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时期多喝茶,可百毒不侵?

九哥阅读(27)

新春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沉浸在节日喜庆气氛里的中国人投身到一场没有战火没有硝烟的激烈战役中去。这场战役所要面对的敌人,正是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 。它们,肉眼看不见,却无孔不入,并通过多种途径传播来扩展自己的“领地”。更令人心惊胆额的是,它们狡猾得很,会潜伏在人体内,短则一天,长则十多天乃至二+多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当新冠病毒凶猛来袭时,全围上下,各行各业,万众一心,纷纷支援疫情肆虚的湖北。其中,有不少茶企除了捐赠善款、医用物资外,还不忘给湖北人民及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们送去茶。

无疑,这些茶是茶界最暖心的慰问。然而,有茶友也不禁会问:是不是喝茶能防御或清除新冠病毒?还有人认为:多喝茶,可百毒不侵。

的确,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茶为“万病之药” ,而它最初被发现和利用也便是从神农氏以茶解毒(此毒非病毒)之药用开始的。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品,茶叶对许多人体疾病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抗菌抗病毒就是基本技能之

“微”战争:以茶“攻”毒

对于人类来说,病毒是一个充满未知、变数的苍范世界。天花、甲型流感、登革热、SARS (严重急性呀吸综合征,又称“非典” )、埃博拉、MERS (中东呼吸综合征)、乙肝、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疱疹病毒等等,这些渺小得几乎可忽略不计的生物,是独立于植物和动物之外的生命形式。尽管它们在外形方面微不足道,但我们却万万不可忽视其存在。

它们总是会充分发挥自己天赋的惊人繁殖、适应与变异能力,来刷存在感。按电梯按钮、打喷嚏、呵口气、揉眼睛…一个看似平常的动作,就很有可能给病毒提供入侵良机。它们成功“登陆”后,就开始大展拳脚,在比自己大上亿倍的“庞然大物”-人类身上建立自己的根据地,再藉由人人相传,实现开疆拓土。病毒的胜利,人类的灾难。染病、死亡,它们摧毁了人体,也曾摧毁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改写了历史。难怪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史。在病毒面前,人类有时竟也变得如此渺小!

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无可奈何,至少可以筑“堡垒”、搬“救兵”来抵御它们的入侵。免疫力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一种自身防御机制,它很智能,可以自动识别和处理外来侵入的包括细菌病毒在内的异物及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正如俗语”打铁还需自身硬”所言,只有不断自身增强免疫力,才不容易被病毒轻而易举地攻陷。

增强免疫力的方式有多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睡眠、放松心情,皆有助益。喝茶,就是一种一举多得的做法,既康体,又养性。

茶,是一枚源于自然的健康灵叶,富含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茶氨酸、茶皂素、茶多糖、香精油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这些成分中,如EGCG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茶黄素可谓是抗菌抗病毒的“佼佼者”。它们随茶汤进入人体后,就会尽忠职守地同病毒展开殊死搏斗。也许,它们无法歼灭病毒,但最起码能灭一灭嚣张气焰。

执杯轻啜,徐徐咽下。一场“微”战争,已悄无声息地打响了

“挂帅主” : EGCG和茶黄素

茶中含有多种保健成分,可谓“人才济济” .但,就抗菌抗病毒这个本事来说,应拜EGCG和茶黄素为“挂帅主将” 。另外,以聚酯型儿茶素A为代表的聚酯型儿茶素、咖啡藏、木榻草素、山奈酚等黄酮及其糖苷、茶皂素、没食子酸及香t醇等挥发性成分也是相当得力的“助攻”。

EGCG,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英文缩写,是茶多酚的重要组分。别看它的名字拖泥带水,在抗病毒技能上绝对是一流高手。早在1993年,日本一项研究表明, 1-10umol的EGCG或茶黄素没食子酸酯可在活体外抑制流感病毒A和流感病毒B的侵染力,它们会通过结合流感病毒的血球凝集素从而抑制病毒吸附在细胞上。

茶多酚家族,不光有EGCG,还有C (儿茶素)、GC (没食子儿茶素) 、EC (表儿茶素)、EGC (表没食子儿茶素)、ECG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 (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 (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错,这些名字听起来就像绕口令的儿茶素化合物,对病毒侵染的抑制活性也有强弱之分。

有国外学者曾将它们抑制病毒侵染的活性进行过对比,发现: GCG, EGCG (4umo/L) >CG, ECG (64 umol/L)>GC, EGC (256umo/L) >C. EC (8192 umo/L )。这表明,没食子化的儿茶素抑制效果优于非没食子化,其中以EGCG抑制活性最强, 2010年,广东兽医研究团队也作了类似的试验。试验结果显示, EGCG和ECG对感染HsN1,HN,和HaN2三种亚型流感病毒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该试验也证实了茶多酚含量为85%的苦茶提取物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肺炎也有显著抑制效果,肺指数抑制率达37%。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下抗毒的另一员“大将”和它带领的“团队”—茶黄素(TF)及其衍生物(TFs)。它们是红茶的主要成分。目前,已发现并坚定的茶黄素类化合物有28个,茶黄

素、茶黃素-3-沒食子酸酯(TF2A)、茶黃素-3-沒食子酸酯

(TF2B)和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3 )是四大主力。中国医科院、中国协和医科大药研所的研究证实了茶黄素及其衍生物可直接抑制流感病毒复制,其抗流感病毒作用的多靶点性或成为该类药物研发的优势。

令人欣喜的是,茶黄素衍生物在抑制SARS病毒活性方面表现突出。 3CLPo蛋白酶是SARS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关键。

有研究者从天然产物信息库中筛选出含有抗击3CLPo蛋白酶活性的组分,发现蹂酸和TF2B有活性,它们都来自茶叶,且普洱茶和红茶提取物活性比绿茶、乌龙茶来得高。再深究茶中已知活性成分对3CLPo蛋白酶抑制活性,进一步证实了TF3是3CLPo蛋白酶的”克星”.

不难看出,以EGCG为代表的儿茶素和以茶黄素为代表的茶色素是茶中抗毒“双星” ,尤其是EGCG,其抗毒功能颇为强大,除前述流感病毒外,还能有效削弱乙肝、HIV、疱疹、柯陆奇病毒B(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致病因素)等病毒的“战斗力”。

免疫力:最好的药

EGCG和茶黄素的赫赫“战功” ,让饮茶成为防御抵抗病毒入侵的理想之饮。

中国香港的研究人员曾对877人进行过一项饮茶预防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饮茶人群中只有9.7%的人出现症状,而不饮茶的人群中出现症状的比例为18.3%。活体外实验也表明,0.5-9.4 ug (kg .a) (剂量单位)的剂量口喂茶叶提取物可降低因流感B病毒引起的肺部感染,并建议用儿茶素气雾剂来治疗患者。2003年, SARS病毒侵袭时,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饮茶可增强免疫力。无独有偶,在此期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可预防“非典”十种食物中,就包括绿茶。

显而易见,茶在增强人体免疫力方面很具优势。那么,究竟是什么有效成分“成就”了它呢?

据2003年《美国科学院学报》报道, “茶中茶氨酸可使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能力增强5倍。”不能不说,这则报道振查人心.

还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这项研究,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从绿茶、乌龙茶中提取出的L-茶氨酸,对提高人体免疫细胞的活力非常有效。它在人体肝脏内分解为乙胺,而乙胶又能调动一种名为”Y-6T细胞”人体血液免疫细胞奋起抵抗,继而再由T形细胞促进干扰素分泌,形成人体抵御病毒侵入的“化学防线”。

此外,茶中富含的茶多酚,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定量摄入也能增强免疫力。当然了,还有维生素C、E及锌、码等微量元素,都是提高抵抗力的”精兵强將”

喝茶,并不能杀死病毒,也不能治好新冠肺炎,更不会百毒不侵。正如日前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起的《倡导科学饮茶,助力健康中国》倡议中提醒我们: “尽管茶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但茶有别于药,切不可将饮茶等同于吃药。”疫情当前,免疫力就是最好的药。多喝茶,多运动,在体内构筑起一道坚实稳固的“防火墙” ,让病毒无懈可击。所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针对“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营养膳食明确指出: “每天需保证充足饮水量,每天1500-2000毫升,多次少量,主要饮白开水或淡茶水” ,而针对一般人防控也建议:“饮用白开水或茶水,成人每天7-8杯,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过,如果临时抱佛脚恐怕设用。毕竟,喝茶是一项长期的修炼,也是一种身心的修行。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老祖宗早就说得一清二楚了。

原来冰红茶源于中国古人喝冰茶、吃冰粥

九哥阅读(28)

时下,暑气正盛,网红茶饮店的生意,好得叫人羡慕嫉妒恨。夏日里,恐怕没有比喝一杯冰茶更爽的事了。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冰茶是西方人的发明,其依据是1877年美国出版的《旧弗吉尼亚的家政技艺》一书中最早记载了冰茶做法,而日益风靡世界则在20世纪初。目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一个名叫理查德·布利希登的英国商人在圣路易斯万国博览会上卖热红茶,孰料夏日炎炎,根本无人问津。他试着将冰块放入红茶中,命名为“冰茶”,口感冰爽,立马热卖。

然而,如果读过宋人笔记或是看过宋画,冰茶的“专利就要回到我们中国人的手上了。譬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吴自牧《梦梁录》中所记载的宋代冷饮冰品中,就有“红茶水””苦水冰茶”。又如,周密《武林旧事》卷六记载的“冰水”中,有”茶水”。再如,《西湖老人繁盛录》中有“江茶水”。另外,在张择端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饮食摊贩中,也有卖“饮子的。南宋都城临安,还有卖冰的小贩,走街串巷叫卖,”卖冰一声隔水来,行人未吃心眼开”(杨万里《荔枝取》)。

把冰茶写得最直接最详细的莫过于宋代李若水,其诗《何德休设冰茶》云:

火云扑不灭,余规欲烧天。江山数白日,草木含苍烟。

琉璃八尺净,速我北窗眼,但问风雌雄,姑谢酒圣贤。

明冰沃新茗,妙饮参四這。休论水第一,凛然香味全。

凉飕生两腋,坐上径欲仙。尘襟快洗涤,诗情拍天渊。

凭君杯勺许,置我跑间前。搜搅玉雷肠,醒酿云锦篇,

读完这首诗,你一定会惊叹:原来在宋代就有冰茶了,比美国至少领先八九百年。也许,你会问古时候没有电冰箱制冰机,哪来的冰呢?基本靠采靠藏。

论中国采冰用冰的历史,那就更加悠久了。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朝廷就有设专门掌管“冰政”的官员,名日“凌人.。(周礼·天官·漫人云:“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新冰,三其凌。”器具方面,还有用来盛冰的“冰鉴”,如曾候乙藤出土的钢冰鉴,算得上世界上最古老的冰箱了。发展到宋代,从朝廷到民间,大到国家祭祀、宴请、领瑞,小到百姓日常饮食,都有用冰。有时,皇宫里有剩冰,还会拿到民间市场上售卖。有趣的是,当冰成为一种商品后,也催生了靠卖冰为生的商贩,“北人冰雪作生涯,冰雪一窗活一家”说的就是他们。

冰的广泛使用,为举国上下茗饮成风的宋代,平添几多清凉。明清时代,用冰就更加普遍了,清代宫廷里还出现了大冰箱,如沈阳故宫藏的乾隆时代掐丝法琅宝相花木冰箱,器身有两圈铜盗金籍,两边四只如意云头形纲提环,盖面有两个楼空团””字纹孔,实用性很通,既可保鲜冰镇,也可以当作空调来用,又不失雍容华贵。到了晚清,红木、花梨等名贵木料制作的木冰箱在大户人家里更是司空见惯了。

看来,喝冰茶,喝冷饮,古人今人都喜欢。

吃茗粥:解暑“轻食”

冰茶冷饮喝多了,容易伤脾胃。但是,天热;口干舌燥,胃口也会变差,吃饭不香。聪明的古人,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茗粥。

“茗粥”,顾名思义,就是用茶煮的粥,又名”若藤”.。

用茶汤煮粥,解渴又爽口。茗粥,在魏晋时代就很受人们的欢迎。据唐代杨华《膳夫经手录》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若粥。又,《茶经·t之事》引晋傅成《司隶教》云:”闽南方有蜀作茶粥卖,为郡史打破其器具,嗣又卖饼于市”。

用茶汤煮粥,解渴败火,清新爽口,并具有不错的养生功效:”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

(唐·孟洗《食疗本草·卷上》)。这是由茶性决定的。”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降则上清矣。然火有五火,有虚实,若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温饮则火因寒气而下降,热饮则茶借火气而升散…..

唐代有两位大诗人,就是若粥的“铁粉”,一个是王维,一个是储光截。

长安客舍然如煮,无个若屎难御暑。

空掘白团其语苦,欲向绿袁还归旅。

江多赫鲜不寄来,泰人汤饼那堪许。

不如依家任挑达,草腾捞虾富春浴。

唐·王维《财关官》

长安城的客栈,热得像煮汤一样,如果不吃碗茶粥,都要中暑了。不难想象,当年长安城的夏天,把我们的“诗佛”热得开始怀疑人生。相比之下,王维的好友储光鞭要潇洒得多。

他也有一首关于茶粥的诗,算得上姐妹篇了。

当昼署气盛,鸟雀非不飞。

念君高桥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港留器茶粥,共我饭膜簸。

散庐既不选,日幕徐徐归。

唐·儲光花《吃茗粥作》

烈日当空,暑气灼人,连鸟雀也都懒得飞。诗人想起好友家中有一棵高大的梧桐,此时必是浓荫蔽日,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说走就走,去朋友家串个门,喝碗茶粥,吃点野菜。等太阳下山时,再悠哉悠哉地踱回家去。何等地逍遥自在啊!

古人夏日饮茶的“清新”与保健

九哥阅读(27)

七月,迎来了夏日最热的“三伏天”。这样的天气,对很多人来说都很煎熬,气温升高,天气干燥,身心都容易上“火”。特别是需要在室外奔走、工作的人群,稍微不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就很容易中暑。所以,除了躲在凉快的地方,此时如何吃出“凉快”感,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比起市面上各式的汽水、“凉茶”,真正的六大茶类正作为更养生的饮品被世人熟知,而茶本身正是消佳品。

茶从被发现之初,便被赋予了保健的使命,历代本草学家与医学家都把茶作为防病治疾、养生保健的良“药”。中医有重要的“四气五味”之论,茶的性味,《本草纲目》有云:”味苦、甘,微寒无毒。”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写道:”茶治脓血甚效”,认为茶是可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饮品。唐宋时期兴起的茶疗,便把茶作为治疗”伤暑”的良方.而在当代,茶的防暑养生功效也得到大量科学的论证。

虽然知道饮茶养生,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依然备感困惑。盛夏如何饮茶?哪些茶品适合夏天?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那款茶?以下,就让我们带着对夏日的美好期待,通过饮茶,为身心开启一段消署的清新之旅!

一饮倾心的“冷”泡茶

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夏天最直接的降温方式便是喝杯冰饮,不管是什么饮品,但凡加点冰,喝起来就“倍爽”。因此,一切与凉爽相关的都备受恩宠,即使是喝茶之人,也开始琢磨如何让热腾腾的茶水,变得和夏季更搭,不仅是市场上是针对年轻人的茶饮店,甚至连“高冷”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也忍不住在6月份发布了“冰茶壶”,还原传统茶水冰泡技艺。

冷泡茶,顾名思义就是以冷水或者冰水冲泡茶叶。我们大多习惯于热水泡茶,80℃-100℃的温度,注水出汤,短时间就可以享受茶味。很多人会疑惑,水温明显不足,不高不烫,怎么能泡茶呢?其实,茶叶经过低温或常温水的浸泡,”苦味的物质,如生物碱、茶多酚析出较少也较慢;而带甜味的氨基酸、茶多糖的析出则更加稳定,由此一来,茶汤饮用时不仅苦涩味大大减少,口感还更显甜润,别具一番风韵。

另外,除非强烈追求”冰”爽感,不然从某种角度来说,用常温水进行泡饮的茶其实不仅清热降温,更能保留茶的营养成分,包括儿茶素、茶多酚、茶色素、多糖类等,在抗氧化、降脂、降糖等方面不亚于热泡茶;同时,由于咖啡因含量是热泡的四分之三以下,对睡眠影响更小,更加保健。

冷泡茶的泡饮,原料与“时间”的把控是关键。通常来说,轻发酵的新茶更适合冷泡,如绿茶、清香型乌龙茶、白茶或者轻发酵的红茶等,这些茶的氨基酸含量偏高,特别是香气馥郁的高山茶,能收获更大的甘甜度。而在时间方面,因为温度低,除非是抹茶或是萃取茶包,原叶茶汤的析出都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个时长往往以两个小时为基础,发酵度越重的茶叶则需要越长的浸泡时间。

不同原料带来的体验也各有差别,曾经在日本尝过用冰水冲泡的抹茶,细茶粉在茶凳的打转下,很快便化为茶汤,入口的体验首先是醇厚,再是鲜爽的口感。而原叶的冷泡茶则更加爽口,因为长期在春茶采制时节奔走茶山,便时常带上一瓶”冰泉水,在山间穿梭时摘几片芽叶冷泡,茶叶在包里晃荡一小程,开盖便是透心凉的爽快感。

冷热相济,“随性”喝茶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于养生的讲究便盛行不息。在养生的理论上,不仅食物有“寒、凉、温、热”四性,人的体制也有“寒”、“热”之别,养生之道讲究顺应万物的天性,喝茶也是如此。

首先,茶在原始的状态下偏“寒”性,但随着制作技艺的不断创新,茶性也随着茶类的丰富也有了四性之别,目前虽然没有形成科学的体系,但还是普遍为茶人所接受。

目前,人们对茶性的评判方式是以茶叶的发酵度为主,发酵程度越低的,对原始的寒性保持越多;发酵程度越高,向温性的转化越大。正如不发酵的绿茶、微发酵的白茶,茶性偏寒,完全发酵的红茶、黑茶性偏温,重发酵的乌龙茶的“茶性,处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另外刚炒、熔出来的新茶,不管是绿茶还是乌龙茶,均含有火气,都偏”热”,需要”退火”。

尤其是经历焙火的茶,比如岩茶,特别是“高火”茶,需要过半年甚至隔年才能让茶性转温,适合品饮,不然体质虚弱的茶客一喝就上“火”。

一般而言,在酷暑炎热的夏季应该经常喝茶,尤其是偏塞凉的绿茶、茉莉花茶等,不仅生津止渴,还能起到清热解署、补水排毒的作用。另外,虽然冷泡茶清爽可口,起到的更多是物理降温的作用,而热茶,则有调节体温的功效。在一定温度下,溶在热茶中的咖啡碱、可可碳、茶碱等内含物,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汗腺舒张,散发热量,更能兴奋大脑神经,利于对体温中枢进行调控。有研究表明,喝热茶数分钟后便可使皮肤温度降低1℃-2℃,降温可维持15分钟以上。

从中医的角度上讲,春夏养生是以”春夏养阳”为主,意思是说春夏之际,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养生的重点是要升发并顾护人体的阳气,固有“冬吃萝卜夏吃,”的讲究。所以冷泡茶固然能瞬即降温解渴,但要控制量,夏日养生还是要以热茶为主,冰茶点缀为好。

最后,人们还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喝茶。从单纯理论出发,人的体质有热、寒之别,燥热体质的人,应多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四季都应以温性茶为主。但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的体质都相对复杂,并且对食物“热”、“寒”反应的体感也各有不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实际上,真正适合每个人养生的茶,跟每个人评判好茶的标准一样,只有自己喝起来舒服、身心愉悦的茶,才是真正的好茶、养生茶。所以,不管在哪个时节以获养生,都要顺应身心的真实需求,”随性”喝茶。

茶道不只是一种表演

九哥阅读(28)

现在大家都在关心茶叶供过于求的问题,呼吁茶界要设法让人们多喝一点茶。

茶道界的人在喝茶的文化性上使劲地直传,但是大家爱喝茶的心并没有被挑逗起来,只当需要的时候才泡一壶茶来喝,这里所说的有需要,如去学习泡茶,老师要大家练习泡茶的时候,如在从事茶道表演的时候,或是一些人相聚,为表示自己也是一位懂得喝茶的人的时候,除了这几个场合,当自己独处,就很少喝茶了。所以我们可以不客气地说,茶道界对茶文化的推广,与茶叶消费量是没有太大帮助的。

现在充斥在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心中的茶道(或称为茶艺)是什么呢?他们认为那是时代的流行产物,是文化的外出服,茶总是排不上被喝的地步。

再说茶道艺术,年轻人是不敢否认茶的地位的,哪里有茶道讲座、茶道表演,他们会去听去看的,但是听完看完了的总结印象是“专业人员的表演节目”。听完看完就结束了,除非有表演欲望的人会被引发起学习的冲动,但极少会因为听了看了而产生爱喝茶的情绪。

为什么会引不起爱喝茶的情绪呢?讲座的人、表演的人很少提到茶的好喝。提到茶的文化现象、茶在历史上的功绩是有的,表现出泡茶姿态与茶席之美是有的,但是现场喝不到让人心动的茶。茶道表演时只是演示到把茶奉出去,随后就回泡茶席上,一鞠躬下台了,茶汤留给评审人员或是一些贵宾,好像已经不属于茶道表演的范围。听讲座看表演的人是绝大部分没有演讲的人所说、表演者所演的那杯让人期待的茶汤可以喝的,茶道、茶文化总让人停留在听、在看的阶段,而不是已经到了喝的时候。

我们发现如今的茶道推广与喝茶是不同步的,茶道的推广只让人觉得茶道这项文化的伟大,没有直接引起喝茶的欲望,处处看到的茶道表演,也直觉那是表演艺术的范畴,与自己喝不喝茶无关。假设介绍音乐的人,说了一大堆音乐家的故事,也介绍了音乐的发展史,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引导大家如何欣赏音乐,也不播放音乐给大家听;学校音乐科系也只是讲授音乐的理论、音乐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但没有开设歌唱与演奏的课程,也没有老师讲授音乐欣赏,结果是培养了一群懂得音乐学的人,但听音乐、唱歌的人却没有增加。

办音乐会的人少了,唱片的出版少了,媒体上的音乐节目开设得少了,乐器行的生意总是萧条,你说是音乐教育者不够努力,还是说教育的方式不对?

回过头来检讨茶道的推广工作,不论是学校教育、民间的茶道教室、各界所举办的茶道演出活动,都要把重点放在”如何泡好一壶茶”与”如何欣赏一壶茶”上,培养大家爱茶、爱喝茶的情绪。

中国茶叶历史版图史考

九哥阅读(29)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茶,是中国“国饮” ,也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这枚芳香的树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就像呼吸一样习以为常。

它曾是原始蒙昧的自然界中很不起眼的一份子,在太古的洪荒中兀自生长。曾几何时,它与人类的生活轨迹发生了交集,就同妻子、稻谷一样,滋养生命,润泽心灵。

沧海桑田,人世浮沉。茶、人与自然,命运相连,跌宕起伏。从中国的西南部开始,茶树沿着山脉与河流,沿着人类的历史足迹,不断挑战着自己的生存极限,延展着自己的生存空间,繁衍着自己的后代。

如今,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超过一半以上的国士都有茶树,而多元的地形地貌又塑造出风情万种的茶园景观以及干娇百媚的茶种。峰岭众多的高原,一马平川的平原,崎岖不平的丘陵,群山环绕的盆地,丹山碧水的丹霞,郁郁苍苍的森林,天风海涛的海滨.……皆是茶树的乐园。这,是茶的国土。

大地不语,万物生长。大地如若能言,必是生动活泼。宛如干人干面,中华大地的茶乡,纵贯南北,横贯东西,绵延万里,因地形地貌的差异,造就了万干景致,每一处皆绝版。它们所孕育的茶树,更是个性鲜明。

来,听听它们的“自白”。

中国茶叶的“版图”

1922年,25岁的吴觉农在《中华农学会报》上发表了《茶树原产地考》一文。虽是学术论文,却也难掩他心中的激愤之情。对于国外甚器尘上的”茶树原产于印度”之说,他愤慨至极:”在学术上最黑暗、最痛苦的事情,实在无过于此了! ”在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支配下,就连一棵树的故土都会被粗暴地篡改! “一个衰败了的国家,什么都会被人掠夺!而掠夺之甚,无过于生乎吾国长乎吾地的植物也会被无端地改变国籍。

字里行间,满是愤,也是几近切肤之痛的苦楚。这个热血涌沸的青年进一步深情地写道:“茶和中国是形异而义同的,中国当然是一个无可辩驳的茶的国了。

茶的开始:原始密林里的隐者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至少从唐代开始,人们就相信,是神农氏发现了茶的利用价值。尽管这是一个美丽的古老传说,但在《茶经》里,陆羽还是客观地记载了野生大茶树的形态: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若非亲眼所见,陆子对野生大茶树的生物学特点就不会有如此细致的描写。

陆羽的这一论述也得到了现实的印证。据吴觉农、胡浩川考证,皋芦原种是茶树最初的品种形态,属半乔木型。上世纪30年代以来,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及两广地区,许多野生茶树的踪影在原始密林中相继被发现。这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在鸿蒙时代是一片绵亘的山地,加之高温潮湿的热带季风气候,为植物的生长营造了一个理想的天堂。于是,它们的根系不断朝土地深处延伸,而枝干则不断向着阳光伸展,根深叶茂,进而摩肩接踵,众木成林。天生喜温、喜阴、喜湿的茶树,在高大伟岸的“伙伴”庇护下,茁壮成长。

然而,大自然的翻云覆雨之手,顷刻就能摧毁一切。一股看不见的蛮荒力量,令印度板块向欧业板块俯冲而去,发生强烈的磁撞震荡后,褶皱隆起,挤压断碎,喜马拉雅山脉由此形成。而当第四纪大冰期来临时,寒流侵袭,大量动植物都难逃此劫,在天寒地冻中逐步走向灭绝,而躲在喜马拉雅山脉”程被”里的云贵高原却得以幸免。犹如冰川时代的”诺亚方舟” ,云贵高原完好地保存了包括茶树在内的许多上古动植物,让人类今天还能从它们身上依稀看到远古时代的风貌。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虽劫后余生,但环境的丕变,让那些处于云贵高原边缘地带的原始茶树不得不做出改变,才能更好地活下去。残酷的自然,在它们身上磨砺锤炼出适应不同环境的倔强基因。它们开始出离,远行,寻找新的栖息地。

茶的智慧:与人类亲密合作

这一过程,除了自然的选择,更多的是靠人的帮助。

美国饮食作家迈克尔·波伦,将植物视作“自然界的炼金术士” ,它们“是把水、土和阳光改造为一系列珍贵物质的专家,它们中的许多都超越了人类的想象能力,人类的生产力比它们要低得多。”茶树,作为芸芸植物界中的一份子,水、土和阳光在它们身体里合成转化成多种化学成分。这些成分,构成了茶叶的香气、滋味,能愉悦、滋养人类的感官,还能治疗一些疾病-茶树第一次从葬莽苍苍的密林中脱颖而出进入人类的视野,凭借的就是它所富含的、可解毒的药理成分,让神农氏这位华夏祖先在不慎中毒后得以转危为安。佛效徒们则度诚地把茶叶秘密的发现归功于达摩,他因坐禅睡着而懊悔地将自己眼珠挖落,扔在地上后就变成了茶树,茶叶提神醒脑的功效也由此流传开来。

解毒也好,提神也好,一度“养在深闻”的茶树正式为人类服务,并因自身所具备的物质能满足人类的某些需求而同人类建立起了亲密的合作互惠关系,借助人类的力量-人工驯化和栽培成功实现了繁衍。从这一层面说,这也是茶树的过人“智慧” 。茶与人,彼此心照不宣,携手开启了开疆扩土的漫长途程。

山脉与河流,如同地球上的骨骼与经络,组成了一张庞大的网络。云南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金沙江、南盘江是长江、珠江的上游,元江通越南的红河,澜沧江通老挝的湄公河,怒江和龙川江分别通缅甸的萨尔温江和伊洛瓦底江。人类逐水而居,茶树也沿着河流,以原产地为圆心,不断向外迁移传播,扩展它的繁殖半径。缅甸、老挝、越南、泰国北部以及中国的四川、费州、广西等省,都与云南山水相连。换言之,这些地区都处于茶树原产地的边缘,气候与土壤条件都很相似或接近,适宜茶树生长。

原属半乔木型的皋芦原种茶树,最先在云南先民的驯化下,变成高大的乔木型大叶种。当它来到一块崭新的“处女地” ,受不同环境条件的影响,自身的内部机能与外部形态特征会“智能”地作出相应地调整,以适应新环境。譬如,向北、东北、西北地区迁移,气候寒冷、降雨量减少,它的枝干变矮,叶片变小,发芽变迟,长成灌木型茶树,如武夷变种。

向南的热带地区迁移,气温高、雨量多,生长期长,被驯化成更高大的乔木,如阿萨姆变种、掸部变种。

茶的途程:跨越千山万水

茶树原生种的“旅程”何时开启,大自然始终保持渊默。

但,所幸有人类参与了它的“旅行” ,从记载文献及存活至今的茶树上,可以勾勒出一条大致的“行程线路”。

四川与云南接壤,即位于原产地的边缘,茶树行程的第一站就是四川晋人常遽《华阳国志·巴志》中有”园有芳蔬香若”的记载,其叙事背景是距今3000多年的周武王时代,这也表明西周初年,巴蜀地区就已掌握人工栽培茶树的技术,并有一定的产量作为贡茶敬献给周武王。

茶在四川落地生根后,又向北迁移,由川陕大道进入陕西陕南。绵延千余里的秦岭山脉是天然的屏障,足以抵御寒流,为茶树提供了一个“安乐窝”。越往北,气候越寒冷,已超出了茶树的生命极限,它只能沿着汉水进入湖北襄阳,然后到河南,在气候温和的豫南(信阳)定居。

进入战国时代,安徽、山东、江苏都成为列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茶树便一路向东推移。至公元2世纪,上述地区饮茶已额为普遍了。

历两汉魏晋,至南北朝,由于战乱频仍,士民纷纷南渡,南方地区被进一步垦殖开发,茶树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西南、长江中下游地区都相继成为茶的领地。这片广袤的南方疆域,涵盖了高原、盆地、丘陵、平原等几大地形,与当代的茶产区范围基本吻合。

吴觉农从《茶经·八之出》所记载的唐代八大茶区中条分缕析地梳理出了茶树的传播路线图。茶树从原乡云南出发,伴随着朝代更迭与人类迁徙,跨越了干山万水,沿水陆两路,向四面八方推移,扩张自己的版图,一直到东海之滨的东南地区(浙江、福建)及两广地区。

对于茶树传到福建的路径,据吴觉农推测,有三种可能:其一,东晋时代,通过海路,从江苏直接传到福建;其二,从浙东台州传到庆元县(属丽水市)进入福建境内的政和县、松溪县,再传到建瓯一带;其三,从温州走海路直接到福州,再经由海路传到闻南地区(南安、安溪、永春等)。另外,闽东茶区(宁德市)则可能由浙江庆元经寿宁到福安,或从浙江泰顺(属温州市)或平阳(属温州市)入福鼎。

至于两广茶区,则可能由原产地通过水陆两路传入。走陆路,从云南直接传入位于原产地边缘的桂西南地区。水路则道过南盘江流入费、桂两省交界处与贵州北盘江汇合后,进入广西,经桂平、平南、胰县、苍梧等地,再到广东佛山、江门等地。闻名东南亚地区的苍梧六堡茶就出自这一茶区。

宋元时代,茶树传播范围更广,南方有更多的茶区被纳入它的版图,尤其是作为贡茶主产区的福建建州,范围扩大至武夷山。”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这里拥有独特的丹霞地貌及微域小气候环境,即晚唐文人孙椎所谓的”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愈之品” ,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品质与韵味,被元代帝王辟为“御茶园” 。当半发酵的岩茶创制后,它更是以“香、清、甘、活”的“岩韵”征服了爱茶人的味蕾。位于闽酸交界的桐木村则诞生了世界红茶的鼻祖-正山小种,这一富有传奇色彩的茶在后来曾改变了世界贸易格局乃至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

茶的疆域:从中国到世界

日本是中国茶树旅程的首站。1169年(中国南宋时代) ,日僧荣西禅师来华,从浙江带回大批茶籽栽植于佐贺县神崎郡,开创了日本大规模植茶的历史,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茶祖” 。此后,茶区又扩展到大和、伊贺、伊势、骏河、武藏等茶园,如诗如画(图为皖南地区云端古村)

地。1375年,宇治茶业兴起。其后,经历了近200年的战乱,直至1573年织田信长称霸时,茶业才得以复兴,静冈、京都、琦玉、茨城、熊本、鹿儿岛、福冈、高知等地都是知名的产区。其实,荣西并非日本植茶第一人。早在中唐,茶籽就由来华的高僧而传播到日本。805年,高僧最澄渡海来浙江天台山国清寺求法,回国时带走了茶籽。他把茶籽种在滋贺比睿山的日吉神社旁,这便是著名的日吉茶园。次年,空海法师也带回了茶种,播撒在京都的高山寺和牧村赤填两地。

到明初,中国茶区又扩展到台湾岛。入清,中国茶叶的版图已基本形成,闽浙两省,几乎县县产茶,制茶技术的进步,掺杂着种种美丽的错误与偶然,绿、黄、黑、红、白、青六大茶类陆续问世。

从19世纪开始,亚洲的印尼、印度、斯里兰卡及非洲的肯尼亚、马拉维等殖民地国家,在其宗主国荷兰、英国的积极推动下,或从中国,或从日本、印度、斯里兰卡传入茶种,加之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制茶技术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手工,而改由机械制茶,产量与品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茶业发展迅猛,而中国曾引以为豪的茶叶”桂冠”从此黯淡,直至最终失落。

经历清末以来的动荡与萧条,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茶业渐渐恢复,茶园面积成倍增长,茶产区的“版图”更加辽阔。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的”南茶北引” ,使茶树的种植不在围于南方,把“界限”成功地推移到了北纬30°以北的地区。

今天,东起东经122″的台湾东部海岸,西至东经95″的西藏易责,南自北纬180的海南榆林,北至北纬370的山东烟台,皆有茶,囊括了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千个县(区、市) ,茶园面积达4597.87万亩。其中,云、贵、川、鄂、闽等省茶园面积超过300万亩。

放眼世界,从北纬49。到南纬33% ,全球共有60多个国家与地区产茶,主要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美,中国的茶叶种植面积和茶叶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茶叶大国。

踏遍神州,周游寶字,有人的地方就有茶。茶,从中国云南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里走出,经历长途跋涉,在高原、盆地、丘陵、平原、滨海乃至海岛的异乡繁衍生息,演化出不同的灌木、半乔木和乔木三大类型的茶树,在移居地还孕育出了姿态万干的变种。曾是“独身”的皋芦原种,已是子孙满堂。

而在制茶技术的“催化”下,茶叶脱胎换骨,魔术 地演变出风情万种的香气与滋味以及数不胜数的名茶,为人类献上一份健康的礼物。

国有界,茶无界。从东方到西方,从中国到世界,在茶叶馥郁的芬芳与隽永的滋味里,依然蕴藏着茶树最原始的基因密码。茶树,正式的学名是: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 “sinensis”这一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中国!

弥漫在近代历史硝烟中的茶叶商机

九哥阅读(28)

鸦片战争之后,广州十三行那些称霸全球的茶商逐渐歇业。中国茶行业进入低谷。但如果我们认为中国茶商从此无所作为,那我们就错了。

当太平军席卷大半个中国的时候,远在欧洲书桌前,如雄狮般的马克思敏锐地嗅到了资本主义肌体里的坏宜。他言,太平叛乱将大大削弱英国在中国的茶叶贸易,从而“将火星抛到现今工业制度过度负载的地雷上”。所谓”过度负截的地雷”,应该是指英国庞大的工业人口、沉重的银行借贷和停不下来的运输网…旦贸易活动减缓,表面上生机勃勃的全球化生产就会染上败血症,迅速崩溃。

奇怪的是,马克思的预言发出后,英中贸易反而在短期内增长了。上海与广州的商人大批量购买英国棉织品与印度鸦片,将茶叶与生丝销售出去。原来的商道被太平军摧毁之后,商人们将货物交给洋商出口,货物进入到国际大循环中,价格更加喜人。当时,英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国和美国。英国人从中国进口绿茶的三分之二出口到美国;英国纺织品的棉花有四分之三来自美国南部,产品有一半在远东销售。

1861年3月,林肯就任总统后。全球形势逆转直下;4月,湘军与太平军战事开级,而美国已有十一个州脱离联邦…长话短说,美国内战导致棉花涨价,英国棉纺织贸易额减少三分之二。据《天国之秋》记载,第二年,兰开夏的失业率达六成,棉荒已然降临。马克思的预言虽然来得晚了一点,但真的应验了。太平天国占领茶区之后,犹豫不决的英国人下定决心武力干预太平天国了。

在汉口,拿不到茶叶的晋商坐困愁城,他们决定开辟新的茶区。晋商“数家至苏州采办渐茶运往恰克图,茶质虽次,而需用正急,大得善价而沽”,但后来俄国人渐渐嫌这种替代品不合口味而拒购。

浙茶卖不出去,致使恰克图几十家晋商茶行倒闭。

火急火燎的晋商无奈将目光转向周边。他们将武夷山茶农种植和加工技术推广到两湖地区,投资扩大茶山和茶园面积,迅速形成了以安化、临湘、赤壁为中心的外输红茶、砖茶的新产区。名不见经传的广东商人卢次伦的”泰和合”商号在这一波行情中受益匪浅。1899年,红茶产量突破了30万斤。全厂员工近6000人,1其生息者近万人;旱运骤马达500多匹,水运繁忙时茶船竞多达百余艘。云蒸霞蔚,钟鸣鼎食,卢次伦商号所在地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泥沙镇居然有了“湘北小香港”之称。

世界市场上红茶畅销、绿茶滞销的信息不胫而走。1869年,影县人余干臣在福建任税务官期间,意外了解到这个行情。

当时洋商联合压价,茶帮集结抗议,请求官方缓交茶税。余千臣只身前往茶帮的公义堂,劝说堂主向政府缴纳税银,同时劝说洋商放弃压价。在这个过程中,他对红茶产销有了更多发现。1874年5月,余干臣母亲去世,本应丁忧返乡,但恰逢日本入侵台湾。余干臣赴台湾办理公事,结果被革职。1875年春,余干臣开始在安徽至德县制作红茶,成品的甘醇和甜香让他自己都大吃一惊。茶叶送到福建售卖,销量极好,初红从此畅销英伦百余年。

1937年,日本又一次入侵中国时,在云南做茶叶生意的李挑一刚刚经历了事业上的辉煌,大约在1923年,商人杨守其联合好几个商号,发现了一条从云南佛海经过绩甸再到印度聽伦堡并转运进入西藏的运茶之路。这条“出口转内销”的商路避开了土匪的抢掠与层层盘剥的关卡,获利飯丰。佛海茶庄从一家发展到二十多家,其中就有李携一的茶庄。

前景如此明朗,李拂一的创造能力被激发出来,他制作的心脏形的紧茶在西藏大获成功。决窍有两点,他的材料里用了部分便宜的粗老料,降低了成本;另外采用了”湖水”工艺让茶叶发酵,茶叶口感香甜醇厚一神奇的是,其中粗老的茶叶让发酵后的茶汤更浓郁芬芳。1934年,他将自己试制的红茶也寄到汉口,请专业评茶师审评,得到的评价是品质优良,气味醇厚。

印度茶商对李拂一的生意很眼红,开始仿制心脏型紧茶销藏,但印度茶商对茶的了解却比不上藏民。对数百年持续饮茶不断的藏民来说,仿制品既不好喝,看也能看出来。仿制的茶总是中心发篇,而李拂一的紧茶“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藏人自言黄霉之茶最佳”。

好景不长。1942年,日军攻入缅甸,李拂一的茶叶仓库被日本飞机大量轰炸。1949年,李拂一赴台,留下的笔记随着岁月的变迁全部遗失。这里面藏有制作号级茶的秘密,殊为可惜。

战乱在封建落后的社会中反而给予民族商人一丝生存的缺隙,他们在这个难得的空间里爆发了罕见的生命力,虽然和今天的大规模生产不可同日而语,但其精神激励的价值不容小觑。

福建省23个产茶县竟然都是贫困县 茶叶扶贫势在

九哥阅读(27)

这是1000多年前茶农采工的生存现状。为了满足君王尝鲜的口腹之欲,他们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采制新茶。不同于名留青史的帝王将相或写下传世诗作的文人雅士,这些茶农采工,在茶史上籍籍无名。然而,正是这些无数的无名者,让茶这一古老的产业,在中国得以延续了泱泱数千年。

茶,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于爱茶人,它是戒不掉的嗜好。于贸易,它是有价值的商品。于一国或一地,它是特色产业。于种茶人,它是收入的来源。

从西到东,中国广袤的疆域中,产茶区囊括了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近千个县(区、市),茶园面积达4597.87万亩,就连北纬30。以北的地区也被纳入茶乡的“版图”。于是,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地,皆是茶树的乐土家园。茶树,在装点青山绿水入画卷的同时,也是给茶乡人带来财富、带来希望的幸运之叶。

早在1935年,吴觉农、胡浩川在《中国茶业复兴计划》中,开宗明义地点出了茶对于中国农业的重要性。他们把茶提升到民生产业的关键地位: “茶叶不但是农家重要的副业,而且是穷乡僻壤间唯一的特产,关系与民生之巨,可见一斑。”

在今天,全国580多个贫困县中,有一半以上是产茶或涉茶县,其中又有1/3以茶为支柱产业。

云南勐海县,是古茶树的天堂,也是普洱茶发烧友们心驰神往的地方。古树普洱茶价值的再发现,令许多原本闭塞的村寨变成备受追崇、争相追捧的“掘金地”。譬如,老班章村,便是受益于老班章古树茶创造的传奇,这从三代寨门的更新换代就可窥见一斑。从简陋的茅草门头门,到颇有现代感的疏璃瓦水泥柱门,再到如今气势雄伟的褐檐三道圆拱门。寨门的变迁,见证了老班章村村民因茶致富的历程,也记录着普洱茶市场的沉浮。

与云南同处于世界茶树原产地的贵州省,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是其最真实的写照。在这个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潮湿的气候,崎岖的地形,人们都会自然地将其与“贫穷” “不发达”联系起来。尽管上苍并没有给贵州一副“好牌”,它却凭借发展茶产业打出了精彩的“王炸”: 2019年,全省以700万亩的茶园、40万吨的茶叶产量、451.2亿元的综合产值辐射带动了351.6万人,带动贫困户34.81万人,脱贫17.46万人。

其中,涉茶人员年人均收入10699.08元,其中涉茶贫困户人均年收入5722.79元。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虽依山傍海,但较之自古富饶的江浙地区,平原少得可怜,丘陵山地“霸占”了全省约90%的土地面积,故此地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凸隆的丘陵,陡峭的山地,还有漫长的海岸线,“束手束脚”,成为限制粮食产量、经济发展的羁绊。不过,绵延的群山,蜿蜒的河流及高达66.8%的森林覆盖率,是植茶的天赐佳境。

“梯田,谓梯山为田也。”梯田,是福建、四川等地先民的创举。地狭山多,凿山而田。与山争田,地尽其用。梯田茶园,是茶农在山林间的杰作。在几乎县县种茶的福建,,梯田茶园可谓俯拾皆是。层层叠叠,缠绕披拂于山,似轻轻荡开的涟漪,又似模印在大地上的指纹,活泼生动。

最别具一格的当属丹霞地貌的武夷山茶区。明代张于垒《武夷山记》云: “山皆纯石,不宜禾黍,遇有寸肤,则种茶葬。村落上下,隐见无间。从高望之,如点绿苔,冷风所至,嫩香扑鼻,不独足供饮啖,为山灵一种清供也。”碧水丹山,烂石砾壤,孕育了“岩骨花香”的岩茶。而“岩韵”的形成,正是堪称“绝版”的产地环境、被当地人称之为“山场”的杰作。武夷山,一山一水处,皆有茶,且“岩岩有茶,无岩不茶”,形成精致的“盆栽式”茶园景观,这在全国茶区恐怕是独一无二的。据近代茶学家林馥泉称:“若论风景较为秀丽之处,地稍肥润阴湿者,虽悬崖绝壁,岩主无不别出心裁,凿阶而上,于半壁或岩罅之处,砌石筑墙,移土以植……”

就山场类型而言,有坑、涧、峰、岩、洞、窠等,而岩茶品质优异者多产于山坑岩壑之间,如大名鼎鼎的“三坑两涧”。这几处山场的共性是:或山凹岩壑,或幽谷深涧,周遭林木阴翳,四季云缠雾绕。山泉滴沥,溪流涓涓,终年不绝。其土质疏松润泽,腐殖层深厚,日照时间也比平地茶园来得短。这种微域小气候环境,塑造了岩茶“香清甘活”的特质,也塑造了充满变化的“山场味”。

不可复制的山场,成就了岩茶的极致之味。

以安溪、武夷山、福鼎为代表的福建名优茶主产区,从上世纪80年代起,都在不断书写着因茶致富、因茶兴业的故事。安溪铁观音、金骏眉、武夷岩茶、福鼎白茶,在当地政府、茶企及骨,茶农的腰包越来越鼓,茶乡也变得越来越富饶了。茶农的共同努力下,引领了一波又一波的茶叶市场消费潮流,而山乡的面貌也因茶而脱胎换骨。

以安溪为例,据统计, 1985年,全县贫困人口31.37万人、占全县人口39.6%。在全县60多万亩耕地中,只有茶地11.2万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20元,每个农民从茶业中所得的收入仅39元。进入90年代,随着清香型铁观音的面世,迅速成为茶叶市场的“弄潮儿”,人们都深深沉醉在它的“兰香音韵”中,茶叶供不应求。1996年,安溪甩掉了国定贫困县的帽子。2002年,安溪县路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2005年,全县农民人均茶叶收入3427.9元,占全年总收入54.8%,占纯收入的66.5%。这意味着农民的收入有一半以上来自茶。

像安溪这样成功“逆袭”的产茶区,在福建还有很多。位于福鼎太姥山下的赤溪村,是一个备族村。虽风景入画,却是“老、少、边、穷”全都“配齐”极度贫困村。近些年,福鼎白茶的强势崛起,给这个小山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从“输血”式帮扶到内外联动“造血”式精准扶贫开发的华丽蜕变,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扶贫第一村”。由福鼎白茶“领军”的白茶热,让政和、松溪以及福鼎周边的柘荣、周宁、寿宁等传统、新兴白茶产区也呈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这些地方深入发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倾力打造风格独具的白茶公共品牌,如松溪九龙大白茶、柘荣高山白茶等等。

201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的实施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建宁、武平、霞浦、古田、石荣、浦城、光泽、诏安、云霄、平和、宁化、屏南、周宁、松溪、寿宁、政和等23个福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这些县,基本都有产茶,有些还是名茶主产区。今年4月,明溪、宁化、政和、连城、周宁、柘荣等6县成功“摘帽” ,23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清零无疑,脱贫攻坚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是与发展茶产业是密不可分的。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茶系民生,山美人富。茶业,是生态与富民的正确打开方式。

宋诗赞誉下的北苑贡茶

九哥阅读(25)

宋朝的人爱喝茶,至帝王,至大臣,至百姓。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宋人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而茶事的文学和美学,也在这个时代被推向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诸多文献中都飘荡着北苑茶的芳香,对茶的盛赞数不胜数,从这些文献中可以得知,宋代的茶中,北苑为最。

茶诗之风盛行

宋·周绛《西溪丛语》说:“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为北苑,又为最。”古有“建溪官茶天下绝”之赞誉;明·保乔远在《闽书》说:“宋时建州之茶名天下,以建安北苑为第一,而今武夷贵矣。”闽北茶谚云:“药不经樟树不灵,茶不过武夷不香。” 建茶,指建州之茶,茶树遍布建州、南剑州、邵武军等三府各县,其地即现在的南平地区,俗称“闽北”。宋宣和年间状元黄裳在《茶苑》诗中指出“莫道南芽非北苑,须知山脉是东溪”。明确指出建茶产地范围和地理条件,其时闽北茶均以建茶名闻于世,北苑茶是以地名命名而已。

从宋朝的大量茶诗中,不难看出北苑茶是最为珍贵的,因其一直以来都是进贡给皇家的贡品。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歌颂过北苑贡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在全朝上下的茶文化熏陶下,人们对于北苑贡茶一直都是处于一种向往的心态。

北宋真宗咸平(公元998-1003年)年间,福建转运使丁谓造“龙凤初出世,名誉满京华”,龙团凤饼为文人学士咏赞建茶之代称。微宗赵信为了使“绅之上,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以建州北苑为背景,写了《大观茶论》。在文中写道:“本朝之米,岁修建茶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皇帝的赞赏,使建茶得至高的荣誉,进一步推动了建茶的发展。北苑龙凤茶发展的同时,壑源亦出团茶,四方有名。

由于北苑贡茶精美而良好的品质以及统治阶级的极力追捧,它不仅成为宋代茶业繁盛的物质性标志,而且也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推动着宋代饮茶风尚与文化潮流。北苑茶文化成为宋代茶文化中大有可观的一环,从古代诗人的字里行间即能体现。

以茶映射繁荣

古有“四艺”怡情,现茶事也多为消遣闲情雅致,北苑茶文化不仅是地域性的特色文化,而且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引颈着整个宋朝茶文化出现和美兴盛。宋代时候,文人雅士们,为了喝好茶,想出了许多花样,同时也开发了各种茶具。文人聚在一起,就要喝酒品茗,吟诗作赋,笔墨丹青是不可缺少的,当茶与诗,茶与画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算得上雅致之极。其中若是有北苑茶的身影,更为品味和尊贵的象征。

北宋·苏轼所写的《行香子·茶词》说:“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干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这是一首描写酒和茶的诗句,主要在赞美皇帝赏赐的密云龙贡茶。上片写酒席宴会以君王赏赐的密云龙招待宾客,下片写品茶后众人醉意尽扫而飘然欲仙的神奇境界。诗词的大致意思是:华丽的宴席刚刚结束,可愉悦的兴致仍然那么的浓厚。喝完酒之后兴致就更加浓厚了。宴席上的朋友都在夸赞这皇帝赐予的御茶,拆开封印。仔细端详这芳香四溢的茶饼用金线捆扎,十分精美。

还有北宋词人黄庭坚在《满庭芳·茶》咏茶:“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该词文笔清新,赞贡茶之神韵。先从茶的名贵说起,采摘十分讲究,讲究产地节令,且“日费数干工”,制成的方圆茶饼,故无怪要声传万里名动汴京了。

“碎身粉骨”二句以研磨制茶之法攀合将相报国之事,以贡茶之贵比之开业之功,着意联想生发,避实就虚。又赞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意,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湖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说明好茶叶之外,还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盏人,这才是品茶之道。

这些对于茶事的描绘和品茶的描写,无不体现出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反映出宋代文化生活的繁荣。

待客“以别庶饮”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和待遇较为丰厚。宋代皇帝经常将贡茶赐给大臣们和皇亲国戚,借此表示皇恩浩荡以及自己的爱惜人才之心。并且,只有与皇室走得近的功臣、重臣才能有幸得到赐茶之恩。因此,能得到宫廷的赐茶,是值得士大夫大肆颂咏一番的,因为得之荣幸。

欧阳修曾有幸获得宋仁宗赏赐的一饼小龙团茶而感恩至极,倍加珍惜。欧阳修一生嗜茶,为后世留下许多茶诗和茶文,他有诗句日:“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欧阳公毕生引以为傲的是,他不仅在金銮殿上品尝过贡茶,还得过仁宗皇帝赐予的一饼小龙团茶,他在后来为蔡襄(茶录)所作序言中说得很详细:“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叙所谓上品龙茶者是也。

欧阳公在朝为官二十余载,才获此恩赐,这在他的饮茶史上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珍贵的恩赐是他企盼多年才得到的,所以他格外珍爱,舍不得品饮,“至今藏之”,只是偶尔捧玩而已。

欧阳修为蔡襄《茶录)写序是在嘉九年(1064),由此推算,当时这一饼御赐小龙团已经珍藏了两年。欧阳公和东坡公品著都推崇小龙团,当年蔡襄所制贡茶在朝廷中被视为珍品,成为茶之至尊。

彼时,贡茶也是走亲访友特别尊贵的礼物。北宋诗人王安石曾将皇上赐予的龙凤团茶的一部分寄给弟弟,并作诗《寄茶与平甫》:“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以茶之贵重衬托出兄弟之情深。从“蓝月亮完全落入九天”来判断,应该是皇帝赐的龙凤茶。

对于北宋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北苑贡茶是皇帝对他们多年来鞠躬尽瘁的肯定。与此同时,北苑贡茶也是宋代人际交往中最珍贵、最雅致的赠品。

借茶托物抒情

宋代文化繁荣、理学昌盛,文人更注重内心的塑造和道德修行的培养。文人志士对茶文化的传承,增加了旷远寂静的感觉,宋代的文人志士赋予了北苑贡茶丰富的文化品格,以茶为媚介,托物抒情,托物言志。咏茶也成为了他们热衷于哲思的修身方式。

以苏轼脍炙人口的《望江南·超然台》为例:“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首诗是苏轼暮春时节登上超然台有感而发,作者通过自己新火煮新茶,借茶抒发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以茶抒情,苏轼是集大成者。苏轼与茶结缘终生,几乎到了嗜之成癖的地步。在他的咏茶诗词里,茶是优裕闲适生活的标志,是困顿仕途中的安慰,是真垫深厚友谊的纽带,亦是创作灵感兴会的媒介。苏轼的咏茶诗词还是反映民间疾苦,折射社会现实的一个载体,一把利刃。他以对茶的挚爱,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茶文化遗产

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也喜欢借茶诗寄托心情,在《鹧天寒日萧萧上琐窗》里写到:“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这首词写于深秋某日,以秋景寄离愁,凄婉情深。上阙写诗人昨晚以酒作乐,借助酒精暂时忘却现实生活的烦恼。而她马上又领悟到灯火阑珊处,酒后更喜团茶的清苦,这是诗人对人生的领悟:从今往后,喝酒就随意了,不必强迫自己买醉。想来,还是要经常喝茶,敲开一块茶饼,湖一壶水,坐看庭前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斯人已去,生者当坚强。诗句看似凄婉情深,又不同于一般的怨妇,她在词的最后给自己加油,要摆正心态,学学陶渊明,隐居田园。东篱菊花盛开的景象,与开头“寒日萧萧”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为宋茶中的“霸主”,北苑茶在诗人的笔下出场率甚高,正是他们在品赏北苑茶的同时,静思玄想,或契阔长谈,才有所感悟,通过诗歌抒发高洁的志向和人生的哲理,以及自身品格修养的理性锻炼,在一品一饮中寻找自然、淡泊、淳朴的心灵乐士。北苑茶也完成了从物质性向精神性的质的超越。

桐木寻源正山小种传统工艺——过红锅

九哥阅读(26)

说起正山小种,算是“老朋友”了。早在20年前,去武夷山旅游时,在三姑度假区的街边茶店里,看到有款纸盒装的茶。包装很简单,只是鲜亮的红黄两色,外面还覆着一层金黄色的玻璃纸。重要的是,一盒50克,不过才四五元钱,这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价格是相当美丽的。

它跟我平时喝的茶很不一样,茶条乌黑纤细,散发出一股浓郁的烟熏味。泡出的茶汤,是靓丽的橙红色,滋味清醇甘润,有类于桂圆干的味道。此香此味,令我感到十分新奇,喝过一次就牢牢记住:在武夷山,不仅有岩茶,还有正山小种!时隔多年,当我再次喝到正山小种时,那标志性的松烟香桂圆味消失了,只有老丛茶树特有的青苔味。

尽管茶汤也很甘滑,但总觉得少了点精气神,变得没什么个性。这是传统的无奈,是为迎合市场口味的情非得已,而曾经它却正是以松烟香桂圆味成为中国茶的骄傲。

难道正山小种从此“泯然众矣”了吗?梁骏德的“过红锅”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是专属于正山小种的一道独特工艺,也是他的“代表作”。这款茶唤醒了我对正山小种的最初记忆,如晤旧友。为了找寻这一缕熟悉的味道,我来到了隐遁于群山密林中的桐木村

寻源桐木村

五月,春末夏初。黄岗山下,桐木溪畔,满眼尽是新绿。

路,在山林中穿行,盘旋,把我们带到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心脏,2.9万公顷中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匍匐在闽赣边界上。

桐木村,隶属于星村镇,却距离镇上有50多公里,而江西铅山县仅在一步之遥,是名副其实的“边城”然而,地理位置的偏远丝毫没有牵绊住爱茶者们慕名而来的脚步。也正因有些遥远,令访客们的途程多了几许朝圣的意味。

他们心心念念的是生长在密林中的奇种。采叶为茶,缔造了“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还有“传奇红新秀”金骏眉。一个是400多岁的“开山老祖”是风华正茂的翩翩少年

这一“老”一“少”,几乎承包了中国红茶的古今荣光。

说起金骏眉,梁骏德是绝对绕不开的人物。他,是首泡金骏眉的制作者。然而,正因金骏眉声名显赫,关于它的是是非非,也接踵而至,甚至一度成为“风暴眼”,梁骏德亦是笼罩着褒贬毁誉。人与茶的命运,跌宕起伏。

不过,金骏眉的问世,是无法同正山小种割裂开来的.宛如母子,流传了4个多世纪的工艺就是金骏眉连接“母体的脐带。

每年茶季来临时,梁骏德家中总是聚满了全国各地纷至沓来的“粉丝”,…….场场“粉丝见面会”总是不断在上演。

他们不只是为了品尝一口最正的金骏眉,感受桐木春日的馈赠,还是为了聆听梁师傅讲述金骏眉的前世今生。茶的故事,总是因人而传奇。

百年浮沉

“今年元宵节前后,天气晴和,气温比较高,茶树发芽比去年足足提早了一个星期。”梁骏德见面第一句话就起了今春茶芽的长势。他肤色黝黑,头发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虽已年逾古稀,却显得精神墨铄。他很随和,亲切得就像邻家的大叔。所以,大多数人更喜欢叫他“梁师傅”

从16岁第一次跟着亲在村生产大队做茶起,他就把自己的人生同茶联结在了一起,芽短芽长,苦乐悲喜。人与茶仿佛休戚与共,不分彼此。

如果传说可信,正山小种的诞生是源于一次美丽的意外茶青不慎氧化红变,茶农将错就错,希冀能挽回一点损失没想到,竟创制了一款新茶!当正山小种被欧洲人所认识与接受时,它就像开了“挂”,从此登上了外销茶的“巅峰”。

守望者 春风又绿,新芽又长。

眼看着山荒茶老,梁师傅心里很不是滋味。尽管正山小种内外市场都遇冷,但他从未想过要将它彻底放弃,因为这代表了中国茶的荣耀,更是一种尊严。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正山小种及“闽红”三大工夫红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政和工夫)就曾一度濒临停产“绝种”的危险。为此,已故的“茶界泰斗”张天福为之振臂高呼:

“至于正山小种更是福建省唯一独特的外销产品,市场容纳量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据传英国皇后每天早晨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先泡一杯正山小种,这使其成为贵重的珍品。且正山小种在国内外是我们福建独家经营的商品,因此我们对上述两个品种(指以正山小种为代表的小种红茶和三大工夫红茶)的砍留问题,不能单凭眼前经济效益去衡量得失,应慎重考虑从全局长远和生产观点出发,采取定点定量发展生产,努力提高品质,积极开拓市场,增加出口品种花色,合理调剂外贸出口盈亏汇率或向省财政部门申请拨补扶植生产款(特别正山小种是产于崇安桐木关老区根据地)·…..”(详见张天福《建议保留生产闽红三大工和正山小种红茶》,福建省政治协商会议五届一次会议提案,1984年3月12日)

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这位老茶人对正山小种的深情。梁师傅清楚地记得,张老曾感叹:“正山小种都不做“过红锅’了,真是可惜。”然而,对梁师傅而言,这道工艺,是再也熟悉不过的了。梁师傅胸有成竹地对说:我会过红锅。”

“你会?”张老半信半疑

守艺“过红锅”

“虽然过红锅花费时间不多,但它正山小种风味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梁师傅剪开一只黑色的泡袋,名字就叫一一“过红锅”。茶品与茶技同名,让人充满了期待。置茶,冲泡,出汤。搞技术的梁师傅泡茶也是相当地行云流水,干净利落。茶烟袅袅,松烟香糅着花果甜香,沁入鼻腔。马尾松的帖烯类(长叶烯、a-酷品醇)、苯酚类、愈创木酚与茶自带的芳樟醇、香叶醇、苯甲醇等成分协奏出一首香气的交响曲。

艳丽的金红色,饱满,闪着华丽的光泽。滋味更像是一杯陈酿,甜醇柔滑,似桂圆,又似蜜枣,每一口都富有想象。

梁师傅回忆说,在1949年以前,过红锅是必不可少的工序。后来,人们都嫌工序太过繁琐,特别是茶季时,面对茶叶的“洪峰”,跟时间的激烈赛跑,叫人深感力不从心,就将过火锅从流程上删除了。直到1964年,有个名叫林锡祥(目前尚健在)的制茶能手被分配到桐木生产大队,这道传统工序才有过短时间的恢复(1964~1966年)。当时,林锡祥就住在梁师傅家里。那一年,也正好是梁师傅进入生产大队学艺。他坦言,他从林锡祥那里学到了不少硬本领,过红锅便是其中之一。纵是在正山小种“没人要”的时期,梁师傅也没有省去这道工序,每年都会做一些茶自己喝。

时光如梭,一晃到了2000年。有次,张老见到梁师傅,不经意间又提起了过红锅,之后又是一番叹息。2003年,一对从西安来福建访茶的夫妻,找到了梁师傅。在泡茶闲聊中,夫妻俩说起了张老。他们很有心,特意把张老的话用手机录下来,当场播放给梁师傅听:原来,他最念念不忘的还是“过红锅”!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夫妻俩自己跑去茶园,采了十多斤鲜叶,请梁师傅做过红锅。梁师傅找来一口煮饭的锅,洗得干干净净,按最传统的工艺做出一泡正山小种。夫妻俩回到福州后,把茶拿给张老品鉴。“张老很厉害,有没有过红锅,一下子就喝出来了!”他对梁师傅的过红锅表示认可。

“过红锅(的茶)与红锅的区别在于香和水(即滋味),它(过红锅的茶)香气更高,水更柔滑。”从2014年起,“过红锅”作为梁师傅的代表作,同金骏眉一起走向了市场。他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既要创新,也要守望传统,正山小种才能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见山见水

茶市风起云涌,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沉沉浮浮。尘埃落定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寒来暑往,春芽秋花,周而复始。不论风云如何变幻,茶园中,厂房里,依然闪动着梁师傅忙碌的身影。他仿佛是一个遗世独立的隐者,守着一方山水,一叶沧桑与繁华,心不随境转。

当问及正山小种的未来方向时,他的回答看似平淡质朴,却字字重如千钧:“做好口感,保证品质。”也许,人们的口感干差万别,且变化无穷,但梁师傅对茶叶口感与品质的极致追求却始终不变,这是一颗精益求精、止于至善的不老匠心。

青山如黛,清溪澄碧。山林寂静,草木无声。杯中,又亮起了一抹鲜活的琥珀色,氤氲着松烟香与花果香,收藏了一整个春天的美好与诗意。

时间在奔跑,人与茶的故事,在杯盏间年复一年地续写……

人们喜爱红茶之正山小种的理由

九哥阅读(23)

红茶是统一的称呼,其实还分好多种类,其中正山小种是其中一个大类,许多人对于正山小种十分的热爱。当然,喜欢正山小种的人各有各的理由,也许是因为茶叶的香气,也许是因为茶叶的颜色,甚至知道了正山小种的发展历史而喜欢上它的人也有,但是,总的来说除了外在这原因,正山小种之所以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是因为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有哪些功能呢?

1、利尿消肿。红茶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联合作用,从而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增加人体的排尿量;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过多的盐分、有害物等,以及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2、消炎杀菌。红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消炎的效果,而儿茶素类能抑制和消灭病原菌。所以用浓茶涂伤口、褥疮和香港脚也有一定的效果。

3、抗氧化、延缓衰老。绿茶和红茶中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破坏癌细胞的传播,而正山小种属于红茶,其中的抗氧化剂比绿茶复杂得多,对心脏更是有益,抗衰老效果更强。

4、养胃抗癌。一般空腹是不可以喝茶的,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会对胃有刺激作用。但是正山小种的制作过程经过发酵烘制,茶多酚含量减少,因而不仅不会伤胃,还能养胃,并且还有很强的抗癌功效。

5、分解有害物质。现代人的饮食中会或多或少吃食进一些受工业污染的食物,而正山小种红茶中的茶多碱能有效吸附并分解重金属和生物碱。同时,茶中的多酚类、醣类、氨基酸、果胶成分可以剌激人体唾液分泌,使人感到清凉滋润,达到消暑的效果。

五大功能是不是足以让你对正山小种有了新的了解?!也许正因如此,喜爱正山小种的人士也在年年增加,看看超市里的正山小种红茶吧,摆满了大大的柜台,而且有各种价格供人们选择,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只要对养生比较重视的都不会忽视了红茶的功能,以至于正山小种这种红茶做为了每天的饮品也已经成为习惯。
 

扩展阅读——人们为什么喜欢喝红茶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大多数人多少都会喝茶扯上点关系,因为各自的需求不同,于是喜好也不一样。除了绿茶意外,最受大家喜爱的应该莫过于红茶了。尤其是一些女性饮茶者,对红茶的钟爱远甚于其他茶类,女性对于香味、观感有着天生的偏爱,而红茶浓郁高香的香气,对女性来说就成了无法拒绝的诱惑。

红茶还不仅仅是香,茶汤也好看,红艳明亮,看着极是赏心悦目,这么美的茶汤,对于女人爱美的天性来说,怎么能够拒绝?尤其像红茶中的贵族——祁门红茶,它本身的香气就是一个传奇,又在整个世界茶坛被那么多人追捧,这种“似花、似果、似蜜”的轻混合香味,哪一种都是足以让女人醉倒的香味。喜欢的人多,研究的人也就多了,人们总想弄清楚这样的香气是怎么来的,于是众多的保健功效被发现,饮用红茶的好处就越发的明显了。

那么除了好看的茶汤和特别的香气以外,红茶都有功效呢?以祁门红茶为例,祁红里含有丰富的酚类物质,红茶的功效主要就是依赖于这些酚类物质,从临床试验数据分析,红茶具有抗氧化、降低血脂、抑制动脉硬化,增强毛细血管功能、温胃养胃、促进消化等功能。红茶里还含有一种叫多糖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较强的杀菌、消炎作用。

红茶中的咖啡因含量与绿茶接近,氨基酸及肽、有机酸和游离糖略高于绿茶,维生素类远低于绿茶。红茶在萎凋、发酵的过程中,各种酶类物质的氧化非常丰富,并形成新的物质:茶红素和茶黄素、茶褐素。叶绿素在制作的过程中也得到足够的破坏,阻止其绿色素与多酚类的有色氧化产物混合在一起,从而形成红茶纯正的干茶色泽、叶底和汤色。

在经过完全发酵之后,红茶性格更温和,这种特性对于消除水肿、帮助胃肠道消化、促进食欲提升、化痰开胃等都起到不错的积极作用。

正因为外观的红汤红叶和性温的特性,很多人喜欢在夏天喝绿茶,在冬天喝红茶,并且红茶还能和很多水果、花草等配伍,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也让很多爱美的女性有了更多的施展空间,创造出别出心裁的新品,极大的满足了喜欢浪漫的氛围,因此,越来越多的人爱上红茶,也就不足为奇了。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25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