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的产地

九哥阅读(6)

自古品茶讲究的是环境与精神两者的和谐,清幽宁静的环境塑造了修身养心之地,让品茶者过程中有一种精神享受。话说誉满古今中外让九大洲的品茶者如痴如醉。可谓不可言语的茶韵(活、甘、清、香)。莫问此茶出自哪,人间唯有武夷绝壁产。其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群峰连连,悬崖绝壁,深坑巨谷,在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般的造化下,在石头缝隙中所当生的茶叶,带有岩石的花香之特点——岩茶。成为我国十大名茶之一。

岩茶产地

武夷岩茶的历史也是相当的悠久,那是福建武夷山北段东南麓其占据的近七十平方公里的面积。温和的季后乃至冬暖夏凉,雨水充沛之地。当地的茶农们利用石头缝隙和岩石的凹洞等种植茶树。被人们称为盆栽式茶园,所谓岩岩有茶,非岩不茶越是靠近岩石生长的茶树品质越是极品,岩茶也就因此而来。

饮茶之境

在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造化下来,正所谓品茶品茶宜精舍、宜云林、宜永昼清谈、宜寒宵几坐、宜松月下、宜花鸟间、宜清流白云、宜绿藓苍苔、宜素手汲泉、宜红妆抱雪、宜船头吹火、宜竹里飘烟。不仅身心得到了养性,还会让人的情趣在陶醉中享受。如此美景良辰来壶岩茶何乐而不为呢?

乌龙茶的原产地在武夷山。乌龙茶又称青茶,是一种半发酵茶,它与绿茶、红茶并列为世界三大茶类;与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并列为六大茶类。

像其他茶类一样,乌龙茶诞生的具体时间很难确定。但是能确定的是,乌龙茶应该源远流长,它脱胎于历史上更早的茶类,逐步演化而来。福建自唐开始茶叶生产以来,武夷山一直是全国知名的茶产地,乌龙茶是沿袭武夷茶制法的创新。

考诸历史,关于武夷茶的记载有:

唐代元和年间,孙樵(806—820年)《送茶焦刑部书》:“此徒盖建阳碧水丹山(指武夷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徐夤(894—898年)《谢尚书惠蜡面茶》诗:“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可见,唐时武夷茶已作为馈赠珍品,诗中提到研膏、蜡面的制法,说明武夷茶的栽制应早于此时。

宋代范仲淹(989—1052年)《斗茶歌》:“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苏轼(1037—1101年)《咏茶诗》:“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说明宋代武夷茶已成为贡品。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无岩不茶”,有的茶树奇迹般地生长奇峰之巅和悬岩绝壁,称奇于茶叶世界。 武夷岩茶品类繁多,各具特色,其中佼佼者当首推大红袍。而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为武夷岩茶的四大名丛。

大红袍堪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很有趣的描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常饮武夷岩茶的茶友,读了这段妙论,自然心领神会吧。武夷岩茶茶汤橙黄,清澈艳丽,香气馥郁,幽兰之胜,具有独特的“岩韵”;滋味浓醇,回味甘厚,可谓岩骨花香,清芬扑鼻,舌有余甘。梁章巨《归田琐记》描绘武夷岩茶的风韵为活、甘、清、香四字,“活色生***本留甘,齿颊留芳,沁人心脾,香味两绝,如梅斯馥兰斯馨”。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无岩不茶”,有的茶树奇迹般地生长奇峰之巅和悬岩绝壁,称奇于茶叶世界。 武夷岩茶品类繁多,各具特色,其中佼佼者当首推大红袍。而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为武夷岩茶的四大名丛。 大红袍堪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很有趣的描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常饮武夷岩茶的茶友,读了这段妙论,自然心领神会吧。

武夷岩茶茶汤橙黄,清澈艳丽,香气馥郁,幽兰之胜,具有独特的“岩韵”;滋味浓醇,回味甘厚,可谓岩骨花香,清芬扑鼻,舌有余甘。梁章巨《归田琐记》描绘武夷岩茶的风韵为活、甘、清、香四字,“活色生***本留甘,齿颊留芳,沁人心脾,香味两绝,如梅斯馥兰斯馨”。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岩岩有茶,无岩不茶”,有的茶树奇迹般地生长奇峰之巅和悬岩绝壁,称奇于茶叶世界。 武夷岩茶品类繁多,各具特色,其中佼佼者当首推大红袍。而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为武夷岩茶的四大名丛。

大红袍堪称“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有一段很有趣的描述:“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饮药,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且可以瀹至三次而其味犹未尽”常饮武夷岩茶的茶友,读了这段妙论,自然心领神会吧。

岩茶的泡法_岩茶怎么泡

九哥阅读(7)

这边的岩与岩石的岩是否有所关系呢,不知道大家是否这个疑虑。

岩茶岩韵

所谓岩茶指的是茶叶中含有岩韵。岩茶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的武夷山茶区,这边所产的茶基本上都具有岩韵,都可以称为岩茶。岩茶是属于半发酵性质的乌龙茶类,其中我们所熟知的大红袍就是岩茶之中的佼佼者。

岩茶中的岩韵为武夷山茶类所特有,武夷山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武夷岩茶的岩韵,使其具有清香甘甜等特性。茶叶中茶香与花香共存。冲泡出来的茶汤色泽艳丽,味道滋润爽口,甘香清甜。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冲泡一杯香飘四溢的武夷岩茶吧。

岩茶的冲泡

1、备具:首先准备好需要冲泡岩茶的茶具,选用的茶具最好是专门用来冲泡乌龙茶的。茶壶选用的是120毫升左右的紫砂壶。

2、投茶:往茶壶中投入三分之一左右容积的茶叶

3、冲水:这边我们最好能够选用山泉水、井水等天然水为宜,这样才能使冲泡出来的茶汤更加的完美。倒入的水要刚烧开的开水,这样使茶叶中的成分更好的溶解。

4、浸泡:前三次冲泡时,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到二十秒之间,随着次数的增加,泡的时间也随之增加,一般是增加十秒。因为泡的越多次,茶叶中的溶解物就越少,泡的也就越长了。一般茶叶可以冲泡十次左右。

5、品饮:茶汤冲泡好后就可以倒入杯中进行品饮了。茶香香飘自然,茶香花香混合,让人怡然自得,品一口滋味香醇,细细品饮,慢慢回味,不失为一种自然的享受,一种陶醉的乐事。

武夷岩茶第一冲,是否倒掉?

我喝岩茶大部分未到掉第一冲,只是刮去上面的浮沫.
有的岩茶第一水很甘爽的.比如白鸡冠,瓜子金,奇兰,梅占等

2015-6-5 16:03

武夷岩茶茶痴

我觉得这个也跟茶的品质有关,有的茶在加工过程中,如果卫生控制的不是很到位,还是把头泡倒掉比较放心,但是喝南苑茶,我基本是挂下沫就直接喝的~

2015-6-5 16:42

岩瘾

俺也是这样。呵呵

2015-6-5 16:47

听涛

我和楼上两位一样 喝南苑茶不洗茶,这个类似的帖刚帖过不久

2015-6-5 16:49

盈盈一水

牛头,插队!变楼上三位了。。

2015-6-5 16:50

盈盈一水

2015-6-5 16:54

听涛

一般第一道不喝,要快快出水,一倒入开水马上出水。除非是品质很好的茶,对这茶比较了解,会稍微尝一口头道茶。

2015-6-5 19:14

壶涂涂

主要是第一个原因,主要毒素都会在第一泡出来,这个关键

2015-6-5 20:39

二十八个木头

俺来学习

2015-6-5 23:39

snidt

茶中是否有毒素,如果有,这些毒素主要包括哪些?是否会在第一水被泡出?这是问题的关键?

2015-6-6 11:40

竹影

估计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这个,有没有专家解答一下啊

2015-6-6 12:44

岩茶专家

期待 专家解答一下

2015-6-9 13:16

甩甩

岩茶的第一冲是否饮用,还是看情况而定:
如果茶叶中含有农残等毒素,一冲、两冲、、、几冲都是洗不掉的,如果是灰尘、细菌等不卫生因素,则通过洗茶可以大大地减少。
武夷山正规厂家出品的岩茶在正常的保质期内,一般不存在农残、灰尘和有害微生物超标的现象,所以大部分可以不用洗茶。(茶叶质量监督部门抽检时是检测干茶的含量指标,不是检测水浸出物)
5年以上的陈年岩茶,特别是没有焙过火的,在品饮时最好要将第一冲、甚至第二冲都倒掉。因为陈茶的微生物极易超标。
还有一个习惯和心理作用问题,第一泡常用来醒茶和洗杯,但要快出水,以减少茶叶营养成分的流失。

2015-6-11 01:53

侯总

茶叶中的毒素主要是指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微生物等,农药残留和有害微生物在第一冲都极易被冲出。

2015-6-11 01:58

侯总

学习了!

2015-6-11 08:29

黄先生

一般快速冲出倒掉,偶尔尝试一下~

2015-6-11 14:26

大家都

忘记了在哪一期《茶道》里好象也有刊登过,也是见仁见智,说法不一而足。反正俺是这么做滴:清楚来路的茶,第一道饮用一杯;不太清楚来路的茶,首道汤不用。

2015-6-13 17:25

兰衣

向侯总学习了.

2015-6-13 17:35

大哥

看了侯总所言又学到东西了 陈岩茶最好洗下茶

2015-6-13 18:46

甩甩

我也是 喝南苑的不洗茶

2015-6-17 07:37

天水茶

喝母树,俺肯定不洗茶……可母树都封采了,俺只好继续洗茶

2015-6-17 09:36

兰衣

偶也是这样滴

2015-6-17 10:21

柒柒茶

侯总说的有理有据。学习了。

2015-6-17 12:52

凝香千盏

俺这里倒是有几招可以供大家借用:
1、如果喝茶是为了欣赏,那么第一道别直接倒了,不妨先入口转上几个来回,然后吐去,滋味已尝,有害物不侵人体,一举两得各不相误;
2、如果喝茶主要为了保健,那么洗茶一定要洗彻底,头道的茶汤要倒光光,只喝后面几水;
3、不管你是第一类还是第二类,遇上陈茶一定多洗几次。

2015-6-17 13:23

兰衣

俺认为楼主所提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

2015-6-17 13:25

兰衣

是的,是个多项选择题.

2015-6-17 15:50

凝香千盏

是一题多解

2015-6-17 16:10

兰衣

前提条件交待不清

2015-6-17 17:59

竹影

第一道水很甜,都没倒

2015-6-17 21:13

棋曲乐

我也觉得一道水甜,南苑中足火岩茶我也不倒,直接喝掉!

2015-6-17 21:43

竹影

以后爱喝第一道水的都喝第一道 最好多喝一点,喝饱了就歇着了

2015-6-20 10:15

兰衣

只要是全程不落地的茶的洗茶水,我最爱,甘甜 顺滑 幽香 绵长

2015-11-26 20:40

淡淡茶飘香

淡淡好;全程不落地的洗茶水是啥意思、请教

2015-11-26 21:49

茶三

茶叶在采制全程未与地面直接接触,为全程不落地。

2015-11-27 13:47

侯总

洗一下也只不过是一个心理安慰而已。好茶没有必要洗。

2015-11-27 14:20

luj870912

如果一款茶真的不干净的话,那么100度的水温真的能洗得掉、洗得干净吗?洗茶也许就是一种习惯和心理作用吧。

2015-11-27 14:50

玉玲珑

喝得开心就好,洗还是不洗根据个人习惯和好恶了,黑茶、普洱、陈茶类还是洗洗好

2015-11-27 16:40

竹影

其他茶洗,岩茶不洗。

2015-11-27 19:51

清河猷熹

天天睡觉都洗脚,还不如一个月洗一次被子,大家说对不对啊?

2015-11-27 20:26

风月无古今

我也没倒,只是刮了沫就喝.

2015-11-27 20:30

善忆

这是倒没有定论,视情况而定了,我是第一泡有倒有不倒的…

2015-12-3 09:36

言茶

茶干净就不倒吧

2015-7-9 19:06

飞鸟

同感,只是第一道水我用另外一个盖碗呈着,晾凉后尝了,不次于第二道

2015-7-26 19:54

六月荷

还是倒了吧

2015-8-2 01:32

双刃剑

习惯了,第一泡洗茶的都用来洗杯。

2015-8-2 14:20

我喝铁观音

恩,不过洗杯的时候要快点,这样就不会浪费茶叶了

2015-8-2 20:51

只爱正岩

喝南苑的我都不倒的

2015-8-3 10:58

天水茶

有时候洗,有时候不洗.

2015-8-3 10:58

四方

好茶不醉人滴

2015-8-3 13:36

HUHU123

还是随自己的感觉吧

2015-8-4 20:37

六月荷

恩,个人习惯还是不能改的,但我认为即便洗茶也是要快速的,随冲随出,这样茶的浸出物就少了,茶也更耐泡的

2015-8-5 09:18

只爱正岩

岩茶如果要洗茶的话,建议先不要刮沫,快进快出,等正式冲泡的时候再刮沫,以减少洗茶时的浸泡时间,造成茶叶有效物质过多的流失.

2015-8-5 12:17

竹影

俺觉得这是个心理问题,如果真有什么毒素的话,第一水也排不完,自己想倒就倒,不想倒就喝

2015-8-12 09:39

web815

学习了

2015-8-15 00:09

小妖

这种观点我不赞同,据了解岩茶中的杂质和灰尘,主要是沫。刮沫是无论如何洗茶的第一步要做的动作。

2015-8-15 12:38

饮者

以后陈茶就洗茶

2015-8-15 12:45

飞鸟

学习。。。。。

2015-9-14 16:52

巴比葫芦

你不能不了解的武夷岩茶制作时独一无二的人文技艺

九哥阅读(6)

就岩茶制作技艺而言,确如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所言:”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人民雄视世界”。这种”看青做青”,半发酵的乌龙茶工艺,是我国古代茶叶制作技艺的集大成者,满足了人们在品茗过程中,闻香、吃茶的双重需要。2006年被列为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茶中的唯一。

乌龙茶的做青环节前期类似绿茶,在此基础上茶人又创制了摇青工艺。半发酵制作技艺为乌龙茶所独有,它是伴随摇青环节,利用植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的自然发酵。通过半发酵,岩茶既能保持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口感甘醇,又可避免像红茶那样过于浓烈。只有如此,武夷岩茶”天赐所产”的优势方能完全发挥。

武夷岩茶加工制作的实践性非常强,书本上没有成例,需要反复操作、深入认识方能有所领悟,即便是茶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要成为制茶高手,也必须经过长期实践。事实上,乌龙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称之为三个半师傅:即做青师傅、焙火师傅、看茶师傅,以及泡茶师傅,泡茶算半个师傅。

先来说做青师傅。在武夷岩茶初制过程中,控制青叶的萎凋程度,控制做青时间长短、控制茶青发酵程度的师傅,就是做青师傅,当然也包括炒揉焙。做青的秘诀很简单,概括起来有:看青做青、看茶做青、青变则变。虽然只是短短十二个字,但是气候变化、采摘标准、采摘时间、运输环节等都体现在这上面。岩茶品质、香气、滋味怎样控制等等,都取决于做青师傅水平的高低。因此,做青在武夷岩茶制作过程中,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

在春茶加工过程中,做青时间短则一个星期,长则近二十天。这段时间里,由于茶青的香气、颜色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做青师傅基本无法入眠,他要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感觉,做到心行手敏、心有灵犀……做青,的确非一般人能够胜任。正因如此,武夷岩茶也被人们称为功夫茶。总体上说,武夷岩茶做青应遵循”重萎凋、轻摇,前轻后重,前重后轻”的原则,但是这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轻该轻多少,重该重多少,都考验做青师傅对青叶的”望闻问切”的本事,所以做青师傅多半由有经验的茶人担任。

当然,光是经验老道还不够,做青还需要有悟性。一个人从20岁做到80岁,按一年一次来算,也仅是做了60次的青。在整个岩茶加工技艺发展史上,60年是短暂的,可对一个人来说,60年是漫长的。即便如此,60年的做青师傅,其做青次数也只是60个头春而已。因此,对于做青这门手艺,如果没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充满热情的执着感、高人一等的领悟力,是达不到要求的。

做青技艺的极致最终取决于做青师傅对茶的认识,是农产品,是商品,是艺术品等等,不同的认知就出现不同的讲究。只有心中有竹,方能画竹。同样品种、同样环境、同样材料,不同的人做出的茶各不相同,其中的香气、滋味都蕴含着做青师傅的个人个性、独特内涵,”人人画观音,个个都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总的来说,做青是一门技艺。技艺有两方面含义,技即技术,是加工环节符合规律的讲究;艺是艺术,它存乎于每个做青师傅思想和脑海里,反映做青师傅对茶的认知水平,甚至是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程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做青高于做青。

第二个是焙茶师傅。武夷岩茶独到的炭焙技艺,使得掌握这项技艺的人,要求有高超的技能。焙茶处于茶叶精制环节,从茶叶拣剔、筛分、颠簸、打堆、打焙、开火、翻茶,到上下焙,都要有非常具体的时间、温度、手法要求。焙茶关键工艺也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看茶焙茶、看火焙茶、茶变则变。

武夷岩茶的火功要求总体上以足火为主,是文火慢焙,还是高火重焙,每一焙茶的情况不同、火的情况不同,在操作过程中就应区别对待。比如,刚打的焙和快要熄火的焙,这两个火力明显不同,中间前后,前焙就是火力在外,盖灰就要厚,后焙火力是弱。此外,还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焙笼上下的比例是不同的,这个设计是为了控制焙火温度,比如温度高了就反转使用,温度不高要正转过来。

一般来说,武夷岩茶一焙的投茶量为八到十斤茶叶,有经验的焙茶师傅通过摸焙笼垫脚可知温度高低,所有焙笼正负温度不能超过五摄氏度。在焙茶时,应注意茶叶的变化,焙茶靠嗅觉,视觉,听觉,翻茶的时间大约是45到60分钟。一般来说,焙茶首先出现水味、青味,经过一两轮翻焙后,出现清香、花香、果香,焙到一定程度出现火香味。焙好的茶,总体上呈火味,也就是无色无味,手摸上去有刺手的感觉,好茶色泽乌润,有宝光。事实上,焙茶过程中,茶的色泽、苦涩感都在不断变化,焙笼散发的青味重,茶汤的杂味就重,并带有苦涩感。很多新手闻到花香味,就急着去下焙,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时火候不足,花香仅是表香,茶汤苦涩,应再焙一两轮,方可下焙。没有及时下焙,茶会转入下一段变化,重新出现青味、水味、清香、花香、果香、无色无味,火工香。焙火后,茶叶要及时摊凉,在手摸有余温之前,应仔细收起。

第三个是看茶师傅。看茶师傅负责茶叶归堆、审评、拼配,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占据最关键的一环,没有丰富经验、不了解茶叶产地、品种,不了解整个加工工艺,没有丰富的经验,是无法胜任这一工作的。

看茶,是茶企产生效益的最关键环节。归堆,就是合并同类项,即为茶叶审评定级。把好茶归到差茶里去,那是浪费;把差茶归到好茶里去,会降低茶叶档次。茶叶加工其实与做菜一样,特级厨师之所以有”特技”美名,其实就是会配菜。通过拼配可使各种茶品取长补短,使每一堆茶都保持一个稳定的等级,以至于各取所需。

目前,武夷山大的茶厂里,拼配师傅都是经验比较老道的。审评似看文章,看懂才能归类;拼配如同写作,要根据需要筛选材料,安排段落。所以,看茶师傅对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品质,都有相当深度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拼配大红袍,心中没有”方圆”,就配不出这个茶来。所谓大红袍,是以上好的岩茶通过科学拼配,调香调水,使之具有岩骨花香品质,并符合国家标准等级的茶品。拼配绝不是把所有好茶倒成一堆,也不是把所有差茶都归为一类,就好像写字潦草不能叫草书。拼配的依据,不仅包括茶叶产地、品种、香气、滋味、叶底、外观、颜色、火工,甚至于茶叶销售对象、市场、国家标准、茶业行情等也要考虑进去。我们知道,品牌的树立,应建立在稳定的产品质量上,而在茶业这个特殊行业里,看茶师傅就是保证茶叶品质的关键。可以这么说,一个茶企要创立品牌,没有看茶师傅掌舵是不行的。

最后是泡茶师傅。泡茶师傅,即茶艺师。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茶叶加工制作,但在茶叶销售中扮演重要角色,可称为半个师傅。

武夷岩茶的泡茶原则是:看茶泡茶、看人泡茶、因茶而异、因人而异。在业内,不会泡茶类似不会烹饪。好的茶艺师能够根据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比如,接待的是什么客人,该用什么品种、品质的茶叶,水温该怎样控制,用怎样的沏茶器具,这些都必须了然于胸,生手是做不到的。

泡茶有几个要素,工具、投茶量、壶的大小、汤杯大小,人数、茶的浓度、口感、水的温度,茶艺师不仅要把握好这几个要素,还要根据各种情况,及时更换茶叶。人们对火功有一个逐渐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刚品饮武夷岩茶的消费者,让其饮火功高的茶叶,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却是弄巧成拙。真正的泡茶高手,会根据茶的香气、滋味、耐泡程度,泡出不同口感的茶给不同的客人喝,同时,还能向客人介绍茶里可欣赏的各方面信息,针对客人的疑问,给出满意、客观的答复。

把武夷岩茶里的”三个半师傅”都搞懂了,从某种程度上也就解决了茶叶的产、供、销问题,不但将茶叶销售出去,而且也推销了茶文化。

陈年武夷岩茶的功效与作用汇总

九哥阅读(6)

在茶圈混久了,相信很有茶友和小微一样有一个深深的疑惑,那就是“为什么陈茶消食解腻的效果来得比新茶更加猛烈和迅速呢?”,小微深思良久,翻阅各大秘籍万万次、苦问度娘千千回,终于,有了结果……

先来说说作为岩茶,不管“男女老少”,哪种款式,都具备了一定的共同技能:

1、减肥。

2、美容。

3、降低血压、减少中性脂肪及胆固醇。

4、抗突变、抗肿瘤、抗癌。

……

只是,不同的品种、山场、工艺等条件的影响下,它们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偏差。

例如在相同工艺的条件下的同一品种,好山场的茶由于内含物质更加丰富,那作用自然就更加明显;

再比如在山场、工艺相同的条件下,水仙的多酚类物质要比肉桂的多酚类物质高,那抗癌的效果就更加突出。

可是,在消食、解腻方面:陈茶就是比新茶牛!

为什么呢?待小微慢慢说来!

关于陈茶比新茶更加消食、解腻这件事,事实上是这样的:

‍‍‍‍‍

一、从生理现象上来看:

1、饮用陈茶后,饥饿感来的比饮用新茶快。

2、饮用陈茶后,肠胃的轻松感比饮用新茶明显。

3、饮用新茶会有一个时间段内是越喝越饱的,而饮用陈茶后总是越喝越饿。

 ‍

二、这里面的关键所在是:

1、陈茶较新茶而言,更有利于消化(消化效率提高)。

2、陈茶较新茶而言,降血糖的效果及速度更加明显快速。

3、陈茶较新茶而言,分解油脂的速度和效果更加快速明显。

‍‍

三、那陈茶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首先,多酚类物质的转变。新茶的多酚类物质含量高,这类物质虽对消化系统有着促进作用,但十分的刺激。过量的话反而会引起消化不良。而对于陈茶而言,茶多酚物质的含量减少了,但茶红素、茶色素等水溶性的色素则增多。这类物质不但具有了茶多酚的助消化作用,而且更加的温和。(影响消化酶的数量与活性)

在促进消化这件事上就显得更加的有利和有效。(陈茶胜利!)

2、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多数在不断的转化、减少和挥发,更多的转化成相对容易消化和吸收的物质。这样,一方面茶叶具有促消化功能,另一方面,消化系统作用于消化茶叶的时间减少。两者结合,陈茶的消食速度就显得比新茶快。(陈茶胜利!)

3、茶多糖的转化。人的饥饿感的产生就是由于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过低,陈茶与新茶相比为何降血糖的作用更加强大?(可进一步参考普洱茶)陈茶中的茶多糖物质能够进一步的转化成多糖和寡糖,直接被人体吸收,进而影响了胰岛素的分泌,最后达到了降血糖的作用,而血糖降低以后,自然而然的就有了饥饿感。(陈茶胜利!)

此时,相信茶友们对于陈茶为什么具有更加高效的消食作用,有了相对清晰的了解。当然,小微说过,茶叶内含物质想要达到一定的作用,与各个物质之间的协同作用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分点论述的前提之下还有物质间的协同作用作为辅助。

‍ ‍

‍‍

‍‍

四、在解腻方面,陈茶又是怎样作用的?

油脂在肠胃中需要经胰脂肪酶和肠脂肪酶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陈茶相对于新茶而言,有着以下的优势:

1、陈茶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高。茶叶在陈放过程中,部分的脂质物质转化成游离脂肪酸(陈味),游离脂肪酸是一类可以直接作用的物质,通过影响血清中的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来促进着肠胃中对摄入的脂肪的消化。

2、儿茶素对于脂肪的氧化作用。研究表明,儿茶素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加强新陈代谢,增强脂肪的氧化和能量消耗。虽然,陈茶较新茶而言,儿茶素是在减少的,但该功能依旧存在呀!

3、咖啡因在代谢中会产生一种副黄嘌呤的物质,该物质能够加速脂解,使得解腻的效果更加明显。新茶中的咖啡因含量较陈茶高,适量的咖啡因能够促进脂肪的分解,而过量反而会适得其反,刺激胃粘膜,增加胃酸分泌,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4、水溶性果胶物质增多。果胶物质有着乳化的作用,该作用更有利于脂肪的排除。

5、其他维生素。诸如维生素B族中的某些物质有着促进脂肪代谢的功能,而对于陈茶而言,可溶性的维生素物质在逐渐增多,那自然而然的,能够起到更加有效快速的解腻作用。

说到这,大家明白陈茶为什么比新茶更加消食、解腻了吗?

PS:新茶当除去毛茶以及刚刚精制完成的茶叶之外哦,因为毛茶和刚刚精制完成的茶,消食功力也是杠杠滴!

陈年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药效从哪里来

岩茶,是种“新”、“陈”各有魅力的好茶。有人喝茶但求“新”,新茶总是多一份刺激、新鲜;有的人喝茶喜好“陈”,陈茶总比新茶来得温和、内涵。由于时间性的问题,茶叶内含物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个方面上都显得截然不同。所以,有人会问“陈茶的药效来自哪里?会比新茶好吗?”

先来说说作为岩茶,不论是新茶还是陈茶,都具备了一定的共同技能:

1、减肥。

2、美容。

3、降低血压、减少中性脂肪及胆固醇。

4、抗突变、抗肿瘤、抗癌。

……

我们知道,不同的茶类有着相对突出的不同功效,这主要是由于茶类品种特性、采摘标准以及制作工艺共同决定的。有的茶类在陈放过程中会产生更大的药用价值,比如白茶、黑茶以及岩茶,陈放多年以后,药用价值尤为突出。

那岩茶的陈茶药效又来自哪里呢?

一、陈年岩茶的一般功效

陈茶较之新茶而言,茶性温和,不聒噪;滋味醇厚柔和、刺激性小,更加养胃、护胃。通常而言,有以下几点较为突出的药效:

1、消脂解腻

2、活血通络

3、消积化食

4、治感冒、消炎

5、去火气、通气

二、如何形成?

这是因为岩茶在陈放的过程中,内含物质由于水分、温度、光照、微生物以及氧气的参与会持续发生各类非酶促氧化反应:

主要是多酚类物质、咖啡碱等这类对胃有刺激性作用的物质氧化、减少,而茶黄素、茶红素这类对胃刺激性小又具有促消化作用的物质增加;新茶由于焙火工艺存在茶叶中的火气褪除,变得温和,且具有降虚火的作用;茶多糖物质的转化,形成更多有降血糖、血脂、血压的物质,并且参与降“三高”的生理过程;多种物质的转化、络合,形成一些有通气作用的物质,使得陈茶通气、活血通络等等。

“陈茶会比新茶好吗?”这是很多茶友都存在的疑问。但立足于武夷岩茶,小微想说只要茶叶自身品质好,“新茶”和“陈茶”都好。只是好的重点不一样。

1、新茶:

在口感上:鲜爽度更好,香气清纯馥郁多变,滋味甘鲜富有层次感,齿颊留香。

在药效上: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性温和,可暖胃驱寒。另外,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高,具有更加良好的抗氧化、抗衰老、助消化等作用。

不足的地方:武夷岩茶需要经过不同程度的焙火,因此新茶总带有一定程度的火气,饮用时会有燥感,严重时可能会引起上火、口腔溃疡和肠胃不适等问题(主要存在于刚刚焙火不久的茶叶,如已经退完火的新茶一般不存在以上问题)。另外,正由于新茶的咖啡碱与茶多酚等物质含量较高,因此给口腔的刺激感较强,较陈茶而言欠醇厚顺滑感,夜间饮用也可能造成失眠。

2、陈茶:

在口感上:陈香馥郁,入口绵爽,滋味醇厚顺滑,回甘生津快。

在药效上: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性温和,可暖胃驱寒。另外还有活血通络,可祛邪气;消积化食,可利减肥等作用。

不足的地方:武夷岩茶从“新茶”转变为“陈茶”的过程中,茶叶自身的内含物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会掩盖了自身的品种特性,滋味与香气变得较为单一,陈香显。另外,“陈茶”在选料以及仓储保存上也有较为严格的要求,收藏“陈茶”有一定的风险。复焙后的“陈茶”在退完火之前饮用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燥感,也可能引起上火、口腔溃疡等问题。

至此,茶友们对于岩茶陈茶与新茶的好,还有疑问吗?只要选对了时机,选对了茶叶去喝,不管新茶还是陈茶,总是妙得恰到好处!

肉桂茶的功效与作用

九哥阅读(7)

肉桂属于双子叶植物药樟科。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最早是武夷慧苑的一个名枞,另一说原产是在马枕峰。其味甜略涩,微微的辛辣中含有爽口的香味。

肉桂茶的外形

肉桂茶的外形条索匀整卷曲,其外观光泽油润、呈现褐禄色,武夷肉桂茶的干茶闻起来有甜香,冲泡后肉桂茶独特的具有奶油、花果、桂皮般的香气。肉桂茶入口醇厚回甘,咽后齿颊留香,茶汤橙黄清澈,叶底匀亮,呈淡绿底红镶边,冲泡六七次仍有“岩韵”的肉桂香。

肉桂茶的作用

肉桂茶具有防癌、防辐射、抗衰老、抗变异、提高免覆力、散寒止痛、补火助阳、暖脾胃、通血脉、杀虫止痢等功效。肉桂茶还被誉为“健康之宝”,寒冷的冬天来一杯肉桂茶可以驱寒保暖,饱餐后有助消化。把其用于汤料中让味道更加美味。国际荼界评价武夷肉桂茶是“万物之甘露,神奇之药物”。武夷茶,温而不寒,久藏不变质,味厚不苦不涩,香胜白兰、芬芳馥郁,提神消食,下气解酒,性温不伤胃。

水仙茶的功效与作用

九哥阅读(7)

乌龙之珠——。福建永春仙溪乡人郑世报父子从闽北引种水仙茶到永春种植,在进过一千多年的历史传播水仙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永春也因此成为了“闽南水仙”的发源地。水仙茶中的营养元素氟有助人体的骨脂和牙齿的健康,而含有较多氟元素的水仙茶是最适合饮品才饮料。下面由鄙人来介绍下水仙茶的功效吧!!!

改善肠胄助消化

水仙茶除了对人体的牙齿有好处外,其中的生物碱是一种天然碱性饮品能够保持人体体液正常酸碱度,又能增强胃液分泌,帮助消化改成肠胃功能功效。

增强肾脏功能

水仙茶有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能畅通小扁,加强肾脏功能,是肾脏内的毒素及废物尽快的排除体外,防止肾病及肾结石。

降低胆固醇

根据法国和日本医学界的研究实验证明,水仙茶中的维生素C对降低血中胆固醇,增强血管韧性,等都有帮助。不仅可以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对减肥有作用哦!!!

什么是漳平水仙茶_漳平水仙茶的功效

九哥阅读(6)

漳平水仙茶?今天小编在逛茶时候。突然发现这款茶叶,看来小编见识还是太少了。漳平水仙茶喜欢喝的朋友估计都认识此茶。其产于福建省漳平市的九鹏溪地区,乃是漳平市的一个特产。九鹏溪土壤资源和水资源及空气都是及其优异的很适合植物的生长繁殖。

漳平市种茶历史也是比较悠久的,在元代时候就开始种植茶叶了,到了明朝和清朝时候就已经有了不错的规模。在一九一四年漳平双洋村中的一个茶人邓观金用自己创作的工艺技术创造出了世界上举世无双的水仙茶饼。漳平市生产的水仙茶在乌龙茶品种中可以说是超群出众。

以上介绍了漳平水仙茶如此的优秀,那么它的功效有什么独特的呢?说道水仙茶有什么功效?一般的杀菌止痢、防龋齿等就不多说了,它的独特在于可以防治糖尿病的作用。对于轻度糖尿病的患者能使其血糖、尿糖的减少。而对于较严重的人可以使其病情减轻。

好山好水出武夷岩茶

九哥阅读(6)

凡茶之产惟地利,溪北地厚溪南次。

平洲浅渚土膏轻,幽谷高崖烟雨腻。

这段出至清代名僧释超全《武夷茶歌》中的几句诗词,表明了古人很早就开始研究武夷山产地对品质的影响了。武夷岩茶口感变幻莫测,这主要是因为茶叶本身的内涵物极其丰富,而内涵的来源何在?对此陈郁榕老师一语中的地指出:“好山好水出好茶,精工细作出好茶。”那么这两句话又作何详解呢?本刊编辑为此对陈郁榕老师进行了专访,详谈武夷山好茶品质的成因。

正所谓名山出好茶,与其就茶论茶,不如先来认识一下它坚实的“靠山”……武夷山脉。

武夷山脉是福建的主要山脉,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也是东南沿海丘陵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是我省闽江水系、汀江水系与江西潘阳湖水系的天然分水岭,武夷山位于闽、赣西两省之间。然闽赣两省共同拥有这座大山脉,可人们都知道武夷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在福建省,它属于丹霞地貌。在这里,我们到处都可以看见幽谷、山间盆地、断陷盆地、依山附岩傍水、岩隙的茶园。

茶树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环境中的每个因子都影响着茶树生长。武夷岩茶的品质之所以驰名中外,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分不开的。这一特定的自然条件包括地理地貌、水资源、光照、土壤、气候等条件,那么它们是如何影响茶树的生长呢?对武夷岩茶的品质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什么是丹霞地貌?

答:丹霞地貌是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问: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

答:在远古的时代,武夷山脉及东南沿海广大地区便是个地壳运动相当活跃、碧波荡漾的内陆湖(也有资料显示是一片汪洋大海)。内陆湖四周的山地岩石经过漫长的风化,侵蚀而形成的大量的碎屑物,被流水带到湖盆一层一层地沉淀,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堆积成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厚的岩层,形成了坚硬的沉积岩。

由于当时气候炎热,在强烈的氧化作用下,碎屑物中的铁变成了红色的氧化铁,并在持续的沉积过程中扩散,将沉积物逐层染成红色。岩石呈现了从褐红、绛红、粉红橙色直到紫红的变化,人们称它为“红层”。

早第三纪末后,武夷山脉的地壳又发生运动,武夷湖盆上升,红层产生了一系列角度上的变化,逐渐形成单斜山、断块山。单斜山、单斜断块山再经长期的地貌发育,在漫长时间的流水、风化、重力崩塌等作用下逐步形成了武夷山脉中典型的红层地貌也称丹霞地貌。

问:武夷山丹霞地貌又可以细分为几种?每种地貌又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在地质构造上,武夷山主要由单斜断块山、桌状山、峰林地貌、柱状山等地貌。单斜山是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岳。单斜山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面一致,长而缓,称为单斜山的后坡(或构造坡);另一坡与岩层面近乎垂直,短而陡,一般是外力作用沿岩层裂隙破坏。

桌状山乃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常发育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

由于单斜山断块山的地质发育,陡崖绝壁分布较广,我们远远低望去在峰顶中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峰顶土层大约有120厘米厚,土壤层均为基岩半风化产物,这就是武夷山的峰林地貌。

问:那么这些地貌在武夷山如何分布?对武夷岩茶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一般来说,武夷景区内的茶园主要为单斜断块山构造区域,其中景区北部分布最广也最典型。我们在桂林、章堂岩、福龙岩、广宁岩等地的茶园,就可以看见有好几排的单斜山,它们相互平行,其间以谷地相隔开来。

桌状山以九曲南岸较为典型,分布也最广,像天游峰、大藏峰、虎啸岩周围的茶园都属于块状的地貌。其次,还有柱状的地貌类型,如玉女峰,玉柱峰。我们从慧苑穿过章堂涧谷地往南走,进入流香涧谷地,就可以看见玉柱峰山屹立在谷地之中,周边的茶园是玉柱峰茶园。

峰林地貌在九曲溪以南分布也较多,土壤层均为基岩半风化产物。在峰顶高崖上如果没有土壤为植物提供养分与水分,植物是不可能成活的,也形成不了这成片的峰林。

从正确的角度分析,这些地貌的形成对茶树的生长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其主要作用在于地壳的运动、火山爆发、岩层的风化等原因,岩浆喷发、流水沉积的过程带出了大量的有利物质,丰富了土壤基质,故才有利于茶树生长。

问:有山就有谷,隆起为山,低陷为谷,在武夷景区的茶园中,山与谷纵横交错。那么幽谷是如何形成的?

答:亿万年前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力,其分布并不是到处均匀的,因受力不均,各处抬升,崩塌、下陷的角度、高度、深度不一。形成峡谷、谷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燕山构造,因产生了断裂和断陷特别明显,有三条互相平行的近东西向谷地,自北而南依次是章堂涧、牛栏坑、九龙窠、碧石岩的谷地。

地壳运动使武夷单斜山在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的控制下,岩石的风化和流水的切割并经漫长的岁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塑造了山峰、山谷、断块山、单斜山的自然美景,同时为武夷茶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貌条件。

问:武夷岩茶的国家质量标准是含哪几项标准?从何时开始保护?

答:武夷岩茶的国家标准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6月13日发布,2002年8月1日实施。大红袍和名枞的感官指标分为外形(条索、色泽、整碎度)和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肉桂、水仙、奇种的感官指标分为外形(条索、色泽、整碎、净度)和内质(香气、滋味、汤色、叶底)。武夷岩茶的原产地域保护证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自2002年6月24日开始。

问:武夷岩茶有岩上、山顶与坑涧、幽谷之分,那么这两类地型的岩茶有什么区别吗?

答:从地理环境分析。在同一区域,土壤基质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幽谷中的茶树由于山峰的屏障遮挡与植物遮蔽,不仅可以阻挡强光,还可以阻挡严寒;另外,山谷中的水分含量较大,由于四周的山峰屏障遮挡,容易形成了各种各异的微域气候。利于茶树的生长,制作成功的岩茶品质较高。但是由于鲜叶含水量较大,幽谷中岩茶制作难度相对高。

问:武夷岩茶的基本品质特征如何?

答:品质特征:外形弯条型(条索状),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花果蜜糖香。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有其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不同的茶树品种还带有不同的品种特征。

价格为什么那么高?

问:所谓“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那么结合实际,究竟什么样的土壤最适合茶树生长?

答:根据科学依据,我们一般按照茶园土壤成土母岩类型及风化程度来区分土壤。在武夷山,上文所提及的烂石指的便是风化彻底的成土母岩,一般来说,片麻岩、沙岩、页岩、板岩、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土壤都适宜种茶树。其中风化彻底的沙砾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透水性强,有机质含量高,为茶树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

问:在平时品饮武夷岩茶时,常常听到岩茶有正岩区、半岩区、洲地、外山之分,这些是如何区分的?是不是只有正岩区的茶就一定最好呢?

答:根据上文的依据分析,正岩区茶园土壤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页岩组成;半岩区。茶园土壤成土母岩风化程度类似正岩区夹有半风化母岩及石砾;洲地,茶园土壤大多为三条溪流(崇阳溪、黄柏溪、九曲溪)靠武夷岩西岸的冲击土;外山,茶园土壤大多为红壤土、黄壤土。

茶叶的品质受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后期保存、个人喜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茶并没有最好之说,正岩区以外的茶,只要制作得当。也可以制作出相当好的茶。如果一定要强调区别,那么正岩区、半岩区的茶必然带有岩韵,洲茶或外山的茶可以做出好茶,但没有岩韵。

问:武夷岩茶应该如何的贮存?

答:武夷岩茶比较耐储藏,岩茶对储藏温度要求一般在20℃以下。保管得当,密封,干燥,避光,正常可以储藏18个月以上。(一般清香型的武夷岩茶较不耐储存,更易出现返青),传统浓香型岩茶(中足火的茶)香味更耐储藏而且储存的时间久后,茶汤滋味反而会更加的醇滑! 武夷岩茶是条索状容易碎,不宜抽真空,一般外面的包装采用硬质包装,内袋用铝泊袋包装效果更佳。只要做到不让茶叶漏气,每次喝完袋口扎紧,或者买些密封性能好的不锈钢或者其他密封性能好的的茶叶罐存放都可以!保管比较简单,主要做到密封,干燥,避光既可。一般不提倡在冰箱低温保存,如果放在冰箱保存也是可以的,但是最好是用要锡泊袋密封袋,一定密封性能要好。要不反而容易受潮。

问:我们在探寻武夷山茶园时,常常会看见有苔藓附着在茶树周边,这种苔藓是否会影响茶树生长?

答:苔藓是最低等的植物,它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苛,需要环境保持潮湿、较为阴暗、无污染,这正好反映了武夷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密集,有较强的吸水性,因此能够抓紧泥土,有助于保持水土;同时,苔藓也可以积累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和浮尘,分泌酸性代谢物来腐蚀岩石。加快岩石的分解,改良土壤,促进茶树的营养吸收。

名词解释:

风化:使岩石发生破坏和改变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一般可定义为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条件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崩解或蚀变。

砾岩:颗粒直径大于2mm的圆形、次圆形砾石经胶结而形成的沉积碎屑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云南普洱与武夷山岩茶有什么区别

九哥阅读(6)

相同点:

一、陈年味

普洱茶须干仓慢慢陈化,饮用乃佳。

岩茶亦藏养数年才转化成醇和的口感。

二者均有酵化、酶化、脂化之特点。

二、推崇老树

极品尊仰母株,极品岩茶均采自数十年至数百年以上老树。普洱茶极品自百年以上老树。两者均推崇自然生态老茶树。

三、历史悠久

普洱茶和均是历史名茶,历代贡茶。

不同点:

一、陈龄差异

陈年期适中,一般为一到五年,只有部分优胜山场的茶才讲究更多转化时间。讲求口感和养生保健,不盲目鼓吹和夸大陈化之年龄,务实客观;而普洱茶商业化操作严重,拼包装、比年代、视陈旧、造名气、寻来源等体系偏离茶叶本身之食品属性,越陈越好之误区有悖天然食品自然规律。

二、工艺差异

而不仅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传承,流程精工细作,不省工力,且对原产地范围划分明显,质量保证可以正本溯源;普洱茶的定名之初,显现普洱茶产区”商文化”泛滥,而”产文化”薄弱,现代则过于依赖港台市场推手神秘化炒作,茶叶本身质量之分野标准模糊,工艺体系失之于粗线条,而且其黑茶属性或者绿茶属性也因此一直处于混淆状态。

三、品类差异

产品类别丰富,且具有明显的口感差别,各品类又自成体系,体现出庞大之市场底蕴;普洱茶产品细化不足,仅有生饼、熟饼之外观年份类别,标准各自占山为王,极易产生品类混乱和造假现象。

四、品赏差异

系之祖,工夫茶之宗,重品轻藏,甘清、香、甘、活特色明显,独具”岩骨花香”特点,适合以工夫茶具来品味、赏玩性在茶类中最强,形成了一系列茶道文化。普洱茶重藏轻品,品赏实际是沿用工夫茶艺,茶性立体典型性不足,饮用文化特性模糊。

岩茶与普洱茶在制作过程中都要经过发酵的工序,但实现方式不同,一直不理解乌龙茶的发酵机理。最近在论坛上看了一些帖子。总感觉乌龙茶的发酵和岩茶的发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岩茶的发酵叫氧化是否更准确一些。请各位高手赐教。

乌龙茶的发酵是指在做青时部分茶多酚在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为茶红素和茶黄素,以及极少量的芳香醇等物质的过程!!所以说用氧化是更为准确的,发酵是种习惯说法!!!

普耳的发酵是种后发酵,也可以说是微生物发酵,刚做出来的生普已经过高温杀青,破坏了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生普在沤堆或是长时存放过程中,微生物会慢慢的使茶多酚进行转化的!!

 

 

2015-7-14 16:51

乌龙鱼

以前没接触过普洱,只知道绿茶是不发酵茶,乌龙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完全发酵茶。原来此发酵非彼发酵。谢谢乌龙鱼。

2015-7-14 19:10

旺崽

岩茶也是乌龙茶的一种

2015-7-14 19:41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旺崽在2015-7-14 19:10:40的发言:以前没接触过普洱,只知道绿茶是不发酵茶,乌龙是半发酵茶,红茶是完全发酵茶。原来此发酵非彼发酵。谢谢乌龙鱼。

 

2015-7-14 21:18

乌龙鱼

 

乌龙茶萎凋后摇青和做青的发酵与其说是发酵还不如说成是氧化作用,多酚氧化酶在起作用,化学反应后产生茶红质和茶黄质,并产生各种芳香物质,形成乌龙茶独有的花果香和三红七绿的特征;而杀青的作用是通过高温钝化酶的活性,抑制氧化作用在微小的范畴.固定已经形成的茶叶特质;而普洱茶的发酵是微生物的作用,通过渥堆等一定的温湿度的条件,促成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产生独特的香味,有点类似于酒内的发酵,当然微生物的种群不一样而已.

 

2015-7-14 21:51

soulbringe

原来乌龙茶(岩茶)的香气是这样来得。受教。

2015-7-14 22:07

旺崽

其实我也是假冒专家一盘

2015-7-14 22:39

soulbringe

象我这样胃有毛病的,只能喝发酵茶了!哈哈……

2015-7-15 12:57

大树

呵呵!问题大吗?

2015-7-15 13:23

大茶壶

岩茶喝多了会不会上火?我LP怕长豆豆。

2015-7-15 14:33

旺崽

喝茶的时候嚼酵母片

2015-7-15 18:52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5 18:52:55的发言:

喝茶的时候嚼酵母片

 

2015-7-15 20:09

大茶壶

简单地讲:发酵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酒曲或酵母或乳酸菌发酵.茶叶的发酵特指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茶多酚转变为茶黄素,茶黄素转变为茶红素,茶红素转变为茶褐素的反应,N种反应同时进行,从而形成各种不可预知的产物的过程.各种产物含量,比例的不一形成多样的风味和香气。

2015-7-15 21:59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4 16:51:47的发言:

乌龙茶的发酵是指在做青时部分茶多酚在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为茶红素和茶黄素,以及极少量的芳香醇等物质的过程!!所以说用氧化是更为准确的,发酵是种习惯说法!!!

普耳的发酵是种后发酵,也可以说是微生物发酵,刚做出来的生普已经过高温杀青,破坏了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生普在沤堆或是长时存放过程中,微生物会慢慢的使茶多酚进行转化的!!

 

2015-7-15 23:56

侯总

 

我有一点疑问想请教侯总:
1、一般而言,发酵是厌氧的反应,氧化则是需氧的反应。那么乌龙茶的发酵究竟是只有多酚氧化酶的氧化反应,还是同时还有一些厌氧的反应?我们是否应该称为氧化?
2、传统的乌龙茶以出现叶片三红七绿为发酵适度的象征,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这只是岩茶发酵好的一个充分条件,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衡量岩茶发酵适度和好坏的依据应当是出现的香气和形成的滋味(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制约,如该批青叶的内质,萎凋的情况等,我讨论的是同样的一批茶叶)是否达到该批青叶的最佳状态。
这当中涉及到温度、湿度、含氧量、青叶的水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等诸多因素,进入到摇青做青工艺过程中时,通过人为造成叶片的摩擦碰撞引起青叶的叶缘损伤,细胞壁的损坏,使多酚氧化酶更容易与氧气接触,从而加剧了青叶的发酵氧化过程,形成了独特的香气和滋味。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附属品,茶红质茶黄质等的生成引起茶汤颜色的加深,有些叶片完全红变,甚至做死。
小弟理解摇青的作用是造成叶片的摩擦碰撞引起青叶的叶缘损伤,细胞壁的损坏,使多酚氧化酶更容易与氧气接触加速氧化,伴随着叶梗向叶面补充水分(因为叶缘破损,除了叶孔外,水分有渗出的通道);而手做青的作用是使氧化反映均匀,使氧化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疏散,及时增加新的氧气以促进更进一步的氧化发酵。
所以,一般而言,青房不应该通风,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因为通风会加速水分的蒸发降低叶面的温度,减少青房的湿度不利于继续氧化,而且带走氧化产生的一些产生香气的芳香醇等,影响成品茶叶的香气。既然是这样,那么青房的含氧量也很重要啊,为什么我在许多的资料中都没有发现氧量仪呢,是我们不重视还是没有意识到?
既然氧化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增加氧气的含量来促成该反应?是否有不破损叶片的叶缘就可以达到氧化效果的可能?比如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青房的含氧量,不摇青或减少摇青的次数。那样的话,叶片红变的可能就很小,就可能出现没有三红七绿但发酵产生的香气仍然很好的情况,茶的颜色也会是金黄色甚至黄绿色。——有没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结果怎样?
3、很多茶叶的揉捻方法不同,造成了绿茶有各种造型。岩茶也可以轻易地转变茶形。当前条索形确实不利于运输和保存,造成运输费用的增加和保存成本的增加,这虽然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岩茶的产量是成千上万顿,则节约的费用不可小视。
自然,现在国家标准传统型的岩茶就应该是条索形,但制度是人定的嘛,不合理就可以改!我听说美国有一个州的法律规定,售卖的食品必须要包装,但一个中国卖烤鸭的直接就在橱窗内挂上烤鸭销售,结果被控告,于是他向当地的政府详细地说明了烤鸭如果包装起来就闻不到香味了,不利于销售。结果当地政府认真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准许他的烤鸭店如此售卖。以上的事例属实不属实我无从考证,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道理我懂。
其次,有人说岩茶如果作成了包揉形培火的话吃不透火。我不是技术人员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我想问的是:难道只可以改变茶的形状,就不可以改进培火的方法?包揉形茶培火程度究竟可以达到轻培,中火还是重火?不肯改变岩茶的形状究竟是我们思维的定式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描述的人类的通病,或者是公理?

以上三点是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我提出来想得到南苑专家的指点和各位水友的支持,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2015-7-16 17:03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6 17:03:02的发言:

我有一点疑问想请教刘大哥:
1、一般而言,发酵是厌氧的反应,氧化则是需氧的反应。那么乌龙茶的发酵究竟是只有多酚氧化酶的氧化反应,还是同时还有一些厌氧的反应?我们是否应该称为氧化?
2、传统的乌龙茶以出现叶片三红七绿为发酵适度的象征,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这只是岩茶发酵好的一个充分条件,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衡量岩茶发酵适度和好坏的依据应当是出现的香气和形成的滋味(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制约,如该批青叶的内质,萎凋的情况等,我讨论的是同样的一批茶叶)是否达到该批青叶的最佳状态。
这当中涉及到温度、湿度、含氧量、青叶的水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等诸多因素,进入到摇青做青工艺过程中时,通过人为造成叶片的摩擦碰撞引起青叶的叶缘损伤,细胞壁的损坏,使多酚氧化酶更容易与氧气接触,从而加剧了青叶的发酵氧化过程,形成了独特的香气和滋味。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附属品,茶红质茶黄质等的生成引起茶汤颜色的加深,有些叶片完全红变,甚至做死。
小弟理解摇青的作用是造成叶片的摩擦碰撞引起青叶的叶缘损伤,细胞壁的损坏,使多酚氧化酶更容易与氧气接触加速氧化,伴随着叶梗向叶面补充水分(因为叶缘破损,除了叶孔外,水分有渗出的通道);而手做青的作用是使氧化反映均匀,使氧化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疏散,及时增加新的氧气以促进更进一步的氧化发酵。
所以,一般而言,青房不应该通风,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因为通风会加速水分的蒸发降低叶面的温度,减少青房的湿度不利于继续氧化,而且带走氧化产生的一些产生香气的芳香醇等,影响成品茶叶的香气。既然是这样,那么青房的含氧量也很重要啊,为什么我在许多的资料中都没有发现氧量仪呢,是我们不重视还是没有意识到?
既然氧化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增加氧气的含量来促成该反应?是否有不破损叶片的叶缘就可以达到氧化效果的可能?比如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青房的含氧量,不摇青或减少摇青的次数。那样的话,叶片红变的可能就很小,就可能出现没有三红七绿但发酵产生的香气仍然很好的情况,茶的颜色也会是金黄色甚至黄绿色。——有没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结果怎样?
3、很多茶叶的揉捻方法不同,造成了绿茶有各种造型。岩茶也可以轻易地转变茶形。当前条索形确实不利于运输和保存,造成运输费用的增加和保存成本的增加,这虽然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岩茶的产量是成千上万顿,则节约的费用不可小视。
自然,现在国家标准传统型的岩茶就应该是条索形,但制度是人定的嘛,不合理就可以改!我听说美国有一个州的法律规定,售卖的食品必须要包装,但一个中国卖烤鸭的直接就在橱窗内挂上烤鸭销售,结果被控告,于是他向当地的政府详细地说明了烤鸭如果包装起来就闻不到香味了,不利于销售。结果当地政府认真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准许他的烤鸭店如此售卖。以上的事例属实不属实我无从考证,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道理我懂。
其次,有人说岩茶如果作成了包揉形培火的话吃不透火。我不是技术人员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我想问的是:难道只可以改变茶的形状,就不可以改进培火的方法?包揉形茶培火程度究竟可以达到轻培,中火还是重火?不肯改变岩茶的形状究竟是我们思维的定式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描述的人类的通病,或者是公理?

以上三点是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我提出来想得到南苑专家的指点和各位水友的支持,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2015-7-16 21:42

乌龙鱼

谢谢斑竹的加精.我一定继续努力,交出更多好的水文!

2015-7-16 21:55

soulbringe

 

刘大哥还没来,我先说说我的观点,大家一起讨论讨论!!

1、一般而言,发酵是厌氧的反应,氧化则是需氧的反应。那么乌龙茶的发酵究竟是只有多酚氧化酶的氧化反应,还是同时还有一些厌氧的反应?我们是否应该称为氧化?

讨论:乌龙茶做青基本上就是多酚类物质的氧化,因而我认为可以说是氧化,发酵是种习惯说法!!

2、传统的乌龙茶以出现叶片三红七绿为发酵适度的象征,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这只是岩茶发酵好的一个充分条件,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衡量岩茶发酵适度和好坏的依据应当是出现的香气和形成的滋味(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制约,如该批青叶的内质,萎凋的情况等,我讨论的是同样的一批茶叶)是否达到该批青叶的最佳状态。
这当中涉及到温度、湿度、含氧量、青叶的水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等诸多因素,进入到摇青做青工艺过程中时,通过人为造成叶片的摩擦碰撞引起青叶的叶缘损伤,细胞壁的损坏,使多酚氧化酶更容易与氧气接触,从而加剧了青叶的发酵氧化过程,形成了独特的香气和滋味。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附属品,茶红质茶黄质等的生成引起茶汤颜色的加深,有些叶片完全红变,甚至做死。
小弟理解摇青的作用是造成叶片的摩擦碰撞引起青叶的叶缘损伤,细胞壁的损坏,使多酚氧化酶更容易与氧气接触加速氧化,伴随着叶梗向叶面补充水分(因为叶缘破损,除了叶孔外,水分有渗出的通道);而手做青的作用是使氧化反映均匀,使氧化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疏散,及时增加新的氧气以促进更进一步的氧化发酵。
所以,一般而言,青房不应该通风,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因为通风会加速水分的蒸发降低叶面的温度,减少青房的湿度不利于继续氧化,而且带走氧化产生的一些产生香气的芳香醇等,影响成品茶叶的香气。既然是这样,那么青房的含氧量也很重要啊,为什么我在许多的资料中都没有发现氧量仪呢,是我们不重视还是没有意识到?
既然氧化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增加氧气的含量来促成该反应?是否有不破损叶片的叶缘就可以达到氧化效果的可能?比如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青房的含氧量,不摇青或减少摇青的次数。那样的话,叶片红变的可能就很小,就可能出现没有三红七绿但发酵产生的香气仍然很好的情况,茶的颜色也会是金黄色甚至黄绿色。——有没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结果怎样?

讨论:做青是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在武夷山一般是只开一小扇窗户,另外还要经常搞一些木炭,放在青房中间来加温!!关于做青的试验,我就说不上了,兄弟介绍的方法都很好,但具体不知道行不行,要请刘大哥来说了!!

3、很多茶叶的揉捻方法不同,造成了绿茶有各种造型。岩茶也可以轻易地转变茶形。当前条索形确实不利于运输和保存,造成运输费用的增加和保存成本的增加,这虽然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岩茶的产量是成千上万顿,则节约的费用不可小视。
自然,现在国家标准传统型的岩茶就应该是条索形,但制度是人定的嘛,不合理就可以改!我听说美国有一个州的法律规定,售卖的食品必须要包装,但一个中国卖烤鸭的直接就在橱窗内挂上烤鸭销售,结果被控告,于是他向当地的政府详细地说明了烤鸭如果包装起来就闻不到香味了,不利于销售。结果当地政府认真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准许他的烤鸭店如此售卖。以上的事例属实不属实我无从考证,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道理我懂。
其次,有人说岩茶如果作成了包揉形培火的话吃不透火。我不是技术人员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我想问的是:难道只可以改变茶的形状,就不可以改进培火的方法?包揉形茶培火程度究竟可以达到轻培,中火还是重火?不肯改变岩茶的形状究竟是我们思维的定式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描述的人类的通病,或者是公理?

讨论:这问题我也说不清楚,岩茶的包装是要改进,这样会促进岩茶的更快发展,但是怎么改,还需要试验啊!!

 

2015-7-16 22:01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6 21:55:20的发言:

谢谢斑竹的加精.我一定继续努力,交出更多好的水文!

 

2015-7-16 22:03

乌龙鱼

 

刚才我在网上发文完后,突然想起了我平时熬的绿豆汤其实也有氧化的问题.
我熬了很多次绿豆汤,结果熬出来的都是红的,有一两次本来起锅时是黄绿色,结果放入碗内马上变成了黄红色的了.可见也是因为氧化的问题.于是我采取了一些手法,今天我起码试验了一袋绿豆,终于有了一定的认识.呵呵,茶叶我虽然没有缘分制作,不能发挥我的创意和刨根问底的精神,但熬绿豆汤我可以呀,哈哈.想到这里我异常兴奋,马上进入厨房,准备战斗!
第一锅:我先用开水将绿豆浸泡10分钟,然后倒入冷水中,沸水后中火煮25分钟.结果:因为边煮绿豆边上网,时间过了5分钟,绿豆粘锅,焦了。郁闷啊......颜色当然是红黑
第二锅:开水浸泡10分钟,然后倒入煮沸的开水中,中火煮25分钟.结果:我仍然边上网边煮绿豆,但时间正好,没有粘锅现象,颜色红褐色,锅底一点不粘.看来开水煮东西就是不粘锅啊,呵呵
第三锅:直接将绿豆放入锅中,加水超过1厘米高,急火大火煮开,一直等到水快烧干时(必须不断搅拌防止粘锅),重新加入满锅的开水,盖上盖,中火30分钟.结果:终于煮出了黄绿色,绿豆烂熟.但倒入碗中,颜色又逐渐变红.本次可以说基本成功了,但还有不足需改进.
第四锅:我想到了茶叶的杀青,于是用铁锅将干的绿豆倒入烘炒,微火低温保持5分钟,然后倒入开水锅中,只听见滋声四起,中火30分钟.结果:汤色黄绿但有些浑,绿豆没有酥烂,有些甚至干变了,即有点象炒豆的情况.倒入碗内,颜色又开始红变.
第五锅:炒的不行,我改用冰的.先将绿豆加微量沸水浸泡并放入冰箱冷冻30分钟,然后放入开水壶中加少许开水煮至快干,然后加大量冷水急火煮30分钟,这次我换成了壶,而且加盖.煮好后我立即堵上壶嘴放入洗水池中用冷水冷却,然后放入冰箱中.结果:这次终于得到了冰凉的黄绿色的豆汤了.终于成功了!

太辛苦了啊,幸好我有两个电磁炉外加一个电炉,有四口锅还有两把水壶,忙的我够呛.不过终于可以喝到亲手制作的碧绿的绿豆汤了啊,舒服!
经过实践,我发现要煮得碧绿的绿豆汤,关键是要抑制其氧化.要想喝到酥烂的绿豆,关键是必须煮够煮够的时间.而如果时间过长,会加速其氧化,影响汤色,这就是矛盾!所以特殊的做法必须要满足,绿豆与空气尽量少的接触,熬制的时间尽量的短但又可以使之酥烂.所以我使用了小壶,而且熬好后,堵上嘴急速冷却.改天我再试试用开水瓶直接焖的方法.
各位不怕麻烦的话尽可一试!使用我的经验:在壶内放入一厘米厚的水煮开,放入绿豆急火煮直至快煮干,注意别煮焦了哈,水快干就行,然后加入大量的开水急火煮开,然后中火一直煮25分钟左右(如果你想酥烂点适当延长时间),然后堵上壶嘴放入水池急速冷却,再放入适量的糖和冰块一起喝,不摆了啊......

 

2015-7-16 22:33

soulbringe

以上其实都是我学习岩茶的发酵后有的心得,所以说,触类旁通啊.各位水友,今天我太闷了啊,南苑的灌友都跑那里去了啊.别到灌水日你们都跑出来了,其他时间就潜水啊.

2015-7-16 22:38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6 22:38:45的发言:

以上其实都是我学习岩茶的发酵后有的心得,所以说,触类旁通啊.各位水友,今天我太闷了啊,南苑的灌友都跑那里去了啊.别到灌水日你们都跑出来了,其他时间就潜水啊.

 

2015-7-16 22:41

乌龙鱼

但灌水日我可能忙的嘛,看来这月的灌水冠军又轮不上我了.

2015-7-16 22:44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6 22:33:24的发言:

使用我的经验:在壶内放入一厘米厚的水煮开,放入绿豆急火煮直至快煮干,注意别煮焦了哈,水快干就行,然后加入大量的开水急火煮开,然后中火一直煮25分钟左右(如果你想酥烂点适当延长时间),然后堵上壶嘴放入水池急速冷却,再放入适量的糖和冰块一起喝,不摆了啊......

 

2015-7-16 22:45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6 22:44:34的发言:

但灌水日我可能忙的嘛,看来这月的灌水冠军又轮不上我了.

 

2015-7-16 22:46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6 22:45:19的发言:

这方法好,有机会一定试一下的!!!

试了后再向兄弟汇报情况!!!

 

2015-7-17 00:07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6 17:03:02的发言:

我有一点疑问想请教侯总:
1、一般而言,发酵是厌氧的反应,氧化则是需氧的反应。那么乌龙茶的发酵究竟是只有多酚氧化酶的氧化反应,还是同时还有一些厌氧的反应?我们是否应该称为氧化?

讨论:茶叶的发酵是一种习惯叫法,他包括氧化反应、厌氧发酵和茶青叶内部物质的转化。茶叶的发酵就不能简单的称为氧化。
2、传统的乌龙茶以出现叶片三红七绿为发酵适度的象征,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这只是岩茶发酵好的一个充分条件,并不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衡量岩茶发酵适度和好坏的依据应当是出现的香气和形成的滋味(当然还有很多因素制约,如该批青叶的内质,萎凋的情况等,我讨论的是同样的一批茶叶)是否达到该批青叶的最佳状态。
这当中涉及到温度、湿度、含氧量、青叶的水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等诸多因素,进入到摇青做青工艺过程中时,通过人为造成叶片的摩擦碰撞引起青叶的叶缘损伤,细胞壁的损坏,使多酚氧化酶更容易与氧气接触,从而加剧了青叶的发酵氧化过程,形成了独特的香气和滋味。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附属品,茶红质茶黄质等的生成引起茶汤颜色的加深,有些叶片完全红变,甚至做死。
小弟理解摇青的作用是造成叶片的摩擦碰撞引起青叶的叶缘损伤,细胞壁的损坏,使多酚氧化酶更容易与氧气接触加速氧化,伴随着叶梗向叶面补充水分(因为叶缘破损,除了叶孔外,水分有渗出的通道);而手做青的作用是使氧化反映均匀,使氧化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疏散,及时增加新的氧气以促进更进一步的氧化发酵。
所以,一般而言,青房不应该通风,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和温度。因为通风会加速水分的蒸发降低叶面的温度,减少青房的湿度不利于继续氧化,而且带走氧化产生的一些产生香气的芳香醇等,影响成品茶叶的香气。既然是这样,那么青房的含氧量也很重要啊,为什么我在许多的资料中都没有发现氧量仪呢,是我们不重视还是没有意识到?
既然氧化反应需要氧气的参与,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增加氧气的含量来促成该反应?是否有不破损叶片的叶缘就可以达到氧化效果的可能?比如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青房的含氧量,不摇青或减少摇青的次数。那样的话,叶片红变的可能就很小,就可能出现没有三红七绿但发酵产生的香气仍然很好的情况,茶的颜色也会是金黄色甚至黄绿色。——有没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结果怎样?

讨论:岩茶发酵的“三红七绿”是外象,是大概的比例,用“绿叶红镶边”形容则更贴切。但岩茶是一定要有红边的,因为乌龙茶要同时具有红茶和绿茶的某些风味,必须有象红茶一样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又有部分象绿茶一样的绿底。

   做青过程需要有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而氧气含量不需要太高就能满足氧化反应的要求(只要茶青叶造成机械损伤就会产生氧化反应)。相反,如果不需要茶多酚的氧化,只要少摇、轻摇,茶青少损伤就可以了(就象铁观音)。而香气和滋味主要还取决于青叶内部物质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这是无氧发酵,与氧气含量关系不大,而与温、湿度的关系更大。在武夷山(闽北)对岩茶做青来说,主要体现为温度偏低。

   武夷岩茶并不是要求象铁观音一样,汤色黄绿而香气高飘,如果需要的话,用工艺控制就能做到。
3、很多茶叶的揉捻方法不同,造成了绿茶有各种造型。岩茶也可以轻易地转变茶形。当前条索形确实不利于运输和保存,造成运输费用的增加和保存成本的增加,这虽然是一个“小问题”,但如果岩茶的产量是成千上万顿,则节约的费用不可小视。
自然,现在国家标准传统型的岩茶就应该是条索形,但制度是人定的嘛,不合理就可以改!我听说美国有一个州的法律规定,售卖的食品必须要包装,但一个中国卖烤鸭的直接就在橱窗内挂上烤鸭销售,结果被控告,于是他向当地的政府详细地说明了烤鸭如果包装起来就闻不到香味了,不利于销售。结果当地政府认真进行了调查,并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准许他的烤鸭店如此售卖。以上的事例属实不属实我无从考证,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这道理我懂。

讨论:历史以来,直到现在,所有认识岩茶的人都知道岩茶的外形是条索型。这不是因为国标的问题,而是人们的观念,既成事实和岩茶的特征、特色等问题。国标本来就是近几年定的,定标时岩茶就没有出现其他外形。
其次,有人说岩茶如果作成了包揉形培火的话吃不透火。我不是技术人员不知道是否正确。但我想问的是:难道只可以改变茶的形状,就不可以改进培火的方法?包揉形茶培火程度究竟可以达到轻培,中火还是重火?不肯改变岩茶的形状究竟是我们思维的定式还是“谁动了我的奶酪?”里描述的人类的通病,或者是公理?

讨论:包揉影响的主要问题不是火功问题。最主要是影响岩茶的特征和风格,还有就是人的观念。

以上三点是我这段时间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天我提出来想得到南苑专家的指点和各位水友的支持,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2015-7-17 01:10

侯总

啊哈哈,我等了这么半天,刘大哥终于露面了啊.不过时间太晚了,我要去休息了.谢谢指教,我对岩茶的认识有加深了!千金难买知识啊.

2015-7-17 01:22

soulbringe

讨论:茶叶的发酵是一种习惯叫法,他包括氧化反应、厌氧发酵和茶青叶内部物质的转化。茶叶的发酵就不能简单的称为氧化。
这下明白了,茶叶的发酵是复杂的变化,不能简单归类.所谓前发酵主要是指多酚氧化酶的作用,而后发酵主要指厌氧发酵.前发酵的目的是形成独特的香气和滋味以及介于红绿茶之间的特色,后发酵主要是茶内质的转化,比如苦涩味逐渐转化为甘甜等.

2015-7-17 01:29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1:22:47的发言:

啊哈哈,我等了这么半天,刘大哥终于露面了啊.不过时间太晚了,我要去休息了.谢谢指教,我对岩茶的认识有加深了!千金难买知识啊.

 

2015-7-17 01:44

侯总

 

讨论:岩茶发酵的“三红七绿”是外象,是大概的比例,用“绿叶红镶边”形容则更贴切。但岩茶是一定要有红边的,因为乌龙茶要同时具有红茶和绿茶的某些风味,必须有象红茶一样的茶多酚的氧化产物、又有部分象绿茶一样的绿底。
明白了,茶红素、茶黄素以及一些中间的产物也要有一定比例,这才是乌龙茶。

做青过程需要有适当的温度、湿度和氧气含量。而氧气含量不需要太高就能满足氧化反应的要求(只要茶青叶造成机械损伤就会产生氧化反应)。相反,如果不需要茶多酚的氧化,只要少摇、轻摇,茶青少损伤就可以了(就象铁观音)。而香气和滋味主要还取决于青叶内部物质转化形成的中间产物,这是无氧发酵,与氧气含量关系不大,而与温、湿度的关系更大。在武夷山(闽北)对岩茶做青来说,主要体现为温度偏低。
明白了,香气和滋味的形成固然有一些氧化的作用,但更大的是无氧发酵的产物。而无氧发酵重要的条件就是温湿度。武夷山温度偏低那不是需要加温?

   武夷岩茶并不是要求象铁观音一样,汤色黄绿而香气高飘,如果需要的话,用工艺控制就能做到。
了解:而且不止一种工艺可以作到。比如揉红边,或减少摇青次数和时间等。当然我个人比较偏好金黄色、或绿豆汤的茶汤而已。
讨论:历史以来,直到现在,所有认识岩茶的人都知道岩茶的外形是条索型。这不是因为国标的问题,而是人们的观念,既成事实和岩茶的特征、特色等问题。国标本来就是近几年定的,定标时岩茶就没有出现其他外形。

其实,我主要是考虑到如果是珠状真空包装运输费起码要节约4成,成千上万吨的话,节约的资金可不是小数目啊。其实目前单丛茶的情况也类似,甚至可能更厉害,因为条索更大。历史以前,岩茶的生产没有形成产业化,数量极其稀少,所以不会涉及包装运输的问题;但现在岩茶的产业化和世界化的大规模生产销售,以及其他地区饮茶的习惯综合来看,茶形的适当改变小弟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讨论:包揉影响的主要问题不是火功问题。最主要是影响岩茶的特征和风格,还有就是人的观念。
这点我同意。但是我认为要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可以采用兼容的方法。即不是故步自封的原则,允许适当发展,两条腿走路。其实岩茶要推广发展,关键是茶的质量,茶的质量跟上了,其他地区的人先入为主又有什么关系呢?比方说“南苑”牌大红袍采用了珠状或包揉形,外地的茶客感觉味道棒极了,价格也公道,他关心的是品牌、价格和质量问题,至于原来大红袍是条索或就是珠状对他而言有何意义呢?况且对茶厂而言,节约了很多的经费用来搞科研和生产,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2015-7-17 01:53

soulbringe

来不起了哈,我睡去了。
希望明天ZJ别抓我,这么长的文章我并没有校对,有错难免哈,而且是在这么晚的时间拖着这么疲惫的身躯。。。。。。

2015-7-17 01:56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4 16:51:47的发言:

乌龙茶的发酵是指在做青时部分茶多酚在茶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为茶红素和茶黄素,以及极少量的芳香醇等物质的过程!!所以说用氧化是更为准确的,发酵是种习惯说法!!!

普耳的发酵是种后发酵,也可以说是微生物发酵,刚做出来的生普已经过高温杀青,破坏了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生普在沤堆或是长时存放过程中,微生物会慢慢的使茶多酚进行转化的!!

 

2015-7-17 01:56

周公馆主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1:56:19的发言:

来不起了哈,我睡去了。

希望明天ZJ别抓我,这么长的文章我并没有校对,有错难免哈,而且是在这么晚的时间拖着这么疲惫的身躯。。。。。。

 

2015-7-17 02:30

侯总

 

看了侯总,乌龙鱼soulbringe的讨论贴,真是获益匪浅,对岩茶的制作工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015-7-17 10:00

旺崽

 

以下是引用周公馆主在2015-7-17 1:56:08的发言:

生普为何要渥堆呢?

 

2015-7-17 10:01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旺崽在2015-7-17 10:00:38的发言:

看了侯总,乌龙鱼soulbringe的讨论贴,真是获益浅,对岩茶的制作工艺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2015-7-17 10:03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1:53:31的发言:

明白了,香气和滋味的形成固然有一些氧化的作用,但更大的是无氧发酵的产物。而无氧发酵重要的条件就是温湿度。武夷山温度偏低那不是需要加温?

再讨论:做青温度偏低时就是烧一些木炭,放在青房中间来加温!!五一时我在武夷山见过的!!!

 

2015-7-17 10:24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1:56:19的发言:

来不起了哈,我睡去了。

希望明天ZJ别抓我,这么长的文章我并没有校对,有错难免哈,而且是在这么晚的时间拖着这么疲惫的身躯。。。。。。

 

2015-7-17 10:30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10:01:55的发言:

这么晚了你也不休息呀.生普要存放10来年才会味道变得甘甜醇厚,一般人哪里等得了那么久,何况价格也非常昂贵.人为地渥堆可以加速其后发酵时间,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有陈香味并且茶汤醇厚的有类似口感的熟普,可以满足一般人的口感需要,当然与存放了10年的生普比还是有差距的.

 

2015-7-17 10:33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10:03:27的发言:

兄弟,你还不赶快改!小心ZJ大队长抓你!

 

2015-7-17 13:38

旺崽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6 22:33:24的发言:

刚才我在网上发文完后,突然想起了我平时熬的绿豆汤其实也有氧化的问题.
我熬了很多次绿豆汤,结果熬出来的都是红的,有一两次本来起锅时是黄绿色,结果放入碗内马上变成了黄红色的了.可见也是因为氧化的问题.于是我采取了一些手法,今天我起码试验了一袋绿豆,终于有了一定的认识.呵呵,茶叶我虽然没有缘分制作,不能发挥我的创意和刨根问底的精神,但熬绿豆汤我可以呀,哈哈.想到这里我异常兴奋,马上进入厨房,准备战斗!
第一锅:我先用开水将绿豆浸泡10分钟,然后倒入冷水中,沸水后中火煮25分钟.结果:因为边煮绿豆边上网,时间过了5分钟,绿豆粘锅,焦了。郁闷啊......颜色当然是红黑
第二锅:开水浸泡10分钟,然后倒入煮沸的开水中,中火煮25分钟.结果:我仍然边上网边煮绿豆,但时间正好,没有粘锅现象,颜色红褐色,锅底一点不粘.看来开水煮东西就是不粘锅啊,呵呵
第三锅:直接将绿豆放入锅中,加水超过1厘米高,急火大火煮开,一直等到水快烧干时(必须不断搅拌防止粘锅),重新加入满锅的开水,盖上盖,中火30分钟.结果:终于煮出了黄绿色,绿豆烂熟.但倒入碗中,颜色又逐渐变红.本次可以说基本成功了,但还有不足需改进.
第四锅:我想到了茶叶的杀青,于是用铁锅将干的绿豆倒入烘炒,微火低温保持5分钟,然后倒入开水锅中,只听见滋声四起,中火30分钟.结果:汤色黄绿但有些浑,绿豆没有酥烂,有些甚至干变了,即有点象炒豆的情况.倒入碗内,颜色又开始红变.
第五锅:炒的不行,我改用冰的.先将绿豆加微量沸水浸泡并放入冰箱冷冻30分钟,然后放入开水壶中加少许开水煮至快干,然后加大量冷水急火煮30分钟,这次我换成了壶,而且加盖.煮好后我立即堵上壶嘴放入洗水池中用冷水冷却,然后放入冰箱中.结果:这次终于得到了冰凉的黄绿色的豆汤了.终于成功了!

太辛苦了啊,幸好我有两个电磁炉外加一个电炉,有四口锅还有两把水壶,忙的我够呛.不过终于可以喝到亲手制作的碧绿的绿豆汤了啊,舒服!
经过实践,我发现要煮得碧绿的绿豆汤,关键是要抑制其氧化.要想喝到酥烂的绿豆,关键是必须煮够煮够的时间.而如果时间过长,会加速其氧化,影响汤色,这就是矛盾!所以特殊的做法必须要满足,绿豆与空气尽量少的接触,熬制的时间尽量的短但又可以使之酥烂.所以我使用了小壶,而且熬好后,堵上嘴急速冷却.改天我再试试用开水瓶直接焖的方法.
各位不怕麻烦的话尽可一试!使用我的经验:在壶内放入一厘米厚的水煮开,放入绿豆急火煮直至快煮干,注意别煮焦了哈,水快干就行,然后加入大量的开水急火煮开,然后中火一直煮25分钟左右(如果你想酥烂点适当延长时间),然后堵上壶嘴放入水池急速冷却,再放入适量的糖和冰块一起喝,不摆了啊......

 

2015-7-17 20:21

草茶

 

以下是引用周公馆主在2015-7-17 1:56:08的发言:

生普为何要渥堆呢?

 

2015-7-17 20:26

草茶

 

以下是引用侯总在2015-7-17 2:30:45的发言:

 

我都发现你打的错字和别字了更不用说“队长”、“副队长”们,,已被引用,改不了了

你怕怕了?

 

2015-7-17 20:34

草茶

 

这贴作废

(还好早发现,差点看错了招来罚)

 

 

2015-7-17 20:41

草茶

 

这么好的文章,不顶怎么行!!!

 

2015-7-17 20:57

岩瘾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7 10:33:27的发言:

 

兄弟了解的茶叶理论好多啊,我自叹不如!!

兄弟是不是学理工科出身的啊??

 

2015-7-17 22:03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22:03:38的发言:

猜对了,我就是学工科的.从小我就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对语文\政治等功课没兴趣.

 

2015-7-17 22:08

我喝铁观音

 

以下是引用草茶在2015-7-17 20:21:13的发言:

哇,佩服佩服,我只会吃

广东好象更多是做绿豆粥的吧,再加点臭草和陈皮,香啊

 

2015-7-17 22:09

我喝铁观音

其实学习真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有一个朋友,50多岁了,有两三项发明专利,我教他学习AUTOCAD教了1个多月,现在可以画出三维剖面图等复杂的图形,连许多刚分来的大学生都赶不上,重要的是,他学CAD并不是为了画画简单的图,而是把他头脑里思考的机械图用电脑构造出来,他在机械和电子方面的水平我自叹不如.其实我最佩服的是那种超级的动手能力,象我有时有些点子只是想想,不去动手,时间一长就淡忘了.但他每次的认真思考的东西都会制作出来,然后进行包装销售,暴强!

2015-7-17 22:10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草茶在2015-7-17 20:26:01的发言:

渥堆是指做熟茶的过程之一吧?生普好象不需要的啊

 

2015-7-17 22:13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22:03:38的发言:

猜对了,我就是学工科的.从小我就对自然科学感兴趣,对语文\政治等功课没兴趣.

 

2015-7-17 22:16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我喝铁观音在2015-7-17 22:08:23的发言:

哈哈,我是学理科的,但历史、地理的成绩最高

 

2015-7-17 22:18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22:10:59的发言:

其实学习真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有一个朋友,50多岁了,有两三项发明专利,我教他学习AUTOCAD教了1个多月,现在可以画出三维剖面图等复杂的图形,连许多刚分来的大学生都赶不上,重要的是,他学CAD并不是为了画画简单的图,而是把他头脑里思考的机械图用电脑构造出来,他在机械和电子方面的水平我自叹不如.其实我最佩服的是那种超级的动手能力,象我有时有些点子只是想想,不去动手,时间一长就淡忘了.但他每次的认真思考的东西都会制作出来,然后进行包装销售,暴强!

 

2015-7-17 22:19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我喝铁观音在2015-7-17 22:09:51的发言:

臭草是什么?

 

2015-7-17 22:21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22:10:59的发言:

其实学习真的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有一个朋友,50多岁了,有两三项发明专利,我教他学习AUTOCAD教了1个多月,现在可以画出三维剖面图等复杂的图形,连许多刚分来的大学生都赶不上,重要的是,他学CAD并不是为了画画简单的图,而是把他头脑里思考的机械图用电脑构造出来,他在机械和电子方面的水平我自叹不如.其实我最佩服的是那种超级的动手能力,象我有时有些点子只是想想,不去动手,时间一长就淡忘了.但他每次的认真思考的东西都会制作出来,然后进行包装销售,暴强!

 

2015-7-17 23:16

旺崽

我从他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别给自己找借口偷懒!再简单的东西也得动手!学以至用!
兄弟们,让我们首先从学习岩茶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丰富自身的知识,多交几个朋友,多灌灌水.从回帖开始!

2015-7-17 23:29

soulbringe

尤达兄知道的怎么这么多?

2015-7-17 23:33

旺崽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23:29:40的发言:

我从他那里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
别给自己找借口偷懒!再简单的东西也得动手!学以至用!

兄弟们,让我们首先从学习岩茶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丰富自身的知识,多交几个朋友,多灌灌水.从回帖开始!

 

2015-7-18 12:20

我喝铁观音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7 1:56:19的发言:

来不起了哈,我睡去了。

希望明天ZJ别抓我,这么长的文章我并没有校对,有错难免哈,而且是在这么晚的时间拖着这么疲惫的身躯。。。。。。

 

2015-7-18 12:52

zj

 

呵呵,这的确要好好的看看.很专业的哟!

打印下来,慢慢看.

 

2015-7-18 16:52

只爱正岩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7 22:13:55的发言:

生普是不渥堆,但生普,熟普可能有个过程叫入仓,这也是个加速其后发酵的过程,入了仓后说会有仓味,我是在武汉听喝普耳茶友说的,我也不懂,呵呵,有懂的出来说下渥堆和入仓具体区别在哪?

 

2015-7-18 17:49

草茶

 

以下是引用zj在2015-7-18 12:52:34的发言:

 

加精的贴子,个别错别字是不予考虑的,保证质量是第一的!

你的贴子太厉害了,想得那么深?看了半天,学习中,还需再看。

 

2015-7-18 19:48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草茶在2015-7-18 17:49:51的发言:

你说的为“加速其后发酵的过程”而入仓的好象就是现在说的湿仓啦,不是为好喝,是商人(这个商人指的是卖茶叶的人而不是制茶者)把茶叶放在仓库里,通过调节仓库的干湿度,以其让茶叶表面达到提前陈旧的效果为目的,这样的湿仓会让新的茶叶变得与陈茶相貌相似,这样好跟买茶人吹嘘这茶有多少多少年的陈期,价钱自然就比原来高出好几倍啦,但这样的茶开泡后会有明显的霉味,并且不耐泡,还有茶汤会刺喉。哈哈,乌龙鱼千万不要乌龙哦,这样的茶还是少喝为妙吧。如果你真的试下次我送你一点,因为这样的学费茶我还有呢

 

渥堆,是指毛茶经过“渥堆”这项工序,通过湿熟作用以人工方式速成发酵,促进多酚类化合物非酶性自动氧化,转化茶叶内含物质,减除苦涩味,使滋味变醇,消除青臭气,缩短其陈化阶段,可提早饮用。这是1973年起昆明茶厂首先借鉴黑茶工艺,而发展出的技术,云南省微生物研究所对“渥堆”的相关研究,在1985年还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要说明的是,有的人对“渥堆”有所误解,还把“渥堆”和“湿仓”划上等号,事实是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湿仓”是指投机者将年份比较新的普洱茶成品,陈置于湿度甚高的环境,利用高湿度(或泼水)促使茶品发霉,以改变茶体,使外观上可伪充陈年茶,这种不健康的湿仓茶,是禁不起高温冲泡下的品鉴考验的。(这段是从书上抄来的)

 

 

2015-7-18 19:56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只爱正岩在2015-7-18 16:52:41的发言:

呵呵,这的确要好好的看看.很专业的哟!

打印下来,慢慢看.

 

2015-7-18 19:57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草茶在2015-7-18 17:49:51的发言:

你说的为“加速其后发酵的过程”而入仓的好象就是现在说的湿仓啦,不是为好喝,是商人(这个商人指的是卖茶叶的人而不是制茶者)把茶叶放在仓库里,通过调节仓库的干湿度,以其让茶叶表面达到提前陈旧的效果为目的,这样的湿仓会让新的茶叶变得与陈茶相貌相似,这样好跟买茶人吹嘘这茶有多少多少年的陈期,价钱自然就比原来高出好几倍啦,但这样的茶开泡后会有明显的霉味,并且不耐泡,还有茶汤会刺喉。哈哈,乌龙鱼千万不要乌龙哦,这样的茶还是少喝为妙吧。如果你真的试下次我送你一点,因为这样的学费茶我还有呢

 

 

2015-7-18 20:36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只爱正岩在2015-7-18 16:52:41的发言:

呵呵,这的确要好好的看看.很专业的哟!

打印下来,慢慢看.

 

2015-7-18 20:37

乌龙鱼

只爱正岩大姐肯定正在做好吃的小吃准备招待我们,呵呵
大姐属鸡的吧,属鸡的人特勤快啊.

2015-7-18 20:44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8 20:44:38的发言:

只爱正岩大姐肯定正在做好吃的小吃准备招待我们,呵呵

大姐属鸡的吧,属鸡的人特勤快啊.

 

2015-7-18 20:52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8 20:36:48的发言:经草茶MM这么一说,我算是明白啦!!入仓是像你所说的湿仓,入过仓的普耳会有明显的仓味,也就是你所说的会有明显的霉味,并且不耐泡,还有茶汤会刺喉。我在武汉喝普耳时,他们说这是入过仓的,这个不是,我问他们什么是入仓,他们只给我说是在一定温度和湿度下加速其陈化,没想到是种不好的陈化!!

 

2015-7-18 20:56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8 20:56:49的发言:

其实仓分干仓和湿仓.湿仓就是指:人为地(增加温湿度甚至泼水等)加快茶叶的发酵速度,甚至造成茶叶发霉,然后退仓凉干,过两三年就闻不出仓味了,但是茶喝起来对身体不好,很刺喉,无润滑甘甜,我交学费买的熟普就是例子;
干仓是指:在空气温湿度比较适宜干燥的地方,比方说云南,将茶叶存放于专门堆放普茶的无杂味的库房过一定年限再拿出来喝,利用自然的温湿度来进行茶叶的发酵.由于仓中大量的青饼\熟茶等堆放环境有利于普茶的发酵,有点类似于陈年的酒窖.环境中有大量的有益的菌种可以提高茶叶发酵的质量.所以这种环境是很好的.放够一定年限的茶喝起来甘甜爽口,醇厚绵长......其实我也没有喝过,只是听说的.

 

2015-7-18 20:58

乌龙鱼

全都在说普洱,我在旁听着

2015-7-18 20:58

我喝铁观音

 

你那么幸福,有铁观音喝

 

2015-7-18 21:02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8 21:02:38的发言:

你那么幸福,有铁观音喝

 

2015-7-18 21:05

我喝铁观音

我这里凉快,要在青城山,还必须穿长裤呢

2015-7-18 21:08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8 20:58:39的发言:

兄弟知道的好多啊!!!真是厉害,强人啊!!!!!

 

2015-7-18 21:10

soulbringe

 

台风来了,马上要凉快了!!!

 

2015-7-18 21:12

乌龙鱼

 

你是在三醉学的?快毕业了吧。我刚学。呵呵!!

 

2015-7-18 21:16

旺崽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8 21:12:20的发言:

台风来了,马上要凉快了!!!

 

2015-7-18 21:17

soulbringe

再问一个问题,生普的自然发酵是微生物发酵还是氧化?

2015-7-18 21:18

旺崽

 

以下是引用旺崽在2015-7-18 21:18:23的发言:

再问一个问题,生普的自然发酵是微生物发酵还是氧化?

 

2015-7-18 21:19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8 20:56:49的发言:

其实仓分干仓和湿仓.湿仓就是指:人为地(增加温湿度甚至泼水等)加快茶叶的发酵速度,甚至造成茶叶发霉,然后退仓凉干,过两三年就闻不出仓味了,但是茶喝起来对身体不好,很刺喉,无润滑甘甜,我交学费买的熟普就是例子;
干仓是指:在空气温湿度比较适宜干燥的地方,比方说云南,将茶叶存放于专门堆放普茶的无杂味的库房过一定年限再拿出来喝,利用自然的温湿度来进行茶叶的发酵.由于仓中大量的青饼\熟茶等堆放环境有利于普茶的发酵,有点类似于陈年的酒窖.环境中有大量的有益的菌种可以提高茶叶发酵的质量.所以这种环境是很好的.放够一定年限的茶喝起来甘甜爽口,醇厚绵长......其实我也没有喝过,只是听说的.

 

2015-7-18 21:19

草茶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8 21:17:29的发言:

就象<后天>一样,怕怕

 

2015-7-18 21:20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草茶在2015-7-18 21:19:18的发言:

嘻,现在我也存点,等我七老八十的时候我就有老茶喝了哦

 

2015-7-18 21:21

乌龙鱼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8 21:20:54的发言:

没那可怕,要像后天一样,你就可以当后天里的那个勇敢的父亲一样,来福建救我们这些兄弟姐妹们啦!!!

 

2015-7-18 21:23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8 19:56:04的发言:

草茶喜欢喝普洱,我咋忘了呢?我现在正在学习普洱,还没有下手,只花30元买了一小饼熟普,可能是湿仓,因为喝起来没有甘甜的感觉,虽没有霉味,但感觉不到茶的香味,只有陈味.本来打算趁马帮的瑞贡天朝活动顺便买点正宗的青饼收藏,结果失之交臂,郁闷了一周啊......总之我感觉,在我能接触到的当地市场上,几乎没法买到正宗的普洱.看来还是老办法:我搜!然后邮寄!然后再收!

 

2015-7-18 21:23

草茶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8 21:21:47的发言:

到时去找你一起喝啊!!!

 

2015-7-18 21:26

草茶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8 21:20:54的发言:

没那可怕,要像后天一样,你就可以当后天里的那个勇敢的父亲一样,来福建救我们这些兄弟姐妹们啦!!!

 

2015-7-18 21:27

草茶

我家的饼还是等到2080年才饮

2015-7-18 21:27

我喝铁观音

 

以下是引用草茶在2015-7-18 21:23:43的发言:

你们那没普洱卖吗?今年买普洱就贵多了,而且自认普洱老师太多的话还真是怕怕,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啦

 

2015-7-18 21:29

soulbringe

我不喝普,可能七老八十就会喝的

2015-7-18 21:31

我喝铁观音

 

以下是引用草茶在2015-7-18 21:27:33的发言:

台湾的台风对你们福建有没有影响啊?

 

2015-7-18 21:32

乌龙鱼

 

每次台风对海边城市的影响都挺大的

还好岩茶的制作都完成了,不会对其有影响了

 

2015-7-18 21:35

草茶

 

是啊!!

还好一般台风都在七,八月份,对做茶影响不大!!

 

2015-7-18 21:37

乌龙鱼

 

海棠台风横穿台湾,直逼福建!南苑要作好防范措施啊,小心茶叶被风吹走了啊.那样我们不是惨?

 

2015-7-18 21:58

soulbringe

 

以下是引用soulbringe在2015-7-18 21:58:27的发言:

海棠台风横穿台湾,直逼福建!南苑要作好防范措施啊,小心茶叶被风吹走了啊.那样我们不是惨?

 

2015-7-18 23:51

只爱正岩

 

以下是引用乌龙鱼在2015-7-18 21:19:53的发言:

回头再看这贴,从第一贴开始看,看完就明白你问的问题了哦!!

 

 

2015-7-19 01:14

旺崽

应该是的.

2015-7-19 18:12

只爱正岩

 

以下是引用旺崽在2015-7-19 1:14:30的发言:

我认为青普的后熟不仅仅是微生物的发酵,而且也伴随着一定的氧化作用,而熟普完全是微生物发酵。想问一下岩茶发酵过度是否像红茶?

 

2015-7-19 20:14

乌龙鱼

 

2015-7-19 21:56

soulbringe

 

又是搜的?

 

2015-7-19 22:00

旺崽

要学习就得先找资料啊,何况我手里有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清凉的冰红茶很好喝咧,兄弟来一碗!

2015-7-19 22:05

soulbringe

 

谢谢!我正在喝水仙,好啊!兄懂得真多。真以为你是研究茶叶制作的。喝一杯吧。

 

2015-7-19 22:10

旺崽

谢茶

2015-7-20 22:58

soulbringe

先顶上去!改天好好品读!!

2015-7-24 01:11

武夷岩茶茶痴

先顶上来慢慢看

2015-8-1 20:03

武夷岩茶茶痴

 

说了这么多,请教下:如何在冲泡前,从干茶来判断一款茶的发酵状况?

 

2015-8-12 01:15

sawxl

 

QUOTE:

 

2015-8-13 16:39

南苑茶叶

学习!

2015-6-8 21:47

YFLU93

新手愚见:普洱茶是微生物作用的后发酵,乌龙茶的不同类茶的发酵程度也不尽相同,岩茶的发酵关键是形成岩茶所特有的香气和滋味。

2015-11-11 10:54

513

绿茶为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黄茶为微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
白茶为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
青茶为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
红茶为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
黑茶为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

2015-4-17 20:40

逍遥郎

炭焙岩茶和电焙岩茶的不同

九哥阅读(6)

武夷岩茶的烘焙工艺有多种,其中以传统炭焙、和利用现代化焙茶机、电焙笼等设备电焙两种为主要烘焙方式。而最传统、最能代表武夷岩茶制作工艺、体现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的就是炭焙工艺。

 

炭焙是焙茶的最高技术,其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其技术耗时费力,且需专业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技术要求非常高,但是炭焙可以形成武夷岩茶独特的茶汤口感风韵,也就我们常说的”岩韵”,令人一饮难忘,再饮倾心。

 

在焙火上,根据茶焙火的程度可分为轻火、中火、高火三类,所谓焙火程度系指在烘焙时间的长短及温度高低综合而言,相互联系作用而形成。其火功高低,主要还看茶叶滋味表现。一般而言,温度60度至90度,适合焙制清香型口味岩茶,温度80度-120度适用焙制传统型浓香型岩茶,温度120度以上适用茶叶变味,有杂味,含水量高焙制碳香型岩茶。

 
而通过焙茶机、电焙笼等设备烘焙出的茶,虽然在效率上有所提高,并降低了制茶所需的时间以及人力,但却无法像炭焙那样将武夷岩茶本身的岩韵表现出来,让人总有一种”似是而非”、”还不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感觉。
 
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大红袍价格参差不齐的原因之一。炭焙,因其技术的要求之高及制作时需投入的大量精力,其成本始终居高不下。然而,现在很多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会拿电焙茶当炭焙茶来卖,从中谋取高额利润。
 
既然”炭焙”的成本高、利润低,为什么像大红袍官网茶业这样的老字号企业却依然选择这样的烘焙方式呢?”炭焙”与”电焙”的武夷岩茶究竟有何不同呢?

炭焙茶与电焙茶的区别

 
首先是火功香的香型不同。炭焙的岩茶有碳火香,电焙的岩茶只有火功香、没有炭火香。
 
第二是火功香持久性不同。炭焙的岩茶碳火香更持久,更耐存放。足火岩茶的炭火香可保留三、五年以上。而电焙岩茶的火功香一般只能保留十几个月,火功低的消失的更快。
 
第三是火功足透度不同。炭焙的火功可以达到很足、很透,青味易除、滋味容易转化,茶与水相溶性更好,没有分离感。电焙的火功一般容易形成表面火,火功香易退,滋味常带青味,没有焙透,后几泡口感易带涩,叶底带绿的,且茶与水分离,相溶性低。
 

炭焙茶与电焙茶的辨别方法

 
其实火功香和碳火香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因此,只要多实践,细心感受,特别是闻冷香(杯底香),杯底香是岩茶的特点,更容易分辨香型,其持久程度和茶叶的山场环境、加工工艺等(质量等级)有直接的关系。杯底香带有花果香和火功香,有些火功香属于碳火香,有些火功香则就是火香,通过实践对比后才有感性认识。
 
焙火后三两月内,闻干茶香时最容易辨别。轻火茶更难分辨,火功越足越易分辨。足火电焙和机被焙岩茶的叶底更均匀,基本为一色。碳焙足火岩茶的叶底更不均匀,一定有些花杂电焙能做出大批量同等级茶、碳焙则不容易做到。
 

除此之外,还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辨别:

 
通过茶叶叶底辨识
 
碳焙过的茶叶,叶底柔软高代表碳焙技术佳。电焙茶叶叶底柔软度较差,碳焙茶拿捏的好,叶底有韧性,拉扯较不易断。
 
通过汤色辨识
 
炭焙茶汤上面会很亮丽,像一层茶油;而电焙的茶汤则汤色较浑浊。
 
 
通过滋味辨识
 
炭焙茶在闻时不香,喝完口中会留有茶的香气;电焙的茶在冲泡时很香,喝时则淡而无味,茶香和水分离。可以说,炭焙茶如打太极拳,后劲连绵不绝;电焙茶香气却如昙花一现。
 
总之,想喝正宗的武夷山大红袍,就要选择”炭焙”工艺制作出来的产品。

岩茶“电焙”和“炭焙”精微之别

前日,应友人相邀共试已封存数年的两箱“作品”,岩茶“电焙”和“炭焙”精微之别的话题由此推演开来。

友人茶厂相见,开箱之前,友人有些许紧张,总怕韶光负人,久存之后茶味尽矣,但开箱之后,闻去两者并无杂乱霉普气息,却有着丝丝独特的酸香,已悬住的心思便放了下来。

取茶样时便直入主题,介绍起了这两泡茶的背景。友言,两款茶均来自相同地域、归为一堆,但却由不同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的高丛水仙。它们于2010年底同时精制完成,几近售罄之后,于2013年底封箱,这次开箱,仅为检验其品质以及内在的变化。

两泡茶各称7克,落入杯中,声音犹如金石;冲入100℃沸水同时开泡,汤色透亮,透过光线映出的橙红色茶汤,煞是好看;仔细嘬来,千茶里的酸香又在茶汤中溶出,千香与水香的统一,饮后确是令人为之一振。友人遂大喜道“这两号水仙,有戏!”

五六道茶泡下来,两者并无甚大的分别,汤色均是相似,从橙红至橙黄色稳定地渐变,只是其中一泡茶的酸香里带着更鲜甜的花香,而另一泡却是酸香和厚味,汤水也更细腻了些。

好奇之下,便问起了缘故,友人不堪我的多番追问,便说起了这“烘干机与炭焙之分别”。在友人的口中,并无所谓“电焙”或是“炭焙”之优劣,最关键处还是操作器械之人。善焙之人,无论是起用烘干机或是炭火,都是趁手的,而技术不精之人无论使用什么怕都是不成的。就像那两道水仙,起用烘干机焙出了带有甜味、有层次的鲜香,而用炭火者也焙出了炭火独有的厚味与细腻,这两者即发挥了各自工具的特性,也发挥了茶性,这便是极匿茶的焙茶人。

在我们又将两泡水仙冲了几道后,我便问起了“烘干机”与“炭火”两者间的具体区别。友人大口嘬了茶便又说了起来。

话说友人善焙,名达于乡里,在他口中“烘干机”这玩意这可叫一个“技术活”。从烧火、预热、上焙、下焙,也就在这眨眼的时间里几百斤茶就下来了。四个字“责任重大”,一个看不准,不是焙坏、就是没焙到位,而炭火却还有个调整的机会,可是“炭火”却更是繁琐,步骤多,手工活,你不光得看懂,还得上手,要不也焙出不来效果。

说罢,友人便用当晚的那两泡水仙做起了示范。友言,那泡厚味的水仙就是“炭火”精制,而鲜甜的那泡则是用“烘干机”精制的。炭火烘焙有红外辐射,热量多是由内向外的,所以内里的糖化反应强烈,性质转化彻底,便有了类似焦糖的厚味与细腻。而烘干机的烘焙速度快,在烘焙过程中香气损失较少,且那次烘焙的水准较高,焙火到位,所以多年后,它的鲜度始终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也并无反青味,与炭火焙的一样,出了酸香,行话就叫做“转了”。

晚上的茶,是极好的,喝完后整个人的身体都处在一种舒适的放逸之中。分别前,问及友人:“何时能品?”“下次就要再过上三年或是五年了。”

为此,对这茶不免多了几分留恋。留恋它们在今夜里所带来的美好,茶里的酸香还在我的口中萦绕,心头怕是有百感相交,只是不忍,不忍离别,就借用沈伊默君的一句诗,再会吧我的朋友。

这回久别再相逢,便又送你归去,未免太匆匆。

喝茶的人,家里肯定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存茶。时间长后,有些潮气,如何去掉呢?

焙火有碳焙火和电焙火,可一般人家里不会备有的。

能不能利用家里现成的东西呢?

在这里想请教老师们:能不能用一干净的铁锅或吕锅直接在煤气灶或煤炭炉子上用文火慢慢焙火呢?或用电火锅打至最低档慢慢烤呢?

不知有没有人试过。如果有,如何掌握时间和火候呢?

梅雨季节快到了,茶叶估计又要返潮,需要去掉潮气啊!特此请教,谢谢!

建议明性茶友到本区第三页,竹影一帖 看看,会有一定的帮助
个人认为,用铝锅或铁锅自己焙火会产生异味 因为我喝过茶友送的一些陈茶,因为是有些年限,我想,因是关乎梅雨潮湿季节,就自己焙火了。。。。那茶我喝着就有异味,茶香被异味覆盖、体现不出岩韵 建议,购买时要注意茶的火功轻重

2015-2-21 10:30

盈盈一水

若是轻火茶存的量较多,有返青迹象,那么建议送到南苑,他们会帮你复焙的

2015-2-21 10:35

盈盈一水

多谢版主的建议

2015-2-21 10:35

品茶明性

不客气了 大家相互学习 明性常喝岩茶吗?喝过南苑茶吗?明后天论坛有活动哦,茶品多多,礼品多多 到时候来玩,

2015-2-21 10:45

盈盈一水

原材料不好搞啊,特别是正岩的更不好弄,只是偶尔喝喝。长期喝怕承受不起 活动一定参加,看有没有运气咯!

2015-2-21 14:23

品茶明性

在家里,用电饭锅试试

2015-2-21 15:22

天水茶

电饭锅,微波炉,包括电吹风,都可以做为焙火的工具,还有就是市场有卖的,一种台湾订制的炭焙嚣,也不错,可以放在明火上直接焙

2015-2-21 16:22

海螺

感觉象烘干。

为什么呢?

2015-2-21 16:35

大红袍的传说

其实楼主只需要对所存岩茶适当走水即可(不需要焙火),海螺介绍的方法都可行,只是要注意温度控制。单纯走水不需要太高温度,我估计80-120°就可以,宁可温度低些,时间长些,走水充分就行。复焙要求的工具和技术都太高。

2015-2-21 16:44

竹影

不敢自己焙,除非买了小焙笼.

2015-2-21 18:29

盛香阁

学习了!

2015-2-21 20:31

清河猷熹

小巧焙笼,喜欢!

2015-2-21 21:02

清河猷熹

泓版的焙笼很好很强大~如果用电饭锅,好象以前天羽的老叶在三醉发过贴,有比较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015-2-21 22:51

岩瘾

实用的焙笼

2015-2-21 23:56

凝香千盏

这个小焙笼非常的不错,很适合爱茶的消费者

2015-2-22 00:50

只爱正岩

电焙笼不错 很强大

2015-2-22 08:33

天水茶

泓版到底有多少置茶‘利器’?每次晒宝都令我耳目一新

2015-2-22 08:58

竹影

好实用的焙笼

2015-2-23 00:36

qyc

漂亮漂亮。。。

2015-2-26 09:33

女巫拖把v

泓版的焙笼让人看好,不知道哪里可以购到

2015-2-26 22:55

海螺

用电烤箱怎么样,有用过的说一说.

2015-2-27 10:07

乐阳

这是托朋友的朋友从台湾购买的,只是现在朋友的朋友也没再回台湾,所以也没办法托她买了,如果哪位茶友有台湾的朋友,要买应该是不难的。

2015-2-27 14:33

泓涓

是个好东东!

2015-2-28 10:40

铁板峰

2015-2-28 18:45

海波

见识了家庭焙火的利器
能不能让茶厂帮忙复焙呢?

2015-7-28 21:22

光风霁月

那个小焙笼来路这么复杂……唉,懒人如兰衣者,还是别让茶受潮为好

2015-7-29 13:38

兰衣

涓版的宝贝可真多啊

2015-7-29 21:03

善忆

對,儲存好纔是最重要的

2015-7-30 23:41

只爱正岩

程姐作为‘海西’的代表,在加强文化交流呢

2015-8-1 13:19

竹影

嘻嘻,“海西”的提法还真有影响力呢 广西人都知道了

2015-8-1 18:21

兰衣

我个人倒是觉得‘海西’的提法,纯粹是胡扯!

2015-8-1 21:48

竹影

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现代就要看海西了哦

2015-8-7 15:46

兰衣

看到这电焙笼还真是长见识了。

2015-12-10 00:58

言茶

开眼了。

2015-1-16 16:37

waimoya

 

专业问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技师来解答!

搬个凳子等待听侯总讲课!

 

2015-6-19 12:07

武夷岩茶茶痴

听课来了!!!!

2015-6-19 14:46

烟枪

期待中!!!

2015-6-19 14:56

东郭

 

炭焙比电焙更能焙透吧!

用炭火容易把火味吃到茶叶里面,而电焙容易吃在茶叶表面。

 

2015-6-19 17:19

南苑茶叶

 

QUOTE:

 

2015-6-19 18:15

武夷岩茶茶痴

 

别误导俺啊!,俺要学详细的!!

 

 

2015-6-19 18:41

烟枪

晕!在这制作中的问题,我只有三层水哦!还不到半桶呢!!

2015-6-19 22:11

南苑茶叶

 

这个题目好!我也问一下。

 

2015-6-19 23:26

晚甘园主人

我也不太清楚,嘻嘻

2015-6-20 16:29

乌龙鱼

 

刘老师怎么还没来给讲课啊!

别让帖沉了大家顶啊!!!

 

2015-6-20 21:49

烟枪

 

QUOTE:

 

2015-6-21 00:33

侯总

 

QUOTE:

 

2015-6-21 00:46

武夷岩茶茶痴

 

QUOTE:

 

2015-6-21 02:45

中华阁

 

请问:南苑的茶叶都是采用炭火烘焙的吗?

一般烘焙几次?

每次时间多长?

足火和急火的概念在此如何体现?

温度多高?轻火的温度多高?中火的温度多高?高火的温度多高?

菜鸟多谢了!

 

2015-6-21 09:31

与君歌一曲

 

感觉炭火焙茶相对于机器焙茶来说,不仅是火吃的透,有炭香味,从内含的转化上应该是有区别的,请侯总能不能再讲的清楚一些?

请教了!

 

2015-6-21 11:50

东郭

等待学习!!

2015-6-21 18:54

烟枪

没人来答疑解惑?

2015-6-22 11:18

东郭

 

QUOTE:

 

2015-6-22 13:09

中华阁

 

QUOTE:

 

2015-6-22 13:40

中华阁

 

QUOTE:

 

2015-6-22 19:38

东郭

 

QUOTE:

 

2015-6-22 20:20

中华阁

 

QUOTE:

 

2015-6-23 00:24

侯总

 

QUOTE:

 

2015-6-23 08:31

东郭

 

曾经看过一些资料,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同一泡茶用不同方法焙而论),请侯总指正:

1) 炭火焙茶在其加工过程中,炭火燃烧形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茶叶中的水离子结合形成了碳酸,而碳酸中和了部分茶叶中碱性物质(如茶多酚,与茶叶中的涩味有关),减轻了茶叶的涩味,这是机器焙茶所没有的,从而使得炭火焙茶形成了更为独特的风味,口感更为甘滑;

2)机器焙茶通过热风烘焙茶叶,香气会挥发,温度越高,损失的香气成分也就越多.而炭火焙茶通过热的辐射来焙茶,内含物转化的多,损失的少.相对与机器焙茶,其焙后香气显得更为浓郁,水活,有厚感.

 

2015-6-23 08:56

东郭

兄之高见,小弟学习了。

2015-6-23 17:23

中华阁

 

不敢不敢。要多向侯总学习!

请指正!

 

 

2015-6-23 17:31

东郭

 

QUOTE:

 

2015-6-23 17:40

中华阁

 

以下是引用东郭在2015-6-23 8:56:00的发言:

曾经看过一些资料,得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以同一泡茶用不同方法焙而论),请侯总指正:

1) 炭火焙茶在其加工过程中,炭火燃烧形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茶叶中的水离子结合形成了碳酸,而碳酸中和了部分茶叶中碱性物质(如茶多酚,与茶叶中的涩味有关),减轻了茶叶的涩味,这是机器焙茶所没有的,从而使得炭火焙茶形成了更为独特的风味,口感更为甘滑;

2)机器焙茶通过热风烘焙茶叶,香气会挥发,温度越高,损失的香气成分也就越多.而炭火焙茶通过热的辐射来焙茶,内含物转化的多,损失的少.相对与机器焙茶,其焙后香气显得更为浓郁,水活,有厚感.

 

2015-6-23 22:08

乌龙鱼

 

呵呵!好一个爱茶的东郭兄!

 

希望再听一些不同的见解

 

2015-6-24 01:44

武夷岩茶茶痴

 

QUOTE:

 

2015-6-24 10:49

东郭

 

QUOTE:

 

2015-6-24 18:20

罗汉

 

QUOTE:

 

2015-6-25 13:23

中华阁

 

是在01年制春茶的时候.在旧厂房那里.

有缘自会再见面的.

 

2015-6-25 17:06

东郭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45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