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贮藏过陈化的基理详解(精华)

九哥阅读(5)

茶叶与其他食品一样,主要内含成分是有机物质,其性质大多不稳定。茶叶在贮藏过程,由于受水分、氧气、温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陈化劣变,失去原有的新鲜风味。茶叶品质陈化的表现为:干茶色泽由鲜变枯,香气减弱,汤色加深,茶汤收敛性减弱,滋味变淡,并产生陈味。茶叶陈化的实质,就是茶叶在贮运销售过程中.因受各种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导致茶叶品质下降,与色、香、味等感官品质相应的生化成分,如茶多酚、脂类、氨基酸、色素、维生素、芳香物质等在空气中都极易发生自动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品质生化反应,使茶叶品质发生劣变,失去其原有的色、香、味。

一、茶叶贮藏过程影响其陈化劣变的因素

水分对茶叶陈化劣变的影响 水是化学反应的媒介,并参与化学反应。茶叶含水量的高低是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

茶叶贮藏过程中水分对其品质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茶叶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茶叶贮藏含水量为3%-5%时,能有效地阻隔空气和脂质之间的接触,防止氧化;当含水量达10%时,茶叶就会开始霉变。茶叶含水量越高,茶叶品质劣变越严重。红茶的含水量越高,茶黄素减少越快,茶褐素生成越多,茶汤的鲜爽度越差。茶叶表面疏松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环境湿度增加必然导致茶叶水分含量增加,环境相对湿度愈大,茶叶含水量愈高,内含物的氧化反应愈快,同时氧化释放的部分热能又增加了茶叶的温度,促进反应的进行,从而使茶叶陈化。茶叶吸湿能力的强弱与茶叶本身含水率和环境湿度有关,环境湿度在10%-45%时,茶叶增湿最小,同时低温也对茶叶的吸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茶叶控制在较低含水率并用防水性能较好的包装材料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能很好地延长其保质期。

温度对茶叶陈化劣变的影响

茶叶陈化是由内含物质的化学反应所致,而温度必然影响化学反应的速度。因此,温度与茶叶品质的稳定有直接关系。一般认为恒温、低温贮藏有利于茶叶品质保存,特别是对氨基酸的氧化起到延缓作用。据测定,温度每提高IO℃,绿茶汤色和色泽的褐变速度加快3-5倍。日本曾做过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绿茶在5℃时可保持“三绿”; 10-15℃时,色泽减退较慢,保色效果尚好;而常温下色泽变化较快。

氧气对茶叶陈化劣变的影响 在茶叶生产和存储过程中避免较高氧的接触,对于减少引起茶叶劣化的儿茶素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茶叶包装后容器内氧气含量低于0.1%能较好地保持茶叶香气、滋味和汤色等良好品质,防止茶叶的变质、变色和酸败,也对霉菌、好氧细菌等生长起到抑制作用。当贮藏的含氧量超过5%时,茶叶品质则快速下降。同时,低氧存储还能抑制较高含水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可见茶叶进行脱氧处理对茶叶质量的保持具有关键的作用。

光照对茶叶陈化劣变的影响

光照可通过促进茶叶中色素类物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脂类物质的氧化降低茶叶品质。茶叶中的叶绿素对光照尤其敏感,其中叶绿素b含量极易在光照条件下分解,导致茶叶色泽变暗。茶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类物质在光照下氧化生成醛、酮、醇等异味物质,加速了茶叶品质劣化。光照对维生素C也有一定影响。茶叶存储于透明的玻璃中时日光中的紫外线作用空气形成的臭氧会促使茶叶成分氧化,放置10d,维生素C的含量会下降10%-20%。避光能有效地延缓茶叶内含物质的下降速度。这也是市场上茶叶包装材料均要求避光性能良好的原因。

茶叶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是水分、温度、氧气、光照等4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茶叶品种、研究目的等差异使得4个因素的作用大小在不同研究项目中的结果不同。有研究认为,碧螺春绿茶贮藏时温度是影响其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氧气,然后是光照和水分;单虹丽等研究结果显示,温度和氧气对炒青绿茶的贮藏品质影响更大,其次为水分和光照;朱丹研究认为,湿度对炒青绿茶的色泽各方面影响最为显著,温度和光照在贮藏不同阶段对色泽的影响程度不同。

二、茶叶贮藏过程其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

茶多酚,在茶叶干物质中占18%-36%,茶多盼的含量影响茶汤汤色、滋味收敛性及浓醇度等,与茶叶的感官品质好坏密切相关。大叶种绿茶茶多酚的含量下降5%,即可引起汤色、滋味、香气的明显变化,当下降至25%时,茶叶严重劣变,失去原有品质。红茶贮藏过程中茶多酚整体呈减少趋势,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茶多酚的氧化产物中褐色物质(茶褐素)逐渐增加,黄棕色物质(茶黄素)减少。多盼类物质中儿茶素的变化主要通过氧化和二聚反应两种途径。首先儿茶素氧化聚合形成茶褐素,然后儿茶素及其氧化产物与氨基酸、蛋白质等反应生成暗色高聚物,从而使茶汤滋味变淡薄,缺乏鲜爽感及收敛性,并使茶汤色泽变暗,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甚至转变为橙黄、褐色。

氨基酸为具有鲜爽性的水溶性物质,与茶汤的滋味品质和茶叶香气的形成和转化均具有密切的关系。茶叶贮藏过程中,氨基酸不仅自身会在外界条件作用下发生水解,也会被茶多盼的中间产物醒类物质氧化,并与还原糖类发生美拉德反应,导致気基酸含量和组成的变化,影响茶叶品质。茶叶贮藏过程中氨基酸一般呈波浪形起伏趋势变化,但贮藏过程中对茶叶滋味和香气具有重要作用的氨基酸(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等)已被大量氧化,增加的氨基酸并不能改善茶叶品质。

维生素C抗氧化性较强,可全部溶于茶汤,在绿茶中较其他茶类含量丰富,每100g千茶中可达100-250mg,其含量与绿茶品质显著正相关,可作为评价绿茶品质变化的化学指标,红茶、乌龙茶中的维生素C含量因发酵氧化而较低。维生素C以抗坏血酸和脱氢抗坏血酸两种形式存在,抗坏血酸在有氧气存在时易发生氧化形成脱氢抗坏血酸。在茶叶的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较其他成分更易发生氧化,会使绿茶的色泽和汤色变褐发暗,降低茶叶品质。当维生素C的氧化率大于15%时,茶叶的感官品质即会发生改变。

叶绿素主要由墨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共同组成。叶绿素是构成绿茶外形、汤色和叶底色泽的主要色素成分,是形成乌龙茶“绿叶红边”,汤色橙黄明亮的基础。鲜叶中叶绿素含量较高,经加工后会有大量损失,但是在绿茶中仍有0.7%-1.2%的含量。叶绿素很不稳定,在水、光和温度的作用下翠绿色的叶绿素会发生置换、脱镁分解反应,生成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及与品质呈负相关的叶绿素酸醋。夏季4-6月份室温贮藏3个月,叶绿素含量可下降约26%。在长期贮藏过程中,转化率小于10%时,绿茶仍能保持其原有色泽,转化率达70%时,绿茶就会显著褐变,出现色泽枯黄、汤色变暗。

研究表明,在温度、光照、氧气的作用下,大量脂肪酸会水解为游离脂肪酸,并氧化分解产生具有陈味的低分子量醛、酮、醇等。茶叶长期贮藏过程中,这些物质会逐渐增加,进一步酸败,引起茶叶香气成分的改变和品质的下降。研究认为脂类物质通过光氧化、热氧化等形成的醋酸是绿茶陈化的重要物质。控制脂类氧化是减少茶叶陈味的关键。

宋代茶文化高峰在福建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九哥阅读(5)

从北宋靖康之变到南宋崖山亡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是我们对宋朝的固有印象。然而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却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干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历史学家邓广铭、漆侠也认为“宋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

宋代,一个属于文人士大夫的黄金时代,琴棋书画、赋诗填词、斗茶饮酒等构成了雅士生活的主要内容,饮茶之风尤胜唐代。偏居东南的福建,在唐朝已经是中国茶叶的主产区,到了宋朝更是爆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辉,北苑贡茶“龙团凤饼”在全国已处于首屈一指的地位,以点茶为代表的饮茶方式风靡全国,无数以茶为题的诗篇、茶书茶人都将闽茶的辉煌演绎到了极致。

蔡襄,宋茶文化的集大成者

苏黄米蔡,即苏轼、黄庭坚、米带和蔡襄,被誉为宋“四大家”,代表了宋代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不过,在举国上下饮茶成风的北宋,他们的造诣远不止于笔墨纸砚还在一盏茶里。尤其是蔡襄(公元1012~1067年),系一代名臣,曾奉旨在闽督造贡茶创制了“小龙团”,令宋仁宗爱不释手,并写了一部堪与陆羽《茶经》肩并肩的《茶录》。该书与宋徽宗赵信的《大观茶论》,皆为宋茶论著的扛鼎之作,而且它还是一件书法珍品,堪称书茶“双料”名著。

蔡襄不仅爱茶、懂茶,还很会斗茶,是一个段位很高的茶道高手,在其茶友圈中很有声望,绝对是“大神级”茶叶专家,更是闽籍茶人中最闪亮的星。那么,《茶录》是如何诞生的?蔡襄品茶斗茶的段位究竟有多高?他的茶友圈都有谁?就让我们来“扒”。

创制“小龙团”搞点创新,居然也“躺枪”!

1095年,年届花甲的苏轼被贬惠州。这里以盛产荔枝而闻名,香嫩多汁的果肉,令他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唐代荔枝进贡杨贵妃的故实,慨然兴叹。写着写着,忽然笔锋一转,变成抨击本朝的贡茶:“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丁谓和蔡襄这两位大人都不幸“躺枪”了。原来,老苏前面做了一堆铺垫,就是为了骂他们!

丁、蔡二人都曾担任过福建路转运使。这个官职权力很大,除掌管-地财政税赋外,还兼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从职权来说,跟今天的省长地位差不多。供办军需物资是他们关键职责之一,而茶叶自唐起就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到了北宋,面对西夏、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对峙,茶对于维稳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产茶历史悠久的福建,经隋唐五代的开发,到宋代已是全国重点产茶区。因此,身为福建路转运使,造办茶叶就是他们工作重点之一。

丁谓自幼聪颖,且多才多艺,是一个天才式人物,官至宰相。但,有才归有才,人品却不怎么样,是公认的奸臣。他四处搜刮民脂民膏,想方设法讨皇帝欢心,从监制北苑贡茶这件事就可窥得一斑。北苑贡茶,因产于北苑而得名。它位于福建建安(今属建市)凤凰山一带,早在南北朝时就有产茶。闽国龙启元年(公元933年),它被辟为皇家茶园,后归南唐。北宋结束五代十国乱世后,北苑御茶园又改“姓”赵家了。但,北苑光靠皇家“血统”还不够,还需地方茶官的精心管理与采制。为了让皇上尽早尝鲜,丁大人不但亲力亲为,还下了不少“苦功”:“社前十日即采茶芽,日数干工聚而造之,即入责。”不消说,远在汴京的宋真宗第一时间喝到来自福建的早春茶,自是龙颜大悦。

丁大人是功成名就,却“坑”惨了继任者蔡襄,无辜地背负了骂名蔡襄的家乡在福建(仙游),任职也多在福建。他曾担任过漳州军事判官、福州知州,然后就是福建路转运使,工作重点也是督造贡茶。他对这处皇家茶园周边环境及采造工艺进行了细致的考察,至今,我们通过其诗作《北苑十咏》仍能感受到900多年前茶园的殆荡春色和悠悠茶香。

整个茶季,他都没有懈怠,全程跟踪,直到完工。“天子岁尝龙焙茶,茶官催摘雨前芽。”(梅圣谕《和杜相公谢蔡君谎寄茶》)此诗就很形象地描绘了赶制新茶的忙碌景象。在监制贡茶的过程中,他藉由工艺革新,研发出了一款新茶一一小团。这款新品1斤有20饼,而前任进贡的“龙凤团”则是1斤8饼。茶品规格瘦了身,品质也大大提升,且价比黄金,一片难求:“其品绝精·….·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欧阳修《归田录》)后学们更是纷纷怒赞:“莆阳学士蓬莱仙,制成月团飞上天。”(曾肇)“外台庆历有仙官,龙凤才闻制小团。”(熊幕)把蔡襄比作“蓬莱仙”“仙官”,算得上是他老人家的超级“粉丝”吧。

小龙团一出,毫无悬念地取代了龙凤团,成为新宠。宋仁宗对茶频频点赞,并且很珍惜,连宰相都没舍得分,只有在斋礼时,才颁赐中枢、枢密两院各一饼,四人平分,宫人还在茶上绣了金花足见茶之金贵,建茶也由此名重天下。然而,正是这一创新之举被同僚们视作献媚争宠,令蔡襄的“人设”濒临崩塌。苏就写诗拐着弯骂,欧阳修也指责说:“君漠士人也,何至作此事?”富邵批评得更犀利:“此仆妾爱其主之事耳,不意君谈亦复如此!

真替蔡大人感到冤呐!督办贡茶本来就是他的职分,搞创新,提茶质,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怎么就挨大家痛批呢?错就错在他的前任是丁谓,名声太臭,连累了蔡襄。还是家乡人理解他,《兴化志》为他辩解道:“殊不知理欲同行异情,蔡公之意,主于敬君;丁谓之意,主于媚上,不可一概论也。”这一说法颇中肯,假如蔡襄人品忒差,谥号恐怕也不会叫“忠惠”了吧。

挥毫著《茶录》:——给贡茶配本“产品手册

蔡襄创制“小团”进贡,引发了当时官场的热议,就连他写的《茶录》,人们也是褒贬不一。因为,他的“最坑”前任丁谓也曾将贡茶的采制经验写成书,名为《茶图》(已亡佚》。二人干的事,如出一撤。看来,“前丁后蔡”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茶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先来听听蔡大人自己怎么说。

他在《序》中说:“我在任福建路转运使期间进献的上品龙茶,深得陛下垂青。像茶这样微不足道的草木,想不到还能有幸获得您的“点赞’。如果再为它创造一些适宜的条件,必能物尽其用。过去,陆羽《茶经》,没有记载品第建茶。前任写的《茶图》,也只说采制茶叶的方法。对于茶的烹饮、品鉴都没有提及。所以,我总结了几点个人见解,简明扼要地编成两篇,名为《茶录》。等您有空闲时,看一两段,或采用一两条,我将感到荣幸之至。

《后序》中,他又提到一个细节:“皇花中(1051年),我奉旨修撰起居注,向仁宗皇帝奏事时,他多次问起建安贡茶及品试的各项细节。我觉得同陛下论茶虽是宫中密事,但公之于众也无妨,毕竟书里谈的都是关于茶的基本常识。

从他的自序来看,《茶录》可看作新品“小团”的“产品手册”,而且全文不到800字,严格说来,应叫“茶文”更合适。它分为上、下篇。上篇论茶,包含茶叶鉴评、储藏、碾罗、点茶等内容共10条,下篇论器,包含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等9种茶器。

尽管没有像《茶经》那样洋洋洒洒五千言,但这这部著作却是了解学习宋代点茶法及斗茶的首部指南。在上篇的篇首,他就颇详致地阐述了茶叶色香味的重要性及鉴评方法,可归为三大原则,即“茶色贵白”“茶有真香”“茶味主于甘滑”。若按今天茶叶审评检验的理论和方法,除叶底外,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四项因子基本都具备了。在展开论述时,他还传授了一些有关制茶、鉴水、点茶及斗茶的经验,“干货”满满。

与史上其它茶著不同的是,《茶录》还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书法作品,因为作者是大名鼎鼎的宋代书法四大家之一。全文以真楷写成,劲实端严,俊秀舒雅,饶有晋人风度。

细品之,如沐春风。欧阳修虽然对他进贡小团感到不满,但为《茶录》写跋和后序还是很认真的。有趣的是,在《跋<茶录>》一文中,他“画风”突变,不但没有半句微词,对蔡襄的字还进行了爆赞:“君说小字新出而传者二,《集古录目序》横逸飘发,而《茶录》劲实端严,为体虽殊而各极其妙。盖学之至者。意之所到。必造其精。”元代倪璜是蔡的“死忠粉”,夸得相当露骨,连孔老夫子都搬出来了:“蔡公书法真有六朝唐人风,粹然如琢玉。米老虽追踪晋人绝轨,其气象怒张,如子路未见夫子时,难与比伦也。”

《茶录》真乃茶墨俱香也。这里再说个小插曲,《茶录》的手稿曾被蔡襄的掌书记偷去,幸为怀安县(今属福州市仓山区》购得,才得以刊行于世。此故事还被他的老乡、南宋词人刘克庄调侃:“蔡公精吏治,很善于揭露奸臣污吏。但,手下人偷书稿,不加罪,也不狠狠查办,是不是因为该贼不同于一般作奸犯科者,而是像萧翼赚兰亭那样的雅贼呢?”

巧嘴神辨茶:想忽悠我?没那么容易!

蔡襄研发出了新品,顺便给茶配了本“产品手册”,看似顺理成章的事,没想到会这么火,直到千年后的21世纪,人们还在传诵、学习和研究。可见,蔡襄的茶道功力相当深厚,能量也是巨大的。

翻阅史料笔记,你会发现这位茶官真不是浪得虚名,他有一张辨茶评茶的巧嘴,简直出神入化。

宋代彭乘《墨客挥犀》记载,蔡襄很懂得辨茶,无人能及。建安能仁院有茶生在石缝间,寺中僧人采摘,制得八饼茶,取名“石岩白”,四饼送蔡襄,四饼秘密送到京城给宰相王禹玉(王挂)。一年多后,蔡襄奉召回京,去拜访老王。老王深知蔡襄懂茶,便叫人把茶箱里最好的茶拿出来招待他。孰料,他刚捧起茶瓯还没喝,就问:“这款茶极似能仁院石岩白,你是从哪儿得来的?”老王一开始还不信,要来茶贴一看,还果真是,佩服不已。

还有一次,福唐(今福建福清市)县私下请蔡襄品小团,坐了好一阵子了,又来了个客人,蔡襄一边细品一边说:“这茶不是纯粹的小团,一定掺有大团。”主人惊呼童子来求解释。童子回答说:“本来我准备的是两人份的茶多了一个客人,再去准备怕来不及,就加了点大团来凑了。”县丞听后,盛赞蔡襄的嘴真厉害。所以,只要有蔡襄这位“大咖”在场,评论茶品时,一般大家都不敢说话。

蔡襄还是一位斗茶达人。明代许次纾说:“蔡君漠诸公,皆精于茶理,居恒斗茶。”他那么懂茶,斗茶的功夫当然也不会差。

范仲淹写过一首非常有名的《斗茶歌》(《和章眠从事斗茶歌》),里面有这么一句:“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蔡襄觉得这句诗有硬伤,他说:“今天的极品好茶,茶色甚白,翠绿是次等茶。不如改为“玉尘飞’、“素涛起’如何?”老范愉快地接受了。较之唐代,好茶的评价标准发生了改变。唐人尚绿,因而陆羽认为,类冰似玉的越瓷能给茶色加分。宋人则不以为然,认为色白才是好茶应有的“颜值”,故宋代贡茶的名字多像“雪”“银”“云”这样的字眼,而以建窑建盏为代表的黑釉盏便是为宋茶而生的。因此,他在《茶录》中指出,“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茶色白,宜黑 ·….·其青白盏,斗试家自不用。”

斗茶取胜的关键,不仅茶要好,技术要过硬,水也很重要。蔡襄对水质很注重,在任福州知州时,试茶必取北郊龙腰苔泉,烹煮起来没有沙石气,至今苔泉仍可供汲饮。但是,他也不都是常胜将军。蔡襄曾跟好友苏舜元(公元1006~1054年)斗茶,用的都是大名鼎鼎的惠山泉。苏的茶稍差些,便用竹沥水煎茶,竟成功逆袭,反败为胜。在杭州任职时,他还同妓女周韶斗过茶。可别小瞧这个“失足女”,人家素养高着呢!作诗小有名气,还喜欢收藏各种好茶。她不光斗赢了蔡襄,还把茶的风味特点说得头头是道,令蔡襄不得不服。

茶喝一辈子:爱茶,不是两三天!

创新品,写《茶录》,善别茶,会斗茶,在茶友圈中,蔡襄的名气真不是盖的。宋代,是中华茶文化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北宋大哲学家李靓说:“茶,非古也。源于江左,流于天下,浸淫于近代,君子小人靡不嗜也,富贵贫贱靡不用也。” (《富国策》)从王侯将相、文人雅士到贩夫走卒、三教九流,都热衷于饮茶论茶,可谓雅俗共赏,斗茶还一度成为流行的“国民游戏”。

生活在那个茶香四溢、文风炽盛的时代,再加上蔡襄是福建人,任职的地方又多在省内,并且还当过茶官(福建路转运史)喝茶这件事对他来说,如吃饭睡觉般稀松平常。重要的是,他自己也十分爱茶。

欧阳修曾请蔡襄把自己的《集古录目序》刻石,为表示感谢他用鼠须栗尾笔、铜绿笔格、大小龙茶、惠山泉等物作为润笔费蔡襄看了大笑,夸他“太清而不俗”。言外之意,就是说:还是欧阳兄懂我啊!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欧阳修不是因贡茶的事批过蔡真吗?清代《四库全书》编修官在校对《茶录》时也提出类似的质疑,他认为欧阳修、富强批评蔡襄应是后人假托,以附会苏就的“前丁后蔡”。的确,在欧阳修《龙茶录后序》中无一贬词,他甚至还分享了自己的小团故事。蔡真造的小团,他当了20多年的官才有幸分得一饼。他格外珍爱,舍不得喝,每次捧玩,都感动得泪流满面。这么喜爱小团,还会痛批创制者?如果真有这回事,那就只能用“真香定律”来解释了。

若非文献有载,很难想象蔡襄对茶有多痴迷。他一生嗜茶如命,即便到了晚年,因病要忌口,不能喝茶,也要“烹而玩之”不能喝,玩总行吧?哪怕看看茶,闻闻香也好。“衰病万缘皆绝虑,甘香一事未忘情。”俨然是十副老茶鬼的口气。

他写过很多茶诗,最有名的就是《北苑十咏》。此外,《即惠山煮茶》《六月八日山堂试茶》《上已日州园》等诗,细细品来也很有味道。

此泉何以珍,适与真茶遇。在物两称绝,于予独得趣。鲜香筋下云,甘滑杯中露。当能变俗骨,岂特游尘虑昼静清风生,叙萧入庭树。中含古人意,来者庶冥悟。——《即惠山煮茶》

好水泡好茶。无锡惠山泉与好茶相遇,茶鲜香甘滑,洗心澄虑,轻身换骨,蔡襄很享受此中乐趣。

难得的是,和《茶录》一样,《北苑十咏》和《即惠山煮茶》既是茶作,也是蔡襄的行书佳作,均被明人宋珏收入《古香斋宝藏蔡帖》,而后者还被蔡襄编入自己的手书墨迹《自书诗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可见,这是他的得意之作。

在他的书帖中,也有多件涉茶作品,如《精茶帖》(又称《暑热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思咏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山堂诗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等。纸页虽已泛黄,手泽犹在,墨迹依旧生动活泼。见字如面,透过字里行间飞动的线条,我们遇见了一个温厚敦良却不失生活情趣的“有趣灵魂”。

宋朝御焙为什么要选择北苑?

九哥阅读(5)

大家知道,唐朝时候最大规模的贡茶是浙江湖州的顾渚紫笋,被称为“天下第一”的茶为什么在宋朝的时候地位旁落呢?而在两宋时期,闽地北苑贡茶成为翘楚,被称为“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

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紫笋茶”产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的顾渚山,东临太湖的西岸。唐代宗广德年间(公元764-765年),茶圣陆羽在长兴考察茶叶,就称“紫者上”“笋者上”。顾渚紫笋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被宫延正式列为贡茶。由于代宗皇帝李豫对紫笋茶的热衷推崇,在顾渚山下建立了贡茶院。贡茶院最盛时役工三万人,工匠千余,烘焙百余所,年贡额从五百串(斤),增至一万八千四百斤。每年皇帝诏命湖州刺史进山“修贡”,幸相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中载:“贞元以后,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累月方毕。”

唐朝诗人张文规描绘湖州紫笋茶进贡官延时的情景:“凤攀寻春半醉回,仙娘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琼浆玉露不可及,紫笋一到喜若狂”。

但到了宋代,几乎所有称赞茶的诗句都转移到“建茶”“北苑”了,这是为什么呢?贡焙的重心从唐时的顾渚转变到宋时的北苑,既有天时、亦有地利。

天时之利

根据气候学家竺可桢的记载,宋朝平均气温要比唐朝低两度,两宋之际,南北交界处的茶树大量冻死,存活下来的也因为严寒推迟萌芽。浙江湖州的紫笋茶在北宋之初还少量进贡,到后期则因为突然到来的寒冷天气,茶树大量冻死,侥幸存活的茶树也因发芽推迟,贡茶“紫笋”更难在清明节前送到汴京。而此时,闽地北部建州的山脉阻挡了寒流,东南方向则有强劲温热的东南季风,加上适合的海拔高度及土壤,这里的茶早早就生发萌芽了。至少可以确定的是,公元977年,宋代茶业重心南移,贡焙的中心从顾渚改为建安,因为建茶早在清明之前就能送达京城,以赶上皇室的清明郊祭。欧阳修诗曰:“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

北宋的宋子安在《东溪试茶录》中记载,这里的茶早在惊蛰就开始萌芽:“建溪茶,比他郡最先,北苑、壑源者尤早。岁多暖,则先惊十日即芽;岁多寒,则后惊帮五日始发。先芽者,气味俱不佳,惟过惊蛰者最为第一。民间常以惊蛰为候。

 

“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团茶,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到了宋朝第三个皇帝宋真宗咸平年间,丁谓出任福建转运使,专事监造贡茶,并且创制了大龙团凤饼,得到真宗赏识,被封为晋国公。仁宗时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又改小龙团。以至于诗人形容“顾渚惭投木,宜都愧积薪”。

“茶神”的故事

再来看看那时候的建州茶准备好了吗?北苑,地处闽北建瓯凤凰山一带。在南北朝时(公元479-502年)建州就已有人工种茶的记载。至唐朝开元天宝间(公元713~755年)建州境内就已盛产茶叶,此时茶叶制作已从草茶向蒸青茶过渡。

“北苑”之名,与张廷晖关系密切。张廷晖,字仲光,建瓯人。五代十国时,闽王兴茶事,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于闽龙启元年(公元933年),张廷晖将凤凰山方圆三十里的茶山悉数献给闽王,此地被列为皇家御茶园,因地处闽都之北,故取名“北苑”。张廷晖造茶有术,当年便造出腊面茶“耐重儿”,以后又出了“京链”。闽国灭、未朝立,开宝年间北苑御焙被宋朝廷接管,继续派漕官督造御品官茶。

张廷晖病逝于宋太平兴国末。具体死因和日期没有记载,当地老百姓历代相传张廷晖的忌日是农历四月十四。宋咸平间(公元998~1003年)督造官茶的湾官褒念张廷晖献山建园,制焙御茶的功绩,奏请颁诏在御茶园内就地立庙祭祠张公,久之“祈祷有念”,茶工茶农逐渐将其神化,民间把该庙称茶神“张三公庙”。后又加封为“美应侯”赐匾额曰“恭利”,令建“恭利祠”祀之。今天在建瓯凤凰山下,由民间发起,在原址上就有重建的占地约2100平方米的恭利祠(凤翼庙),庙子坐东北朝西南,正殿供奉着茶神张三公。

建茶之最

凤凰山下,有着独特的土壤地力与茶的工艺与审美,在世界茶的历史上,有着至高的地位与辉煌。凤凰山位于建瓯东峰镇,距建瓯城区16公里。因山形宛如一只凤凰匐匍饮水故名。每逢晨雾或日落,登高远眺,整个山河之势如翔凤作下饮之状,远近美景尽收眼底,风生水起。

《东溪试茶录》中记录:“限首七闽,山川特异,峻极回环,势绝如瓯。其阳多银铜,其阴孕铅铁,厥土赤境,厥植惟茶。会建而上,群峰益秀,迎抱相向,草木丛条,水多黄金,茶生其间,气味殊美。岂非山川重复,士地秀粹之气锤,于是而物得以宜欤。”茶地也是要看“风水”的,在大山环抱中的北苑,此地水多黄金,山南又多银铜、山北多铁矿,肥厚的红土上,茶的气味特殊而美。

建瓯市属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市内地层发育以变质岩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南低,四周环山,坡度较平缓。全市以东部辰山最高(海拔1822.2米),以南部南雅镇房村为最低(海拔68米)。有千米以上山峰91座,茶园位于海拔300-1280米之间。茶园土壤多为红黄壤,土层深厚。

建瓯市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春夏多雨,秋冬干燥,全年>10C的茶树有效活动积温为6500C。立体气候明显,垂直温差显著,极利于北苑贡茶生产。在建溪流域,呈格子状水系,水流平缓,多年平均水位90.91米,境内河流长161.6公里。

中国人讲天人之道,茶即是“天人合一”哲学的物质化,是水土、天候、茶树、与工匠的完美结合。“北苑贡茶”成为中国茶的最高审美,雕龙刻凤的团饼作为帝王贵胄的定制之物,一时绝响。

为什么宋代斗茶是从福建风靡全国?

九哥阅读(5)

继唐以后,宋代饮茶之风更加普及,不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寻常百姓都爱喝茶,可谓全民嗜茶。宽松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宋朝人的生活十分精致,宋人爱玩,发明了各种互“斗”的游戏,如蹴鞠、斗鸡、斗草、斗螺蜂等,而风靡全国的茶,怎能缺席如此热闹的“斗”场呢?

宋人斗茶的方式是点茶,所谓点茶,简单来说就是将茶饼碾细成茶粉后,直接投入茶盏之中,然后冲入少许沸水,先调和成膏状,接着分多次注水,同时用茶宪在盏中回环击拂,使茶汤表面产生丰富的泡沫,即汤花,民间亦称“冷粥面”

而斗茶胜负的标准,一斗汤色,二斗水痕。一斗汤花,即看汤花的色泽和均匀程度,以汤花色泽鲜白、茶面细碎均匀为佳,青白、灰白和黄白次之。二斗水痕,即看盏内沿与汤茶相接处有无水痕。以汤花保持时间较长,贴紧盏沿不退为胜,谓之“咬盏”;而以汤花涣散,先出现水痕为败,谓之“云脚乱”。斗茶多为两人捉对“厮杀”,经常“三斗二胜”,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叫作“水”,点评两款茶的好坏可比“相差几水”

宋代,建州成为贡茶产制中心,北苑贡茶更因“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而声名鹊起。福建,在宋朝则以北苑贡茶、建盏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开创了一代斗茶比艺的茗饮之风。

斗茶之风兴于闽

斗茶,雅称茗战,源于福建闽北武夷山下的建安一带。唐冯费所著《记事珠》云:“建人谓斗茶为茗战。”是迄今发现最早记载斗茶的文字,点明斗茶早在唐代便流行在建州地区。

“取到了北宋,朝廷在建安设置了御茶园(俗称“官焙”),象于龙凤,以别庶饮,由此入贡”的北苑龙团凤饼茶名冠天下,北苑贡茶几乎独贡朝野。“前丁后蔡” (丁谓和蔡襄》担任福建转运使期间把建茶做成龙团凤饼入贡,受到了宫廷的极大赏赐。随着贡茶量的不断扩增,官焙所产茶已不足进贡,于是便从民焙(亦称私焙)中选出好茶补充。

空,影落寒江能万变。”著名诗人杨万里对茶百戏的变幻莫测也有生动描写。斗茶既是休闲放松,又是社交聚会,在长期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融中,斗茶文化日渐成形。

斗茶始于福建,而通过斗茶的风靡,斗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闽茶也在全国名声大振,造成“龙团凤饼,名冠天下”的效应,世人趋之若鹜,闽茶的辉煌翻开了历史崭新的篇章。

为了选取好茶进贡,负责收罗、运送贡品的转运使便对民焙的茶进行选拔,让各民焙的茶品进待比斗。这个选拨赛就是斗茶的雏形,苏东坡诗曰:“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描述的就是这个从“斗品充官茶”的选拔过程。

每年春茶出产之后,转运使、地方官员组织各民焙茶农在建安东溪畔、凤凰山下举办规模盛大的斗茶赛,参加的民焙达数百家之多,斗茶活动往往延续好几天才能品出高下。斗茶也由此渐渐成为茶农之间的比斗盛会,正如范仲淹《和章眠从事斗茶歌》所说:“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

伴随着朝野上下对北苑贡茶的极致追捧,宋朝的君臣们也对斗茶跃跃欲试,于是宫廷斗茶之雅事也随之形成。这种以评比茶的品质为初衷的斗茶,经帝王将相、王侯贵族、僧侣、文人雅士的积极参与和演绎,不断地发展完善,并最终成为宋代茶艺的极致体现。而在上层社会的推广下,斗茶也火速传遍民间,成为全民游戏。

“斗茶”是集茶的调制、茶的变化、茶的鉴赏、茶的想象、茶的品尝于一体的活动。斗茶在发展的过程渐渐增加了斗茶令和茶百戏等环节。“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提及了当时十分盛行的“分茶”;“纷如壁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著名诗人杨万里对茶百戏的变幻莫测也有生动描写。斗茶既是休闲放松,又是社交聚会,在长期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融中,斗茶文化日渐成形。

斗茶始于福建,而通过斗茶的风靡,斗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闽茶也在全国名声大振,造成“龙团凤饼,名冠天下”的效应,世人趋之若鹜,闽茶的辉煌翻开了历史崭新的篇章。

建盏:因“斗茶”盛极一时

俗话说“器为茶之父”。在饮茶之风大盛的宋代,各大名窑均有茶器生产,但因为建茶与斗茶的流行,宋人对名不见经传的建窑黑盏青睐有加,从而使建盏一跃成为宋代最有名的茶器。

斗茶兴于闽北,而建窑位于建阳市水吉镇,熟悉斗茶的建窑陶工得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在长期的制陶实践中逐渐设计出最适合点茶、斗茶的黑釉盏。建窑建盏的釉色纯正,施釉较厚,每只盏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口大足小的器型易于茶末的沉淀;口薄底厚易于保持温度;盏内因束口而形成的凸棱成点茶注水的标准线;黑色的盏釉更加反衬茶汤的鲜白。蔡襄在《茶录》中云:“茶盏,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杯微厚,燎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其他处出,或薄色或紫色,皆不及也。”

据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唐代中晚期,建窑已开始烧造瓷器以生产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黑釉盏而闻名。建盏因其色黑紫又名“乌泥建”、“黑建”、“紫建”,其中尤以免毫盏最为人称道,兔毫盏釉色黑青,盏底有放射状条纹,银光闪现,美观异常,宋徽宗赵信在《大观茶论》中《盏》篇云:“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在王公贵族、文人雅士们对建盏的极力推崇下,建窑的生产规模得以不断扩大,制作工艺也更不断精进,底足铭有“供御”“进盏”的建盏还一度作为贡品进贡宫廷。与此同时,建盏的火热还带动了浙江、江西等邻近多地区窑厂的生产,各地的黑釉窑产品在造型、胎釉等方面与建窑黑釉盏极为相似,可见当时社会对黑釉盏的需求之大。

建盏的流行,除了斗茶之用,其质朴简约、师法自然的独特艺术魅力,也与宋代文人士大夫追求自我、适意人生的生活哲学,以及“大道至简”、回归本真的审美情趣不谋而合,从而产生了大量咏赞建盏茶诗、茶词。岩傍偿不如苏轼《送南屏谦师》诗云:“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免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欧阳修《和梅公仪尝茶》诗云:“喜共紫瓯今宜酌,慕君潇洒有余情。”黄庭坚《满庭芳》诗云:“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等等…

建盏,已从一个单纯的饮茶器皿,上升到可以代表一个时代文化审美精髓的文化之器,象征着天工与人工的完美结合,代表了宋人对“中和”之美的极致追求与“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宋代以后,伴随着团茶的没落,散茶的诞生,宋式斗茶法、建盏便渐渐淡出了历史的舞台,但闽茶的故事还在继续,而从唐朝便诞生于闽北的“斗茶”也以不同的而貌与形式在福建产茶区扎根下来,成为茶区民间的传统。

斗茶的背后,是茶农们挖空心思研究茶叶的制作技艺,让福建的制茶技艺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并成为多种制作技艺的发源地。闽茶的唐代研膏、蜡面、建州大团,宋、元代的龙凤团茶,明、清的散茶制作都处于领衔全国的地位,乌龙茶、红茶、白茶三大茶类诞生于此,福建独占世界六大茶类发源地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在闽茶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斗茶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每一段辉煌的时期都伴随着这个传统活动的盛行,闽茶文化的千年璀璨,离不来斗茶的完美“助攻”与点缀。

宋诗赞誉下的北苑贡茶为何会流芳千古

九哥阅读(6)

宋朝的人爱喝茶,至帝王,至大臣,至百姓。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宋人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而茶事的文学和美学,也在这个时代被推向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诸多文献中都飘荡着北苑茶的芳香,对茶的盛赞数不胜数,从这些文献中可以得知,宋代的茶中,北苑为最。

茶诗之风盛行

宋·周绛《西溪丛语》说:“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为北苑,又为最。”古有“建溪官茶天下绝”之赞誉;明·保乔远在《闽书》说:“宋时建州之茶名天下,以建安北苑为第一,而今武夷贵矣。”闽北茶谚云:“药不经樟树不灵,茶不过武夷不香。” 建茶,指建州之茶,茶树遍布建州、南剑州、邵武军等三府各县,其地即现在的南平地区,俗称“闽北”。宋宣和年间状元黄裳在《茶苑》诗中指出“莫道南芽非北苑,须知山脉是东溪”。明确指出建茶产地范围和地理条件,其时闽北茶均以建茶名闻于世,北苑茶是以地名命名而已。

从宋朝的大量茶诗中,不难看出北苑茶是最为珍贵的,因其一直以来都是进贡给皇家的贡品。很多著名的诗人都歌颂过北苑贡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在全朝上下的茶文化熏陶下,人们对于北苑贡茶一直都是处于一种向往的心态。

北宋真宗咸平(公元998-1003年)年间,福建转运使丁谓造“龙凤初出世,名誉满京华”,龙团凤饼为文人学士咏赞建茶之代称。微宗赵信为了使“绅之上,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以建州北苑为背景,写了《大观茶论》。在文中写道:“本朝之米,岁修建茶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皇帝的赞赏,使建茶得至高的荣誉,进一步推动了建茶的发展。北苑龙凤茶发展的同时,壑源亦出团茶,四方有名。

由于北苑贡茶精美而良好的品质以及统治阶级的极力追捧,它不仅成为宋代茶业繁盛的物质性标志,而且也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推动着宋代饮茶风尚与文化潮流。北苑茶文化成为宋代茶文化中大有可观的一环,从古代诗人的字里行间即能体现。

以茶映射繁荣

古有“四艺”怡情,现茶事也多为消遣闲情雅致,北苑茶文化不仅是地域性的特色文化,而且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引颈着整个宋朝茶文化出现和美兴盛。宋代时候,文人雅士们,为了喝好茶,想出了许多花样,同时也开发了各种茶具。文人聚在一起,就要喝酒品茗,吟诗作赋,笔墨丹青是不可缺少的,当茶与诗,茶与画融合在一起的时候,算得上雅致之极。其中若是有北苑茶的身影,更为品味和尊贵的象征。

北宋·苏轼所写的《行香子·茶词》说:“绮席才终。欢意犹浓。酒阑时、高兴无穷。共夸君赐,初拆臣封。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干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暂留红袖,少却纱笼。放笙歌散,庭馆静,略从容。

这是一首描写酒和茶的诗句,主要在赞美皇帝赏赐的密云龙贡茶。上片写酒席宴会以君王赏赐的密云龙招待宾客,下片写品茶后众人醉意尽扫而飘然欲仙的神奇境界。诗词的大致意思是:华丽的宴席刚刚结束,可愉悦的兴致仍然那么的浓厚。喝完酒之后兴致就更加浓厚了。宴席上的朋友都在夸赞这皇帝赐予的御茶,拆开封印。仔细端详这芳香四溢的茶饼用金线捆扎,十分精美。

还有北宋词人黄庭坚在《满庭芳·茶》咏茶:“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纤纤捧,研膏浅乳,金缕鹧鸪斑……”

该词文笔清新,赞贡茶之神韵。先从茶的名贵说起,采摘十分讲究,讲究产地节令,且“日费数干工”,制成的方圆茶饼,故无怪要声传万里名动汴京了。

“碎身粉骨”二句以研磨制茶之法攀合将相报国之事,以贡茶之贵比之开业之功,着意联想生发,避实就虚。又赞这茶又能战胜酒醉风流,解除春天的睡意,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纤纤玉指,研茶湖水,捧精美茶盏,茶盏绣着金边,纹色如鹧鸪鸟的羽毛。说明好茶叶之外,还要有好水,好茶具,好的捧盏人,这才是品茶之道。

这些对于茶事的描绘和品茶的描写,无不体现出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反映出宋代文化生活的繁荣。

待客“以别庶饮”

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和待遇较为丰厚。宋代皇帝经常将贡茶赐给大臣们和皇亲国戚,借此表示皇恩浩荡以及自己的爱惜人才之心。并且,只有与皇室走得近的功臣、重臣才能有幸得到赐茶之恩。因此,能得到宫廷的赐茶,是值得士大夫大肆颂咏一番的,因为得之荣幸。

欧阳修曾有幸获得宋仁宗赏赐的一饼小龙团茶而感恩至极,倍加珍惜。欧阳修一生嗜茶,为后世留下许多茶诗和茶文,他有诗句日:“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欧阳公毕生引以为傲的是,他不仅在金銮殿上品尝过贡茶,还得过仁宗皇帝赐予的一饼小龙团茶,他在后来为蔡襄(茶录)所作序言中说得很详细:“茶为物之至精,而小团又其精者,录叙所谓上品龙茶者是也。

欧阳公在朝为官二十余载,才获此恩赐,这在他的饮茶史上确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这珍贵的恩赐是他企盼多年才得到的,所以他格外珍爱,舍不得品饮,“至今藏之”,只是偶尔捧玩而已。

欧阳修为蔡襄《茶录)写序是在嘉九年(1064),由此推算,当时这一饼御赐小龙团已经珍藏了两年。欧阳公和东坡公品著都推崇小龙团,当年蔡襄所制贡茶在朝廷中被视为珍品,成为茶之至尊。

彼时,贡茶也是走亲访友特别尊贵的礼物。北宋诗人王安石曾将皇上赐予的龙凤团茶的一部分寄给弟弟,并作诗《寄茶与平甫》:“碧月团团堕九天,封题寄与洛中仙。石楼试水宜频啜,金谷看花莫漫煎。”以茶之贵重衬托出兄弟之情深。从“蓝月亮完全落入九天”来判断,应该是皇帝赐的龙凤茶。

对于北宋的文人士大夫来说,北苑贡茶是皇帝对他们多年来鞠躬尽瘁的肯定。与此同时,北苑贡茶也是宋代人际交往中最珍贵、最雅致的赠品。

借茶托物抒情

宋代文化繁荣、理学昌盛,文人更注重内心的塑造和道德修行的培养。文人志士对茶文化的传承,增加了旷远寂静的感觉,宋代的文人志士赋予了北苑贡茶丰富的文化品格,以茶为媚介,托物抒情,托物言志。咏茶也成为了他们热衷于哲思的修身方式。

以苏轼脍炙人口的《望江南·超然台》为例:“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首诗是苏轼暮春时节登上超然台有感而发,作者通过自己新火煮新茶,借茶抒发自己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以茶抒情,苏轼是集大成者。苏轼与茶结缘终生,几乎到了嗜之成癖的地步。在他的咏茶诗词里,茶是优裕闲适生活的标志,是困顿仕途中的安慰,是真垫深厚友谊的纽带,亦是创作灵感兴会的媒介。苏轼的咏茶诗词还是反映民间疾苦,折射社会现实的一个载体,一把利刃。他以对茶的挚爱,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茶文化遗产

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也喜欢借茶诗寄托心情,在《鹧天寒日萧萧上琐窗》里写到:“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这首词写于深秋某日,以秋景寄离愁,凄婉情深。上阙写诗人昨晚以酒作乐,借助酒精暂时忘却现实生活的烦恼。而她马上又领悟到灯火阑珊处,酒后更喜团茶的清苦,这是诗人对人生的领悟:从今往后,喝酒就随意了,不必强迫自己买醉。想来,还是要经常喝茶,敲开一块茶饼,湖一壶水,坐看庭前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斯人已去,生者当坚强。诗句看似凄婉情深,又不同于一般的怨妇,她在词的最后给自己加油,要摆正心态,学学陶渊明,隐居田园。东篱菊花盛开的景象,与开头“寒日萧萧”形成鲜明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为宋茶中的“霸主”,北苑茶在诗人的笔下出场率甚高,正是他们在品赏北苑茶的同时,静思玄想,或契阔长谈,才有所感悟,通过诗歌抒发高洁的志向和人生的哲理,以及自身品格修养的理性锻炼,在一品一饮中寻找自然、淡泊、淳朴的心灵乐士。北苑茶也完成了从物质性向精神性的质的超越。

独领宋茶风骚的北苑贡茶

北苑贡茶,是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特产的历史名茶,始于唐盛于宋,历经了五代闽、宋、元、明四个朝代,历代朝廷都在建安北苑(今建)建立“龙焙”,并遣使臣督造贡茶,持续御贡458年,名冠天下,曾经独领风骚数百年

北苑产茶溯源

据《嘉靖建宁府志》记载,南朝萧齐年间(公元420-589年),建州已广泛种茶并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唐代陆羽的《茶经》(公元758年左右),就有关于建瓯茶叶的记载:“岭南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其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古代建州的地域基本是今天的南平市,唐代建瓯为建州的州治,陆羽说的建州就是指当今的建瓯。从东汉到唐朝建贩分别称过建安县、建安郡,唐代隶属建州,到了宋朝,建瓯分为建安、瓯宁两个县,隶属建宁府,宋时凤山是隶属建安县的,历代州治、府治,路治都是设在建瓯,1913年建安、瓯宁两县合并,成立建瓯县。

到了唐德宗建中年间(公元780~783年),常衮来福建任观察使,改革了建安的制茶工艺,据宋人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常衮“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贯其中,故谓之串。”这就是所谓的研膏茶。研膏茶属于团茶(也称片茶)。唐朝末年,建州张廷晖,在凤山开辟了方园三十里的茶园。王审知在福建建立闽国后,龙启元年(公元933年),张廷晖把凤山这片茶园送给了官家。由于闽国的地域是以福建为境,而凤山在福建的北部,便把凤山这片地方称为北苑,由此北苑才开始见称。

北苑贡茶的辉煌历史

五代时期,王延政在建安称帝后,把建安的茶园全部占为官有,官家茶园在建安有了较大的规模。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每年春茶开采之季,官家都要从所辖的六个县派数干役夫前往建安采造官茶。

闽国灭亡后,南唐后主李煌派官员到建安凤山监制“建茶进御”,凤山北苑茶焙是被指定为专制“龙茶”的茶焙。南唐时建州已有官焙、私焙总计1336所,其中官焙有38所。建安官焙和北苑龙焙主要制作研膏茶,茶叶采制有采、蒸、捣、拍、焙、穿、封七个工序,茶芽蒸后,碾成膏状,然后压成茶饼、茶饼中间留有孔洞、焙干后,十余饼串为一串。后来北苑又制成了腊面茶。腊面茶是通过揉压,去掉部分茶汁,减少了苦涩味,腊面茶的质地较细,表面光润如腊,所以赐以“腊面”之称。

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宋太宗派遣官员到建安北苑专门监制龙凤贡茶。把使茶膏压模定型的模具,刻上龙、凤、花、草图案,显示了皇帝的专贵,及其与平民的区别。龙凤茶开始进贡的数量不是很多,至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每年进贡龙凤不过四十饼,约五斤。

咸平年间(公元998-1003年)丁谓担任福建转运使,并负责监造北苑龙凤御茶,突出抓了早、快、新。据他自己记载,“社前十日即采其芽,日数千工聚而造之,逼社即入贡。”从采茶到入贡不过十几天时间,欧阳修的诗句称:“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之为社日,社前茶就是在社日前采制的茶,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北苑茶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先声夺人,在众多茶品中独占头魁。丁谓撰写的《北苑别录》极力宣扬了经其监制的北苑龙凤茶.北苑茶知名度倍增,誉满京华,号为珍品。丁谓时每年进贡龙凤茶每种五斤,而的乳以下的品种每年上贡则达18465斤。丁谓后,建安年产茶发展到三十万斤。

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蔡襄为福建转运使,把过去八饼为一斤的茶饼(大团茶),改为二十饼为一斤的小茶饼(小团茶),茶饼的直径一寸五分左右,茶饼的表面印上精致的龙、花、草等图案,茶饼除圆形的外,还有椭圆形、四方形、棱形的。蔡襄采用鲜嫩的茶芽作原料,并改造了制作工艺。北苑茶不论在质量上,还是社会声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北宋高承在《事物纪源》中说:“团茶为茶之至精,而小团又(大)团茶之精者”,《宣和北苑贡茶录》中则说:“蔡君漠将嘈,创造小龙团以进,被旨仍岁责之。自小团出,而龙凤(大团)遂为次矣”“欧阳修评价说,蔡襄始造小龙芽以进,其品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其价值金二两。”蔡襄之后,负责监制北苑贡茶的官员都力图刻意求新花样不断翻新,品质不断提高。

元丰年间(公元1078~1085年)继小龙凤团后,又创制了密云龙品种,此后又有了瑞云翔龙、上品拣芽、贡新铸、御苑玉芽、万寿龙芽、无比寿芽、白茶、长寿玉圭、太平嘉端等等。北宋时北苑茶每个品种上贡时限为五年,五年后就不再加工和上贡。《宋史》载:“大观以后制愈精,数愈多,胯式屡变,而品不一。”最盛的时候,北苑一年上贡茶的品种多达四十多种。

北苑贡茶之所以能力压群芳,名冠天下,还因为它在采造过程刻意求精。据《东溪试茶录》记载,制作龙凤团茶总的要求:“择之必精,濯之必洁,蒸之必香,火之必良”。北宋大观年间(公元1107-1110年)宋徽宗皇帝写的《大观茶论》“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夫茶以味为上,甘香重滑,为味之全,惟北苑、壑源之品兼之。”宋徽宗对北苑贡茶“甘香重滑”的品质特征给予高度赞赏,并提出了“清和澹静”的茶道精髓。

北苑茶艺最为精妙的要数分茶。分茶技艺大约始于唐未宋初,到元末明初时仍很盛行。北宋初年,陶谷在《茗录》记载:“茶至唐始盛,近世有下汤运七,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时人谓茶百戏。”陶谷所述的“茶百戏”便是后来的“分茶”。表演时,“碾茶为末,注之以汤,以宪击拂”用团饼茶研末,以沸水冲点搅动,此时,盏面上的茶乳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图纹来,山水云雾,花鸟虫鱼,恰如一幅幅水墨图画,故也有“水丹青”之称。

北苑贡茶的衰落

随着宋朝的衰败,到了元代,北苑茶也日渐衰落。导致衰落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蒸青散茶,在全国被饮茶者接受而逐渐兴起。散茶的制造工艺是蒸青、操捻、烘千,比团茶简单。茶味真纯,茶香自然,饮用方便,价格也比较便宜,而团茶的制作极度糜费,最盛时造一斤茶饼,要花六百多个茶工。饮茶时又要炙茶、碾茶、罗茶,忙好一阵子。二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官方在武夷山九曲溪的第四曲处又创建了“御茶园”,专制贡茶进贡朝廷。同时,元代的饮茶方法也有很大的变化,武夷茶则乘时而起,与北苑茶争名斗艳。三是明朝洪武二+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罢贡北苑龙凤团茶,改贡散茶,由此北苑龙凤团茶结束了从南唐末期到明朝初期持续了458年的贡茶地位。

百年福建茶的复兴之路

九哥阅读(4)

“闽中茶品天下高“。福建自古名茶辈出,首创了红茶(烟熏小种红茶和功夫红茶)、乌龙茶(阙北乌龙、闽南乌龙)、茉莉花茶、白茶,并产黄茶、砖茶,连同绿茶等,形成六大茶类七种品类俱全。其中乌龙茶、白茶、茉莉花茶、正山小种红茶属中国特种茶。

背靠强大的茶叶供应链,福建茶帮历史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清代,福建茶叶出口主要有一南一北两条万里茶路,一条是从武夷山出发,终点为俄罗斯恰克图的北线,一条是从武夷山转口海港,直达英国的南线(前期广州,后期福州)。据海关资料,到光绪四年(1878年),福建茶叶出口达80万担约占当年全国年出口总量的1/3。

繁荣的茶叶贸易成就了大批福建茶商。彼时,富甲天下的广州十三行四大富商潘伍卢叶,其中三家潘伍叶祖上都是福建人。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就对《茶道》介绍,八马茶业的前身正是百年前盛行东南亚的“信记”茶行。

但19世纪80年代以后,闽茶在内的整个中国茶业便陷入了急剧的衰败,成为中华民族百年沧桑史中的一声无奈叹息。

沉寂百年之后,中华掀开复兴篇章,闽茶也迎来了继宋代、清代以来,历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饮”领复兴。

从绿野荒踪到最美茶乡

1939年,福建岩茶红茶的出口降到历史冰点,全年只有2万5千担。陈橡先生的《武夷茶三起三落》中记述道,“岩茶虽尚能维持三百担左右,但较之最盛时期输出五万余担,已不及十分之一。茶园听其荒芜,大半是正岩茶,因原岩主远在南洋,或因资金缺乏,大多是荒芜了、减产了,能够维持原状的十不及一。

另据林馥泉先生文章写到“武夷茶业全盛时期已过去……野草杂木竞相争长,茶丛已无生长余地……昔时武夷茶山面积当在万市亩以上。

受制于清末民初乱世纷扰,包括武夷山茶在内的福建诸多茶产区都是一副“茶园荒芜,茶厂废弃,茶商无踪”的景象。据《福建省志农业志》记载,1936年全省只有33个县产茶,共有茶园54万亩,产茶12250吨。抗日战争爆发后,茶产更加一落干丈,到1949年全省只剩茶园27.7万亩,产茶3843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福建茶业终于能得以休养生息,逐步恢复。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通过新建茶园补助款、无息贷款和奖售肥料等扶持政策,在集体所有制下垦荒发展集中连片专业茶园,使茶园面积恢复到解放前的高峰水平,茶叶产量逐步提升。其后,闽茶迎来了1970到1983年十多年的飞跃发展期,茶园面积翻了一倍多。据统计,从1952年到2002年,五十年间,福建茶园面积增加了4.8倍。2013年福建省茶园面积首次突破20万公顷达到20.1万公顷(等于301.5万亩)。截至2019年福建省茶园面积发展至21.98公顷(329.7万亩),比1949年增长11.9倍。

茶园面积增长的同时,福建省茶叶产量增长更是惊人。1952年福建省茶叶产量仅为4900吨,到2002年,福建省茶叶总产量增加了28.2倍。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后,福建省茶叶总量从2011年的27.7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46.1万吨。

如果说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的增加还更多是从数字上看问题,那么如今遍布全省,风情各异的处处茶乡,让人不得不感慨盛世兴茶。《茶道》杂志社从2013年启动美丽中国·寻找福建最美茶乡暨采风摄影大赛以来,先后探寻、发掘了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霞浦的元宵绿茶、福州茉莉花茶、政和白茶以及寿宁高山绿茶等数十个醉美茶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从北到南,闽北、闽南、闽东三大传统茶产区不断做大的同时,福建除了个别海岛,基本每个县都是茶叶县,涉茶县高达76个。茶,这片黄金叶已经全面盛开在八闽大地。

从追求产量到提质发展

当福建产茶县、茶园面积、茶业总产量不断攀升之时,福建省茶园亩产增速更为喜人。从数据来看,2020年福建省茶园面积比1949年增长了近12倍,同期茶叶产量却增长了94倍,也就是说茶园亩产增长了近8倍。从2003年开始,福建省便不断蝉联茶叶单产全国第一的殊荣,平均每亩产量近百斤。福建以全国排名第五的茶园面积,长期霸榜全国干毛茶产量首席。

取得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福建对茶树优质资源的保护,对茶叶良种育种的长期努力。据统计,福建省拥有国家级茶树良种26个、省级良种18个,无性系良种推广面积达95%以上,远远高于全国46%的水平。目前,福建省每年出圃茶苗超过50亿株。

 

在茶叶亩产不断刷新记录之际,福建省在绿色发展观指导下,多年来还在持续推动茶产业由过去的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最早我们注重茶叶产量,没有为茶树营造适宜的微生物环境,相反通过施肥导致土壤板结、茶叶质量不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案首席岩茶厂厂长杨文斌介绍,从2016年开始,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作为科技特派员,手把手传授茶农,采用“有机肥+绿肥”的方式来改善茶园土壤。生态茶的种植方法使得当地茶叶“质”“量”俱佳,大受市场欢迎,当地茶农年入二三十万已经不是新鲜事。

燕子案生态茶园的发展,是福建推广科技特派员制度,不断应用科技力量推动茶业升级的一个缩影。二十年前,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深入总结基层实践、科学深化提升,推动了科技特派员制度这一农村工作机制在福建茶业,进而在全国农业的大面积推广。

二十年来,福建省不负所托,坚持和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将生态调控、农艺改良、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先进科技研究成果付诸实践,全国率先倡导茶园不使用化学农药,全面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持续推进福建生态茶园建设,从而保证福建茶叶的质量安全,推动绿色优质产品供给。“茶叶不打药,打药没人要”成为福建茶界的共同认知。截至2020年,福建省已经打造了1200个茶叶全程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生态茶园占全省茶园80%以上。

在做好茶科技这篇文章的同时,福建省多年来还严格实施“放心茶”工程,建立健全茶叶质量检测体系和可追溯信息管理平台,大力开展茶叶商品地标认证工作,采取源头监管、生产监控、市场抽检举措,从茶叶生产、加工、包装到销售,对闽茶质量进行层层把关。

2018年,福建省印发了《关于推进绿色发展质量兴茶八条措施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推进产业和生态相协调。从2018年开始,福建对于毁林种茶,以及在坡度25度以上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山地新开垦茶园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严厉打击。科技、监管和生态保护夺冠齐下,推动闽茶品质不断提升,目前名优茶产量已经占到闽茶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福建茶帮再现辉煌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燕子案生态茶园,欢喜之余不忘叮嘱,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他对乡亲们说,“过去茶产业是你们这里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今后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诚然,近四十年来,正是得益于大念茶业这篇致富经,众多福建茶农茶商走上了富裕之路,福建茶帮也恢复历史荣光,在商界大放异彩。

1985年,安溪县贫困人口31.37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396%,安溪是名副其实的国家贫困县。由于茶叶不值钱,很多安溪人为了吃饱饭,只能把祖传的茶园扒了,种上水稻、地瓜。当年,国家把茶叶从一类物质改为二类物质,茶农可以自主经营茶叶后,穷则思变,爱拼敢闯的安溪人开始挑着担子,骑着自行车,打开了新茶路。北京茶市的改变是福建茶商的经典之战。彼时,北京市民还普遍最爱喝茉莉花茶,正是一个又一个安溪茶商,靠着一双腿不断上门软磨硬泡,让安溪铁观音终于能够摆上货架,为北京市民所接触和接受,并逐步风靡全国。

 

华祥苑董事长肖文华就对《茶道》回忆道,安溪铁观音先是从一斤数元上涨到20元一斤,到了90年代晚期已经上涨到120元一斤。当铁观音一斤上涨到180元的时候,肖文华当时甚至都难以置信。

凭借着愚公移山的精神,铁观音掀开了闽茶“饮”领消费风潮的大幕,并形成了覆盖全国的茶叶销售网络。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福建人在全国各地开设茶店、馆、庄多达15万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2010年,这一数字翻了一倍,达到100万人。其中,仅安溪县就有10万农民大军走南闯北打市场,在全国各地建立了3万多家茶庄、茶店和茶叶公司。2011年,当闽茶中国行举办北京站活动时,北京福建茶业商会会长高晨生不无感慨,在京的福建茶商已经将近两万人。

 

借助遍布全国的福建茶商形成的强大市场网络,福建茶市成为了全国的风向标,福建流行喝什么茶,全国就跟着喝什么茶紧接铁观音,正山小种、金骏眉红遍中国,岩骨花香飘香宇内,白茶强势崛起,几十年间福建各大茶业商帮各领风骚。

如今经过几十年发展,福建形成了从种植、加工、营销贸易、产品包装到物流运输、餐饮旅游的庞大茶业产业链,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据统计,从2011年开始,福建省涉茶人口就突破300万,约占全省人口的十分之一。

到2017年,安溪县涉茶人口已经达8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半以上来自茶产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5年起连续三年入围县域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福鼎全市目前60多万人口中约有40万人涉茶,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0万余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超过一半来自茶叶。在带动家乡发展的同时,福建茶帮也把茶叶致富经带到了全国各地。翻开云南、贵州等新晋茶业主产区的发展史,可以找到很多福建茶商的身影。

“武夷岩闽茶也再次成为福建的靓丽名片。“安溪铁观音”茶”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中国茶叶十大区域公用品牌,福建省34个茶叶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2018年,福建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达1035亿元,规模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唯一茶产值过干亿的省你。

百年复兴,福建集我国最著名的茶叶产地、消费地、集散地和重要的茶文化传播地为一身,再上层楼。无愧“世界茶叶看中国,中国茶叶看福建”评价。

喝茶真的会造成贫血吗,怎么喝茶才能不贫血

九哥阅读(5)

只要膳食中铁的供应充足,特别是有鱼、肉类富含血红素铁的食物,喝茶不会导致贫血。事实上,福建、广东居民喝茶往往很浓,但这些地方并不是贫血发生率最高的地区。摄入红茶提取物或喝浓茶可能降低铁的吸收率。不过还有研究证明,如果喝的茶不是特别浓,只是用茶水来替代日常饮水,并不会影响到铁的吸收。

茶完全不影响铁在肠道中的吸收,只是在直接遇到铁的时候,茶里的多酚类物质和铁形成复合物,降低铁的吸收率。而且,这些铁必须是“非血红素铁”才会受到茶的影响——也就是说,猪肉、牛肉、羊肉、鱼肉等食物中的铁不会受到影响,只有木耳、芹菜等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才会被影响。而且,如果多补充维生素C还可以部分消除这种负面效果。

是谁“偷”走了我的铁?

余华《许三观卖血记》里有这么一段:许三观为了给惠肝炎的儿子一乐筹钱治病,一路北上赴上海卖血,林浦是他此行的首站。为了能多卖点血,他走到一条河边,用只破碗留河水喝。哪怕河水又脏又冰,他也是硬着头皮喝下去。附近的居民看不下去,便请他进屋喝碗热茶,他接连喝了四碗热茶。如果许三观卖完血这样牛饮茶,恐怕就容易贫血了。

作为人体的必需元素,铁在正常成人体内的总量为71.63~89.54毫摩尔/升其中,约2/3有生理活性,1/3为贮存铁。具生理活性的铁,以血红素和血浆的转铁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铁是血液最名副其实的“老铁”。

不过,老茶鬼们要注意了,你所热爱的杯中之物,很可能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偷”你身体中用来造血的铁元素。国外有研究指出,进食前后大量饮茶会导致铁的吸收率下降达60%,血清中铁蛋白水平与进餐时饮茶呈负相关。1995年,意大利科学家研究认为,缺铁性贫血患者服用非血红素铁盐治疗时,若用茶水送服,会影响疗效。国内也出现过多个因饮茶过量而致缺铁性贫血的病例。

人畜无害、有益健康的茶,怎么就变成“吸血鬼”了呢?大家都知道,茶中含有茶多酚。它的保健功效,无需多言,抗氧化、抗辐射、抗癌、消炎……那是“杠杠的”但,它并非是十全十美的。

茶进入人体胃肠道后,会同三价铁离子(Fe”)形成不溶性的鳌合物,排出体外,造成铁流失。而且,大量多酚类物质的存在,会抑制胃肠活动,减少对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另外,由于维生素B同红血细胞形成有关,茶多酚与Bi2之间存在络合现象,相当于助攻,增加了患贫血的几率。所以,在无偿献血后,医务人员也通常会提醒,献血后短时间内,尽量不要喝茶。

尽管如此,又有专家指出,上述这一系列反应只针对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则无碍。而且,茶叶还含有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

此消彼长,看来,饮茶与铁营养的关系很微妙,不能简单片面地看待,要综合考虑个人的饮食结构。比如,饭菜中有鱼有肉,这类食物富含血红素铁,饭前饭后喝茶问题就不太大。对于无肉不欢者,更是不用担心了。若是茹素者,食物中铁含量少,那进餐前后喝茶就要有所节制了。

贫血最爱找谁?

缺铁性贫血,往往也是会“挑人”的。它“欺软怕硬”,专爱找女性、婴幼儿、老年人 “下手”

我们先来读一段小说。

清代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一回,众小姐在燕老总的私家花园里品茶,细数历代茶事。论及饮茶的利弊时,燕紫琼说:“家父所著《茶诫》,亦是劝人少饮为贵;并且常戒妹子云:“多饮不如少饮,少饮不如不饮。况近来真茶渐少,假茶日多;即使真茶,苦贪饮无度,早晚不离,到了后来,未有不元气暗损,精血渐消……”

燕老总虽为武将,却不是个大老粗,而是一个细心的好父亲、一个体贴的老“暖男”。他劝女儿“多饮不如少饮,少饮不如不饮”是很有道理的。燕紫琼正值妙龄,按现在的话说,正当青春期。现代医学表明,女性在月经初潮时,经血量多者可达100毫升,少者也有10~20毫升,多饮茶或饮浓茶,就很容易引起少女缺铁性贫血。

湖南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的几位医务人员在诊疗15例(男2例,女13例,年龄16-46岁)缺铁性贫血患者时发现,他们都长期喝浓茶或有嚼食茶叶的习惯,有的饮茶量可达200~450克/月。铁剂治疗2个月后,效果不佳。但,停喝浓茶后,血红蛋白迅速就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无独有偶。湖南衡阳县人民医院的医师曾收治过11例月经失调伴有严重贫血惠者,年纪在25~46岁之间。追问病史,她们都有喝浓茶的习惯,少则3年,多则8年。她们喜欢喝浓绿茶,日饮50克以上,多者达80克。光喝还不过瘾,连茶底也嚼碎咽下。这绝对算得上资深老茶鬼了。她们的症状主要是月经失调、白带增多,面色苍黄,头发枯黄,舌苔黄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舌痛及感觉异常。人老珠黄,影响了颜值,还惹了一身病,喝茶喝伤了。据诊断结果,这些患者的贫血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血清铁含量也降低。由于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浓度下降(<80克/升),血液携带氧的能力减弱,全身组织和器官发生缺氧,进而影响正常的生理机能,导致月经失调。至于舌痛、感觉异常,可能是舌乳头及口腔黏膜的代谢受缺铁性贫血影响所致。

从这两个临床案例不难看出,湖南人爱嚼槟榔,也爱嚼茶叶,这是他们的生活习俗。尽管茶含有膳食纤维,可助消化、通便,但若有农残,“吃”茶无异于服毒了。

女性在经期时,不宜饮浓茶,孕期、临产和哺乳期更是不宜。茶富含咖啡碱,该成分具兴奋作用,会增加孕妇的心、肾负担,易诱发妊娠高血压,不利胎儿健康。临产期间,咖啡碱会引起心悸、失眠,令产妇精神疲惫,易造成难产。至于哺乳期,胃粘膜吸收多酚类物质后,进入血液循环会产生收敛作用,从而抑制乳腺分泌。再加上咖啡碱这一天然兴奋剂的作用,母亲不但睡不好,咖啡碱会随着乳汁被婴儿吸收,引发肠痉挛,出现无故啼哭。所以,各位年轻妈妈或准妈妈们,为了您和宝宝的健康,能不喝茶就不喝了吧。

那么,为什么老人家也是贫血“惦记”的对象?不是饮茶益寿吗?

有数据显示,30%以上的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老年饮食比较清淡,以素食为主,且偏向于把蔬菜煮得烂熟,便于咀嚼,这会影响铁、叶酸、维生素B12等营养成分的摄入,而这些成分都是生成红细胞的原料。

怎样喝茶才不贫血?

喝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特别是爱喝茶的人,一天不喝茶就好像白过了。

对于喝茶喝成缺铁性贫血的人,大多是平日嗜茶如命或喜饮浓茶者。若要他们马上戒茶,恐怕会比生病还要难受。所以,如何科学饮茶很关键。

老茶鬼们,准备好小本本,下面划重点。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给嗜茶者们分享几点建议,既能乐享尽享佳茗,又能预防缺铁性贫血。

饮茶适量。不是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每月饮茶量不宜超过200克。当然了,这也因人而异。

不宜过浓。茶喝得太浓,除了易造成缺铁性贫血,还容易“茶醉”,出现呼吸急促、头痛、恶心、浑身无力等症状。在茶类的选择上,绿茶,尤其是晒青绿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普洱生茶,多酚类含量较高,过浓就会“偷”走更多的三价铁离子。黑茶,经陈化后,多酚类物质下降40%左右,而红茶,在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减少,茶黄素、茶红素等对汤色、滋味起重要作用的物质含量增加。因此,就铁元素的吸收而言,黑茶、红茶比绿茶来得更“友好”些。

饮茶有时。饮茶要适时调整时间,尽量不要在饭前半小时饮浓茶,以减少茶多酚与食物中铁离子接触结合的机会

补充营养。爱茶人,或者从事茶叶工作的人,如茶艺师、茶店销售人员、评茶员等跟喝茶打交道的从业者,平日应注意补充一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如瘦肉、蛋、动物肝脏、绿叶蔬菜等,给自己加加油。

经期、孕期、哺乳期女性,生长发育期的少儿及患缺铁性贫血者则不宜饮茶。不过,男性不在此列。男人轻度贫血,反而有益健康。人的血液自带自动更新功能,一般每4个月红细胞需要“刷新”一次,因而献血会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加新生血细胞。难怪,很多形容男子的词,都带“血”字,如“有血性”“血气方“铁血男儿”等等,“血槽”满满的。

品读大红袍 访武夷古窑

九哥阅读(6)

每次到武夷山,几乎都是一次品茗之旅。武夷山的风景对我诱惑不大。一个天空净朗的周末,与朋友一道专程驱车前往武夷山,可以说这次武夷之旅没有他事,就是喝大红袍。

那天早晨从小城出发,在福州稍停,经五个多小时行车,中午抵南平吃午饭,晚饭就落在武夷山。如今去武夷山因有一段高速可走,整个过程畅快了许多。晚饭后便开始喝大红袍,依然在十方堂,顺便看望了我寄养在十方堂的那把壶。

堂主柳英说:明天带你去一个特别的地方喝大红袍,然后去黄村吃牛头。要特别一说的是,黄村的牛头在武夷山颇有名气,现在想来,还会直流口水。如想吃,都要提前一天预约,该店每天只做两个牛头。

此前,草屋风铃向我说过这个地方,说了许多那方地的妙处,感觉绝对与别处不一样。有青山绿树环抱,流泉潺潺身边过,有古窑址诉说着遥远的辉煌。后来又在她的博客上看了照片。激起了我的欲望,于是这次专程前往喝大红袍。

车沿着乡间水泥村道蜿蜒,满目青翠的绿迎面而来,那种绿像是专门请人洗过了—般清新,看不到青山挂白。公路两旁开满了黄色的毛茛花,高低不一,在风中摇摆不定,像一群村童在路边跳橡皮筋。荷田里的荷花向我们点头致意,这时却如古代学童,摇头晃脑朗诵古诗,有蜻蜓立于花骨尖上,做思想者状。此时我们用现代的交通工具,行走在古意悠然的村道上。极少见到行人,带着绿意的山风掠过车窗,裸露的皮肤上有阵阵凉意泛起。一路宁静。大白鹅在田头水边戏闹,这种家养的大型水禽在武夷山随处可见。

柳英说,这次带我们到遇林亭古窑址旁喝大红袍。

遇林亭古窑址,分布于莲花峰下的三座小山岗上,顺着青山而建,溪水潺潺,草木丛生,现在也成为武夷山旅游区的一部分。

这个建于北宋年间的古窑,位于武夷山风景区西北部的低缓山谷中,一条小溪从这里向南流入九曲溪。古窑址面积6万多平方米。发现于1958年,1961年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2000年间,福建省考古队在此进行了3000多平方米的科学发掘,使这座沉睡了近千年的古窑显露出真实的面目。再现曾经辉煌的历史风采。

遇林亭窑址是我国宋代八大窑系中的窑址之一,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宋代古窑址。武夷山遇林亭窑址属半地穴式焰平斜面龙窑,它顺着山坡而建,烧窑时就像一条俯冲的火龙,故名为龙窑:又像一条向下爬行的蜈蚣、蛇,故又称为螟蚣窑、蛇窑,一经挖掘现世。就被列入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于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武夷山产好大红袍,也应该产喝大红袍用的好器具。就如安溪产铁观音,而临近的德化产瓷器,相得益彰。遇林亭古窑产的著名兔毫盏,为宋代流行的斗大红袍习俗增添了光彩。

遇林亭龙窑当时产量惊人,同时也烧制成了不少罕世珍品,虽然只是民窑,却也深受宋徽宗青睐。所产的描金彩绘黑釉盏,据说在在国内传世品仅有3件,多年前均已流往境外,其中一件被日本藏家收藏。

说起遇林亭,有一个美好的传说流传至今。相传北宋年间,中原大地兵灾四起,百姓为了避开战乱,纷纷向南逃难。一日,一位北方林姓的商人逃至武夷山,在风雨亭内避雨,恰巧在此遇到两位同姓林的族人,一为景德镇制陶师傅,一为当地人,风雨亭四周山场所有者。三人相见甚欢,又同属林姓,倍感亲切。于是商定在此利用独特山场优势与各自的才能,建造窑场,在三人努力下,终于陶窑建成,烧制出的瓷器大受好评,成为武夷山斗大红袍器皿,声名远播,三人为纪念当初的相遇,便将当初相聚的风雨亭更名为“遇林亭”。

我们一行经过当年的龙窑,还能见着散乱的模具,躺在一条长长的斜窑里。再往前行,有一条小路,没于草丛问。清澈的小涧流与其相伴,一路上有欢快的水声低吟浅唱。来到喝大红袍的所在,竟然是一处依水而筑的小木屋。一道小瀑布就在木栏边上,一架水车安静地呆着,因为水大,没能冲着水车。泡大红袍的水就是从边上引来的山泉水。柳英带来了好大红袍,娴熟地泡着。在这里,完全脱离了尘嚣,只有流水的妙音与大红袍香,还有从山中传来一两声乌鸣。找着这样一处喝大红袍的地方,好水与好大红袍相逢。朋友与朋友相聚,山风与绿叶互相致意,我们吃大红袍,似乎也把自然的纯真之气韵呷入肺腑之中。身边的流水与岩石亲密私语,这水来自林木高深处,是大地的乳汁,以此水泡大红袍,是大红袍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品着岩骨流香韵味独特的武夷岩大红袍,欣赏着三叠瀑布的美妙舞姿,这喝大红袍,已不仅仅是喝大红袍……

《印象大红袍》一叶带三业

九哥阅读(11)

作为《印象大红袍》的执行导演,王潮歌在世人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激情: “为武夷山打广告,为大红袍打广告,我无上光荣。”

于是・印象大红袍剧场被设计建设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茶馆。这个茶馆建在武夷茶博园西南侧、崇阳溪东侧河岸。以全球首个360度全旋转看台为中心。茶馆的外景舞台分成仿古民居表演区、高地表演区和沙洲地表演区,四面相连,视觉半径超过两公里,绵延出万米长卷的壮阔景象。置身其中,不仅能将武夷山最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尽收眼底,还能体会九曲溪溯流而下、直通天道、如入苍际的感觉,更有穿着民俗服饰的侍女递上一杯中国“茶王”大红袍,让观者一品芳茗。

演出现场,以仿古民居表演区内印象大红袍茶楼里可爱的胖老板与朋友们聊天开场。说话间,360度全旋转看台开始转动,通过不同表演区依次表演,观众被带入了唐代卢仝品茗著诗的画面中。

茶仙卢仝曾在他的《七碗茶诗》中写下“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的句子,茶楼上悬挂有“七饮大红袍”的匾额即源自此诗。

演员化身为卢仝的模样,且歌且舞,吟诵着“一年之间一壶茶”“你我杯中行”的诗句;之后的歌舞表演。也根据卢仝的七次泡饮依次分为七幕。从盛唐笙歌到竹林群舞,从“实景电影”讲述玉女峰、大王峰以及大红袍的神话传说到红衣少女竹筏漫游,再到炒茶表演,每一幕的转化都以“诗人”对茶的歌颂过渡。观众将随着看台多达13次的旋转欣赏到张艺谋团队倾力打造的夜色武夷山。在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之间,人在景中、景随人动。

《印象大红袍》作为“印象铁三角”出品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自然深深打上了张艺谋的印记。整场演出70分钟,张艺谋团队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样的“团体操”表演来集中展现了武夷山茶文化的精彩。

在节目高潮阶段的炒茶表演一幕,160名女演员在高地表演区依次排开。他们化身为采茶归来的女子。相聚一台,翻转手中的簸箕、舞动绿色的叶片,在震天的音乐中,用舞蹈的肢体语言展现了岩茶的制作工艺,伴以绚丽的灯光、优美的音乐,令人仿佛置身茶叶丰收的景象之中。而在沙洲表演区上的竹林歌舞,几十位身着绿衣的少年。每人擎起一根重达20多斤的竹杖,随着他们的舞步。一座流淌的竹林浮出水面,阵阵鼓声中有人在林间肆意地飞翔。有那么一瞬,真的很想冲上前去,置身其间,成为他们中快乐疯狂的一员,随着歌舞的节奏,放歌天地,望眼星辰。去探知茶之道、人生之道。

除了首次采用360度全旋转式看台,《印象大红袍》还发明了一项叫实景电影的演出形式。15块电影银幕有层次地安放于崇阳溪畔。在观众可接受的视觉宽度内,以真实的山水景观作为放映空间,15块银幕联动放映,跌宕有致地演绎着在武夷山流传了几百年的大王和玉女的动人爱情故事。“那是谁的爱情等了500年?又是谁的思念栖息在山底?”当观者还沉迷在如梦似幻的景象中时,“海枯了,再挖一个海,石烂了,重塑一座山”的誓言通过演员的诵读声声入耳。同样在这个名为“神话传说”的篇章里,导演还用实景电影的方式讲述了“大红袍”的神话故事。传统中国人。人生有两大幸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而武夷山的大红袍更是因“金榜题名”而流传千古。说是古时候有个秀才赶考,病卧武夷山寺,僧人以此茶进之。秀才病好,金榜高中,取自己身上的大红袍披在茶树身上。以谢再造之恩。如今,每逢春天到来之际。武夷山人便将大红袍披于古茶树之上,然后祈求:茶发芽!茶发芽!古茶数就此发出了新芽,生活就此被点石成金。

演出的最后,看台转回至印象大红袍茶楼里,茶楼老板问观众;“你们放下了吗?放下朝九晚五的生活。放下怀才不遇的感慨,放下人情世故的繁杂。”观者不禁作答:“放下了!好好地喝上一杯茶,静静地品味一杯茶,回味到的,是生活的味道。”

双世遗身份+武夷山人诚意

激发印象团体创作热情

从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风景区头顶的名衔有许多,但是多年以来。来武夷山的旅游者难以摆脱“白天看山水,晚上睡大觉”的宿命。

武夷山人说,这要变变了。要让来这玩的人晚上也有事情做。作为武夷山的市长,胡书仁与他的同仁们经过讨论,决定找―个世界级的艺术团体打造一档晚间节目。通过展现武夷山夜色之美。让武夷山的旅游业再上―个台阶。

就这样,胡书仁去找了张艺谋。20D7年初, “印象铁三角”的王潮歌和樊跃终于踏上了武夷山之行。刚走到九曲溪畔,樊跃的一句“我来晚了”便让搭档明白了他的心意。此后。武夷山人更用自己的热情和诚意打动了“印象铁三角”。“胡市长两次三番地找我们。我从来没有见过哪个地方官员,像他这样,一说到武夷山,一说到自己家乡的茶叶,就这么兴奋,唾沫星子横飞。”

2008年初,双方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而后的日子,为让《印象大红袍》成功出炉,王潮歌和樊跃便把家搬到了武夷山。“我现在都说去北京,回武夷山了。天天干通宵,愣是把团里这些什么都不懂的大孩子,训练出了模样。”正是有了王潮歌、樊跃这样的好帮手,张艺谋的许多艺术设想得以实现。世界首个360度全旋转式看台,全球第一座“山水环景剧场”,“在《印象大红袍》里。我们一下子玩了两个新创意。”樊跃得意地说。

95%武夷山“土著”来表演

将带来数以千计就业岗位

19岁的小魏2008年从武夷山职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家人很不放心他成天在外边跟朋友瞎玩。在看到印象大红袍艺术团招聘学员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给小魏报了名。从此之后,小魏便走上了“印象大红袍”之路。“我以前哪会这些东西啊。都是进团以后老师教的。”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小魏跻身拥有270名演员的印象大红袍艺术团。据艺术团吴美求团长介绍,团里的演员95%都是武夷山当地人,还有一些是南平地区其它县市的,少数几个是江西人,“当时我们搞的是公开招聘,符合条件的我们都让加入了。后来的训练过程,陆续有一些人被淘汰,一些新学员补充进来。”虽然现在团里给的生活费不多,但小魏相信正式演出之后。收入肯定会好起来的。

除了给这270名学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印象大红袍》的出炉,会创造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演出正式开始以后,不但这个《印象大红袍》剧场需要售票员、服务员、店铺经营者,剧场外还要不是有开的士的、开旅馆的、卖茶叶蛋的。”

预计票房年收入超1.5亿或促进当地GDP增长5%

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共同组成的“印象铁三角”继2004年创作出中国首个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后,陆续推出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和《印象海南岛》。当“印象系”发展到了第5部作品《印象大红袍》时,张艺谋、王潮歌、樊跃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印象铁三角’首次以持股人的身份出现在印象作品中。这充分激励了我们创作的热情。”王潮歌的说法得到了武夷山市长胡书仁的证实,“为了运作《印象大红袍》这个项目。由南平国投、武夷山市以及‘印象铁三角’三方出资成立了印象大红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至今为止。我们为了这个项且已经投入了1.5个亿。”

对于《印象大红袍》的未来。王潮歌自信满满,“作品好,自有口碑,自会有人看。我就是要让大家喝我这碗茶,喝山,喝水。喝这《印象大红袍》。”据悉。3月2日公演之后,《印象大红袍》将每天演出一场,时间定在晚8时至9点10分;1988个座位被划分成3个区域,票价分别是218元、298元和588元。“如果碰到旅游高峰时期,我们会根据观众需要加演。这样测算一下,只要达到七成的上座率,演出一年后我们就可以收回1.5亿的投资成本。”

而在胡书仁的预想里,《印象大红袍》将是“一叶带三业”。将同时促进当地文化产业、旅游业和茶产业的发展。“我们已经成功注册了印象大红袍商标,茶叶也将作为张艺谋团队的首个非文化类产品进入市场。”胡书仁同时希望,通过3-5年的运作,把印象大红袍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培育上市,从而进一步开发武夷山的朱子文化、悬棺文化等。“根据我们的测算,《印象大红袍》将为我们带来2.5亿的年收入。拉动5个点的GDP增长。”胡书仁说。

从入门到精通的大红袍淘茶客的淘茶攻略

九哥阅读(10)

如何淘得大红袍好茶?

大红袍茶友们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一定是大红袍,譬如发现哪家大红袍小茶庄的主人收藏有好茶,又或是在哪里蹭到好茶喝等等,淘得好茶便是茶友们最乐此不疲的事情,因为小茶庄里的大红袍好茶大有可能是店老板的私人珍藏并不轻易示人,能让店老板心悦诚服翻找箱底拿出好茶与之分享说明此人资深老练,应是茶中高手。

究竟如何淘得大红袍好茶,自话题抛出之后我们“三人行”栏目收到众多大红袍茶友的观点和心得,所以本期我们邀请来不同茶龄、不同喜好、不同职业的大红袍茶友。一起聊一聊他们的大红袍淘茶经历。

入门级大红袍茶客淘茶秘笈

对于刚学着喝大红袍茶的年轻茶友,当然不能盯着店中的箱底大红袍好茶,要先学着淘物美价廉的大红袍茶,只要是这茶对自己的胃口,送与身边高资历的大红袍茶友鉴定完毕,确认这茶的价格对得上茶的品质,就算是淘到大红袍好茶了。

茶友乐儿是一个年轻的入门级大红袍茶客,在朋友的引领下开始接触大红袍茶,而后慢慢地爱上大红袍茶。她的经验是:“最开始,让朋友带我到处喝大红袍,每喝一款大红袍,她会很细心地问我的感受,然后再告诉我她的感受,再从各个方面剖析这款大红袍,告诉我品鉴一款大红袍好坏的关键。我也总是很虚J心地向她请教,记着她说的每一个细节。和朋友去的大红袍茶店多了,自然地结识了很多茶庄的老板和爱大红袍的茶友。后来自己有事没事便经常地去自己觉得不错的大红袍茶店坐坐,一来二往和大红袍茶店老板交上了朋友,就固定在他们店星买大红袍,买到的茶价钱便宜品质好不说,还常常得到店老板馈赠的大红袍好茶。”

乐儿的大红袍淘茶经验便是分享朋友的资源,适合初学喝茶的人,通过自己的细心观察与择选,便有了自己固定的大红袍淘茶宝地。要是真绷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背个小包自己边寻边琢磨去,那就可以借鉴水果的做法。她说:“最重要的一点要能侃。侃的时候无非就是搬些书本上的理论再结合一些自己的感受,最好能往玄乎里说,因为听不懂的往往都被认为是高深莫测的。还需要耐心。一家一家地走,一家一家地问,一家一家地品,不要轻易评判茶的好坏,容易让人看出斤两,但是要记住滋味香气,放在心里默默对比。哪家店主人诚恳好客。哪家大红袍茶庄里的大红袍好。便一清二楚了。”

大红袍茶叶市场里“卧虎藏龙”

虽说大红袍茶叶批发市场是鱼龙混杂之地。倒也有茶友偏爱往那些大片的批发市场里扎堆,如能淘得好茶便算得上成就事儿一桩,绝对是喝茶淘茶的历练之地。

有着三五年喝大红袍经历的茶友雨窗闻笛就常去茶叶批发市场闲逛。每次淘到的茶在茶友圈里都广受好评,把他请到“三人茶桌”上,可以好好向他学上几招。

好茶大隐于“市”,具体地说,也就是在茶叶批发市场上能淘得到好大红袍,但并非茶市批发店里销售的都是正宗的大红袍,雨窗闻笛说:“我到茶叶批发市场淘的是茶农自产自销的大红袍。记得去年10月,我特意到茶市上去‘淘宝’,在一家武夷山人开的大红袍茶店里找到了两款当年产的春茶——悦茗香和野生大红袍。这家是典型的茶农自产自销型茶店,其父、兄在武夷山种茶、制茶,然后把茶放在茶市中批发零售。刚进店,她就泡了一款获奖的茶品,它从外形、香气、汤色、滋味上都比较到位,再加上店中整齐地堆放着用麻袋、简易纸箱包装的大批茶,让人感觉她这店里是好大红袍岩茶‘藏龙卧虎’之地,果不其然!她又给我分别冲泡了悦茗香和野生大红袍,撇开外形不讲,单从香气和滋味上,两者就各有千秋,前者香气清幽细腻,滋味柔滑甘醇;后者香气霸气十足,有些冲鼻,喝起来微苦微涩,但马上回甘。而且还能;中泡10道以上。喝完这两泡茶以后,神清气爽的感觉好得简直无以复加,当即就各买了一些回去,给几个茶友一起分享分享。半年过去了,那种感觉还很熟悉,现在又到春茶之季,非常期待这家茶店即将上市的大红袍新茶。”

妙招淘得大红袍私藏珍品

茶友小荷有着十多年的大红袍茶龄了,在大红袍茶圈子里也小有名气,他认为每个大红袍茶店老板针对不同的客人都是有所保留的,也是为了招揽更多的回头客。还有些小茶庄的老板本身就是藏茶爱好者,私藏的大红袍珍品从不轻易示人。

他说:“去喝茶淘茶前,要先准备几泡好茶,借着上门请教的名号,先让店老板品评一番自带的大红袍,最好是能把店老板考倒了,为了挽回面子也不惜拿出箱底好茶。如果没考倒店老板,就可以把自带的大红袍一阵猛夸,激起店主的斗茶欲望,手中珍品也自然现身了。”

“庄主们”到原产地淘茶,是最大的淘茶客

其实不单是茶客要淘茶。大部分茶庄主人常常要深入产茶区淘茶,他们才是茶叶最大的淘客。吴永欣在网上开了一家茶店,他说:“我觉得网上买的,都是市场上比较平常的茶。真正好茶,还是在茶农手里,然而,茶农也不是每个都有好茶,也就几个人有,就像每年评出来的茶王什么的,其实都只是一小部分,100个说是观音王的人,最多就1个是真正的,好茶的数量真是太少了。”

鑫伟信茗茶李两固的说法是:“淘到好茶的途径有好多种。就拿铁观音来说吧。第一。要想淘到好的大红袍,就要到武夷山,因为它是最正宗的产地;第二。到产地的正规厂家去找,品质就有保证:第三,到当地著名制茶师或茶农家里找:第四,到大红袍爱好者的家中拿茶去PK。就我店里的大红袍好茶而言,品质比较稳定,香气高,耐冲泡。回甘很好。”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10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