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志》茶叶卷第一章栽植

九哥阅读(5)

《武夷山市志》茶叶卷

武夷岩茶(大红袍)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论证道:“武夷岩茶(大红袍)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就以‘晚甘侯’之名而闻名。”而武夷岩茶(大红袍)最早见诸文字记载则始于唐代。唐代诗人徐夤《谢尚书惠腊面茶》诗中,便有“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之句。当时武夷岩茶(大红袍)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为腊面茶,开始少量进贡皇宫,为皇帝所宠爱。北宋时武夷岩茶(大红袍)仍为贡品。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朝廷特置龙凤模印,遣使到建州和武夷山一带,监造团茶以别于一般的庶饮,龙团凤饼从此诞生。文人墨客品饮之余,雅兴大发,争相咏赞。民国《崇安县新志》载:“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尧臣)、苏轼、蔡襄、丁谓等从而张之,武夷岩茶(大红袍)遂驰名天下。”宋朝南渡以后,武夷山成为理学名山。著名学者荟萃山中,斗茶品茗,以茶促文,以文论道,极一时之盛。而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武夷山,又成为僧道众竞相建寺造观的场所。僧道众凭借武夷岩茶(大红袍)之魅力参禅悟道、修静炼丹,且僧道们大多能躬耕茶园,精于茶叶制作,茶事由之大兴。元朝,武夷岩茶(大红袍)名闻遐迩,朝廷创建御茶园于四曲之畔,“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武夷岩茶(大红袍)进入鼎盛时期,明初茶贡照常,但贡茶须按新的制作方法,即废除制作龙团凤饼,改制成芽茶入贡。嘉靖三十六年(1557),废止四曲御茶园。明清两朝,少量茶叶仍作为贡品献给朝廷。《武夷山志》编纂者董天工为此赋诗写道:“武夷粟粒茶,采摘献天家……”明末清初,武夷岩茶(大红袍)独特的制作技术脱颖而出,出现介乎红茶与绿茶之间的乌龙茶(即现在所称的武夷岩茶),全国其它茶区群起效尤,武夷岩茶(大红袍)名声大起,遂大量出口境外,先是从分水关出境,辗转北行到中俄边境的恰克图城进行边境贸易。这条道路史称“茶叶之路”,与丝绸之路同享盛名。茶叶到达恰克图之后络绎进入英国和北欧各国。鸦片战争之后,武夷岩茶(大红袍)大量从福州、厦门两个海岸出口,年产量在光绪年间达35万公斤。但因管理落后,产地分散,操作落后,因此,销量受到限制。清末至民国初年茶叶销路仍很兴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武夷岩茶(大红袍)外销量锐减,产量陷入低潮。民国19~23年(1930~1934)间,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掌握政权,茶叶成为苏区进行对外(县)贸易的重要交换物资。换回苏区紧缺的棉花、布匹、药品、食盐等。民国23年以后,由于崇安县政府对革命老根据地进行摧残、封锁,许多茶区被迫移民并村,茶园荒芜,茶农外逃,茶园面积锐减至3000亩,产量缩小至1.75万公斤,武夷岩茶(大红袍)业,颓败殆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扶持革命老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一些基点村、同时也是重要茶区的桐木、溪源等村迅速恢复茶叶生产。武夷山景区内的岩茶名丛、单丛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扩大栽植。茶园面积逐渐扩大,产量和外销量逐年提高。1984年全县茶叶面积44099亩,为1949年8700亩的5倍。产量60.78万公斤,为1958年15.26万公斤的4倍。在此前后,新的岩茶品种——肉桂茶经过改良、试种、推广,大获奇效,1989~1993年,连续5次获得国家农业部、商业部等颁发的国家级名茶大奖,武夷岩茶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在这一时期内,由于完善茶叶生产的各项责任制,国营茶场(厂)、集体茶场(厂)、茶叶专业队、个体茶叶专业户等竞相发展茶叶,茶叶生产遂进入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90年代起连续3年由南平地区行署与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第一至第三届的武夷岩茶节,扩大了武夷岩茶的销路,武夷岩茶进一步畅销于香港、台湾等地区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1992年12月,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提出5~7年内把武夷山市建设成武夷岩茶(大红袍)城的战略目标。1993年全市茶园已发展到6.4万余亩,年产量151万公斤。

第一章 栽  植

第一节 茶园建设

一、茶园形式

唐宋至今,武夷山种植茶树大都利用高山斜坡地、岗陵缓冲地或平坦洲地。采用这些方式所开辟茶园的特点是面积较大,且连接成片,大多由专营茶叶者的各个朝代的官办茶场,民国的茶叶示范茶场和解放以来的国营茶场、集体茶场管理。此外,武夷岩茶(大红袍)区农户皆以植茶为家庭副业,茶叶栽培区域的分布范围较广。农家的宅旁、菜圃、山塝、田垅都可随意种茶,不受限制。此外,还有倚山傍岩垒砌石壁,筑成梯状田园,然后挑土填充,始成大型盆栽型的茶园和寄植石缝路边的“寄植岩凹式”茶园。

规则阶段梯园 此类茶园面积稍大,大部属地势稍平整的缓斜山坡,或谷中底层缓斜地,将地分切成或大或小之阶段、沿边砌筑石岸的茶园,俗称“茶山”。

不规则阶段梯园 此类茶园面积大小不一,阶段大小高低视形式视地形而设置。也称为“茶山”。

斜坡园 此类茶园利用土层稍深,斜度较小之山坡地垦辟成园,也属“茶山”之列。

平地洲园 沿溪边平地、沙洲地可利用植茶。利用山头平坡地,或坑中之盆地,因地势较平,开辟茶园。

石座植园 此类茶园以武夷山风景区境内为多,系茶树盆栽式,通常利用岩凹或石隙之处,依地势砌石座,培土植茶,在武夷山随处可见,无处不栽,植株多是名丛。此种栽培方式工程浩大,所费甚巨。据民国24年(1935)调查,筑成一立方丈之石梯壁需费银圆10元左右,常年必须修梯壁和添土壤,费用亦属可观。且山地起伏跌宕,茶园零散分布,管理尤感不便。故在昔日茶市旺盛,茶商获利优厚之时,茶园经营管理尚无问题,但至茶市衰落,茶商自亦力所不及,遂不免日趋荒芜。

寄植茶园 利用天然的石缝,如复石之下,道路之旁,把茶树寄株其间,听其自然成长。

现代茶园 以治水、改土为中心,实行山、水、园、路的综合治理,采用近代科学建园。具体实施为:近山缓坡,等高梯层,缓路横沟,深耕普垦,表土回沟,施好基肥,良种壮苗,合理密植,精心培育,快速建园,高产稳产等一系列的措施。武夷山市现代茶园建设始于民国29年。当时,茶叶专家张天福到崇安县创建福建示范茶厂,并建立茶树品种园面积390亩,结合生产进行扦插、茶子播种期以及茶苗种植期等试验。品种园创造高标准的良性生态环境,亩产比老式茶园平均增产2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辟国营崇安茶场新茶园和茶叶科学研究所品种园等,都是严格按照高标准的坡园和平地园的规范建设的,注重周围道路、水沟、水池的合理安排,提倡环山缓坡路面种草,路旁上向设沟,路边栽树,以达到高产的目的。1987年崇安县农业利用外资办公室使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发红土壤项目,安排试验红土壤改造种植茶园1200亩,主要措施为高标准挖定植沟,重施基肥、密植,以达茶树速生、丰产、高龄的目的。

90年代初提倡开发山地种植茶叶,1992年12月市政府提出力争在5~7年内新开发茶园10万亩,建设有特色、上规模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城”的战略目标。新增加的茶园大多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开辟。技术规范可概括为40个字:规划连片、劈草炼山、全垦除杂、测量划线、缓路横沟、表土回沟、等高梯田、适量基肥、推广良种、合理密植。在山地开发中,新开垦的茶园以及改造低产茶园后达到的新标准为:(1)茶树生长健旺,覆盖率达85%以上,无杂草,病虫少;(2)没有断行和缺丛,土壤疏松无裸露;(3)山地茶园排灌设施较完善,能排能蓄防旱涝;梯壁内侧有横沟蓄水或竹节沟;(4)隔年、隔行深翻改土。坚持年年修剪,树冠和采摘面大;(5)能保肥、保水、保土,单产每年显著提高,亩产超百斤以上。

二、面 积

武夷岩茶(大红袍)园的面积,千余年来总的表现为递增态势,中间有几度停滞不前或倒退,则系战乱所造成。

唐宋时,武夷岩茶(大红袍)种植地多限于武夷山方圆120里之内以及少量较平坦的洲地。唐时约千余亩,宋时增至2000亩左右,植地多在谷中底层缓斜坡地,为梯段茶园、石座式茶园,面积较小。山内约1000余亩,山外数百亩。山内多分布在三十六峰的壑谷和九十九岩的凹地。

元朝设武夷御茶园,种植在四曲一带,仅有面积数百亩。加上民间种植之茶园,全县约有2400亩。清道光年间为武夷岩茶(大红袍)黄金时期,“茶山袤连百十里,茶厂林立。”武夷山“无岩不茶”。同时,洲茶种植面积渐渐扩大,开始连片栽培。全县面积约有5000亩左右。

民国初年,全县茶园面积近8000亩。以后由于军阀混战,民国9~12年锐减至5000亩。民国19~24年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执掌政权,提倡发展茶叶,并想方设法突破封锁,运到苏区以外进行境外贸易。县乡各级苏维埃政府经济委员会还指令茶农垦复废弃的茶园,开辟新茶园,并实行各项奖励制度,茶园面积逐渐增长。民国23年,面积从5000亩扩大到9000亩。民国25年,县苏维埃政府暂时停止活动,中共崇安县委率领地方红军上山进行游击战争。崇安县政府为割断红军与当地人民的联系,强迫移民并村,许多专营茶叶的村庄被毁于一旦,茶农流离失所,茶园成片荒芜。以洋庄溪源自然村为例,民国16年全村茶山面积1710亩,共有中小茶厂40家,年产茶叶近6万斤。民国26年国民党崇安县政府强迫移民并村,赶走茶农,拆毁茶厂,致使1710亩茶园成为荒地。以生产“正山小种”红茶著名的桐木村为闽北革命老根据地的重要基点村之一。民国18年茶园面积为1.4万亩。县苏维埃政权暂时停止活动后的民国25年,就被强迫移民并村。次年,茶园面积锐减至0.8万亩,民国29年再次锐减到0.5万亩,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茶园荒废殆尽,仅有0.05亩。当时,全县茶园面积不到7000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安县人民政府加强革命老根据地的经济工作,提出“重建老区,繁荣老区”的战略目标。作为老区特产之一的茶叶,被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项目,茶叶面积逐年扩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崇安县人民政府把发展茶叶生产列为振兴崇安的重要措施之一。1982年,茶叶局在位于武夷四曲的元朝御茶园旧址范围内建立武夷名丛、单丛观察园,占地面积5亩,种植165个品种,其中有著名的大红袍、肉桂、天女散花、铁罗汉、水金龟等50多个品种。这个观察园成了武夷山茶叶名丛的荟萃地,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这一年,福建省科委投资20万元,在武夷山建立200余亩武夷肉桂茶高产优质栽培园地,并列入福建省科技星火计划。陈德华和姚月明等科技人员承担这一课题实验重担,把观察园内的单丛、名丛大面积外移栽培。经过几年艰苦试验,武夷山肉桂茶基地开发获得成功,1984年,已实际完成种植面积212.4亩,其中县茶场51亩,综合农场14亩,县茶叶科学研究所30亩,天心村60.4亩,星村村17亩,亩产达150公斤,比预定指标增加100公斤,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武夷肉桂茶基地开发项目荣膺全国“七五”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金奖。昔日名丛,如今已成为武夷岩茶的佼佼者,并大量转化为商品应市。

1992年出口武夷肉桂茶2万公斤,销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1985年,崇安县人民政府把扩大茶叶面积、发展茶叶生产列为贫困乡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措施。先后投资53.6万元,为贫困乡(村)开辟和垦复茶园共6520亩,促使贫困乡(村)发展茶叶,脱贫致富。

1987年,崇安县人民政府着力发展武夷岩茶(大红袍),选定武夷岩茶(大红袍)重要产地的星村镇建成科技示范镇,指出在茶叶生产方面要加强的科学重点措施是:成立茶叶科技组织,建立茶叶科技示范点,改造低产茶园,每年改造面积3000亩。同时,培训茶叶技术人员,提高茶叶加工质量和茶叶包装水平。

1988年,崇安县建立乌龙茶出口生产基地,同时成立基地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基地建设的条件为:生产区集中连片,专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优越,品种优良名贵,技术力量基础好。崇安县人民政府与符合以上条件的崇安茶场(后改称武夷山市茶场)、综合农场、曹墩村、黄村村、星村村、井水村、巨口村、天心村、武夷乡九龙山茶场、仙店村和县茶叶局乌龙茶茶厂、县茶叶科学研究所等单位分别签订合同,发放基地建设资金129万元,主要用于改造低产茶园和开辟新茶园。

1990年,市人民政府做出开发山地,开拓茶叶生产的部署。1992年全市茶园增加至46268亩,比1981年增加36%。

1993年底,全市共有茶园6.4万亩。

第二节 繁育和栽种

一、生长条件

武夷岩茶(大红袍)区分为岩茶区和洲茶区。岩茶大部分倚山傍岩而开辟,多为梯田式茶园,俗称茶山。洲茶多种在溪边平原。

武夷岩茶区,气候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温度在摄氏18~18.5度之间;雨量充沛,年雨量2000毫米左右。山峰岩壑之间,有幽涧流泉。山间常年云雾弥漫,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正如沈涵《谢王适庵惠武夷岩茶(大红袍)诗》云:“香含玉女峰头露,润滞珠帘洞口云。”茶园大部分在岩壑幽涧之中,四周皆有山峦为屏障,日照较短,更无风害。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岩茶独特的韵味。

武夷洲茶区的自然条件也很适合茶树的生长。

武夷山之地质,属白垩纪武夷层,下部为石英斑岩,中部为砾岩、红沙岩、页岩、凝灰岩及火山砾岩,五者相间成层。茶园土壤之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及页岩组成。《茶经》称茶山之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岩茶(大红袍)园土壤系烂石或砾壤。明代徐《茶考》所述“武夷山中土气宜茶”。适宜的土壤,造就出岩茶的优良内质。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早阳多阴,“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武夷岩茶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它奉献给人们以独特的“花香岩骨”,使同属自叹不如。

二、名茶选育

(一)品种名称

现代的武夷岩茶都以茶树品种命名,茶种茶名相得益彰。品种很多,茶名繁杂最为突出。为便于应用,除了极品岩茶外,其他都归为特殊茶名,使人顾名思义地识别等级的品质特征。

武夷岩茶分类、分档,几经变易。清雍正十二年(1734)崇安县令陆廷灿所作《续茶经》载有:武夷岩茶最佳者,名曰功夫茶,功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茶树名为名,每株不过数两。洲茶名称有龙须、凤尾、紫毫、兰香、清香等。乾隆十八年(1753)崇安县令刘靖在《片刻余闻集》提到:岩茶中最高者曰老树小种,次则小种,次则小种功夫,次则功夫,次则功夫花香。光绪十二年(1886),郭柏苍在《闽产录异》中的排列为奇种、名种、小种、次香、花香、种焙、揉焙、岩片。此外,梁章钜在《归田琐记》、施鸿保在《闽杂记》中都对武夷岩茶分类、名称作了记载。

民国时期,武夷岩茶分类也较繁杂。民国10年(1921),蒋叔南在《游记》中, 将岩茶分为上奇种、奇种、茗种、小种四等。廖存仁分武夷岩茶为:提丛、单丛、奇种、名种、焙茶。林馥泉则比较详细,归类为名丛奇种、单丛奇种、顶上奇种、奇种、名种 、焙茶等。依茶树分类为:菜茶、水仙、乌龙、奇兰、桃仁、铁观音、梅占、雪梨、黄龙、肉桂等。依地域分为大岩茶、中岩茶、半岩茶、洲茶。依制茶时间季节分有:首春茶、先春茶、二春茶。依茶名品种又可分别制成:菜茶可制成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半天腰、水金龟等;用水仙制成者有水仙、水仙米、奇种、名种;用乌龙制成者有乌龙、铁观音、奇兰等。武夷岩茶的花名有素心兰、正太阳、正太阴、不见天、水红梅等八百多个。所谓“花名”,是茶商参照茶树名称,另为茶叶成品所起的美称,即于茶叶包装时,各包加以命名,俗称为花名,藉以招徕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名称分类有所改进。50~60年代,则分为名丛、提丛、单丛、品种、岩水仙(包括水仙米)、洲水仙、外山水仙岩奇种(包括种米)、洲奇种、外山青茶、焙茶、茶头。作为商品茶,则除名丛、品种单独加工成堆外,水仙分特级到四级,奇种分特级到四级,另加武夷粗茶、细茶、茶梗三唛。70年代后样价改革,则分名岩名丛、普通名丛、品种、水仙、奇种五大类型。前三类分上中下三等,水仙、奇种则分为十一个等级。此外,岩茶还按季节分为春茶、夏茶、秋茶。春茶最佳,秋茶次之,夏茶因天气炎热,内质较差。

初涉茶苑的人,对武夷岩茶的分类及名称感到繁杂难记,其实它是有规律的。所谓武夷岩茶,现今特指生长在武夷山上的茶叶,都是制成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其分类主要是根据品种、地域而定的,先有岩茶、洲茶之分,后有小种、奇种之分。还有按季节之分为春、夏、秋茶。现在大都以茶树来命名,采于什么茶树之茶,则叫什么茶。如采于肉桂茶树之成品茶,则叫肉桂。所谓品种是要形成一定数量,如水仙、乌龙、佛手等等;所谓名丛、单丛是指从菜茶中,依据个性特征命名,数量上很少,也形成不了批量,只能称之为名丛、单丛,不能等同于品种。

(二)名丛选育

名丛源于品种,高于品种,且拥有个性特征,为武夷岩茶平添不少韵趣。武夷名丛源远流长。清咸丰年间(1851~1861),武夷岩茶全盛时期,所出现的“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四大名丛,更是脍炙人口,作为传统名丛,流传不少神奇传说。到民国初年,名丛、花名已不胜枚举,单慧苑茶厂就达830多个。武夷山不愧为名丛王国。

武夷慧苑岩茶花名

铁罗汉 素心兰 醉西施 白月桂 正太仑 水葫芦

夜来香 金狮子 红月桂 瓜子仁 醉贵妃 赛文旦

正雪梨 巡山猴 绿蒂桃 正碧桃 过山龙 醉海棠

醉毛猴 金丁香 仙人掌 桃红梅 正碧桃 瓜子金

醉洞宾 白雪梨 并蒂兰 正芍药 正瑞香 绿芙蓉

白杜鹃 付独占 碧桃仁 正玉兰 白射香 白吊兰

绿莺歌 金观音 正蔷薇 月月桂 红孩儿 白奇兰

粉红梅 金柳条 绿牡丹 正黄龙 绿独占 罗汉松

白瑞香 正肉桂 石乳香 正毛猴 正珊瑚 水金钱

莲子心 苦 瓜 石中玉 不知春 万年红 正木瓜

万年青 石观音 水金龟 正梅占 四方竹 满树香

月上香 八步香 四季香 英雄草 千里香 满山香

奇兰香 虎耳草 一枝香 龙须草 金钱草 观音竹

灵芝草 叶下红 满地红 满红红 太阳菊 渊明菊

精神草 日日红 半畔药 老来红 状元红 沉香草

东篱菊 凤尾草 蟹爪菊 水沙莲 午时莲 佛手莲

千层莲 八角莲 瓶中梅 岭上梅 出墙梅 庆阳兰

莺瓜兰 石吊兰 四季兰 金蝴蝶 金玉蟾 金石斛

金英子 金不换 玉狮子 麒 麟 玉莲环 红海棠

红鸡冠 红绣球 鸡爪黄 玉孩儿 绿芙蓉 大桂林

水中蒲 绿菖蒲 水中仙 老君眉 老来娇 老翁须

点点金 向日葵 剪春罗 剪秋罗 国公鞭 蟾宫桂

孔雀尾 万年松 关公眉 马尾素 七宝塔 珍珠球

叶下青 人参果 石莲子 吊金龟 双凤冠 威灵仙

过江龙 佛手柑 双如意 提金钗 小玉桂 一枝香

一叶金 翠花娇 蓝田玉 洛阳绵 节节青 王母桃

花藻石 紫金冠 石钟乳 隐士笔 同心结 竹叶青

洞宾剑 天明冬 不老丹 马蹄金 五经魁 芭蕉绿

西园柳 虞美人 夹竹桃 香茗涩 天南星 小桃仁

云南碧 絮柳条 梧桐子 宋玉树 步步娇 笑牡丹

莲花笺 夜明珠 绣花针 观音掌 紫金锭 名橄榄

紫木笔 迎春柳 野蔷薇 山上臻 十八草 墨斗笔

醉和合 还魂草 胭脂米 醉水仙 白苍兰 白豆蔻

白杜鹃 白玉梅 金紫燕 赛龙齿 赛羚羊 赛珠琪

赛玉忱 赛络阳 出林素 玉如意 玉美人 正水枝

正玉盏 正斑竹 正玛瑙 正参须 正荔枝 正松罗

正白毫 正紫锦 正长春 正束香 正琉璃 坠柳条

正浮萍 正银光 正唐树 正荆棘 正罗衣 正棋楠

红豆蔻 玉兔耳 岩中兰 七宝丹 五彩冠 白玉霜

向东葵 海龙角 倒叶柳 蕃芙蓉 初伏兰 向天梅

玉常春 虎爪红 月月红 正青苔 正白果 正凤尾

正萱草 正桑葚 正竹兰 正玉菊 大夫板 万年木

君子竹 紫荆树 千年矮 九品莲 金锁匙 水杨梅

水底月 月中仙 四季竹 忘忧草 正唐梅 玉女掌

等264个

其它就不一一列出了。

武夷岩茶区的历代栽培专家、茶农,从武夷“菜茶”原始品种的有性群体中,经过反复单株选育,积累了名目繁多的优秀单丛。单株选择,分别采制,最后以成品茶质量是否优异为标准,经反复评比,对品质优异者,依据品质、形状、地点等不同特点命以“花名”。再从各种“花名”中评出“名丛”。工序严谨,颇具匠心。这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区选育名丛的独到办法。

武夷山选育名丛早在宋代就已进行。清陆廷灿的《续茶经》提到:“武夷五曲朱文公书院内,有茶一株,叶有臭虫气,及焙制出时,香逾他树,名曰‘臭名香茶’,又有老树数株,云文公手植,名曰宋树。”清末民国初,名丛、花名如花似锦,斑斓悦目。蒋希召于民国10年在武夷山《游记》中记有:“武夷产茶,名闻全球……武夷各岩所产之茶,各有其特殊之品。天心岩之大红袍、金锁匙,天游岩之人参果、吊金龟、下水龟、白毛猴、金柳条,马头岩之白牡丹、石菊、铁罗汉、苦瓜霜,慧苑岩之品石、金鸡伴凤凰、狮舌,磊石岩之乌珠、壁石,止止庵之白鸡冠,蟠龙岩的玉桂、一枝香,皆极名贵。此外有金观音、半天腰、不知春、夜来香、拉天吊等等,种类繁多,统计全山将近千种。”这些都说明武夷岩茶区选育名丛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由于自宋元至明清数百年之积累,才迎来清末武夷岩茶全盛时期。武夷岩茶的名丛、花名有近千个之多,大致可分为八类,但都首先需要有优异品质为先决条件,然后依据其不同特点命名。

以茶树生长环境命名的有:不见天、石角、岭上梅、过山龙、水中仙、金锁匙、半天腰、吊金钟等。

以茶树形态命名的有:醉海棠、醉洞宾、钓金龟、凤尾草、玉麒麟、国公鞭、一枝香等。

以茶树叶形命名的有:瓜子金、金钱、竹丝、金柳条、倒叶柳等。

以茶树叶色命名的有:太阳、太阴、白吊兰、水红梅、绿蒂梅、黄金锭等。

以茶树发芽迟早命名的有:迎春柳、不知春等。

以成品茶的香型命名的有:肉桂、白瑞香、石乳香、白麝香、夜来香、十里香等。

以传说之栽植年代命名的有:正唐树、正唐梅、宋玉树等。

以神话传说或几种因素相结合而命名的有: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吕洞宾、白牡丹、红孩儿等。

这些花名、单丛通过长期的选育,再进一步提选,武夷四大名丛就是这样形成的。不但香正味醇,而且佳话连篇,情趣盎然,韵味无穷。

大红袍 享“茶王”之誉,盛名之下传闻颇多,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其实大红袍主要是以其“嫩叶是紫红色而得名”,其树干较粗,分枝颇盛,叶深绿色,叶缘斜上伸展,光滑发亮,近似水仙叶形,“岩韵”极为明显。大红袍最奇特的4棵植株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的岩壁上,成为著名景观之一。抗战期间,崇安县县长吴石仙在该岩壁上镌刻“大红袍”三字(但据林馥泉调查,“大红袍”石刻为天心寺僧于民国36年所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科技人员长期的实验,大红袍已培育成功,品质超出老树,已批量生产销售。

铁罗汉 是武夷山最早的名丛。此树原长在慧苑的鬼洞,另说长在马头或竹窠。其特征是树丛较高,生长茂盛,叶长而大,叶色细嫩光亮。经引穗培育,生长良好,味亦极佳。

白鸡冠 原长在止止庵白蛇洞口,其树势不大,枝干坚实,分枝颇多,生长旺盛。叶色淡绿,幼叶薄绵如绸,树梢顶芽微黄且弯垂,茸毫显露似鸡冠,故得雅名,已培育成功。

水金龟 该茶树原产于牛栏坑岩石上端,属天心永乐禅寺庙产。一日倾盆大雨,茶园崩塌,植株溜到坑底山下。兰谷岩厂主便筑阶护围,傍有细流润之,命之为水金龟。自此天心庙和兰谷岩分争此茶,多次诉讼,耗资千金,水金龟由此名声大振。该树皮色灰白,枝条略有弯曲,叶长圆形,翠绿色,有光泽,人工培育已获成功。

第三节 境内外移植

一、移植四川

北宋元符二年(1099)春,四川茶农王雅父子把武夷奇茗移植到川北万源县。1988年,四川万源县文物保管所进行全县文物普查时,第一次在大巴山崇山峻岭的该县石窝乡古社坪村,发现了一方保存完整的摩崖石刻,记载着武夷岩茶(大红袍)移植川北的经过。摩崖石刻全文如下:

紫云平(坪)植茗灵园记

窃以丰登胜概,垭洼号古社之平(坪)。从始开荒,昔日“大黄舍宅”。时在元符二载,月应夹钟,当万卉萌芽之盛,阳和煦气已临。前代府君王雅与令男王敏,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可复一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敏思前代作如斯活计,示后世之季子、元孙,彰万代之昌盛,覆茗物而繁盛。至于大观中,求文于蓬莱释,刻石以为纪。可传体面观瞻,历古今而不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也。

诗曰:

筑成小圃疑蒙顶,分得灵根自建溪。

昨夜风雷先早发,绿芽和露濯春畦。

大观三年十月念三日王敏记

弟王古

兄王俊

该石刻确凿地说明了这事实,即:王雅与其子王敏,于北宋元符二年春天,万里迢迢地把武夷山奇茗移植到川北万源县。石刻所说“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即是此意。石刻中的“建溪绿茗”亦即武夷岩茶(大红袍)。此有范仲淹咏茶诗为证:“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武夷山在建溪上流的崇阳溪之畔,故武夷岩茶(大红袍)常有建溪茶、建茶或建州茶之称。范仲淹著诗极力赞美武夷岩茶(大红袍)之时,武夷岩茶(大红袍)正以求“腊面茶”的贡茶形式,极享盛誉于京城和全国。蜀人王氏父子慕茶名,羡其利,历经周折将已享名百余年的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茶苗移植于四川万源县的古社坪,诚可信也!种植之后,效果极佳。石刻中的记载可资证明。“可复一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石刻记载刚移植时“时在元符二载”,而撰文勒石时(即石刻的落款时间)为大观三年(1110)。前后相距十一年。恰为“一纪”的约数。虽历一纪时期,而种植之茶苗长势颇好,茶主欣喜之情跃然,故勒石以为丰碑。另外,摩崖刻文中的“仍喜根转增郁茂”和赞诗“分得灵根自建溪”中都提到“灵根”,从而揣度王氏父子采取“茶苗移栽”方法来襄此善举的。

二、移植台湾

据《台湾通史》载:“台北产茶约百年,清嘉庆时有柯期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麟坑,发育至佳,继以茶仔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还有史籍说:台湾南极县鹿谷乡有个咸丰举人叫林凤池的,在他到省城福州“考举”以后,曾到武夷山游玩,返回台湾时,为了报答乡土亲人,带去了36棵矮脚乌龙茶苗,分送乡亲种植,并按照闽北乌龙的采制办法采制(实际上经多年的演化,在制作上已有所不同)。后来林凤池晋京,将新制的乌龙茶敬献给光绪皇帝,光绪皇帝品尝后“龙颜大悦”,即以山名赐称“冻顶茶”。冻顶乌龙茶饮誉海内外已百余年,成为一代名茶。台商查源寻根,从武夷山到建瓯,以求“冻顶乌龙”能在祖籍地繁衍发展,建瓯凤山茶场所制清香乌龙,酷似冻顶茶品,叶片紧结,其状如珠,清香醇厚,风味独特,成为该县一枝青茶新秀。

大观三年十月念三日王敏记

弟王古

兄王俊

该石刻确凿地说明了这事实,即:王雅与其子王敏,于北宋元符二年春天,万里迢迢地把武夷山奇茗移植到川北万源县。石刻所说“得建溪绿茗,于此种植”即是此意。石刻中的“建溪绿茗”亦即武夷岩茶(大红袍)。此有范仲淹咏茶诗为证:“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武夷山在建溪上流的崇阳溪之畔,故武夷岩茶(大红袍)常有建溪茶、建茶或建州茶之称。范仲淹著诗极力赞美武夷岩茶(大红袍)之时,武夷岩茶(大红袍)正以求“腊面茶”的贡茶形式,极享盛誉于京城和全国。蜀人王氏父子慕茶名,羡其利,历经周折将已享名百余年的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茶苗移植于四川万源县的古社坪,诚可信也!种植之后,效果极佳。石刻中的记载可资证明。“可复一纪,仍喜灵根转增郁茂。”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石刻记载刚移植时“时在元符二载”,而撰文勒石时(即石刻的落款时间)为大观三年(1110)。前后相距十一年。恰为“一纪”的约数。虽历一纪时期,而种植之茶苗长势颇好,茶主欣喜之情跃然,故勒石以为丰碑。另外,摩崖刻文中的“仍喜根转增郁茂”和赞诗“分得灵根自建溪”中都提到“灵根”,从而揣度王氏父子采取“茶苗移栽”方法来襄此善举的。

三、移植国外

除了武夷岩茶(大红袍)(成品)之外,武夷岩茶(大红袍)树在19世纪也成为殖民者觊觎的目标。道光十四年(1834),印度总督本廷克(Ben-tinck)组织茶叶委员会,研究中国茶叶在印度种植的可能性。由于清廷禁止外国人游历内地,该会秘书戈登(Gordan)遂乔装潜入中国,并设法在武夷山购买大批茶籽,于次年初偷偷运往加尔各答,育成42000株茶苗,分别植于阿萨姆、古门、台拉屯等地,尔后又聘请中国茶师于道光十八年(1838)仿武夷岩茶的加工工艺,制出了第一批成品茶(8箱),运至伦敦,英国朝野为之轰动,奠定了现在第一产茶大国印度的茶业基础。

《武夷山市志》茶叶卷第二章第二章采制

九哥阅读(5)

第一节 采制工艺

一、绿 茶

(一)研膏、腊面唐朝时,武夷岩茶以研膏茶的形式出现。唐贞元年间(785~804),建州刺史常衮蒸焙武夷茶而研之,谓之研膏茶。其制作工艺大致分为蒸焙、研末和凝膏三个步骤。宋代文学家苏轼曾以拟人化的笔法为武夷茶立传,称它为叶嘉氏。文中追述帝王考验“叶嘉”忠贞的经历:“砧斧在前,鼎镬在后,脔以煮子”,而“叶嘉”则“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由于古代文献中缺乏研膏茶具体详尽的制作过程,后代人只能在《叶嘉传》的“砧斧”、“鼎镬”、“脔”、“煮”等词中得知其大致的制作方法。

研膏茶是一种不加香料的自然茶,形状不详。随后由于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茗规格,因而精心加工研膏茶,在茶中渗入沉香木、麝香等名贵的香料,把自然茶发展成为香料茶。由于茶质特佳,芬香扑鼻,冲泡后有乳状物泛于茶汤之上,与溶蜡相似,所以定名为蜡面茶,后人讹为腊面茶。宋朝程大昌考证说:“蜡茶,为其乳泛汤面,与溶蜡相似,故名蜡面茶也。杨文公谈苑曰:“江左方有蜡面之号是也。今人书蜡为腊,云取先春为义,失其本矣。”腊面茶加工极为精致。茶饼不足一两而价值千金。腊面茶之上印有象征喜庆的飞鹊(喜鹊)之类的图案,更显高贵华丽,作为贡品或高级赠品,深为皇帝和高宦名人所宠爱。唐光启年间(858~887),某部尚书惠赠腊面茶予大文士徐夤。徐受宠若惊,在谢赠之诗中吟道:“武夷茶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诗中约略记述了珍采武夷茶精制腊面茶的过程:“初春之际,茶芽新发,采摘之后,巧制成香腊片,茶饼中还精心掺和着沉香等名贵药材,在碾研沉香末时,所用的盛具竟是金臼等。制作成品后,要从九曲溪经建溪,通过“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江河直驶京师。由此可见腊面茶的名贵。

此后,用武夷山一带出产的茶叶为原料,进而精制而成北苑腊面茶,声誉遍及京师。随后腊面茶又向更高层次发展,研制成外表形似敬神用的“白金之铤”(金银锭)一样,称为“京铤”。

(二)团茶

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北宋朝廷遣使到建州,监造团茶。团茶是朝廷专用的一种高级茗茶,形状仍如团饼。朝廷监造团茶的特使携来特置的龙凤模印,盖在团饼之面,龙团凤饼从此诞生。龙团凤饼 “多以珍膏油其面”,意即在团饼上面,浇饰或涂抹珍贵原料制成的香膏;“而入贡者微以龙脑香膏,以助其香。”

从研膏茶、腊面茶到龙团凤饼,是我国茶叶制作技术的一次飞跃发展。《宋史·食货志》记载:“片茶……唯建(州)剑(南剑州)则既蒸而研,编竹为格,置焙室中,最为精极,他处不能造。”龙团凤饼中档次最高的称为“龙焙贡新”,为每年最早进贡朝廷的最上品,开焙10天就要急驰至京。次之称为“龙焙试新”。欧阳修咏诗赞曰:“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师三月尝新茶”,这新茶指的就是“龙焙贡新”和“龙焙试新”。

元朝沿袭宋朝制茶的“龙团凤饼”的工艺。此种制茶工艺一直沿袭两代,前后约历400余年。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元璋诏令贡茶不得辗捣为“大小龙团”,要按新的制作方法改制成为芽茶入贡,龙团凤饼的工艺才渐停止。

二、乌龙茶(青茶)

(一)普通乌龙茶15世纪初,武夷岩茶普遍改制散茶。在制作方面,崇安县茶农接受来自江西、湖南等地“茶 仔”传入的炒青制作技术,并加以发展和改造,形成一套独特的工艺,称为青条,又称为乌龙茶。“其味甘泽而馥郁,去绿茶之苦,乏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它的起源,据考证在明清之前。清初崇安县令、茶圣陆羽的后裔陆廷灿在《续茶经》中,引述王草堂的《茶说》:“武夷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为晒青,俟其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即铺晒),推而摝(即摇),香气发越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即炒即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至今,制作武夷岩茶仍保留这种乌龙茶传统工艺的特点。所以武夷岩茶又称乌龙茶。

武夷岩茶的采摘,贯彻“前期适当,早中期刚刚好,后期也不老”的方法,做到适时、分批、合理采摘。

武夷岩茶制作工序繁冗,工艺细致。人民政府长期坚持对从事武夷岩茶采制工艺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1956年,县政府农业科对各个茶叶生产互助组、茶叶生产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并举办茶叶技术人员短期培训班,这一年培训茶叶技术人员135名。

1958年,推广茶叶优质丰产经验,召开重点茶区人员参加茶叶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大会介绍发展茶叶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

60~70年代,对武夷茶叶产区的栽培、制作技术进一步进行指导。崇安县茶叶研究所和各个茶叶收购站除进行茶叶的各种科学实验之外,还负责对乡镇各个茶场(厂)、专业队(组)进行技术辅导,协助发展茶叶,并配合乡镇领导,督促茶农完成指令性计划。

80年代初期,茶叶局强化乌龙茶的制作工艺管理。崇安县茶学会成立以后,积极协助茶叶局进行全面的茶叶技术指导工作,每年举办一次乌龙茶品质的鉴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全面提高乌龙茶的制作工艺水平。同一时期,崇安县茶叶局根据上级茶叶业余领导机构的有关通知,规定各个品名的等级,共六级十二等,分别为:一级一等、一级二等、二级三等、二级四等、三级五等、三级六等、四级七等、四级八等、五级九等、五级十等、六级十一等、六级十二等以及次级,并按等级规定了收购指导价格。

制作武夷岩茶(乌龙茶)的主要工序为采青—萎凋—做青—揉捻—烘焙—拣剔等。

采摘 开采的时间要恰到好处,春茶一般在谷雨后立夏前开采,夏茶在夏至前,秋茶在立秋后。采摘嫩度对岩茶质量影响颇大。采摘过嫩,无法满足焙制技术的要求,成茶香气偏低,味较苦涩;采摘太老则味淡香粗,成茶正品率低。采摘优质品种、名丛如肉桂等,有特殊要求:雨天不采,有露水不采,烈日不采。一天中最佳采摘时间在9~14时之中。采摘后的运送中要保持鲜叶的新鲜,特别是要保持原有鲜叶的完整性,尽量避免折断、破伤、散叶、热变等不利于保持品质的现象发生。

萎凋

有日光萎凋和加温萎凋。它是形成岩茶香味的基础。萎凋中变化显著的是水分的丧失,促进鲜叶内部发生理化变化。在日光下萎凋,用特制“水筛”干放在倾斜的以小竿组成的晒青架上,并用开筛的手法,根据日光(斜射)强度、风速、湿度等因素和各品种对萎凋的不同要求掌握。在萎凋过程中并筛结合翻拌。操作要轻,以不损伤梗叶为宜,翻后适当缩小摊叶面积,防止水分过多散发。萎凋原则是“宁轻勿过”,才能有利于恢复一部分弹性,俗称“还阳”。除日光外还可采用加温萎凋等方法。

做青 岩茶制作过程中的特有精巧工序,是形成其“三红七绿”即绿叶红镶边的独特风格和色、香、味的重要环节。费时长,要求高,操作细致,变化复杂。从“散水”、“退青”到“青水”、恢复弹性,时而摇动,时而静放,动静结合,反复相互交替的过程,既需摇动发热促进变化,又要静放散热抑制变化。做青的方法是以品种、萎凋程度和当时温湿度变化以及后续工序的要求而采取适当措施,俗称“看青做青”,没有完全相同刻板式的做法,青变即变,气候变即变,需要变则变,以此来塑造岩茶的特有风格和质量要求。

炒青与揉捻 岩茶炒青主要是把前阶段萎凋做青过程已形成的品质相对地固定起来,并起纯化香气的作用。高温下完成团炒、吊炒、翻炒三样主要动作,才能达到品质要求。起锅后趁热迅速于特制的十字状阶梯形的揉捻上揉捻。然后复炒,复炒时间极为短促,是补炒青不足。再加热,促进香韵和味韵的形成,复炒后趁热适当复揉,茶索更为美观。

烘焙 复揉叶经解散后,于焙笼中摊放在特制的有孔平面焙筛上,明火高温水焙,各焙窑温度从高逐渐到低,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完成水焙工序。下焙后过筛,置于筛中薄摊后,放在晾青架上晾索,在透晾并茶转色后,付初拣,剔除梗、片,再经巡茶者拣出成形不够好的茶条。拣完加焙炖火,在炖火后团包。团包后,还要最后复火,俗称坑火,以去纸中水分。这样对提高耐泡程度、醇和度、熟化香气及增进汤色能起很明显的作用。炖火结束后,趁热装箱,对岩茶内含物质能起热处理的催化作用,以达到香气、滋味的提高。炖火过程的细致处理,为岩茶所独有,而为任何其它茶所不及。

(二)龙须茶

龙须茶又名凤尾龙须,系乌龙茶类。它的外形壮直墨绿,很像神话中的“龙须”,因此得名。它产于武夷山和建瓯一带。武夷山八角亭所产的龙须茶品质最佳,所以又称为八角亭龙须茶。据记载,明末清初即采制,至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民国初年产量最高,近1万公斤。民国28年(1939)出口量为194箱,总量约在0.3万公斤左右。当时主要远销美国及东南亚。由于其外型美观,又是馈赠佳品,深得海外侨胞欢迎。

龙须茶虽系乌龙茶类,但制作又有所不同。它采得梢长叶大,经萎凋、做青后,适时炒青,趁热揉捻,至茶汁外溢,茶卷成条,即抖散将一根根理直放齐,用红绿丝线将两端绑扎成束,然后放入焙笼进行烘焙。这是一道细致的工序,若火温太高,则表面焦枯,彩线也会变色,火温太低,则不易焙干。因而要分几次烘焙,即初焙—回潮—再焙—再加潮。反复几次才能达到足火不焦效果,保证龙须茶的外型内质兼优之特征。

三、红 茶

(一)正山小种红茶

正山小种红茶也称为“小种红茶”。它的采制所在地只有星村镇桐木村一处,所以又称为“桐木关正山小种”。此茶首创于明代中叶,由武夷山土民采用揉晒、发酵与焙烤相结合的工艺创制而成,产量不高,历史上曾运销英国,成为英国皇家的御前珍饮。运销前集中在星村加工出口,故又称为“星村小种红茶”。茶称“正山小种”,是区别于武夷山区之外(如福安县坦洋、闽侯县东北岭以及政和屏南、古田等地)所产的外山小种红茶。桐木地处武夷山脉的北段,地势高峻,海拔1000多米,所产茶叶的品质极佳,制成的正山小种红茶,外形条索粗壮,色泽乌润,泡水汤色红艳,气味芳香浓烈,并带有松香、枣糖气味。采制工艺大致如下:

萎凋 分为室内加温萎凋和室外日光萎凋两种。萎凋程度,要求鲜叶尖失去光泽,叶质柔软梗折不断,叶脉呈透明状态即可。

揉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使用双脚揉茶。50年代采用铁木结构双桷水力揉捻茶机。至60年代,揉捻这一工序又加以改进,采用了铁制55型电动揉捻机,提高制茶效率。揉捻时要使茶汁外流,叶卷成条即可。

发酵 将揉捻好的茶胚装在篮子里,稍加压紧后,盖上温水浸过的发酵布,以增加发酵叶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素活动,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在5~6小时后,叶脉呈红褐色,即可上焙烘干。

烘焙 把发酵适度的茶叶均匀搜集放在水筛上,每筛大约摊放2~2.5公斤左右,然后把水筛放置吊架上,下用纯松柴(湿的较好)燃烧,故小种红茶具有独特的纯松烟香味。刚上焙时,要求火温高些,一般在80度左右,温高主要是停止酵素作用,防止酵素活动而造成发酵过度,叶底暗而不开展。烘焙一般采用一次干燥法,不宜翻动以免影响到干度不均匀,造成外干内湿,一般在6小时即可下焙,主要看火力大小而定。一般是焙到触手有刺感,研之成粉,干度达到,而后摊凉。

复焙 茶叶是一种易吸收水分的物质,在出售前必须进行复火,才能留其内质,含水量不超过8%。

正山小种红茶由于茶味浓郁、独特,并带松香、枣糖气味,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远销英国、荷兰、法国等地。老茶师、英国人诺顿夸奖说:“喝这种茶胜过饮人参汤。”英国17世纪著名诗人拜伦在他的名著《唐璜》(长诗)里写道:“我觉得我的心儿变得那么富于同情,/我一定要去求助于武夷的红茶;/真可惜酒却是那么地有害,/因为茶和咖啡使我们更为严肃。”他称正山小种红茶为武夷红茶,给予富有文学浪漫色彩的赞评。

桐木正山小种红茶是福建省的传统出口商品,但外销市场少,外销量受到限制,产量因而不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最高年产量曾达10万公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外县盲目扩大外山小种红茶的生产,以致口岸公司库存量大,产品积压,给国家带来损失。随后,为了积极配合福建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做好小种红茶的外销市场安排,崇安县每年都适当控制正山小种的生产量,1980年产量为8.63万公斤,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高水平。1986年起,年生产量控制在8万公斤,对于因压缩生产造成社员实际收入减少,由桐木村从村办企业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作为部分补偿。

(二)其它红茶

武夷所产茶叶,还采制成少量红茶。它同正山小种红茶一样,都属于全发酵茶。但它不是武夷茶的主产品。

武夷茶中的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三种制作工艺,历史上以绿茶为主。《中国茶文化》认为,“明朝中期以前,已产生乌龙茶。”学术界又认定,“正山小种红茶”是红茶最古老的一种加工方法。这种制法起源于16世纪,由此可以认定,武夷山在唐、宋、元三代以及明初,仅制作绿茶。明朝中叶才开始制造乌龙茶,清初才开始制作红茶。随后,武夷大量制作乌龙茶,而红茶次之,绿茶又次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夷岩茶日趋风靡海内外。而武夷岩茶即成为武夷山乌龙茶的特称。当代茶学专家张天福在《福建乌龙茶》专著中称:“乌龙茶是沿袭武夷茶制法的创新。”“乌龙茶制作技术与历史上的武夷茶制作技术有着一脉相承的联系。”中国茶叶学会主编的《中国的茶与健康》称:“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因此武夷乌龙茶的产量在武夷茶的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历年来平均约占60~75%。

第二节 制作机械

武夷茶叶的传统初精制加工,历史上都是手工操作,工具多为篾制品,如水筛、焙笼、团箕、焙筛、揉、青架、簸。还有炒茶铁锅,焙窑等。

40年代,驻在武夷山的福建省示范茶场从日本引进少量揉茶机,但未能得到推广。制作武夷茶一直停留在手工操作阶段,仍然使用竹篾制工具。1954年由张天福设计的第一台木质手推“五四”式双动揉捻机,在崇安茶叶试验场试用成功,同年制作夏茶期间,又仿制浙江木质手摇青机,经反复改进,于1957年开始在生产上使用。

1955年制造竹木结构的流水式滚筒摇青机,茶叶经多层次萎凋后推送烘房。同时,日本臼井式揉捻机投入制茶生产。

1958年崇安茶场建立福建省第一条热风萎凋槽,同时使用双列联动式摇青机、四锅联轴式杀青机、解块机,并从浙江引进51型自动烘干机。

60年代,正山小种红茶的制作,由手工揉捻改为使用自己设计的水力铁拐臂木桶揉捻机。1965年改用福鼎茶机厂生产的55型电动揉捻机。

70年代,崇安县茶机具逐步增多,有安溪产的35、30型揉捻机,崇安产的40型揉捻机、振动槽、凉青斗,松溪产的悬臂式80杀青机、12型自动烘干机,浙江产的512、516等型号烘干机。

70年代末,随着武夷茶叶产量的上升,初制武夷乌龙茶原有的“做青”机械已很难解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经崇安农械厂同南平地区行署茶叶公司多次试验、研制、反复改进,于80年代初制成乌龙综合做青机,继而生产90型、110型滚筒杀青机,解决大批量初制工 艺的难题。

80年代,崇安生产的大量综合做青机和滚筒杀青机普遍在全县各茶区推广使用。县茶叶局和乡镇各个茶叶收购站负责普及推广工作。

80年代中期,由福建省电子研究中心、松溪电器厂、南平地区行署茶叶局和崇安县科学委员会等单位共同研制成功的乌龙茶初制操作电脑程控仪投入使用。同时引进松溪、南平等茶机厂生产的卧式、立式脱水机。武夷茶叶生产加工制作从此实现半机械,半自动化。

第三节 产量、产地

一、产 量

武夷茶自南朝进入京城之时,产量很低。唐宋两朝分别以腊面茶和龙团凤饼出现时,因只供少数贵族享用,产量不高。元朝在武夷四曲专设御茶园,武夷茶大量入贡,特种茶的产量日益增加。据文献记载,在初贡阶段的至元十九年(1282)“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三四十年后,由于贡制扩大,采摘、制茶的农户增加到250户,制贡茶5000饼(一斤约20饼)。贡茶的扬名也使民间饮茶趣味日臻,民间产的产量也随之增加。明嘉靖年间撤销御茶园。解脱官办的管束以后,茶叶产量又获上升,年产量约5万公斤。清初,武夷茶远销海内外,产量增加很快,但未有详细记载。清光绪年间,年产量高达35万公斤,其中武夷岩茶(乌龙茶)20万公斤,桐木红茶(包括正山小种)15万公斤。民国3年(1914)武夷岩茶产量最高,达22.5万公斤,但正山小种生产却因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影响,出口滞销,产量锐减至数万斤。民国5年,正山小种产量再次锐减至2.5万公斤,仅是光绪年间的六分之一。民国13年,因战事频繁,影响茶叶生产,产量锐减了一半多,仅10万公斤。民国19年,又因福建省境爆发刘卢战争(省府官员刘和鼎与卢兴邦土著军阀之间的战争),茶叶再度滞销,年产量降到1万公斤以下。民国23年,又因国民党军队“围剿”,封锁崇安苏区,产量只有1.75万公斤。随后,茶叶生产陷入低谷,特别是传统出口英国的著名红茶——桐木正山小种红茶更是一落千丈。民国28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当年产量仅4万公斤。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民国30年,正山小种红茶年产量锐减到0.15万公斤。民国33年,福州被日军占领,海运不通,正山小种红茶年产量再次锐减到0.05万公斤。抗日战争胜利后,产量有所回升,民国36年,该茶年产量为1.25万公斤。但不久因金圆券贬值,全县茶叶生产又陷入窘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民国37年,全县年产量仅0.65万公斤,其中正山小种红茶为0.15万公斤。针对民国时期崇安县政府漠视和摧残武夷茶生产的情况,爱国华侨陈嘉庚十分愤懑。他于民国29年率领南侨筹赈祖国慰问团回国视察武夷山时,看到茶园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十分痛心,批评政府说:“武夷山自出名茶以来,已数百年之久,历代政府只知抽税权力,对研究培养与制造完全置之不闻不问,任农夫及商家沿用旧法,不思前进,当前虽有人提议改善,然在污劣官吏统治下,亦仅托空言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安县人民政府大力扶植茶叶生产。经过近10年的恢复和扶植发展,1958年的产量增至15.26万公斤。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茶叶生产顿受挫折,1962年经过经济调整后,产量虽有上升,但仍低于1958年,为13.75万公斤。随后年产量逐年略升。1975年增至31.64万公斤。1985年突破60万公斤。随后每年以年均11.37万公斤的增长速度递增。至1993年,产量激增至151万公斤。

二、产地、厂家

武夷茶的产地历来都是集中于武夷乡、星村镇。生产的厂家多是茶园、茶厂相结合,而茶园多以岩划分,所以茶厂也称为岩茶厂,并以岩名作为厂名。武夷山有三十六峰九十九岩,而茶园就在100个以上。据记载和传述,清以及民国的茶业鼎盛时期,武夷岩茶厂几乎遍设山中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之间,达130余家之多。民国20年至民国23年,由于国民党军队对崇安苏区进行封锁和“围剿”,致使外地茶商、茶主无利可赚,离厂而去,茶山荒芜,茶厂颓败。至今武夷山风景区的山北景点内,还遗留着一座大茶厂的残墙颓壁,称为“七十二板墙”,令人凭吊和追忆,成为景观之一。民国30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口被日本军队封锁。武夷茶业遂一蹶不振。据民国30年统计,当时武夷茶厂制茶者仅余55家,听任茶山荒芜者19家,并入其它茶厂者22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崇安县人民政府大力扶植茶叶生产,及时发放农业贷款给茶农,促其垦复茶园,重建茶厂,恢复和发展名茶生产。同时,接管民国福建省政府在崇安县建立的示范茶场,改称为福建省崇安茶场(70年代由省属企业改为县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到70年代末,武夷茶大部分集中在武夷乡、星村镇和崇安茶场(后改为武夷山茶场)生产。三处的产量约占全县(市)总产量的77~81%。

1981年,中共崇安县委、县政府着力加强茶叶工作领导,发布《关于加速发展茶叶生产的意见》,决定全县要抓好“两个区”、“三个公社”、“四个场”和20个重点单位的茶叶生产。两个区为:桐木、天心。三个公社为星村、兴田、武夷。四个场为崇安茶场、华侨农场、黄土农场、综合农场。20个单位为城南、黄墩、崩埂、五一、澄溪、上梅、大浑、大际、后源、岚谷、岭阳、横墩、洋庄、小浆、大安、浆溪等大队和五夫公社林场、下阳公社林场、吴屯综合场、岚谷双岭溪茶林场,并就这些单位的茶叶生产速度和品种拟订了指令性计划。

第四节 质量和品位

南朝时期,武夷茶就以“晚甘侯”的“封赐”美称,享誉宫廷。

清朝闽北人蒋衡在追记《晚甘侯传》一文中,更是通篇以拟人化的笔法,酣畅淋漓地为武夷岩茶撰写《传记》。他写道:“晚甘侯,甘氏如荠,字森伯,闽之建溪人也。世居武夷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奥。甘氏聚族其间,率皆茹露饮泉,倚岩据壁,独得山水灵异,气性森严,芳洁迥出尘表……大约森伯之为人,见若面目严冷,实则和而且正,始若苦口难茹,久则淡而弥旨,君子人也。”《传记》沿用了前人对武夷岩茶的美称——“晚甘侯”,而且还用了拟人化的笔法记述了它的姓名和表字:它姓甘,名如荠,字森伯。在文中,作者巧妙地用了《诗经》中的典故,予武夷岩茶以姓名:甘如荠。(《诗经·邶风·谷风》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晚甘侯》作者匠心独具,为甘甜美味的武夷岩茶取了出典于《诗经》的尊姓大名,令人解颐生津。《传记》还把武夷茶的“茶品”拟人化为“人品”,赞之曰:“君子人也!”这足以与周敦颐称莲花为“花之君子”相媲美。

唐朝,闽北和武夷山一带生产的茶叶经过精制成为腊面茶以后,成为宫庭品饮的珍品,唐代茶圣陆羽晚年仰慕武夷茶之名,曾从蛰居地上绕到武夷山,撰写《武夷山记》,其中记述有关武夷君的神话传说颇详。当时因他撰著《茶经》已有多年,所以《茶经》上不见武夷茶的记载,武夷山也因之在唐时没有得到最广泛、最高层的评价。明人许次纾在记述人们对武夷茶的评价时说道:“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包括武夷山一带),于今贡茶,惟有武夷雨前最胜。”(《茶疏》)“天下茶品,以阳羡老庙后为第一,武夷次之,(其)他不入格矣!”

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朝廷特置龙凤模印遣使到建州,监造团茶以区别于一般的庶饮。武夷山属于建州,因此武夷茶也是建州茶的一部分。龙凤团茶得宠于朝廷之后,蜚声全国,所以才有“宋人最重建州茶”之说。民国《崇安县新志》载:“宋时范仲淹、欧阳修、梅圣俞(尧臣)、苏轼、蔡襄、丁谓、刘子翬、朱熹等从而张之,武夷茶遂驰名天下。”诸名士咏赞武夷茶的诗文中,以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最为精彩。长诗以“年年春从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为开篇,首先肯定武夷茶是“武夷仙人从古栽”的、“冠(于)天下”的奇茗。诗中铺叙了一大段斗茶的情景之后,末段设置了许多妙喻,盛赞武夷奇茗:“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意即到仙山(武夷山)一啜佳茗之后,枉死的屈原即可魂兮归来,烂醉的刘伶亦可幡然一觉。诗人卢仝也会乘兴再谱茶歌新调,茶圣陆羽更会濡墨补续《茶经》新篇。世人不再歆羡茹芝延寿的商山四皓了,也不再佩服采薇养生、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了,因为武夷仙茶远比灵芝和薇草高妙。待到茶市开张,万人齐趋,长安酒肆和成都药市都为之黯然失色……

元朝80多年间,武夷茶仍荣居名茶之首。朝廷在四曲设置御茶园,即是明证。元朝蒙古族诗人耶律楚材思念品饮武夷茶之极,竟吟诗喟叹:“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明代,武夷茶仍享盛誉。许次纾在《茶疏》内记述:“于今贡茶,惟有武夷雨前最胜。”

清朝和民国时期,武夷茶盛名不衰,甚至因而远销欧美、南洋而益发蜚声中外。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梁章钜曾感叹:“该夷(指英国)所必须者,中国之茶叶。而崇安所产,尤为该夷所醉心。”当代茶叶专家陈椽在论述中郑重提到:“武夷茶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制茶技术不断革新,创造了驰名中外的名茶,历次输出外销,誉满全球,为提高我国茶业科学技术作出很大贡献。”当时外销兴旺,特别是武夷桐木的正山小种红茶,在远销中独享首誉。它的英语名称为BOHEA,即从“武夷”的音译中转化而成。瑞典权威的植物学家林奈(Linne)在《植物种类》一书中分世界的茶为两种,其一即为Var Bohea(武夷变种)。欧美的科学工作者曾倾心研究美妙的武夷茶,从中分离出一种没食子酸混合物,也以武夷命名,称之为“武夷酸”(Acid Bohea)。茶叶输出欧美之初,闽南是武夷岩茶的最重要集散地,而茶叶学名以及英、法、德、荷、俄等语系中茶的名称,都是从厦门方言中的“茶”转译而成的!由此可见武夷岩茶影响的重大及广泛。清宣统二年(1910),武夷岩茶在南洋第一次劝业会上获得金质奖。民国24年(1935)12月,福建省特产竞赛会授予崇安县武夷茶一等奖。民国《崇安县新志》还记载着这样的史实:欧美茶商“以武夷茶为中茶(指中国茶叶公司)之总称……且骎骎乎由域中而流往海外,武夷遂辟一新纪元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夷茶业进一步开拓发展,销量日增,声名益播。当代茶叶专家陈舜年在《武夷山的茶与风景》中写道:“武夷岩茶的产量虽仅占闽北所产的一部分,可是品质之佳,不但足以代表闽北,且是福建青茶之中最优美者。”80年代起,武夷岩茶的声名更加卓著。武夷岩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首〔见1988年3月29日《团结报》以及《经济日报》等。其下依序为铁观音(福建安溪县)、龙井茶(浙江杭州)、碧螺春(江苏太湖洞庭山)、黄山毛峰(安徽黄山)、君山银针(湖南洞庭湖青螺岛)、祁门红茶(安徽六安地区)、信阳毛尖(河南信阳县大别山区)和都匀毛尖(贵州都匀毛尖)〕。与此同时,武夷岩茶又风靡东瀛日本,被视为健美茶而倾倒无数佳丽,为人们所称颂。

1980年,在国家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比会上,武夷肉桂获一等奖。

1982年,武夷肉桂在国家商业部全国名茶评比会上,又获一等奖。

1984年,武夷岩茶的肉桂,在国家农业部于湖南长沙召开的全国名茶鉴评会上,被评为国家十大名茶之一。

1985年,武夷岩茶的肉桂获国家农业部名茶奖。

1986年,武夷岩茶的肉桂获国家商业部授予的全国名茶一等奖。

1988年,武夷岩茶的肉桂获国家商业部名茶奖;武夷水仙获商业部部优产品奖。

1989年,武夷岩茶的肉桂获得国家农业部全国名茶评比中乌龙茶类第一名。至1993年,武夷肉桂茶连续五年在乌龙茶类评比中获第一名。

为了保证武夷岩茶的质量,1993年底,首次制订了武夷山市武夷岩茶(乌龙茶)综合标准,经福建省标准计量局审定批准,正式开始实施,填补了武夷岩茶长期没有自己质量标准的空白(在这之前,都是沿用闽南乌龙茶的标准)。在名茶制作方面则规定名茶“大红袍”统一由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制作。各个厂家生产的大红袍原料由总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制作、统一商标、统一风味、统一价格,以便保住国际名牌。

《武夷山市志》茶叶卷第三章茶叶经营与茶政

九哥阅读(5)

第一节 经营管理机构

自唐朝开始,武夷茶叶由茶农、寺僧、道众自行栽植。但管理方面,包括制定茶租、茶价以及监制官府茶品等都由州官直接负责。由于武夷茶品位高、名气大,深受朝廷君王、权臣宠爱,所以经常有特使到武夷山监制名茶,而建州(包括建宁府)长官(府尹、刺史)为了迎合京官,经常亲临武夷山监制名茶。据记载,唐贞元年间(785~804),建州刺史常衮曾到武夷山“蒸焙而研之,谓之研膏茶”。《十国春秋·南唐元宗本纪》载:“保大四年(946)二月,(朝廷)命建州制‘的乳’。”州官奉命后,当即亲自到武夷山茶区监制。

北宋初年设置崇安县后,茶政的经营管理则由县令负责。两宋时期,由县衙门承担茶租、茶价及督造贡茶、官茶等事宜。州官也经常亲临武夷山督办茶事,至于重大茶务,经常由朝廷亲派命官(如巡抚、钦差)等前来指导。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朝廷特派茶使,专备镂刻着龙凤图案的印模,到武夷山督制、查验和监送龙凤团茶到京师。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文人兼重臣丁谓、蔡襄等先后为福建漕运官,都亲自到过建安、武夷山一带掌管茶事。他们为了投合朝廷帝王所好,竟各自标新立异,刻意督制新的武夷贡茶品种,造成劳民的严重后果。文学家苏轼为此赋《咏茶》长诗一首讽之:“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茶,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吾君所乏岂无物,致养口体何陋耶!……”

南宋时期,茶业与盐业同为国家经营,由朝廷设提举常平茶盐公事一职监督该两业。著名诗人、抗金名臣陆游任建州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时曾到武夷山视察茶事,写下有名的记游诗:“未到名山梦已新,千峰拔地玉嶙峋,黄亭一夜风吹雨,似与游人洗俗尘。”还写了咏茶歌:“建溪官茶天下绝,香味欲全须小雪。雪飞一片茶不忧,何况蔽空如舞鸥。银瓶铜碾春风里,不枉年来行万里。从渠荔子腴玉肤,自古难兼熊掌鱼。”

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由于武夷茶备受重视,官吏争相插手,茶政出自多门。当年浙江省平章高兴路过武夷山,监制了“石乳”茶数斤入献皇宫,深得皇帝赏识。次年春,他指派亲信、浦城县达鲁花赤索罗插手武夷茶务,由崇安县吏林锡翁陪同到武夷山督制茶品,在四曲留下“奉上司令造茶”的题刻。至元十九年(1284),高兴又命令崇安县尹亲自监制贡茶,“岁贡二十斤,采摘户凡八十。”高兴为此更得皇帝宠幸,于是他利用权势,多次派亲信插手武夷茶务。虽然他的儿辈不在其位,但却越俎代庖,掌管起武夷茶事。大德五年(1301)高兴的儿子高久住任邵武路总管之职,就近到武夷山督造贡茶。第二年即大德六年,他指派县邑人士孙瑀督建用于焙茶的系列建筑,在武夷山九曲溪之第四曲溪畔的平坂之处创设了皇家焙茶局,称之为“御茶园”。崇安县达鲁花赤秃鲁不花奉命协助。于是,武夷岩茶正式成为献给朝廷的贡品,每年必须精工制成龙团饼,沿着驿站递送进入大都(今北京)。从此,众多官吏掌管武夷茶务,管理机构齐全,管理人员众多,茶务、茶政繁冗。至大二年(1390)、三年,崇安县尹完颜锐两次奉上司令到武夷山中督造茶品,在四曲留下题刻。御茶园的设置更是考究。该园的建筑物巍峨华丽,完全按照皇家的规格模式设计和构建。进了仁凤门,迎面就是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还有清神堂、思敬堂、焙芳堂、宴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碧云桥,又有通仙井,覆以龙亭,称之为通仙亭,“皆极丹陛之盛”。御茶园设有场官1人,工员数十人。场官主管岁贡之事。后来贡制扩大,采摘、制茶的农户增加到250户,采茶360斤,制龙团5000饼。元泰定三年(1326),崇安县令张瑞本在御茶园的左右侧各建一场,悬挂“茶场”的大匾。元至顺二年(1332),建宁总管在通仙井之畔建筑一个高5尺的高台,称为“喊山台”,山上还建造了喊山寺,供奉茶神。每年惊蛰之日,御茶园官吏偕县丞等一定要亲自登临喊山台,祭祀茶神。茶叶督造完竣之后,由驿道快递至京,驿官们更是忙碌异常。有诗为证:“岁签二百五十户,须知一路皆驿骚……”迄至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由于御茶园疏于管理,加之管理人员贪婪盘剥,致使茶工、茶农生活窘迫,怠工罢耕,茶树枯败,茶叶衰落,遂取消御茶园,场官、员工也不再存在。从此,茶政、茶务仍袭宋朝旧例,由县令管理,由州官督办。

民国时期,茶叶仍由民间经营,福建省设置茶叶管理局,管辖茶政。武夷山为全省最重要的茶区,由福建省茶叶管理局派专员督察茶政的执行情况。

民国19年5月至民国24年1月(1930~1935),茶叶生产、制造和贸易由县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主管。区、乡也大都设有经济委员会,负责包括制茶在内的工业和土特产品贸易事业。民国22年10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委员会传达发布的闽北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委员会的第二号通令,强调苏区纸、茶生产对缓和苏区经济紧张、增加产量出口(指输到苏区境外)的意义和作用,并就发展纸、茶生产等工作当做重要任务,作了具体指示。沟通苏区茶、纸、竹木、香菇等土特产与非苏区的食盐、西药、棉布等苏区紧缺品的物资交流。

民国27年10月,由于抗日战争的战事紧张,福建省茶业改良场(场址福安)迁至崇安县赤石镇。原场长、著名茶艺师张天福继续担任场长。民国29年,福建省政府与中国茶叶公司在崇安县设立福建示范茶厂,兼并了省茶业改良场,张天福仍任厂长。省示范茶厂下设福安分厂、福鼎分厂、政和制茶所、星村制茶所、武夷直属制茶所。从此,崇安县的茶叶科研成为福建省两大茶叶科研系统的一个重要基地。

民国31年,福建省示范茶厂改为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由著名茶艺师,后被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任所长,所址设在武夷山麓。设备虽因陋就简,但人才却是网罗尽致,副所长为浙江大学教授蒋芸生,其他专家有叶元鼎(农业专家,任研究员)、叶作舟(名教授,任推广组负责人)、汤成(名茶师、任研究员)、王泽农、朱刚夫、陈为桢、向耿酉、钱梁、刘河洲、庄任、许裕圻、陈舜年、俞庸器、尹在继等。

中央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成立后,即着手推行茶树更新工作,经费由中央贸易委员会负责。民国31~34年的三年间,研究所立足武夷山,面向浙闽皖赣四省,工作地区达11个茶区,20多个县的147个乡镇。武夷山的10余个乡镇也在实施的茶树更新的范围之内。研究所在武夷山茶区还进行栽培、制造、化验、推广等四项工作。化验工作以王泽农为主,重点作了武夷岩茶土壤的调查分析,基本搞清楚土壤环境、形态、特性以及管理建议,并会同福建省地质土壤调查所对包括崇安县在内的闽北水吉、邵武茶区的土壤作了详细调查。在推广工作方面,主要对崇安桐木、武夷山、八角亭各茶区名丛的栽培、制作的概况进行调查,为普及推广奠定基础。此外还编印茶叶专业杂志《武夷通讯》、《茶叶研究》等。

民国34年抗战胜利后,研究所工作结束,于次年改为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茶叶试验场。民国38年5月9日,崇安县解放。1949年11月,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茶叶试验场由省人民政府接管,改名为福建省人民政府农业厅崇安茶厂。1950年2月改称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崇安实验茶场。同年,中国茶叶公司福建分公司于建瓯县创办茶厂。为了便于征收武夷岩茶,该厂派员赴崇安县赤石街设茶叶采购站,收购后包装调往建瓯茶厂加工出口。

1952年,崇安县政府为了扩大武夷岩茶的出口量,成立茶叶技术指导站,其主要任务与项目是选育、繁育、推广、栽培和管理优良茶树品种和进行初制、精制茶叶等指导工作,促使茶园由解放初期的8700亩增加到11000亩。

1955年,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崇安实验茶场改为福建省农业厅崇安茶场。次年,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分公司建瓯茶厂派驻崇安的赤石茶叶采购站划归崇安县管理,改称崇安县赤石农副产品采购站,以收购茶叶为主。

1959年10月,成立崇安县茶叶局。武夷、星村、五夫、城村、吴屯、岚谷等6个公社分设茶叶收购站。茶叶局属行政职能部门。公社茶叶收购站则帮助茶区社队发展茶叶生产,为社队培训茶叶技术骨干,并负责收购、调运各茶区的毛茶。

1962年,设在县境的福建省农业厅崇安茶场改称福建省农垦厅崇安茶场,仍为省属场。

1966年该场改为县属茶场,称为崇安县崇安茶场。

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期间,茶叶局被“砸烂”,停止行使其职权。1969年初,茶叶局撤销,改为茶叶科,并入县供销综合站(同年改名为县供销综合公司。1974年改为县供销公司)。1975年,成立崇安县供销社茶叶公司,基层设7个茶叶收购站(即城关、吴屯、岚谷、五夫、兴田、星村、武夷茶叶收购站)和天游茶叶试验场。1980年1月,恢复成立茶叶局。1984年1月,又改名县茶叶公司。1987年3月又恢复成立茶叶局,下属单位为7站1所,即城关、武夷、星村、兴田、昊屯、岚谷、五夫茶叶收购站和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各茶叶站以收购茶叶调运为主,兼顾茶叶生产技术指导工作。茶叶研究所以发展生产,繁育茶树品种,推广优良茶树品种和初制加工为主。撤县建立武夷山市以后,崇安县茶叶局改称武夷山市茶叶局,崇安茶场改称武夷山茶场。

1992年6月,成立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加强全市武夷岩茶栽培、制作、销售的一条龙技术指导工作。1993年1月,根据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提出建设武夷茶城的战略要求,由原崇安县人大主任、现任武夷山市人民政府顾问赵大炎兼任武夷岩茶总公司总经理,统辖、协调市茶叶局、市经济作物局、茶叶公司等单位的工作。下属有武夷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溶科研、生产加工、技术培训为一体的单位)、武夷山市茶叶批发中心和武夷山市茶厂等3个单位。武夷山市岩茶总公司在指导性的服务项目中,有技术指导服务、市场指导服务、名茶制作服务和质量检测服务等项。技术指导服务包括对全市茶叶生产的全面技术性指导,以便达到茶叶优质高产和测定茶品质量的规范化的要求。

第二节 营 销

唐宋时,茶禁甚严,“载建茶入海者斩”。明初还规定:“铢两茶不得出关。”(见陈继儒《茶小序》),因而限制了武夷茶的传播。

明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携带大量包括武夷茶在内的各种名茶做为礼品赠给各国,打开茶叶之门,外销从此开始。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从澳门收购武夷茶,经爪哇输往欧洲试销。

明末清初,茶禁松弛,朝廷允许民间进行茶叶贸易,武夷茶出口大量增加。由于当时还实行海禁政策,海路不畅通,陆路上则出现了由山西商贾组成的茶帮,专赴武夷山茶叶市场采购茶叶运往关外销售。其时武夷茶便越分水关至江西河口上船,由信江顺流而下波阳,沿着“丝绸之路”的路线,跃身于国际市场。

明崇祯十一年(1638),俄国大使斯塔尔科,在恰克图以貂皮、麝香等物,从蒙古商人门塞手中换得武夷茶64斤带回彼得堡,献给沙皇,从此沙皇及朝廷贵族便爱上武夷茶。随后俄国就从中国进口茶叶。清康熙三年(1664),俄国商人向英国国王送了一普特的中国武夷红茶,受到皇室的青睐。随后英国朝廷官员也从东印度公司运销市场得到茶叶,逐渐品尝起茶的味道。于是茶叶又从彼得堡来到伦敦的商店,出现在欧洲市场。茶叶在西欧有了市场,俄商对茶叶需求量就与日俱增,成为当时中俄贸易的主要大宗商品。清朝理藩部会奏称:“蒙古商务,向以茶叶为大宗。”

康熙十九年(1681),江西茶商、山西茶帮,经过数度与俄商货物交换接触,获得厚利,便沿信江抵武夷山下的河口镇(铅山县城),过分水关,来到闽北茶叶集散地——下梅、赤石,设栈收购,建厂制茶。当时星村、赤石茶行林立,生意兴隆,分别被誉为小苏州和小上海。民国《崇安县新志·物产篇》载:“清初茶市本在下梅,道光咸丰年间,下梅废而赤石兴。盛时每日竹筏三百张,转运不绝。红茶、青茶向由山西茶客到县来采办,运往关外销售。一水可通,运费节省,故武夷之利,较从前不啻仅蓰(蓰,五倍之意)。”山西帮茶商运载砖茶、布疋等物资到库伦和恰克图参加互市,一条自崇安武夷山经邻县——江西铅山县北上直至恰克图的陆路运茶之路应运而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沟通了国际商品交流。清同治《广信府志》引《紫溪桥记》云:“铅山为八闽门户,车马之音,昼夜不息。”《读史方舆纪要》也记载:“县(崇安)西北分水岭上,接江西铅山县界,……商旅出入恒为孔道。”

雍正五年(1727),中俄签定《恰克图界约》,确定恰克图为两国商人互市地点,边界分设中俄市场,即称中国街和俄国街,两国商队都将货物运到这里进行互市交易。武夷茶北运时,由武夷赤石启程,经过分水岭,担挑马拉,入铅山装船。顺信江下波阳,穿湖而过,出九江入长江;溯江抵武昌,转汉水至樊城(襄樊)起岸。贯河南入山西晋城;经潞安(长冶)抵平遥、大同到张家口。再由张家口启程走军台三十站,转北十四站到库伦北行十一站达恰克图。全程经福建、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等省,近5千公里。《清稗类钞》记载:在这条南路上,有车帮、马帮、驼帮。夏秋两季运输以马和牛车为主,每匹马可驮80公斤,牛车载250公斤。由张家口至库伦马队需40天以上,牛车需行60天。冬春两季由骆驼运输,每峰可驮200公斤,一般行35天可达库伦,然后渡依鲁河抵达恰克图。骆驼或车皆结队而行,每15驼为一队,集10队为一房,每房计驼150头,马20匹,有20人赶骆驼。在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茶叶贸易繁盛,茶叶之路的驼队经常是累百达千,首尾难望,驼铃之声数里可闻,这是继“丝绸之路”后代之兴起的“茶叶之路”。闽北茶区年产数万箱,雍正十三年在这条路上运输的茶约为一万多普特。道光十年(1820)就达3万普特,三十年达到5万普特。闽北一带的茶叶源源集于赤石、星村、待客而沽。

十八世纪末,“茶叶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为了满足贵族们对武夷茶的偏爱,英国有关部门还特别规定,每船都必须载满七分之一的武夷茶入口。荷兰当局则通过法规:高级的茶要先用精致的白金器皿分装后再装箱,以免中途破损受潮霉变。茶商对武夷名丛,更是倾慕不已,甚至指株索购:“茶之至美者名为‘不知春’,在武夷天佑岩下,仅一树,每岁广东洋商预以金定此树,自春前至四月,皆有人守之……”(见《寒秀堂笔记》)“武夷之茶不胫而走四方,岁运番舶,通之外夷。”(见《归田琐记》)

18世纪中叶,武夷茶又率先进入美洲。美洲商人们还以广告、传单等形式宣传武夷茶,甚至保证:“武夷茶若不合口味,可以退货……武夷岩茶传遍世界各地,香飘四海。

19世纪40年代“五口通商”以后,北上茶叶之路为海上茶路代替。武夷茶的海上销路开始畅通。清咸丰四年(1854),建茶出口量650万公斤,次年即增到1350万公斤,增加了一倍多。武夷茶因质优价高,影响外销,“武夷价格独翔,夷(英)人不敢捆载”,但美国旗昌洋行,却派员沿闽江到武夷采购茶叶,获取巨利。光绪四年(1878),福建口岸出口建茶4000万公斤。约占全国出口总量三分之一,其中武夷茶占十分之一。清光绪六年,武夷山输出青茶20万公斤。价值35万元;输出红茶15万公斤,价值15万元,茶叶出口值占福建省第一。此时,经营武夷茶的茶商多为广州、潮州、漳州、厦门、泉州等地的茶帮。他们由厦门出口海外的武夷茶数量渐多,质量突出,被称为“夷茶”。它因质优而更为漳、泉、厦的茶业巨贾所垂青,争相据为牟取丰利的宠物。漳州市《文史资料选辑》1983年3月第五辑刊登的《漳州茶叶的历史概况》一文称:“茶叶之在漳州,最早销售来自安溪,后来……逐渐倾向于销售高档茶。其中‘夷茶’风行一时,‘夷茶’亦能长久立足。”又写道:“‘夷茶’较之‘溪茶’(指安溪茶),色、香、味均有独特优点。同样名茶中的安溪峣阳之铁观音、大坪的毛猴、罗岩山的黄金桂,虽香气馥郁,味道醇厚,茶质耐泡,但终不及‘夷茶’名品中的天心岩大红袍、慧苑岩之铁罗汉、兰谷岩之水金龟以及珠帘、霞宾、幔陀各岩之水仙、奇种的韵味隽永。”在漳州经营“夷茶”的老茶庄——奇苑和瑞苑两个茶庄都创业于清嘉庆末至道光初。他们在经营“夷茶”中独出心裁,以奇制胜。如奇苑茶庄在清朝中叶时就派人到武夷山的名岩经营茶园,以后逐渐拥有宝国岩、幔陀东、幔陀西、下霞宾岩、珠帘洞、芦岫岩、岭脚岩、龙珠岩等几处茶园。该庄年销售的茶叶达数十万斤,常占漳州全市茶叶的一半以上。瑞苑茶庄在武夷山也拥有上霞宾、内珠帘等厂。《漳州茶叶的历史概况》又称:“自从奇苑来漳设庄,引销‘夷茶’并打开新局面之后,利之所在,原以经营‘溪茶’为主的其它茶庄亦纷纷采运‘夷茶’来漳销售。于是‘夷茶’、‘溪茶’在市场上并驾齐驱并互争雄长。”随后,“夷茶”在漳泉茶叶竞争中占上风。该文对比叙述颇为有趣:“某些著名老中医给患者斟酌饮茶问题时说‘溪茶’伤胃,‘夷茶’则无此弊,也影响了不少人改饮‘夷茶’,使‘夷茶’身价倍增……”一个时期,‘夷茶’,曾占全市总销售量之60%,大有统治整个茶叶市场之势。

在外销的武夷茶中,武夷岩茶以其质优,所以价格昂贵。珠帘洞精选特别的大红袍,每小两售银元4元,每斤价为银圆60~70元,其他如铁罗汉每小两银圆3元,每斤银圆48元。天心提丛正名色种每斤银圆16元,约值千斤白米。与此同时,“溪茶”亦步亦趋,履“夷茶”之后尘,价格都高得骇人。但同一时期福州市出售的雪花香片茶每斤只有银圆8角,杭州龙井的旗枪,每斤也只售银圆4元,相比之下,足见“夷茶”之名贵,而转口厦门外销海外也成为大势所趋了。

素称为全省茶业之冠的漳州市,靠“夷茶”而驰名致富,而泉州、厦门两地也是仰仗“夷茶”而商埠兴旺,海运发达。泉州素负盛名的张泉苑茶店,自清中叶以来,即经营武夷岩茶。清末民初,该店继承人张伟人又立志创新,业务猛进。《泉州文史资料》1982年6月第12辑载,张伟人于民国19年(1930)以3万余银元高价购买(武夷)慧苑岩茶园后,得意地向族人说:“得此可安天下矣!”他还于民国9年前后,获得武夷山碧石岩、竹窠岩、幔云岩、弥陀岩等处的岩茶包销权,从而控制了“夷茶”货源,保障了供应,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该文还载:“张泉苑全盛时期,由武夷山运来的武夷岩茶,每年平均400箱(每3箱约1担,即0.67万公斤)。在泉州的库存量如此之多,由此可证外销茶的货源是很雄厚的。厦门首屈一指的张源美茶行,多年来经营武夷岩茶的转口外销业务,商品销往缅甸一带。据《厦门文史资料》1988年第14辑记载,尽管该行开业时间远远迟于漳州奇苑等百年老铺,但由于它早已大规模地打入武夷山区,掌握有武夷茶的大部分货源。因此,它的武夷庐岫岩“老丛水仙”和“三印水仙”很快在畅销武夷岩茶的厦门地区,占领了大部分的消费市场。这家茶行经营和代办出口到东南亚各国的茶叶每年达六七千箱,最高年份突破万箱。其中武夷岩茶约占30~35%。该行还在广州、漳州、香港和缅甸国的仰光等地设立茶行,转手远销至欧美各国,声誉日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缅甸国家领导人来我国访问时,曾对我国领导人提起张源美茶行在缅甸经营的武夷岩茶“白毛猴”茶叶,并备加称誉。由于厦门是茶叶远销海外的集散地,因此,厦门话“茶”的译音遂成为各国称呼“茶”的外来语。

清末,武夷岩茶出口量稍减。其主要原因是栽培和制作技术落后,精制质量不高,产区分散,交通不便,加之捐税繁重,又因为日本输出大量台湾白茶占领南洋市场。所以建茶(包括武夷茶)外销量呈下降趋势。民国初期,茶叶曾再度繁盛,漳、厦、泉各帮的茶商纷纷携资到武夷山各个山岩开辟茶园,并在星村、赤石开设茶行,扩大茶叶生产和出口南洋的业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海口被日本军队封锁,茶叶外销大受影响,武夷岩茶外销业务遂一蹶不振。抗日战争胜利后,外销茶仍不景气,业务清淡,获利甚微。

50年代初,茶叶出口业务日趋繁荣。武夷红茶出口苏联和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每吨红茶换回40吨厚钢板,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同时,继续进行传统的正山小种运往英国和侨销茶运往南洋的贸易。60年代后武夷乌龙茶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向国外销售的多为侨销茶,基本固定在历史上的传统市场,即通过闽南、广东外销至香港、澳门地区及东南亚等国家。国内市场为福州、厦门、泉州、漳州以及广东、上海等地。由于50~60年代崇安县精制茶叶的技术不高,所以多把初制茶运到建瓯、福州等地加工,然后再进行外销,销量不高。70~80年代茶叶生产属于持续稳定增产的时期,外销量也不断增长。1978年外贸出口茶叶6.36万公斤,外贸额41.76万元。1980年就有较大的突破,出口茶叶9.26万公斤,外贸金额104.57万元。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出现“求大于供”的现象。1987年,崇安县出口外销量70万公斤,为1978年6.36万公斤的11倍。1987年以后,世界饮茶提倡清饮,乌龙茶有日趋发展之势。据《福建乌龙茶》载,仅欧美就有十几个国家热衷于饮用乌龙茶,日本饮用乌龙茶更形成风气。武夷岩茶外销量遂逐年上升。至1993年,出口茶叶达89.14万公斤,外贸金额达1780.26万元,出口量和外贸金额分别为1978年的14.01倍和42.63倍。

第三节 茶政管理

唐末至宋朝,武夷山一带除向朝廷上交贡茶外,还按照朝廷规定的榷茶法,实施对茶叶的征税、管制和专卖等茶政管理。茶农租用官家公有的茶山栽植茶树,每年春天制茶卖给官家,茶价由官家规定,茶叶购销由官家垄断。“榷茶法”法度严,只准茶农将茶叶卖给官家或指定的代理商,随便贩卖要处罪。官家指派的代理茶商只能在指定地点按划定数量收购茶叶,并在指定地点销售,其中绝大部分还应销售给官家。此外,还大量收购民间散茶,由官府储备,以便运往边境向邻国交换马匹。官家实际上控制了茶叶运销的过程,垄断了茶市贸易。武夷山实行这种榷茶法在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叶嘉传》里曾经提及。文中说到叶嘉曾向皇帝“进三策”,“其一曰榷天下之利,山海之资,一切籍于县官行之,”结果是:“一年财用丰赡,上大悦……”榷茶法始于唐建中元年(780)。当时初征茶税,不久就告停止。唐贞元间(785~792)重新征收茶税。唐大和九年(835),官府令茶户将茶树移植于官场,茶叶的产销至此全由政府垄断。

宋初规定,官府把种茶的本钱发给茶园户,并规定茶叶采制后交给官府专卖。天圣时(1023~1030)停止官府给茶园户本钱的做法,嘉祐时(1056~1063),改向茶园户收租,向商人征税。崇宁元年(1102)朝廷实行蔡京主张的“茶引法”。商人交纳茶价和税款后领取茶“引”(即茶商运销货物的凭证),凭引卖茶。运销茶叶数量和销茶地点都有限制,是政府统制下商人专利的办法。

元代,取消茶马交易,榷茶制度与宋朝相同。大德六年(1302)起,朝廷在武夷山创立皇帝焙局,派监采官每年制造贡茶5000饼(约250斤)。同时,大量收购民间散茶。当时,商营茶庄在建阳、建瓯、崇安就有10余家。至元十七年(1280),朝廷实行摊派茶税的表配法,茶税向茶园户摊征。至元二十年,恢复实行茶引法,随后又于茶引法之外增行“茶由”,征收零卖茶税。由于官府对茶园户进行层层盘剥,茶农苦不堪言,纷纷反抗,甚至破坏茶园逃亡他乡。明洪武元年(1368),恢复茶马交易,以茶叶换军马以巩固边防。至洪武二十四年,茶政管理沿用旧法,对茶农实行派贡制,对茶商行使“茶引法”。当时武夷贡茶为548斤。明万历《建宁府志》载:明初建宁府岁派上供茶1856斤,其中建安县上供茶1308斤,崇安县548斤。崇安县上贡武夷茶占建宁府总数的29%,而建宁府上供茶数约占当时全国供茶的一半,由此推断,崇安上供武夷茶约占当时全国供茶的14.7%。明洪武二十四年,朝廷下诏:“建宁岁贡上供茶,听茶户采进,有司勿与。”从此贡茶数量渐减,至永乐元年(1403)之后已不见派贡记载。

清朝,武夷茶少量进贡,品种有正山小种和松制茶。在茶管理上仍沿袭明代做法,实行“茶引法”并向民间大量购买茶叶,运往边境,称为“官茶”,作为与西方邻国互市之用,即以茶叶交易马匹。清末,崇安县根据清廷的规定,向茶商收取茶税。

民国初年,崇安县根据北洋政府的规定,向茶商收纳茶税,税收有正税、杂捐、厘金、出口税等项。民国20年(1931),民国政府免征出口税,并裁去茶厘,但崇安县政府仍用地方杂税的名目征收。民国21年起,茶政管理主要有茶税征收、山价管理和茶叶贷收。茶税有省税、县税之分。省税为特种营业税,县税为地方税。茶叶特种营业税在茶叶流通环节征收,税率为每担1.7元。地方茶税税率为每担0.2~0.4元之间。

毛茶山价则根据毛茶成本、市场供求、毛茶种类和茶叶品质而定。民国23年武夷山乌龙茶山价为每亩0.15~0.20元,水仙茶山价为每亩0.30~0.40元。茶叶贷款则由茶农或茶庄申报,经福建省茶叶管理局核准由银行放贷。本季结束后还清贷款额。民国26年崇安县申请贷款的茶庄有21家,占茶庄总数138家的6.6%,贷款额21.22万元。

民国19年5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民国20年,崇安苏区实行土地改革,县苏维埃政府通令全县:“凡豪绅、地主反动派的茶山(茶园、茶丛)无代价没收;资本家与富农的茶园不没收。”据此,对朱、万、潘、邱四家大地主和一些豪绅的茶山进行没收分配,使贫苦农民分得茶园,进行铲山垦复,增加群众收入。据统计,土改后第二年苏区全境即垦复茶山2000余亩,产量比前一年上升一倍。恢复茶园生产中,各级苏维埃政府都予以大力支持,从资金(用贷款形式)、生产资料供应(低价售给茶农)和税收(头年免税)等方面扶持茶工、茶农,发展茶叶生产。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在民国20年5月扩大会议议案中指出:“崇安苏区以茶叶生产为重……茶叶要采取奖励生产事业(特别武夷岩茶)的办法,对农民分得田地、茶山时,须努力耕种开铲,以免荒芜。如因怠工致田地、山场荒废者,苏维埃政府得全部或一部分收回,另奖给他人使用,并对致荒者应拘役处分,积极开垦者应给予奖励。”

闽北分区苏维埃政府在领导各县苏维埃政府发展苏区经济中,强调要以茶、纸、竹木资源为主,有意识地把茶叶生产放在第一位。贸易方法上采取以物换物,开展对外贸易,打破敌人经济封锁,巩固土地革命成果,并对各地积极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发出相应的通令。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明确指定经济部和各区、乡经济委员会要把发展茶叶生产摆在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县苏维埃政府财政部于民国21年12号训令中强调指出:“各区需要加紧布置秋耕(农业秋收秋种)、铲山(指茶山垦复)、扫山(竹木砍伐下山)工作,特别武夷岩茶,更要注意铲山工作。”闽北分区苏维埃经委亦发出2号训令:“在苏区中心地方茶厂(主要指武夷岩茶厂),尽量想办法恢复起来,尽量鼓励工人自己起来办厂,若工人无本钱,可向苏维埃银行贷款,经委担保付还。”县苏维埃政府还专门给茶商聚居的赤石、星村两地的区苏维埃政府发出通知,督促他们派人到武夷山各岩(武夷岩茶园和茶厂多设于各岩)找包头(指岩主代理人)谈话,宣传法令,还鼓励包头写信给岩主,要他们继续投资办茶厂。由于苏区土改法规定不没收资本家的茶园、茶厂,因此闽南帮的厂主随后陆续汇款给包头,用于刈山、采摘和制茶,武夷岩茶生产很快得到恢复。

民国24年1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暂时停止活动之后,贫农分得的茶山、茶园被地主夺回,茶叶生产受到挫折。

1949年5月9日崇安县解放,茶农再次分得茶园。县人民政府多次发放无息或低息贷款,扶持革命老根据地的茶农恢复和发展茶叶生产,对武夷山风景区内九十九岩的名丛、单丛采取特殊保护政策,鼓励岩园主在生产经营中保持名茶特色。50年代以来,国家实行茶叶统购政策,茶叶归国家统一经营。同时,不断增加茶园建设的资金投入。还对新建茶园采取等同于植造林木的做法,实行“谁造谁有”的政策。1955年,在农业互助合作化运动中,县政府加强茶叶的领导,茶叶互助合作有很大的发展,全县有单一的茶叶生产合作社3个(40户,144人,茶园面积1225亩),农茶结合生产合作社1个(8户,38人,茶园面积292亩),常年茶叶互助组13个(115户,240人,茶园面积3483亩),季节性农茶结合互助组73个(217户,154人,面积3483亩)。1956年农村实现集体化以后,对岩茶园主仍鼓励他们进行个体生产和经营,集体茶园仍实行集体种植集体所有。集体茶园建设中的投资,使用生产发展基金。集体投工则列入“基本建设”项目用工。国家对集体的茶园建设给予扶持,如免征苗圃地的农业税和征购粮,给予必要的低息或无息贷款,供应苗期使用的化肥。集体茶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多采取组织耕山队的方式,进行兼营茶叶的各项管理,人员相对稳定,也能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在茶园面积多、茶叶收入比重较大的地方,则组织茶叶专业队管理。1958年全县人民公社化以后,武夷山景区山北各个岩园的名茶丛经营管理权都分划给国营综合农场,如燕子窠、钟鼓岩、水帘路口、九龙窠(包括大红袍原植株所在地);部分划给星村大队,如白云岩和其它一些岩园;大部分岩园如慧苑岩等则划给岩园的所在地天心大队的所属小队。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带动茶叶生产责任制的建立。1981年,全县行政村一级的108个茶叶专业队全面推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有集体承包和茶叶专业户承包等组织形式。按经济区分则有定额承包、定基数按比例分成上交承包费和小段包工等三种。乡镇一级的茶场,则形成以精制茶厂为核心,从生产到加工一条龙的新的乡镇企业体系。与此同时,归国家统一经营的茶叶改为国家二类物资,放宽了管理范围,对计划外的茶叶实行议购议销,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1984年。1985年,茶叶市场全面放开,扩大了茶叶流通渠道,政府主要通过经营、税收进行茶叶流通的体制管理。1986年以后,乡镇和村、户茶园管理体制基本完善,全县(市)茶叶经营管理形成以国营企业、集体企业、村茶叶专业队和个体茶叶承包户同时并存、争相发展的局面。经营形式有专业队承包(并实行种植、加工一条龙),定额交纳积累;专业承包,比例分成;统一经营,小段包工,定额管理;分户包干,一包到底;投标承包,交纳包金等4种。国营茶叶企业以武夷山茶场和综合农场为骨干,9个乡镇企业的茶场(厂)起次要作用。集体和个体经营形式后者居上。个体茶叶专业户则集中在星村、武夷一带,其中经营规模较大的专业户有饶善明、游永生、彭德牛等户,武夷乡天心村的个体专业户最多,有100多户。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星村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星村村支部和村民委员会鼓励农民开荒种茶,15年来茶叶迅速发展。全村开发集体茶园3000亩,改造低产茶园500亩,个体开发1500多亩,品种也由原来的奇种、水仙等5个品种扩大到现在的肉桂、梅占、凤凰、水仙、大小红袍等3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15万公斤。为了适应茶叶生产的发展,村里向国家贷款先后办起三家茶叶粗加工厂,使农民种茶的效益提高。1987年村里又向信用社贷款近200万元改进制茶工艺,购买现代化的茶机,办起三个集体茶叶精制厂。

1993年,全市有茶场、茶厂230家,其中国营茶厂5家,个体茶厂192家,乡(镇)、村茶厂33家。基本上形成茶叶栽种、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的模式。

《武夷山市志》茶叶卷第四章饮茶与茶文化

九哥阅读(5)

第一节 茶艺与茶具

南朝时期(479~502),品饮武夷茶开始形成一种带有文化色彩的艺术(即茶艺)。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论证:“武夷岩茶约在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时,就以‘晚甘侯’之名而闻名。”文人为武夷茶“赐封”了“晚甘侯”这带有雅号的爵位,说明茶艺自此时起即具萌芽状态。“晚甘”,蕴含着甘香浓郁,美味无穷(俗称为“先苦后甜”)之意,此雅号的文化色彩与茶味一样,是异常浓郁的。

唐朝元和年间(806~820),文人孙樵馈赠15饼武夷腊面茶给刑部尚书焦某。随礼的信札中写道:“……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指武夷山)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函文用拟人化的笔法赞颂武夷茶,诚请焦尚书尽享武夷茶(晚甘侯)的侍侯,“慎勿贱用之”,即要高层次的细品慢饮,切勿牛饮解渴。

此时,民间的品饮也开始讲究茶具、炊器等,并在火候、配水等方面下功夫。把茶叶、饮用和文化气氛联系起来,初步体现了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为宋代兴起的茶艺奠定了基础。

宋代是武夷茶生产兴盛时期,饮茶方式日益讲究,从煮饮改为品饮。当时对于名茶泡饮,主要目的不在于解渴,而在于鉴赏。宋徽宗《大观茶论》称,武夷等地之茶“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名山、名水、名茶、加上名人赞扬渲染,武夷岩茶身价更是不凡。

品饮名茶的习俗是随着茶事之兴而趋雅致。宋代武夷山人讲究品茗艺术。文人羽士把饮茶看成是一种精神享受,具有高尚的意境,时称斗茶。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过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就是当时斗茶盛况的写照。斗茶时比味、比香、比色,评比时众目注视,争议时手舞足蹈,胜者趾高气扬,输者垂头丧气。斗茶者的神态,刻划得栩栩如生。斗茶为文人学士所崇尚,其内容有点茶、试茶,以品评茶质之高低而分输赢。

斗茶讲究水质、茶具。当时推崇建窑出品的“兔毫盏”。这种盏底小壁斜,下狭上宽,使茶汤易干而不留渣,使茶的香味散发益显,越宿不馊。建盏在盏口沿下1.5~2厘米处有一条明显折痕的“注汤线”,它是为“斗茶”观察“水痕”而设计制作的。建窑生产的瓷器为宋时全国八大名瓷之一,产地为崇安相邻的建阳县。崇安星村镇的遇林亭窑也生产“兔毫盏”和其它高级茶具。遗址尚存。

宋代“斗茶”,是将“龙凤团茶”碾为细末入盏,注水搅动,以比试茶的汤色和在盏中的水痕来决定品种的优劣胜负。茶之汤色以纯白为上,青白次之,灰白又次之,黄白再次之;盏中水痕,以盏无水痕为绝佳。武夷岩茶斗试,以水痕先出现者为负。

宋代斗茶很重视操作技艺。斗茶时,按茶盏的大小,用银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搁入涤烫过的茶盏中,向盏内注入沸水,调成膏状。在点注时,要准确而有节制,不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水少则粥面紧”。注茶时还需一手注水,一手执茶筅,旋转拂动茶盏中的茶汤,使之泛成汤花。运筅轻重缓急要得当,与“点注”配合默契,才能达到斗茶的最佳效果。

宋代的斗茶,既是斗色,亦是斗品。宋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其次拣芽。”斗品最为上。武夷岩茶就是通过斗茶、评品,精选为贡茶的。从而促进了武夷茶的生产,提高茶叶的质量,扩大了武夷茶的影响。

在宋代除了斗茶,朝野上下还流行“分茶”,即以沸水冲茶末,使茶乳变幻成图形字迹的一种游艺,又称“茶百戏”。宋初陶谷在《荈茗录》中载:“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就散灭,此茶之变也。”诗人杨万里《澹庵座上观显上人分茶》诗,生动地描绘了分茶的情景:“分茶何似煮茶好,煮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空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势字嫖姚。”茶水交融,呈现奇妙的变幻,有如悠远美丽的景色,又似劲疾潇洒的书法。

宋代朝廷饮茶的茶品,多是武夷茶。苏轼、范仲淹的诗文为武夷茶增辉添誉,影响到宫廷官宦时常参加斗茶活动。宋徽宗赵佶即酷爱斗茶、分茶之艺。蔡京在《廷福宫曲宴记》中记述了这样一件逸事:北宋宣和二年十二月癸巳,有“通百艺”之称的宋徽宗,召请宰执、亲王等近臣,宴会于延福宫。酒后茶余,兴致勃勃的皇帝,命侍臣取来茶具,亲自注汤表演分茶之艺。不一会儿,“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朗月。”可见“分茶”流行之广,影响之大。

元朝完全保留了宋朝以前饮用团茶、饼茶的习俗。茶艺不如宋朝的雅致讲究。斗茶、分茶的茶艺渐渐敛迹。进入明代,饮茶习俗由团茶、饼茶改为散茶。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皇帝朱元璋下诏,罢贡龙团凤饼,改为进贡御茶芽(茶芽即散茶)。从此武夷茶遂改制探春、先春等蒸青或炒青绿茶,以散茶的形式进贡朝廷。这是茶叶制作技术的一次大改革。散茶突出保留了茶叶原有的色、香、形、味,因而提高了饮茶的情趣,推动了品茗艺术的发展。明代著名的“茶博士”田艺衡在《煮泉小品》中曾经大胆指责唐宋时煎茶多用姜盐等调料。“皆水厄也”。意即破坏了茶水的清甘。田艺衡在书中嘉誉茶芽“盖天真自胜耳!”据他辨悉:“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佳。”由于制茶工艺的简化,大大降低了茶叶成本,推动了茶业的发展,饮茶者增多,饮茶之风迅速普及。“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张岱《陶庵梦忆》)茶室、茶馆、茶铺出现于市井街巷,从前只能由达官显贵、文人学士等有闲阶层所专享的茗趣,很快地传向民间,传向庶士、平民,“飞入寻常百姓家”。饮茶趋于大众化,雅俗共赏,老幼咸喜。崇安县也开始出现了茶铺。明代擅长于写散曲并有“乐王”之称的文人陈铎,曾在散曲《茶铺》中写道:“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人们不难想象,当年陈铎就在山间的茶铺里,一边偕友品尝武夷佳茗,一边度曲抒情。清茶七碗品啜已毕,新曲一首即随韵而发。

由于茶叶本身的变化,饮茶及茶文化的普及,原有的建盏已不适应品尝新茶者的要求了。此时,武夷山饮茶的茶具开始使用宜兴壶,即江苏宜兴县用五色陶土烧成的紫砂陶,因其具有良好的保味功能,冷热骤变时不易胀裂,传热缓慢而不炙手等优点而迅速崛起。“紫砂新品泛春华”,极得赏茶行家的青睐,提高了品茗之趣,而工艺大家所制做的寸柄之壶,往往被人们珍同珙璧,贵如珠玉。

明代改制散茶,品茗艺术随之进步,贵人文士弃旧迎新,崇尚品饮真味;庶民农人则对旧饮团茶加以改进,雅俗共赏,新旧并存。例如宋、元时饮团茶的基本方式则传入民间,并进一步演化普及成为独具特色的擂茶。明朝刘基所撰的《多能鄙事》中,关于擂茶记述颇详:“擂茶,茶芽用汤浸软,脂(芝)麻炒熟去皮,用擂极细,入川椒末、酥、盐、油饼,再擂,如干,旋添入浸茶汤。”至今武夷山区还流传着擂茶的习俗,保留了唐、宋饮团茶的传统,具有一定的历史、民俗价值。

明代品茗艺术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使品茗不仅仅只是文人、权贵们所独享的雅事,因而为清代功夫茶的兴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朝初年(一说在明中叶),武夷山土民又在制作绿茶和小种红茶的基础上探索出进行半发酵的乌龙茶制作工艺,并日臻完善。这种乌龙茶既没绿茶之苦涩,又没有红茶的浓烈,却兼取绿茶之清香,红茶的甘醇,因而颇得茶家和世人的好评。饮啜之除,雅兴大发,品赏艺术也随之高雅、细致,内涵也更加丰富。茶家们不仅讲究茶、泉、烹,而且讲究品茶器皿,讲究品尝饮用的方式。乾隆五十一年(1786)秋,大文人袁枚游武夷,当时僧众道人多有敬茶献盏,“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使用如核桃般小巧的茶杯,首先领略岩茶之馨香,而后再徐缓专注地细尝茶汁的滋味,武夷山让袁枚饱尝了绝妙的品茗艺术,使他感慨良久:岩茶远过于龙井、阳羡之茶,“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袁子才品茗得个中三味,历史上传为佳话,引为典范。栖息于武夷山茶区僧人道士,不仅精于制茶,而且更精于品尝。天游观的道士静参不但把茶分为四等,而且还把茶品也形象地分为四等。第四等是最起码的,即:茶值得一尝,首要以香馨动人;第三等即:香还要求清纯幽雅;等而上之还要求甘,“香而不甘,则苦茶也!”武夷山绝品的岩茶,可列入第一等茶品,即它还有更高的层次:活!“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武夷岩茶独特的岩韵,是其它名茶所没有的,其中妙谛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由于武夷岩茶的熏陶,逐渐在闽粤等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功夫茶的品尝体系,茶店林立,比屋皆饮,不分权宦平民,无不以赏茶为乐事,每年茶季一到,广州、潮州、漳州、泉州、厦门等地的大商贾客,每每挟重金接踵而入武夷,把新茶囊括而去,武夷茶一旦运到,“至则斗茶,必以大彬之罐;必以若琛之杯;必以大壮之炉”,甚至还讲究“扇必官溪之蒲”(见《龙溪县志》)。当时尝茶、赏茶之具,不论是罐、是杯,或是炉、炭,甚至连煽摇炭火所用的蒲扇,都要求用名牌货,其考究程度,由此可知,真有宋代斗茶之遗风。有些人为了争奇斗胜,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因而有“富家一盏茶,抵得穷人半年粮”之谚语。随着乌龙茶制作工艺的出现,岩茶品质的提高,品尝艺术也更加高雅,内涵更加丰富,奠定了喝功夫茶的基础,茶家们不仅讲究茶叶、煮水,而且讲究水质、品质、器皿、品尝饮用的方式。清人卓尔堪,号宝香山人,用大明寺泉烹武夷茶浇奠诗人雪帆之墓。诗云:“茶试武夷代酒倾,知君病渴死芜城。不将白骨埋禅智,为写清泉傍大明。寒食过来春可恨,桃花落去路初睛。松声蟹眼消闲事,今日能申地下情。”此诗好像一篇祭文,倾注了诗人对朋友雪帆(宋晋之号、道光进士)的哀悼之情。其以武夷茶代酒,可见这两位挚友对武夷茶的赏识。然而佳茗并非只为富贵者包揽。乾隆三十一年,曾任永安县令的彭光斗在《闽琐记》中记载:“余罢后赴省,道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旁室。地炉活火,烹茗招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甫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真乃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堂堂的七品县官大人,也仅能在野室里偶然一享武夷奇茗,也只能慨叹于口福远远比不过野叟,可知若要真正享受武夷佳茗之妙谛,确实不易!

清代饮茶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也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功夫茶的兴起为人们带来了新的情趣,难怪有人这样感叹:“瓦屋纸窗,佳茗清泉,若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民国时期,品茗艺术沿袭清代的方式,同时逐渐走向民间。武夷民间品茶的方式因地而宜,最有特色的是吴屯乡的民间品茶。茶会由女主人邀请女眷来家团聚,一边叙说家常,一面佐食品茗,类似茶宴。敬茶时女主人站立,按辈分大小向客人敬茶,受茶者抚碗颔首,以表谢意。茶席上有山村土菜:腌蕨苗、薰味田龙、霉豆腐、霉豆子、鲤鱼干、南瓜脯以及本地特产鲤鱼煮豆荚等。茶具朴素粗放,使用精陶壶和大碗茶,别具农村风味。崇安县的民间还流行一种别具一格的早茶习俗,人们在品茗中品尝着传统小吃麻糍粿(即胡麻饭)。粿味香甜油腻,而茶味却能去腻、解甜。这种茶俗别有一番独特的情韵和功效,因此颇得人们喜爱。清晨,城乡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此类茶摊,饮茶餐粿者怡然自得,颇有情趣。

与此同时,对名丛采制成茶后首先用以敬神,然后分享的习俗,成为民国时期的一种饮茶文化。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一俟收获,即冲泡成茶汤,敬奉在神像尊前,然后焚香顶礼。礼毕,茶主端杯一一向茶工敬茶,谨祝工人平安生产。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伴随着武夷旅游事业的发展,武夷茶文化已成为热门的旅游项目,其形式多彩,包括鉴赏茶艺、观览茶园、品啜岩韵、研究茶效、征集故事、演唱茶歌、吟诵茶诗、评鉴茶质等。其中以鉴赏茶艺最为吸引人。1990年10月武夷山市举办第一届武夷岩茶节前,专家在挖掘继承古人煮茶、斗茶、鉴茶的基础上,把品茶和观景、赏艺融为一体,整理总结出一套颇富雅兴的“武夷茶艺”,使品茗者在静穆、优美、和谐的气氛中心领意会独特的“岩骨花香”之胜(即心领意会“岩韵”)。“武夷茶艺”丰富了武夷文化的内涵。武夷茶艺的程序有二十七道,合三九之道。二十七道茶艺如下:

恭请上座 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斟茶待客。

焚香静气 焚点檀香,造就幽静、平和的气氛。

丝竹和鸣 轻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叶嘉酬宾 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称呼武夷茶之名,意为茶叶嘉美。

活煮山泉 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孟臣沐霖 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乌龙入宫 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悬壶高冲 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春风拂面 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使茶叶清新洁净。

重洗仙颜 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又提高壶温。“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若琛出浴 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玉液回壶 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转倒入壶,使茶水更为均匀。

关公巡城 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韩信点兵 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三龙护鼎 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鉴赏三色 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喜闻幽香 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初品奇茗 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再斟兰芷 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品啜甘露 细致地品尝岩茶,“甘露”指岩茶。

三斟石乳 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岩茶之名。

领略岩韵 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敬献茶点 奉上品茶之点心,一般以咸味为佳,因其不易掩盖茶味。

自斟漫饮 即任客人自斟自饮,尝用茶点,进一步领略情趣。

欣赏歌舞 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三五朋友品茶则吟诗唱和。

游龙戏水 选一条索紧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恍若乌龙在戏水。

尽杯谢茶 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武夷茶艺中便于表演的为18道:即焚香静气 叶嘉酬宾 活煮山泉 孟臣沐霖 乌龙入宫 悬壶高冲 春风拂面 重洗仙颜 若琛出浴 玉液回壶 关公巡城 韩信点兵 三龙护鼎 鉴赏三色 喜闻幽香 初品奇茗 游龙戏水 尽杯谢茶。

继1990年举办第一届武夷岩茶节之后,又于1992年、1993年分别举办第二届、第三届武夷岩茶节。27道独具特色的武夷茶艺逐渐定型,深受海内外茶友雅爱。此后,武夷茶艺遂成为武夷山市重要交际场合中的高级酬宾礼仪。

附一: 历代名人咏赞武夷茶的诗词

和钱安道惠寄建茶

【宋】苏 轼

我官于南今几时,  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  口不能言心自省。

森然可学不可慢,  骨清肉腻和且正。

雪花雨脚何足道,  啜过始知真味永。

记 龙 团

【宋】 苏 辙

空花落尽酒倾缸,  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火活,  龙团小碾斗睛窗。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

【宋】 梅尧臣

春芽碾白膏,  夜火焙紫饼。

价与黄金齐,  包开青箬整。

碾为玉色尘,  远汲芦底井。

一啜同醉翁,  思君聊引领。

咏  茶

【宋】 丁 谓

建水正寒清,  茶民已夙兴。

萌芽生社雨,  采掇带春水。

碾细香尘起,  烹新玉乳凝。

烦襟时一啜,  宁羡酒如渑?

试  茶

【宋】 蔡 襄

兔毫紫瓯新,  蟹眼青泉煮。

雪冻作成花,  云闭未垂缕。

愿尔池中波,  去作人间雨。

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

【宋】 杨万里

分茶何似煎茶好,  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  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  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  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  注汤作字势嫖姚。

不须更师屋漏法,  只问此瓶当响答。

紫薇仙人乌角巾,  唤我起看清风生。

京尘满神思一洗,  病眼生花得再明。

汉鼎难调要公理,  策勋茗碗非公事。

不如回施与寒儒,  归续《茶经》传衲子。

水调歌头·咏茶

【宋】 白玉蟾

二月一番雨,昨夜一声雷。

枪旗争展,建溪春色占先魁。

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炼作紫金堆。

碾破香无限,飞起绿尘埃。

汲新泉,烹活火,试将来;

放下兔毫瓯子,滋味舌头回。

唤醒青州从事,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

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

茶  灶

【宋】 朱 熹

仙翁遗石灶,  宛在水中央;

饮罢方舟去,  茶烟袅细香。

茶 灶 石

【元】 蔡廷秀

仙人应爱武夷茶,  旋汲新泉煮嫩芽,

啜罢骖鸶归洞府,  空余石灶锁烟霞。

茶  铺(散曲)

【明】 陈 铎

武夷和雨采春丛,嫩叶蒙茸,佳名千古重。卢仝曾称颂,七碗自清风。

陶家学士殊珍重,玉堂中扫雪亲烹。玛瑙铛,玻璃瓮。碧云翻动、浊酒怎敢争功!

御赐武夷芽茶恭记

【清】 查慎行

幔亭峰下御园旁,  贡入春山采焙乡。

曾向溪边寻粟芽,  却从行地赐头纲。

云蒸寸润成仙品,  器洁泉清发异香。

珍重封题报京洛,  可知消渴赖琼浆。

家衮州太守赠茶

【清】 郑 燮

头纲八饼建溪茶,  万里山东道路赊。

此是蔡丁天上贡,  何期分赐野人家?

武夷山御茶园饮茶

【当代】 赵朴初

云窝访茶洞,    洞在仙人去。

今来御茶园,    树亡存茶艺。

炭炉瓦罐烹清泉,  茶壶中坐杯环旋。

茶注杯杯周复始,  三遍注满供群贤。

饮茶之道亦宜会,  闻香玩色后尝味。

一杯两杯七八杯,  百杯痛饮莫辞醉。

我知醉酒不知茶,  茶醉何如酒醉耶。

只道茶能醒心目,  哪知朱碧乱空花。

饱看奇峰饱看水,  饱领友情无穷已。

祝我茶寿饱饮茶,  半醒半醉回家里。

水帘咏茗

【当代】 程千帆

才媛笔摇散珠,  词客动墨横锦。

凭何推激风骚,  亦有乌龙绝品。

品 茗

【美】 温黛珍(丁芒译)

水帘洞下伴长吟,  情满山川诗满心。

香茗一杯神已荡,  醉人尤有异乡音。

制茶民谣

人说粮如银,  我道茶似金,

武夷岩茶兴,  全靠制茶经。

一采二倒青,  三摇四围水,

五炒六揉金,  七烘八检梗,

九复十筛分,  道道工夫精。

人道粮如银,  我道茶似金。

武夷岩茶兴,  全靠制茶人。

泉州张泉苑“水仙种”

该号创始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创始人张白源,同安西塘人,到泉州胭脂巷口设点摆摊,贩运建茶,后开略具规模的茶店。民国5年(1916)张伟人接任经理后,确立武夷水仙种规格质量。为了适应当时消费者喜爱陈茶的习惯,选用三年以上的武夷岩茶作为水仙种的主要原料,另加5%左右“花茶”——它有别于茉莉花茶,是用新的武夷半岩小种作茶胚,以桂花或树兰花窨制而成。并在武夷山购置青云崖和磊珠岩两个茶厂。民国9年前后,又和武夷山碧石岩、竹窠岩、幔云岩、弥陀岩等4个岩厂的住持僧签订长期包销契约,又于民国19年以银圆3万余元购买慧苑岩东厂。民国5~22年是张泉苑茶店全盛时期,每年从武夷山运出岩茶平均400箱(每箱约35斤)在泉州库存保持1000箱左右,每年销货额可达18万元,其中武夷水仙种占80%,其价格分:锡罐装每斤16罐,售价银圆19.2元;纸包装每斤120泡,售价银圆12元。泉苑水仙种具有多年历史,早已驰名中外,尤以海外侨胞更加笃信,每年春节期间,常要排队购买,大批量还要预先付款订购。成为侨居菲律宾等地华侨居家必备的保健良药。1956年公私合营,厦门外贸部门仍然沿用“水仙种”商标牌号。

惠安施集泉“铁罗汉”  乾隆四十六年(1781),施大成在惠安城关霉梧街开设施集泉茶店。派其孙济候亲到崇安选购武夷茶,并购置刘官寨茶厂。民国10年前后是施集泉业务兴旺时代,每年营业额由3万升到12万元,其中铁罗汉占30%。民国13年以银圆1.3万元购买慧苑岩西厂,这是武夷山三条坑内著名的岩厂,不仅茶的品质好,产量也较高。

据当年长期负责上武夷山组织货源的鲍书图介绍,他督制施集泉自有的刘官寨、慧苑西两个岩厂的茶,还要通过各种渠道,向武夷山的天心岩、天井岩、天游岩、磊石岩、幔陀岩、霞宾岩、珠帘岩、宝石岩、清源岩购买部分岩茶。另外竹窠岩、碧石岩、弥陀岩、幔云岩在未被张泉苑包销前,也向施集泉长期供货。还特地向曹墩老农罗盛新预购“红梅小种”。民国10年前后,该庄每年从武夷山运出700箱至1200箱茶叶。1956年公私合营。

厦门杨文圃“名色种”

创办人杨文圃,泉州人,在厦门廿四崎项开设茶店,经营名牌商品茶“名色种”、“文圃小种”,每斤4.80元。杨文圃早年在武夷山经营的岩厂有桂林岩、玉林岩、碧林岩、桃茶岩、宝兴岩、庆云岩、霞宾岩等。

清末,茶店小老板砚农掌权之后,利用茶叶纳税可以扣抵捐官府钱之机,捞到“通奉大夫”这个官衔,外出坐绿呢大轿,讲排场。他每年春茶前都亲到武夷山“督制”岩茶,随带差役4人,还乘坐绿呢大轿。由于他是“通奉大夫”,沿途州府官员都得鸣炮郊迎,好不威风。

漳州林奇苑“三印水仙”

清嘉庆初年(1795),安溪人林燕尔流落在武夷山岩厂当雇工,后来购置幔陀峰、霞宾岩、宝国岩茶厂,积极开荒种茶,所产岩茶运至闽南出售。同治年间(1862~1874),其后代林心博在漳州创立林奇苑茶店,专营武夷岩茶。清末在厦门设立茶栈,将武夷岩茶运至新加坡、马来亚、泰国、缅甸等地销售。民国初年,再在云霄县设立茶栈,供应漳浦、诏安、东山等地。民国9~19年处全盛时期,每年从武夷山运出武夷岩茶和中低档乌龙茶3000多箱(约1000担)。在这段期间,林奇苑在厦门、漳州、云霄三处营业额每年达30万元。漳州批发和零售占70%。民国21年三印水仙已成为脍炙人口、老少皆知的名牌茶。

漳州林金泰茶行“老丛水仙”

清末民初,漳州林瑞苑茶店值武夷岩茶销路比安溪茶吃香之机,在武夷山经营霞宾岩和珠帘岩初制厂,并在赤石街设立精制厂,除收购岩茶外,也收购半岩茶,并开拓外销业务,在新加坡设立代理店。民国6年继承林书国之弟林诗国在厦门设立的林金泰茶行,用以扩大外销业务。初期以武夷山岩茶为名牌,标榜霞宾岩老丛水仙。林金泰茶店在星马一带具有百年悠久历史,一般茶楼酒家常把“金泰老丛水仙”作为福建乌龙茶的代名词。

民国15年前后,林金泰茶行在星马处于全盛期,该行派员至武夷山加强收购茶叶。除岩茶外,大量收购半岩小种(乌龙茶类),年收购量400余担,运至新加坡、马来亚销售。

厦门傅泉鑫“宝国名种”  民国9年以前,厦门傅木瓜每年春季随祖父到武夷山收购茶叶,贩运至漳厦一带销售。后来在仰光后街与一位华侨订立销售合同,由傅福仁到武夷山收购半岩小种,以泉馨发记“宝国名种”为名,运到仰光销售,民国9~19年,每年平均销售1000箱,每箱银圆22~30元。该店在崇安赤石街设点精制“宝国名种”。后来,国外嗜好“大岩水仙”,傅福仁于民国14年前后在武夷山创设马鞍岩厂,大力垦植茶园,广种水仙茶树,促进内外销售市场出现“水仙茶”热。

旅游带动茶叶——武夷山的十种玩法

九哥阅读(7)

茶旅嘉年华促进武夷山茶旅发展——旅游带动茶叶,武夷山茶叶的发展策略

比起在各大城市做广告宣传武夷山旅游,不如踏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武夷山确实有的看有得玩,要知道,游客的口口相传远比硬性推广好上百倍。

 武夷山地区是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红茶的原产地,也是近年来被热炒的大红袍、金骏眉的唯一产地。像这样既有名山又有畅销名茶的地区,在中国本就不多,更何况这样久负盛名的它还只是闽北山区里的小小县级城市。

 其实,早在大红袍还未声名远播,金骏眉也未畅销全国的时候,武夷山就已经在国内旅游界奠定了其坚实的基础。郭沫若曾有“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的美言。而这句被后人指责过千百遍的大话反倒激起了游客来武夷山的冲动。时至今日,武夷山市最大的财政收入也还是旅游,而非茶叶。

 所有武夷山人都清楚,倘若没有旅游,也就没有武夷山茶产业的今天。旅游的人多了,茶叶自然也就不愁销路。对于旅游的人来说,作为这次旅游回去后的最好的收藏和分享恐非茶叶莫属了。

 推广旅游,就是在推广茶叶;展示武夷山的生态环境也就是在树立茶叶的品质。给游客一个好心情,也就会为茶叶留一个好印象。

 旅游成了武夷山的招牌,有了充足的客源,不愁茶叶没销路。2012年年末的海峡两岸茶博会期间,武夷山市政府又启动了一项大的工程—花车游行。武夷山希望再一次打造“欢乐武夷”的概念,借嘉年华暨大型花车巡游令旅游品牌再次升级。

 参与游行的每一部花车都由专业的设计师团队精心打造,赋予了独具匠心的理念,有序拆解“自然遗产”的时间与空间,传述“文化遗产”的精髓,融汇“民俗遗产”历史与人文生活色彩,将“武夷精神”的主题结构通过表演视觉化地展现给大众。

 作为国内首个“天天上演的城市主街道实景花车巡游表演”,带来视觉震撼的12辆大型花车和若干辆小型花车,将以武夷山度假区大王峰路为主路,通过巡游的方式为人们展现武夷山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美景的魅力,让市民与游客在激情、欢乐之中共度茶博会。

 除了这些大型花车以外,还有近300名演员盛装亮相。他们演绎的是古代闽越人的生活、儒释道的文化,以及武夷山深处的奇花异草、蛇虫鸟兽。5米多长翅膀的蝴蝶翩翩起舞,武夷山独有物种—绿色角怪也在花车上向游人挥手。除此之外,展现武夷山茶文化的花车—巨大的茶碗之上竹影横斜,茶香如雾四溢。

 据项目投资方武夷山茶博园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萍介绍,花车巡游作为武夷山市重点推出的公益旅游项目,夏季每天16:30,冬季每天16:00(只要天气允许)在度假区大王峰路中华武夷茶博园至华龙酒店路口进行巡游表演,时长约45分钟。巡游队伍中的花车最高达7.5米、长15米、宽6米,行进在立面改造后的大王峰路上宛若一座座“移动的城堡”。而如此壮观的花车游行,纯属武夷山市政府的纯公益旅游项目,不会向游客要一分钱。

 这种做法是非常聪明的。比起在各大城市做广告宣传武夷山旅游,不如塌下心来做好自己的工作,让武夷山确实有得看,有得玩,要知道,游客的口口相传远比硬性推广好上百倍。据统计,政府的这一举动每年为武夷山增加了十万的游客!而对茶产业的推动则更是无法估量的。

 12辆大型花车、若干小型花车,300名演艺人员倾力巨献,沿途牵动游客的热情,High翻全场,阵容如此强大的常态化城市街景花车巡游,中国境内,大概只有在武夷山,才有机会看到吧。

武夷山的十种玩法

福建武夷山“奇秀甲东南”,被誉为“人间仙境”、“东方之瑞士”,是中国仅有的四个自然文化双遗产之一,人称“风景可比桂林、休闲可比三亚”。整个武夷山分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大峡谷生态旅游区”三大部分。武夷山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候区,年平均气温18.5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暖的气候和丰沛的雨水,使武夷山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是旅游者避寒消暑,进行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的度假胜地。

 

1、乘竹筏漂流。这是武夷山旅游传统项目,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到武夷山不去九曲溪乘竹伐就等于没来武夷山。乘竹筏从星村码头顺流而下至武夷宫上岸,全程约2小时,每一曲都有奇丽景色,好象游历于一副天然山水画中。溪面忽而平缓似池,忽而湍急如潮,竹筏随之或珊珊而行,或疯颠舞蹈,您随之亦然。如此一峰过后又一峰,有惊无险中,两岸美景尽收眼底。无登山之劳,有涉水之乐,抬头山景源源而来,俯首水色飘拂而去,侧耳溪水叮咚,凝神恍如鲁宾逊飘流。丹崖苍壁映水中,五彩画卷映眼帘,一曲一佳境,曲曲倍出奇。畅游九曲溪,被称之为逍遥游。一路上筏工声情并茂的进行沿途讲解,优美的传说给景点增添了几份神奇,比如和尚背尼姑、酒坛峰与李铁拐、大王与玉女、晒布岩等等。筏工的服务费由客人以小费形式支付,如果是跟旅行团去导游会告诉你最低标准,如果讲的好可多给。

2、保健养生游。武夷山脉绿色履盖达到83%,经专家监测表明,武夷山空气负离子含量浓度超过正常值的14倍,居全国各大著名旅游区前列。因此武夷山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深深吸一口气,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3、风光摄影旅游。武夷山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三三秀水、六六群峰、七十二洞穴、九十九岩、神秘船棺;鸟、昆虫、各种植物;以及天游峰上日出、云海;闽北独特的民族风俗,都是取景框里的一道道靓丽风景。每年金秋时节,武夷山会举办各类主办“金秋武夷风光摄影创作”活动,摄影发烧友可千万不要错过。

4、茶文化之旅。武夷山茶文化渊远流长,是乌龙茶的发祥地,属半发酵的青茶。它既有红茶的甘醇,又有绿茶的清香,是“活、甘、清、香”齐备的茶中珍品。武夷岩茶品目繁多,最负盛名的当数大红袍。欣赏武夷美景之余找一个临水的茶社品茗让人倍感惬意,怡情养性。在武夷山间有许多这样的茶社,坐在木雕桌椅当中,聆听茶艺小姐对每道茶的解说、轻轻吸入武夷岩茶的清香、和三两好友闲话家常、感受着山青水绿、鸟语花香是种无比惬意的感觉。或是默默俯看九曲溪的碧水和水上缓缓漂过的竹筏,这样寂静的画面、这样的闲适感受就像武夷山的茶水一样沁人心脾、让人回味。 武夷山风景区内现已建有“茶观”和“茶艺馆”等表演、品茶、购茶的场所。

5、生态徒步游。自助游发烧友可徒步进入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感受原始森林完整的生态景观,空气负离子浓度平均值最高的为大峡谷生态景区内的青龙瀑龙,每立方厘米达66034个,最高值达每立方厘米112000个。武夷山被称为“昆虫的世界”、“蛇的王国”、“鸟的天堂”。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挂墩一带,是世界上鸟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大约有300多种,素有“鸟的天堂”之称。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曾组织英国观鸟旅游团专程到武夷山来观察群鸟的生活情景,并给予很高评价。

6、民俗风情游。要感受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建议到曹墩村,曹墩村历史悠久,家家养兰,户户制茶,街道洁净、流水潺潺,江南民居特色浓重。村内吊脚楼、打铁店、豆腐店、弹棉庄、草编店、中药馆等沿街作坊应有尽有,游人都可以参与享受民间劳作的新奇乐趣;村中还有风情水车、典斋膳堂、古老茶坊等。曹墩村展现着淡泊安定的生活,洋溢着古老沧桑的浓浓乡情,这里的人们在怡然自得中构筑着一个与外界无所争执的桃源世界。当你远离喧嚣的都市来到这里,无数的烦愁都将云消雾散。

7、大峡谷探险游。武夷山大峡谷漂流区,位于武夷山风景区名胜区至保护区主干线上,源于“华东屋脊”黄岗山。峡谷场14公里,相对落差150米,飘流全程6公里,时间约80分钟。峡谷皮舟漂流是另外一种野趣横生的自然探险,一种令人怦然心跳的切身体验。游人漂流而下,击涛搏浪,体验大自然的惊、奇、险、趣,堪称“华东第一漂”。

8、朱熹遗迹寻踪游。朱熹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在他71年生涯中,有40余年时光是在闽北度过的。朱熹足迹所至,遍及武夷的山山水水,真可谓:不到武夷不识朱熹! 建议去位于市区东南51公里的五夫镇兴贤古街,古街始建于晋代中期,迄今已历时1700余年。兴贤书院、朱子社仓、朱子巷这三处都是与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有关的文化遗迹,与屏山之麓的屏山书院遗址、府前村的紫阳楼等构成五夫理学文化旅游线路。另外朱熹纪念馆也是寻觅一代理学大师遗踪的好去处。

9、“千年儒释道”宗教游。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唐末被列为道教第16洞天,现今还有保留较为完整的道观–桃花源道观。武夷山的佛教历史可追溯到唐代,现仍有天心永乐禅寺、妙莲寺、瑞岩寺等。唐宋间国家文化的基本形态儒、释、道汇集于武夷山一带。朱熹活动于武夷山50多年。他以儒学为主干,融合释、道,重新树立起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儒家的正宗地位。武夷山现有摩崖石刻400多处,最有名的是晚对峰有一处石刻:“道南理窟”,每字两米见方,苍郁古雅,是理学名山的历史徽志。

10、古建筑观赏旅游。据《武夷山志》记载,历代在武夷山修建的寺庙、祠、宫、院、山庄等多达187处,亭台楼阁117处。这些具闽北山区建筑特色的群体,作为武夷山的衬托,以其自然逼真、协调之美闻名于世。目前,千古名观武夷宫、东南奇观古汉城和武夷精舍等处均是旅游者观赏古建筑的极好去处。

品味大红袍“岩骨花香韵”的秘密

九哥阅读(5)

历代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都不乏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喜欢之情,我们从史料的记载、诗文的流风遗韵中可以看出一直以来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影响力。

徐寅为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品质写下了“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的评语;范仲淹在《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斗荼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他赞美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高雅清幽的兰芷,寓意深长,倍增茶韵;清朝乾隆皇帝在《冬夜烹茶》中写道:“更深何物可浇书,不用香醅用苦茗,建城杂进士贡茶,一一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下了“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香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一杯,令人释燥平矜,怡情悦性”。还将武夷茶与其它茶相比,写下了“阳羡虽佳而韵逊矣”的诗句;清代梁章钜品武夷岩茶大红袍总结了“活、甘、清、香”这几个字。

武夷岩茶大红袍那迷人的香气和浓厚的茶汤滋味赢得了众人的青睐,如何品饮这口感独特的岩茶也成为众多茶客所关注的焦点,故此期我们继续邀请陈郁榕先生为读者解说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品饮奥妙。

问:“建城杂进士贡茶,——有味须自领。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从这句来源于乾隆《午夜烹茶》的诗句中不难看出皇帝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喜爱之甚。作为自古便深受各阶层肯定的岩茶,其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答:首重岩韵。我们来看看史料上最精辟的两句话,一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岩骨坑源所滋。”二是“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这两句话前一句是相同的,而后一句则不同。前一句的“岩骨坑源所滋”指的是武夷岩茶大红袍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它一语道出了武夷岩茶大红袍生长的地貌特点。而后一句的“品具岩骨花香之胜”指的便是武夷岩茶大红袍品质风味的特点。这两句话都提到了“岩骨”这两个字,说明古人对武夷岩茶大红袍品饮十分注重岩骨这一品质特点。岩骨,专业上称岩韵,也称地域特征。

问:不同的茶客往往对“岩韵”、“岩骨”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山场味很重。有的说地气味,也有说是口感很厚重的感觉,甚至有人说茶汤中有骨头很硬的感觉,有石头味等等。那么在品茗过程中,究竟该如伺感受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岩韵”?

答:目前,大家对“岩骨”这两个字的理解众说不一,各说各的感觉体会。对“岩骨”这两个字,专业的评茶师表述是严谨的,可以理解岩韵(岩骨)为武夷山岩茶品质的地域标签,是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品质特点(其它地区生产的茶叶所没有的特点)。许多品饮者品饮之后感觉很厚重,有骨头,山场味很浓很重,有地气味,这是品饮者对岩韵(岩骨)的通俗化的表达方式。

问:如果“岩韵”是武夷山岩茶品质的地域标签。那么“岩韵”就是区分岩茶与其他茶的一把标尺。如若同为岩茶,不同茶树品种间又该如何区分?

答:武夷岩茶大红袍不同茶树品种的区分需要把握品种特征。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事打个比方,比如我们到水果市场,见到了苹果、梨、香蕉等水果,到菜市场见到有大白菜、韭菜、空心菜等蔬菜。在水果中每种水果都有不同的味道,在蔬菜中每种蔬菜也都有不一样的味道,而大家如果常吃这些食物,便都知道它们是何味道。这正如茶树品种一样,每个茶树品种上鲜叶经加工后也各具香气滋味。武夷茶区有这么多的品种,它们各有各的香味特点,只要你在品饮时,仔细辨别每个品种的味道,就可以知道你品饮的是什么茶了。对于不同的品种滋味,专业上称之为品种特征。

问: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除了世代流传的茶树品种外。我省各地有种植的茶树品种武夷山均有种植。在品饮武夷岩茶大红袍过程中,当有人问及茶树品种时。茶主有时候会直接说品种名。有时候又会泛称奇种,那么武夷山的茶树品种究竟是如何分门别类的?

答:武夷山的茶树品种大致分菜茶、品种、省茶科所培育的新品种这三类:菜茶,当地人习惯称为奇种。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茶树品种原是生于山岩沟壑间的实生苗茶树,也就是说武夷山土生土长的茶树有性群体品种,这些实生茶树品种统称为菜茶。当地历代茶农、专业技术人员从菜茶原始品种的有性群体中,经过反复单株选育,单株采制,按成品茶质量是否优异为标准,并经反复评比,对品质优异者,依据其不同的特点命名为“花名”。如:醉贵妃、向天梅、白瑞香等。再从“花名”中评出“名枞”,如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品种,当地人习惯称品种茶。也就是说我省多地种植的茶树品种如铁观音,佛手,八仙,矮脚乌龙等。省茶科所培育的品种如黄观音,金观音,丹桂,紫牡丹等,武夷山均有种植。

问:香气是乌龙茶品饮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子。那么武夷岩茶大红袍在香气方面有何特点?

答:我省武夷岩茶大红袍的香型特点和闽南乌龙茶不同,闽南乌龙茶有掀盖即香的特点,而武夷岩茶大红袍却是香融于水的特点。在武夷岩茶大红袍众多的品种中,每个品种都有各自的品种香。由于各品种种植区域不同,再加上在制茶时气候不同以及工艺的不同,在香型上有清香、花香、品种香、辛香、乳香、蜜香、果香、地域香以及特殊香型。这些香型我们在嗅香气时可以明显感觉到,而这些香都与茶汤滋味是融为一体。

问:在品饮过程中,茶友们都喜欢仔细地区分岩茶的香型,比如有玫瑰花香、栀子花香、兰花香等等。那么茶师在审评过程中,是如何具休区分香型的?

答:一个有经验的茶师对岩茶香气香型的表述是十分严谨的。这些香型香气它似是而非,是像非像,在评茶中往往可以判定是花香型,但不能肯定这是某种鲜花的香气。因为茶树中的每个品种都具有自身的植物本香的物质,这些物质经加工后转化成几百种的香气物质组份,而每个香气物质组合的多与少都直接与香气香型相关,这些香气在成品茶中表现形式不一,因而形成了岩茶在香气香型方面具有千姿百态的特点。

问:要认识品种风味如此丰富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对于刚入门的新茶客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那么在学习品饮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过程中,重在把握哪些原则?

答:对于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品饮,除了每个人各自对香气及口感滋味的个人喜好外,经常品饮岩茶的人群可以分清这是肉桂还是水仙,甚至连一些花名和地域特征他们也都能品鉴出来。而对于品饮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新茶客来说,在选择适合自己口感需求的基础上,要像选水果一样,是苹果就要苹果味,是香蕉就要香蕉味。对武夷岩茶大红袍多品、多喝、多体会、多辨别,你也一定能品尝出武夷岩茶大红袍各品种的滋味了。

武夷岩茶大红袍有清则幽远,锐则浓长的品质风格。清则幽远的品质风格表现为香味清、细、幽、纯、雅的特点。锐则浓长的品质风格表现香味醇、浓、锐、厚、甘的特点。品饮者只要认真仔细分辨,是不难掌握岩茶每个品种的风味特点的。

小结:

通过品读“郁榕说茶”专栏中的连载文章,我们可以更近距离地了解武夷岩茶大红袍、感受武夷岩茶大红袍魅力。对武夷岩茶大红袍独特的生长环境、丰富的茶树品种、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美妙的品饮感受也有了更专业、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了解岩茶,而喜爱岩茶。

“岩骨花香”的秘密

在武夷山,只有极品的岩茶才配用”岩骨花香”来形容,花香易显, “岩韵”难求。岩韵,是我独特的风骨赋予茶的内涵,虽然干百年来人类不断地赋予这种的味以各种的定义,但始终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受。

茶人们因为对这种韵味的追求,对我的茶园进行了各种分析,划出正岩区、半岩区、洲地及外山等山场,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三坑两洞” 。燕山构造产生的断裂和断陷,诞生了章堂涧、牛栏坑、九龙这三条相互平行的东西向幽谷,这三条幽谷再延伸出典型的正岩区域, “三坑两洞”则是正岩区的核心代表。

武夷岩茶耕植于我奇山秀水的丹霞美景中,茶园大多分布在群山环绕和山坑岩壑之中。我所覆盖的茶区不仅海拔、微域气候优越,大部分茶园土壤又是矿物质含量极高的火山岩、页岩、砾岩等的风化砾壤。

武夷山不管有没有仙,都可谓茶的”蓬菜仙境” ,不然怎会聚齐这么多理想的条件,组成了如此顶配的适茶环境。这便是武夷岩韵独一无二的“秘方” ,正如茶界泰斗林馥泉所言:”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武夷岩茶手工茶——精工细作出好茶

九哥阅读(5)

      从古至今,武夷岩茶的品质都备受诗人所称颂,而武夷岩茶工艺之精细,也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惊叹。武夷岩茶之真味,需得心闲手敏工夫细,方出武夷岩骨花香韵,正可谓,精工细作出好茶!

继上面两期对武夷岩茶地理地貌的描写之后,我们再一次针对武夷岩茶制作的相关问题对陈郁榕老师进行了专访,向读者展示武夷岩茶的采制特点。

 

       武夷岩茶属于半发酵的乌龙茶类,它的采制技术不同于我国的其它茶类,它的特点是从鲜叶的采摘到二晒二凉以及摇青。凉青凉至香气显露,再经双揉双炒而后进行炭焙工艺。整个制作过程最主要的是独一无二的做青工艺和精细讲究的炭焙工艺。武夷岩茶的初制工艺分别是:鲜叶→晒青→凉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问:作为武夷岩茶采制的第一道工序,岩茶鲜叶的采摘有何特点? (配图:采摘鲜叶)

     答:由于武夷山岩茶的品质是以内质为主的特殊要求,在采摘时要求鲜叶有适当的成熟度,不能像绿茶红茶白茶一样采得那么细嫩,但也不能过于粗老。采得太嫩成品茶香气低滋味苦。采的太老,成品茶香气粗滋味淡薄、精制率低。一般要求顶芽形成驻芽,采一芽三、四叶。

 

       问:何为“驻芽”?武夷茶歌有云: “……凡茶之候视天时,最喜天晴北风吹”。武夷岩茶的采制是否受天气影响?什么样的天气最适合采制?

      答:驻芽是指当新梢完全成熟时,顶芽进入休眠状态,生成的细芽。岩茶的采制最好是白天天晴出太阳,夜晚温度稍低的时候,另外刮北风这种气候做岩茶更好。

 

      问:武夷山每到采茶时节,就会出现满城尽披“晒青叶”的盛况,那么为什么武夷岩茶需要晒青,晒青这道工序对岩茶的品质有何影响?

(配图:萎凋)

     答:晒青这道工序对奠定岩茶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形成香气与滋味的基础。这道工序是利用下午自然光的斜照,使鲜叶散失部分水分,叶质变软。水分的散失可使鲜叶中的内含物发生化学变化,适宜摇青。

 

      问:不同品种的武夷岩茶茶树鲜叶往往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不同的鲜叶的晒青程度是否相同?岩茶晒青的程度应该如何把握?

     答:不同鲜叶的晒青应根据叶态特征的变化确定,晒青程度应根据不同品种鲜叶的叶态特征变化来确定。一般掌握叶面鲜绿的光泽消失转成暗绿色并发生轻微的青草气,叶片柔软,第一、二叶稍下垂,顶叶叶缘部分略卷,嫩梗折弯不脆断,手掐时富有弹性,鲜叶均匀一致保持鲜活度。武夷岩茶的晒青程度比闽南乌龙茶晒青时失水率稍高,但还要根据品种、产地以及当天的鲜叶量和天气状况灵活掌握。

 

      问:什么是凉青,为何在晒青之后进行凉青?

    (配图:凉青)

      答:这是武夷岩茶采制的第三道工序,也是晒青的补充工序。将晒青后的鲜叶摊放在水筛中置于凉青架上,放进室内的凉爽地。目的使晒青后的鲜叶散发叶内的热量并继续缓慢地散失水分,使鲜叶各部分的水分重新分布均匀,降低失水和化学变化的速度。

 

     问:晒青和凉青工序交替操作的方式如何掌握?

     答:正常情况下,在武夷岩茶的晒青和凉青工序中,应视茶树品种不同而异,有些品种要求取二晒二凉的技术措施。第一次晒凉后,将一晒一凉的鲜叶并筛,并筛时结合翻拌进行二次晒凉。避免鲜叶损伤,急变,使梗、叶水分平衡,晒、凉后的鲜叶达到适度。

 

      问:做青作为我国茶类加工中独一无二的工序,它在具体操作中有何特点?

       

(配图:做青)

     答:做青也称摇青,这一工序是通过摇青和凉青多次反复进行完成。费时长、要求高、操作细致、变化复杂、作用目的多样化的过程,也是形成武夷岩茶花香、果香、特殊香型的品质风格和绿叶红镶边特征的关键工序。它动静结合、交替进行。动是摇,静是凉,整个过程没有硬性格式化的规定,灵活性很强。

 

问:在武夷岩茶的做青操作过程中,青叶会产生什么变化?做青到位的鲜叶会呈现什么样的状态?

答:青(鲜叶)变则变,天气变则变,需要变则变,需要动就摇,需要静就凉。全过程武夷山人称为看青做青、看品种做青、看天气做青,做到动静结合,恰到好处。做青后鲜叶色泽由浓绿色→黄绿色→黄亮,鲜叶的叶态由硬挺→柔软→汤匙状,鲜叶青草气由浓烈→       →清香,鲜叶红变度由浅红→鲜红→朱红,手握如棉,叶缘红边明显,青草气散尽,花香、品种香显露。

 

问:武夷岩茶在摇青之后进行杀青的作用是什么?(配图:杀青)

答:做青后的鲜叶叶色(绿叶红镶边)和香味已基本形成,而杀青这一工序则是武夷岩茶的转折工序,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指利用高温使杀青叶迅速制止酶促氧化作用,巩固已形成的品质特点。启下是指继续散失水分,变异揉捻工序的操作。

 

问:武夷岩茶的杀青程度如何把握?

答:杀青程度一般掌握叶色变为暗绿色,失去光泽,叶态柔软,手拍成团稍有黏性,手一松开杀青叶略散开稍有弹性,青草气已除带有热香味和各品种的香气。

 

问:鲜叶的揉捻有分热揉和冷揉,那么武夷山茶叶在进行揉捻时有何具体要求?(配图:揉捻)

答:由于武夷岩茶采摘的鲜叶成熟度偏高,揉捻时采用趁热揉捻,揉捻之后迅速解块进行第二次的杀青和第二次的揉捻,武夷山人称双揉双炒。揉捻的目的将杀青揉成条状并挤出茶汁附于杀青叶的表面便于冲泡。经双炒双揉后,香气不含杂气,花香,品种香明显增强。经二次揉捻后茶汁浓稠度强附于杀青叶表面,十分有利于内含物的混合和一定程度的转化,使茶汤滋味更加醇厚,也使杀青叶的条形式更加紧结。

 

问:“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这句出自武夷茶歌的叙述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工艺?

(配图:初焙 或者复焙)

答:这个句子主要介绍的是武夷岩茶的炭焙工艺,这道工艺主要出现在岩茶制作的干燥工序中,这是武夷岩茶采制的最后一道工序,炭焙技术精细而且十分讲究是武夷岩茶采制技术中特有的工艺技术。这一工序是在前几道工序的基础上去掉剩余的水分,以达到足干便于贮藏的饮用。而武夷岩茶的干燥目前产区有电焙和炭焙两种。

 

问:电焙与炭焙的操作有何区别?

答:电焙,一般在采制期内先用电焙将揉捻后的茶烘干,待采制期结束,根据干毛茶的品种、产地、品质分别进行归堆、拼配、拣剔后再用木炭文火慢焙二到三次。炭焙,指将揉捻叶直接利用传统的焙笼、木炭进行持续焙茶。炭焙时,焙笼中的温度约在120度左右。

 

问:在武夷岩茶的品鉴过程中,常常有人提及岩茶的“走水焙”“复焙”等词,那么武夷岩茶是否要进行多次焙火才行?每次焙火的目的是什么?

(配图:薄摊凉索)

答:炭焙分水焙、复焙、炖火三个阶段。水焙,将揉捻叶焙成六成干,进行薄摊凉索后再进行复焙,复焙后剔除梗、片和不成形的茶叶最后进行文火慢焙(炖火)。无论采用哪一种炭焙形成都要求文火焙透,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以达到熟化的香和味。

      结语:明末清初,武夷山人创制了半发酵的乌龙茶,他们用茶树上的一片小小的绿叶,制造出奇特优雅的香气和浓厚的茶汤滋味。经漫长的历史岁月,完成了我国茶叶制作工艺技术从蒸青到炒青叶茶的过渡,从不发酵的绿茶生产到半发酵的乌龙茶生产,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茶类也是茶叶加工技术的一次伟大创举。武夷岩茶传统制作技艺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对武夷岩茶传统技艺的认可,也是武夷山人对武夷岩茶中的天、地、人、和四者结合的智慧结晶。武夷岩茶采制技艺精湛,以独一无二的做青工艺和精细讲究的炭焙工艺,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部分,也是保持武夷岩茶多类香型和浓艳的汤色、醇厚滋味的品质关键。

 

津门茶味与大红袍在津门的尴尬

九哥阅读(5)

浅尝津门茶味

       天津是座特别的城市,地处华北平原,是京畿重地,有着煌煌大派的古老威严气象;天津又是平民之城,曲艺之乡,是相声的圣地。天津百姓寻常生活的家长里 短,讨价还价中的你来我往,都像一捧一哏地抖着包袱演相声。从这里的相声茶馆,走出了大师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以及马季、郭德纲。泡茶馆、听相声、啃麻 花,再加几个狗不理,老津门百姓的生活有滋有味地千年不厌,历久弥香。

      这样的一座天津城,自然也少不了茶叶的灵芬滋养。

天 津人爱喝茶,古已有之。“萝卜就热茶”,是他们的独创。旧时天津的冬日傍晚,胡同深处总适时传来“赛梨不辣的买萝卜”的叫卖,是时,晚饭后的老少爷们一壶 茉莉花茶也已沏好,单等这几片薄厚匀称的翠玉萝卜。天津人饮茶讲究“口儿”,好酽茶,“口儿”意即香高味浓,同时爱饮热腾腾的茶,称“烫嘴儿的”!

 

 

    清嘉庆年间天津已是茶叶集散地,南方茶叶通过漕运汇集于此,流转至山东、河南以及东北一带。至今,天津估衣街上的几家旧茶庄还依稀可见昔日荣光。

     随着近几年来几座茶城的兴起以及连续两年“天津茶博会”的举办,茶叶开始更广泛深刻地为天津人所识所衷。今春五月,第二届“天津茶博会”依傍津洽会如期而行,为了一探正在蓬勃兴起的天津茶市,我们启程来到这里。

 

茶城大兴

      珠江道茗都茶城在天津几乎无人不知,位于河西区,是天津规模最大、设施最完善的茶城,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在这里开张纳客。茶城是一座两层的方形建筑,造型 颇雅致,主要商户来自云南和福建。在这里经营福建武夷岩茶的兰老板夫妇是武夷山人,在老家有自己的茶山和茶厂,已在天津茶市浸泡十数载,从2009年这座 茶城建成之初就开始进驻。说起在天津经营茶叶的经历感受,兰老板谈兴颇浓。

      “天津的茶城是由福建人挑着担子挑出来的”,兰老板颇显豪情,他说最早在天津卖茶的多为茶庄,计划经济时代则是副食品店,彼时天津人喝茶也单一,也难喝到 正宗好茶。上世纪90年代,一些来自福建的茶农挑着担子沿街叫卖,销售新茶,逐渐在赤峰桥附近形成了一个由福建人自发形成的茶叶市场,天津人称“南方茶叶 城”,这便是天津最早的“茶城”。

      “2006年起,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开始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天津一下子成了‘风水宝地’,各地茶商潮水般涌入,茶城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至今,天津已有 大大小小的茶城三十多家”。目前天津市较大的茶城除了珠江道茗都茶城,还有河东区的一商茶城以及新文化茶城等。相对于第一代批发市场式的“茶城”,现在的 这些茶城在规模,管理,茶叶种类以及茶辅助产品等方面,都已大不相同。

      但同时,茶城的“欣欣向荣”也似乎给人华而不实之感。我们走访了另外几家茶城后也看到,茶城里的人流量并不大,显得冷冷清清的,商铺的装修布局、经营方式也大同小异,呈现使人“犯晕”的千遍一律。

       “越来越多的茶城兴起,对于天津这样一个新兴的茶叶市场来说,显得有点突然高歌猛进式的良莠不齐”,还是久经商海的兰老板总结得到位。

 

大红袍的尴尬

      在茶博会现场,黑茶类展位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他的多是茉莉花茶和武夷山茶散落其间。似乎也与天津茶市的现状相匹配,虽有蓄势待发之态,但茶博会的规模还并不是特别“盛大隆重”,现场也还谈不上一味的“购销两旺”。

      “天津市民消费茶叶的习惯还并不像产茶区城市那样‘大手大脚’,他们以购买散茶为主,不是整盒整盒地买,也不重视包装,看重的是实惠和质量”。现场的一位 来自湖南安化黑茶的展商如是说。天津茶市的消费过去是花茶一枝独秀,近年来普洱茶和铁观音也开始登堂入室,越来越受到天津人的欢迎。而相对于这些茶的一路 走俏,武夷山的茶却有着“难言之隐”。

      “天津人原来一直爱喝花茶,因为他们饮食口味偏重,而花茶香气浓,比较爽口,又有良好的健脾化湿、减轻肠胃不适的作用。近几年,普洱和铁观音的销路也跟了 上来,因为他们的宣传做得都很到位。而武夷山的茶就略逊一筹,天津人有一个误解,说现在市场上卖的大红袍都是假的。”一脸憨厚的兰老板有点哭笑不得地“喊 冤”。

       兰老板说,目前天津人多数把大红袍直接等同于武夷山的茶,只识大红袍而不识其他,同时又简单地认为大红袍就只剩下山上的几棵母树,其他的都是冒充的,价 格高而品质低劣。而之所以会这样事出有因,“大红袍的名气是一把双刃剑,造成了市场的混乱”,接着,兰老板似乎有点“眼红”地拿安溪铁观音做对比,他说, 安溪人做茶与武夷山人不同,安溪人是自己拎着茶到处闯天下,所以是安溪人在卖安溪茶,而武夷山人更多愿意留在武夷山本地开茶山,办茶厂,由外地人去做经 销,而外地人就不管那么多,直接利用大红袍的名气卖武夷山的茶,甚至根本不是武夷山的茶,也混充大红袍在卖。“他们不愿意了解武夷岩茶,也不珍惜武夷山茶 的声誉,只是急功近利”,兰老板说。

       在兰老板的店里,我们确实看到虽然琳琅满目地摆有肉桂、水仙、铁罗汉等武夷岩茶大红袍,甚至还有白鸡冠、水金龟等名丛,但都在前面一律冠以大大的“大红袍”字样,甚至茶店的招牌、门窗玻璃上都“充斥”着“大红袍”。

      看来这位可爱的武夷山老板,虽然也是“识时务者”,但却苦于难为俊杰啊。

 

曲浓茶香,“津门”味足

      天津的相声名满天下,来到了天津,我们自然要体验下独具津门特色的相声茶馆。我们来到位于估衣街的被誉为“天津第一茶馆”的“谦祥益文苑”。

       估衣街全长八百米,是天津一条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商业街。天津自明初设卫以来,素有“畿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之称,而昔日的最繁华之地,便是这 估衣街。20世纪30年代,这里是华北地区绸缎、布匹、毛皮、中药材等商品的集散地,一些老字号如瑞蚨祥、瑞生祥、元隆、山西会馆、老茂生等都依旧端然列 于这条街上。

       “谦祥益文苑”位于估衣街的正中央,三层石楼,建筑中西合璧,青砖砌墙,条石作柱,西式拱门上用古体行楷写着“谦祥益保记”。左右两端分立两匾,是旧时的广告,左侧是“绒呢布疋”,右侧是“绸缎洋货”。

       走进馆内,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铜像立于前厅右侧,手挥折扇而作演艺状。馆内灯光柔和,曲声悠扬,墙上壁间都充满了相声的元素,使人一下子就进入氛围。 跨红色高门槛而入第二进,便是演出场所了,内有方桌十数张,桌上都立有茶壶,中央正对面上方有一高台,台上置一长桌,红色锦布披覆,上书“谦祥益”三大 字。我们也自觉地效仿着天津人,要一壶花茶,一盘瓜子,乖乖坐着,静待大戏开张。

      今晚演出的是“哈哈笑相声艺术团”,演员们一出场就带着满满的欢乐,还未开口,就已经引得大众开心满怀。共有六对组合的演员轮番登场,把时政要闻、风头人物、人情冷暖都疏通精致地在三尺舞台上鲜活呈现,说唱逗乐,使得整个晚上馆内笑声不断,此起彼伏。

      相声茶馆或许就是最凝缩“津味”的天津,虽然天津人明显更加在意的是相声的欢快挥洒而不是喝茶,但是在兴高采烈之余,若能再有各具特色的好茶佳茗氤氲其间,或也锦上添花,更增雅致,天津卫的“津”味也会更显浓郁悠扬罢。

伴饮半醉大红袍

九哥阅读(5)

    夜酒喝到晨醉,看天边渐明,剩下两个不思归家的老男人,没有再好的去处,拎了包颠颠的晃上植物园半山,泡一杯大红袍岩茶。

    师兄的青春,不知道是一张如何肆意纷飞的旧画面,或者也都是一样落落年华揉碎的剪影:招摇过市的骄傲,在时光沉浮里,恍若一段平平仄仄的乱码章节。其实每个人都一样,年华兜转,云淡风轻地匆匆翻到下一页,檀香尽、梨花落、轻舐堤岸,瞳眸转、霓裳羽衣、翩跹起舞。我们常常来不及怀念、来不及告别,就这样度过了奔腾的年年岁岁。

    已然忘却昨夜为何又喝到如此醉,当下只是泡着大红袍岩茶。150cc的西施壶、10g2009年的老枞水仙(武夷岩茶大红袍),冲出两杯色泽如琥珀浓重的水,一杯下去,苦涩芬芳。

    来到这座城市十年有余,青春早在奔波和冲动的日子里走尽,现在已然成为一个踽踽独行僵硬了所有表情的人。有时候浮在夜的街头,看见灯下自己单薄的影子,依稀清澈的瞳眸,映照不屑喧嚣尘杂的灵魂,除了在静谧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小小世界,而那些若隐若无的伤害,缄默在骨髓里,不自觉地疏远着这个世界。某人说,偏执,会让人渐行渐远。用酒精来麻醉敏感的神经,以此来安静和掩饰内心的隐隐落寞,城市的竞争和生活,不需要任何辩解。

     2012年就这么简单的逝去,薄凉的岁月末,短信问候替代了言语的祝福,聆听悉心的嘘寒问暖成为一种奢侈品,细碎的喋喋不休是新闻和刷屏的微博。可我已然相信索然无味的平淡无奇或是微不足道的惊心动魄都值得一生去祭奠,或者也就剩下我独自的还在一笔一划认真记录着由青涩年华里点点滴滴斑驳交错的光影而形成的“我”所走过的路程。

    还是喜欢落墨纸上的流光碎影,印在人生的旅途中,走走停停,未知数太多。各自的轨道有各自旖旎的风景,一路走一路迷离,许多人消失了音讯、模糊了容颜,可每次醉中忆起,心里的感觉,却清晰地存在不曾改变。
 

 

    怀念着的,总是最初的美好,明知回不去,还会念眷恋不舍。

    生活在这个城市,慢慢地习惯被遗忘的感觉,被动和主动参半,如同对大红袍岩茶的心态:认知、学习、把玩、品赏,祥和宁静与嘈杂喧嚣就像纵横的经纬一样清晰明了的体现出来。至始至终扮演阳光般温暖的角色,明媚洒脱;同时让那些淡定从容掩盖的难以名状的失落随风而逝,埋没在文字里。谁能真正做到对谁都一样地不远不近、不冷不热?道家所提倡的“平静淡定地看待生命中的跌宕起伏”是望不着边际的,只能尽力地保持着一种敬畏的态度和一颗安定且坚强的心。

    浅酌低唱细细堆砌的繁华,伴着一杯茶,兜兜转转的疲惫感一下子催化了收藏多年的泪水。灯火阑珊终究是将要逝去的韶华,颠沛而坚韧的黎明的阳光,也并非不接纳肆意妄为的孩子。日光倾城,蹉跎的岁月里不褪色的印记,灌着生命的水,刻录着熙熙攘攘、随水流逝的日子的热闹,是否须臾、不朽、转瞬、永恒,都无所谓。又一个新年的钟声里,我们一路伴饮半吟,且行且远。

 

武夷岩茶知识问答汇总一

九哥阅读(5)

好山好水出好茶(上)

 

郁榕说岩茶

陈郁榕口述 冯静静整理 图片提供_张俊国

     正所谓名山出好茶,与其就茶论茶,不如先来认识一下它坚实的“靠山”——武夷山脉。

     武夷山脉是福建的主要山脉,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也是东南沿海丘陵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是我省闽江水系、汀江水系与江西潘阳湖水系的天然分水岭,武夷山位于闽、赣西两省之间。然闽赣两省共同拥有这座大山脉,可人们都知道武夷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在福建省,它属于丹霞地貌。在这里,我们到处都可以看见幽谷、山间盆地、断陷盆地、依山附岩傍水、岩隙的茶园。

     茶树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环境中的每个因子都影响着茶树生长。武夷岩茶的品质之所以驰名中外,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十分不开的。这一特定的自然条件包括地理地貌、水资源、光照、土壤、气候等条件,那么它们是如何影响茶树的生长呢?对武夷岩茶的品质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什么是丹霞地貌?

答:丹霞地貌是由产状水平或平缓的层状铁钙质混合不均匀胶结而成的红色碎屑岩( 主要是砾岩和砂岩),受垂直或高角度节理切割,并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流水溶蚀、风力侵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有陡崖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问:武夷山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图3)

答:在远古的时代,武夷山脉及东南沿海广大地区便是个地壳运动相当活跃、碧波荡漾的内陆湖(也有资料显示是一片汪洋大海)。内陆湖四周的山地岩石经过漫长的风化,侵蚀而形成的大量的碎屑物,被流水带到湖盆一层一层地沉淀,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堆积成几百米甚至上千米厚的岩层,形成了坚硬的沉积岩。

由于当时气候炎热,在强烈的氧化作用下,碎屑物中的铁变成了红色的氧化铁,并在持续的沉积过程中扩散,将沉积物逐层染成红色。岩石呈现了从褐红、绛红、粉红橙色直到紫红的变化,人们称它为“红层”。

早第三纪末后,武夷山脉的地壳又发生运动,武夷湖盆上升,红层产生了一系列角度上的变化,逐渐形成单斜山、断块山。单斜山、单斜断块山再经长期的地貌发育,在漫长时间的流水、风化、重力崩塌等作用下逐步形成了武夷山脉中典型的红层地貌也称丹霞地貌。

 

       问:武夷山丹霞地貌又可以细分为几种?每种地貌又分别有何特点?(图1)

      答:在地质构造上,武夷山主要由单斜断块山、桌状山、峰林地貌、柱状山等地貌。单斜山是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岳。单斜山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面一致,长而缓,称为单斜山的后坡(或构造坡);另一坡与岩层面近乎垂直,短而陡,一般是外力作用沿岩层裂隙破坏。

    桌状山乃顶平似桌面四周被陡崖围限的方形山体。常发育在近于水平或倾斜平缓的软硬相间的岩层分布区,受流水的强烈侵蚀切割,顶部覆有坚硬的岩层时,就会形成顶平坡陡的桌状山。

    由于单斜山断块山的地质发育,陡崖绝壁分布较广,我们远远低望去在峰顶中有成片的常绿阔叶林和马尾松林,峰顶土层大约有120厘米厚,土壤层均为基岩半风化产物,这就是武夷山的峰林地貌。

 

    问:那么这些地貌在武夷山如何分布?对武夷岩茶有什么样的影响?

    答:一般来说,武夷景区内的茶园主要为单斜断块山构造区域,其中景区北部分布最广也最典型。我们在桂林、章堂岩、福龙岩、广宁岩等地的茶园,就可以看见有好几排的单斜山,它们相互平行,其间以谷地相隔开来。

桌状山以九曲南岸较为典型,分布也最广,像天游峰、大藏峰、虎啸岩周围的茶园都属于块状的地貌。其次,还有柱状的地貌类型,如玉女峰,玉柱峰。我们从慧苑穿过章堂涧谷地往南走,进入流香涧谷地,就可以看见玉柱峰山屹立在谷地之中,周边的茶园是玉柱峰茶园。

    峰林地貌在九曲溪以南分布也较多,土壤层均为基岩半风化产物,在峰顶高崖上如果没有土壤为植物提供养分与水分,植物是不可能成活的,也形成不了这成片的峰林。

    从正确的角度分析,这些地貌的形成对茶树的生长并没有直接的影响,其主要作用在于地壳的运动、火山爆发、岩层的风化等原因,岩浆喷发、流水沉积的过程带出了大量的有利物质,丰富了土壤基质,故才有利于茶树生长。

 

问:有山就有谷,隆起为山,低陷为谷,在武夷景区的茶园中,山与谷纵横交错。那么幽谷是如何形成的? (图6)

答:亿万年前地壳运动所产生的力,其分布并不是到处均匀的,因受力不均,各处抬升,崩塌、下陷的角度、高度、深度不一。形成峡谷、谷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燕山构造,因产生了断裂和断陷特别明显,有三条互相平行的近东西向谷地,自北而南依次是章堂涧、牛栏坑、九龙窠、碧石岩的谷地。

地壳运动使武夷单斜山在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断裂的控制下,岩石的风化和流水的切割并经漫长的岁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仅塑造了山峰、山谷、断块山、单斜山的自然美景,同时为武夷茶的种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貌条件。

 

     问:武夷岩茶有岩上、山顶与坑涧、幽谷之分,那么这两类地型的岩茶有什么区别吗?

     答:从地理环境分析,在同一区域,土壤基质相对平衡的情况下,幽谷中的茶树由于山峰的屏障遮挡与植物遮蔽,不仅可以阻挡强光,还可以阻挡严寒;另外,山谷中的水分含量较大,由于四周的山峰屏障遮挡,容易形成了各种各异的微域气候,利于茶树的生长,制作成功的岩茶品质较高。但是由于鲜叶含水量较大,幽谷中岩茶制作难度相对高。

 

      藓苔附着的茶园

     问:所谓“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那么结合实际,究竟什么样的土壤最适合茶树生长? (图7)

    答:根据科学依据,我们一般按照茶园土壤成土母岩类型及风化程度来区分土壤。在武夷山,上文所提及的烂石指的便是风化彻底的成土母岩,一般来说,片麻岩、沙岩、页岩、板岩、花岗岩风化后形成的土壤都适宜种茶树。其中风化彻底的沙砾岩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土壤透水性强,有机质含量高,为茶树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

 

      问:在平时品饮武夷岩茶时,常常听到岩茶有正岩区、半岩区、洲地、外山之分,这些是如何区分的?是不是只有正岩区的茶就一定最好呢?(图2 图8)

     答:根据上文的依据分析,正岩区茶园土壤成土母岩绝大部分为火山砾岩、红沙岩、页岩组成;半岩区,茶园土壤成土母岩风化程度类似正岩区夹有半风化母岩及石砾;洲地,茶园土壤大多为三条溪流(崇阳溪、黄柏溪、九曲溪)靠武夷岩西岸的冲击土;外山,茶园土壤大多为红壤土、黄壤土。

茶叶的品质受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后期保存、个人喜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茶并没有最好之说,正岩区以外的茶,只要制作得当,也可以制作出相当好的茶。如果一定要强调区别,那么正岩区、半岩区的茶必然带有岩韵,洲茶或外山的茶可以做出好茶,但没有岩韵。

 

      问:我们在探寻武夷山茶园时,常常会看见有苔藓附着在茶树周边,这种苔藓是否会影响茶树生长?图5

     答:苔藓是最低等的植物,它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为严苛,需要环境保持潮湿、较为阴暗、无污染,这正好反映了武夷茶园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苔藓植物一般生长密集,有较强的吸水性,因此能够抓紧泥土,有助于保持水土;同时,苔藓也可以积累周围环境中的水分和浮尘,分泌酸性代谢物来腐蚀岩石,加快岩石的分解,改良土壤,促进茶树的营养吸收。

 

名词解释:

风化:使岩石发生破坏和改变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一般可定义为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常温条件下,岩石在原地发生的崩解或蚀变。

砾岩:颗粒直径大于2mm的圆形、次圆形砾石经胶结而形成的沉积碎屑岩。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22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