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茶山房——一场不期而遇的武夷岩茶雅集

九哥阅读(5)

武夷山的深秋弥漫的是岩茶焙火的香气,在鼻端不断回旋。一年未见的院长与同修就相会在这个山灵毓秀的地方。寻茶、品茶、会友,在这个稀疏平常的日子增添了些岩茶的味道,足以回忆半生。

初到武夷的下午,吃完饭便散步去喝茶的地方。兰汤村的溪边还留着我三年前带师妹去打水漂的记忆,再来伊人已去远方,而我也找不回漫游岩骨花香栈道时让我记忆中流香涧的花香。

沿着小径而上,未到地点,便传来声声犬吠。沿着一人高的茶树,来到张三茶山房,大家都觉得这个名字有趣,纷纷开起玩笑。山房外的老枞水仙在角落里偷偷的开了一朵花,散发着阵阵的幽香。莫名的就在猜起这么有趣名字的老师该是怎么样的?能喝到和他一样的茶吗?

一如我的想象,张三茶山房是一个有趣的地方。焙间里写着“焙火将茶的光彩升至极致”。不曾喝过他的岩茶,也许无法体会,但是当你喝到茶,再听听讲解的时候,脑海里就不断浮现这句话。岩茶离不开的是手上,是火上的功夫。

在书院同修们的请求下,张三老师为我们细细的讲解了岩茶的制作工艺。印象深刻的是岩茶的香气会在做青的时候渐渐呈现,如果做茶的师傅喜欢这个味道,那么就会选择在这个时候进行锁香,杀青,之后的精制的过程中,茶会一直保留这种香型。而焙火则是去除杂质和水份,提高香气和茶汤的醇厚程度。茶之一字可解为人在草木间,岩茶的制作其实就是人与自然与草木与火的沟通交流。

茶山房处处有喝茶的位置,用小瓦罐种植着一些不知道从哪个山头挖来的植物,陈放在各个角落,朴素而生机黯然。沿着“呜吱唔吱”的木梯而上,是几架放满书籍的竹柜子,分外有着岁月的味道。

宽阔的榻榻米茶室陈列两张老门板的茶桌,铺着宣纸写的书法,简单,舒适。昏黄的灯光透过宽大的玻璃,衬着窗外盛放的老枞茶花,心也就在这里慢慢地放下了。

院长说,素处以默的茶会来的有点意外,酒兴正酣时,老师们说要举办一个茶会雅集。临时点名开始策划雅集,楼上楼下的闲逛,在书法上看见素处以默,莫名的喜欢这个词,总觉得此中有深意,带着我暂时无法参透的意思,也许是人生的阅历差也许是我茶喝的还不够多。

素处以默的茶会以一曲古琴开始,静坐,入席,止语,品茗。静坐,止语,把心放在茶里,才能更好的喝茶。

茶会的小奢侈,以侣年的百年老枞水仙开场。退火—年后的水仙少了火气,香气更加悠扬。茶汤清澈,透亮,在杯沿隐隐泛着金边,如油一般缓缓注入杯中,散发着悠悠的香气。轻啜一口,让茶汤在口腔里回荡,生津,不断持续。至今回味起来仍有种凌波仙子御水而来的清新感。

汲水,候汤,粗糙的陶瓮里装着清冽的山泉水,竹制的水舀缓缓倾倒。听着水声,等待的时候聊聊茶,听听琴,真真是“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回首看照片,七鱼姐姐镜头里的明瑞,优雅端庄,就连跪坐着的姿势都透出宁静的味道。

鬼洞肉桂,干茶香气有着淡淡的火气,醒茶摇香后扑面而来的香气让人沉迷,融合着花香蜜香苔藓香扑鼻而来,张扬而个性十足。前五泡的茶汤香气张扬外放,像极了年轻的小伙子急于表现自己。第六泡的茶汤慢慢的开始转化内敛而沉于水中。第八泡后,茶汤香气,口感更加深沉,感觉是人生的一场顿悟,从而走向内心的修养。

稍作小憩,是院长的一首《忆故人》古琴曲。《忆故人》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犹如在空旷的殿堂里、钟鼓木鱼声中的一种静谧、一种思念。“素处以默,妙机其微。”只有当心境极为淡泊、虚静的时候,才能可能对大自然最神奇而又最微妙的动人之美,有—种会心的感受与体悟。素处以默的茶是肉桂,却有着水仙的香气,肉桂的古韵,口腔里回蕩的是那年流香涧的香气。仿佛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又像“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素处以默喝到六泡,开始聊茶,“谈人生”。一场茶会,一款茶,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感晤。这一场茶会,让你仿佛能感觉到一种升华与一种包容,呈现在你眼前的是一位谦谦君子,温文尔雅。

或许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学习升华,学习茶在揉捻中展现自我,在焙火中去除杂质,升华自身,在岁月中沉淀自己,直到转化成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我所了解的的中国古代茶

九哥阅读(5)

在我国,茶作为一种普通饮料,比起酒来要晚的多。先秦古籍中,没有“茶”字,只有“荼”字。有关饮茶的可靠记载,在西汉时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有“藓靛”二字,“藓靛”就是茶。

魏晋南北朝、唐宋时期,一些皇亲贵族、地主官僚、士大夫知识分子和高级僧侣等,都嗜好饮茶,有的甚且嗜之成癖。这时期反映有关茶的文学作品,也随之应时而兴。晋杜育写的《藓赋》和南朝文学家鲍照妹令晖写的《香茗赋》,就是咏茶的佳作。唐朝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云:“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请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茶为雅致之物,古人多在书房煎饮,故而孙樵有“遣侍斋阁”之说。首句用拟人的手法,表达的就是“送十五个武夷山的茶团‘晚甘侯’给你,供你在书房品尝”之意。古人造句就是美,“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多么诗情画意啊。

陆羽从宋朝时起,就被人们尊之为茶神。其专著《茶经》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从上古到唐这一阶段中国人民饮茶的历史、制茶的方法和产茶的地区,对后世许多有关论茶的著作有相当影响。

据说有一年,福建建安能仁寺的和尚送给蔡襄一些精品茶,名叫“石岩白”,是寺里自产的珍品。过了一年多以后,蔡襄回到京师开封,去拜访朋友王禹玉;王禹玉用上好的茶招待他,他端着碗还没有喝,只用鼻子闻了闻,就说:“这茶极像能仁寺的‘石岩白’,你是怎么得到的?”主人听后,大加佩服;果然这茶也是能仁寺的和尚送的。

两宋仕大夫阶层流行斗茶,还发明了“点茶法”,同时发明了黑釉烧制天目建盏,今人还复古并流行了这一烧制法。

元曲《玉壶春》中有这样的话:“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把茶和柴米油盐等相提并论。古代男女结婚,以茶为礼;明清两代,承袭古制,女方接受男方的订婚聘礼,还叫做“吃茶”。

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澳门采购武夷红茶,经爪哇转口销售欧洲并为达官贵族所宠,随后欧洲也开始盛行喝茶;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陆廷灿为崇安县令,深研茶理,撰《续茶经》,1734年出版。《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自唐以后阅数百载,产茶之地,制茶之法,业已历代不同,既烹煮器具亦古今多异,故陆羽所述,其书虽古而其法多不可行于今,廷灿一订补辑,颇切实用,而征引繁富”。

明末清初,随着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六大茶类之一,又称青茶)在武夷山茶区出现,功夫茶茶艺也随之应时出现。功夫茶“初见于清代武夷山区,后逐渐风靡闽北、闽南和粤东、台湾等地”。每年茶季一到,广州、潮州、漳州、泉州等地的茶商紛纷进入武夷山茶区,采购乌龙茶。广东、潮州每年固定去武夷采购的茶商甚至形—个“广潮帮”。茶商进入茶区认购茶叶,往往在预付定金认购某处的茶叶时,就在茶树山场搭个窝棚,从采茶到加工严加看守。这些茶叶商人也是烹茶品茶高手,他们在当地与制茶师傅切磋交流茶技茶艺,并且在销区进行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功夫茶程式逐步完善,并得以固定,器具逐步定型,并更趋精致。如有“烹茶四宝”:玉书碾、风炉、孟臣罐和若琛瓯。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扇必瑭溪之蒲,盛必以长竹之筐。凡烹茗以水为本,火候佐之。”其所谓之斗茶,不是宋时的斗茶,实为品饮功夫茶方法。功夫茶一直沿袭下来,现代由闽粤台等地盛行并流传至全国各地、及至任何华人所在地。

正确对待武夷岩茶制作和储存出现的“青味”

九哥阅读(5)

在评鉴武夷岩茶时,经常会碰到初制毛茶的青味,或者精制成品茶的返青味。成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茶树鲜叶中含有一类低沸点的芳香物质,其中以顺3一已烯醇(也称青叶醇)合量最高,约占鲜叶芳香油的60%。高浓度的青叶醇有强烈的青草气;其次是茶叶加工过程工艺掌握不当,如雨水青或者露水青等鲜叶的含水量较多的茶青,在初制过程,萎凋不足,做青不透,发酵不足,杀青温度偏低,散发水分不够充分致使杀青不透,烘焙温度偏低或摊青偏厚,毛茶干度不够;精制时烘焙不够透或者烘焙开始时温度就偏高(急火)致使茶条内部水分还没有挥发被包在里面;还有在贮运过程受潮返青等。为杜绝武夷岩茶出现“青味”,在茶叶加工与贮藏过程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艺。

萎凋

萎凋的作用是使鲜叶适度失水,同时提高叶温,激活酶的活性,加速化学变化。通过萎凋,可以显著减少茶多酚含量,部分苦涩味重的酯型儿茶素,水解成收敛性弱的且具爽口味的简单儿茶素。另外,还可使部分蛋白质水解,增加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等的含量,叶绿素破坏,叶色变浅淡,促进低沸点呈青草气的芳香物质挥发减少,促使高沸点的花香组分形成或显露,提高香气。

武夷山春茶期间,经常阴雨连绵,特别是雨水或者露水茶青的含水量较多。这类茶青进厂后,如果没有条件晒青就采用加温萎凋。萎凋槽萎凋,热风温度为30-35度,每隔30分钟左右翻动一次,摊叶厚度为20cm左右。萎凋结束后,放置青间1小时左右后摇青。综合做青机萎凋,热风温度在30-32度为宜,每隔10-15分钟翻动几转,总历时无水青为1.5-2.5小时,雨水青(应先用冷风吹干叶表水分再吹热风)为3-4小时左右。萎-凋减重率可达10%左右,当鲜叶第一、二叶下垂,叶色变暗,青气减退,香气显露时为萎凋适度。

做青

做青是形成乌龙茶品质最关健的工序,由摇青和晾青交替进行。在适宜的温湿条件下,促进了糖苷酶的活化,从而促进糖苷类物质的水解,生成萜烯醇类的游离芳香成分和葡萄糖,既增加了茶叶的香气,又提高了茶汤的甜醇度。做青间应具备加温、去湿、排气通风等设施。保持18℃-26℃,相对湿度75%左右,做青过程温湿度要求先低后高。以便茶青走水顺畅。雨水或者露水茶青要适当延长做青时间。做青前期要薄滩多凉轻摇,或者多吹风少摇。

做青技术要求,第一次摇青以青气微露,叶态稍有紧张状为适度,俗称“摇匀”。第二摇青以青气较显露,呈较明显的紧张状,叶缘略有红点为适度,俗称“摇活”。第三次摇青以出现强烈青气和叶缘红点尚显为度;俗称“摇红”。第三次晾青以叶略呈汤匙状、叶面绿黄,叶缘垂卷,红点明,手握略有刺手感,青气消退,清香微露为度。第四次摇青以微有青气和叶缘红点明显为度。第四次晾青以叶面稍黄较亮,叶缘红点较明显,花香显露为适度。第五次摇青以叶面黄亮,汤匙状特征突出,手握如棉,花果香显露为适度。一摇后摊凉1-2小时,二摇后摊凉2-3小时,三摇后摊凉3小时,四摇后摊凉3小时。此后视做青叶变化情况灵活掌握,杀青前要堆青2-3小时。传统工艺做青全程历时10-12小时,空调环境做青全程历时16小时以上。

综合做青机做青:萎凋青装进综合做青机约为容量的三分之二左右,待茶青在机内萎凋达到要求后,按吹风→摇动→静置的程序重复进行6-10次,历时约为6-15小时,吹风时间先长后短,每次逐渐缩短,摇动和静置时间先短后长,每次逐渐增长。直至做青达到成熟标准时结束做青程序。做青前期约为2-3小时,操作上应注意以茶青走水为主,需薄摊,多吹风,轻摇,轻发酵。中期约3-4小时,操作上应注意以摇红边为主,需适度发酵,摊叶逐步加厚,吹风逐步减少。后期约2-3小时,以静置发酵为主,注意红边适度,香型和叶态达到要求。做青叶在摇青和静置过程中,叶片水分缓慢蒸发,叶绿素破坏,叶色由绿色转淡黄绿。蛋白质水解,游离氨基酸增多,这些氨基酸在黄烷醇氧化过程中形成醛类等香气物质。香气由青香转化为兰花香,进而转化为桂花香。

做青适度标准,主要观察第二叶变化程度:叶脉透明,在灯光透射下,呈淡黄色、明亮;叶面黄绿色,口缘朱砂红,叶形成汤匙状,触摸青叶,致最后出现手握如棉的弹性感;青气消失,散发出愉悦的花果香;减重率为25%-28%,含水量约为65%-68%。

杀青

乌龙茶杀青原理是通过高温制止酶促氧化作用,防止做青叶继续氧化。同时,高温作用下加速鲜叶中低沸点呈青草气的芳香物质的挥发与高沸点芳香物质的显露,以及叶绿素、蛋白质与氨基酸、糖类及茶多酚等内含物质的转化,形成大量新的色、香、味物质:此外还可适量蒸发水分,使叶片呈柔软状态,便于揉捻造型。现在多用110型滚筒杀青机,筒温260°C以上,雨水或者露水茶青下锅温度可稍高些,青叶下锅要有哔啪响声,要杀透杀匀,投叶量20-40公斤,炒青时间6-9分钟。

炒青过程,待水蒸汽大量溢出筒口时,排气,炒至香气清纯,叶色由青绿转暗绿,梗折不断,叶片皱卷,手揉搓带有粘性为适度。

揉捻

采用乌龙茶揉捻机,揉捻原则为“趁热、少量、重压、快速、短时”。要求揉出的茶叶,卷成茶条。揉捻后及时解块上烘,以免闷黄。

初制烘焙

初制烘焙,利用高温破坏叶内残留酶活性,停止发酵,进一步挥发低沸点青草气味,激化并保留高沸点芳香物质。紧缩茶条,固定外形,蒸发水分,保持干度以防霉变。现在大批量武夷岩茶的初制烘焙,采用自动烘干机,毛火温度120-150℃,摊叶厚度2cm,历时10-15min。下机毛火叶含水率20%-25%,约7成干。毛火后经过1-6h摊晾,就进行足火。足火温度100-120~C,摊叶厚度5-6cm,历时15-17min,毛茶含水率6%以下。

精制炖火

精制的炖火使叶内内合生化成分产生热物理化学变化,具有脱水糖化作用(熟化)、异构化作用、氧化及后熟作用。武夷岩茶独特的烘焙工艺,从而形成了其高香、浓味、耐泡以及独特的茶汤口感风韵。炖火过程要掌握“低温慢炖”的原则,以形成武夷岩茶独特的品质风味。

目前烘焙的方式主要有:烘干机烘焙、烘箱烘焙、焙笼炭焙等。自动烘干机炖火温度130~140℃,历时1-5~2.0h,摊叶厚度5~6cm;烘箱炖火温度120~130℃,时间7h,摊叶厚度4~5cm;炭焙温度80-120℃,时间8~12h,摊叶厚度达烘笼的八成,每笼的摊叶量达4~5kg。

精制炖火要“看茶焙茶”,要灵活掌握炖火温度、时间、摊叶厚度来控制火功。不同做青程度岩茶的炖火做青程度轻或者雨露水茶青的岩茶,炖火时温度应稍高,摊叶稍薄,适当延长烘焙时间,焙透焙足,以便提高火功彻底去除青气和苦涩味。做青程度重的岩茶,火功要低,以防香味f氐淡。做青适度的岩茶火功要把握适中,使产品色、香、味俱全,达到“醇厚甘滑”的品质特征。特别是采用传统的炭焙炖火,能达到武夷岩茶“香、清、甘、活”的独特品质风味。

茶叶贮藏

茶叶贮藏的要点是:低温、干燥、去氧与避光。大批量茶叶的贮藏应建造专用仓库。茶叶在贮藏过程中,一般温度越高,品質劣变越快。茶叶贮藏的经济适宜温度为0-5℃。茶叶容易吸潮,因此茶叶包装与贮藏过程的环境条件必须干燥,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以下。茶叶的含水量越高,茶叶陈化变质越快。茶叶含水量必须保持在6%以内,最好控制在3%-5%。贮藏期间,茶叶中的有效成分会缓慢氧化,因此,茶叶贮藏时最好能隔绝空气。光会促使茶叶的色素和脂类氧化,茶叶在直射光下贮藏,不仅色泽发黄,还会产生不良气味。因此,茶叶的贮藏要采用不透光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茶叶很会吸收异味,贮藏环境要清洁无异味。

瑞泉大红袍:茶与威士忌在武夷山相遇

九哥阅读(5)

15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茶叶打开了通往欧洲的路。英国茶行将单一品种的茶与各种香料进行混合,开启了“风味茶”的盛行。而这种调配工艺启发了尊尼获加创始人约翰·获加(John waIker),创立了世界知名调配型威士忌品牌一尊尼获加。

11月30日,在微冷的武夷山,有这样一场茶酒相遇——“知己知味”武夷山福瑞茶酒文化之旅,再次唤起了茶与威士忌的记忆。

行业大咖云集,茶酒臻品齐聚

现场大咖云集,全球权威威士忌作家戴夫-布鲁姆、帝亚吉欧中国东南区销售总监甘世全、帝亚吉欧中国高级品牌大使沈玉林、福州名庄酒业威士忌精品店董事長陈平和、福州名庄酒业威士忌精品店总经理李世茹、亚洲资深威士忌专家暨独立藏家顾问卢磬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武夷山瑞泉茶厂第十二代传承人黄圣亮、中国国家级评茶技师、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陈文义等威士忌与茶领域的权威人士,以及特邀嘉宾和媒体共同出席,开启中西文化交融的新篇章。

活动从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瑞泉茶庄参观开始。摇青、揉捻、烘焙,一道道神奇的制茶工艺在嘉宾眼前展示。

初次参观制茶工艺的威士忌专家们,也分享威士忌工艺中与茶相似的部分,比如茶叶的发酵就很像威士忌选择木桶,波本桶对应不发酵的茶类,雪莉桶对应半发酵或重发酵茶类。而茶叶的烘焙就像威士忌的工艺里对木桶的烤炙,两者都是为了形成独特的风味。

香甘尾韵碰撞,非常智慧的创举

在一段讲述茶与威士忌的短片之后,帝亚吉欧中国高级品牌大使沈玉林先生与大家讲述了茶与威士忌的历史渊源,从单—麦芽威士忌到调配威士忌的跨越,其灵感来自茶叶的调配工艺,由此创造出帝亚吉欧尊尼获加系列产品,也让苏格兰威士忌开始走向世界。

在茶叶5页域,产区不同会影响茶叶的风格,在威士忌的制作和品饮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亚洲资深威士忌专家暨独立藏家顾问卢磬声通过茶叶和威士忌产区、制作工艺、风味的对比,和嘉宾讲述其中的奇妙之处。

接着由中国国家级评茶技师、中华茶人联谊会理事陈文义先生为大家介绍茶与威士忌品鉴重点和方法,带领大家一起在热嗅、冷嗅、热饮、冷饮的对比中感受中国茶与威士忌的香和尾韵。

现场嘉宾体验之后认为,茶与酒的组合是非常智慧的创举,“让酒不再属于喜欢喝酒的人,茶也不再只属于喜欢喝茶的人。”

中西文化交融。市场未来可期

活动现场,帝亚吉欧、福州名庄酒业威士忌精品店、瑞泉茶庄携手国际知名大师联袂推出了全新茶酒搭配新品——福瑞礼盒·大师新春茶酒臻选。

茶酒的搭配正是由今天品鉴的四款岩茶和四款威士忌组成,尊尼获加蓝牌配素心兰、苏格登21年搭原种大红袍、苏格登25年与瑞泉号、限量发售的尊尼获加亚历山大获加爵士纪念版搭配瑞泉茶庄私藏珍品东方亮。福州名庄酒业威士忌精品店总经理李世茹表示,“这是中西方文化的臻萃,可以为消费者带来独特而多样的味蕾体验。”

茶与威士忌,作为中西文化的标志性代表,两者的结合不仅让茶酒互为市场介质,未来可期,更是对中英两国文化交流的深入探索,让中西文化交融拥有更多可能。

 

 

 

知还茶园黄贤庚

九哥阅读(5)

(作者楼耀福)2018年9月,我去看武夷山作家黄贤庚。黄贤庚告诉我两件事:一是他家院子在建小茶屋,二是他的新书《茶事笔记》已付梓印刷。

他兴致勃勃地带我看茶屋毛坯房,说是他儿子东东设计的,不大,借窗取景,建成后吃茶观景,每扇窗都像是幅画。我尾随着张顾,果然是移步换景。”比画更好看,画是不变的,而从窗口看出去的景一年四季不一样,每天有变化。东东是画家,有创意。”我连夸这构思好。

黄贤庚满意地微笑,为这还没完工的茶屋,也为他的儿子东东。

东东大名黄翊。如果说黄贤庚是茶人中的作家,那么东东就是茶人中的画家。一本《岩茶手艺》(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就是他们父子俩合作的产品”。由于有的制茶技艺已少有人会操作,有些制茶工具已经消失,无从观看和拍的照,只得靠回忆追溯。好在会做茶,且爱画画的儿子黄翊(又名黄圣东)互相配合。老子述说,儿子描绘,反复修改,终于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将它汇集成书……黄贤庚在《岩茶手艺》的后记中如此叙说。

那天我遇见东东,我问:“你还用老式的手机?还没开微信吗?“东东从兜里掏出那黑乌乌的小手机,果然还没换智能手机。我说:“你还没你爸你妈时尚。”他说:“这样好,不分心。

接着他与我说茶园土壤管理等一连串很专业的话题。我不怎么听得懂,我只觉得有文化的年轻一代与老茶农相比,在茶的种植和管理上已注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知识。有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真是没的错。

东东走后,我问黄贤康,新书《茶事笔记》写什么?

黄贤庚谦和地笑笑:“如果说《武夷茶说》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武夷茶文化的话,那么这本《茶事笔记》写的是我与茶亲近的经历,体味和想法。”他告诉我,全书分四大章:事茶体味,品茗遐想,读书心得和管山回忆,几乎全部与茶相关。”原本想把在报刊发表的文章都辑为一书,有些写景状物,城外游记的文字还得过的奖,是自己的满意之作,是留是舍,纠结多日,最后还是专一于茶。

黄贤庚管山事茶,我是亲眼见过的。有一年,我喝他们家的水金龟,赞不绝口,提出要去九龙窠看这款茶的生长环境。

那是一条从天心寺通往马头岩的山的路,路窄坡陡,鲜有游的人。

在离登顶马头岩的不远处,黄贤庚带我们往左拐进一条小路,再往下到一个峡谷。这里就是黄贤庚父子的九龙窠茶园,不大,两亩来地,除了种植水金龟外,还种水仙,顺山坡俯瞰,,远处天心寺桔红色的庙宇屋顶在绿树掩映中颇为鲜目。

相比高大的水仙,几垄水金龟相对低矮,但叶色却绿得发亮。

“金黄透亮的茶汤,我刚啜一口就觉不凡。入口微苦,但这苦的感觉很好,丝毫不涩,很润很滑。顷刻,这苦便化作淡淡幽香,如同梅花吐e时的清芬。再之后,口腔中有丝丝甘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回甘”。我在《“老喜公”的后代》一文中如此描绘,现在与茶树零距离,舌尖上苦尽甘来的感觉仿佛重新袭来。“很独特,很难忘的茶。”我再次赞美。

生长于峡谷之中的这片茶树,两侧是岩壁,一侧较陡,另一侧则相对平缓。为了避免过多光照,黄贤庚和东东在相对平缓一侧的岩坡上种了树。”都是岩石,只能种在石缝里,土不够,我和东东就一筐筐从别处挑过来。”黄贤庚告诉我。

也许,来一次山里不易,对话一番后,黄贤庚忙碌起来,拔的草,浇的水。那舀水的勺子我不知怎么像变魔术般出现的,当他走到泉边弯腰取水时,我发现还有隐蔽的水源。黄贤庚笑说:“没想到吧?”陆羽山水上”,说的是煮茶的水,我这里滋润茶树的都是山水,你说这茶好不好吗?”

九龙种茶的经历,我不知道他在新书《茶事笔记》有无记录吗?但我直觉,类似的故事书中不会少。黄贤庚告诉我,有篇《砍山边的教训》,说他念初中时,就被父亲叫去砍山边。所谓砍山边,就是砍去茶地旁的杂草,小树,藤刺之类。”看起来简单,做起来也有技巧。”黄贤庚砍山边还算在行,但也有伤及自己的时候。

他翻箱倒柜,找出一条旧牛仔裤,裤脚管有明显缝补过的地方:“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就挨了一刀,在砍野藤时,刀被一根又滑又硬的小箭竹挡了一下,偏向我的左小腿,刀口就落在胫骨正中,挽起裤管一看,鲜血直流,还看得见一点白骨,我迅速用毛巾捂住伤口,儿子见状立即跑过来……..”

他让我看左腿的刀疤,伤痕还在。这一幕,我听着都觉寒凛凛的。可黄贤庚说这一切时却依然微笑:“这条裤子缝补后,我上山还经常穿,穿着可以提醒自己做事还应谨慎小心。”

从武夷山回上海后,我一直,记黄贤庚的两件事:他家院子里的茶屋落成了吗?,新书《茶事笔记》出版了吗?

今年4月,嘉定南翔有茶家去武夷山看黄贤康,回来时给我带来《茶事笔记》。我即刻捧读,全书四大章,每章的导语言简意赅。

比如:“一辈子和岩茶打交道,经历中印象深刻的事情自然不少,其中不乏文化层面的。这些亲身经历有纠结,也有欢乐。记录起来,权当的事茶体味’”。又如:“身为茶家,管理茶山是份内之事。

小时觉得好玩,稍大便感到无奈,步入老年后,把它视为体验,享受,乐在其中,整理起来,备为“管山回忆的。”导言提纲契要,却引人入胜,就像是名胜风景区的导览图。

每读一篇,我击节称好。当今世上写茶的文字不少,其中由茶而无病呻吟,感慨风花雪月,从古纸中拣片言只语,从而引发人生如茶之类的鸡汤语句比比皆是。相比之下,黄贤康的茶文实在,全无花俏虚饰,都是他的亲历亲为和切身感悟。

比如,一篇《说不尽的大红袍》,他从“大红袍的历史记载”“大红袍的传说及名称由来”“大红袍摩產石刻何人何时题勒”“母树大红袍到处有几株”“母树大红袍非北斗,奇丹”“母树大红袍茶园的地理位置及相关数字”“大红袍的管理单位”“大红袍母树到底有没有部队看守”“母树大红袍采制时间及数量”“拼配大红袍”“大红袍的无性繁殖”“现今的大红袍的茶品”“母树大红袍的停采”“对于大红袍现状的议论”等十四个章节进行阐述。因为父亲”老喜公”20世纪50年代初曾是制作母树大红袍的摇青师傅,黄贤康自己又参与有关文件的修改咨询工作,2017年1月,还参加为母树大红袍填士,施肥,剪病枯枝,用卷尺,绳子丈量其高度,面积,清点枝干,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再加上他饱览史的书,走访老茶人,他的观点和内容我都很认可,为我理清了原先对大红袍的些模糊认识。

《茶事笔记》娓娓道来的文字,像一位老哥与我促膝倾谈,亲切朴实。其中一篇《陆玉灿研讨会散记》还提及他的嘉定南翔之行,他与我们夫妇的交往。陆廷灿,嘉定南翔人,在崇安(今武夷山市)当过县令,近三百年前的一本《续茶经》把今天两地两位爱茶的码字人维系在一起,成为书中好友,茶中知己,也算缘分。

2019年秋的天,我又去武夷山。老朋友又见的面,我上次送给他的江南老土布,黄贤庚的爱人唐老师做了茶席和台布,唐老师连夸好看。我却更关心他们的茶屋。

茶屋果然是风景。一扇大窗,近处是绿树婆婆,远处是群岭起伏,恰如山水满墙。两扇小窗,浓绿浅翠,叶肥藤瘦,又似花草挂轴。门口有木匾,题“赋闲居”。

坐下品茶时,黄贤庚问我读《茶事笔记》感想。我直言:“四个字:干货,实在。

我举例说一篇《品高茶“手”质疑》。“这样的“高手,我也碰到过。一次,武夷山某茶厂请我喝的茶,牛栏坑肉桂,牛栏坑北斗,刘官豪肉桂,都是当年好茶。中间来了一波男女,叽叽喳喳,七嘴八舌,说话嗓门很大。为首的是上海浦东的一个茶商,吹他怎么高明,怎么能喝出每个不同的山头不同的茶。

黄货庚听了哈哈大笑:“武夷山的历史上确实出过一个品茶高人,叫陈书省。陈书省所处的岩茶时代与今天不一样。一是山场归属不一样,二是品种数量与现在不一样,三是种植管理与现在不样,四是现在的制作工艺各个茶厂不都一样,五是产量与现在不一样。诸多变化,即使陈书省在世也难鉴别。

我继续叙说:“我曾经某问茶厂老板,有隔年茶卖吗?那上海来的茶商插嘴说:“肯定没有。有隔年茶说明生意不好。”我反驳他:你见过多少武夷山茶人?你认识黄贤庚吗?他们家卖的就是隔年茶,话不投机,少了我许多雅兴,我只得起身告辞。”

我说的是事实。当年茶火气大,武夷山人过去一直喝隔年茶。黄贤庚父子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淡定,从不卖当年茶,一款铁罗汉他要存放八年才向老客户出售。

那天中午招待我的饭菜是唐老师做的,蔬菜是他们自家院子里种的,美味、环保。

我问黄贤庚,八年的铁罗汉是怎么储存的吗?

饭后,他带我去看他的茶库,那是一幢小楼的第二层,回字形的储存间,满屋茶香。他说茶仓库要干燥,阴凉,能通风、温湿度可以波动。

“那么多茶啊?“我兴奋得大口呼吸。黄贤康笑着告诉我,一部分是他弟弟黄贤义的茶。

我是他带去看茶库的第一位朋友。

黄贤义是著名的瑞泉茶业的掌门人,央视纪录片《茶,片树叶的故事》中,武夷山那位手艺精甚的做茶师傅就是他。江夏黄氏有300年夏黄氏有多年做茶积淀,12代传奇。黄贤康,黄贤义是第11代传人。兄弟俩自幼出没水帘洞茶园,跟着父亲”老喜公”和茶师,在茶堆里摸爬滚打。不同的是弟弟黄贤义一直没离开过茶,而黄贤庚后来到省城念的书,工作,再后来“承接父母所遗茶山,重操旧艺”。兄弟中,他茶山较少,却乐此不疲,更可贵的是,种茶之余,笔耕不辍,孜孜以求于武夷茶文化的传播。

白居易在任江州司马期间,来往浮梁,关注茶叶,写下干古名篇《琵琶行》,有意思的是他在看够了“商人重利轻别离”的世俗现实,历经官场沉浮人生坎坷之后,在庐山香炉峰遗爱寺旁找了一块地种茶。“架岩结茅屋,断壑开茶园”,写的就是他人生中的这段经历。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也表现了回归田园后的淡泊闲逸的心境。

在黄贤庚”赋闲居”茶屋,茶台上放着他的新著《茶事笔记》,窗外是他耕作过的茶山,喝的是他们父子做的“老喜公”品牌若茶……置身茶烟飘袅之中的我,想起了陶渊明和白居易……

此文取题名《知还茶园黄贤庚》,也概源于此。文章来源微信公共号“涵芬楼文稿”。

桃李“锦枝"映“月明"一访香港知名茶人黄锦枝

九哥阅读(5)

第13届海峡两岸茶博会期间, 《武夷月明: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纪念文集》一书才刚首发,黄锦枝带到现场的500册就被人们抢购一空。该书不仅汇集了姚月明事茶53截的技术经验与学术思想,也饱M了茶界对这位武夷岩茶泰斗的深切怀念与景仰。

尽管与新书擦病而过,但幸运的是,首发式第二天,我们在福莲茶庄园的惠叶山舍里见到了前来访旧的黄锦枝、黄集斌父子。年届期顾的黄老先生,精神翼铄,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使人感觉到一股饱满的热情。从1986年开始,他曾无数次往来于香港武夷之间。不为别的,只为向姚月明学茶求教。”老师把一辈子奉献给武夷山,一辈子只为了做好一件事,真正为武夷山和武夷岩茶做出很了不起的贡献。”谈起恩师,他充满了感激。如同深植入记忆的”岩骨花香” ,姚老的身影出现在他事业与人生的每一个重要转折点。

“他是我们茶人的典范,用姚老沉漫一生的武夷岩茶来形容,那就是”活、甘、清、香’,有若骨,有花香。怀念姚老,就是怀念一种真正的茶人精神。”

茶识月明

出生于惠安的黄锦枝,是马来西亚侨属。在闻南人的生活中,喝茶就像呼吸一样,稀松平常,却又不可或缺。在他年幼的记忆中,伯父喝茶时,都喜欢叫他一起喝。”茶汤又浓又苦,没喝两口就跑了。

然而,这口“难喝”的茶,却是抚慰海外游子乡愁的震酮之饮。”泉州有很多人下南洋,他们回乡探亲时会带点洋货给亲朋好友,而临行前,会捎些家乡的土货回去,里面就有清源茶饼、铁观音之类的茶。

从小泡在茶里长大的黄锦枝,上世纪70年代移居香港后,便以茶为业。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尽管国家将茶叶经营权全面放开(边销茶除外) ,但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内地的茶叶出口大多通过香港转运至中国台湾及东南亚地区。

1986年,香港百年老字号亮阳茶行当家人王灿云跟他说: “你有办法拿到多少好茶,我就买多少。”于是,有多年茶叶贸易经验的黄锦枝创办了香港协和贸易公司(以下简称协和茶行),将茶叶产区与海外消费市场连接起来。

身为闻南人,他对安溪铁观音自是轻车熟路,而对于同属乌龙茶的武夷岩茶,他的认知是一片空白的。”当时,岩茶在内地(大陆)可能是默默无闻,但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侨茶客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价格很贵,一吨上雄的肉桂出厂价就已经是要25万元人民币了! “为了保证茶叶品质,他一贯主张到原产地去找原料。于是,他抱着学习的心态,几经辗转来到武夷山。在友人引荐下,结识了姚老,并由此结下了一段难解之缘。

人与人的相遇相识,往往是从一杯茶开始的。

一见如故

姚月明给黄锦枝的第一印象便是: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他当时已经是崇安(武夷山市旧称)茶厂厂长兼书记,茶叶的产制销基本都要经他手。但是,他一点儿架子都没有。”一个诚心求学,一个热心授艺,他们一见如故。

习茶,从审评开始。姚老对待学生,总是知无不言,倾囊相授。那是一个无私的年代。他总是拿最好、最有代表性的茶样给我审评,山场、品种、工艺不同,香、味、酌也都不一样。”

岩茶的骄人魅力在于“岩韵”。它,神秘,似有若无,且变化多端。“岩韵”的塑造,除了山场、品种等先天条件外,制茶技术是决定品质高低的关键。就像武术流派,每个制莉师截然不同的手法赋予了茶干差万别的个性。这,最吸引人,也最考验人。因此,制茶更像是一场人与茶的暗中对决。

每逢茶季来临,姚老还会请来几位制茶高手切磋技艺,“在同一时间,用同一种原料做茶,然后标上记号,第二天让我们盲评。”黄锦枝清晰地记得,一次姚老请来了6位高手,其中有对是师徒,他们共做了十泡茶。结果出乎原料,竟是徒弟胜出。“我感到很震撼,想不到岩茶是如此变化多端。”也正是从那附起,他将姚老常常挂在嘴边“看青做青,看天做青”的古训铭刻于心:做茶,贵在用心,随机应变。

走进岩茶世界的黄锦枝,有如步入了大观园。生于峰岩洞襄坑洞间的茶树,还有鲜叶摩擦碰撞发出的沙沙声响,弥漫在空气里的茶香,焙窟里忽明忽灭的炭火…若茶所带来的强烈吸引力,使他总是路途遥远,亦乐此不疲,有时甚至只为寻求一个解答。“那时交通很不方便,要先过关到罗湖(深圳),坐18小时长途车到泉州。接着转乘到福州住一夜后,次日坐最早一班的火车到南平,最后再乘车抵达武夷山。

一趟下来,光是路上就要花去三天两夜。

自成一格

黄锦枝是幸运的。在得姚老亲传的同时,他还得到了陈书省的指导。陈书省是武夷山的传奇人物,但凡i夷茶,他只要嗅、品个三四道,山场、品种、等级就能脱口而出,不说百分百准确,至少八九不离十,因而姚月明曾言: “凡是武夷山的做茶人,如果不知道陈书省者,则会被人笑话。

在陈、姚两位泰斗的言传身教下,黄锦枝审评功力大有进益,向恩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那天他把厂里的精英都叫来,拿出12个不同品种的茶来泡。我喝出了6种,并判定其中一泡有焦味,而其他人都没喝出来,也不相信。,黄锦枝回忆说,当时姚老不语,就拿来一只白瓷大碗,将茶底倒出,一只手拎着水壶往碗里注水,一只手在水里仔细挑拣。果然,他拈出了两三根焦条。姚老笑着拍拍他的肩膀: “你及格了! “姚老的笑容与赞许,就像一股清泉,沁入他的心田。

俗话说: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日复一日的感官训练中,黄锦枝悟出了岩茶审评的门道,并归结为”审评八字决” : “形美、汤清、气足、味醇”。有了这把“标尺” ,黄绵枝采购茶叶时总是游刃有余,数十年来,屡试不爽。

与“审评八字诀”相映衬的是”焙茶八字诀” ,即“整合、化异、提气、促醇, ,也是黄锦枝习茶的妙得。

清代梁章距说: “武夷焙法,实甲天下。,在岩茶制作技艺中,烘焙最见工夫。黄锦枝自1979年入行后,就同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的茶行有业务往来。每家茶行都有自家的精制秘诀和培火定位来锁定自己的新老客户,这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差异化”。”像畅销东南亚的尧阳茶行,口味一旦确定,就不再改变了。很多老华侨喝一辈子茶,就认这口味道。所以,100多年来它就只守着一种火功。”

熟诸岩茶产销史的姚老对他寄予了厚望,嘱咐他多关注乌龙茶的焙火工艺。在姚老的鼓励下,他在惠安老家设立了烘焙间。其实,烘培间更像是试验场,里面木炭培、煤炭培、电焙都有。黄锦枝请来老茶师,让其带着徒弟们不断地尝试摸索火功,若茶、铁观音、凤凰单丛等名茶都逐一试过。焙火之于乌龙茶,就像行走于刀刃上股凶险,根本没有一丝半点回头的余地,每一道都要如覆如临,稍有不慎,则功亏一篑。

几年下来,他把不少优质的原料都做坏了,至今还保存在仓库里。然而,黄锦枝相信,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更何况,还有恩的指点迷津。经过不同赔法的较量,他掌握了烘焙的技术密码,通过有效地控制火功来淬炼品质。”乌龙茶焙火,就跟做菜一个道理。火太小,煮不透炖不烂;火太大,又容易烧焦烧糊。

“傻瓜”来了

姚月明对黄锦枝的影响远不止于技术。

1953年,姚月明从安徽农大毕业后,就把一生献给了武夷山。他深爱这缕岩骨花香,深爱这片丹山碧水,纵是老师陈檬邀他回母校任教,他都两度谢绝。在武夷山的半个多世纪里,他时刻关注岩茶产业,时刻关心职工和茶农。

1988年,也就是黄锦枝来武夷山学茶的第三年。有次泡完茶,姚者与黄锦枝闲聊。

聊到岩茶的市场价格时,姚老忧心忡中: “那时岩茶在国内的销路还很窄,国家的收购价低, (茶叶总厂)职工、茶农的收入也很低,日子不好过,‘茶贱伤农啊。”于是,姚老鼓励他把收购价提上去。

这听起来似乎有点不近情理,但恩师的话,黄锦枝欣然接受。在收购原料时,他不光现金付全款,还主动把收购价提高了30%。其他茶商见状,也纷纷效法,导致岩茶全国收购价普涨。茶农们都感到很纳闷:生意人从来都是尽可能地压价来降低成本,主动提价收购倒是头一回遇到。他们所能想到唯一合理解释就是:这个人是“傻瓜” 。”后来,大家只要一见到我,都说”傻瓜,来了。直到今天,老一辈茶农还会这样叫我。

黄锦枝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他知道,这一称呼深蕴着茶农们的感激与赞许。

就这样,黄锦枝用一片诚心,同武夷山茶界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

1988年,协和茶行与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合作推出大红袍。这款茶除了选用最顶级的原料制作外,包装也大有来头。”茶为20克小盒装,外有一层透明的金黄色玻璃纸,有很好的阻光防潮作用。”黄锦技从手机翻出30年前老茶的照片。”别看这层薄薄的纸,当年内地没有生产,要在香港定制后送到武夷山进行包装。虽然会增加成本,但”好马子 。茶品优异,如果没有在包装上下功夫,茶一旦受潮发,就可惜了。金色小盒大红袍产量很有限,每年至多不超过5000盒,在港投放市场后深厚茶客欢迎。不过,成为“现象级”的茶品当属“十二金钗” 。1990年,黄锦枝从数百个岩茶品种中”选美”-精选出12个品种特征鲜明、享有盛名的茶品:大红袍、肉桂、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金锁匙、不知春、不见天、千里香、大红梅、老枞水仙、单丛奇种。这套茶,冠以“环球”品牌,由姚月明担纲主理、武夷山市茶叶总厂生产,深圳土畜产茶叶进出口公司监制。更难得的是,姚老还亲自为茶写了产品说明书,其中关于岩茶特点的描述,至今仍被广为征引。本身就是名茶,又有名师、名厂、名企的加持,堪称“豪华阵容” 。”这恐怕是中国茶界最早推出的’大师茶’了吧”

这组茶上市后,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人圈乃至日本都引起了轰动,热销十多年,茶客们戏称为若茶十二金钗。

盛世茶兴

时光荏萬, 33年去来。往事如烟,历历在目。

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黄锦枝目睹并经历了岩茶市场浪潮的起起落落。近些年来,内地茶叶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内销需求畅旺,使得岩茶尤其是正岩茶的价格逐年攀升,甚至还出现了“天价茶” 。持续升温的岩茶“热” ,吸引着海内外无数岩茶发烧友跨越千山万水,涌入武夷山寻茶、习茶、品茶。此番激情,和当年的黄锦枝如出一辙!

曾一度热卖的”嫁款”-金色小盒大红袍,如今同品质的原料已难再寻,加之制作成本不断增加,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便渐渐退出了市场,而黄锦枝也从香港转战回了深圳。对此,黄锦枝表现得很淡然: “这很好理解,过去花很少的钱就能喝到页级好茶。茶叶价格上涨,消费者当然不愿意买单,停产停售是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所以,它(金色小盒大红袍)只属于过去。”

跟随父亲摸爬滚打多年的黄集斌更有一番妙解: “我们中国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前6种是维持生命生活的必需品,相比之下,茶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但,它之所以位列七事之末,是在保证温饱的前提下用来提升生活品味的。”

对于当前居高不下的岩茶价格,黄集试也并不感到意外: “有价有市,就是合理的存在。

而且,这也是盛世茶兴的表现。内地消费者生活水准大大提高,就有高档茶的消费能力。茶衣腰包越来越鼓,不正是姚老的心愿么? “

难能可贵的是,姚老心系茶农的品格也在父子俩身上得到了传承。正岩茶的高歌猛进,固然令人欣喜,但他们对非正岩产区的茶农给予了更多的关怀。黄集斌说,好岩茶不止于正若,更不是高高在上的高价茶,而是要让普通百姓也能消费得起的茶。近年来,他和父亲正着手帮扶正岩区以外的茶农进一步打开市场,提升销量,助力武夷岩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月明武夷到三境,若骨花香最真情” 。 “金色小盒”、“十二金钗” ,还有23年前姚老亲手做的订制茶,都随着姚老的离去而成为永恒。这些封藏在茶柜里的老茶,虽被时光打上了印迹,却还依稀留有姚老手掌的温度,在杯壶浅斟低酌中呢喃着曾经的世事沧桑与风云变幻。

时间在奔跑,或许,茶的故事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更长更远。

扒一扒历史记载关于茶的官焙与私贩

九哥阅读(5)

公元780年唐德宗首次收茶税之后,对茶农疾苦的感同身受让他取消了茶税。但缺钱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再加上食髓知味的惯性, 793年他正式恢复了茶税。税率百分之十,当年收入四十万贯。

民间对茶叶带来的财富渴望不亚于官府。陆龟蒙、白居易都经营过茶园。白居易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在这个语境之下就更耐人寻味了。陆龟蒙”置小园于顾者山下,岁入茶租十许,薄为阳奴之费。”这里用典复杂,其实就是种泵赚钱后买一些昂贵的名茶喝,我们就理解成以贩养吸好了。

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率相、文学家王涯开始鼓吹“確茶之利”

権,独木桥的意思。后来有了专利、专卖的涵义。《管子》曾宣扬一种想象经济学: “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商君书》的幻想更加具体: “利出一孔,则国多物。”権茶,就是茶叶专卖政策。唐代本身就有官办场圃,出产的茶叶是御用标准,种植与制作都代表当时的最高技术。

王涯关于茶叶专卖的设想是: “江湖百姓茶园,官自造作,量给直分,命使者主之。帝惑其言,乃命王涯为權茶使。

似乎是因为茶叶实在太赚钱,朝廷总忘不掉曾经在茶行业的布局工作。但在岸上收税,完全享受不到分肥的快感,于是朝廷毅然下海强买百姓的茶园,但具体的措施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旧唐书》记载: “盐铁使王涯表请使茶山之人,移植根本,旧有贮积,皆使焚弃,天下怨之。”移栽茶树很难存活,损失很大,但发展到“旧有贮积,皆使费弃”这种纯粹暴行就让人难以相信了,先前应该没人会想到文学家王涯有如此铁血手腕。

《剑桥隋唐史》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可能并不准确的:

唐朝政府不断接到警告说,它的政策正在导致东南地区的不满和强乱。835年关于将茶林移植到官办场圃中的建议在茶叶生产者中间激起了强烈的反对,有人劝告政府说,强制推行这一计划“止有尽杀使人,入山反耳”。这一建议于是不得不放弃。

“将茶林移植到官办场圃中”这一举动中的疯狂性被外国汉学家注意到了。但是因为有老百姓警告要造反就“不得不放弃”,这实在不是唐朝皇帝的习惯。其实,“権茶”的终止完全是个意外:王涯参与的剩灭宦官的军事行动,因计划与执行过于荒唐而失败,王涯被腰斩。

这场军事行动后来被叫做“甘露事变”。整个事件在历史上很重要,但在此不便展开。值得一提的是,当王涯这一方失败,太监仇士良率神策军-一捉拿他们。“王涯徒步至永昌里茶肆,禁兵攜入左军。”権茶使王涯在茶馆里被活捉,颇有意味。

当王涯被”腰斩于独柳之下,枭其首于兴安门外。亲属无问亲疏皆死,孩稚无透,妻女不死者没为官婢。百姓观者怨王涯権茶,或诟置,或投瓦砾击之。”值得注意的是,《资治通鉴》写的是”百姓观者怨王涯権茶”,他们只是消费者,并不是茶农与茶商,可见王涯的举措造成的损害范围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文学家、宰相令狐楚后来评价王涯的行径非常中肯: “实为蠢政……岂有令百姓移茶树就官场中裁,摘茶叶于官场中造,有同儿戏,不近人情。”

令狐楚将“權茶”制度废弃,恢复茶税制。但事情没完,令狐楚有一个学生叫李商隐,在甘露事变的第二年春天写了一首名叫《曲江》的诗,其中有几句提到王涯之死:

死忆华亭闻咬鹅,老忱王室泣钢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李商隐对王涯的态度纯粹是哀伤,没有一丝一毫的责怪,与他的老师令狐楚完全不同。

李商隐写这首诗,其实是婉转地支持王涯的经济政策。为什

么?

李商隐认可王涯凭文采得到拔耀, “永贞、元和间,训造温丽,多所稿定。”但他在清要位置上一心想的只是”嗜权固位”。

所谓的茶叶专卖,效果又如何呢?唐代无详细记载,我们不妨看看宋代的情形。官焙将皇家审美与精益求精的制作技术带到民间,但政府统购统销的茶叶中永远存在假冒伪劣现象,解决的办法无非是强制搭配销售。北宋李数说: “世之所贵,家之所蓄,则非有公茶者何?公茶滥恶,不味于口故也。”王安石说: “而今官场所出,皆粗恶不可食,故民之所食,大率皆私販者。”欧阳修说:“今民自买茶,须要真茶,真茶不多,其价遂贵。”

我们如何看待唐宋的官焙与私贩这段历史以及王涯这个人?站在皇帝角度看问题未免入戏太深,站太监的角度更是荒谬。那么站在太监的对立面就是正确的吗?太监的对立面是所谓的文官系统。

李商隐这个文官系统中手无寸铁的弱者,却奇怪地支持王涯的横征暴敛。其实,我们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吃瓜,才是最正确的姿势。

吃瓜群众手里的一杯茶,价格高昂,品质滥恶,保持什么心态是恰当的?王涯被杀,投瓦砾击之如果过分,扔去一块瓜皮我看是合适的。

谈谈茶叶为什么要拼配和大红袍拼配的原则

九哥阅读(5)

茶叶拼配的意义

大宗茶叶都需要拼配才能保证其供应数量,这是所有大中型茶企必须遵循的一个原则。茶叶拼配是茶叶加工中的一种手段,多为比较大的商品茶加工企业采用,不但在茶叶产区有大量的拼配加工,在我国非产茶区的北方地区,由于没有数量保障,茶企也同样需要进行拼配加工。

茶叶拼配,就是指将两种以上形、质不一,但却具有一定共性的茶叶拼合在一起的作业,是一种经常用于提高茶叶品质、稳定茶叶质量、扩大货源存储数量、从而获取较高经济效益的方法。茶叶拼配,是通过评茶师的感官经验和拼配技术把具有一定共性而形质不一的产品,择其所长,或美其形,或匀其色,或提其香,或浓其味;对部分不符合拼配要求的茶叶,则通过筛、切、扇或复火等措施,使其符合要求,以达到货样相符的目的。原茶品质划分为外形和内形两个方面:

(1)外形划分为:紧结度、锋苗、身骨、黄片、长梗、白梗、细茎、整碎、色泽、面张十项因子。

(2)内质划分为:香气、滋味、汤色、叶底、水分等五项因子。

拼配是一门技术,拼配好了,茶叶质量会提高,拼配差了反会弄巧成拙,茶叶的质量也就随之下降。将茶叶进行拼配在行业中是比较正常的事,因为目前受地理环境、加工设备、厂房面积等因素的制约,一家茶农所拥有的厂房、设备及人力资源极其有限,想要成批量的加工生产茶叶根本做不到,每批次的毛茶也不过几十公斤,企业不拼配就无法批量供应市场。茶农是不会拼配的,大多是把不同批次,质量不高的毛茶掺和到一起销售。一般小规模的茶叶批发商也很少拼配,他们从茶农手里收购来的茶叶很快就转手销售了。不过也有个别的店铺经营者为了达到客户要求的数量时也会进行临时拼配,由于茶叶拼配需要很高的职业技能水平,不是人人都可以拼配好的,没有这方面知识和技术的人参与茶叶拼配工作是一种冒险的行为,很容易因拼配不得当,导致拼配后的茶叶品质还不如没拼配时的好,茶叶销售价钱也大打折扣。规模较大的茶店或品牌公司一般都需要对茶叶进行拼配,我们称之为“归堆”,把特点接近,或是相互补充的茶叶按照比例加以拼配。这样主要是为了数量,因为品牌茶店的顾客较多,销售量大,为保证产品数量、质量,达到长期供货目的,只能采取拼配这种补救的方法。

茶叶拼配的基本原则

拼配工作中应遵守以下几个准则:

(1)外形相像:拼配的基本原则就是“像”,也就是干茶的外形及色泽基一致。但是,无论怎么拼配,绝对相像的茶叶是没有的,只有相对相像的茶叶。

(2)内质相符:茶叶的色、香、味要与成交样相符,比如成交样是春茶,交货样就不能是夏秋茶。

(3)品质稳定:拼配茶叶只有长期稳定如一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优质才能优价。

(4)成本低廉:在保证拼配质量的同时,应不突破拼配目标成本,这样才能有利于销售价格的稳定。

(5)技术管理:在拼配中的技术管理尤其要做到样品具有代表性,拼堆要充分拌匀,拼堆环境要保证场地清洁、防潮,预防非茶类夹杂物混入、异味侵入等。

大红袍的拼配

“拼配大红袍”,就是利用至少三个品系以上的武夷岩茶重新进行组合加工起来的一种茶,我们叫它“拼配茶”。茶叶拼配的目的是把原本品质低下的茶叶,经过一种技术手段来提高茶叶品质和口感。以往大家会认为,“拼配茶”就不是好茶,这不难理解,真正的好茶的确是无需拼配的。不过我们需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拼茶的原料都是来自于正岩区,而拼茶师又有着一流的技术手段拼配出来的茶品质也就会很高。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世界上没有十分完美的物种,就岩茶而言,讲的是“韵、香、甘、活、顺”,一个品种的茶如果要同时达到这五项指标,而且每个数据还要都达到高指标是很难做到,而通过科学的拼配就比较容易达到以上五项指标的技术要求。

好茶拼配是为了更上一个台阶,使其更加优良。低次茶拼配也是为了提高其品质而达到品饮要求的一种手段,这样做是很正常的。不过,岩茶拼配的前提必须是以武夷山丹霞地貌范围以内,各产区的茶为原料才可以进行拼配。凡是武夷山丹霞地貌区域以外的茶,无论怎么拼配都不具备岩韵特征,品质也都不会高。这样的茶都可认定为外山茶,是模仿岩茶生产工艺加工出的一种乌龙茶。如果经营者把这样的茶当成武夷岩茶进行销售,那就是售假。

死去活来,茶叶的蜕变之路

九哥阅读(5)

我们在茶聚或坊间茶店品茶时,常常会听到一些茶客如是评论: “这泡茶很活。

“活”这个字眼,并非是茶叶专业审评术语,但它所表达的意思却很到位,把一泡茶所具备的优异特质都说透了,比“很好” “真好喝”要强多了。而且,此语一出,就知道语者必是有一定”道行”的“(茶)圈内人” ,至少不是“茶小白”.

那么,究竟是怎么个”活”法呢? “活” ,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若是用作评价茶的品质,似乎就不那么容易拿捏得准了。遍搜古籍,古人多把“活”用于形容烹茶之水或火,而论茶则多语焉不详,唯清人梁章距明确地用来品评武夷岩茶。他依据品质,将茶分为“香、清、甘、活”四等,以“活”为最优。但,他又说“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矣” ,难以捉摸。从现代汉语的基本释义来看,比较接近的含义有二,即“灵活”和“生动活泼” 。茶为相对静态的草木,或是杯壶中一泓静好的香液,何来”灵活” “活泼” ?其实,就同茶韵之“韵”相似, “活”是一种颇为微妙的感觉:它不那么具象,却能被我们所感知,产生从感官到心灵的愉悦共鸣。

叶活/”呆萌”小精灵

咏茶的古诗文或历代茶著中,几乎都跳脱不开对茶芽叶的诗意描写。春芽初萌,得雨露云雾滋养,鲜嫩绰约,肥壮饱满,充满了欢快的律动,焉能不叫人心生欢喜呢?于是,文人们毫不吝啬地为它取了一串“仙气”十足的别名:灵芽、瑞草魁、灵草、仙芽、橄榄仙、云腴、草木之仙骨…

嫩芽的形态,也是仪态万干,如紫笋、鸟嘴、雀舌、鹰爪、旗枪等等,活灵活现。“茶圣”陆羽更是为我们呈现了个形态生动的小“世界” : “茶有千万状,卤莽而言,如胡人

靴者豐缩然,幫牛廳者廉擔然,浮云出山者轮菌然,轻隨拂水

者涵澹然。有如陶家之子罗…又如新治地者…有如竹锋者 有如霜荷者…如此形象的蟹喻,纵是隔着千年的岁月,我们也能感到唐茶的种种“萌”态,还有陆子内心深处那颗不泯的童心。

翠嫩欲滴的茶芽,无疑是春日里可人的精灵。它涌动着崭新的生命活力,也奏响了茶季忙碌的序曲。”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古往今来,春茶素为爱茶人所推崇。

除了尝鲜,还因为细嫩的芽叶中蕴藏着丰饶的活性物质,使人可以藉由味蕾尽情地拥抱春天。

经历了一整个冬天的休憩,日暖风柔,细芽渐渐饱满。它们挂着晨露,披着细毫,鲜活得仿佛能掐出水来。”呆萌”的外表下,是深藏不露的内涵,而实力也不允许它再低调了。

我们知道,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虽具苦涩味,保健功效却是非常地强大,而氨基酸具有鮮爽味和花香,尤其是茶氨酸是茶树所特有的,在嫩芽嫩茎中占比很大,是构成茶汤鲜爽味的重要物质。茶多酚氨基酸含量的比值,称为酚氯比。通常说来,酚氢比低,鲜爽度高;酚氨比高,鲜爽度低。

就绿茶而言,春茶的茶多酚含量较低,氨基酸含量较高,此消彼长,滋味就比较爽口,有如春风拂面。在香气方面,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的含量也相对较高,茶烟袅袅,满是早春的气息。

色活/只有真,才会靓

早春茶的芽色亦是十分地撩人。茶青中的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多酚类、纤维素和果胶物质是影响茶叶色泽的主要成分,其含量因激度不同或嫩梢部位不同而异。据检测,嫩芽嫩叶所含的多酚类、水溶性果胶要比老叶来得多,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则相反。因此,用鲜嫩芽叶制作的茶往往有清新润泽的嫩绿

当它们投入水的怀抱,颗颗嫩芽,欢快舞蹈,芽舒叶展,活泼可爱,晕染出一杯清澈明亮的茶汤,如同一抹淡淡的春色。”盛来有佳色,咽罢余芳气。’在还未品尝滋味之前,诱人的汤色会在视觉上提醒人们: “快让我到你杯里去!”

茶类不同,汤色也不尽相同。茶是人与自然携手创作的作品。鲜叶天生自带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不同的制作工艺赋予茶叶不同的发酵度,茶多酚也因此氧化产生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等茶色素。制茶就如同调色,将这些色素按一定比例进行组配,呈现出五颜六色的汤色。譬如,绿茶为黄绿,白茶为杏黄,乌龙茶为金黄或橙红,红茶为红艳,黑茶为红浓。当然,汤色也会因贮藏时间的增加而改变。以普洱生茶(蹈青绿茶)为例,新茶汤色为黄绿或浅金黄,随着陈期的延长,颜色逐渐加深,变成金黄、橙黄、栗红、红揭乃至深褐。此外,茶色的变化还与采摘质量、制茶工艺有密切关系。

尽管茶汤“五彩缤纷”,但活不活主要看亮度,只有亮才会靓。如果把茶汤比作一张照片,那么,茶黄素(TF)及其没食子酸酯就是调节”亮度”的关键因子,茶黄素含量越高,汤色越明亮。研究证实,茶黄素(TF1)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TF2)和茶黃素双没食子酸酯(TF3)与汤色呈正相关,其中TF1和TF2为高度正相关。

同时,茶红素、茶褐素等茶色素也参与了茶汤明亮度的构建,但呈暗褐色的茶褐素是”反派角色”,它的含量会让茶汤“颐值”受损。同时,亮度也经常同清澈与否相关联。

“活”的茶汤应是晶莹剔透的,而浑浊暗淡的汤色一定不会让人感到偷悦。茶青品质差、加工过程受污染、茶碎末、茶毫等因素都会影响茶汤透光度。不过,茶毫是个例外。

作为原料嫩度的一大标志,漂浮在汤面的确有碍观膽,但它富含氨基酸,为我们贡献了鲜甜的味觉体验,汤色透亮与否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陈茶(老茶),汤色虽变深,并带有一定的陈味,可色泽还是依旧明亮澄澈,还多了几分成熟稳重的味道。这是天生丽质:原料优质、加工精湛、贮藏得法。相比之下,做”旧”催”老”的茶,一开泡汤色就露出了马脚。假茶,从不讲真话。

香活/若隐若现,若即若离

很多人是因茶香而爱上茶的。和美食一样,茶也有色、香、味,在品尝滋味前,色与香先打头阵。茶“颜”汤色悦目,香气则悦鼻。好茶之香,虽谈不上勾魂摄魄,但给嗅觉带带来的冲击力与穿透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就拿苏州洞庭碧螺春来说吧,它的原名可没这么优雅,而是极具市井气的“吓煞人香”。这一课名可谓简单直接粗暴,都看到吓死人了,根本招架不住。碧螺春具持久的清香,并有迷人的花果香,这种香气特质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云生雾养、茶果间作的天然佳境。在依山傍水的茶园里,果树与茶树,形影不离,茶吸果味,果熏茶香,成就彼此。于是,这种独特的“生香”方式被写进了国标( GB/T 18957-2008): “以茶为主,在茶园嵌种果树,以25%-35%的覆盖率为宜”

而适宜的果树品种为枇杷、杨梅、板栗、梅树、柑橘等。

相比之下,武夷岩茶的香气特质更像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清则幽远,浓则锐长”。岩茶之香,宛若一首充满机锋的禅诗。它是复合型的,有花香、果香以及独树帜的“山场”气息。花香,是“如梅斯馥兰斯馨”,而果香就更多元了,有毛桃、蜜桃、雪梨、橘子、李子、菠萝、苹果香等多种香型。”山场气”更是妙不可言,据茶友分享,有类于腐叶、青苔、木质的气息。但凡正岩茶,都具杯盖蕴香,茶汤涵香、杯底留香”三香”合一的特质,而且富于变化,这也正是岩茶虏获茶友之心的奥秘之一。

相信,许多岩茶发烧友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热嗅杯盖香时,是一种香型在主导。品啜时,原来主导的香型仿佛暂时躲起来,另一香型悄然占了上风。冷嗅杯底香,又是一种香型。随着冲泡次数递增,香型、高低、长短及持久性,都在不断发生微妙的变化。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香气,就足以耐人寻味,再加上不同”山场”的生态环境差异,塑造了千姿百态的香气个性, “灵活”得不可思议,教人琢磨不透,却又欲罢不能。

梅鼎祚说,“香出空中,还与鼻接;玄味自然,了非在舌。不可思议,默焉妙契。”嗅香也好,品味也罢,是茶与人之间的无声对话,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契。既然说不清道不明,那就报以会心一笑吧。

味活/有“力”,也有”气”

有的茶友在形容滋味时,还会用像”有力”“有劲”“穿透力”这样带有“力度”的评语。“力”,又是一个“不找边际”的字眼!在专业审评术语中,与之相近的有:浓、强、烈。

我们先来看看专业的解释。浓烈,“尝味时,开始有类似苦涩感,稍后味浓而不苦,富有收敛性而不涩,回味长而爽口有甜感,似吃新鲜椒機” ;浓强, “所谓’浓’表明茶汤漫出物丰富,当茶汤吮入口中时,感觉味浓黏滞舌头,’强”是指刺激性大,茶汤初入时有黏滞感,其后有较强的刺激性”。还有,浓醇、浓厚、醇厚、鲜醇、鲜浓等滋味类型,不一而足。

从这些细致的描述来看,茶汤的“力量”来自内含物,先给你吃点”苦头” ,再尝点“甜头” ,最后令你回味无穷,难以忘怀。这样的茶,滋味是”活蹦乱跳”的!

所以,有茶友绘声绘色地说: “这种口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窜下跳而又绵绵不休,就像在口腔里跳舞。”

此番先抑后扬的味觉感受,古人比咱有经验。《茶经·五之煮》云:”啜苦咽甘,茶也。”回甘,在古诗文中,更是俯拾皆是。比如,舌本常留甘尽日”(陆游《喜得建茶》)、“味甘回甘竟日在”(梅尧臣《次韵和永叔尝新茶杂言》)、“香新舌甘永”(梅尧臣《得雷太简自制蒙顶茶》)、“放下免毫子,滋味舌头回”(白玉蟾《水调歌头·味茶》 ).于茶汤滋味之活最经典的论述当属清代梁章距。在他建立的武夷岩茶感官评价体系中, “活”是极致之味,但很微妙,须细细咀嚼分辨。他还传授了一个抓“活”的秘诀: “必渝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以茶叶原产地的水泡茶,才能领略其妙。这个道理很简单,一方水土一方茶, “夫茶烹于所产处,无不佳也,盖水土之宜。” “活” ,也是“岩韵”的一种表达。品评岩韵,历代有不少高手能得其三昧: “啜过始知真味永” (苏轼《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 “气味清和兼骨哽” (爱新觉罗·弘历《冬夜煎茶》 ) “舌上徐停甘果至”(袁枚《试茶》 )。可见,岩韵乃”味外味” ,需细细寻觅。

钟情于西湖龙井茶的陆次云更是“佛系”。他说龙井茶的“无味之味”,乃“至味” , “饮过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渝乎齿颊之间。”不得不说,他品茶开了悟。

好茶,既然有“力”,也有“气”。在坊间, “茶气”之说颇为盛行。按照此说,茶气会使人的身体产生各种”体感”反应,如脸烦发热、冒汗、打嗝、排气等,因人而异。尽管许多茶友都曾表示有过这些“体感” ,但人们对它总是褒贬不一,而且严肃的科学也对其持保留看法,有时它还被当成“忽悠

事实上, “茶气”并非今人原创。清代陈元辅管谈到阳羡”*茶”时说: “然剽悍气多,不宜常饮。””到悍气” ,用今天的话说大致就是”茶气很适”或“很霸气” ,常常被用来评价”老班章” (普润古树茶)、“牛肉” (牛栏坑肉桂)。

又如,清人叶论煎茶要诀:“以水之气助茶之气,以火之气发茶之气,长以器之洁不至污其气,以汤之新不至败其上气。

气得而色、香、味之美全矣。吾故曰,人之气配义与道,茶之

气配水与火;水火济而茶之能事尽矣,茶之妙诀得矣。’.再有他谈“淹茶”之法:”再以汤外溉之,则茶气尽发矣。”看来,“茶气”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性”,是山川、气候、土填、品种等自然条件所赋子的。“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闻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瞧,宋徽宗也是这么说的。

底活/春风又”绿”

香淡味减,留下的是绽放的芽叶。由鲜活变成枯稿,又重新丰润,然后再回归土地,似是生命的轮回。

泡过的茶,审评上叫“叶底” ,口语叫”茶渣”。在被投入废茶桶之前,它的使命尚未完成,仍有价值,而且这也是判别茶品优质高下、茶树品种及栽培状况、采制状况的有力证据。

好茶,色活香活味活,叶底也必是活力十足。查看叶底,也需要调动视觉、嗅觉和触觉。

从外观上看,鲜润明亮,光泽好,像一些原料嫩度较高的茶,如单芽制的绿茶,嫩绿明亮,汲水饱随后,更显饱满丰盈。

叶底舒展程度也能看出端倪,它与制茶工艺有关。譬如,绿茶、黄茶、红茶等茶类,原料以芽及相连的芽叶为主,质优者为芽叶完整,完全舒展,栩栩如生。不炒不揉的白茶,叶底则基本保持原貌。而原料相对较老的乌龙茶及经过压制的黑茶,舒展程度就不如其它茶类,但高品质的茶,叶底一定是匀整明亮的。

干燥是固定茶叶外形与内质的工序。以红茶为例,如果干燥温度过高,水分蒸发过快,就容易造成外干内湿,出现“死条” ,泡时叶底展不开。同样,烘焙是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中最考验技术的。它讲究文火慢炖,若用急火快焙,就容易把茶焙死,香气不是正常的火功香,而是焦燥的烟火味,滋味苦涩,叶底黯淡无光,全无“绿叶红镶边”的诗情画意,失去弹性,粗硬发”僵”,有茶友形象地把这一现象比喻“挺尸”可见,柔软度也是判定叶底鲜活与否的重点。较之绿茶、白茶,乌龙茶鲜叶原料的嫩度尽管不高,但具弹性和柔韧性,轻轻按压,就能瞬间恢复原状。比如,安溪铁观音,叶底肥厚软亮,叶面有波浪状,质感如绸缎。此外,还可从气味来辨别。原料、工艺、贮藏都到位的茶,叶底嗅起来清纯无异杂味,并有淡雅的清香。

人为做旧的老茶,在叶底上也会原形毕猪。像新茶做旧或受潮复焙的乌龙茶,不良商家会以焙火来掩盖假象,但常因焙温过高,使叶底接近炭化,且瘦硬板结不展。普洱老茶的”套路”就更深了,做旧方法大毁”三观”。但是,叶底会揭露真相,其叶色发暗,弹性全无,甚至细碎软烂,闻起来还有一股很容易被错当成陈味的霉味。若是自然陈化的茶,叶底完整,弹性依旧,有时会看到有部分叶片未被完全氧化,“绿意”盎然,如春风又“绿”,返老还童了。

武夷岩茶,每年春茶东南来

九哥阅读(5)

福建闽北山区生产茶叶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宋元以来,凭借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茶叶加工技术,武夷茶一度成为朝廷责品,名重天下。从宋代的“研膏焙乳有雅制” ,到如今的“岩骨花香大红袍” ,年年春天惊蛰以后,只为赶上这最早上市的春茶,江西的茶工们打起包袱走福建,各地茶商携巨资纷至沓来,形成九曲溪上“竹筏连云三百辆”的盛景。

山中名茶出僧道

武夷山地处闽江上游,这里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山间盆地错综其间,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低山区地貌特征。从整个福建省的地形特征来看,大致可分为闻南的海区和闽北的山区两大部分,“摘山”与”煮海”自古以来就是福建省的两大经济来源。在宋代时,包括武夷茶在内的建茶即闻名天下,被称为“摘山胜煮海,财货所源流。建焙甲天下,赋入十倍收。

 

天下名山僧占多,素有”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也不例外。自唐宋以来,山中佛、道盛行,寺院、道观遍及全山。明朝末期,大批闻南籍的移民与僧道迁入武夷山,几乎无山不魔。由于山多田少,种田十分不易, “以茶代耕一直是武夷山的传统生计方式。僧道们利用岩凹或岩壁隙处,依地势垒砌石壁,培士植茶。山中凡是有寺庙、道观的地方必有茶山。

为培植珍贵名枞,僧道们甚至不惜人力发明了”石座式” :先打磨开凿出石条,再用石条层层垒砌成“石座” 。植于此石座中之茶株,往往系山中最珍贵之茶树。这些茶树要么是直接归属于各寺庙道观,要么与寺庙道观的关系甚密,在旁人不可得的情况下,僧道往往可以设法获得少许。如《寒秀草堂笔记》中记载的“不知春”。言茶之至美,名为不知春,在武夷天佑若下,仅一树。每岁,广东洋商预以金定此树,自春前至四月,皆有人守之。

惟寺僧偶乞得一二两,以饲富商大贾,求檀施。”此外,止止庵的”闽茶第一枝”白鸡冠,天游观的大红袍也都闻名遐迩,重金难求。据清代刘请《片刻余闲集》记载,“凡岩茶,皆各岩僧道采摘焙制,远近贾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觅购,市中无售者”。

武夷茶名,历代均有变迁。唐徐黄赞其曰:”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可见,唐时的武夷茶为蒸青绿茶(蜡面茶),元代设在四曲的御茶园加工的龙团凤饼赢得了”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美名。从我国古代茶叶制作技术的发展来看,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晒制、蒸制的散茶和末茶,演变为拍制的团饼茶,再到蒸青绿茶、炒青,最后才发展为乌龙茶和红茶的历程。清代出现的武夷岩茶炒焙兼施,其工序之繁复、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是其他制茶工艺少有的,据说这种“先炒再焙”的工艺是受到黄山僧人传授松萝茶技法的启发。

明末清初时期,崇安县令殿应寅延请黄山僧人传授松萝茶制法。据《闽小记》云: “近有以松梦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亦具足,经甸月,则紫赤如故。”松梦制法颇为精细讲究,据《茶笺》记载:茶初摘时,须拣去枝梗老叶,惟取嫩叶,又须去尖与柄,恐其易焦,此松萝法也。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法热气,否则黄色,香味俱减。”松萝茶虽乃精细之炒青绿茶,但“经旬月,则紫赤入故”已经跟绿茶的特征截然不同。在松萝茶法引入之前,武夷茶仍是延续北苑贡茶的蒸青技术,而黄山僧传授的炒青技术无疑为当地延续了数百年的制茶法带来了新的活力。

清明过了谷雨边,打起包袱走福建

清明过了谷雨边,打起包被走福建,

想起福建真可怜,半晚成菜半碗盐,

有朝一日回江西,吃驼青菜赛过年。

民国时期的一首武夷采茶歌悠悠传唱至今,林馥泉在这首民谣下注释到“福建系江西籍茶工对制茶地崇安(武夷山)之称,此句意即平素民间过年无不丰珍美味,如回江西吃碗青菜,比武夷制茶期间所吃的来得有滋味,比过年时的山珍海味来得好,在茶季膳食之苦可想而知。”

从地理位置来看,武夷山位于闽浙赣交界地区。在与江西交界的地带,发育着许多沿西北方向延伸与山体斜交的大山隘口,由东向西依次有岭阳关、焦岭关、窠竹关、温林关、观音关、分水关、童子关、桐木关。若茶采摘所用人工,除”包头”人及三五名长工终年在茶厂工作以外,其余均系临时短工,每春整批由江西上饶一带招雇而来,过分水关、桐木关到福建。每年谷雨一过,包头就要赴江西订雇茶工。春茶结束后,分发工资遣散。武夷山的茶祖杨太伯相传也是江西人。因此,就连武夷山本地人也称“唯有江西佬是开山种茶之始祖,唯有江西佬才是制茶的大好佬。””至今在武夷山,仍有不少人说江西话,因为他们的祖辈来自江西,大多是“挑崇安担”来到武夷山以后,逐渐定居下来。

从黄山传来的松萝茶技法或许体现了武夷茶由蒸青向炒青的关键性转变,但仍无法解释岩茶关键的“做青” 1艺。在武夷山的民间传说中,乌龙茶的“倒青”工艺被认为是当地茶神杨太伯的“发明” 。据传杨太伯来自江西府州,为武夷山种茶之始祖。他勤于种茶,擅于制茶,为人古道热肠,山人尊称为“太伯” ,以表敬意。在客死武夷山后,茶农奉其为神,并赠以“公”字以表尊重。其妻李氏,死后与夫君一同受祀香火,享号“李太夫人”。传说杨太伯挑着茶叶担子行走在山路中,茶叶与竹筐反复碰撞散发出阵阵清香,无意中产生了“摇青”、“倒青”现象,他经过反复摸索后,遂发明了岩茶晾干、揉青、烘、焙、分拣的一套工艺。至今武夷山的茶厂在春茶开采的“开山”仪式上仍要祭祀祖师杨太伯。

头春茶的茶工大部分是从江西请来。“走崇安”是茶工们在春茶采制季节依靠出卖劳力维生的无奈之举。民国时期的茶厂分有“包头厂”与“东家厂”。包头厂因是为岩主包工制茶,力求开支节省,故茶工饭食较差。茶工们在春茶季节不分昼夜的工作,有时三餐却只有无菜下饭,因此常借用山歌抒发愁苦。例如荼歌唱到:”想起崇安真可怜,半碗卤菜半碗盐,茶树脚兜赚饭吃,灯火脚兜嫌工钱”,可见包头对茶工甚为苛刻。所谓”灯火脚兜”即在半夜还要在油灯旁继续炒茶。与包头厂相比,东家厂为岩主己有,包头即为岩主,对待茶工较好。有时半夜加班时甚至还有鸡蛋面条“加餐”。当然,茶工们最盼望的还是”有朝一日回江西,吃完青菜赛过年”。最忘不了的当是临行时依依不舍的情人, “采了头春下了山,有钱无钱妹喜欢”。

十八世纪以来,随着武夷茶在海外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道春天各地茶商就涌入武夷山,山间的羊肠小道上一时人流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商人们最初是到武夷山批量购买岩茶,后为降低成本,逐转向定厂包销,再后就购山、购厂自产自制,成为岩主或厂主。在整个冬季,山中的岩茶初制加工厂都冷冷清清,通常仅留一人看守,但等春天春雷一响,惊蛰一过,就立时变得热闹起来:工人们要开始忙着砍伐竹子制作晒菁架,整理清洗制茶的工具,修理焙窟、炒青灶等,以及负责厂屋的检漏补修,包头们则要赶赴江西订雇茶工。

旗枪冲雨出,岩壑见春分

不同于绿茶强调芽头的鲜嫩,故通常以“明前”茶为佳;武夷茶为“旗(叶)枪(芽)冲雨出,岩壑见春分”,开采则要迟至谷雨后。据董天工《武夷山志》记载,“采摘以清明后、谷雨前为头春,立夏后为二春,夏至后为三春。头春香浓、味厚,二春无香、味薄,三春颇香而味薄。”但此时的武夷茶还很难界定为岩茶。待“炒焙兼施”的一整套乌龙茶加工制作工艺流程确立以后,岩茶开制时间也固定为立夏前二三日。茶农认此为‘法定’时期,视为不可更改之金科玉律。

岩茶以“粗枝大叶”为特色,采摘标准为“两叶一芽”。但在实际操作中,“两叶一芽”虽好,但却使茶青的数量大大减少,影响成本。因此实际情形是以采三四叶为最好,五六叶则过于粗枝大叶。采摘三四叶制成的茶,二叶至三叶条索结实美观,最下一叶则仅半叶有条索,余半叶为黄片,需要在焙火后拣出。“鱼叶”(鱼叶或称托叶,俗称为鸡腿叶)也不可采摘,带山茶师(即主持采摘事项之工头)常念道“鸡腿摘,二春缺”。

二春采摘时期,约离首春下山三十至四十日,视山地肥润或瘦瘠,耕作管理之精细或粗放,以及气候之不同而定。如茶园耕作精细完善,多是首春下山三十日后采二春茶。否则采摘时间要更延迟,并且茶青的质量比头春茶也要差很多。据林馥泉在上个世纪40年代的调查,按照采茶时期可以分为头春茶、二春茶、洗山茶。头春茶在一年之中最为紧要,价格最高,滋味最佳。

武夷山地势陡峭,采茶和挑茶叶下山均依赖人力,十分辛苦。春茶一旦开采,茶工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时为常态,若非成年男子难以坚持。因此在现代化制茶设备进入武夷山之前,一到春天放眼望去,满山采工皆为成年男子,间杂有一两个童工,妇女们则主要留在茶厂负责初焙茶之挑剔和复拣。

巖茶的采制之日,当地俗称“开山”。当天拂晓,全体茶工起床漱洗毕,由包头或岩主带领在杨太白公神位前,燃烛烧香礼拜。据说,杨太伯公不但会保佑茶厂安宁、茶事顺当,而且保佑茶叶增产丰收。由于包头是以干茶数量向厂主索取包价的,茶叶增收,包头就能得到更多的报酬,因此包头对杨太伯公的祭祀极为虔诚。杨太伯公受了包头的供奉,在茶厂起茶时就会坐在装茶的竹篾软篓中,李太夫人则用手轻轻托起秤砣,这样茶叶重量就增加了。因为茶行(庄)派有起秤先生在厂中看秤计数,所以茶运到茶行(庄)后短秤了,自然与包头无关了。旧式岩茶厂中有民谣唱到:“杨太公,李太婆,一个坐软篓,一个托秤砣。

开山时有各种禁忌,最要者即禁止言语,据迷信说:禁止言语以免触犯山神,以利本春采制。早餐应站立用饭,禁止坐食。饭后由包头及带山茶师领路,赴茶园开采。包头鸣炮礼送。茶工出厂直至茶园,仍不能言语,且不得回顾,据迷信说,开山之日,出厂回顾,一春要患眼疾。到茶园后,带山茶师即用手指示各采茶.工开采,约过一个时辰后,岩主至茶园分香烟给茶工才开禁说笑。据老茶工回忆,以前“开山”以前都要先问过“地理”(风水先生)才能开。由于武夷山和江西上饶交界,来往方便,很多风水先生也是从江西上饶请过来的。

岩主平时并不住在武夷山,只在每年的春茶采制季节从各地携巨资而来。清初,武夷山的茶市主要在下梅和星村。“首春客至,由行东赴(江西)河口欢迎。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点交行东,恣所为不问,茶事毕,始结算别去。清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以后,茶市逐渐转向赤石。衷干《茶市杂咏》咏道:“雨前雨后到南台,厦广潮汕一道开,此去武夷无别物,满船春色蔽江来。”赤石最盛时,有青茶(岩茶)号60余家,酒馆林立,茶商云集。每年春天,岩主的船一到赤石码头,各茶厂的包头、戏班班主、酒楼老板等都会前往码头放鞭炮迎接。彼时的赤石,来来往往的人群络绎不绝,彻夜不眠,比崇安县城还热闹。茶商们谈完生意后就到旁边的风月之地“桂林”喝花酒,抽大烟,消遣娱乐。烟花女子们一人占一独立阁楼,鱗次栉比,被称为“一阁一凤凰”

可惜的是,1998年武夷山遭遇涨洪水时赤石古街几乎全被淹没,再加上旁边机场占地,现在的赤石村民大多迁到了距此地三公里左右由政府统一规划的“赤石新村”,只在每年华光大帝生日做庙会时,村民仍会赶回老赤石的通仙庵,在那里热热闹闹地喝一回酒。

看天做青,看青做青

岩茶自开山采摘,至结束下山,首春茶期,快者十七八日,迟者二十二日亦可结束。

为了便于记忆,武夷山当地的茶工将传统的岩茶制作工艺归纳为:“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这四句简单的民谣,实际上每一句都包括了及其复杂的工艺流程,仅春茶的初制程序就包括:采摘、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等。

由于制作技艺繁复,故人工安排需要十分细致妥当,这就很考验包头的能力。除了岩主(厂主)之外,按照不同的职别,几个最主要的角色分别是“起秤先生”(监理)、带山茶师、茶工及杂工等,茶工又要细分为采工、青师傅、焙师傅、炒工、捡工等。

在现代机械辅助设备引入武夷山以前,每年的头春茶制作都是一次与时间的较量。所有的茶叶大致都在清明之后陆续吐芽待采,不同品种前后采摘时间相差不过十多天,太早和太晚采都会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口感,因此包头必须密切观察茶叶的长势提前安排好工人的食宿。民国时期的茶厂规模都不大,大者每春可制成茶二千余斤,小者二三百斤。但不论大厂小厂,内部构造均十分完备:均设有发酵室、焙房、炒青室、揉捻室等。

茶青采摘下来后,须要即时运进厂里进行处理,以免茶青停留山场过久,发生劣变。为了节约运输茶青的时间,茶厂大多设在山里,零星分布于武夷山各岩。将茶青从山场挑到茶厂远者在一二十里,近者亦有一里左右。因此运送茶青之挑工,必须为身强力壮之男工。制茶开始,茶青稍盛,“青师傅”及“焙师傅”即日以继夜工作,几无片刻睡眠之机会。采工筛工等亦只能于每晚饭后休息二三小时。

岩茶的初制大致可分解为“采青-萎凋-做青-杀青-捻揉-烘焙”几个阶段。为了便于记忆,武夷山当地的茶工将传统的岩茶制作工艺归纳为:“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

在岩茶初制阶段,“做青”最为关键。在做青的过程中,青叶从“散失水分”、“退青”、“走水”、“还阳”、恢复弹性……经历一系列的复杂变化,最终呈现出“绿叶红镶边”的状态。对茶青特点的准确定位与处理依赖于“青师傅”对本土环境的感知,若非在武夷山生活多年,很难把握其中的微妙变化。青师傅需要根据鲜叶的状态和当天天气进行灵活处理。晒青的时间长短、摇青的轻重都要根据晴天、雨天、鲜叶的老嫩程度等进行适当调整。当地人将这种经验技术总结为“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八字秘诀。“做青”也被认为是一项可以彰显个人特色的独特技艺。武夷山茶人也认为,茶叶品种的最终呈现取决于做青师傅对茶的“认识”,不同的认知就出现不同的处理方法和讲究。其中的香气、滋味都蕴含着做青师傅的个人个性、独特内涵。

做青完成以后,还需经过炒青、捻揉与焙火等工序才算初制完成,制成之茶称为“毛茶”。此时,与时间赛跑的春茶采制即告一段落。通常自农历小满以后,茶工们开始陆续收拾行李回江西。制好的毛茶则被送往精制车间,等待进一步加工。在那里,时间将进一步催发出岩茶的芬香和韵味。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10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