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茶路”再出发——缘起武夷山下梅村

九哥阅读(6)

20 1 4年1 1月1 6日~1 8日,.第八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武夷山隆重举行。延续着历届茶博会的传统,本届茶博会依然突出海峡特色,和往年相比,“万里茶路”复兴的概念重提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茶博会期间先后举办第三届“万里茶路’’与城市发展中蒙俄市长峰会、“万里茶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等多场活动。在经历了辉煌与沉寂之后,“万里茶路’’以复兴的姿态,又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缘起下梅

300年前,武夷山下梅村的民居沿水而建,路旁商号林立。从这个小村庄输出的源源不断的茶叶,滋养了半壁的欧亚大陆。百年前的茶庄,今天依然有迹可循。邹氏家祠里,大茶商邹茂章的后人依然经营着祖传的“景隆号”大红袍0 201 4年1 1月,沉寂了许久的下梅村,借着武夷山茶博会的时机迎来了“万里茶路’’中蒙俄联盟城市的远方客人。

“万里茶路”,起于武夷山下梅,经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向北延伸,穿越蒙古戈壁草原,抵达俄罗斯边境口岸恰克图,总长约5000公里。此后继续由东向西延伸,横跨西伯利亚,通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以及欧洲各国,全程1.3万公里。

在下梅,一个村庄的兴盛史,便是~条茶道的开拓史。在武夷山众多的产茶村庄里,下梅村的兴起,更多的是幸运。

“在当时,比起附近的星村和赤石,下梅的茶产量并不高,交通运输条件也不是最佳。他们会在这里落脚,可能是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也有可能是老夭爷眷顾下梅这个小村子。”武夷山市文体新局的文物保护专家赵建平这样讲。

据《崇安县志》载: “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崇安县志里客观地记录着当年下梅村茶叶贸易的活跃。清朝,一群商业嗅觉敏锐的晋商南下武夷,寻求贩茶的商机0 1r也1门在下梅停留,设立票号,并和当地富商邹氏合作经营。由此,影响欧亚大陆近两个世纪的“万里茶路”正式开启。

开辟于1 7世纪的“万里茶路”,因其巨大的经济意义及商品负载量,被喻为联通中俄两国商贸友谊的“世纪动脉”,并被俄国人称为“伟大的中俄茶叶之路”。

“万里茶路’’再发现

“万里茶路”,这条贯穿中蒙俄三国、繁荣了两个世纪的著名国际商道,成为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世纪动脉”。从福建乃至中国传出的茶文化,影响了欧洲人的生活方式。

在第三届“万里茶路”中蒙俄国际联盟城市市长圆桌会议上,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陶米恒说: “万里茶路是密切联系俄罗斯、蒙古和中国三个国家的通道。在这条路线上,三个国家虽然文化差别很大,但都足因为茶联系到了一起。在贸易和交流过程中,俄罗斯也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

“中国的茶影响了东欧人的饮食文化,渐渐影响到他们的思想和性格。’’湖南大学的陈翠副教授刚刚完成关于中国茶与茶文化在东欧国家的传播及其影响力的研究,他说:“东欧人嗜酒,饮食口味重,以肉食为主。而茶文化在东欧的传播,带给了他们清醒的聚会时间,丰富了他们的社交和娱乐生活,更深远地促成了男女平等和民主思想的发展。而且东方茶文化中的意境与西方的科学精神融合,又产生了新的反应。”

在当今,复兴这条跨越世纪的“万里茶路”,有着非同一般的现实意义。 201 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把“万里茶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将其与新世纪的中俄油气管道并称为“世纪动脉”。 “习近平主席去年3月访俄演讲时的高度评价和出访中亚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及今年8月在蒙古乌兰巴托举办的‘万里茶路’中国茶文化艺术展等,重新激活了中蒙俄‘世纪动脉’,重新唤起了中蒙俄的茶道记忆。联通中蒙俄三国、 ‘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的‘万里茶路’有望得‘道’复生、得‘道’复兴, ‘万里茶路’步人了新的历史阶段。”武夷山市市长徐春晖说。

旅游新契机

“茶文化是非常特殊的,需要比较舒适、温馨的环境。所以既然是来参加与茶有关的活动,我期待的就不是多么沉重的话题,而是好的天气,好的气氛,来这里的人能够感到舒服、开心。”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陶米恒坦言,武夷山满足了他关于茶的所有期待。

“这一两年来,来下梅村找寻“万里茶路”记忆的人数骤然增多,其中不乏外籍人士。”在下梅的自家老宅院里,邹氏嫡系第二十八代传人、武夷山邹氏宗亲会会长邹远波说。与之呼应的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茶商家族格里布申家族后裔、格里布申家族基金会主席本杰明-杜邦来,他表示,除了武夷山的风光, “万里茶路”起点下梅村的历史也是吸引自己的地方。

在第三届“万里茶路”中蒙俄国际联盟城市市长圆桌会议上,沿线城市共同发出了《传承万里茶路文化打造国际旅游品牌》合作倡议。根据该倡议,中蒙俄国际联盟城市市长一致间意把旅游资源优势、地缘毗邻优势转化为旅游合作优势,联合开辟精品线路,畅通绿色通道,搭建协作平台,加快建设“万里茶路”国际旅游黄金带。

武夷山作为“万里茶路”起点城市,作为全国四个双遗产地之一,将凸显“万里茶路”的助推力,迎来国际旅游发展的新机遇。

从有关部门获悉,持续受到广泛关注的“1元门票游武夷”活动,继201 4年9月结束后,将于1 1月2 1日再度开启,并将持续5个月。福建省旅游局局长朱华表示,“一元票”积极实践从门票经济向旅游综合经济的转变,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未来景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将于201 5年正式开通的途经武夷山的合(肥)福(州)高速铁路,无疑将进一步拉近武夷山与北京、上海、福州、厦门、台北等中心城市的距离。迈向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福建武夷山,也逐渐以更开放、自信的心态开展多种有效尝试。

万里茶路的起点——武夷山下梅村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区东部,梅溪的下游,并得名于此。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及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的组成景观之一,这里仍保留着70余幢明清建筑风格的民居、庙宇、宗祠、古街。中央的人工运河当溪,如今看来水面宽不过8米,清澈见底可捉溪鱼——据村民说是最近十多年水量减少水面才急剧降低的。当溪穿过下梅村,汇流入村外的梅溪,形成丁字形的水网。武夷岩茶贸易鼎盛时,四方商贾就通过这条水运通道在下梅进行商贸活动。据衷干《茶市杂咏》记载:

清初贸易在梅溪,贩得毛茶价颇低,

竹筏连云三百辆,一篙归去日沉西。

林馥泉在诗后批注道,“清初茶市在下梅,附近各县所产茶叶,均集中于此。竹筏三百辆,转运不绝……清初茶业均为西客经营,由江西转河南运销关外。西客者山西商人也。每家资本约二、三十至百万。货物往还络绎不绝,首春客至,由行东赴河口欢迎。到地将款及所购茶单,交点行东,恣所为不问。茶事毕,始结算别去”。

乾隆年间,下梅形成祟安县最大的茶市。满载茶叶的船只从这里出发,一路北上,由水路进鄱阳湖至湖口,再溯长江西至汉口,在汉口经鉴定分装,溯汉水至襄樊,再溯唐河至河南的赊店。到了这里,茶商们改为陆路北上至祈县。在祈县,茶叶按商号分配,其中花茶大部分在华北销售。而那些砖茶和红茶改运到张家口,在这里改为驼队运输,经过1100余公里的漫漫行程至库仑(今乌兰巴托),然后再行400余公里到达中俄边界的恰克图。恰克图是著名的买卖城,晋商把茶叶卖给俄罗斯的大茶商,然后再由这些茶商把中国的茶叶转运到欧洲各国。

据晋中榆次《榆次车辋常氏家族》记载,在武夷山做岩茶贸易的晋商较多,但最早来到武夷山贩茶的,是山西省榆次市车辋镇村的常氏。常氏武夷山贩茶的第一站是下梅村。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政府限制俄商赴京贸易,中俄贸易统归恰克图一处,一时恰克图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陆上码头”。车辋常氏审时度势,为保证茶叶质量,一反过去由货主送货上门的做法,携带雄厚资金,在武夷山购买茶叶,组织茶叶生产,同时在崇安县的下梅村设茶庄,精选收购当地茶叶,在下梅村的芦下巷、罗厝坊都设茶焙坊、茶库,雇请当地茶工帮做,还将散茶精制加工成红茶、乌龙茶、砖茶等。每年茶期,在下梅收购、精制后的茶叶通过梅溪水路汇运至崇安县城,押验之后,雇用当地工匠千余人,用车马运至江西河口,达襄樊,转唐河,北上至河南社旗镇,而后用马帮托运北上,经洛阳,过黄河,越太行,经晋城、长治,出祁县子洪口,于鲁村换蓄力大车北上,经太原、大同,至张家口、归化,再换骆驼至库伦、恰克图。

扩展阅读——以武夷山为起点的几条万里茶路

说起武夷茶路,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晋商开辟的万里茶路,这与前些年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有很大关系。然而世事沧桑,以武夷山为起点的万里茶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所变化,茶路的变迁与当时的国家政策、交通、贸易,以及武夷茶生产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在唐宋时期,武夷茶路就已形成。当时,人们将茶叶从武夷山运到浦城,再由浦城转运浙江,经江山、衢州、钱塘等地,然后往北通过大运河运往河南开封,这条就是武夷茶作为皇家贡茶的茶路。茶马之路

明代茶叶的经济价值极高,体现在茶马互市上尤为明显。当时,15公斤茶叶通过互市可换马一匹,30公斤茶叶甚至可易汗血宝马。为禁止茶叶走私,明朝先后发布了十五道诏书,朱元璋甚至将涉嫌走私茶叶的驸马处死,以儆效尤。那时候民间贩茶必须有官凭,实际贩售数量要与官凭一致,否则就要受罚,走私数额超过25公斤杖责10下,超过一担杖责30下,若超两担,则不但要杖责还要被流放。明朝前半段,茶禁近乎苛刻。这一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为朝廷集聚起巨额军饷,另一方面也沉重打击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再加上严格的海禁,这期间基本没有茶叶销往海外的记载,茶叶作为战略物资在朝廷及各级地方管制之下,统一由政府营销,茶叶一律北山易马。明洪武24年(1396年),朱元璋下令罢造饼茶改做散茶,由于武夷岩茶散茶的制作成本过高,茶叶生产与市场缺乏有效对接,再加上沉重的苛捐杂税,以及地痞无赖的敲诈勒索,到了明朝中期,武夷山已很少有人种植茶叶了。

后来,武夷山的一个县令招黄山僧引进松萝制法,制作炒青绿茶。炒青绿茶制作工艺推广后,武夷山茶叶生产有了很大提高,从事茶叶种植的人数也逐渐增加。徐渤在《茶考》中写到:“环九曲之内,从业者不下数百家,皆以种茶为业,岁所产数十万斤,水浮陆弼连绵不绝。”此时,茶禁废驰,民间贸易旺盛,茶路北上南下皆有,南下部分甚至到东南亚一带。晋商茶路

1663年,俄国沙皇彼得一世派遣自己的王子领着一支商队来到北京交流贸易,康熙皇帝赏赐给他们13普特茶叶(一普特相当于16.38公斤)。这些茶叶被商队带回俄国后,立即受到了贵族的青睐,在俄国上层社会流行起来。彼得一世还将部分茶叶转赠给英国女王,使得茶叶在英国也逐渐风靡起来。当时,荷兰、西班牙、英国等相继进入大航海时代,西欧各国对茶叶的需求与日俱增,促使了武夷茶叶贸易逐渐兴盛,受此影响,新的茶路逐渐形成。

那么,这时的武夷茶路是怎么走的呢?其实,仍以北上中原为主,不过线路却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所谓的万里茶路。这条茶路以武夷山为起点,途经江西铅山,沿着信江,穿越上饶抵达鄱阳湖,再由鄱阳湖转出长江口,上溯汉口、襄樊,跨越河南进

入山西。山西是这条茶路的中转站,其中以大同、平遥、榆次最为重要。榆次的茶主要供应西北方向,这条茶路以榆次为中转站,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穿越河西走廊、天山南北,抵达中亚各国。清雍正元年,中俄签订《恰克图条约》,满俄边疆趋于稳定。在此有利条件下,以平遥为中转站的茶路兴起了。武夷岩茶从平遥运到大同,再途经张家口、库伦等地,最终进入恰克图市场。

粤商茶路

为满足西方各国到中国经商需要,清朝设立广州十三行。广州十三行并不是十三个洋行,而是一批洋行的总称,只因最初有十三个商行参与,故此得名。广州十三行是官商一体的贸易机构,商行要参与贸易,必须购买官凭(类似营业执照),开始一本官凭价值二三百两白银。当时从事十三行贸易的主要是福建人,所以武夷岩茶大规模销往广东很是自然的。广州十三行设立后,广州帮开始经营武夷岩茶贸易,逐渐形成了一条南下广州的茶路。这条茶路以武夷山为起点,沿着信江抵达鄱阳湖,但未出长江口,而是转向赣江方向,到赣州,跨越梅岭,抵达广州河源县,沿北江南下进入广州市场。

当时在十三行内还有潮汕帮、厦门帮在经营武夷岩茶,他们运输茶叶所走的路线现在已经不清楚了,不过按估计还是以陆路为主,应该是从武夷山崇阳溪南下,途经建阳、建瓯、南平等地,然后沿着沙溪转运到永安,再从闽中分为两路,东进厦门,西入潮汕。

五口通商茶路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实行自由贸易。此后北上茶路由于陆路太长,运输成本过高,晋商逐渐退而求其次,不再以茶叶经营为主,而是转做票号去了。

福建地不见大,物不见博,人不见多,为什么开放了两个通商口岸呢?有人说,厦门的开放是为了出口铁观音,其实不然,开放厦门仍是为满足武夷岩茶的出口。福州马尾口岸开辟则纯粹为了武夷山及闽北茶叶,武夷岩茶开始沿着闽江运输,闽江两岸也开始大面积种植岩茶,这条茶路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主要是顺江而下,到口岸后,再南下马六甲,向西途经印度洋,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穿过直布罗陀海峡,再到达大西洋,从而进入欧美市场。

五口通商后,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岩茶的身影。由于海外华人多是福建人,福建人旅居菲律宾、越南、老挝等地时,就在那些地方建立经营武夷岩茶的分号。可以这么说,五口通商是天时,武夷山地处三省交界为地利,儒释道的人文积淀为人和。在天时地利人和的背景下,武夷岩茶贸易在清末民初盛极一时。

为什么用盖碗泡大红袍

九哥阅读(6)

为什么盖碗泡茶释真味?
 
专业品茶者喜用盖杯泡茶。原因是:盖杯,最能表现出茶汤本色!这也是茶店老板和茶山茶农的试茶专用器。盖杯,最能真实表现茶味。你的茶好,茶汤香气自然流露;你的茶质量欠佳,盖杯就会让茶丑态尽出。盖杯泡茶可以检验茶质?盖杯大小,会不会影响检验的客观性?盖杯又称盖瓯,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一套盖杯分成三部份:杯盖、杯体和茶托,通称「盏」,沿用至今简称「盖杯」,使用时多只用杯盖与杯体。盖杯中又以白瓷素杯最能释出茶汤的原汁原味!一首「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说明瓷制盖杯传导茶香的功效!

 
市场流通盖杯略分成大、中、小三款。主要产地是中国景德镇,台湾莺歌也有产制。想利用盖杯试茶,最宜采用薄胎瓷器盖杯,薄胎瓷传热性快,发茶性佳,并要小心用盖杯泡茶烫手。盖杯的大小就会决定置茶量,以期将茶泡出真味。一般而言,大盖杯放绿茶系统茶类。像:龙井、碧螺春,以两公克的量为度,待水温一百度,提水冲泡,不直接冲击茶叶,水可沿杯璧而下,让水和茶温馨接触。这种高温泡,有别于外界的降温泡法,我认为如此更能激发出绿茶的细致绿豆香。
 
淡淡品茶,细细品味,是盖杯茶的特质。泡绿茶请客最好用盖杯,客人超过三人以上用此泡茶既方便又可赏味茶。
 
盖杯品茗,泡饮绿茶,可赏嫩绿、鹅黄茶芽的百态,同时可用来嗅闻淡雅清香。用盖杯来品茶又可兼赏茶双重情趣。入门的你使用盖杯品茶,当然无法一下子得心应手。我的建议是:你可先模仿茶商如何以盖杯泡茶。我再进一步说明:使用盖杯必须保持杯体洁净,同时也要记得温热。第一步是用沸水先行浇淋杯子,就好像温壶般进行温杯,然后再将适量茶叶放入。泡半发酵球状外型的乌龙茶,置茶量不宜多,才可以留下发茶空间,并防茶太挤造成茶叶出碱,造成汤汁苦涩。
 
泡中焙火的安溪铁观音茶,应将粗细茶叶分开,这是所谓的「七分茶,三分末」,泡茶时先要将细叶末填杯底,粗叶茶放杯的上面,如此茶味才会尽出!
 
如何泡盖杯茶呢?

 

要注意:水沸后,水注入杯内环绕一周如打圆圈的热水冲泡茶叶,才能让每叶茶通体滋润。有人将第一泡倒掉不饮,我个人则把浮在杯面的白泡沫,用杯盖轻轻拂去,再将盖杯送至茶客面前,请对方打开杯盖闻香。盖杯泡茶毫不掩饰,更见茶真滋味!要是练好盖杯泡法,遇到卖茶业者也难唬你!
 
泡盖杯供大家参考秘诀:用姆食中三指操作。食指居中,轻压瓯盖,中姆二指分左右夹住瓯墘中部提起,高度只在盘中排列之杯上,动作要快。开始斟时,食指稍松,向前倾斜,如是盖瓯会自略开,俾茶汤倒出。这里最重要者中姆二指方位及高低始终要保持平衡,方免瓯歪一边,热茶溢出烫手指。未经教导训练而不耐热的人都受不了。要是一不小心两指一松,整个盖杯摔下,连杯及盘都会破碎,所以动作要灵活,提瓯时立刻转注入杯中,同时浓淡要平均,每杯茶汤切忌过多。
 
用盖杯,看似单纯,但在掌握手指耐热和倒水速度上却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才不会凸锤!至于哪一种盖杯好用?则要配合你手的大小。至于材质,则是以白瓷薄胎体最能表扬茶的香气。
 
了解用盖杯泡茶的方法后,还得回归到检视自己手中的茶。茶质是不是稳定?是不是保存良好?要是一不小心沾染异味、受潮,那么再好的水,再棒的壶或盖杯都救不了变质的茶叶。存茶得法,茶叶才会飘香。
 
 
    为什么盖碗泡茶好喝?其实除个人心理左右外,盖碗的材质能保持茶的原味,能够激发茶的细微表现;其次盖碗不会限制茶叶的舒展,移动杯盖可控制茶汤与空气接触面积的大象,再则出汤快,方便调整出汤的速度与水流,而且可以在泡茶的同时挤压叶底,控制汤的浓度。
 
    国人喝茶自古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而盖碗恰好符合这种品茗需求。正如此,相较于泡茶的散热快和壶泡茶的不宜观赏,盖碗更显而易见。
 
“三才盖碗”
 
盖碗是陶瓷烧制的,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堪与紫砂壶媲美。此盖碗又称“三才碗”。所谓三才即天、地、人。茶盖在上谓之天,茶托在下谓之地,茶碗居中是为人。这么一副小小的茶具便寄寓了一个小天地,一个小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三件头“盖碗”中的茶船作用尤妙。茶碗上大下小,承以茶船增强了稳定感,也确不易倾覆。
 
盖碗茶具常有名人绘的山水花鸟。碗内又绘避火图。有连同茶托为十二式者;十二碗加十二托,为二十四式。备茶会之用。清代茶托花样繁多,有圆形、荷叶形、元宝形等等。现如今,大家在很多电视剧中可以了解到,在清代的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馆,都重视喝盖碗茶。这也是我们的茶在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体现。
 
在中国,盖碗茶广为流行的地方是四川省。四川的盖碗茶,也是由茶盖、茶碗、茶船三件组成,盖碗是四川人最爱使用的饮茶工具。在四川的茶馆和寻常百姓家里,十有八九使用的茶具都是盖碗。如今在北京很多四川菜馆里,我们还会喝到四川的“八宝茶”,这是由普通的青茶加上红枣、桂园、冰糖等,也是盖碗装的。菜馆里也会有茶博士,背后拎一大号铜壶。轻轻一斜,一股细流直冲碗底。顿时香气扑鼻。
 
在四川饮盖碗茶一般说来,有五道程序:

 
一是净具: 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
二是置茶: 用盖碗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常为3—5
三是沏茶: 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 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 
四是闻香: 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
五是品饮: 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北京的盖碗泡法更为讲究了。道家认为:万物的一生一灭都遵循着“道”的循环规律。中国茶人自唐代开始就提出了“茶道”的概念。古今茶人常把温盏、投茶、沏泡、品饮、收杯、洁具、复归,视为是一次与大自然亲近融合的历程,是茶道精神的体现。这在京都的盖碗泡法中叫做“茶仓归一”。
 
盖碗的由来:
 
成套完整的饮具,当是明清以来流行的“盖碗”。
 
唐代由于逐渐普及了饮茶的专用盏,随之又发明了盏托,宋元沿袭,明清以来配以盏盖,始形成了一盏、一盖、一碟式的三合一茶盏–盖碗。用茶盏、盏盖和茶盏托(托住茶盏的小碟)这三位一体的盖碗作饮具有四大好处:一是茶盏小于茶碗,且上大下小,注水方便,易于让茶叶沉淀于底,添水时茶叶翻滚,易于泡出茶汁;二是上有隆起的茶盖,而盖沿小于盅口,不易滑跌,便于凝聚茶香,还可用来遮挡茶沫,饮茶时不使茶沫沾唇;三是有了茶托不会烫手,也可防止从茶盅溢出的水打湿衣服,因而在客来敬茶的礼仪上,以盖碗茶敬客更具敬意;四是用盖碗作饮具,保温性更好。
 
关于盏托的发明还有一则传闻:唐代宗宝应年间,有一姓崔的官员,爱好饮茶,其女也有同好,且聪颖异常。因茶盏注入茶汤后,饮茶时很烫手,殊感不便,其女便想出一法,取一小碟垫托在盏下。但刚要喝时,杯子却滑动倾倒,遂又想一法,用腊在碟中作成一茶盏底大小的圆环,用以固定菜盏,这样饮茶时,茶盏既不会倾倒,又不致烫手。后来又让漆工做成了漆制品,称为“盏托”。此种一盏一托式的茶盏,既实用,又增添了茶盏的装饰效果,给人以庄重之感,遂世代流传至今。
 
宋代盏托的使用已相当普及,多为漆制品。明代后又在盏上加盖,既增加了茶盏的保温性,使之更好地浸泡出茶叶中的茶汁,又增加了茶盏的保洁性,可防止尘埃的侵入。品饮时,一手托盏,一手持盖,并可用茶盖来拂动漂在茶汤面上的茶叶,更增添一份喝茶的情趣。
 
盖碗泡茶法的好处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
 
中国人喝茶讲究喝热茶,方能泌脾、提神、清心。盖碗茶,可以说真正是把饮茶艺术实用化了。这个茶碗上大下小,盖入碗内喝茶时不易滑落,下面有茶船避免烫到手。人们一只左手就可以端起茶船,重心平稳,不必揭盖,半张半合,就可以从茶碗与茶盖缝隙间细吮茶水,用杯盖遮挡茶叶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腾出的右手来,可以用茶盖在水面刮动,这叫做翻江倒海,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很科学的。
 
盖碗泡茶法是一种为节省时间的喝茶法。没有很多讲究的。为单次、短时间使用的个人用简便品茗茶具。它区别于紫砂壶的第一大好处就是:盖碗泡茶泡得多,时间短。另外,盖碗它宜于保温,所以后来各地都流行。那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盖碗泡茶需要注意的是,盖碗泡茶不能像用壶那样一次七八泡,一般盖碗只泡一两次,茶叶就老了。有条件的茶友最好还是配着公道杯来泡,这样虽然麻烦一点,但不会浪费好茶。
 
盖碗可以控制盖口的大小,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把茶汤沥尽,叶底又一目了然,它不添加什么、也不隐去什么,这些都是盖碗的好处。紫砂用好了,确实可以出神入化,但必须要熟知每把壶的壶性,一把壶只能泡一种茶甚至一款茶,局限太大。便宜的盖碗几块钱就可以买一个。但是好的盖碗可不比紫砂便宜。精品瓷器一样有悠久历史和精彩文化。
 
喝盖碗茶的姿态
 
喝盖碗茶讲究姿态,你可以从一个人喝茶的姿态上看出这个人职业。你看川剧中的角色,如果是一个秀才他喝茶的姿势是很文雅的,左手端起茶船,右手捏起茶盖向外波动水面,喝茶的时候,用茶盖遮住口鼻,轻吹细吮茶水,那叫“斯文”。如果是一介武夫,左手大把的抓起茶船,右手也是一把抓的拿着茶盖,使劲的拨动水面,然后大口的喝出动静来,那叫“牛饮”。再看青衣花旦喝盖碗茶,那杯盖的手要做成兰花指的样子,那叫“淑女”。
 
回族茶文化的精粹-盖碗茶
 
 
盖碗茶,又是回族茶文化的精粹,它真正体现了回族茶文化的内涵,将其茶艺和茶道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饮茶的器皿俗称“三炮台”,回族人家中皆有茶碗、茶盖、拖船“三件头”为一套的茶具,其造型古朴大方,精巧雅致,设计合理,使用价值高,以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玲珑、粉彩和颜色釉四大名瓷最受欢迎。“三炮台”起源于晋代,唐陆羽《茶经》中就有记载。回族的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喜爱上了这种古香古色的饮茶器皿,最终成为民族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回族人家均喜爱飞红点翠、粉美绝伦的粉瓷和晶莹如玉、凝重端庄的色彩釉瓷,并且视金边红珊瑚、紫福寿为珍品。喝盖碗茶最能体现出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修养,喝茶注重姿势,一手抓住拖船端起,送至眼前;另一手用盖子“刮”几下,无需用气吹去飘在上面的茶叶,符合《圣训》中“进食时不要向食物吹气”的道理,然后把盖子盖得稍倾斜,将冲泡好的色、香、味俱佳的盖碗茶送到嘴唇,再细细呷饮,啜一口满口沁香,顿时沁入肺腑。喝茶时不能端起盖碗接连吞饮,也不能对着杯盅吹气吮饮,要一口一口地慢饮,还要时不时地“刮”一下茶叶,这样还可以观赏到碗中茶汤的色泽,茶叶的形状,故而美称为“刮碗子”(资料来源大红袍网:)。喝盖碗茶一般不把茶底水喝净,要留一点,这样便于保留茶香,也好继续添水。品尝盖碗茶的好处,除了享受茶叶的冲泡艺术之外,还能保持碗中茶水的温度和茶汤的色、香、味,又可以通过打开茶盖观察到茶叶的冲泡程度。如果口渴时急于饮用,只要打开茶盖在茶碗面上轻轻地搅动,或刮刮茶碗面上的水,让碗内茶叶上下翻动,使茶水的温度适宜,便可品尝到一口浓郁的香茶。
 
 
用盖碗泡大红袍
 
大红袍茶的品饮和冲泡之盖碗冲泡法:此法有利于提高冲泡温度,提高茶叶的香气,比较适宜于冲泡粗老大红袍茶。但对于一些细嫩茶,要求冲泡者要手艺娴熟,否则会出现“水闷气”或烫熟茶叶的现象。盖碗冲泡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器皿对茶汤醇度的影响,比较适合评茶。
用盖碗泡大红袍的好处:
 
1、形状开放。不会限制叶片在冲泡过程中的舒展
2、材质是瓷,不会影响大红袍细微表现。
3、冲泡上可闷可放。不会有壶泡带来的闷气或蒸煮的感觉。
4、时间控制有优势。出水快。甚至可以2秒出水。
5、温度容易控制,入水的角度和位置,水流的大小和力度,都随心所欲。
6、甚至可以随心的翻动和挤压茶底。同样造成口感的差异。
7、观察容易。茶色,汤色,叶底等等。
 
而这些都是壶泡大红袍无法做到的。盖碗泡茶不失茶味、实用、不会串味,可以泡出大红袍茶的原味。简单说,纯熟的高手,可以用盖碗泡出你不敢相信的变化。
 
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
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

扩展阅读——细说盖碗泡茶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中体现和完成了茶器道与实用并重之目的。
 
鲁迅先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在众多的碗、盏、壶、杯之中?
 
其中,自有道理中国的茶具据《茶经》「四之器」载,有二十五种,一般可按其选型分为碗、盏、壶、杯等几类。选择何种茶具为佳,可根据各自生活习惯、饮食起居、审美观念、所处环境,从方便适用着眼而各取所需。不过若从休闲鉴赏、品茗论道角度而言,却颇有区别,自有高下之分杯形茶具呈直桶状,茶泡在杯中嫩叶细芽全被滚烫的沸水焖熟了,何来品茗之雅趣,只可作「牛饮」;北方盛行的大壶泡茶,茶温易冷却,香气易失散,不耐喝且失却趣味凡深谙茶道的人都知道,品茗特别讲究「察色、嗅香、品味、观形」。杯、壶泡茶,不利于察色、观形,亦不利于茶汤浓淡之调节。此外,茶泡久了,质量会下降而色败香散。
 
无论从品茗鉴赏,或是从养生保健角度而论,杯、壶泡茶的不足均显而易见。而盖碗茶具,有碗,有盖,有船,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喝茶时盖不易滑落,有茶船为托又免烫手之苦。且只需端着茶船就可稳定重心,喝茶时又不必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甚是惬意,避免了壶堵杯吐之烦盖碗茶的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写到此,我也要弃壶而用盖碗了。
 

武夷茶话

九哥阅读(6)

武夷岩茶以其特有的岩骨花魂峥嵘于茶族王国。与安溪溪茶、台湾冻顶共为乌龙茶系三鼎甲,乃三者之尊。在全发酵、不发酵两大茶系之外,另开半发酵佳茗先河,形成三红七绿,一叶两制的独有特色。便兼有了发酵茶的甘醇与不发酵茶的幽芳,也即品茗高士们津津乐道的“活、甘、清、香”之“岩韵”。

据专家考证,武夷岩茶源于浙江天台,公元三世纪移入福建建溪(今建瓯县凤凰山北苑),此后,渐与武夷碧水丹山亲合,遂成峥嵘旺势,发达起来。析其原因,皆为武夷山体成于侏罗纪燕山运动。溶岩凝积的火成岩富含经过强烈氧化的铁与铝等多种矿物质,与富钙土耦合后,色红而质疏,极易在山溪冲击浸润中溶解,以其供茶株以丰富的钙、铝、镁、锰、铁、锌、铜、氟、硒等矿物质与微量元素,这些矿物质与微量元素在茶株叶内光合作用下,部分参与转换成丰富的茶多酚、生物碱、氨基酸、维生素、脂多糖及芳香物等活性物质,进而耦合成武夷岩茶的优良先天品质,再经后天别出心裁半发酵法与别具匠心的采青、萎凋、摇青、杀青、揉捻、烘焙、挑剔等精善加工泡制,便理所当然有了不同凡响的品味。

品味不同凡响,便会脱颖而出,也便不可避免要被人觊觎,进而被巧取豪夺,自北宋年起,武夷岩茶便成为朝廷贡品。1302年,元大德朝廷索性在武夷山九曲溪畔建御茶园一座,设仁风门、拜发殿、清神堂、思敬堂、焙芳亭、宜寂亭、宴嘉亭、浮光亭、通仙亭等,好不气派。其时,每年惊蛰季节,地方长官崇安县丞都要来此主持“喊山台”仪式,以祭祀茶神。清朱夷尊《御茶园歌》有“每当启蛰,百夫山下喊,枞金伐鼓声喧嘈”之记述。那崇安县丞的祭文用的是四言赋体,曰:“惟神,默运化机,地钟和气。物产灵芽,先春特异。石乳留香,龙团佳味。贡于天子,万年无替。资而神功,用伸常祭……”文中“石乳”、“龙团”皆为武夷岩茶的别称。前者乃贡茶极品之时谓,后者兼指贡茶当时制剂形态——我国唐代以前饮茶方式为煮饮,即将水与茶一并入釜煎煮,沸后取其汤汁而饮(类似今煎草药饮汁)。故茶叶剂形均是捣碎后制成团饼,煮时再碾筛为末,入釜煎熬。宋元虽改煮为泡,煎水不再煎茶,但剂形依然沿袭唐前工艺,因而贡品便称“龙团”、“凤饼”。此种制法及饮法,苏轼曾有咏茶词做过生动描述:“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可见,老苏不光诗词书画俱佳,茶经茶道也颇谙熟。

比中国皇帝嗅觉毫不逊色的外国商人,及时发现了武夷之茶的不同凡响,自明万历35年始,便来此开发茶叶贸易。先是被史学家称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掌门人们,在澳门设立机构,专收武夷之茶,再经印度尼西亚爪哇转输西欧。其后,俄国人为首的东欧商人也纷至沓来。与荷兰“海上马车夫”分道扬镳,一南一北,辟出两条“茶叶之路”。南路自崇安赤石装船,经崇阳溪、建溪、南平、福州至泉州出海,经台湾海峡直抵澳门,史称水上“茶叶之路”。北路从崇安经分水关入江西铅山河口镇装船,顺信江穿鄱阳湖,再出九江口入长江,然后溯江而上,逾武昌、转汉水,至樊城复上岸换马队运输。马队再经河南入山西,过晋城、潞安(今长治)、平遥、大同直至张家口,最后再北行经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抵俄边城哈克图交货。至东欧各国余途则留给俄商马队经西伯利亚转运。这条先船后马的北线,万里迢迢,跋山涉水,史称陆上“茶叶之路”。南北两条“茶叶之路”与“丝绸之路”一同贯穿于我中华古国的文明历史,相映生辉。至十八世纪末,武夷茶出口总量逾20万斤之多。在其所覆盖的广大欧洲地区,“武夷”二字被当做中国茶的通用代称,极负盛名。非达官显贵,无缘享用。当时的英国王室甚至明确规定,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为女王专用饮品。此规定后来做为一种约定俗成,被大不列颠历代女王从十七世纪初叶一直沿袭至今。武夷茶也便借了这地球上最显赫的老牌统治家族的王气,身价倍增,成为欧洲上流社会金杯银盏中世世代代永开不败的花朵。

1999年4月17日,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威廉明那?阿姆加德一行,趁来华访问之机,忙中偷闲,特地安排了一次武夷山观光游,在元御茶园遗址新建的品茗阁内,兴致勃勃地品尝了这里的稀世珍藏。当时,她掩饰不住的笑容里,明显流露出无可言喻的满足感。她用笑容告诉人们,当初开拓水上“茶叶之路”的那些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她的先辈茶商也好,世代享有优先饮用这盖世佳茗特权的她的家族中的那些佼佼者们也罢,谁也没能象她这样有幸到这名茶故乡一游、一饮。这于她,实在是个可以永远引以为荣的话题,所以她的笑容也便很是富含了几分“岩韵”。

对武夷岩茶情有独钟的并非仅限于欧洲人,具有完全不完全欧洲血统的美洲人,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颇深的日本人,也都是武夷岩茶的虔诚消费者。一九九O年武夷山岩茶节上,与会的日本女作家佐能典代品过佳茗后由衷感叹说:“能喝到武夷岩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为了广布这种福缘,那次归国后,她特地在东京开设了一座“武夷岩茶房”,专为茶客提供一饱口福的机会。

如今,声名日蜚的武夷山岩茶节,已成为一项国际性的节日。每届除英、法、德、荷、俄、意、比等东、西欧人及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人外,亚洲的日、韩、新、马、泰、菲与港台地区人士更为踊跃。其中日、韩两国及台湾地区的茶道爱好者们,甚至将原来由他们轮流坐庄的极富文化特色的国际无我茶会也移师到武夷,与武夷国际茶会一并举行。

1998年8月18日第五届武夷岩茶节暨武夷国际无我茶会上,与会者通过“茶之旅”活动,在观赏武夷茶艺,展示无我茶道之外,还标新立异举行了一次空前的武夷岩茶之王——大红袍极品茶的现场拍卖会。200克大红袍极品茶最后以15.38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武夷岩茶销售史上的天价,也留下一段中国茶文化史上的佳话。

为让我们这些好奇者亲眼领略这茶中瑰宝大红袍母树的丰采,会议主办者特安排与会人员专程到一个叫“九龙窠”的景区做了一次茶王专访游。

“九龙窠”位于一条赤壁丹岩对峙而成的峡谷深处。在天心景区停车场弃车后,爬过一段绿荫覆盖的山路,走过一段淙淙清溪中的石墩曲径,再一转弯,便到了。那谷幽长而崎岖,忽狭忽阔,扑朔迷离。入口处,迎面峭壁摩崖石刻醒目刻着“晚甘侯”三个大字。笔劲墨酣,淋漓潇洒,不问便知出自名家之手。近前细看,果不其然,落款处赫然三字:“宋?苏轼”也!做陪同游的武夷山市文联主席赵勇先生告诉我们:晚甘侯乃武夷岩茶唐时的公认美喻。晚即迟,甘即甜,侯即尊贵者也。系指岩茶乃先涩后甜之贵重饮品。语出唐人孙樵《送茶与焦刑部书》:“晚甘侯十五人(指十五个茶团——笔者),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盍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这个孙樵给焦刑部送礼的故事,今天看来虽有贿上之嫌,不利官场廉政建设,但从他巧用拟人之法,将一纸媚上便笺写得如此生动有趣这点看,其翩然文思还是颇可称道的。

苏轼墨宝旁边是多首诗刻,其中,宋人范仲淹一首七绝也颇醒目: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虽诗味平平,近乎打油,却书法苍遒,雄浑耐读。再旁是唐人徐寅的一首七律,用隶书阴刻,刀法圆熟,气韵飞动,诗也似乎比范老夫子的七绝稍具文采: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番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

面对古人墨迹,同行的中国文联副主席、将军诗人李瑛与中国作协党组书记、《诗刊》主编高洪波二公不断颌首,神情甚是虔然。在旁的福建作协副主席,著名女诗人舒婷见状,不禁哑然失笑。但她未敢让他们觑见,匆匆又把笑容掩了。彼时彼刻,我忽发奇想,同行这三位当代诗坛笔扫千军之主将,若步壁上这些古人之韵,各和一首,其诗思、其文采,当在这些摩崖诗作品位之上!若再请些当代书法名家,笔走龙蛇,一一书之镌刻于此壁,让古诗今诗竞相媲美,既可凭添景观雅趣,又可丰富景区文化积淀,岂不善哉!但是,转而一想,此念太具薄古色彩,用以古为荣的当下旅游界盛行之价值观念来衡量,也许是大逆不道的,便只好自嘲一笑作罢。

沿谷底曲径逶迤而行,路旁道道竹篱环绕片片茶圃,葱葱茏茏,绵延不尽。细看那圃中茶株,枝叶峥嵘,流苍滴翠。淡者鹅黄,浓者鸭绿,花绽玉瓣,颖托金盘,枝挑翠羽,干擎鹿角,疏疏密密,重重叠叠,相映相间,相挽相牵,便成浩浩碧波,荡漾满谷。山风拂时,轻岚浮动,渺若薄纱,虚似寒烟,朦朦胧胧,冉冉袅袅,缭绕着茶的淡淡幽香,撩拨着人的悠悠情思,亦梦亦幻,便令人生出满腹诗情,满眼画意。举目两侧,丹岩赤壁上,九座峰峦,相互簇拥,宛若九龙腾挪,遨游广宇。也便知了“九龙窠”一名的由来。及至谷底,一峰当道,拔地擎天,路便在峰下嘎然而止,转而伸向一座飞檐斗拱的亭台。举目细看,那亭楹高悬的匾额上书有四字:九龙茶馆。

武夷山市政府顾问,原崇安县县长、县委书记、现岩茶总公司老总、岩茶专家赵大炎先生已在亭内等候。在他的指点下,我们终于看到了此游的主题目标——大红袍岩茶母树。那树其实就长在九龙茶馆外面不远处的岩壁之上,总共六株,分做两簇,上二下四,均有石砌围墙栏护。其左上方岩壁上,镌刻着“大红袍”三个楷体大字,这些便是此景区主体景观。冷眼望去,两簇碎绿,半已凋零,平平淡淡,毫无奇处。心里便暗自划了问号——这就是吸引无数中外游客专程相顾的岩茶之王——大红袍母树么?这真应了那句俗语:观景不如听景也。

赵大炎先生告诉我们:这六株大红袍茶王,已有三百余年悬崖峥嵘史,从1927年天心寺僧镌刻“大红袍”三字时计算,也已逾七十年。虽树冠多次更新复壮,没那么高树龄,根与本却是不折不扣三百多岁了,因而,不仅算得上饱经沧桑的长寿星,也称得上岩茶家族中的佼佼者——据地方文献记载,自三十年代本地旧政权派兵看守起,凡七十余年,无论政权怎样更迭,这簇茶树始终有专人精心守护。仅此一点,便为岩茶王国之独一无二。赵大炎先生又指着九龙茶馆的男女主人告诉我们:他们夫妻就是目前负责看护这些茶树的专业户。接着他又告诉我们,别看这几株茶王长势平常,其贡献却是出类拔萃。这不仅指其高出同类无数倍的售价,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们作为二代无性繁殖大红袍的母本树,用自身的粉身碎骨,提供了大量剪穗插枝的苗源,换来了今天武夷山区大面积无性大红袍茶树群落的繁荣发展。也就是说,武夷山目前大面积蓬勃茂盛的二代无性大红袍茶树栽培业的旺势,正是用这几株茶王眼前的凋零颓势换取的。

听了这番介绍,我不禁砰然心动,最初的失落之情油然消解,对那两簇碎绿也不禁暗生敬意。

同行的著名女作家王旭烽,曾以《茶人三部曲》长篇小说荣获第五界茅盾文学奖,也是对中国茶文化颇有研究的专家,她对赵大炎先生的介绍极感兴趣,边听边笔走龙蛇,记下了这些生动的茶园轶闻趣事。并向赵大炎先生询问了许多有关武夷岩茶源流沿革方面的问题。

赵大炎先生遇到知音,兴致大发,当场承诺请我们这些好奇者品尝一年只能生产不到一斤的茶王之叶泡制的正宗极品大红袍。

这个诺言次日在荷兰女王访问过的御茶园品茗阁得以兑现。李瑛、洪波二公、舒婷、王旭烽以及《十月》杂志主编王占军、《当代》杂志副主编汪兆骞二位名编,我们七人被安排在首席,由武夷山市茶研所的女副所长亲自为我们奉茶,赵大炎与赵勇二位做陪。

女副所长按武夷茶艺程序,先向我们出示将饮之茶。那茶共有10克——按200克15.38万元人民币拍卖天价计,该值7690元人民币,当是我离开娘胎以来饮过的最贵之茶。同桌的人大概也都是初逢此宝,一概肃目而视,却未能从那黑而又曲的茶叶中看出什么脱俗之处,伸出鼻子嗅嗅,也未得异馨,但每个人都掬出一脸春风,仿佛已感受到这茶中瑰宝的不同凡响。接下去的程序依次是:“孟臣沐淋”,也就是沸水烫壶;因壶为紫砂所制,紫砂专家孟臣便成为紫砂茶壶的代称;“乌龙入宫”,即将茶叶投入壶内;“飞流直下”,即将壶中沸水,高擎劲注,以使茶叶翻卷;“春风拂面”,即用壶盖轻轻拂去茶汤表面的漂沫;“重洗仙颜”,即再次用沸水淋浇壶身,以提高其温,催化茶叶溶色;“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乃清初瓷杯制作名家;“玉液回壶”,即把初见茶色的壶中之水倒出再复倒回壶,以使茶色均匀;“关公巡城”,即依次向盘中各杯注茶;“轻嗅幽香”,即取茶杯之盖,闻其所染茶香;“初品岩韵”,即举杯啜饮;“再斟流霞”,即奉二道茶;“二品岩韵”,即细品茶香;“三斟石乳”,即三次奉茶,石乳也为岩茶别称;“三品岩韵”,即领悟岩茶妙旨真谛……程序与日本、南韩、台湾茶道及我国近年各地新兴茶艺大同小异。倒觉那岩茶品味确是与众不同——初闻其香,似与溪茶、冻顶等其它乌龙佳品无二,待至入口,便觉有所区别,微涩、微苦中伴着甘醇,咽后令人喉爽神怡;二杯细品,甘醇中另有幽香衍化齿间,舌畔也渐有津液生出;三杯再细领悟,甘醇、幽香之外,又别有一种润冽泛于口中,之前的浊燥与粘滞,不知不觉中已荡然无存。方觉这真本大红袍极品果然妙不可言。难怪有人会出千元一叶的高价,一饱口福。

不过,我的这些领悟远不到位,李、高、王、汪诸公,还有舒婷、王旭烽,他们在赵大炎先生的循循善诱之下另有心得——先是有人品出桂香,而后又有人品出兰香,最终几乎人人灵犀大开,品出一种无法言喻的奇香。这不能不令我深愧悟性之不逮。看来,品茗与一般意义的喝茶并非一码事,就象文学作品的剖析与一般阅读之区别。如我之辈只能入茶客之流,也只能望同行的品茗高士们项背自叹弗如。

无论如何,大红袍极品是亲口品尝过了,也就不虚武夷之行。何况,经赵大炎先生的点化,明白了武夷岩茶的种种妙处,从此系上对武夷茗茶的一缕情丝,由茶客到品茗高士的升华便也有了入门之径,不亦乐乎!

朱熹与武夷岩茶等三教并存

九哥阅读(6)

朱熹(1130—1200)字无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别号紫阳,晚年自称“茶仙”,宋代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一生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区居住前后达40余年,死后葬于福建建阳,今建阳县黄坑乡后圹村有朱熹之墓。

朱熹为北宋以来理学之集大成者,被尊为古代理学正宗,在哲学上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学说,建立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世称“程朱学派”。著有《周易本义》、《楚辞集注》、《四书章句集句》、《诗集传》等。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后人将他视为儒学宗师。

朱点幼年丧父,早年全靠义父刘子羽抚养照料。父亲朱松嗜茶成癖,虽没有留下遗产,但却教会了他饮茶。朱熹与茶结缘可以说是家传。说来有趣,朱熹从他诞生之日起便与茶有缘。在他降生的第三天,行“三朝”洗儿之礼,当时家人以宋代贡茶名“月团”为他洗三朝,朱松曾无限感慨地留下一首《洗儿》诗:

行年已合识头颅,旧学屠龙意转疏。

有子添丁助征戎,肯令辛苦更冠儒。

学生三朝寿一壶,百年歌好笑捻须。

厌宾已识天公意,不忍回头更指渠。

但后来事与愿违,朱;捉违背了父亲的意愿,却为“始小学,终大学,真源脉胳,统圣贤体用之全。”成为了一代大儒。

朱熹一生以清贫著称于世,历代学者以“朱子固穷”颂扬之。朱子的生活准则乃是“茶取养生,衣取蔽体,食取充饥,居止取足以障风雨,从不奢侈铺张。”粗茶淡饭,崇尚俭朴。朱熹一次往女儿家,适女婿外出,女儿端出热茶侍奉,朱子品着茶,感到心里舒适,时已正午,女儿端出麦饭葱汤请父亲就餐,朱子尽茶就餐,吃得津津有味。女儿觉得怠慢了父亲,心中有愧。朱子在茶足饭饱后,很满意这汤与饭,自觉非同一般,挥毫写下:“葱汤麦饭俩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饮时。”

朱熹晚年为躲避“庆元学案”,赋诗题匾,往往不敢签署真名,常以“茶仙”署名落款。庆元六年(1200)三月,他病情恶化,尚坚持著述题名。他在给自己出生地南剑州的一处景点书写“引月”付刻,便是署名“茶仙”。这遗迹尚在,且成为他一生绝笔。

朱熹与武夷茶道

武夷山是我国风景名胜山川,方圆约60里,有九曲溪、三十六峰、九十九岩、桃园洞、流香涧,最有名的是朱熹讲学的紫阳书院旧址和久享盛誉的武夷岩茶了。

武夷山“奇秀甲于东南”,而且盛产茶叶。据记载,武夷山自唐代始种茶,宋时名列贡品,范仲淹曾写下“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的诗句。武夷产的岩茶乃是乌龙茶的上品,武夷山由于岩石风化后园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有机质,所产的茶叶具有不可言喻的山岩风韵,香气胜幽兰,滋味鲜滑回甘,“武夷岩茶”因此名扬天下。朱熹生活在武夷山麓九曲溪畔,武夷岩茶自然是垂手可得,他一生喜饮武夷岩茶,在武夷过着“客来莫嫌茶当酒”的清淡俭朴生活。

朱熹乐于武夷山水,更精于武夷茶道,与武夷岩茶缘分深沉。他的一生有一大半是在茶乡武夷山度过的,“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他隐居武夷山,著述立说,以茶穷理。亲朋故友来访,则人山寻胜,品茗赋诗,互相唱和,至今遗迹犹存。武夷山六曲响声岩留有手书岩刻,记载他与蔡元定、吕祖谦、刘子翼等文人武夷漫游;在《武夷山志》里还收入他与袁枢、潘友人等品茗唱和的茶诗。

朱熹在武夷讲学之余,常与同道中人、门生学子人山漫游,或设茶宴于竹林泉边、亭榭溪畔,临水瀹茗挟诵。九曲溪有块巨石“茶灶石”,“矶石上平,有灶溪中流,巨石几然,可以环坐八九人,四面皆深水,当中凹,自然为灶,可炊以瀹茗。”朱子常在巨石上设茶宴,斗茶吟咏,以茶会友。他在《武夷精舍杂咏》中有首《茶灶》记述之,诗曰:

仙翁遗石灶,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

这种茶趣,这种意境,倾倒多少文人墨客。此诗一出,广为流传,一时和者甚众。当代著名诗人如辛弃疾、袁枢、留之纲、韩元吉、项安世等纷纷唱和,大大提高了武夷岩茶的声誉。尤以建安学者袁枢的《杂咏十首》最引人注目,诗中还描述了武夷山中道学夫子的隐喻生涯。爱国诗人杨万里于淳熙十六年(1189)由江西筠州赴武夷山与朱熹会晤,翌年正月也寄给朱熹和作《武夷精舍十二咏》,其十一《茶灶》酬唱曰:“茶灶本笠泽,飞来摘茶园,随在武夷山,溪心化为石。”这些诗篇对朱子隐居武夷讲学授徒,著述立说,所重者茶作了形象的总结。五曲溪畔、竹林泉边,茗饮自娱,悠闲自得,清心寡欲,飘然欲仙,茶的精神与大自然的和谐,真是个“竹林泉边架石铫,九曲溪畔瀹茗饮”。

淳熙十年(1183)朱熹写过一首《咏茶》诗,记录他蛰居武夷的生活,诗云:

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手自栽。

地辟芳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

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

啜罢醒心何处所,远山重叠翠成堆。

这首诗写出了他在武夷的山居乐趣。他种茶采茶,以茶自娱,以茶待客,品茗吟咏。这年他在武夷山隐屏峰下构建“武夷精舍”(后名紫阳书院),办学讲学,倡道东南,为儒家传统继往开来,武夷山一时学者云集,盛极一时。武夷精舍周围置有茶圃两处,种植茶树百余株,朱子每于讲学之余,行吟于茶丛。《朱熹的故事》一书曾记载过《朱熹遇茶姑》的美丽传说。据《崇安县志》记载:文公祠(武夷精舍)在五曲,清康熙时,春间置茶培于此,旧有文公手植茶一本,名曰“文公茶”,又名臭叶香茶,香逾他树,旧为武夷名茶之一。在崇安、建阳两县交界处有座云谷山,朱熹41岁时曾在山上构筑草堂。取名“幽庵”,爱其幽胜。朱子于幽庵闭门著述,并在岭北种植茶园,亲手栽培,百株茶园,枝繁叶茂,平展坦荡,取名“茶坂”。朱子常荷锄除草、提篮采摘其间,深得耕读之乐趣。在《茶坂》一诗中记录他在茶园的辛勤劳动,诗曰:

携蔬北岭西,采撷供茗饮,

一啜夜窗寒,跏跌谢衾枕。

簇(yng)系竹制的箱笼。“跏跃”本为佛家语,意谓盘腿而坐,原指参禅,这里指的是饮茶而不思睡,故言“谢衾枕”。这一时期朱子常同友人举行茶宴。《朱文公全集》载:朱子青年时代便戒酒,喜欢茶宴,以茶修身。他在给友人信中云:“近日一种向外走作,心悦之而不能自己者,皆准之酒冽,戒而绝之,似觉省事。”茶宴本是古代文人作为一种清俭的生活风尚和廉素的道德风尚,作为风气流传下来,宋代茶宴多见于上层社会与禅林僧侣之间。在上层社会中,文人墨客茶宴重于“情”,选择在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的场所进行。朱熹在武夷讲学期间,四方学者云集,朱子常与他们相聚于茶宴间,品茗论学,赋诗填词。宋淳熙五年(1178),朱子赴东四涪村参加其表兄邱子野茶宴上,赋诗论茗,诗曰:

茗饮瀹甘寒,抖擞神气增。

顿生尘虑空,豁然‘阮心目。

朱文公常在茶宴席间咏茶,有时妙语连篇。在与张敬天、林泽木等友人唱和应酬曾作诗曰:

小园茶树数千章,走寄萌芽初得尝。

虽无山顶烟岗润,亦有灵源一派香。

宋代寺院“茶宴”流行,当代文人雅士常慕名参与。朱熹亦乐于此行,当时五夫开普寺住持圆悟常办茶宴,朱子慕名经常赴宴,品茗唱和,他们结识于茶宴间,其后竟成“忘年交”。当圆悟圆寂时,朱子赋诗吊唁,诗曰:

一别人间万事空,焚香瀹茗恨相逢。

不须更活三生石,紫翠参天十三峰。

在云谷山麓有座“休庵”封庙,住持是位茶人,喜植茶树,朱子常往返其间谈经论道、品茗吟诗,交往甚密,他曾赋诗记之,诗曰:

别岭有休庐,林峦亦幽绝。

无事一往来,茶瓜不须投。

末句典出《诗经》:“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瑶。”表示他与休庵住持之间意趣相投,不须互赠,只求共饮的茶趣。

在武夷山水帘洞三贤祠前有楹联一副:“山居偏隅竹为邻,客来莫嫌茶当酒。”表现朱熹隐居武夷时以茶待客的日常生活起居。宋代文人在款待宾客时,一改唐人的饮酒,以茶当酒。宋代流行“客至则设茶,欲去则设汤”的礼法。朱子这副楹联曾留下过一则《水帘洞三贤品茗》的茶苑佳话。

朱熹一生沉迷于武夷岩茶,广结茶缘。他在外任时曾撰写《劝农文》,念念不忘推广茶叶的种植栽培。朱子知漳州时年已花甲,尚在州府的百草亭园圃种植武夷岩茶,并在漳州推广武夷茶叶,漳州一度成为武夷茶的经营市场。朱熹在回江西婺源祖籍老家扫墓,他也不忘把武夷岩茶苗带回去,在祖居庭院植十余株,还把老屋更名为“茶院”。他把随身带去的武夷茶叶招待家乡父老,广为介绍其栽培和焙烤的方法。
 

道南理窟——武夷山

 

武夷山不仅是道教名山,佛教名山,也是儒教(理学)名山。

公元1081年和公元1093年,杨时与游酢先后两次前往河南洛阳,向理学开山祖师程颢、程颐兄弟拜师求学。当游、杨二人冒雪来到程家时,正逢程颐闭目静坐于书堂,二人恭敬地侍立在门外静候,程颐发觉时,门外已雪深一尺,由此留下了“程门立雪”的千古佳话。游酢、杨时后来长期讲学著述于武夷山,使武夷山成为理学南传的第一驿站,理学在武夷山植根繁衍。

朱熹是程氏兄弟四代弟子,著有《四书集注》、《书集传》、《诗集传》等,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才是真、善、美。而破坏这种真、善、美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1181年朱熹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学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朱熹的学术成就和理学名山武夷山联系在一起,为万古传颂。

朱熹之后,被称为集宋明理学史上“心学”之大成、创立“阳明学”的王阳明(王守仁)两度到武夷山。他在山中流连数月,瞻仰紫阳书院,研读朱熹著作,留下“山中又遇武夷君”的诗句。王阳明认为正是在武夷山西溪源头的灵峰下,才初步形成了他的哲学体系。武夷山中历史上两度为其建祠堂常年祭祀。

此外,一批理学家相继在武夷山中、九曲溪畔创建书院,如宋代的蔡沈的南山书堂、元代熊禾的洪源书堂、明代李材的见罗书院等。仅有记载的就达30多处。这些书院奉武夷精舍为圭臬,使武夷山进入文化鼎盛时期,成为一座理学名山,被后人誉为“理学名邦”、“道南理窟”。

武夷岩茶与儒释道三教并存

武夷茶文化历史悠久、底蕴厚重,它的发展与武夷山的儒、释、道三教文化有着不解的生命情缘。

武夷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它以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气度,同时接纳了儒、释、道三大教派,形成了三教同山、三花并蒂的独特文化构筑,展示了武夷山巨大的兼容性和厚重的生命内蕴。武夷茶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赢得了全面的舒展。三教饮茶论道,感悟人生,共赞武夷茶,把各自的教派宗旨融进茶道的精神,为武夷茶文化的发展注入了一泓生命的清泉,也打开了一扇精神世界的窗口。

武夷山的儒教理学鼎盛于南宋,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当推朱熹,儒家们倡导的人生处世原则就是,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从某种意义上说,朱子理学这一思想体系正是源于武夷茶道的真传。因为,朱熹在武夷山生活、讲学、著书、立说达半个世纪之久。他吸纳了武夷茶道所倡导的修身养性的生命理念,与理学思想形成了精神层面的高度融合与统一。无论是朱熹亲手植茶的生动故事,还是朱熹吟咏武夷茶的众多诗文,抑或是朱熹品茗论道的灵感火花及茶事逸闻,均都透出了浓浓的文化色泽,铺展出武夷茶独具的神奇魅力。

朱熹的《咏武夷茶》:“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取灵芽于自栽。地僻芬菲镇长在,谷寒蜂蝶未全来。红裳似欲留人醉,锦幛何妨为客开。咀罢醒心何处所,近山重叠翠成堆”。这是一幅何等宁静且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采茶景象!透过这和美闲淡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朱熹心灵深处的淡定从容,感悟到朱熹精神世界的情感意蕴。这就是朱熹与武夷茶的一种心灵默契和情感沟通。

武夷禅茶也是武夷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唐代以来,武夷山的寺庙遍布山中,清越的梵音禅语与“六六三三疑道语”遥相呼应。“千万峰中梵室开”是武夷山籍的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形容武夷山佛教鼎盛的诗句,形象地反映了唐宋时武夷山佛教香火旺盛、寺庙林立的景象。武夷僧人远离尘世、归隐山中,他们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伴着晨钟暮鼓与缭绕的香火,把修身养性作为生命的最高境界来推崇。种茶、制茶和品茶已成为他们修行的一个重要载体,许许多多的顿悟都是在这茶事活动和品茗意蕴中获取灵魂的启迪。武夷山的名僧翁藻光对武夷茶也是情有独钟,曾写下许多赞美和感悟武夷茶的著名诗文。“扣冰沐浴,以冰烹茗”几乎成了他人生的经典故事。他在荆棘荒蛮中坐禅静悟“吃茶去”的佛理,最终获取了“茶禅一味”的真谛。在武夷佛教的历史上,几乎没有不与武夷茶结缘的寺庙,寺庙周遭的茶园几乎与寺庙一样悠久。这根源就在于武夷佛教所推崇的宗旨,与武夷茶的“蕴和寓静”的禀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许多僧人就是通过品饮武夷茶,才悟出生命的真谛和世间万象的玄机,最终修成正果,实现生命意蕴的飞跃。

武夷山道教与武夷茶也有着割舍不断的生命情缘。武夷山的道教可追溯到汉武帝封禅武夷君这一历史时期,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以为一念无生即自由,心头无物即仙佛”为修身宗旨,推崇的是天人合一、羽化成仙的生命理念。其所蕴含和营造的恬淡静美的高远意境,正好吻合了武夷道教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静美的思想意念,那“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百病不生”的修道意念,正是从品饮武夷茶的意境中派生而出的。

武夷山道教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白玉蟾。他在武夷山大王峰麓的止止庵修行多年,留下大量的诗文著作。其中不少是描写赞美武夷茶的。他把对武夷茶的理解和感悟,深深地溶进了自己的血脉里,便融会贯通地嫁接到道教的教义中去,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生命悟性。

武夷山三大教派能够友好相处、共求发展,形成三花并蒂的繁荣局面,其一要归功于这座千古文化名山的博大胸襟,其二要得益于武夷茶的链接。因为武夷茶“蕴和寓静”的禀性,与三教文化所推崇的宗旨完全达成心灵的共鸣,三大教派正是通过品饮武夷茶,让灵魂在博大的意境中得以清洗过滤,最终赢得生命的升华。所以说正是三大教派的鼎力推崇和赞美,武夷茶的发展才有了文化的底蕴,才有了生命的光芒。

武夷岩茶可敬的青师傅与焙师傅与三个半师傅

九哥阅读(6)

青师傅,即做青的掌门人。在武夷山岩茶厂也称“头手”。以千斤茶厂而言,做青约4-5人,“头手”之下有“二手”(大厂还设“三手”),以下为“帮青”,其中有个童工,多为捡青、打杂。

青师傅是岩茶制作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出产优质茶的关键人物。所以每个厂对青师傅的选择、雇请都十分慎重。有的高手是在上年春茶“下山”时就被谈妥雇定的。有的当年在某厂制出好茶后,该厂会极力挽留,他厂老板、包头也会想方设法去“挖”;而未做出好茶者,或失误出错者,深感脸上无光,也无人主动上门聘请,只得悄悄上他厂谋事。所以青师傅们都十分在意名声,用心做茶。据说,民国初时,有位上饶县董团乡礁石村陈姓青师傅(小名:麻雀鸟)手艺极高,名声很大,成了厂家追逐的对象,工钱不但高于他人,而且每年来厂时,厂家会出钱租轿子抬他进厂,很是风光,在武夷岩上成为佳话流传。另一位名叫陈礼貌师傅,老板一次性给银50元,以作为其终身定金,身价不凡。山中青师傅陈、黄、叶、苏姓居多,以陈姓为最,原因是当时家族规定,带徒只得带本族人。

做青人之辛劳不亚于采茶工,只是不要被日晒或雨淋而已。每天上午八九时,就有茶青源源入厂。晴天要立即“开青”(即分筛抖开)晒青,一会儿要进行拼筛,再一会又要移入走廊上晾架;雨天,还得把青抬上青楼烧柴热烘,并要翻摊,翻摊时柴烟熏得眼泪直出。茶青的晒、烘是十分讲究时效的,所以做青人脚要不停的奔走,手要不停动作,眼要不停的观察。

茶青逐步移入青间后,便进入了关键的“走水”、“做青”的关键阶段,急不的,慢不的,重不的,轻不的,懒不的、勤不的……。特别是遇到极品茶时,师傅要“提起眉毛来做”,怕出半点差错。

青师傅是要“两下子的”,否则不敢“走厂”。“开青”是第一关:茶青进厂,倒入青弧(一种如电视收视器的锅状大竹篓),师傅(或二手)和老手帮青对面而立。一摞竹筛靠于开青人身后,师傅提起竹筛放在茶青上,对面帮青二手抓起一把甩于筛上,师傅两手持筛一转,茶青均匀散开,偶有缺处,帮手抓起一撮补上,下手们依次传递整齐推上晒青架。这是一手绝活非常迅速,开一筛就是几秒钟。有的不会“转”则用“抖”,反正要均匀摊开,否则,不敢站在“开青”位置上。有的人帮了一辈子青,到老都不会“开青”,古话说这种人“无师傅命”。传云,有位师傅能双手背后开青,如反弹琵琶,令人惊叹。

当然青师傅的“绝技”还要会看“倒青”、“走水”、“还阳”和“辨香”……。武夷山的很多青师傅,都“各有一手”,山人给他们的外号有:勤师傅、“懒”师傅、“睡”师傅、“蛮”师傅……,勤者自己老盯住茶叶,且动手;懒者只看不动手,一般为大厂师傅;睡者每晚交待清楚事后,必定要睡一会儿,不等下手叫唤就会起来,生物钟极灵,从不误事;蛮师傅,只在青继不上炒时,或“不来时”会用“重手”或“堆放”促之发酵,但促之有度,不会坏事。这些高手们都有诀窍,但关键还在认真。

青师傅待茶青炒揉完毕,才可去睡觉,待到翌日八九时,就得起来操作当天的事情,如此周而复始,一个头春大约要20来天,其中“中拨”(中期大忙)时间,一般有七八天,此间一天只有二三个小时睡眠,极度疲劳。一期春茶下来,人的眼窝深陷,脸色发黄,胡子拉碴,都得掉了好几斤肉。

做青人虽苦,但常得到老板和包头的看望、鼓励,特别是青师傅。老板临厂时,一定会加菜小宴青、焙师及带山等,青师傅自是第一“上宾”。如果茶做得好,老板还会施点小惠,如发点补贴、给点香烟、送点猪肉,反之也会给以难看脸色。青师傅工钱当是全厂最高的,另外还有红包。

焙师傅、指焙茶的掌门人。也是武夷岩茶制做的重要人物。焙师傅全盘指挥,并要白天复火;“二手”晚上负责看管走水焙、簸黄片、晾茶索;“下手”白天收茶、入焙等。

焙茶靠得就是一个“火”,岩茶工艺有:焙火、炖火、复火、足火、过火……“火”字在岩茶制作工艺中十分讲究。“火功”,指的是用“火”的技巧和功夫。如用火来固条索,用火来止发酵,用火来定香气,用火来调汤色,用火来散杂味,用火来防霉变,用火来延久存……。

做焙人每天晚上要把炭火烧旺、烧透、打碎、堆成塔形,复以薄灰,做高火来走火焙(初干),为何曰“走”,是因为揉后的茶索进入焙笼后,要依次由高火逐走向较低火,到最末时起焙,看焙人也要不停地走动,故曰“走”;用细灰厚盖,是做低火慢炖茶。炭多炭少,做成的焙也随之大小;火急火慢,靠用加盖细灰的厚薄来调节。用一把铁制焙刀和一把木制灰刀,调动火力;靠一双手背,一双眼睛,测定温度。那时没有温度计,更没有红外线测温仪。前不久我暗中考了一下做茶的侄儿,其积累起来的感觉,与温度计八九不离。

焙有水焙、复火、补火(俗称坑火),温度高的要120度,低的也要80多度。所以焙间如火炉,不管天气多热,焙茶师基本上整天都在焙间煎熬。

做焙人每天打焙时要面对烈火,每天焙茶时要身近高温。他们无法离开热气,躲不开高温,免不了吃灰尘,个个蓬头垢面。

在武夷山常有“活青死焙”的说法,那不是外行之说,就是青师傅在抬高本行。焙师傅对此大有意见。

其实焙茶师是能通过焙火,对青师傅做出有欠缺的茶进行补救的。如对水走得不透、稍有渥着的茶叶进行补火、慢炖等,清掉部份青气和杂味。如此为之包头和青师傅也会对他深存几分感激。

焙师傅每天要严格按照青师傅的通知,按时烧炭打焙,以便开始炒揉后就有火可供焙茶。打早了,浪费了火力,增加了成本,包头不高兴,第二天的焙茶的火力也会减退许多;焙打迟了,赶不上焙茶,带山及采茶工会骂骂咧咧,因为起床了无法开始炒揉,浪费了金子般的睡觉时间。焙师傅也有难处,反正做茶这碗不容易吃。

焙师傅还要检查、督促女工捡茶。首先是要按时完工,以便入焙,到时起茶、装箱;其次是要女工们捡的干净。还要检查簸茶人是否簸净黄片,以净茶品,减少涩味。

焙师傅的工钱略低于青师傅,但在厂中也数“高薪阶层”,同样受到老板、包头的器重。

做青间气流因子与做青环境

武夷岩茶是产于福建崇安武夷山一带茶叶的总称。它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被誉为乌龙茶中的明珠。其采制方法独特:要求外形粗壮、紧实,色泽油润,红点明显,净度高。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制法计有十三道工序,享有“武夷焙法,实甲天下”之誉。

做青是形成武夷岩茶风格和品质的关键工序。包括摇青、做手与静置。做青是摇青(含做手)与静置交替的过程,它兼有继续萎凋的作用。做青过程是叶细胞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不断摩擦损伤,形成与多分氧类化合物酶性氧化为主导的化学变化,以及其它物质的转化与积累的过程,逐步形成花香馥郁的,滋味醇厚的内质和绿叶红边的叶底。

做青是在摇青与静置中,叶梢走水叶片呈紧张与萎软的交替过程(即走水)。摇青时,叶子受振动摩擦,叶缘细胞损伤,促进水分与内含物由梗向叶的运输转移。静置前期,水分运输继续进行,梗脉水分向叶肉细胞渗透补充,叶呈挺硬紧张状态,叶面光泽恢复,青气显,俗称“还阳”。静置后期,水分运输减弱,蒸发大于补充,叶呈萎软状态,叶面光泽消失,青气退,花香现,俗称“退青”。退青与还阳的交替过程即是走水。在退青与还阳的交替中,内含物化学变化的产物不断累积,至做青后期,由于青叶厚堆,叶层湿度加大,叶水分蒸发受到限制,叶子水分得以补充,叶片挺硬背卷呈汤匙状,叶缘红边显现,做青过程的理化变化如表。

武夷岩茶做青有手工摇青、摇青机摇青和综合做青机摇青等方法。做青遵循重晒轻摇,轻晒重摇和先轻后重的原则,具体做法是:转数先少后多,用力先轻后重,静置的时间先短后长,发酵程度逐渐加深。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里的“三个半师傅”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确如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所言:“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无与伦比,值得中国人民雄视世界”。这种“看青做青”,半发酵的乌龙茶工艺,是我国古代茶叶制作技艺的集大成者,满足了人们在品茗过程中,闻香、吃茶的双重需要。2006年被列为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茶中的唯一。

乌龙茶的做青环节前期类似绿茶,在此基础上茶人又创制了摇青工艺。半发酵制作技艺为乌龙茶所独有,它是伴随摇青环节,利用植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的自然发酵。通过半发酵,岩茶既能保持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口感甘醇,又可避免像红茶那样过于浓烈。只有如此,武夷岩茶“天赐所产”的优势方能完全发挥。

武夷岩茶加工制作的实践性非常强,书本上没有成例,需要反复操作、深入认识方能有所领悟,即便是茶学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要成为制茶高手,也必须经过长期实践。事实上,乌龙茶制作工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称之为三个半师傅:即做青师傅、焙火师傅、看茶师傅,以及泡茶师傅,泡茶算半个师傅。

先来说做青师傅。在武夷岩茶初制过程中,控制青叶的萎凋程度,控制做青时间长短、控制茶青发酵程度的师傅,就是做青师傅,当然也包括炒揉焙。做青的秘诀很简单,概括起来有:看青做青、看茶做青、青变则变。虽然只是短短十二个字,但是气候变化、采摘标准、采摘时间、运输环节等都体现在这上面。岩茶品质、香气、滋味怎样控制等等,都取决于做青师傅水平的高低。因此,做青在武夷岩茶制作过程中,是决定茶叶品质的关键环节。

在春茶加工过程中,做青时间短则一个星期,长则近二十天。这段时间里,由于茶青的香气、颜色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做青师傅基本无法入眠,他要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敏锐的感觉,做到心行手敏、心有灵犀……做青,的确非一般人能够胜任。正因如此,武夷岩茶也被人们称为功夫茶。

总体上说,武夷岩茶做青应遵循“重萎凋、轻摇,前轻后重,前重后轻”的原则,但是这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轻该轻多少,重该重多少,都考验做青师傅对青叶的“望闻问切”的本事,所以做青师傅多半由有经验的茶人担任。

当然,光是经验老道还不够,做青还需要有悟性。一个人从20岁做到80岁,按一年一次来算,也仅是做了60次的青。在整个岩茶加工技艺发展史上,60年是短暂的,可对一个人来说,60年是漫长的。即便如此,60年的做青师傅,其做青次数也只是60个头春而已。因此,对于做青这门手艺,如果没有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充满热情的执着感、高人一等的领悟力,是达不到要求的。

做青技艺的极致最终取决于做青师傅对茶的认识,是农产品,是商品,是艺术品等等,不同的认知就出现不同的讲究。只有心中有竹,方能画竹。同样品种、同样环境、同样材料,不同的人做出的茶各不相同,其中的香气、滋味都蕴含着做青师傅的个人个性、独特内涵,“人人画观音,个个都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总的来说,做青是一门技艺。技艺有两方面含义,技即技术,是加工环节符合规律的讲究;艺是艺术,它存乎于每个做青师傅思想和脑海里,反映做青师傅对茶的认知水平,甚至是对生活对世界的认识程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做青高于做青。

第二个是焙茶师傅。武夷岩茶独到的炭焙技艺,使得掌握这项技艺的人,要求有高超的技能。焙茶处于茶叶精制环节,从茶叶拣剔、筛分、颠簸、打堆、打焙、开火、翻茶,到上下焙,都要有非常具体的时间、温度、手法要求。焙茶关键工艺也可以用十二个字概括:看茶焙茶、看火焙茶、茶变则变。

武夷岩茶的火功要求总体上以足火为主,是文火慢焙,还是高火重焙,每一焙茶的情况不同、火的情况不同,在操作过程中就应区别对待。比如,刚打的焙和快要熄火的焙,这两个火力明显不同,中间前后,前焙就是火力在外,盖灰就要厚,后焙火力是弱。此外,还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焙笼上下的比例是不同的,这个设计是为了控制焙火温度,比如温度高了就反转使用,温度不高要正转过来。

一般来说,武夷岩茶一焙的投茶量为八到十斤茶叶,有经验的焙茶师傅通过摸焙笼垫脚可知温度高低,所有焙笼正负温度不能超过五摄氏度。在焙茶时,应注意茶叶的变化,焙茶靠嗅觉,视觉,听觉,翻茶的时间大约是45到60分钟。一般来说,焙茶首先出现水味、青味,经过一两轮翻焙后,出现清香、花香、果香,焙到一定程度出现火香味。焙好的茶,总体上呈火味,也就是无色无味,手摸上去有刺手的感觉,好茶色泽乌润,有宝光。事实上,焙茶过程中,茶的色泽、苦涩感都在不断变化,焙笼散发的青味重,茶汤的杂味就重,并带有苦涩感。很多新手闻到花香味,就急着去下焙,这是不对的。因为这时火候不足,花香仅是表香,茶汤苦涩,应再焙一两轮,方可下焙。没有及时下焙,茶会转入下一段变化,重新出现青味、水味、清香、花香、果香、无色无味,火工香。焙火后,茶叶要及时摊凉,在手摸有余温之前,应仔细收起。

第三个是看茶师傅。看茶师傅负责茶叶归堆、审评、拼配,在茶叶生产加工过程中占据最关键的一环,没有丰富经验、不了解茶叶产地、品种,不了解整个加工工艺,没有丰富的经验,是无法胜任这一工作的。

看茶,是茶企产生效益的最关键环节。归堆,就是合并同类项,即为茶叶审评定级。把好茶归到差茶里去,那是浪费;把差茶归到好茶里去,会降低茶叶档次。茶叶加工其实与做菜一样,特级厨师之所以有“特技”美名,其实就是会配菜。通过拼配可使各种茶品取长补短,使每一堆茶都保持一个稳定的等级,以至于各取所需。

目前,武夷山大的茶厂里,拼配师傅都是经验比较老道的。审评似看文章,看懂才能归类;拼配如同写作,要根据需要筛选材料,安排段落。所以,看茶师傅对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品质,都有相当深度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拼配大红袍,心中没有“方圆”,就配不出这个茶来。所谓大红袍,是以上好的岩茶通过科学拼配,调香调水,使之具有岩骨花香品质,并符合国家标准等级的茶品。

拼配绝不是把所有好茶倒成一堆,也不是把所有差茶都归为一类,就好像写字潦草不能叫草书。拼配的依据,不仅包括茶叶产地、品种、香气、滋味、叶底、外观、颜色、火工,甚至于茶叶销售对象、市场、国家标准、茶业行情等也要考虑进去。我们知道,品牌的树立,应建立在稳定的产品质量上,而在茶业这个特殊行业里,看茶师傅就是保证茶叶品质的关键。可以这么说,一个茶企要创立品牌,没有看茶师傅掌舵是不行的。

最后是泡茶师傅。泡茶师傅,即茶艺师。他虽然没有直接参与茶叶加工制作,但在茶叶销售中扮演重要角色,可称为半个师傅。

武夷岩茶的泡茶原则是:看茶泡茶、看人泡茶、因茶而异、因人而异。在业内,不会泡茶类似不会烹饪。好的茶艺师能够根据需要考虑到许多因素,比如,接待的是什么客人,该用什么品种、品质的茶叶,水温该怎样控制,用怎样的沏茶器具,这些都必须了然于胸,生手是做不到的。

泡茶有几个要素,工具、投茶量、壶的大小、汤杯大小,人数、茶的浓度、口感、水的温度,茶艺师不仅要把握好这几个要素,还要根据各种情况,及时更换茶叶。人们对火功有一个逐渐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刚品饮武夷岩茶的消费者,让其饮火功高的茶叶,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却是弄巧成拙。真正的泡茶高手,会根据茶的香气、滋味、耐泡程度,泡出不同口感的茶给不同的客人喝,同时,还能向客人介绍茶里可欣赏的各方面信息,针对客人的疑问,给出满意、客观的答复。

把武夷岩茶里的“三个半师傅”都搞懂了,从某种程度上也就解决了茶叶的产、供、销问题,不但将茶叶销售出去,而且也推销了茶文化。

从多方面辨别大红袍冬片和春茶

九哥阅读(8)

眼看着武夷山又要开始做春茶了,关于岩茶的春茶与冬茶的那些事,小微给茶友们分享几招小窍门,来辨别春茶与冬片!

岩茶一般一年只会采摘一至两次,分别为春茶和冬茶。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开采,采制时间在四月底至五月中旬;冬茶一般在寒露后立冬前开采,采摘时间在十月中下旬,上市时间为十一月中下旬,因此武夷山的冬茶实际上是在秋季采制的。

小窍门一:滋味的鉴别

春茶:春茶因为其经过一整个冬季和一个春季的积累,这两个季节云雾多,光照少,茶树在低温环境下生长较慢,内含物质成分丰富。

因此,春茶的滋味更浓厚,回甘更持久。

冬茶:冬茶生长时的光照较充足,茶树生长快,因为生长快而导致茶鲜叶的内含物质积累不足;并且冬茶的光照和日照量大,云雾少,茶鲜叶中的儿茶素含量会增加,而儿茶素是茶叶苦涩味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冬茶的滋味较淡薄,会偏苦涩味。

小窍门二:叶底的辨别

春茶:首先可以从叶底的颜色上区分,春茶因为多是焙了好几道火的,它的叶底颜色会偏深(如褐黑或是墨绿);其次因为春茶鲜叶的叶质较肥厚,所以叶底较厚实。

冬茶:首先因为冬茶的底子不够好,大多是焙得比较轻、次数少,所以它的叶底颜色会偏黄(或偏绿);其次也是因为内含物质积累不足,所以叶底较薄;最后由于光照充足,适合制茶时的做青和走水,因此叶底的绿叶红镶边较明显。

小窍门三:香气的辨别

春茶:香气会更加馥郁、丰富。

冬茶:冬茶会有冬味,有些人会觉得它还带有“闷味”(具体的感觉还是要亲自品尝才能完全体会得到)。

二者相比:春茶的香气比较稳,富有层次感;冬茶的香气比较飘,显得较单一。

春茶就像千层糕,扎实,富有层次感;冬茶就像棉花糖,轻飘飘的,甜香但口味较单一。

小窍门四:茶汤色泽的辨别

春茶:春茶的茶汤比较透亮,多数茶汤色泽为橙红色。

冬茶:冬茶的茶汤相对而言没那么透亮,多数茶汤色泽为橙黄偏绿。

小窍门五:耐泡度的辨别

春茶:内含物质丰富,可以泡八道水以上,具体要依照其山场和工艺决定。

冬茶:因为内含物质积累不足,通常情况下,会比春茶的耐泡度低一些。

春茶和冬茶的辨别,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不能以偏概全哟!这些小窍门只是方便大家在辨别岩茶时,作为一个参考,并不是唯一的答案喔!因为岩茶实在太深奥了,工艺太太复杂了,变数太太太多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春茶品质好,但是冬茶也是有一些优点的,比如它的香气高呀,而且冬茶价格会比春茶便宜一些的。冬茶也不容易呀,所以茶友们不要对冬茶有成见喔!

Ps:武夷山的好山场(如正岩茶区)是没有冬茶的,这些山场为了保证春茶的品质,基本上是一年只采摘一次,因此如果有人说那是正岩的冬茶,多数是在忽悠你的!茶友们有好的辨别方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哦!

武夷岩茶属春茶品质最佳。 岩茶依据季节下分春茶、夏暑茶、秋茶和冬片(也叫冬茶,十月份寒露节气后制作),其中一般情况下武夷岩茶的品质是春茶品质最好,滋味最好,醇而较厚。冬片的香最好,但是茶汤相对更薄,受焙火程度的影响,茶汤稍微浑浊,这和茶树的生理特点和天气气候有关。 秋茶品质一般,夏暑茶(苦涩味重,带有暑味)最差。目前,大多数的茶农和茶厂大多只做一季(春茶)和少量的冬片茶。一般也不会超过三季。主要原因是多次的采摘会影响到至年春茶的品质。
 

春茶制作时间在5月底之前采制加工,5月1号至10号是制茶高峰时期;夏暑茶是指6月初至7月中旬采制加工而成的茶叶;7月下旬以后采制的茶叶,属于秋茶了;10月以后采制的当年茶叶,就是冬片了(一般在10月中下旬制作加工的冬片品质较好,香味高,冬味重!)。

 

春茶与冬片的对比:

 

                               春茶                                               冬茶
 外形  条索紧结比较粗壮,色泽乌黑或深墨绿色,嫩芽少,  色泽墨绿略偏绿色或墨绿与绿色混合色,条索相对小而松散,有很较多的的嫩芽,
 香气

干香多为花、果香。香气较为持久,幽远为主。

 干香一般比较明显,多为清花香与花香。香气多为清新,有清凉感。
 滋味    一般汤色清澈明亮杂质,久泡有苦感但涩感较轻,品质好的很快就能转化掉,较耐泡,水中的香与干香、盖面香较一致 汤色稍微浑浊有少数有絮状物,不够明亮,久泡,不仅有苦感且涩感较重不易转化,香味好,而滋味相对春茶相比感觉稍薄不够醇厚
叶底  叶片较大较厚实,毛茶颜色较深绿,叶底韧性较好、弹性也较好 叶片较细小而轻,颜色多为浅绿,红边明显,叶底韧性较差、弹性也较差

 

 气侯对茶叶品质形成的影响。

 

不同季节的岩茶,受天气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品质特征。
 

春茶为一年四季为最为适合岩茶采制的季节,茶叶生长周期较长,四五月份的气温也是最适合岩茶制做的季节。所以一年中的茶叶品质以春茶最佳。春茶的适制性较强,所以不同的焙火均可。
 

夏秋茶,也称夏暑茶,采摘制做时气温较高,茶叶生长周期也短,较高的气温使得茶叶在制做时发酵已达一定的程度,而茶叶中的苦涩水未能走尽。由于采摘制做时的气温过高使得茶叶形成一股馊味。也有人叫太阳味。夏秋茶焙火越重,苦涩味越强。香气不显,多焙轻火。
 

冬茶也叫冬片,采摘时气温较低,使得茶叶在制做前得到较好的保鲜,制作出来的茶叶香气清新,爽口,但由于气侯较为干燥,茶质不够丰富。所以冬片的茶质相对较薄。因为冬茶的香气较好,所以多为轻火,中足火的冬茶较少。

道教第十六洞天 武夷山

九哥阅读(8)

道教第十六洞天—武夷山,在福建崇安县南三十里,是我国重点旅游区之一。武夷山发脉于西南白塔山,由笔架山一带巡通百里,周围凡百二十里,东抵崇溪,北为黄龙溪,西至将村里,南至南原,四面皆溪壑,不与外山连属,向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在六朝时,顾野王于陈天嘉年间(560-565>奉使到武夷,叹为“千峰竟秀,万壑争流,真人世之所罕见”。秦汉以来,就为文人雅士所栖息,诗人墨客所吟咏。至今还保存着许多著名的文物古迹、诗文词赋和摩崖石刻,流传着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

武夷之名,始见《史记·封禅书》。另外,《列仙传》以及《异仙录》都有所记。《异仙录》云:始皇二年,有神仙降于此山,日:“余为武夷君,统录群汕,受馆J几此”,山因此得名。武夷山,山水秀丽,有所谓“三三”“六六”之胜。三三者九曲溪,发源于三保山,人武夷,折为九曲,盘绕山中者约二十里,澄碧清澈,六六者,即大王峰、玉女峰、接笋峰、天游峰等三十六峰。群峰秀拔奇伟,千姿百态,游人至此,目不暇接。此外,武夷山还有七十二洞,九十九岩等名胜。

武夷山为道教第十六洞天。旧志云: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日,武夷君置酒肴,会乡人于俊亭峰(一名铁佛嶂),建慢亭彩屋,设宝座,施红云姻、紫霞褥,呼乡人为曾孙。宋白玉婚诗云:“人间几度曾孙老,推有青山自古今。”相传:汉时有张该坐化于大王峰;魏时有王子鸯与张湛等十二人,隐于此山得道峰之巅,有古木、仙果、异竹、奇花、芝草之类。晋、唐年间有许错v詹真人、孔庄叶三仙女,宋有白玉蟾、当道人、李陶真,元有金志阳,明有蔡双髻等均来此山修仙成道。

南宋著名道士白玉蟾,祖籍福建闽清,生于琼州(今海南岛琼山),后随父回原籍,毅然求道,师事陈楠,修炼于武夷山,’云游东南,从学者甚众,南宋嘉定十年(1217),收彭相、留元长等为弟子,传道教化。在福州一带,设立的祈被靖庐,使全真道南宗一派初具规模。白玉蟾才华横溢,率性放荡,诗词书画、内炼斋酸无一不能,并撰有《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留元长等记其言为《海琼问道集》。白玉蟾内炼法分炼形、炼气、炼神三重,以凝神聚气为入手,重在炼神修性,谓“内炼成丹、外用成法。”他以“精”“气”“神”三者为核心的内丹理论,对元以后道教内炼方术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后人尊他为南五祖之一。

白玉蟾居武夷山时,曾结茅庵于驻云堂,又重建止止庵,并任止止庵住持。在《修真十书武夷集》里还收有他的武夷重建止止庵记。

史载,唐天宝年间(742 – 756)武夷山始建道教宫观—天宝殿。南唐元宗李璟为其弟良佐“辞荣入道”,在观修持,因册封为演道冲和先生,又将天宝殿移建,名日“会仙观”。宋时“会仙观”改名冲佑观。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增修屋字三百余间,并赐额“冲佑诏广观”,中为三清殿,前有汉祀亭、拜章台、玉皇阁、法堂、道院、堂祠、庵、仓无一不备,使冲佑观得以名列南宋九大名观之列。 “大宋嘉熙六年,··一命道士二十一人于冲佑观,启建灵宝道场三昼夜,设醛三百六十分位,告盟天地、诞集嘉祥。”明万历三十年(isoz)五月,皇帝救谕武夷山冲佑观住持及道众:“联惟道藏一书,乃黄帝、老子以来诸高士名流玄言法旨,以清静慈简为宗,“二爱命所司印造全藏四百八十函,施舍在京及天下名山诸道观用广其传,凡尔羽流,其焚香讽诵,信受奉行”(见《五夷山志》)。

历史上武夷山道教宫观有九十九观之说,如会真观、元元道院、云窝道院、溪北天游观、石鼓道院、灵峰观、青微太和宫、止止庵、武夷宫、桃源洞等等,均为武夷山著名的道观,因历经变乱,多数宫观均已废吧、现在仅武夷宫和桃源洞存其旧貌。

武夷宫内现有端座宏伟的三清殿,殿后立有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所刻“神道碑”,殿左右各一亭,山门外为一汉白玉牌楼,整个建筑宏伟壮观。明刘侃“渴武夷宫”诗云:? “古坛余汉祀,仙境有秦封”。可见武夷宫自秦汉以来,就为人们祀天之所。明张凤翼《朱邑侯复武夷宫田始末记》说:武夷宫自唐以来,历代皆有赐田,共计一万一千余亩,数量之巨实已惊人。道士衣食杂用,宫观之修葺,游人供给,均足有余。难怪张凤翼说:“武夷名山甲天下,而武夷宫之巨丽亦甲于天下。”在明前期樱寇乱华,各个寺观均因供军需而倒闭,唯武夷宫实力雄厚,,得以独存。但因管理不善,甚至毁坏了许多观屋,遂使武夷宫萧条冷落。明穆宗隆庆辛未(1571年),邑侯朱公来茫其宫,使宫观毁者复修,祠堂又建、舍馆缮修,供帐具备。吴瞻淇在宿武夷宫后感慨地写道:“武夷宫口万松声,已现仙家物外情。”、“一宿更堪尘世隔,何须峰顶问吹笙。”(以上均见《武夷山志》)

桃源洞,原名小桃源,石崖相倚成门,复履石橙、宛转而人,穷极幽深。内平旷,有fl一二十亩,四面环山。南为苍屏,北为三层,东为玉版,西为天壶。若置身于内,回视无门径,故人们疑为武陵挑源,因得名日小桃源。宋詹复咏小桃源诗日:“道士不知兴废事,又来溪上种桃花”。可见桃源洞在宋代道士们的辛勤维护下已享有盛名。到明代,桃源洞亦然莺啼林秀,一片峥嵘景象。明谢肇浙《游武夷山记》中写道:“茅屋数间,以养蜂、蒸竹…小涧屈曲里许,流水踪玲,桃花夹之。”明吴拭《小桃源访刘道人》诗说“一楼心炼精魄。春田自耕刘,衣食无需索。”反映了道教徒在当时自耕自食,劳动自养,建设桃源洞,栖心修道的情景。明张于垒《武夷游记中》说:“夫武夷人间也,然至此则疑其仙矣。”当游人至此休息,品尝武夷名茶,领略桃花源风光时,或许人们会产生此地并非仙境,而又不是人间,天上人间,一时难辨之感。

关于文人对武夷山题词或撰文赞美者历代不乏其人,如唐朝的陆羽、李商隐,宋朝的白玉蟾、朱熹、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以来的戚继光、王守仁等。尤其是诗人墨客的摩崖诗章,琳榔连篇,处处可见,给人一种“飘飘乎欲仙”之感。

武夷山为仙人之窟宅,胜游之名区。展视可做数十処名山,缩之只为一幅小图画,离奇诡橘,非思议之所能及。武夷山做为道教三十六洞夭之一的“升真元化洞天”,在道教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五代杜光庭《洞夭记》即有所载,《武夷山志》对历代道教在武夷山活动的情况记载更详,南宋著名的道士白玉蟾于此隐居修道。武夷山道教,在道教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在旅游事业大发展的今天,更应该恢复它的本来面貌,以饱广大旅游者的眼福,为我国旅游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茶在生活中的25种妙用

九哥阅读(6)

(1)煮牛肉时除了放入各种调味品,还可以再加一小布袋普通叶,同牛肉一起烧,牛肉熟得快,味道清香。

(2)吃特别辣的辣椒后,若口辣难忍,可先用清水漱一下口,再咀嚼一点茶叶,口中辣味即可消除。

(3)将废茶叶用来煮茶鸡蛋,味道清香可口。

(4)吃了生葱、大蒜以后,弄一些残茶叶在口里嚼一些时间,能消除葱、蒜的异味。

(5)将肉放入浓度5%好茶水中浸泡片刻后再冷藏。肉类的保鲜效果不仅更好,而且不易腐烂变质。

(6)饮茶戒烟:须借助吸烟来提神的人,不妨以茶代烟,以乌龙茶戒烟效果最好。

(7)看电视时,饮上一杯茶可以有效地抵御电视机显像管发出的有害射线。茶水还可中止胃癌诱发物—亚硝酸盐在口腔内的形成。

(8)器皿中用鱼腥味,用废茶叶放在其中煮数分钟,便可去腥。

(9)菜锅上有腥味,可先用泡过的茶叶擦洗,再用清水冲净,即可除掉腥。

(10)取少量茶叶放在暖水瓶中,再灌进滚开的水,盖好盖,20分钟后可饮。壶里的水垢在茶碱的作用下也逐渐脱落,连泡几次,即可除净。

(11)将鲜鸡蛋埋入干净的干茶渣中,放阴凉干燥处,鸡蛋可保存2-3个月左右不会变质。

(12)把晒干的废茶叶,装在尼龙袜子内,然后塞进有臭味的鞋子内。茶叶能吸收鞋内水气,去除臭味。成人的鞋子所须的茶叶份量,约为一杯左右。

(13)用50克花茶装入纱布中放入冰箱,可除去异味。一个月后,将茶叶取出放在阳光下爆晒,再装入纱布袋放入冰箱,可反复用多次,除异味效果好。

(14)炊具沾了油垢,用新鲜的湿茶渣在炊具上擦几遍,即可将油垢洗去。如无新鲜的湿茶渣,用干茶渣加开水浸泡湿后亦可擦去油垢。

(15)涂有油漆的门窗、家具,或者是玻璃窗门若染有尘埃,可用冷茶擦洗会显得特别明亮洁白。

(16)用茶渣擦洗镜子、玻璃、门窗、家具、胶纸板及皮鞋上的泥污,去污效果好。

(17)深色衣服上的油渍,用残茶叶搓洗能去污。

(18)新买的木质家具,往往有刺鼻的油漆味,用茶水擦洗几遍,其异味自会消退,比清洁剂效果好。

(19)新衣服或新布料,通常都有一般刺鼻难闻的味道,这是染料所造成的,若不去除,穿在身上令人十难受。抓取一把茶叶燃烧,利用燃烧的烟可将味道熏除。

(20)颜色鲜艳的衣服褪色后,如果用茶汁来漂洗,可恢复它们原来的色泽。

(21)将茶叶一小把,泡成茶水后用来洗绒线衣,同样能够去掉污垢,而且保持颜色鲜亮。

(22)泡过茶叶晾干聚集起来,用袋装好,是很好的枕头芯子,睡起来柔硬清香,又去头火。

(23)废茶叶放在厕所或空气不好的地方燃烧,可以消除恶臭味。

(24)冲泡过的茶叶晒干,在夏季的黄昏,用火点燃可以驱蚊虫,不仅对人体无害,而且会有清香扑鼻。

(25)把茶渣倒在花盆里,能保持土质的水分,与泥混合放入花盆内,又可作花卉的肥料。

武夷山玉龙谷景区

九哥阅读(7)

  玉龙谷景区面积930公顷,游览面积858公顷,水源丰厚,瀑布成群,有玉龙瀑、珍珠瀑、思乡瀑等,风景迷人,是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摄影:赵勇

 

 

 

 

 

 

 

 

 

 

 

 

 

 

下梅村邹府的肉桂茶寻访记

九哥阅读(7)

(作者楼耀福)突然收到武夷山下梅村寄来的包裹,牛栏坑和马头岩的肉桂各半斤。我与下梅村毫无干系,谁会寄我如此名贵好茶?莫非天上真掉馅饼了?疑奇之间,福州朋友林云发来短信,说她在报上、微博上总见我说茶,知我和殷慧芬喜欢,特请武夷茶家寄奉。惊喜感激之余,我即取一包尝鲜。那茶牛皮纸小袋包装,每包约8克,印有“邹府家茶”字样。殷慧芬烧水淋壶烫盏,一阵忙乱。沸水入壶,“牛肉”顿被唤醒激活,一种渗和着花蜜奇香的气息顷刻弥漫茶桌四周。我吮吸袅袅茶烟,连呼好茶,整整一个下午沉醉其间,无意自拔。

此后凡好友来,我即取此茶共享。评论家吴亮一喝这“牛肉”、“马肉”,诗兴大发:“昔我往矣‘牛肉’依依,今我来思‘马肉’霏霏。”欲罢不能。另有一开茶馆的朋友喝得此茶,竟取走包装纸袋,按图索骥,直接去武夷寻“邹府家茶”。

邹氏家祠仍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

如此“挥霍”,固然豪爽痛快,只可惜这茶很快所剩无几。甲午中秋,我喝完最后一泡“牛肉”,也将包装袋揽入囊中,决定也去寻访邹府家茶。

武夷山下梅村有勒石“晋商万里茶路起点”。据《崇安县志》记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可见当年茶叶交易在此地的繁荣和活跃。今日下梅,虽梅溪水路尚在,水位却已低许多,更看不到满载茶叶的竹筏。

我们行走在老街旧屋之间,终于闻到茶香,有五六个妇女正在邹家宗祠拣茶。我问拣茶女:“这茶怎么卖?”回答是300元一斤。我又问:“有更好的吗?”拣茶女头往里屋一探:“老板娘,有客人买茶。”里屋走出位短袖白褂的中年妇女来,“来来来,喝茶喝茶。”很有点阿庆嫂风范。

刚坐定,她自报家门,说她是邹府第29代媳妇。在她烫杯洗盏之间,我掏出随身携带的“牛肉”包装纸袋:“这是你们家的茶?”她看一眼,说:“是啊。”我说:“泡一壶。”她诧异地盯着我看了很久,终于按捺不住:“你是什么人哪?一上来就要我泡‘牛肉’?”我直言相告,我有朋友在我们家喝过你们的“牛肉”后,专门找到这里。结果她在这里喝到的和我们家的不一样。第29代媳妇大笑:“我这里每天游客那么多,不能谁来都泡‘牛肉’啊,一泡‘牛肉’,好几百块钱呢!”这一说,我想也是,我那朋友又没说她是谁。我又问:“你还记得你们家给我寄过半斤‘牛肉’、半斤‘马肉’吗?”这回她更吃惊了,“一般客人买我们家‘牛肉’‘马肉’不过一两二两,你怎么是轮斤买呢?”我说是一位叫林云的福州朋友让你们寄的。她似乎有点印象:“我得问问少东家。”

说话间,里屋走出位亭亭玉立的妙龄姑娘来,我略一打量,像是穿越到几百年前,两条又粗又长的大麻花辫,一袭浅灰带花的中式飘逸衣裙,淡妆,眉清目秀,嫣然含笑。当今生活中已见不到如此古典打扮的女性了。她递来一张名片:邹府家茶第30代少东家邹晓琳。

邹府家茶第30代少东

邹氏家谱

“大夫第”邹氏大屋
 

少东家接过话茬,说那茶是她所寄,让她寄茶的林云是她的创业指导老师。她母亲此时才对我“刮目相看”:“都在晒人品,你那朋友‘牛肉’‘马肉’一寄就那么多,你这是人品爆棚哪!”

少东家与我们一起坐下。边喝边聊中我知道,早在清代,晋商万里茶路最早来到武夷山的常氏,就与她们邹家合作。邹家恪守“无二值,无欺瞒,不与市井较铢两”,“诚信经营,致富履义”,致使“家日饶裕,为闽巨室”。如今,邹氏家祠仍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

第29代媳妇为我们沏了一壶“北斗”,说她二十多年前嫁到下梅村,下梅已全无昔日盛景,新房虽在“大夫第”邹氏大屋中,却不知道祖上曾经的显赫。下梅,只是武夷市郊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而邹家也只是早出晚归的普通茶农。随着武夷山茶叶行情持续走俏,尤其是2007年《乔家大院》的热播,他们方知邹家还曾如此辉煌过,才逐步恢复祖业,经营自家的茶叶:“七十二岩”商标茶。

邹晓琳在大学念书期间,曾在当地旅游接待办兼职,认识了不少有学识的朋友,他们知道她的家族背景,便鼓励她继承祖业。2011年,晓琳从武夷学院毕业,获得共青团的创业扶持,在创业导师的帮助下,创办“邹府家茶”品牌,决心重振邹家茶业。

我福州的朋友林云是共青团创业扶持导师之一。

晓琳陪我们参观“大夫第”邹氏大屋,让我们看邹氏家谱,祖训“无二值”、“无欺隐”已被制成木匾挂在堂屋。看得出这位姑娘为完整还原邹氏家族历史,化费了不少心血,也看得出她决心秉承先祖“诚信经营,致富履义”的理念。得知晓琳新婚不久,我问:“你先生呢?”她答:“他呀,他是大掌柜,我是少东家,我在不一样吗?”口气中不乏自信。我又问:“那大东家呢?”正说着,见一位五十上下的男子提着满满一袋东西正在狭窄的木梯上爬上爬下。晓林笑道:“你问我爸呵?努,就他。”我大笑,“你们家大东家像个小工。”

晓琳知我来自上海,说她们家的“牛肉”在上海的高级会所标价每斤九万九。她说以后说不定会来上海发展。历史上的闽北邹氏通过万里茶路曾将武夷茶远销欧洲,如今这位年轻姑娘心也大着呢!

走一圈之后,又回到茶桌旁。晓琳说:“泡一壶‘牛肉’?”她用目光征询我。我说:“不用了。”想着她们创业的艰辛,我一进门就嚷嚷要泡“牛肉”,也许真有点鲁莽。文章来源微信公共号“涵芬楼文稿”。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20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