们的见面总是姗姗来迟。从谷雨采摘,到完成最后道焙火,往往需要跨越一整个夏天。炭火与时间,一点一滴地 酸了它那迷人的“岩骨花香” ,也等待的过程充满了人们对好茶的美好期待与想象。

不可复制的山场,个性鲜明的品种,独树一帜的工艺,以及制茶过程中耗费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塑造了“岩的” ,也构成了它的价值。

很多茶客说,岩茶很“排他” , 其富于变化的香、味、韵,一旦被它迷住,就很难再接受别的茶了,而且还会久饮成习,嘴巴也是越喝越“刁”。

距离武夷山280多公里的福州,茶店远比米店要多得多。这座位于闻江下游的城市,素来就因茶而与武夷山结下了不解之缘。一个多世纪前,武夷茶沿着闻江顺流而下,从福州出海,走向世界。今天,武夷茶的荣光依然在福州得到了延续。每年,大约有占总产量一半以上的正岩茶被福州的茶客们所消费,并且市场热度还在持续升温。伴随着茶价的一路高歌,有意炒作的天价茶频频被醒。

尽管如此,岩茶消费市场依然有价又有市,不少茶客愿意花高价买单,越贵越有人喝。在利益的驱使下,打着名岩旗号的茶纷漏,满大街都是“牛肉”、”马肉”、”老水仙” 。其中,除了合理的拼配茶外,很大一部分是仿制品,有些甚至都不是武夷山产的。纷纭的市场乱象,令岩茶迷们爱恨交加,却又欲罢不能。一些追求完美者,干脆直接绕过批发市场,亲自走进山场,去做一泡自己心水的茶-从采下第一枚鲜叶,到茶叶下焙,都不折不扣地全程参与。江翔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刁钻的茶客。

一个飘雨的午后,我们在闻江畔的静闲居与江翔约茶。热情的他,一下子晒出了今年所有的“作品”,五彩缤纷的泡袋,富有内涵的茶名,在桌上一字排开。”这些茶,都是产自正岩山场,都是纯料。”江翔很平淡地说。

听到这样的说法,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深表怀疑:均为正岩尚可理解,纯料几乎不可能,毕竟产量非常有限,且成本高昂。更何况, “爱拼(配)才会赢”还是茶市不成文的“规矩”。

“我们来试一下今年的”缘启,吧。”他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默默地剪开一只金色泡袋。”这是牛栏坑肉桂,山场在牛栏坑的核心区。“三坑两洞’是正岩茶的核心区,它就算得上核心中的核心了。

“啊!才第一道茶就这么,生猛” ? ! “我更疑了。

茶条紧结卷曲,乌黑带青褐,油润有光,匀整犹见精神。细嗅干香,辛香与火香交融,很是纯净。

一泡好茶,除了山场、工艺外,还得益于水的最终成全。唐代张又新说“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离其处,水功其半,然善烹洁器全其功也。”以武夷山泉泡武夷岩茶,可谓适得其所。不过,要让茶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崭露,冲泡者的手法也很关键。长期以来,爱茶者们对茶总是抱着一种类似商量的谦卑态度(如古诗文中常见“试茶”、”问茶”这样的字眼),通过尝试,去发掘每道茶中所蕴藏的极致之味。

从温杯、注水、出汤到分茶,江翔总是不紧不慢,他自有一套标尺来掌握水温和时间。

“唔…很纯正的品种香! ”湿热的水蒸气,带出了浓郁的茶香。这种香气虽杂糅了桂皮香、熟果香、花香与火香,但每种香型都能被清晰地捕捉到。而且香气鲜锐却不张场,沉稳里带着坚毅。

汤色橙红别透,艳丽成熟。轻啜一口,细腻丰润的茶汤里,蕴藉着饱满的香气,并在口舌间弥散开来。

细细品咂,隐约中还有些许熟悉却又难以名状的气息。似花香,似草香,又似腐叶苔藓…我努力在脑海中搜寻记忆的片段。

茶过三道,稠滑柔顺的茶汤渐渐连接起了记忆中的山场:那是一条隐于山岩司的坑涧,蜿蜒着伸向阴翳的山林。行走其间氤氲着湿润的水汽,连呼吸都充盈着草木野花的清香。四周阅寂,除了鸟叫虫鸣,安静地能听得到自己的心跳。

生于其间的茶树,犹如襁褓中的婴孩,清溪、沃壤、柔风、薄日,一切都是自然最好的安排,都为它们提供了最悉心的照料, “不可思议”.。

作为牛栏坑的“主人” ,肉桂总是饱瞧着茶客们的歆羡与渴望,是他们心目中难以撼动的“王者”。

迷恋,让江翔义无反顾地朝牛栏坑飞奔而去。他也开始像茶农一样,密切关注着季节天气的变化。

于是,一到茶季,他就条件反射般地忐忑起来。”像今年,临采前几天,雨下不停,我都急得寝貪难安。后来,总算放睛,心里的大石头才落了地。”

从2015年涉足茶业,前前后后不到4年时间。但是,他却有着一种“釜底抽薪”的决心与勇气,这是普通茶客或一般茶商所不具备的。在他看来,只有回归原产地,才能正本清源,才能品味得到武夷岩茶的正味与正韵。

他向茶农收购茶青,表现得很任性,也很“佛系”。收购前,他要先把目标山场仔仔细细地打量过一遍,而对茶青的要求也是近乎严苛。他认为,只要茶青品质好,哪怕多花一点钱也是值得的。因此,遇到满意的茶青,他总是会比高出市场价80-100元的价格来收,茶农们也很愿意把茶青留着卖给他。因此,有人甚至背地叫他“福州第一傻” 。然而,如果过量施肥(化肥),就算便宜卖,他也是坚决不收的,因为,茶青制作好茶的前提也是基础。

他要做的是”教科书”式的正岩茶, “让真正喜欢岩茶的人喝到真正的岩茶。

江翔要做”教科书”式的正岩茶

茶青有了,接下来就要看制茶师了。如同烹饪,从食材变成美食,得益于厨师的精湛技艺,做茶亦是最能影显制茶的匠心巧运。

经朋友介绍,江期结识了天心村制茶世家的吴家三兄弟。江翔坦言,起初,出于对客户的尊重,吴家兄弟在进行新一道工序前,如果他还没到现场,就会用袋子将茶密封起来,并打上标记,以此保证百分百的纯料。几年下来,他和三兄弟之间建起了深厚的情谊。“他们亦师亦友,既帮我做茶,又常常教我做茶识茶鉴茶。”江翔的语气里满是感激。受江翔的影响,静闲居的茶友们也纷纷加入了他的做茶队伍。每到茶季,茶友们就会不约而同地跟着他上茶山,下茶厂,与茶农们同吃同住,在山水草木间,在水筛焙笼间,见证茶从鲜叶慢慢变成香叶的神奇过程,他们也因此真正品尝到了辛勤劳作带来的丰收喜悦。而当他听到有人说“这不是静闲居的人吗?他们家的茶很好喝”时,那种从心底溺起的幸福感真得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人逢知己,茶遇知音。幸福,其实很简单。

福州极岩茶苑——等风来,也等你

九哥阅读(5)

雅致院落奉一杯茗品,悠哉游哉。

自晋、唐起,福州的三坊七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其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风格、折射了闻都文化前世今生的三坊七巷,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纵使一干多年过去了,格局依旧,成为中国现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极岩茶苑就如世外挑源隐匿于三坊七巷的安民巷中,悄然延续着茶经中的精髓。来到安民巷60号门前,想过去这里曾经也是书香门第家、巨商大儒的旧时府邸,雄才美杰的气息依旧。抬头见大门上”极岩茶苑”四字牌區,书法飘逸老辣,是由一代书法大家沈鵝题写。

尽显天然美态

在300多平米的空间里,设有两个厅堂、两处天井和七个包厢。置身庭院中,空间曲折起伏,灵活多变,白墙灰砖紧凑有序,前院大厅悬挂一幅著名史学家、汉学家余英时书法糠刻的对联“古巷起笙歌情融雅俗,艺坊开讲席道贯人天” ,横批”清风兰芷” ,既充盈人文气息,又让人倍显亲切。

这里的门窗都为木质,精细的工艺让门窗看起来轻盈、动感、古雅,透漏着山、水、闲云般的怡情,一派清幽雅致。许多商务人士,正是看中这份”和敬清静” ,纷纷远道而来。

正如白居易的庐山草堂: “木断而已,不加丹;墙跬而已,不加白。碱阶用石,幂窗用纸,竹帘丝帏,率称是焉。”茶苑最大的特色,就是天然趣味。天然的物件、天然的材质、天然的颜色,一切都以天然的美态,隐露着天然的味道。

木、竹、藤、石 主人以田园诗意的眼光,将诸君请入茶苑。在这里,每一处小景都内涵丰富,构图精致。长桌、椅凳、陈列柜、屏风等陈设,轮廓简练、各呈其姿,给人以强烈的造型美。

环绕天井,由老宅改造的茶室,布置极为雅致而不做作。每间茶室的茶具都不同,挂画、裱字、陶瓶、漆盘、寿山石印章摆件,处处体现了古雅的风姿、岁月的沉淀,以及空间如茶般的淡泊致远、心静如水。

金石篆刻

置身茶室,吸引你的不仅是将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古典的雅集融合一起的空间风格,更让人过目不忘的是茶苑中的金石篆刻。

“茶”字的发展嬗变,中国古代的印章足以担当重要的“证人”角色。汉印谱中见有《张茶》圆形白文印,汉封泥印中有《茶豸》。在这些印章中,“茶”字变化也已经开始显山露水,不少古印谱和有关汉印的资料中均可见其身影。

作为四大国石之首的福州寿山石,色彩丰实,石质温润,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寿山石雕刻历史悠久,分为圆雕雕刻法的“东门派”和薄意雕刻法的”西门派” ,清代寿山石文化昌隆,雕刻工艺就已达到高峰,现代寿山石雕刻工艺自80年代后又创出另个高峰,至目前被评为国大师的达30人左右。

在茶苑中,一件件颇值细品的寿山石印章,无不蕴含了主人的心思,体现了茶人的人格和性情。把玩种种雅物,不时令人生出几多尘外之想。

正是因为有了古画美石、名壶雅器等元素,茶苑也成了各领域高人分享见解、鉴赏书画古董、朋友相紧品茗交流的平台。在这里,你不仅可以感受到厚重的人文气息,还可以品尝到醇正的极品岩茶,更能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

饮茶是一个很轻的雅艺

茶的源头,意指充满灵气的山水之间,而远离自然、生活在喧嚣都市里的我们,只能通过一杯茶来感受草木的灵气。

许多爱茶之人最初都是被杀空间里的宁静与美好所吸引,但后来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墓爱茶,喜爱这个可以喝茶的地方,甚至是喜爱上了那个喝茶的自己。如果,你也爱茶,那么在茶苑天井旁的长茶桌上,极言为你留下一席,阳光酒下,不管是窗外的美景还是屋内的斜阳,随着茶香,形影相随。

饮茶是一个很轻的雅艺,味蕾上的感知仅是身体的一个触点,而茶外真正的天地是让你放松下来,然后打开自己的思维,去交谈、冥想、接触和认识这个世界。

有人说,这个茶外之天,便是道。它是茶里的诸子百家,是文化的传承与复兴。清越绵长、徐徐方尽的茶汤,彰显了“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君子气节,传递出爱茶人独有的精神气质——专一不二,坚定内守。

此刻,我正在茶苑,等着风来,也在等你。

林苗心中的武夷岩茶帝国

九哥阅读(5)

“十一”,这是一个伟大的纪念日,也是每个深爱脚下这片土地的中国人为之澎湃的盛典。挥舞国旗,引吭高歌,诗味词叹…向祖国表白的方式或许有N种,每一种都是最深情,也是最动情。

对于爱茶人来说,为70周年华诞敬献盏香若,是一种近乎本能的”反应” ,以“热爱”献“挚爱”满是赤诚。

这一天,在林苗心中,还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是兜兜转转后的尘埃落定,亦是经历无数山穷水复后的豁然开朗。茶,她一往情深的一叶,也是她寄予满怀豪情的“开建伟业” ,与国同庆。

走入茶“心”,找到自己

沉稳内效的中国红底色,镶嵌着一枚金色圆形龙纹,刚劲又不失典雅的“开建伟业”行楷大字,直书其上,磅礴厚重的气场,扑面而来。

很多人都不相信,这种“阳刚气”爆表的名字,会是一个女子起的。

在我看来,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茶名的背后藏着一枚爱茶至深的女汉子。

林苗的茶龄其实不算短。父亲嗜茶如命,属于那种每天都要泡在茶缸里的老茶客。因而,从她孩提时开始,记忆中总是蒙统一阵阵茶香。尽管浓涩是她对茶味的最初认知,但这一味盖体验,就像一颗种子悄悄植入心田,生根发芽,然后和她一同成长,直到有一天终于”遇见”。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2004年,她在武夷山结识了两位制茶师,并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她亲切地称他们为”大哥”,不只是年纪,而是过硬的技术与丰富的经验。林苗跟着他们,走山场,访名丛,制茶评茶,一头扎进武夷岩茶这部读不完读不透的“书”中。”他们为我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看到了别样的人生风景。”她的语气里满是感激。

2012年,她把对岩茶的喜爱变成了一处品茶的所在一活源茶道,“活源”取自朱熹名句“为有源头活水来”。尽管喜爱会随着奔跑的时间与日俱增,但她却没有始终走进茶之’心” 。她坦言,她的角色始线还是—名“陌生”的茶客。

七载如梭,慢慢荡尽。有如迷茫许久后的顿悟,蓦然地,她从茶这一片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的叶子中看清了自己,也找到了自己。

“往后余生,我要许给茶。”真情的告白。”夷山福” ,将是她人生坐标的新起点。

杯盏间,全是幸福的形状

较之“活源茶道” , “夷山福” ,既不响亮,也不时尚,但它深深打动林苗却恰恰是平凡质朴。

“岩茶是武夷山水的恩赐。’会喝好茶,有好茶喝,是一种清福” ,鲁迅先生不就是这么说的吗?”她说,一盏茶,会让我们渐渐懂得自己想要的是怎样的生活,然后活成我们最喜欢的样子。

“开建伟业” ,于国家,是革故鼎新,于个人,是宏图远志。两者的“交集” ,是茶一是初心,也是理想。

何以一叶之轻,承载理想之重?若茶之“岩韵”为我们提供了启示: “岩骨花香” ,厚重与轻灵,刚中带柔,柔中带刚。

在“岩岩有茶,非岩不茶”的武夷山,硬核山场,不在少数。访遍山场、尝遍“百家茶”后,林苗寻寻风的目光落在了九龙窠。

这处山场是岩茶发烧友们心中的圣地,除了是大红袍母树的原生地外,更重要的是,峰峦岩整间,幽洞流泉,云蒸霞蔚,孕育出的“山场味” ,独树一帜。而且,九龙窠与龙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及龙行天下的寓意隐隐相合,且相得益彰。

肉桂素以霸气劲道而著称,更遑论九龙窠肉桂(茶圈戏称为“龙肉” )了。不过,这款茶的表现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未尝其味,先赏其形。乌黑,紧结,壮实,匀整,这几乎是所有正岩肉桂的标准形象。

茶条落入盖碗,与陶瓷碰撞出清脆的声响,我们关于好茶的所有美好想象也往往从这一刻开始。茶与水,相清以沫,成全了彼此。枯槁重返丰润,平淡焕发醇美。

热嗅之,果香浓郁而清纯,厚稳持久,再细嗅,果香过后,透出厚朴的木质气息。清人梁章距将“岩韵”归纳为”香、清、甘、活”之“四字真言” ,百余年来,无人出其右。”香”居首位,可见一斑。

倾身事茶,但愿如愿

它的香,有分量目见精神。山场香、品种香、工艺香,水乳交融,沁入茶汤,使口感呈现出令人痴迷的层次感。茶汤入口,水路劲足有力,但不是那种“咄咄逼人” ,而是内敛从容,徐徐吞咽,汤感稠滑柔顺,揉进汤中的香气缓缓洇开,铺满了整个口腔。直到入喉,依然萦回缭绕。喉底津液轻泛,不绝如缕,无不妥帖畅话。

仿佛是心照不宜的约定,每一道,它都不会让我们的期待落空。从第8道开台, 果香渐渐退居“二线” ,木质香与轻柔花香渐居主导,金黄剔透的茶汤,甜爽润,相伴如初。人的一刻,茶的一生,人与茶,杯盏就是修行的道场。

林苗说,初尝此茶时,火味十足,煞口得让人有些招架不住。流转的时间,无平了它的棱角,变得温顺柔和。

茶是自然的作品,也是制茶师和茶艺师的作品。让茶”重生”并赋予个性的正是林苗的“大哥”之一,一位年轻的“老茶师” 。从16岁开始做茶,至今已有30多年。技随人长,渐臻于成熟。茶如其人,坚毅里的柔顺。

他是星村镇黄村人,这个小山村虽不在正岩主产区,却以“盛产”制茶高手而闻名, “技术流”杠杠的,茶为君,火为臣。”岩韵”的淬炼,除了天生的山场与品种外,焙火至关重要,故云”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然而,焙茶,锤炼的不止是茶性,还有人心,炭火灼人,焙房室闷,每一次焙火都是寂寞孤独的煎熬。只有对传统心怀敬畏、对茶叶充满故意,且有足够的耐性与毅力,才能承受得起身体与心灵的双重考验。

于是,就像守护生命一样,他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默默坚守传统,任口味干变万化,市场风云变幻。因为,他坚信”慢工出细活”的古老智慧,浮躁铅华,终将烟消云散。

林苗的茶“路”才刚刚启程,有茶相伴同行,有诗,更有远方…倾身事茶,但愿如愿。

朵拉大红袍:茶至浓时是故乡

九哥阅读(5)

仿古籍的函套,打开是三盒大红袍。与常见的包装不同,盒身上是三幅色彩热烈且明快的画作。从用色来看,远比传统国画来得大胆奔放,但线条和题款却又是原汁原味的传统笔法。这一”中国风,与”南洋风”混搭的画风出自马来西亚华人(以下简称“马华” )作家、画家朵拉之手。

在她眼中,文学、绘画与佳茗的“联烟” ,不仅仅是一种跨界融合,还是一种文化认同与传承。

在没有四季、蕉雨椰风的槟城,写作、绘画与喝茶是朵拉的生活日常,而她也藉由笔墨纸砚茶碗杯壶连接祖辈们魂牵梦紧的故乡,连接绵延干载的中华传统文化。于是,在提笔、落墨、暖饮中,她品味了生活,也找寻到了精神原乡。

汉字的平仄去入,笔墨的勾勒渲染,茶的色香味韵,是流淌在血脉里与生俱来的温暖记忆。

古书里的乡愁

在华语文学世界中,马华作家的作品是丝毫没有国界或文化距离感的。而且,他们对遣词造句的准确把握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思素,都让祖籍国读者倍感亲切的同时,也深感惊讶:想不到,在南中国海以南的炎热国度,还有一个有着同样黄皮肤、说着优美中国话、写着诗意中国字的文化群体!

作为这个群体的代表,朵拉是士生土长的“侨三代” 。她原名林月丝,祖籍福建惠安,出生于槟城,这里是大马华人最多的地方,其中又以福建人、广东人居多。同许多马华作家一样,她走上华文创作的道路,是来自家庭的潜移默化。

尽管她的耳畔总是交织着华语与南方的方言,但在马来西亚,马来语是“国语” ,而学校里的课程则多以英语讲授。从周岁时就被祖父母带到南洋的父亲,始终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根在中国。于是,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坚持让她去念华小, “这样祖先的文化才能保存流传下去”。

在朵拉幼时懵懂的记忆中,对于中国对于故乡的印象是看不懂的古书和听不懂的唱片。她常常看祖父卷着一本书在看, “书上都是竖排的小字,密密麻麻的,没有标点符号,他却是重复地看”。

有时,他也会一直听一张唱片, “声音很小,哪咿呀呀的,听起来很哀怨”。读书识字后,她才知道,祖父看的是《三侠五义》 《三国演义》之类的旧书,听的是家乡泉州的南音。原来,祖父在泛黄的书页和低徊的旋律中思念家乡。

糅在古书册里的乡愁,就像一颗种子,深深植入了她的心田。齐整周正的方块字,对她来说,仿佛有着难以抵挡的魅力。然而,1949年后,由于意识形态分歧,中国书报被英殖民当局禁止入境,马华与中国大陆相连的文学“脐带”也因此被切断,而港台文学恰在此时弥补了马华精神食粮的匮乏。

“姑姑订阅《南国电影》 ,叔叔订阅《武侠世界》 (1959年创刊, 2019年1月停刊) ,里面就有金庸、梁羽生、古龙的经典武侠小说。那时没书看,他们订的杂志就是我的读物。起初,有些字看不懂,但看多了,慢慢就懂了。”上中学后,虽然学校有很好的图书馆,但大陆书籍奇缺,更多的是台湾出的。她坦言,台湾书对她的创作影响甚深。

朵拉对华文的热爱,还深深地影响了两个女儿,祖父曾经蕴含在古书与南音里的浓浓乡愁,在她们身上得到了令人欣慰的舒解。长女菲尔是律师,因喜爱中文,考取了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后又考入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以下简称”福师大” )攻读博士。如今,也已出版了多部作品。学古典音乐出身的次女鱼简,曾受邀赴京演奏《黄河协奏曲》 ,演奏时某国大师突然起身抗议导致音乐中断,可她却高兴地说”音乐力量是巨大永恒的,会让人心生惧怕”。难得可贵的是,鱼简的华文功底也相当了得,曾出版过一本关于在英留学生活的随笔集。先生小黑也是华文作家,马来西亚所有的文学大奖都拿过。“像我们家这样全家都用华文进行创作的,在大马恐怕找不到第二家了吧。”

画笔的担忧

画笔是朵拉文笔之外的第二支文化之“笔”。

如同文学创作,有语言之分,绘画创作亦有水墨、粉彩、油画、速写等形式的区别。朵拉之所以选择用水墨创作,就跟华文写作一样,它很“中国”。

上世纪80年代,曾收到一封朋友的来信。打开信封,她惊奇地发现:竟是用电脑打印的。起初,还觉得蛮新鲜蛮喜欢的,就像在看书一样。但是,看似工整划一的文字,却没有手写信件的温度以及见字如面的亲切感。这类打印信件收多了,她不禁担忧:难道以后都不动笔写字了吗?写信尚且如此,那祖先流传给我们的毛笔不是更无用武之地了么?

这一念头激起了她学习书法水墨画的决心。然而,在槟城,且不说教书画的老师难寻,就连文房四宝也买不到。好不容易找到个画水墨画老师,老师却告诉她: “你去找10个人来,我就开一个班来教。”老师的话就像圣旨,她马上去拉人,达不到要求,只好把两个女儿也“抓”来凑数。后来搬家,为了学画,也是费尽了心思去联系老师开班。

1993年,她到厦门大学上短期文学课程,这也是她生平第一次回福建。“以前只知道家乡在中国福建,从未想过有一天真的会踏上家乡的土地。下飞机的那一刻,我很感动。”那时,她每天上午上课,下午就会去附近逛逛,厦门这座海滨城市给她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在路过中山公园时,她发现了一座画院。进去后,她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里面展出的是厦门著名书画家白磊的画。回校以后,我就问导师朱水涌是否认识白磊,并表达了想向他学画的愿望。”由于工作繁忙,加之朵拉在厦时间有限,白磊就简单勾勒了-二花鸟送给她。

尽管寥寥数笔,却是朵拉弥足珍贵的教材。回到槟城后,她把白磊的画反复地观察临事,并融入自己的思想从事创作。”过去看到中国山水画,就觉得那是假山假水。事实上,中国确有这样的大好山河,而马来西亚就没有。所以,我再怎么努力,也画不出这样的画,更何况我还没有经过系统地训练。但是,花鸟却是寻常可见的。

花鸟虫鱼是朵拉画作的主要题材。迥异于传统国画,她的画作总会让人感到有一种热带阳光的明媚,而墨色也是多运用以粉红、粉紫、草绿、湖绿等热闹明快的色调,这种风格被中国艺术学者称为“南洋风”,而朵拉称其为“娘惹” (Nyonya )风格。”我希望我的作品能给观者带来喜悦,带来光明,带来力量。”当然了,在大片“明亮”中,却也能读出些许淡淡的忧伤。”娘惹是早期华人与马来人通婚的后代,故乡是他们永远回不去的远方。相比之下,我是很幸运的。”

最是难忘家乡茶

“在朵拉的小说中,你看不到斑驳炫彩的声光色影,也寻不见繁绿雕琢的修饰形容,有的只是清淡的原色调和朴素的本姿态,是生活呈现的原貌,仿佛一杯清淡的茉莉花茶,浅绿色的茶叶花瓣在温润的水中慢慢舒展。但简洁不代表简单,在字里行间,总是隐约着人生的感嘴和哲思,如香气氤氲盘旋升腾,带出缓缓茶香….

 

福师大协和学院教授索勇麟如是评价朵拉道。

品读朵拉的文字之所以像品茶,这同她细腻而丰富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如同铃入脑海的古书与南音,袅袅茶烟也是难以抹灭的温馨回忆。

福建不仅盛产名茶,饮茶之风也是非常盛行,尤其是闻南人,茶早已是他们生活中戒不掉的习惯,就算走得再远,只要有杯家乡茶的影藉,天涯也会变成咫尺。

“小时候,只要家里有客人来,就会听大人说’来呷茶!

就算在平日,桌子上也会放着一壶茶,围着茶,大家喝茶聊天。到闽南人开的店里,店家不管你有没有买东西,都会先请你喝杯茶,好像喝茶才是要紧事,做生意才是其次。可以说,茶就是一种生活文化。”然而,令她最难忘的还是铁罗汉。

铁罗汉是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一,也是名贵的茶种。它不仅品质优异,而且还是居家必备的良药,远销南洋一带。同样从惠安起家的集泉茶庄,便是以经营铁罗汉而闻名,其神奇药效被称为”神茶” ,深得沿海一带渔民的欢迎。”每当头疼脑热的时候,家人就会打开一块四四方方的茶,黑乎乎的,倒在杯里,加点盐,滚烫热水冲开,盖要密,要稳,闷十分钟。颜色墨黑的茶汤,喝下后,盖杯子蒙头睡一觉,再起来就一身汗,病就好了。”

后来,由于身边许多朋友留学台湾,只要有回国都会给她带台湾茶,她的味蓄渐渐地被台湾乌龙茶的清香甘醇所占据。直到年纪稍长,她来武夷山喝过岩茶后,她记忆深处的茶香茶味记忆,在“岩骨花香”中黯然被唤醒: “这熟悉的香气与滋味就是小时候喝过的茶。”她说, “这种感觉,就像说闻南语,即便不常说,但只要一到闽南,就如同条件反射一般,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茶也好,方言也罢,归根到底,这些都是祖先留在生命里的文化烙印。

随着她越来越频繁地在祖国与祖籍国之间往返,她也几乎尝遍了五湖四海的好茶。但是,她最心水的还是家乡茶。她说,刚到福建时,感觉人人都很悠闲,就因为喝茶的习惯。不论到福建何地,见面就是”来喝茶” “请喝茶”。

“大家坐下泡茶,慢慢啜饮,手捧一杯清茶,静心领悟,细细沉思,这是让精神和心灵歇息的时间和空间。”她说, “福建跟茶就是划等号的。我走过中国的许多地方,恐怕没有一个地方像福建这样,酒店旅舍里都配有一套茶具和几泡赠饮的茶。白天忙于应酬,晚上回到房间,煮水泡茶,疲惫一扫而光,心也就慢慢沉淀,慢慢静了下来”。

忘年交,友情茶

茶让人心静,也会给人带来无穷的灵感。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雅士沐浴着氤氲的茶香,落下满纸的灿烂烟!左手文笔右手画笔的朵拉,茶香亦是贯穿始终在她每一个生活庸常的细节。”在槟城,我上午写作,下午画画。写疲了,画倦了,就会到客厅泡一壶茶,享受一个人的茶时光。边喝(茶) ,边思考,就会增加创作灵感。”

以茶会友,以茶结缘,还是中国人最有人情味的交际方式。杯茶,就像一条纽带,把素昧平生的人变成朋友,甚至超越了国界与年龄。对此,朵拉深有体会。

“通过喝茶,认识了许多中国朋友。他们热情友善,乐于分享,将自己喜欢的茶送给我喝。”朵拉把中国朋友送的茶称为“友情茶” ,她没有记茶名,而是在茶的外包装上标注朋友的名字。其中,就有来自一对忘年交夫妇的茶。

这对夫妇名叫陈孝凯和林青,是”85后”做茶人。孝凯系武夷山天心村”茗门”出身,族中被人们尊为“省公”的陈书省便是赫赫有名的茶叶大师。孝凯毕业于福师大播音专业,然而,他并没有拿起话筒,而是专注地端起了焙笼。他深知,父辈们的企盼,都在茶这片小小的香叶上。自幼耳满目染,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很快,他就掌握了陈家的制茶”密码” ,成为新生代制茶师。

由于菲尔在阅读博,加之校友间往来密切,朵拉结识了孝凯林青夫妇,并成为忘年交。这两个年轻人对茶的用心,令她颇为感动。“像他们这个年龄的年轻人,完全可以去做别的事。可是,他们一直都在坚持用心做茶,用心传承古老的制茶技艺,毕竟做茶是一件比较苦的体力活。所以,在他们做的茶中,我能品得出用心的味道。”

一片青叶,藉由一双手和一颗匠心的打造,变成了一盏香茗。

一种精神,藉由一项技艺的代代传承,得到了生生不息的延续。在朵拉看来,传统文化的传承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去年12月,在槟城阅书报社(孙中山纪念馆)开幕的”2018听香朵拉南洋风水墨画跨年展”上,朵拉携手夫妇俩推出”笔墨书香·朵拉大红袍” ,巧妙地将文学、绘画与佳茗这三种传统文化形式结合起来。

朵拉艺文空间(朵拉艺术工作室)也在同日成立揭牌。朵拉说,这个工作室不止是中马两国艺术家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还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平台。“在这个也许并不大的空间里,除了切磁与流文艺,还可以让马华通过认识学习书、画、茶、琴、棋等多种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培养一种文化认同。”

记者手记

见到朵拉的第一面,她的穿着就是扑面而来的”南洋风” ,橙色的线衣,搭墨绿的裙子。

自1993年第一次踏上中国踏上福建的土地开始, 26年来,或学习,或交流,或开讲座,或办画展,她频繁往来于中马两国之间。

她是一个非常高产的作家,共出版过52部作品集,并曾获国内外大大小小文学奖60多个,而她的画也是被许多艺术爱好者所熟悉所喜爱。然而,她却淡淡说: “我写作不是为了当作家,画画也不是为了当画家,纯粹是心灵的需要,满心为了保留我们文化的根。”

就像对华文对水墨的热爱,她对茶这一来自祖籍国的“国饮”也有着深情的眷恋,它是记忆里不老的乡愁,也是创作灵感的催化剂。

在她看来,喝茶,喝的其实是悠闲与从容的心情,而悠闲和从容,是进入自己内心的一把钥匙。于是,不论是她的作品(散文和小说),还是语言艺术风格,常常都会让人闻到一阵阵清新淡雅的茶香。尤其是在洋洋洒洒、蔚为壮观的52部作品中,散落着不少写茶的文字(台湾曾出版过的一部散文集就叫《小说吃·情意茶》),有茶香四溢的回忆,有品茶感悟的心得,亦有师友茶叙的琐记。更难得的是,细腻宁静的笔触,匠心独具的剪裁,寄寓了她深刻的哲思和饱满的情感。借用袁勇麟教授的评价就是: “她的散文看取人事代谢,思虑古往今来,从琐屑细微中发现深情大义,从喧嚣嘈杂里探究明理真谛,以纯真的自我、澄澈的自然和态性的自由,建构了独具特色”三位一体’的散文世界。

“朵拉大红袍”问世后,她下一步的计划是精心整理她所写过的茶文,然后结集出版,成为真正的“笔墨书香”。

瑞泉大红袍:茶禅岩心,心心相印

九哥阅读(5)

比之鲜翠欲滴的春天,武夷山的冬日,更像秋天,斑斓且妖媚。碧水丹山之间,后林尽染,红黄橙绿,明s热情。在武夷,这个季书除了游赏山水,最惬意的事莫过于沐浴暖阳,品赏一壶”岩韵”独具的岩茶。

人们常说“以茶结缘,以茶会友” ,人与人之间,往往总会因为一盏清茗的因缘而相聚相识,不论咫尺天涯。在武夷山,关于茶的故事与传奇,每天都在发生、上演,而远对于传承了300多年的老字号瑞泉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传奇……

11月9日,一场题为“茶禅岩心,茶会在瑞家岩茶博物馆里举行。瑞泉第1代传人黄竖义、第12代传人黄圣辉,马来西亚佛学院院长维程法师、马来西亚紫藤集团董事长林福南、马来西亚知名茶人萧慧娟等嘉宾同全国多地茶友产聚一堂,品佳茗,叙情谊。

缘起一叶,往来甘载

一块长满离苔的岩石,透着易透的绿意。若下,乌褐油润的茶条,组成长龙,蜿蜒在茶桌上。“龙身”的曲折间,绿植、制茶人偶错落其间。

“岩石,是武夷山独有的风化石,青苔象征着武夷山茂密葱茏的植被。茶组成的长龙,代表乌龙茶,也代表着九曲溪,还象征着万里茶路、”一带一路 。人偶则象征了瑞泉传承百年的制茶工艺. “黄圣辉说, “这也是迄今为止我最满意的作品”。

其实,这件别出心裁的迎宾茶席,蕴含着他对武夷若茶与家国兴衰的深深思索。

1644年,黄氏先祖在武夷山“瑞泉岩”下创立了“瑞泉号” 。此地位于武夷岩茶核心产区——水帘洞与慧苑岩之间的岩室坑洞中,数百年来,即使遭逢干旱季节,泉水也从未干涸过,可谓是祥瑞之泉,故称”瑞泉” 。黄家从制茶技艺到品牌传承,也像着汩泪清泉一样,绵延了300多个春秋。

有道是,国茶衰,国兴系兴。茶业、家族的兴衰总是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

黄圣辉回忆说, 1999年,尽管全国茶业发展迅猛,但若茶产销却处于低谷,茶准卖是武美茶衣普遍遇到的难题。因皈依马来西亚万佛寺文通法师,黄圣辉便抱着试试着的心理,背着20公斤茶,一路辗转来马,从而结识了紫藤的林福南。幸运的是,他也赚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林老板(林福南)把20公斤茶全拿下,给我了1600美元(按当年汇率约折合人民币13000多元)。当时,这对我来说,可是一笔巨款啊! “回想起过去,他记忆犹新,语气中仍然充满了感激。“现在,已经整整20年了!

谈起与瑞泉及武夷山的情缘,林福南也是十分感慨。在过去20年里,他基本每隔两三年就会来一趟武夷山,看看茶,看看黃老爹(人们对黄贤义的敬称)。”瑞泉的成长与发展,正是盛世茶兴的真实写照。当年,武夷岩茶真是太便宜了,如今价格翻了几百倍。”

他说,在马来西亚华人眼中,以岩茶为代表的乌龙茶就是“工夫茶” ,有着一批很忠实的拥。除品饮外,很大一部分茶是被用作“肉骨茶”消费掉的。”普洱茶和岩茶(乌龙茶)是大马销量最大的两个茶类。

匠心禅心,相期以茶

一枚茶叶,从茶树上脱离,到变成一片”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佳茗,涅槃重生的过程无不凝聚着制茶师的匠心。

从“岩香妃”到”素心兰” ,再到”东方亮” ,皆是瑞泉的经典代表作。不仅山场”硬核” ,而且注入了黄家两代人的匠心。而茶会的主角——”竺心岩茶”是黃家匠人“技近乎道”的力作,也是瑞泉与紫藤20载茶绿的见证与结晶。

黄圣辉介绍说,这款茶,以生于正岩坑洞的小品种茶为原料,精采细作。其香气高场持久,融合了花、果、蛮之香。汤感稠滑甘醇,香融汤中,鲜活生动。

但凡高品质茶,每一叶之中皆可见精益求精之精神。黄贤义待人随和敦厚,但他对做茶,却是一丝不苟。于是,从原料采摘开始,他就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譬如,采茶必须等10点钟露水干了才能采。茶青标准就更严格了,譬如,要求采3-4叶,就不能采5时,不符合规格,带山人就要扣工资。而把茶挑下山时,不能超过50公斤,因为太重会影响行走速度,鲜叶挤在一起也容易碰伤。做茶、焙茶则更见工夫。

黄贤义坚信,岩茶是灵山灵水孕育的“灵”茶。”灵”是山的灵秀,水的灵动,茶的灵韵。

万古山水茶,千载儒释道。在这72平方公里, 99、72洞、36峰中,不止岩岩有茶,岩壑间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武夷茶与佛教的渊源甚深。岩茶的创制,便是出自僧人之手,而脍炙人口的大红袍传说也与僧佛有关。

因茶因佛之缘,马来西亚佛学院院长维程法师也专程来到茶会现场为茶赐名。

“洛阳的白马寺是中国最早的佛寺,因当年天竺(今印度带)摄摩腾和竺法兰用自马驮着佛经佛像来到洛阳而得名,而我的剃度师就叫释竺摩。岩茶与佛关系密切,我也曾在15年前第次来武夷山。所以,取名竺心” ,是诸多殊胜因缘的和合。”他说。

当茶遇上禅,是匠心与心的相遇。继程法师携手黄贤义在茶箱上题名,共寄一颗欢喜”茶禅岩心”。

以心契入,人茶俱忘

由继程法师主讲的《茶禅摆渡》也是这场茶会的重头戏。

他从“喫茶去”、“狗子佛性”、“茶上茶上好茶”等几桩著名禅宗公案入手,结合自己对习茶修禅的经历,同茶友们分享了他对”茶禅”的认知与理解。

他说,事实上,禅并没有我们所想象得那么复杂深奥。何谓“禅”?不过是搬柴运水、吃饭睡觉,或者烧水煮茶。禅就跟茶一样,是生活的。因此,禅也可以通过“茶”这一载体来修习、参悟。

从某种意义上说,紫藤茶馆是他入茶”门”的启蒙者。”第一次去紫藤喝茶,才发现原来茶可以这样泡。他们提供茶、茶具给客人自己泡,自己喝,很惬意。”说起他的泡茶经历,印象深刻。“后来,觉得不够过瘾,就自己买茶买茶具,茶具买便宜的,茶也是乱买,茶店、药店、香店、张货店都买过。有药味的就是茶店买的,有咸鱼味就是 店买的。”至于泡茶,也是随心所欲。”我有次买了罐绿茶,用紫砂壶泡,下茶量很大,一闷泡,苦涩不堪,根木喝不下去!

“所以,不光要泡一好茶,还要泡好茶。茶要好,水质、茶具、泡茶技术更重要。这些因素具足了,茶就从最原始的解渴提神功能,上升到茶艺茶道的艺术形式,是舌根、鼻根、眼根、融觉乃至心灵的享受。”他以泡茶进行现身说法”, “茶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也可以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修行。”

他表示,不论泡茶,还是饮茶,都要用心、专心,心无旁骛,且无分别之心,全神投入。只有做到以心契入,人茶俱忘,每泡茶才能淋漓尽致地泡出它应有的香、味与韵。

“忘,是’心亡, ,是放下,借茶内观,明心见性,达到空的新境界。可以说,泡的是茶,修的却是心。”

为了更好地阐发“茶禅” ,继程师还亲手展示了工夫茶。其技艺精湛娴熟,心手合一,将1990年由黄贤义制作的慧苑坑小品种茶,在跨越了30载的时光后,芳华重焕,带来感官与心灵的双重冲击。

以茶心悟禅意,茶即是禅,禅即是茶,茶禅一味。于是,继程法师在给黄军辉的题赠中写道: “不忘初心,坚持匠心,专注用心,即是禅心。

茶禅岩心,心心相印。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08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