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星何一心:一心一意大红袍

九哥阅读(3)

看照片里的武夷星何一心,板寸头,笑容很少,严肃的外表让人有些徒生敬畏。可第一次约见采访,他迎面走来,一张挂满笑容的脸却立马让人放下了所有的防备。在他福州的办公室里一起喝茶聊天,静静地听他用略带沙哑的厚重嗓音讲述自己和武夷山大红袍的故事,能深刻体会到他粗犷的外表背后,流露出的一份豪爽和精细。

这才是真实的武夷星何一心,他以独特的发展眼光,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豪气,只用了短短7年时间,让“星愿”一跃成为武夷山大红袍的第一品牌,把原本藏在深山中的武夷文化和韵味十足的大红袍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邂逅大红袍

在武夷山的茶叶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武夷山本地人和世代制茶技术的结合体,武夷星何一心却是个例外,用他的话说:“在我最艰难的时候,是武夷山大红袍救了我。”

上世纪80年代初,武夷星何一心从家乡福州远赴香港打拼。多年下来积累了一定的事业基础。然而1997年席卷亚洲的一场经济危机。让事业刚刚稳定的武夷星何一心又一次面对人生的抉择。当时焦虑中的武夷星何一心在听朋友一再赞美武夷山的美景后,决定暂时放下事业,先去武夷山散散心。

可不想这一次原本普通的散心之旅,却彻底改变了武夷星何一心的命运。从此,他恋上了武夷的山、武夷的水,更深深爱上了武夷的大红袍。武夷星何一心原本并不喝茶。但武夷山大红袍那香久益清、味久益醇的独特品质。却让他久久回味。不能自己。在了解了武夷山1500多年浓厚的茶文化底蕴之后,武夷星何一心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涉足茶业”。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您从一个茶叶门外汉转而要投身这个行业,是什么促使您作出了这样一个似乎有些冒险的决定?

武夷星何一心:那次旅行之后,我是彻底地被武夷山大红袍非凡的魅力所折服,可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茶农辛苦做出好茶却因市场局限赚不到钱,另一方面很多人知道武夷山大红袍的美名,却从未品尝过真正的好大红袍。我投身茶行业是很冒险,目的却很简单,我是商人,不会做茶没关系,但我要用商人的方法。把最好的武夷山大红袍展现给全天下的爱茶人,这个目的我到今天都没有改变。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您的名字很特别,所以“一心奉献大红袍”也成为很多媒体在采访您时采用的说法。您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武夷星何一心:刚开始做是带着自己对大红袍的喜好,有点做慈善的意思。希望能帮助当地茶农把大红袍市场做起来。可事实却远比我想象得复杂也残酷多了,这7年时间,虽然还同时经营着其他很多产业。却唯独在茶方面花费了我最多的时间和精力。一年365天,我有200多天都是在武夷山度过的,没有整个团队一心一意地努力奉献,“星愿”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一心事茶

一旦踏入茶叶领域,武夷星何一心才发觉当初简单的目的实现起来却远没那么简单,不过他做事的原则就是,不做则已,要做就一定要做好。在一番热情冲动之后。武夷星何一心开始沉下心来仔细分析武夷山大红袍从历史辉煌到现今衰落的原因。

他亲自上茶山看茶园,逐一走访茶农,向茶农询问武夷山大红袍生产中的每个细节,在一番实地考察之后,他发现武夷山大红袍市场发展的停滞不前,很大程度上的原因在于从种植到加工。再到最后销售都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茶园没有科学的管理,加工过程也没有科学的指导,产品包装和销售都还处于粗放经营的状况。当时的武夷山大红袍,一般价格只有20-30元,好的也只卖100元左右。而且产品几乎没有包装,茶叶是用编织袋装着卖,好一点就用锡箔袋装。整个武夷山没有一家能起到领导作用的龙头企业,没有一个能代表武夷山大红袍的知名品牌,这样的落后现状与武夷山大红袍“岩骨花香”威名形成强烈的对比,深深地印在了武夷星何一心的心里,“武夷星不能以量取胜,而是以质取胜。”

为此。武夷星何一心给“武夷星”定下了一个高标准的起点,在入驻武夷山之初,“武夷星”就先从制定标准入手,按照有机农业的标准与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茶叶。“武夷星”的茶园有别于一般的茶园生产模式,茶园禁用一切化肥农药。讲求土壤和水源。如今1250亩的有机茶园已经分别通过了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IMO)认证机构有机茶认证。此外,从2004年开始,公司引入ISO9001和HACCP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实行茶叶生产全程质量跟踪。

坚持高标准的生产模式也给武夷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销售市场。从南方到北方。从国内到国外,为了满足不同的层次消费,武夷星何一心引进茶叶和食品领域的专业人才。带领研发人员开发出适应不同消费者口味的武夷山大红袍种类。他还率先引进企业CI理念,一改武夷山大红袍简陋的包装。采用锡罐、瓷罐等代替原先的纸罐,用10克小包装代替250克大包装,用三角包装的原茶袋泡茶,代替茶末袋泡茶……这一系列创新举措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武夷山大红袍包装差、档次低的印象,真正提高了茶叶的附加值。

从去年泉州首届海峡两岸茶博会,到随后的广州第四界茶叶国际博览会,“星愿”都用那代表性的一抹红色吸引了最多人的目光,广州茶博会上,武夷星何一心更是代表武夷山大红袍的龙头企业参与了“中国茶业营销论坛”的论坛演讲。不少人都说,“星愿”在茶博会上的风采为武夷山大红袍和武夷山的茶人长脸了,武夷星何一心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我只是做了领头羊而已,以后一定会有更多的大红袍企业能为武夷山大红袍长脸的。”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武夷山大红袍这几年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您身在其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武夷星何一心:这几年我对大红袍产业的最大体会就是政府和茶农都动起来了。从去年到今年,政府在茶业方面的支持力度很大。过去大红袍的发展是跟着市场走,现在是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左右市场的姿态走在了市场的前面。开始引导市场。去年,政府和企业携手“走出去”,让全国各地的爱茶人近距离接触武夷山大红袍,感受武夷山大红袍。爱上武夷山大红袍,现在人们对大红袍的推崇和喜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其次是茶企业的市场经济意识也在提高,对包装和品牌的认识也有了质的飞跃。不过今天大红袍的市场秩序还需要更规范,才能保证市场有序且快速地发展,这需要行政上的干预和支持。我相信到2010年,武夷山大红袍一定会成为继旅游之后的武夷山第二大产业,到时候,实现15亿元的销售额绝对不是空想。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就像大红袍市场发展了。价格上去了,不少人却又觉得高价茶叶的频频出现似乎又违背了茶叶自然、朴实的本性,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武夷星何一心:作为一种农产品,茶叶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发展是必然的,这其中肯定包括价格的提高。但这与茶叶自然、纯朴的本性是不矛盾的。对于一个商人而言。我要做的就是把从大红袍身上得到的利润反馈给武夷山,反馈给武夷山的茶农和茶产业,我就一直在这中间寻找一种心态的平衡。

一心为农

在以往媒体的采访中,武夷星何一心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就是“茶农”。在武夷山的日子里。除了公司的日常事务,武夷星何一心最经常去的地方也是茶农家,和茶农们交流生产经验,听茶农们聊聊家长里短。“每次和他们聊完天,都会很开心。”武夷星何一心当初决定投身做茶,就是希望能帮助茶农,把整个茶产业一起做起来,在今年“两会”之后,武夷星何一心更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和茶农共荣共富。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从“武夷星”进入武夷山的第一天起。公司就和当地茶农建立起了良好的互信关系,武夷星何一心更是视农民兄弟如同自家人。收购茶叶从来不拖欠茶农的茶叶款。而且收购价还比市面上上浮30%。如今,“星愿”已经和当地1000多户茶农签订了产销合同。公司与相关科研部门合作,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生产所需的有机肥料和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既保证了茶叶质量,又提供充足的原料。为了减轻农民压力,“星愿”收购茶叶一律以质论价。“一旦定下来就现金兑付,一个礼拜不付钱,公司财务下岗,超过一万元我们都给茶农开支票。保证他们不会有任何损失。”

武夷星何一心说,以过去零散的个体户想发展有机茶是非常困难的。从肥料到农药,再到严谨的加工操作工序,有机的高标准是一般零散的茶农难以承受的。所以他一直在努力发展有机茶合作社,除了对茶农进行定期培训和茶园病虫害检测跟踪。今年“星愿”加盖了一万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计划采用茶农入股的形式,让更多的茶农加盟到合作社来,使茶农成为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回想刚到武夷山收茶的时候。当地茶农都是肩挑背扛地把茶叶送来公司,短短几年时间,长期与“星愿”合作的茶农大都开上了皮卡车来送茶,武夷星何一心一脸的笑容。每一位买了新车的茶农兄弟都会请武夷星何一心试试他们的新车,“开着他们的皮卡,那感觉比开我自己的轿车开心一百倍啊!”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目前“墨愿”和茶农的合作主要有哪些形式?

武夷星何一心: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和当地茶农签订茶叶产销合同。为这些签约茶农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标准的农药肥料。第二种就是建立有机茶合作社,这也是为了增强企业后劲的重头戏,把散户纳入大户。通过“龙头企业加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龙头茶企业与茶农的“双赢”的联结机制,我们已经先后在黄柏、星村、黄村、曹墩等茶村建立有机茶合作社,加盟合作社茶农500多户。依照合作社有机茶标准管理的茶山近万亩,其中,仅黄村就有3700亩。这种创新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农户集约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您对“星愿”未来的发展有哪些计划?

武夷星何一心:武夷山适宜栽种大红袍的土地只有2613平方公里。这是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扣除当地人们生产、生活和“双世遗”山水的用地,所剩的土地非常有限,而且茶叶的高利润年代已经过去,现在是拼茶叶品质、拼茶叶品牌的年代,所以必须学会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搞好集约生产。未来我首先会投入1亿多元进行资源的收购,加强有机茶合作社的建设,加大市场开拓,扩大网络销售,增加宣传力度,做好了这五个步骤。今年“星愿”的产量突破1.5亿元肯定没有问题。

关于未来

武夷星何一心最近刚从广东的雁南飞考察回来。他说希望能从对方身上学习如何把旅游产业和茶产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今天的“星愿”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武夷大红袍的第一品牌。但武夷星何一心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在“两会”期间,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大扶持闽东北茶产业发展的建议》,单看题目,就知道武夷星何一心的目光已经不再局限于武夷山了。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2007年,福建“武夷星”茶业改名“星愿”(中国)茶业,也引来众人关于“星愿”是否要上市的诸多猜想。您真的想过上市的问题吗?

武夷星何一心:关于上市,目前公司内部确实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希望上市,希望通过融资把企业规模迅速做大;另一种是暂缓上市,以稳步发展为主,步步为营。我个人是偏向稳定的发展,这可能和我目前的心态有关,经历过太多风浪。就希望一切可以稳步发展。融资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企业做大如果没有带来相应的发展,融资的效果也是短暂的。但如果茶农有需要,政府有需要,我也会考虑上市。而且“星愿”上市就一定要让每个武夷茶农都成为股东。不过到了真要抉择上市的时候,对我个人来说就又是一种人生选择了。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星愿”现在是武夷大红袍当仁不让的老大,对于它的未来,您有过初步的设想吗?

武夷星何一心:我从来不敢把自己当老大,因为“星愿”一直在发展,而且今年可以说是“星愿”第二次发展的开始。我们还将继续扩大有机茶生产。提升茶叶生产技术,还要研发茶叶深加工,做健康的茶饮料。进而带动整个闽北茶业的发展。未来我们还将建设大红袍的品种园,把武夷大红袍千年的历史浓缩到“星愿”。最迟到2010年,我还要在福州建设“星愿大厦”,它会作为这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并成为海峡两岸茶叶交流的中心。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武夷山人杰地灵,有没有您特别敬佩的茶人?

武夷星何一心:我最佩服脚踏实地的做茶人,比如刘宝顺,就是一个非常实在的做茶人。在武夷山有口皆碑。还有像陈德华、郑汝平,都是四十几年在武夷山默默奉献,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年轻人,这才是真正的茶人。

大红袍官网(m.dhpao.com):除了茶叶。武夷山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武夷星何一心:应该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吧。我走过很多地方,看多了高楼大厦。还是大自然比较有趣。和农民一起做茶喝茶,聊茶事,生活简单却其乐无穷。因为茶,我找到了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现在几天不去武夷山就不习惯,退休之后就回武夷山常住,死后的骨灰也都撒在武夷山的茶园里。

当时看来有些冲动的决定,今天却成了武夷星何一心此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每每想起自己和武夷山,和武夷大红袍之间发生的林林总总,他总是归结为一个“缘”字。今天,他有空的时候还会回到当年自己第一次喝到武夷大红袍的那间茶庄,那个位子,再品一道武夷大红袍,闭上眼睛。全身心地投入到这无尽的青山绿水中。

岩茶村大红袍茶文化故事

九哥阅读(5)

在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还未申报之前,天心村就静静地守候在奇山异水的怀抱中和悬崖绝壁的山脚下。如今,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天心村,是一排排崭新的村民楼房和茶叶商店。一到茶季,村间处处可闻见飘荡着的浓郁的岩火茶香,生活在这里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制茶,寻香而来的茶贩们挤满了这个小村子,到处都是斗茶、聊茶的热闹场面。

余盛良带我们来到了村支部,偌大的接待室里有一张巨大的根雕茶案,案上茶壶、茶杯、茶勺、各色茶叶和茶食等一应俱全。“我给你们泡点今年的马头岩肉桂尝一尝,刚做出来的,火气还没完全褪去,但品质极好。”他边说边煮上了水。

眼前的这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是武夷山市擎天岩茶厂厂长,也是天心岩茶村的支部副书记,还是一个百年制茶世家的第六代传承人。我们围坐在他身旁,落地窗外,一侧是竿竿翠竹,一侧是郁郁葱葱的茶山。在他的娓娓讲述中,一段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成长故事随着馥郁醇厚的一盏“马肉”,氤氲开来。

 

从“擎天”到“岩茶村”

初识余盛良,第一印象是很健谈,笑容也很有感染力,麦色的皮肤显得健康有干劲。他的身份是武夷山市擎天岩茶厂厂长,但我们更愿意称他是很会做茶的文化人。余盛良四十多岁,从一个小民兵成长为民兵队长,而后又接过父辈制茶的手艺,以余家第六代传承人的身份创建了“擎天”岩茶品牌,成了岩茶村里的风云人物。看着余盛良的成长经历,似乎写满了逆袭与励志的色彩,很多人会感叹他的幸运,羡慕他的成功,却极少人同他一起品尝艰辛奋斗的滋味。

他很好学,自学成才。本来只是一个小民兵,他用业余时间啃下了无数晦涩的知识读本,有天文地理、有文学历史,当然更多的是和他家族事业有关的茶学方面的书籍。和余盛良的聊天过程中,他能轻松地引经据典,兴致来了还能流利地背上几句诗词,和他谈天时分有趣、轻松。刚创建岩茶品牌时,每天都要接待很多访客,他一定是冲泡最好的岩茶招待,客人在品尝过程中总是有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刁难”他,答不上来的问题他会第一时间去查找答案,然后记录下来,了然于心,第二次再问同样的问题,他便对答如流了。他靠自学获得了大学文凭,还获得了高级评茶师、高级茶叶加工技师等殊荣。

余盛良注册下“岩茶村”品牌,“岩茶村”从村名变成了一个品牌,他希望人们更关注“岩茶村”而不是“擎天”,“‘岩茶村’名声的壮大可以带动村子的发展,茶商、茶客们先是慕“岩茶村”之名而来,便会留意到村里各家各户的茶叶,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商机。”余盛良对此很有信心,“我们岩茶村里的茶都不差,只是欠缺机遇。”一个名牌的名气创造的是一个希望,他希望一兴百兴,一荣俱荣。

喜欢和认可“岩茶村”的茶客越来越多,其中也不乏重量级的大人物。余盛良与原中央军委主席迟浩田就因茶结缘,迟浩田喜欢武夷岩茶,也喜欢这个勤恳好学的小伙子,他为擎天岩茶厂题词,认为好男儿就应有“擎天”般的气魄,而在迟浩田眼中,余盛良便是这样的一位好男儿,他希望余盛良能像武夷山的擎天巨石一样,高擎起武夷山茶产业的蓝天。余盛良把这个题字放在茶店最醒目的位置,这些题字对“擎天”岩茶是荣誉,也是鞭策。余盛良说,作为一位武夷山茶人,他很希望自己能干一番事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助推武夷茶产业的发展,然而现在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要学习的内容还很多,他信奉“活到老、学到老”的观点,他坚信只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借鉴,“岩茶村”和“擎天”都会越来越好的。

世家的古董记忆

从民兵队长转型成茶厂厂长,似乎是余盛良人生中必然的行进轨迹。作为一个百年制茶世家的第六代传承人,即使他的起点与茶无关,但是命运还是把他流转回茶的世界里。

在他办公室的橱窗里摆放着三件珍贵的古董,道观石秤砣、光绪瓷秤砣和文革茶叶罐,因为年代久远,它们显得陈旧,粗浅的刮痕、斑驳的纹路刻画了时间的印记。余盛良把它们取出来放到我们面前,允许我们用手去抚摸它们身上的痕迹,去掂量它们的重量,这样才能读懂它们的故事。瓷秤砣,正好是一担茶叶重量的标准值,“这瓷易碎,用它做秤砣,时常受到磕碰,就时常警示我们做生意要小心,权衡公平,别砸坏了自家名声!”它凝聚了清代余氏茶商的一番心思,也许它的重量要远远大于一担茶叶,它所承载的是一个百年茶叶世家诚信经商的重量。石秤砣,它体型粗犷厚重,是民国时期的遗物。余盛良把武夷山世世代代的茶农比作这朴实的石秤砣,淳朴而沉稳地做着茶叶生意。文革茶叶罐上印着毛主席语录,这是他父辈的信仰,茶叶罐到了他手上,他就像接过家族信物一样接过父辈的信仰,虽然不知道当年父辈在罐中装了什么茶,打开罐盖,依稀寻到一丝埋藏于岁月中的茶香。

这三件古董把余盛良家族记忆的匣子打开了,他的曾祖父余培信,再往上一代,就记不清了,只知道叫余顺里,生于光绪元年。听父亲余清命常说,先祖们为了给晋商提供茶品,要把茶叶从武夷山送到江西河口,他们挑着茶叶,行走于闽赣古道上,一枚咸蛋能吃两天。那时先辈贩茶时,旅途上要自备饭菜,咸蛋好保存,亦是下饭的好菜。从武夷山出发,到江西河口,来回等五六天,行程数百里,路上下饭的菜,仅靠一枚咸蛋。

也许就在那一刻,余盛良骨子里的某种情感被唤醒了,从小耳濡目染的制茶技艺、百年岩茶世家的使命感、父辈们的坚持都让他热血沸腾,想要把祖辈们的事业继续下去。沿袭了父辈们留下的制茶技术,余盛良学得最勤、做得最实、进步很快。闲暇时间,他饱读武夷山人文历史的书,还有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制作的专业书,遇到不懂的、难懂的,寻到资历深厚的茶老师,他总要问个明白。他认为,要从事茶业,练好内功最重要。

 

好环境造就岩韵


 

第二天,余盛良亲自带我们前往茶厂位于倒水坑和马头岩的茶园。

穿过大红袍景区的石牌门,车子沿着山路一直往上,在天心永乐禅寺里停下,我们从庙旁边的一条土路绕到寺庙的背后。在一个分叉路口,余盛良告诉我们,左边一条路去倒水坑,右边是去牛栏坑的。

倒水坑位于天心岩北麓,武夷山风景区内的溪泉涧水,都由西往东流,奔向峡口,汇于崇阳溪。唯独这条山谷涧水,发源自三仰峰北谷源,由东往西流,倒流回山,因而得名。我们沿着崖边的小路前行,茶园也顺山势而下,虽已入深秋,可放眼远眺,依旧簇簇绿意,充满生机。倒水坑两旁苍石丹崖壁立,青藤垂蔓,野草丛生,夹杂着一丛丛山惠、石蒲、兰花。我们还在一方石壁上看到了“红军经过此山”的题刻,那是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第二次入闽时留下的。余盛良说天心村的茶好,归根结底就是自然环境好。“你看,茶树根部泥巴下面没多深就是岩石,这是武夷山特有的丹霞地貌,石头经过漫长风化形成的土壤,它的PH值等特性和别处不一样。在这里生长的茶叶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我们称之为‘岩韵’。”他指着一棵棵长满苔藓的茶树和我们说。

和天心村各户一样,余盛良的茶园也是零星地散落在倒水坑各处,品种以肉桂为主,树干上都长满了藓类植物,我们试着采摘一片较细嫩的茶叶,轻轻咀嚼,会回甘很久。今年是少雨的年份,但倒水坑似乎温润如春,一路走去,淙淙的流水声与飞花相随不舍,一缕缕淡淡的幽香,时时扑鼻而来。

去往马头岩,我们选择从大红袍景区左侧的一条山道上山,走不一会,眼前便开始出现一丛丛的茶树,和倒水坑不同,这里的茶树是顺山势而上。余盛良说由于这里的山势平整陡峭,老百姓都管这儿叫“蓑衣岭”。武夷山仍保留着很多凿石设阶,砌筑石围的老茶园,这种看上去像盆栽式的茶园十分有利于水土保持,未经修剪的茶树枝叶尽情地生长着,没有了春天盎然的新意,却也积蓄着原生态的力量。我们在三花峰下稍事休息,便一鼓作气登至山路顶端,传闻中五马奔槽的景观一览无余地出现在眼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了五匹形似马头的巨岩,远观酷似五匹奔驰的骏马,磅礴的气势与周围一片盆地式的绿色茶园,形成了一副壮丽的山水图。五匹骏马矗立在一片宽阔的茶园中,似一尊威严的守护神,守护着这方出产“马肉”的神奇土地。

今天的“马肉”已经成为武夷肉桂的代名词之一,擎天茶厂的马头岩肉桂也成为很多茶客老饕们的挚爱。站在自家的茶园里,余盛良说,由于马头岩区域内的土壤含砂砾量较多,土层较厚却疏松,通气性好,有利于排水,且岩谷陡崖,夏季日照短,冬挡冷风,谷底渗水细流,周围植被条件好,形成独特的正岩茶的“茶土”,也造就了马头岩肉桂辛锐的桂皮香气和醇滑甘润的口感。

“有了好的环境才会出好茶,好茶才能卖出好价钱,现在天心村茶农们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强,自觉施用有机肥,采取人工除草和生物杀虫,恢复传统的‘客土’,这是一种成本很高的原生态养护方式,要将茶树下的旧土全都换成新鲜的红壤,既费时还耗力,但只有这样,武夷山的生态环境也能越来越好,好茶才能越来越多。”

从小生长在这片茶山圣水中,每每走近它们,余盛良总比我们多了一份情感。在他看来,正是武夷山每一峰、每一岩独特的地貌与环境,才有了武夷岩茶丰富的香气与口感。“一杯茶,香、甜、涩、苦都要有,不必去回避苦涩味,自然的滋味最重要,略带苦涩而口感丰富的茶才能带给人绵绵不绝的惊喜。”

 

斗茶“斗”出明星村

兼任天心村支部副书记的余盛良,也一直把振兴岩茶村当做自己的事业。从2007年天心村组织民间斗茶赛开始,他就担任了这项比赛的组织者。连续6届的斗茶赛让天心村的茶叶名气越来越大,每年冲着“斗茶赛”来的各地茶友、客商越来越多。每户茶农都“斗”出了经济效益,收入最多的达几百万元。余盛良叶成为天心村斗茶赛“蝶变”的见证人之一。

天心村的斗茶之风自古有之。据唐冯贽《记事珠》记载:“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这是现今学术界公认的斗茶起源说。以福建建安茶农为代表的世俗斗茶,目的是通过斗茶竞选出产贡茶的机会,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回报。在唐朝就已初具规模的斗茶之风,到了北宋得到更好的发扬。丁谓和蔡襄二人在担任福建转运使期间,将武夷山茶做成茶饼入贡,受到朝廷封赏。随着贡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官焙产量严重不足,为了选取好茶进贡,各任转运使就在民间将好茶放在一起斗,整个比斗过程就是现在的斗茶。“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这是北宋大文豪范仲淹在武夷茶区生活一段时间后所作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前四句。文中的武夷即是天心岩茶村所辖区域。苏轼的“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描述的是斗品充官茶的过程。“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蔡襄在《茶录》中也提到了斗茶赛事。

 

“按照这样算,我们民间斗茶赛都办了有八百多届了。以前斗茶赛都是生产队与生产队之间斗,政府参与举办第一届斗茶赛时,只收了100多个茶样,加之整个赛事评比都是由专家组关起门来评, 所以许多村民起初对斗茶赛持观望态度。”余盛良说,随着斗茶赛逐步完善,成为标准化赛事,村民在斗茶中可探讨、交流茶叶制作技艺,进而提高茶叶制作水平,参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每年的8月18日是天心村斗茶赛固定的举办日,也是天心村茶叶销售“黄金期”,比赛现场也成为千人品茗的盛会,“每一位到场喝茶的人都是评委。斗茶赛上,来自各地的茶友、游客都可以免费品茶,还能以群众评委的身份为参赛的茶样打分。”不少国内外采购商争相抢购茶王、金奖的茶叶。而在比赛中“一炮而红”的茶企,生产的茶叶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今年比赛共收了669个茶样,平均一户一茶。

“斗茶可以很好的展示一个地方茶叶优良品质、推广饮茶之风,而茶客们也可以在斗茶中品味各种茶品,畅享大自然的回甘。”看到村里一年一度的斗茶赛名气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组织者的余盛良倍感骄傲。

看底识别大红袍等茶的品质

九哥阅读(5)

从茶的品鉴来说,叶底占据着重要的部分。

浸泡后的茶叶底,会把茶叶“本来面目”直露出来,这时候去看它的叶底,就能了解它的身世与故事。如同在江湖之中观察一位侠客。他的身世、他的武艺、他的品德以及它的性格与传奇。

通过大红袍茶叶底,可以看出大红袍茶青的生长发育、采摘时间、生长旺盛与否、是否有痛虫害等,更能判断制茶技术工艺的优劣。

很多大红袍,许多人只注重大红袍的香气与汤色,实际上,从大红袍叶底可以知道它的身世、它的大半。

查看叶底的方法

评定叶底,靠的是眼鼻手、观嗅触。所谓一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叶底的老嫩、匀整、色泽和开展,同时还观察有无其他杂物掺入;第三还要通过手触判断叶底的软硬、厚薄、平突等,了解其品质与工艺。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大红袍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里,在家里,可以用简单的杯盖。把贴在杯壁的茶叶倾倒干净,如果用一般的盘子看叶底,则可加清水,让叶张漂在水中,更容易观察。

叶底的描述

如同一位医生,又如一位批评家对待一部小说,需要很深刻到位地作出评价,就需要慎重而认真地对待它所研究的对象。观察叶底,所用的描述包括了叶底的嫩度、叶底的色泽和均匀度。

如特级西湖龙井茶叶底从嫩度、色泽和均匀度三项可以描述为:芽叶细嫩成朵、匀齐、嫩绿明亮;五级西湖龙井茶叶底的描述是:尚嫩欠匀、稍有青张、绿稍深。

一看品种:从叶底见身份

从肤色可以见人种,从长相可以知国籍。一个人的身份常写在脸上,一种茶的身份常在叶底中知晓。

在市场中最常见的是铁观音是否拼配了其他品种的闽南乌龙。闽南乌龙的种类繁多。以铁观音最为价高质优,个别不良商家就会用其他品种的闽南乌龙以次充好。这个时候。不妨从茶的叶底来判定茶的身份。

毛蟹、本山、黄金桂、梅占等等,常被初学茶的人误以为是铁观音,其实从叶底上看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毛蟹的品种,其叶底可以明显见到叶面的白毫,叶张薄且软,容易捏成糊状。而香气很好的本山,叶薄梗细,称其梗为“竹节枝”。而正宗的铁观音叶片,除了特有的叶形叶脉形状外。一定是手触如绸缎面、轻捏不碎不糊,其光泽柔亮,叶片肥厚。

普洱茶以及湖南的黑茶,采用当地特有的大叶种茶。从叶底可以知道它的身份。曾经在普洱风行全国的大潮之中。有不良商家以次充好,在普洱茶当中加上绿茶。因为外地的绿茶是小叶种茶,细嫩而柔弱,仅仅喝到茶汤以为此款普洱柔和细腻,这时如果懂得查看叶底,一下子就可以见到它以次充好的真实面目。

二看品质:从叶底知为人

一个人的品德,可能从他的行为举止看得出来,而一个人的眼神,更容易透露他的心思与善恶。叶底就是茶的眼神。从叶底可以看出茶叶的品质。

审评叶底先看它的色泽及老嫩,最后看它的匀整性。芽尖愈多,表示茶叶嫩度愈高。叶质粗糙且硬又薄,则表示茶叶粗老及生长情况不良,色泽明亮调和且质地一致。表示制茶技艺较好。

手捏叶底,一般以弹性强为佳,表示茶青幼嫩,制造得宜,仓储良好。发酵完整自然。

从叶底中看叶片的完整性也可以了解茶叶的品质。比如在绿茶当中。等级越高的茶叶。其茶叶的完整性也越高。如果叶底显示碎片或欠完整,则茶叶的品质就会打折扣。

当前铁观音多流行轻发酵的工艺,因此常在制作过程中把红镶边去除,这样,茶叶看起来大多较碎。从这一点来看,轻发酵的铁观音不易从叶底的完整性来看待它的品质。同时。有些红茶采用滚切工艺,这一类茶就不是从完整性而是从叶片的厚薄、软硬或光泽明亮与否来看待它的品质。

有许多术语可以表达茶叶的品质。

细嫩:芽头较多,手按感觉如绵状。色泽明亮。这多是采蕊芽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早春嫩芽而成。

匀齐:叶底的大小、老嫩、色泽较为一致。叶张无碎断。

肥厚:芽头肥壮,叶质肥厚。

开张:叶面展开,叶质柔软。

欠匀:也叫不匀,原料老嫩、大小、色泽不一致,相差颇大。

粗老:叶面粗大。叶质硬黄,筋脉显露,以手按之薄硬有触手感。

焦斑:叶面有黑色或焦黄色的斑块,甚至夹杂有黑色焦叶。

暗张:叶底夹杂暗红色或死红色叶片。

三看焙火:从叶底察性格

如同一个人的性格一般,有温和的,有猛烈的,许多一直沿袭传统工艺的茶类,比如大红袍岩茶,其最后一道的焙火工序,可以从叶底轻易知晓。

焙火越高的大红袍,其叶片越显黑褐色;焙火越轻。则叶片褐红带绿。

炭化的大红袍,叶底已经无法展开。焦边的大红袍,从叶底可以轻易看出。有时候会喝到某种带着较浓“炭焙咖啡”味道的茶,观察叶底,发现有细碎的粉末状叶底,这可能在焙火过程中,落下的茶片高温焦化并掺杂在茶品当中,自然不是好的茶叶了。

早期铁观音也有焙火的工艺,现在市场上比较流行的轻焙火铁观音,也叫韵香型铁观音,其叶片更偏淡黄,这是经过100摄氏度高温轻焙火的原因。

四看工艺:从叶底观修养

有一些铁观音,为了追求其香气,用的是拖酸或者削青的工艺,从叶底就可以看出茶叶特别绿,可知用的是轻发酵的工艺。并不似传统铁观音那样有明显的三红七绿特征。

更可以通过叶底鉴别一道普洱是熟茶还是生茶,是老茶或者新茶。

以手捻动叶底,生茶坚韧且富有弹性,即便是二三十年的老茶,虽然有点炭化。可以双指捏成碎末,但仍不会稀烂如泥;而熟茶的茶底刚好相反。用手指轻轻捻动,即成泥糊状。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一款普洱是生茶抑或熟茶,或者知道是以熟茶加人生茶混拼而成的假老茶。

五看年份:从叶底明生命

人的年龄可以从皱纹得知。茶的岁数可以在叶底里知晓。

对于绿茶类来说,过了一年,叶底明显就会氧化发黄。在茶叶市场当中,有一些越来越追求年份的茶叶,越陈越贵。这个时候,更需要从叶底去了解它真实的一面。

一些特别的老茶,虽然有些年份,却依然有着柔软的叶底。

有一些二三十年的焙火大红袍,在浸泡之后观察叶底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是因为保存环境良好且焙火次数少的原因。

有很多陈茶。在多次焙火之后,已经略有焦化,从叶底就可以轻易看得出来。这就可惜了一道老茶。其生命的活力如同风中残烛一般。

如果是年份久远的熟普。一般可以从它的叶底里见到经岁月弥久而显示黏结且柔软的表征,就像快溶化的茶膏一般,在瞬间。明白了它的一生。

看叶底能看出多少信息?高手们来说说经验,谢谢!

不懂。等待高手来赐教。

2015-2-17 15:06

清河猷熹

恩,请教高手,常看到有人通过叶底,能说出大概产地,年代品种啥的,不知道是通过哪些判断出来的,通过看叶底能判断出茶泡的好坏吗?高人们不要躲起来 请教了,谢谢~

2015-2-17 15:59

天水茶

端个凳子来学习

2015-2-17 22:53

武夷岩茶茶痴

等着高手来解答,个人感觉是足火茶,像肉桂,嘿嘿,猜的

2015-2-17 23:21

海螺

偶来请教——-是否有点焙过火?

2015-2-17 23:40

snidt

我也不是太搞的清,叶底什么程度叫焙过火了呢?好象一般足火茶的叶底都是展不开的啊,焙过火的好象是黑糊糊的

2015-2-19 14:30

天水茶

过火的好像是没有弹性,无法展开

2015-2-19 17:51

海螺

岩茶焙火程度和透度是可以从叶底看的。另外,铁观音也可以从叶底看出大致品质。
至于说看叶底能看出产地和年代,我觉得有吹嘘之嫌疑!当然,如果我看叶底猜出是岩茶,那我会说产地是武夷山

2015-2-19 18:10

竹影

老实说,我什么也看不出来~

2015-2-19 21:02

岩瘾

叶底好象是老枞水仙

2015-2-29 14:57

天水茶

啥没看出来。

2015-2-29 23:30

听涛

是红袍不??

2015-2-29 23:43

地球超人

从叶底能判断:1、火功程度。主要看叶底的色泽和状态,色鲜绿而舒展为轻火新茶,色暗绿而舒展为中底火陈茶,色暗绿而不展,叶面起小疙瘩(称为蛤蟆皮)为足火茶。完全不展色黑似碳化则为高火、过火茶。2、做青程度。叶底舒展的中低火功茶才可以参考判断。3、品种。比较有特征的茶树品种可以从叶底中看出。这项技术要求对茶树品种非常了解。
其他方面的判断只能靠推理分析和猜测了。

2015-3-1 00:10

侯总

又跟侯总学习了.

2015-3-1 00:51

大哥

哦。。。学习。。。学习。。。

2015-3-1 09:37

清河猷熹

学习了。呵呵

2015-3-2 00:01

听涛

搂主的叶底还要特写一些,才看得更明了.大约的情况大家应该都看得出了.

2015-3-2 02:04

侯总

恩,好的,下次一定拍清楚的
谢谢侯总!

2015-3-2 19:07

天水茶

讨教来了

2015-3-3 03:08

PASS

2015-3-24 03:00

送鱼

看来我今天喝的肉桂是足火的。

2015-3-30 14:39

有闲

进入此论坛,还真来对了.

2015-4-2 12:08

茶乐轩

看来,进入此论坛还真来对了.

2015-4-2 12:09

茶乐轩

欢迎茶乐轩来到南苑岩茶论坛!
有关于岩茶的疑问可以查看有关的帖子或开帖提出。

2015-4-5 01:04

侯总

学习了

2015-4-6 00:01

含玉养心

学习!

2015-4-7 22:43

黄先生

个人感觉图片太模糊不知是什么品种的!觉得象拼配过的!发酵过重的死叶太多了!应该是焙火较轻的商品茶!

2015-4-21 23:13

fenzhongxue

看来我手里那款大红袍是高火\过火茶.不过还有疑问,请问:高火或过火好象滋味不错啊,而且杯底的焦香很好闻.该怎么评价这种高火岩茶?

2015-4-22 10:24

烟雨漓江

不太清楚楼上的茶的具体情况,要是有叶底照片会好些.

我说说市场上有些茶的情况.
也有商家把一些底子不太好的茶焙很高的火,前几水喝起来茶汤感觉很醇,特别是沸水即入即出式冲泡,甚至还能感到焦香中带着一丝甜,也很滑口,初喝者只要不排斥焦香,都会觉得口感不错.这种茶火功香很重,花果香很弱,甚至没有。这样的茶不耐泡,3水之后茶汤变薄,汤色落差很大,回味不强。

2015-4-22 13:57

竹影

照片是模糊,不过是足火老枞水仙(不是南苑的),虽不是极品,等级也不低 毕竟光看图说话还是太难了
 

2015-4-22 14:13

天水茶

等待赐教。

2015-4-22 15:51

岩芯

喜欢足火老枞水仙!

2015-4-22 16:28

黄先生

看叶底的确能看出不少的东西,专业的审评是很重视叶底的(不仅仅只有岩茶哦),侯总说的已经很专业了,俺在这里额外补充几点个人看叶底的心得:1、判断茶青采摘方式,机采茶有明显而整齐的切口,手采茶则无;2、判断茶青的老嫩程度,完整的叶底能看出是不是采摘的发育完熟的新叶;3、初步判断采摘日期,根据对茶叶品种的深入认识,可以依据茶叶在不同时期生长规律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初步界定大致的采摘日期(这个要有高功力);4、揉捻的工艺,这个好理解,主要是观察叶片的完整性;5、有否精拣;6、包装方式是否得当等。
 

2015-6-20 11:03

兰衣

打字原来这么累,不知道斑竹给不给俺加米?

2015-6-20 11:08

兰衣

原来是足火老从水仙,我是看不出什么来…
初步判断采摘日期,根据对茶叶品种的深入认识,可以依据茶叶在不同时期生长规律的细微变化,并以此初步界定大致的采摘日期(这个要有高功力)这个确实要有植物生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相当的经验才好判断吧…

2015-12-16 17:38

言茶

学习。。。。

2015-9-15 14:17

巴比葫芦

喜欢蛤蟆皮的!

2015-9-16 00:56

wml

从叶底里看茶的一生

2015-9-16 08:53

四方

叶底可以看到茶的归宿

2015-9-16 12:12

竹影

跟着学习了

2015-9-16 16:55

小妖

学习,学习,再学习。知识永远学不完。

2015-9-27 11:36

lk9.99

侯总的分析,真的是受教了。实在感谢!

2015-12-15 18:01

DHPAO

色暗绿而不展,叶面起小疙瘩(称为蛤蟆皮)为足火茶。是陈茶吗????

2015-7-22 15:10

信誉岩茶

足火一般都是成茶了吧 刚出的新茶好像很少去直接做足火的

2015-6-15 15:56

binyao120

跟刘老师学习了,见识了。

2015-8-24 16:45

大红袍导购

问题提得好?

2015-4-28 13:31

梧桐影

兰衣的补充很有启发。

2015-4-28 13:33

梧桐影

转帖:
茶叶叶底的色泽和软硬,可以反映出鲜叶原料的老嫩,叶底的色泽还与汤色有密切的关系,叶底色泽鲜亮与浑暗,往往和汤色的明亮与浑浊是一致的。茶叶叶底柔软者说明所用原料鲜叶比较细嫩,粗老的鲜叶制成的茶,其叶底也比较粗硬。

鉴别叶底的软硬、薄厚和老嫩程度时,除用日光观察外,还可借助于手指按压、牙齿咬嚼等方式。

良质绿茶——以翠绿而明亮的细嫩鲜叶为佳,在叶底背面有白色毫毛。

次质绿茶——以粗老,灰黄,破碎者为次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若绿茶条青不及时或不彻底,还会出现红叶或红梗。

良质红茶——以红艳明亮为上品。

次质红茶——以粗老,色泽花青者为次。

良质花茶——以绿色均匀稍带黄且明亮者为上品。

次质花茶——以色泽褐暗,杂而不匀的为次品。

良质乌龙茶——其叶底应是绿叶镶红边,即叶脉和叶缘部分为红色,其余部分为绿色。因此以叶边带红而明亮者为上品。

次质乌龙茶——叶底色暗发乌者为次品。

2015-4-28 13:36

梧桐影

茶叶评审之评叶底
审评叶底主要靠视觉和触觉来判别,根据叶底的老嫩情况、均乞程度、色泽好次、整碎程度和开展与否等来评定优次,同时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掺杂。评叶底是将杯中冲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放入审评杯盖的反面,也有放入白色搪瓷漂盘里,倒时要注意把细碎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用叶底盘或杯盖的先将叶张拌乞、铺开、揿平,观察其嫩度、匀度和色泽的优次。如感到不够明显时,可在盘里酌加茶汤揿平,再将茶汁徐徐倒出,使叶底平铺看或翻转看,或将叶底盘反扑倒在桌面上观察。用漂盘看则加清水漂叶,使叶张漂在水中观察分析。评叶底时,要充分发挥眼睛和手指的作用,手指按揿叶底的软硬、厚薄、平突、壮瘦等,用眼睛看芽头含量、叶张卷摊、光糙、色泽及均匀度等区别好坏。茶叶品质审评一般通过上述干茶外形和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五个项目的综合观察,才能正确评定品质优次和等级价格的高低。实践证明,每一项目的审评不能单独反映出整个品质,但茶叶各个品质项目又不是单独形成和孤立存在的,相互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综合审评结果时;每个审评项目之间,应作仔细的比较参证,然后再下结论。对于不相上下或有疑难的茶洋,有时应冲泡双杯审评,取得正确评比结果。总之,评茶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和要求具体掌握,有的选择重点项目审评,有的则要全部审评。凡进行感官审评时都应严格按照评茶操作程序和规则.以取得正确的效果。

新闻来源:中国普洱茶网(http://www.puercn.com)

2015-4-28 13:39

梧桐影

三会铁罗汉——真汉子的味道

九哥阅读(5)

作为最早成名的武夷岩茶,铁罗汉一直以其刚烈浓郁的品性吸引着不少老茶客。笔者有幸在短时间内3次品饮到难得一遇的铁罗汉,现在回想起3次邂逅真有点独特而奇妙。

壹会铁罗汉

时间:午后,燥热

地点:老伍私人茶室

茶品:慧宛铁罗汉

茶器:白瓷盖碗,精巧的无色透明玻璃隔热杯

老伍的爱妻是地道的武夷山人,从小饮茶。岩茶,已经是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夫随妇唱”的老伍也因此与茶结缘。常常借着看望老丈人的名义,流连于各个山峰之间。追寻着岩茶的踪迹。

烧水的时间里,老伍介绍起了铁罗汉。无性系的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茶树。早在宋代就闻其名,盛于清代。因其药性曾名声大噪于东南亚一代。现如今产量较少,都收在一些独好岩茶的茶人手中,流通甚少。

品鉴:干荼条索狭长,外形紧结;色泽绿褐;香气浓厚。

汤色清澈艳丽,呈橙黄色,火焙后带花香。

滋味微涩,带浓厚甘鲜并持久,岩韵显。

叶底肥厚软亮,带朱红边。

几道过后,口腔尽是铁罗汉浓郁霸道的香味。老伍亦在旁边细细介绍,铁罗汉和肉桂一般同属“霸气”的茶,但与肉桂略带辛辣的滋味不同。铁罗汉的滋味醇厚柔滑。本款茶属“台地茶”滋味略薄,但香气高扬持久,茶性稳定。

还在细细回味铁罗汉的滋味,伍嫂笑言道。过几天回娘家带些“老罗汉”让我们再过过瘾。 初会铁罗汉,铁汉真情,霸中藏柔。

贰会铁罗汉

时间:傍晚,雨后微热

地点:老伍家阳台

荼品:3年陈牛栏坑铁罗汉

茶器:白瓷盖碗,精巧的无色透明玻璃隔热杯

章用过伍嫂的清粥小菜,就有点迫不及待地催老伍泡茶。伍嫂笨荚道:“刚刚吃过鱼,你现在喝不出味道的。等下雨停了,在阳台就着月亮泡茶,不是更有味道?”原来深谙茶道的高人其实一直隐而不露。

品鉴:干茶深绿褐油润带宝色。条索粗壮紧结,乍看似水仙。

汤色艳丽,呈深橙黄色,香气焙火味与花香混合。

滋味醇厚顺滑,浓厚甘鲜并持久,岩韵明显,回甘鲜爽且快。

叶底软亮匀齐,红边带朱砂色。

雨后的空气湿润带一点点热,月牙弯弯地挂在夜空。这样的情景里体会一泡茶,或许真有点茶不醉人人自醉的感叹。铁罗汉盛产期在4月中下旬。5月初开始采摘,属于重滋味的茶。茶水较厚,所以在摇青后期,要比其他茶略重。

二会罗汉,沉稳厚实。默默不得语。

叁会铁罗汉

时间:下午,阴天

地点:友人茶居

茶品:3年陈馒头峰铁罗汉

茶器:清水泥紫砂壶,精巧白瓷斗笠杯

两会铁罗汉,个中滋味还在心里转圜,又遇到了另一个好岩茶的茶友。好茶共分享,有茶就开斗几乎成了这一圈茶友的品茶习惯。听闻我对老伍的“铁罗汉”赞不绝口,不服气的他也请出自己的体己私藏。这真便宜了我这“蹭茶小鬼”。

品鉴:干茶乌褐油润透亮,条索粗壮紧结,略有点不完整。

汤色清亮透彻微带毫,呈深橙黄色,香气焙火味退却后带花果香。

滋味醇厚顺滑,香高而持久,岩韵明显,回味甘爽且快。杯底有余香。

叶底软亮肥厚,呈长椭圆型。

看着我略有陶醉其中的样子,老友也不禁得意地介绍起自己私藏的茶样来。因为是传统手工制茶,采摘和制作都由手工制作,叶底略欠完整。铁罗汉原产内鬼洞,竹窠也有与此齐名的树。树种芽叶生育力较强,叶质较厚脆,持嫩性较强,扦插繁殖力强,成活率高,是优良的岩茶茶树品种。

三会铁罗汉,张扬的爆发,真汉子的味道。

链接:武夷岩茶始于明末,盛于清代19世纪中后期,它的“岩骨花香”之岩韵蜚声中外,饮誉四海。岩茶之所以为世人所称道,主要是由于岩茶具有高贵的品质。而岩茶的优异品质,必须具备三大条件:一是优越的自然生长环境;二是优良的茶树品种;三是优化独特的制作工艺。三大条件中,品种是影响品质的首要因素。名茶来自名种,没有优异的名丛,就难得香味双绝的岩茶。

影响大红袍品质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九哥阅读(5)

影响大红袍品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武夷大红袍的品质因受品种、茶园环境、栽培管理、气候、采摘标准、采制天气、初制工艺、精制焙火、包装储藏、运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微观角度来说(或人的感官灵敏度足够的话):绝对没有品质一样的两批次茶,甚至同一批茶在不同的时间、不同地点冲泡时,因受环境、空气、泡茶用水、冲泡法等因素的影响,品质表现也不一样。所以大红袍品质的差距巨大(大红袍的价位也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差距上百倍),用三、四个级别来划分品质,就导致同一级别的茶也有较宽的品质范围。用手工艺品来形容武夷大红袍,我觉得最贴切不过。同是大红袍或特级肉桂、特级水仙也有一定的品质范围,好坏用价格来衡量也会相差几倍。这就是为什么特级水仙和老丛水仙以及水仙王等都达国标特级以上,但品质和价位却相差很大的原因。

再者因品茶者的个人功底、爱好、敏感度、身体状况等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对同一号武夷大红袍作出不同的点评也是正常的。品茶的感受本来就是主观的,会对口味,即使价位不高,他也觉得是好茶;不对口味的,即使再贵,他也觉得一般,这就是大红袍品质的主观性。

影响大红袍品质的客观因素分析

武夷大红袍之所以成为古今名茶而驰名于世,证明她的品质特征,即“岩骨花香”是其他茶类所不具备的。具体表现应该是:“味厚而活,香浓而久”,滋味醇厚是指茶汤不论浓淡都有厚感和骨感。不苦不涩、味顺是不能称为纯的,厚而回甘快,不留余苦余涩,方能称为“醇”和“活”。“香浓而久”是指大红袍的香气虽不高飘,但香气饱满且保留长久,是以有”冷香“之说。再者大红袍的风格特征最丰富,有品种特征、山场特征、树龄特征、加工特征、焙火特征、香型特征等等等等,没有人能全部掌握和鉴别的出这些特征,这也是大红袍的魅力之一。只有“岩骨花香”之特征表现的越明显,茶就越好。所以好茶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个人的喜好而改变。

而茶友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哪里有好茶?哪个厂家的茶最好?其实武夷山每个茶厂(包括茶农)都有好茶,但谁都不能保证谁的茶最好。要比较只能是相对而言,都是好茶相比谁的更好,哪个厂家的好茶更多,总体品质更高。再就是谁的茶性价比更高(如一百元的茶是不能和三、五百元的茶对比的)。这才是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对,我现在最关心就是性价比

2015-4-17 13:04

我喝铁观音

 

对,好茶是客观的!!但对于个人而言也许更看重对口!!!!

 

2015-4-17 18:42

乌龙鱼

 

用合理的价钱买到超值的好茶才是茶友最关心的

 

2015-4-23 17:48

zippo

明白了.好茶就是好茶,不会因某些人的原因而成为不好的茶.当好茶成为不好的茶时,那就某些人的主观因素造成的.

2015-4-24 14:39

圆真

 

其实,每个人都在努力认识茶叶品质的客观表现,所以都在努力学习有关的茶叶知识、掌握正确的鉴别方法、提高自己的评茶水平。(生怕别人说自己不会看茶、不会品茶)

说明大部份喝茶的人还是追求茶叶品质的客观性的,只是恨自己的评茶水平不够高而已。

 

2015-9-11 23:18

只爱正岩

学知识

2015-10-27 22:05

snidt

学习。

2015-7-20 23:59

秋雨

以后喝岩茶注意体会“醇”和“活”。

2015-7-22 10:27

天水茶

请问侯总:岩茶回甘快点好还是慢点的好?

2015-7-22 19:21

兰衣

回甘快且持久绵长好!

2015-7-22 21:58

竹影

学习。
 

2015-7-23 01:53

清河猷熹

竹影忍不住了?既然您敢回答我之所问,那“晚甘侯”三字何解?别说前人错了,而您是对的。
 

2015-7-23 08:29

兰衣

学习了!

2015-8-29 21:27

zhyg1562

不苦不涩、味顺是不能称为纯的,厚而回甘快,不留余苦余涩,方能称为“醇”和“活”。

学习了

2015-9-2 15:08

茗远

岩茶应该是回甘的时间越长越好。晚甘侯可以解释为很长时间了还在回甘吧!

2015-10-22 20:56

铁板峰

好好学习,天天喝茶~

2015-10-23 01:48

大家都

好茶要回甘慢而且久!

2015-10-23 02:56

壶涂涂

答来答去有点晕!!

2015-11-23 14:22

竹茶

好资料,学习了。
“用合理的价钱买到超值的好茶才是茶友最关心的”这倒是句实话~_~

2015-12-5 12:25

言茶

认真学习了,还需多品,慢慢感受。

2015-1-12 18:49

waimoya

小痴提请坛主是不是要先定义一下
“好”是什么
什么是”好”

小痴另与兰衣说:”明天后天你最想谁,谁就是好!”

2015-3-31 21:31

青花茶痴

“其实武夷山每个茶厂(包括茶农)都有好茶,”我就是从茶农家买到茶厂去的

2015-4-9 05:33

淡茶味

我也是从茶农家买到茶厂去的

2015-6-27 19:39

飞鸟

学习来了

2015-6-28 14:22

HUHU123

有道理!学习了。

2015-11-10 22:39

真茗居

学习了;;;;;

2015-7-28 13:57

信誉岩茶

不断学习进步中。。。

2015-9-9 20:59

emule2k

一步一个脚印的学习。

2015-10-25 08:28

铭瑞轩

我喜欢侯总言简精辟的语言风格,不需要太多的语言,却能把困扰茶友的问题讲明白。受教了。

2015-11-13 14:36

513

好好学习!天天南苑

2015-4-15 21:41

逍遥郎

谢谢鬼哥!
兰衣的问题我之前没看到,不好意思了。
“晚甘侯”出自孙樵的《送茶与焦刑部书》中,“晚甘侯十五人,遣侍斋阁。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
据《中国茶经》上的描述,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说“饮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者”,说明唐代的茶已经有散茶、末茶、粗茶等,但仍以蒸青的团饼茶为主。而那个时期产于福建的叫腊面茶,是一种蒸青茶饼,和今天我们喝的武夷岩茶是不同的。晚甘侯十五人,在诗里指的是15块茶饼,作者用了拟人的手法。孙樵称茶为晚甘侯指出了该茶的回甘特性。这里晚甘侯的意思我认为是这样的,晚在这里是指之后的一个阶段,而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迟或者迟到的意思,甘比较好理解,那就是回甘、甜的意思。晚甘侯则是形容该茶在饮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都感到甘甜或者回甘。
这是我的理解,也不知道对否?

2015-6-8 16:30

竹影

此“晚”应是“持久”之意,与来的快慢无关;理解可参照“停车坐爱枫林晚”!

2015-6-10 09:59

嘉木一品

谢谢嘉木一品兄参与讨论

2015-6-11 08:29

竹影

这种探讨很有意思

2015-6-11 11:03

嘉木一品

一款相同的茶叶,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茶具和水温泡,口感可能就不一样。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哪款茶叶只要没掺假就好。

2015-8-24 16:54

大红袍导购

怎样分辨炭焙的武夷岩茶大红袍

九哥阅读(10)

炭焙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味道最醇厚,但是不少岩茶用的是电焙,那么如何分辨是否炭焙呢?可从以下三个方向来判断:

1、从茶干上来分辨:真正的炭焙茶,它的茶面是不会像上蜡一样油油亮亮的,它看起来有些灰灰雾雾的不太起眼,但内涵茶韵、喉韵、泡水、后劲十足。炭焙茶一般较黑,烘干机焙的茶一般黑度较差,而电焙颜色是褐色的。

2、从泡开的茶香上分辨:真正的炭焙茶当您泡开后,其茶香隐含一股深沉内敛的炭火香,感觉有些甘甘甜甜的,而非一般电焙的(巴火香)。

3、从茶汤中分辨:真正的炭焙茶开汤后不管是轻焙重焙,其汤色不论橙黄、橙红必定是明亮清澈的。且茶汤中所蕴含的炭香一定是从第一泡陪您到最后,是真正始终如一的。

岩茶的口感很好,水香也不错,但我总不喜欢火香味。不知何故,我喝的岩茶大多有火香味!

岩茶烘焙中不同火工的选择以及对茶叶品质的影

九哥阅读(11)

烘焙,在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中又称炖火,是用不同的热能长时间作用于烘焙对象,增强化学与物理反应,从而提升武夷岩茶品质的制茶工艺技术。

一、烘焙(炖火)之作用原理

烘焙(炖火)的作用原理是用不同热源产生的热量,对付焙茶进行长时间加热,以增加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所需的能量,促进内含物质进一步发生化学反应和物理反应,从而提升武夷岩茶的内在品质。

二、武夷茶烘焙(炖火)工艺技术的形成过程

研究认为,焙火工艺发端于北宋年间北苑贡茶制作技艺,早于武夷茶制作技艺的创新,这从北宋文人墨客的诗词中可以得到证据。研究还发现,武夷茶的烘焙工艺技术形成于明末清初,完善发展于清中期,这也可从明清涉茶的诗词文赋中得到证据。明末清初,涉茶的诗词文赋时常可见“焙”字镶嵌其中,比如,“先蒸后焰” “先炒后焙” “浓蒸缓焙”“烘焙不得法”“不精焙法”“学其焰法” “武夷焙法”等,说明明末清初,武夷山在制茶方法上已经采用烘焰工艺技术,而且运用这个工艺技术有个改进发展过程,先是“先素后焙”“浓蒸缓焰”,进而“先炒后焙”,在运用过程中曾出现“僧拙于焙”“烘焙不得法”“不精培法”的情况,熔出来的茶品质很差,“只供宫中浣濯距之需”。上述状况直至清初顺治七年至十年(1650-1653年)崇安县令殷应寅招黄山僧制松萝茶,引进松萝先妙后焙制法之后才有改变。武夷山茶叶制作先人在学习松萝先炒后熔制法的同时,也学其焙法,制作出的茶品质很好,与松萝茶堪并驾,时任浙江与福建按察使的周亮工,分得数两,甚珍重之。由此,武夷茶由“僧拙于焙”“烘焙不得法”“不精焙法”向实甲天下的“武夷焙法”转变。清末,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创始的时候,将“武夷培法”这个精湛工艺技术吸纳其中,成为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的岩茶烘焙(她火)技术正是传承于“武夷焙法”。

三、烘焙(炖火)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

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烘焙(炖火)对武夷岩茶优良品质的形成虽不起决定作用,但起重要的影响作用。研究认为,武夷岩茶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由做青工艺决定。青做得好,品质就好,反之,青做得不好,品质也就差。烘焙(炖火)只起修饰性的影响作用。生产实践还表明,没有做出基本品质特征的茶叶,即使烘焙炖火技术非常精到,也不可能熔出武夷岩茶的基本品质特征,焙出来的茶只能是“色乌汤红、焦焦味”的另类茶,而不是“橙黄清澈,香高味醇”的武夷岩茶。因此,对武夷岩茶来说,烘焙的作用对象是已经做出部分或基本做出品质特征的岩茶,烘焙所起的只是去杂、提香、浓味、增色、转味的修饰性影响作用。

所谓去杂,是将具有一定滋味特征,但茶水浑浊,含有较多杂质,滋味混杂,含有许多杂味(比如苦味、青味、酵味、涩味等不良杂味)的付焙茶,通过烘焙(炖火)将杂质杂味去除或转化,从而收到茶水清澈明亮、味道清纯爽口的效果。所谓提香,即将做青过程中已经形成一定香气成分,但因为能量不足香气没有完全发越,或为其他气味所掩盖,茶香没有充分显露出来的付焙茶,通过烘焙(炖火),加温受热,增加能量,将杂气驱除,促进香气完全发越,从而使岩茶正香得到充分显露,收到提香效果。所谓浓味,即将做青过程中已形成一定滋味,但味感淡薄的付焙茶,通过烘焙(炖火)醇厚茶汤浓度,从而使茶水滋味变得浓稠醇厚,收到浓味效果。所谓增色,即将做青过程中已形成谈黄水色,但欠橙黄明亮的付焙茶,通过烘焙(炖火)增进茶水色度,形成橙黄明亮的水色效果。所谓转味,即将做青过程中已形成一定滋味,但不适口的付焙茶,通过烘焙(炖火)转变滋味,使茶水变得甘爽可口、收到鲜美适口的转味效果。由上可见,烘焙(炖火)工艺技术运用得好,对武夷岩茶的品质可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产生很好的修饰效果,它能把武夷岩茶的品质提升一个至几个档次,成为提升武夷岩茶品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工艺技术。

四、烘焙(炖火)工艺技术的运用

1.先对付焙茶的品质特征做焙前研判

本文研究的付焙茶实际上是武夷岩茶的半成品毛茶或毛拣茶,品质千差万别,烘焙前必须先行研判其品质状况,然后根据研判结果,运用不同的火功,分别进行烘焙。如果开焙前不对付焙茶的品质特征加以研判,则会发生好茶差茶均用同一种火功进行烘焙的“一锅煮”状况,差茶达不到烘焙效果,好茶反而被烘焙成差茶甚至坏茶适得其反的效果。

焙前研判的基本手段是“开汤审评”,即在烘焙之前用湿评技术将付焙茶用沸水冲泡,先闻香气、次观水色、三尝滋味、四看叶底的次序进行感官审评,综合评判,从而判断出付熔茶的大致品质特征,将付培茶分成不具备基本品质特征、部分具备基本品质特征、完全具备基本品质特征等3种基本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烘焙炖火工艺进行烘焙。对于不具备基本品质特征的付培茶,采用烘干机进行高温烘焙,取老火香味。对于部分具备基本品质特征的付焙茶则采用烘干机烘焙与焙笼烘焙相结合的烘焙方式,取足火香或焦糖香味。对于完全具备基本品质特征的付焙茶,则采用烘笼、焙箱的炭焙或电培方式取花果香味。

2,不同烘焙(炖火)技术方式的具体运用

研究认为,烘焙(炖火)其实质是通过加热加大茶分子化学反应的能量,促进茶分子发生程度不同的化学反应,从而收到预期的化学反应结果。实践证明,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受热时间形成的积温,引发的化学反应结果是不一样的。重火烘焙的结果是“色乌汤红,焦焦味”,微火烘焙的结果是“清新爽口的鲜花香味”。烘焙工艺技术的运用就是将不同的温度和烘时组合成若干工艺组合,分别运用于不同品质特征的付焙茶上,使之对付焙茶的品质起修饰作用。

(1)重火烘焙(炖火)工艺技术的运用。所谓重火烘焙,就是在烘干机上用160- 170摄氏度的温度和8小时的烘焙时间,所形成的约8万摄氏度积温,烘焙不具备岩茶基本品质特征的缺陷茶,通过高温适度焦化,产生出老火香味,从而将没有岩茶香气、滋味特征的缺陷茶转变为具有老火香气、香味的另类茶。不过这种具有老火香气(味)的另类茶,由于高温的作用,外形变得乌黑,水色变成深红,气味夹杂着焦气,已不是正色正味的武夷岩茶,而是“色乌汤红,焦焦味”的武夷红茶了。

(2)足火烘焙(炖火)工艺技术的运用。所谓足火烘焙,就是在烘干机或焙笼上用140 ~ 150摄氏度的温度和6~8小时的烘焙时间,所形成的7万摄氏度积温,烘焙已做出部分品质特征的付焙茶,通过持续的中高温度和较长的受热时间,令付焙茶吃足热量,促进没有发生内质变化的部分发生内质变化,已经发生内质变化,但变化不足的部分深化内质变化,从而培出条索紧结,色泽油润,水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厚呈烘烤香味,具备基本品质特征的武夷岩茶。

(3)中火烘焙(炖火)工艺技术的运用。所谓中火烘焙(炖火), 就是在烘干机或焙笼、焙箱上。用120~ 130摄氏度的温度和6~8小时的烘焙时间,所形成的6万摄氏度积温,烘焙已经做出基本品质特征的付焙茶,这种付焙茶虽然已经具备基本品质特征,但仍存在某些缺点,杂味多、苦涩味重,味欠甘爽润活。烘焙的方法是用稍高的温度、较长的烘时,将苦味、涩味和其他杂味转化成甘甜爽口的焦糖香味。研究认为,这种味道由美拉德反应生成,是武夷岩茶特有的味道。

(4)轻火烘焙(炖火)工艺技术的运用。所谓轻火烘焙(炖火),就是在焙笼或焙箱上用110~ 120摄氏度的温度,6-9小时的烘焙时间,所形成的5.5万摄氏度积温,烘焙已经显露出一定香气、香味且完全具备武夷岩茶品质特征的付焙茶。研究认为,这种付焙茶虽然已经具备武夷岩茶色、香、味、形品质特征,但仍不很完美。味感青涩,欠润活,不爽口;香气混杂,欠纯净,不清醇。用轻火温祛除青气、涩味,提纯醇味,沉香凝韵,使味道变得清醇爽口、细腻润活、回甘韵显,从而使付焙茶的品质变得更加完美。许多茶王、金奖茶均出自这种火功。

(5)微火烘焙(炖火)工艺技术的运用。所谓微火烘焙(炖火)就是在焙笼或培箱上,用100~110摄氏度的温度, 6小时的烘焙时间所形成的约4万摄氏度积温烘焙已经做出清香或清花香特征,但青味浓重、味欠爽口的清香茶,通过微火烘焙去除青味,将清香转变为清新爽口芬芳馥郁的鲜花香味,饮后回甘韵显的花香型武夷岩茶。

大红袍烘焙炭焙加工工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烘焙炭焙加工工艺是武夷岩茶的独特工艺,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炭焙,听起来很先进的工艺,这么特别的加工方法让我们一起去了解看看。

 烘焙,在茶农制茶过程中的情形,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茶叶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进行干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菁臭味及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甘润。在焙火上,茶菁焙火的程度可分为轻火、中火、重火三类,一般通称轻火茶为生茶,中火茶为半生茶或半熟茶,重火茶为熟茶。所谓焙火程度系指在制作时烘焙的次数及时间的多寡与长短而言,消费者买茶后,若要改变茶汤味道,或要储藏,都至少要再焙一次火,也就是茶叶的后半段烘焙。

 目前,茶叶烘焙的方式有数种,如用焙茶机、电焙笼等,而炭焙是令人瞩目的烘焙技术。炭焙其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不仅耗时费力,又需专业性和经验,为一极不容易控制的茶叶烘焙方式,而且如操作失败,会使茶叶品质劣化,成品带烟焦味。然而,炭焙可得特殊风味的优点,并使茶叶得到较长久的贮藏,仍吸引着许多人趋之若鹜。 炭焙茶吸引无数爱茶客,主要原因在于特殊茶香及能储藏久,其茶香味有清香、熟果香、浓茶香味,放久一点会有早期蒸豆腐的豆香,更上一层会有人参味,那至少要三十年以上的历史。这些茶香的形成,都有赖于焙茶师的焙茶功夫。

 武夷岩茶炭焙茶与未炭焙茶其生理作用是不同的,当炭火再燃烧时会释放出负离子远红外线,而茶叶长时间在炭火的烘焙下,会吸收饱满的负离子远红外线。当您持恒品饮炭焙茶后,除能让一般微酸性体质改善外,也因负离子的作用,把体内致病正离子吸附而排出体外,让您在无形中产生了一层保护网使您的健康更出色,这也是一般未经长期炭火烘焙茶所无法比拟的。

1. 认识炭焙先了解烘焙

烘焙,在茶农制茶过程中的情形,是茶叶经过数次揉捻及热力烘焙后,茶叶外形逐渐紧结,水分也慢慢消散,随后进行干燥。其中利用焙火的火候改善茶叶的香气、滋味,去除菁臭味及减轻涩味,使茶汤芳香甘润。在焙火上,茶菁焙火的程度可分为轻火、中火、重火三类,一般通称轻火茶为生茶,中火茶为半生茶或半熟茶,重火茶为熟茶。所谓焙火程度系指在制作时烘焙的次数及时间的多寡与长短而言,消费者买茶后,若要改变茶汤味道,或要储藏,都至少要再焙一次火,也就是茶叶的后半段烘焙。

目前,茶叶烘焙的方式有数种,如用焙茶机、电焙笼等, 而炭焙是令人瞩目的烘焙技术。其操作过程包括起火、燃烧、覆灰、温度控制等,不仅耗时费力,又需专业性和经验,为一极不容易控制的茶叶烘焙方式,而且如操作失败,会使茶叶品质劣化,成品带烟焦味。然而,炭焙可得特殊风味的优点,并使茶叶得到较长久的贮藏,仍吸引着许多人趋之若鹜。

2. 焙茶师说炭焙奥秘

炭焙茶吸引无数爱茶客,主要原因在于特殊茶香及能储藏久,其茶香味有清香、熟果香、浓茶香味,放久一点会有早期蒸豆腐的豆香,更上一层会有人蔘味,那至少要三十年以上的历史。这些茶香的形成,都有赖于焙茶师的焙茶功夫。然而,烘焙需要注意什么事?坪林茶业博物馆馆长梁祥田认为,「识茶是烘焙前的重要步骤,在烘焙之前,必须对茶的整体结构有相当程度的判别与评定能力」,也就是说毛茶的选择很重要,如没有好材料,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九壶堂詹勋华则认为:「毛茶在选择上,最重要的是在萎凋时走水要走的快,烘焙的人对走水要很了解。」毛茶与焙茶的关系就像木材与油漆,涂得好会很漂亮,但如果木材里面烂掉,很快地还是可以看到缺点。茶叶品质差,要提升品质,方法即是烘焙。良友茗茶陈德良则认为买毛茶来烘焙,比较没有损耗茶叶,也比较好处理。

从炭焙技术上来说,每位焙茶师的做法不尽相同,此仅从焙茶数量、焙茶时间、焙茶技术作比较。

在焙茶数量上,曾任石门乡农会推广股股长十余年,现为八鼎炭焙茶研究中心负责人李兆杰表示,炭焙茶一焙大约六、七斤刚刚好,比较好控制。炭焙利用木炭燃烧产生热能,热能会像针一样有穿刺作用,有办法将茶叶焙入深层,渗透到叶茎里面,能将臭菁味挥发出来。九壶堂詹勋华则认为炭焙一般三、五斤,茶的变化会比较均匀。他形容炭焙是少量烘焙,量身定做;烘焙机则是数量大,整批生产。电焙没有办法像炭焙做到这样精准与变化多,因电焙是上下味道不一样,也许下面的茶可以了,但上面的还不行。

在焙茶时间上,李兆杰认为轻焙约四十五分至五十五分钟,中度焙火约九十分钟,重度焙火约二小时到三小时左右,而且重焙火要重复焙好几次,由于每人焙茶习惯不一样,焙茶时间可作为有心焙茶者参考。

在焙茶技术上,包种茶的香气如果走味,烘焙时需特别注意,要发挥清香,温度不能太高,温度高,茶香呈焦味,如果烘焙得法,茶汤宜采浅金黄色为主,相信包种茶的品质会更高。另外,炭焙茶叶时,为了弥补茶农在制茶过程的疏失,必须闻其味,观其茶色,在焙茶时予以调整。一般只以定时、定温烘焙,有时无法抓住茶的特色,李兆杰建议电焙机的使用,重要的是出风口,茶叶烘焙时出风口所出的杂味,最好再由入风口吸入,解决方法是将出风口以软管拉到窗外,口朝下,在焙茶时杂味、水分才有办法完全去除。而电焙笼焙茶方式他则建议将电焙笼底部垫高,(最好的方式是以三块砖于圆周平放),因电焙笼焙茶离地面太近,地面水分会直接被茶吸收,如以砖块垫高,水分能藉空隙往外排,竹笼外面以棉布包着,上面覆盖棉布,留约十五公分当出风口,在离电焙笼约二公尺处,放小电风扇,以微风旋转,杂味、臭菁味才能借着风的旋转予以挥发,而水分也会从电焙笼下空隙去除(但茶叶不需挖洞,以平放就可),这是焙茶必须注意的,如能掌握技术与技巧,就不难将茶中的苦涩味去除,转为香、醇、浓、韵特殊口味茶。

詹勋华则认为,炭焙的困难点是燃烧面上盖灰,热气上扬的辐射热,如遇到磁砖不会辐射,有些人焙不好茶,是因焙炉外贴磁砖,里面做铁板,这样木炭就发挥不了功效,所以他建议用传统的砖灶,砖灶用耐火砖更好。炭焙其它注意事项:

在炭焙次数上,詹勋华表示,可分好几次烘焙,一次烘焙像水彩,一次上彩,颜色晕开还有不足的地方,第二次上彩的时候,可针对第一次做修饰,所以焙茶经过数次,更能把茶性表现出来。在焙茶的思考上,如包种茶焙成一分熟,也可以把它焙成三分,因为同样的茶会有不同的质感与不同的变化,焙茶者应尽力去诠释它,犹如插花,也许花要三、四朵,但如一朵可成立,就一朵。同样的茶给予不同时段去焙,只要味觉是平衡的,就去发现它不一样的风貌。

其次,在炭焙燃料的选择上,目前大致分为:「有烟木炭」,如相思、越南进口木炭,起火后烟味浓,不适合焙茶;「龙眼木炭」无烟,是目前台湾最适合炭焙的材料;「荔枝、芒果树木炭」由于燃烧时有股特殊味道,比相思炭好;「安徽松炭」,无烟,有股特殊香味,但由于难求,成本高,所以仍以龙眼炭最适合最为炭焙的燃料。

其余,像焙茶时应注意茶叶的变化,炭焙茶完全*嗅觉,所以在焙茶时,要去翻茶,使茶叶制造过程中的发酵不足所产生的一股味道,再*炭焙调整去除掉,炭焙茶技术精的话,可 以把它转为另一种特殊的香味,这也是炭焙时值得注意的事。

购买炭焙茶须知:炭焙茶是焙茶的最高技术,茶汤口感风韵独特,令人一饮难忘,然而有些茶是不用烘焙的,像龙井、碧罗春、白毫乌龙绿茶、红茶、花茶等,如果烘焙,它的香味会流失掉,所以这类茶不用焙。一般会焙的茶叶是青茶类,如包种茶、冻顶乌龙茶、木栅铁观音等,这一类茶比较需要烘焙。提供几项选茶建议,作为购买炭焙茶时的参考。

在茶渣的辨识上:炭焙过的茶叶,泡过后,如果软软的代表炭焙技术佳。电焙茶叶渣会较没弹性,炭焙茶拿捏的好,茶渣有韧性,拉扯较不易断。

在汤色上:电焙的茶汤汤色较浑浊,炭焙茶汤上面会很亮丽,像一层茶油。  在味道上:电焙在冲泡时很香,喝时则淡而无味,炭焙茶在闻时不香,喝完口中会留有茶的香气,可以说电焙茶香气如昙花一现,炭焙茶如打太极拳,后劲连绵不绝。  在干燥度上:炭焙茶叶一搓碎掉,品质比较好,代表它里面没有含水分,若揉时不碎,代表里面含有水分。

至于炭焙茶何时喝比较好,良友茗茶陈德良表示,半生熟的炭焙茶整天喝也是会使人的胃受不了,一般是吃饱饭喝,喝的量不要多,也尽量不要吃蜜饯,会影响茶汤口感。又茶叶烘焙后,会有火味,所以茶买回后,放一两个礼拜以上最好,待火味消除,香气会转回,如不赶着喝,放个两三个礼拜,越好喝。他也建议买炭焙茶时,如不知如何买,可改问茶汤是什么颜色?或喝下时是喉咙甘甜,还是口中甘甜,就可以买到自己所想要的炭焙茶。

总之,从古至今,焙茶与制茶一样不容易,炭焙更需要技术,只要能抓住茶的特性,及了解茶叶制造过程中的缺失,予以补正、烘焙,相信如果是焙茶师,技术将日益精进;是爱茶人,将越有机会买到好茶,而且能拥有越陈越香的好茶。

大红袍的冲泡与品饮方法

九哥阅读(9)

好的茶叶需要正确的冲泡方法,才能使茶叶的香韵散发极致。大红袍,这种不必多言而众人皆知的高贵品种更需要讲求冲泡技巧,其通常有有壶泡法和杯泡法两种,人多时宜用壶泡,人少宜杯泡。浸泡时间,依照泡饮者的习惯和爱好,应适当调节茶量、水量、且清温度水冲泡和适宜品饮方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茶量:以容器(壶或盖杯)大小而定,一般为容器量的半数量。

水量:以茶量为准,一般一克茶叶20-25毫升水。

水温:应达初沸98摄氏度以上,特别是第一次冲泡。

浸泡时间:第一次以1分钟,第二次1。5分钟,第三次2分钟较适宜,优质武夷岩茶可以冲泡六次以上。

冲泡方法:应注意沸水高冲,到略高于容器面、刮去壶、杯表面泡沫、净盖后盖好分杯应低斟,可减少茶香飘逸。

品饮方法:品茶应先看水色是否清沏艳丽。橙黄或深橙黄色,水色是否三层分明,以表面有“金圈”者为优,再闻其香,香要清纯无杂气而幽香为佳,三品其味,徐徐入口领略水香是否一致。

二泡:应重点放在茶味上,茶味是否醇厚,有否有较低明显的苦涩味或杂味,茶汤虽吞下而口腔似有物留下,较原来有沉的感觉。

三泡:应重点放在韵字上下功夫,茶汤在口腔中是否有鲜爽感,有一种天然韵味,在喉头有润滑爽口之快感,还未想将茶汤吞下时有滑溜而下喉之感,武夷岩休十分讲究“岩骨”喉韵咀底,杯底香,(杯中水饮完后闻杯底香等)品茶是一种精神感应,高层次的文化享受。

这是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这个问题和很多朋友都讨论过,但是每个人对茶胆的解释都有自己的一套。我曾听过的茶胆有:
1)茶叶在壶或杯子形成圆状,如胆囊一样,所以称为茶胆。
2)冲泡手法不当,茶汤苦涩,如胆汁,故称茶胆。
3)泡工夫茶时茶叶的大,中,碎叶在壶里形成的结构,如果冲泡不当,茶叶的结构被冲破,造成茶汤苦涩,老茶客所说的冲破茶胆。

我比较支持第三的说法,在马来西亚潮州工夫茶客甚多。有幸请教一位老茶人(年纪不老,但家里三代做茶行),他泡的岩茶很浓厚,回甘强烈,茶碎放很多,但是一点也不涩,喝后回味无穷,请教原因才恍然大悟。原来最大关键是在于纳茶,茶纳得好,冲泡出来浓而不涩。先将茶碎,中叶,放入茶壶,分量大概壶的1/3或一半,摇动茶壶使茶叶之间的空间缩小,摇晃时壶嘴稍为向上,茶碎集中在壶的后半段,冲泡时不会诸塞茶壶。最后放入较大的叶片,再摇晃。这样便能使泡出来的茶汤浓厚而不苦涩。其二在于注水,注水时高冲,水流不可松散必须水流如柱,太急会使茶胆(纳茶时经营的茶叶结构)被冲破,导致苦涩;太慢的话冲力不足茶汤欠浓厚。注水的动作须一气呵成,不然茶胆被破坏的可能性会变高。简单的说,茶胆就是以泡茶的茶碎,在烘焙时茶芽,细叶容易折断,形成碎末,但这其貌不扬的茶碎才是差的精华,老茶人视之为宝物。茶胆处理得当,茶的精华会被充分的表现,处理不当则比得其反,茶汤苦涩难忍。所以在以前,茶胆与茶叶分开包装。烘焙茶叶后通常收集茶碎,包成小包装,顾客买茶时就会配搭茶胆一起出售。现在因不符合经济效益,和碎茶对新一代茶客不讨好,所以弃之不用,只有部分爱好者愿意维持这种传统做法。
听后,我惭愧万分,一向钟情于工夫茶艺,才发现对博大精深的潮州工夫茶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

欢迎指教,讨论。

先去做事,回头再聊

2015-11-28 06:33

竹影

同意清河的说法
俺听说的置茶顺序是,茶叶放在茶船中按大.中.碎叶分成三堆,然后放入壶中堆在靠壶嘴的地方(最好是独孔壶),然后放碎叶堆在中间,然后把中叶填入壶中,然后开泡……

2015-11-28 08:28

天水茶

都说茶胆是功夫茶的灵魂,是茶香气和韵味的凝聚。我也支持第三种说法

2015-11-28 08:36

盈盈一水

第一次听到,学习。

2015-11-28 08:47

东山岩

清河描述的大体是老式潮州工夫茶的传统壶式泡法。
这泡法俺倒是习惯和接受,但没必要因此而把碎茶抬高了地位,因为碎茶的价值并不高。不信?那请想想:有人在买茶时愿意出相同的价格不买整叶而独要箱底的碎茶?

2015-11-28 09:07

兰衣

当然没人会单独买箱底的茶碎,都说了大叶和茶碎参着卖。
没有市场价值也不代表它没有地位。

2015-11-28 10:13

清河猷熹

在我们潮汕,一般都认同第一种说法。第二种从未有人说过,应是讹传。至于第三种,其实说的重点是“冲破”,茶胆还是说冲泡形成的一个茶叶的一个结构,和第一种说法是一样的。其实茶胆不是说一定要大叶和碎叶互相掺和,即便全是条索细长的好叶,工夫茶也讲究泡成一个茶胆,这样会使茶叶均匀受热,茶汤醇厚。楼主所说的冲泡法,高冲是第一二冲所用的手法,茶胆形成之后,却切切不可当中高冲而下,那就真的是冲破茶胆,我们这里从小到大,教人冲茶,都是要在茶胆形成之后,沿杯避注水,如果是冲罐,则不能垂直高冲,否则茶胆中心被冲散,茶味便散了。

茶碎的说法却未曾听过,潮汕人出名勤俭,以前经济不好之时,茶碎不忍舍弃,会设法和好叶混在一起冲。至于茶碎较浓,难以泡好,倒是真的,如果说茶碎是精华,那我个人觉得就尚待商榷。纳茶法来说应该每一本工夫茶教科书都会这样教导吧,茶碎放下,主要还是在于不让它随茶汤流出,茶胆的作用,最主要的一个,还是在于让茶均匀出味,我理解如同一个太极球,温度水浸形成一个浑圆的流动空间,使茶叶逼出最好的汤水来。
 

2015-11-28 11:36

怒马

张新民兄是汕头研究饮食文化的佼佼者,他著有《茶胆》一文,颇多创见,虽然文中观点我不尽认同,但其思路让人激赏,特转来与各位茶友共享、讨论。

茶胆(上)

工夫茶作为乌龙茶的传统品饮方法,有着一套繁复的程式和技巧,其目的无非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将乌龙茶的精华浸泡出来。以入门手法“关公巡城”和“韩信点兵”来说,这样斟茶并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为了使各个茶杯中的茶汤能够同量同色同味,并且不残留茶汤在壶里免得引起涩味。在这一意义上说,工夫茶的程式,是对泡茶技巧的总结和形容。
茶胆是潮州工夫茶的真功夫,也可以说是一种不传之秘。茶胆很抽象,我们谈茶胆时还真不能拿出来大家一起观摩学习;但在泡茶实践中,茶胆又是一种确实存在的东西。比方说有人泡茶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将盖子往盖瓯里面的茶叶压一压;这时懂茶的人就会制止他,说这样会将茶胆弄破了。
茶胆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下面我们逐一加以考察。
首先是茶具。传统的工夫茶具以茶壶为主,茶壶又叫冲罐,以宜兴的紫砂壶为上。茶壶的款式可以多样,但大小应该适度,常见的有二人罐或三人罐,实际是加入茶叶之后能冲出二杯的就是二人罐,三杯的就是三人罐。茶叶泡开之后,会将壶撑满,这时就出现了茶胆。用冲罐泡茶,只要茶量合适,是很容易形成茶胆的。工夫茶“高冲低斟”技法中的高冲,就是要用较强的水力去冲击茶胆,使茶味易于穿透散发。
如果茶量太多,就会“胆大包壶”,整个冲罐会被茶叶撑紧撑满,出现水加不进汤出不来的情形。对此翁辉东在《潮州茶经——工夫茶》中是这样说的:“或因冲罐数冲之后,稍嫌味淡,即将余茶掏于瓯中再冲。”也就是将冲了一半的茶叶掏出来放进大一点的盖瓯冲泡。翁先生此文写于1957年。在那个时代,盖瓯被认为“口阔不能留其香”,只是以其出水快偶尔用来代替冲罐而已,远没有像今天这样大行其道。而且翁先生还特别告诫说这样做是客人多时“权宜为之,不视为常规也。”但这个例子却说明,茶胆只是茶叶泡开后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当茶胆太紧密的时候,是可以捅破甚至换壶后重新生出一个的。
盖瓯又叫盖碗,原本是“宦家贾客自斟之器”,现在已成为使用最普遍的工夫茶具了。与冲罐一样,盖瓯也分为二杯至多杯瓯的,所下茶量也须恰当。以一个标准的三杯瓯来说,每泡茶量如果太少,比如说少于10克,一般是很难形成茶胆的,即使每次斟减水量冲泡,这个茶胆也很不稳定,很容易就弄破了。正是茶量问题的提出,使我们将有关茶胆的讨论从定性引向了定量。
现在闽南产茶区有很多人来到潮汕做茶叶生意。闽南与潮汕虽然同属乌龙茶区,都嗜好工夫茶,但分野还是很明显的。在闽南工夫茶中,从来是没有茶胆这个概念的。在一个标准瓯中,安溪人最喜欢放的茶量是6到8克茶叶,大约冲上三几次之后茶叶就会乏色寡味而需换上新的。而潮汕人为了追求足味饱嘴,茶叶量经常要放到13到15克,茶叶泡开后有时胀得有如小山,甚至将瓯盖都撑离了瓯身。也因为如此,安溪人往往会说潮汕人简直不是在泡茶叶而是在吃茶饭呢!

2015-11-28 11:47

怒马

茶胆(下)
张新民著

关于投茶量,实际上存在着一个更专业的术语,就是茶水比例,即每1克茶用多少克水泡饮。在国内多数地方,泡饮绿茶或红茶的茶水比例是1比50至80;在福建或台湾乌龙茶区,泡饮工夫茶的茶水比例一般是1比20;而潮汕工夫茶的茶水比例通常高于1比10。比如一个容量110毫升的标准三杯盖瓯,如果加入13克茶叶,那么茶水比例大约是1比8。实际泡饮时随着茶叶的吸水膨胀和茶胆的出现,加水量会越来越少,如果以能冲斟出三杯共60毫升茶汤计算,则这个茶水比例甚至可能高于1比5。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在中国的饮茶史上,泡茶法只是明代之后才流行的饮茶方法。在此之前,煮茶法、煎茶法和点茶法都曾各擅胜场,独领风骚数百载。泡茶法又可分为置茶入杯,注水而饮的撮茶法和纳茶于壶,泡后斟出的壶泡法。但不论哪种泡茶法,都是将茶叶完全浸泡在开水里,让茶质快速均匀地渗透出来。这样的泡法,潮汕人称之为“大壶茶”。
工夫茶,假如抛开所谓茶道等形而上的东西不谈,可以理解为是乌龙茶的传统泡茶法,其特别之处在于通过特殊的器具和手法,使乌龙茶的品质特点得到充分发挥。而我们知道,乌龙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指茶香和茶韵。要让茶叶的香气和韵味得到充分发挥,最有效的方法则是泡出又浓又酽的工夫茶汤。
通过茶水比例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闽台工夫茶与潮汕工夫茶的投茶量是不同的。这样少的投茶量,在潮汕人看来是与大壶茶没什么差别的,既然茶叶都被完全浸泡在茶汤里面了,还谈什么工夫不工夫!这也是一个由量变而引起质变的哲学范例:闽台工夫茶因为所投茶量太少,未能达到形成茶胆的临界,从而与茶胆这种工夫茶的高级技艺失之交臂。因为缺少了茶胆这种功夫,闽台工夫茶所烹泡出来的茶汤始终带着一股潮汕人所称的“水气”,茶叶的品质特点未能得到最充分地体现,从而未能达到工夫茶的最高境界。
至此我们对茶胆的概念已经逐渐明晰起来:第一,茶胆形成于冲罐或盖瓯这种工夫茶具里面;第二,形成茶胆需要合适的茶叶量,初泡的茶水比例最好是1比8;第三,茶胆是茶叶泡开后的不均匀状态。正是这种不均匀状态,使乌龙茶的茶质能够受控制地缓慢渗透出来,形成工夫茶特有的绵长悠远、源源不绝的冲泡特点。
茶胆也可以说是工夫茶的灵魂,是一泡茶香气和韵味凝聚的所在。传统的潮州工夫茶从纳茶开始,就已经为茶胆做准备了。所以翁辉东在《潮州茶经》中写道:“倾茶于纸上,分别粗细,取其最粗者,填于罐底滴口处,次用细末,填塞中层,另以稍粗之叶,撒于上面。”及至其后的冲点、刮沫、洒茶各程式,均无不围绕生胆和护胆而做。比如注水,就不直接冲入壶心,而是先沿壶的边缘冲点。待到茶淡色浅,也可以用瓯盖往中间茶胆处压上几压再冲,但这时茶胆已破,精华全失,茶事也随之结束了。

2015-11-28 11:48

怒马

怒马茶友原来是潮汕的茶友。
请教一下,
-第一种说法的茶胆的形成与纳茶是否有直接的关系?
-是不是条索形如凤凰单丛比较容易形成茶胆?

顺便补充:高冲不一定会冲破茶胆,注水时先底冲,然后慢慢拉高,水流不急,就不会冲破。

2015-11-28 11:55

清河猷熹

碎茶精华说是忽悠人的 ,无论什么茶,都是以整叶为上品。
怎么感觉清河思考问题和说话的角度越来越像花竹子

2015-11-28 12:37

兰衣

学习

2015-11-28 12:59

善忆

学习!!

2015-11-28 13:14

竹茶

四碗发轻汗。。。

2015-11-28 13:45

清河猷熹

学习!

2015-11-28 13:50

清河猷熹

强烈赞同!
茶胆形成后,茶的析出变得均匀而易于控制,这是形成茶胆的主要目的。
茶胆的形成和投茶量,冲水技巧以及冲罐的形状都有关系。

2015-11-28 14:02

竹影

茶胆,学习一下!

2015-11-28 15:52

茶壶里的猫

谢谢怒马茶友的讲解,学习了。

2015-11-28 17:59

玉玲珑

同意怒马友的看法。

其实很简单,茶胆就是瓯罐围护大量茶叶所形成的形状,不管是否有茶碎,茶量超过临界点所形成的形状都可以称之为茶胆。

茶胆的内质是由茶叶构成的,茶碎其实是茶胆的内质之一。

头一二道高冲是让水流激荡,让茶叶舒展均匀,并在有如太极球的水流流向冲击下形成一定形状,自然组合成茶胆的外中内三部分。

在传统潮州工夫茶的纳茶过程中,碎茶置于中间是人为形成的茶胆结构,水流激荡之后就是自然而成的茶胆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潮州工夫茶的茶胆有着天人合一的寓意,这就是潮州工夫茶使人为之着迷而经久不衰的魅力。

2015-11-28 18:30

凝香千盏

用紫砂壶,特别是自己喝的时候。

2015-11-28 18:42

广州一盏红

特别是传统的岩茶,用紫砂壶冲泡,感觉还是很好的

2015-11-28 18:44

只爱正岩

学习,再学习。
发帖达到了抛砖引玉的效果。

2015-11-28 18:51

清河猷熹

很好,学习了

2015-11-28 21:55

缙云兰舍

茶胆形成与纳茶是有关系的,正如张新民君所述,其实整个工夫茶的程式,都是为形成这个茶胆服务的。
恰恰相反,单丛比岩茶更难形成茶胆。主要原因是单丛条索细长,注水后会舒展,难以纠结。最容易成茶胆的是铁观音。

2015-11-28 23:20

怒马

开始有一点概念了,谢谢怒兄分享。
我看很多人纳茶后都会拍击茶碗,然茶叶变实,大概也是让茶胆更容易形成。
曾听说用圆状的壶泡铁观音比较容易形成茶胆,开始有点不解,现在终于明白。
又学了一招!

2015-11-29 02:23

清河猷熹

个人觉得,泡茶技巧在于使茶叶的有效成分均匀析出,每出一水和上一水要承接,不可落差太大。只要操作得当,碎茶一样可以做到,倒不必一定要形成‘茶胆’。

2015-11-29 06:55

竹影

有竹锅这几句就够了

2015-11-29 13:14

天水茶

竹锅?花竹子?竹子?竹影?

2015-11-29 14:53

清河猷熹

又想到,因为有茶胆说,所以不喜欢用仿古泡岩茶,冲水入壶的位置好象也有考究

2015-11-29 14:56

天水茶

茶胆形成主要是沸水在容器中自然生成的一个松散形的状态,却不可用碗盖压,拍击茶碗有让茶叶空间变紧的效果,可以放进更多茶叶,投茶量大,茶胆才会形成,却不是单纯是为了“茶叶变实”的缘故。
圆状壶和其他形状壶比是否更容易形成茶胆,我就觉得未必,我平时一般用盖碗冲泡,每一次都会做成胆,其实这跟形状关系不是很大。

2015-11-30 12:20

怒马

看了各位的讨论学习了,这次回家要请教一下老一辈的人看看。

2015-12-1 00:30

言茶

都是同一个人

2015-12-1 10:11

竹影

对了,花竹子说出的才是本质上的东西,赞一个 。个人认为其它的说法都属于形式上的追求,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2015-12-1 12:08

兰衣

都是同一棵竹

2015-12-1 12:08

兰衣

2015-12-1 13:46

snidt

我有不同意见
我是觉得茶胆是一个冲泡的技巧,这个技巧会使茶叶相对发挥出最佳的味道,并非只是形式上的追求。这就有如以前点茶法和现在工夫茶法的区别一样,泡法可以发挥茶叶的最佳味道,而煮法要略逊。

至于说水的连接,也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考究工夫茶的发展史,就会知道,在以前没有如此快捷方便的煮水法之前,茶胆对一个好的茶汤来讲是多么重要,因为在等水开的过程中,茶叶慢慢凉了,茶胆便可以快速出汤而茶味依然,而如果没有茶胆,则需长时间浸泡,这对茶汤味道影响必然很大。

2015-12-1 15:05

怒马

我还以为茶胆是中间那部分
岂不是茶叶塞的多就是茶胆?

2015-12-1 15:23

天水茶

原来如此。

2015-12-1 15:30

清河猷熹

看了怒马茶胆的图,发现茶叶间有很多空间,猜想就是为了水能渗透在茶胆里,在每一片茶叶表面流过,并让茶叶的溶出量更均匀。
茶叶塞太多会使茶叶之间没有让水流入的空间,茶叶溶出不均匀。
所以又回到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纳茶和投茶量。
不知道这样的理解对不对???

2015-12-1 15:42

清河猷熹

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如果大家意见一致,那还要论坛作甚?
首先,铁观音用盖碗冲泡是很容易形成所谓“茶胆”的,但哪位有令人信服和证据说明形成了“茶胆”的茶就更好?或者当代有权威的文字记载在哪里?若无,是为形而上学,不可取。
其次,相同条件下要保持冲泡过的茶叶温度,自然是紧密的无隙更有效—–接触空气的面小了,热量损失自然少了。从这个角度来说,用壶更胜一筹,仍然与茶胆无关。
第三,工夫茶也并非仅潮汕一家,还有在茶史上比例更重、地位更高的闽式功夫茶呢,他们怎么不追求“茶胆”一说?

2015-12-1 16:24

兰衣

同意,盖碗是敞口,相对容易形成茶胆”.

2015-12-1 16:51

竹影

首先纠正一个,不是用盖碗比 用冲罐容易形成茶胆,其实作为一个密闭空间,茶壶更容易形成茶胆。只不过盖碗可以像我的相片那样倒置出来看,而用壶的话,一直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为一旦倾倒茶叶,茶胆自然就破坏了。另外,是铁观音最容易形成茶胆,因为它的蜷曲条索遇水化开,很轻易会纠结,比单丛和岩茶更直观可以拿出来给大家看,如果我拿岩茶和单丛来泡,茶胆可以形成,但不能够倒置出来拍片演示。

对闽南工夫茶和潮汕工夫茶的区别,请参阅我所推荐的张新民君文章,在这里我就不再罗嗦。特别强调一点,张君文中指出,茶胆为何只在潮式工夫茶中流传,这个整个程式都是有关系的。至于说你要的证据和所谓的“权威”文字,我想,不一定要等到什么专家来出手,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个机会我们这些茶客,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品感一同创造。

做茶胆是潮汕工夫茶一种非常基本的技巧,并不神秘,也不高深,它只是人们在长期泡茶中总结出来的一种经验,就我个人而言 ,我已习惯,并且认为这样泡法茶会更好喝,大家其实也可以去试试,试得多了,自然就会有自己的感受。

2015-12-2 09:50

怒马

学习

2015-12-2 10:29

ccf-tnt

很好的讨论! 学习

2015-12-2 11:12

柒柒茶

“如果茶量太多,就会“胆大包壶”,整个冲罐会被茶叶撑紧撑满,出现水加不进汤出不来的情形。”–张君文章中有很详尽的描述,可再细读。

2015-12-2 12:11

怒马

看优秀文章,吸收精华,对自己是一种学习。

对优秀文章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立论,也是一种学习。

我的学习方式是这样的:对于茶胆的概念,先从胆字辨析。

《说文》注:胆,连肝之府也。
华佗曰:“胆者,中清之府。。。主藏而不泻。
方慎安著《金针秘传》曰:胆者,中精之府。
三者均言,胆为府,即胆是储藏器物之地。

茶胆,顾名思义,就是贮藏茶之精华的府地。

可见,茶胆就是由茶叶条索、碎茶及茶物质构成的一个有形的整体空间。

所谓茶胆,说其有形,必成囊状方能蓄物,欲成囊状,茶量必要达到一个临界点。说其整体,显而易见,单纯的碎茶不能综合体现茶质。
 

2015-12-2 12:32

凝香千盏

好好学习,顶一个

2015-12-2 14:19

东山岩

学习学习

2015-12-3 23:04

岩石

学习学习再学习

2015-12-4 00:01

武夷岩茶茶痴

初学,受益非浅

2015-12-4 22:13

望月阁

明白了,谢谢。

2015-12-5 16:06

清河猷熹

我没证据,不过做了个试验,具体过程如下:
1、取单丛(比较敏感)茶置两盖碗满碗,当然是比较紧密点。
2、两碗同时各冲茶两泡,以形成胆。
3、其中一碗用盖将胆翻乱后,再同时冲第三泡。
4、喝
5、接着冲,接着喝。
6、继续冲,继续喝。
想知道结果是什么吗?自己试试就知道了。

2015-12-5 20:11

广州一盏红

撑着。。。

2015-12-5 21:37

清河猷熹

想知道结果,兄先赞助两泡单丛撒!

2015-12-5 21:44

竹影

明天试试,先准备一些点心,把卫生间的门提前打开,把电话放在身边,然后开泡

2015-12-5 22:00

东山岩

我也想知道。

2015-12-5 22:06

清河猷熹

总觉得用盖杯的盖子压一下茶就会压破‘茶胆’的说法有点夸张,所以很想知道红兄把‘茶胆’翻乱重新泡的结果

2015-12-5 22:19

竹影

更加夸张

2015-12-5 22:20

竹影

《茶胆》一文的一句“茶胆很抽象,我们谈茶胆时还真不能拿出来大家一起观摩学习;但在泡茶实践中,茶胆又是一种确实存在的东西。”我觉得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就有了不同的看法。

2015-12-5 22:50

东山岩

太深奥了

都不敢路过了

2015-12-5 23:34

snidt

刚才做了这个实验,按广兄的方法照样画了个葫芦。。。

材料:凤凰单丛,两个容量相等的小盖碗,茶海和茶杯。

1-按相等的投茶量,水温,浸泡时间冲泡,其间不断留意“茶胆”的发展。
2-第一至第三泡按8秒,10秒,15秒出汤,汤色大致上一致,口感没有很大差别。
3-第四泡将荷花盖碗里的“茶胆”翻了几下,然后用竹签插进杯低里再翻几下,然后冲泡。另一盖碗的茶叶保持原状。各浸泡20秒。
4-第五泡开始用盖子用力压杯里的茶叶才出汤。泡了8泡。

2015-12-6 00:08

清河猷熹

先想想要怎么写...

2015-12-6 00:38

清河猷熹

俺等了半个小时了。。

2015-12-6 00:40

东山岩

呵呵,可能破胆后的口感更刺激。

2015-12-6 00:43

凝香千盏

等结果等了一个晚上。。。

2015-12-6 09:13

东山岩

直冲茶心效果相当于破胆

猜想破胆后那水会很浓,但之后的一水落差会较大。如果每水都对着茶心冲,破不破胆区别应该不会太大。

2015-12-6 11:03

竹影

哈哈,我等清河兄写完再写,可以避免写错了被人拍砖的危险。

2015-12-6 12:46

广州一盏红

?清河兄跟我比耐心?

2015-12-6 19:37

广州一盏红

我的天!就为个‘破胆’,等到花儿也谢了

2015-12-6 20:45

竹影

先带好头盔,以免砖来时头破血流。

如63楼所描述,第3泡后加以翻弄使“茶胆”损坏。
观察到的是:
1-第4泡的荷花盖碗的茶汤明显比较混浊,另一则比较清澈。推断是经过翻弄茶叶表面受到损伤,茸毛或茶叶表面组织脱落造成,或是翻弄时已沉淀的物质上扬。
2-香气觉得没有分别。
3-口感方面觉得茶汤浓度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经翻弄的茶叶泡出来的茶有轻微的涩感,水质的柔度稍微有一点影响,不是特别留意的话可能分不出来。
 

2015-12-6 21:23

清河猷熹

泡了第四泡后,觉得两者差别实在不大,在翻弄茶叶,冲泡时用盖子压了几下。同样的用相同的水温和浸泡时间冲泡,这次找了依廷来试,结果是相同,茶胆没破损的茶水比较柔而已。如法泡到8水,结果还是一样。

2015-12-6 21:26

清河猷熹

结论:
如果真的不细心品这两泡茶,我猜很少人会觉得有差别的。所以对于茶胆的探索与研究,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好了。广兄清发表一下您的发现,然后对照一下,好让我学习。

带好头盔,穿好盔甲,小心撤退。。。

2015-12-6 21:31

清河猷熹

原来没有太大区别,看来我在68#楼猜的没错

2015-12-6 21:53

竹影

请问竹影叔,如果下水的冲力不强,缓缓的注水,是否也会冲破茶胆?
如果是的话,这个实验就白费了。。。
我的两泡单丛也。。。

2015-12-6 21:56

清河猷熹

请问清河兄, 注水方式是定点?沿杯沿环注?还是直冲杯心.?
谢谢

2015-12-6 21:59

snidt

从照片上的高度和入水的力度看,每次冲水都会冲刷茶团中部,内部结构已被冲淡,所以是否打散破胆,不会有太大区别。
个人倒是觉得泡茶的方式,应根据茶的特点做相应的调整,不可墨守成规。至于是否形成所谓的‘茶胆’并非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冲泡,使茶内物质能够均匀析出,尽量使泡茶过程得到控制。

2015-12-6 22:14

竹影

沿杯沿环注,差不多满时注中心,冲力很小,没有高冲。请指教。

2015-12-6 22:51

清河猷熹

谢谢。
我是想多学习一门新的知识而已,平时都用我泡茶的那套方法泡。

2015-12-6 22:53

清河猷熹

猷熹客气了!大家一起交流,我说的未必对!我们听听一盏红兄怎么说吧

2015-12-6 23:05

竹影

砖来了,防空!
我的结果:如清河兄所言,破胆后茶汤浑浊。两杯对比,破胆茶汤带涩、水中韵感消失。
继续冲泡,破胆那杯始终涩味不消,口感也较差。
今晚换用观音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2015-12-6 23:08

广州一盏红

学习!学习!
改天再试试。

2015-12-6 23:20

清河猷熹

楼上两位辛苦了,各加5分,以资鼓励

2015-12-6 23:31

竹影

再看了清河兄的照片,我俩下的茶量不同,估计是结果有差异的原因。
难得清河兄有此雅兴,有机会当共同探讨一下。
其实茶胆一说在广东早有定论,我们培训时小妹冲茶第一个要求就是不准拿盖去动碗里的茶。
茶胆的机制我也搞不清楚,个人的理解是由于茶胆的存在,胆外层的温度和胆中心的温度是不同的,同样,加水后外层浓度和胆心浓度也是不同,关公巡城时,出的水都是外层的,韩信点兵才是胆心的。换种讲法,茶道表演也不都是花架子,关键是拿捏的尺度。

2015-12-7 00:42

广州一盏红

学习,铁观音也可,明天有空拿铁观音试试。
单枞库存太少,有点舍不得

2015-12-7 01:18

东山岩

不好意思,替俺老版更正一下是各加5米,以资鼓励,不是加分。
还是物质奖励比精神奖励更重要

2015-12-7 01:23

东山岩

实践出真知啊…

2015-12-7 02:32

言茶

根据2位高人的方法自己尝试了一下,破胆的有苦涩味,很明显,没破胆的则无苦涩,可能我的舌头比较垃圾,错了别砸

2015-12-7 02:40

圆梦家园

谢谢东山兄更正,看来如今物质奖励更有吸引力

看了猷熹和一盏红兄的试验,忍不住自己也想试一下

2015-12-7 08:06

竹影

又骗了5个米。

2015-12-7 12:52

广州一盏红

今天上午用铁观音做了一下实验,每个盖碗十克茶,情况跟上面差不多,
破胆的茶汤浑浊,尤其是破胆那一泡,涩感明显一点,喝起来个人感觉顺滑的感觉明显差。。。

2015-12-8 09:52

东山岩

以后试试前三水定点,四五六环杯,七水破胆

2015-12-8 10:44

天水茶

大家都来做实验。

2015-12-8 11:15

凝香千盏

欢迎兄接着骗,给茶米俺不吝啬,反正是南苑的

单丛和观音都有人试了,我就试南苑去年的特水吧

2015-12-8 11:41

竹影

有没有逆向思维想过,茶胆弄破后,如何冲泡才减少涩感和茶汤的浑浊?

现在都在做破坏实验,开个新课题:破胆之后如何进行挽救?

2015-12-8 13:03

凝香千盏

你们实验吧,这实验俺是不做了,一上午喝这么两泡浓茶。。。。。。
竹版要做岩茶实验,建议找个人陪着喝。。。。。。

2015-12-8 13:14

东山岩

找谁呢?

2015-12-8 13:15

竹影

找赞助你茶的人,反正别找我

2015-12-8 13:19

东山岩

那就是我自己了

2015-12-8 14:11

竹影

天,杀鱼把鱼胆弄破了,再拿胶水粘回去?高难度哦。

2015-12-8 16:49

广州一盏红

86 鱼胆是补不回去了,但是可以用酒减轻残留的苦味儿啊。

如果好茶被弄破胆了,就设法把不快的口感尽量降低咯。

2015-12-8 16:54

凝香千盏

论坛上周流行词汇:破胆
建议换一个方法试试:不让你知道哪个所谓的“胆”破了,让你分辨看看,免得受心理暗示影响

2015-12-8 17:11

兰衣

吓着了吧,叫你不要看鬼片了。。

2015-12-8 22:14

我喝铁观音

最后也跑题了。。。

2015-12-9 09:26

东山岩

这是个好建议,省得先入为主,总想着‘胆’破了,不苦就涩,有心理暗示,影响结果的客观性

2015-12-9 12:16

竹影

请饮

2015-12-9 22:03

snidt

在这方面,俺和花竹子空前一致
事实上,用小容器,加大投茶量,很容易使舒展开的叶底抱成团的。俺认为就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噱头,没必要去追求

2015-12-10 16:50

兰衣

S兄难得上这样的茶,呵呵,俺对生茶从来兴趣浓厚

2015-12-10 16:51

兰衣

的确,的确!
花竹子和兰衣服能达成一致确实相当难得,为了这空前的一致,有必要泡杯好茶庆祝一下

噱头之说也赞同,用小容器,加大投茶量,叶底抱成团,只要不对着中心高冲,就可以使茶团内外有温差。另外,如果盖杯中的茶太满,冲泡时用盖子轻轻压一下,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2015-12-10 17:13

竹影

风向好像转了。。。

2015-12-10 20:01

清河猷熹

久分必合,合久必分。。。

2015-12-10 22:13

东山岩

我喜欢用盖沿着碗边整理溢出的茶条,这应该不算破胆吧,有一次我这样做,被个朋友大声棒喝,茶胆没破,却差点吓破我的胆。

2015-12-10 22:37

凝香千盏

你的这位朋友太胆小了。

2015-12-11 01:12

清河猷熹

所谓的胆,应该有他的说法,针对的是一种文化或者某一茶类,也许胆仅限于潮州工夫茶。就像日本的茶道,这么多环节,很多我们看来也是噱头。

竹子和兰衣说的是普遍性,也就是去表求实,赞同

本来不同的茶类就有不同的泡法的,不能不加区别的互通

2015-12-11 11:06

岩茶专家

领导说话是有水平!呱叽一个

2015-12-11 11:38

竹影

是啊。领导要与众不同一点。

2015-12-11 13:00

清河猷熹

茶胆本来就是只有在潮州工夫茶中才有的一个概念。推之到别的泡茶方式,因为投茶量和口感轻重的关系,是没有这么一个概念的。初初看了一下上面众友的回贴,有点头晕……呵呵

我再次强调,其实茶胆不神秘不高深,这只是潮州工夫茶程式的一种技巧,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基础操作。所以说噱头我是不认同的,这就好像外国人看中国人拿筷子一样,我们自己肯定不会认为我们在故意玩什么花活,但是外国人会像上面噱头说的茶友那样,认为用叉勺直接可以干的事,你们东方人拿两根木头在那里舞来舞去,实在是可有可无,可是亲爱的同胞,我们认同吗?

胆破了可以再做一个,民国年间翁辉东已经有文字记载,上面的同学似乎都不愿意花点时间看看前人的研究成果。

2015-12-11 13:54

怒马

只要是破了胆,知不知道哪杯都不会影响评价的,特别是在两杯对比时。

2015-12-11 15:17

广州一盏红

学习学习再学习~

2015-12-11 15:47

双刃剑

有学习了新东西

2015-12-16 13:04

茗远

欢迎东山兄给俺们讲三国,但愿不是山寨版的易教授

2015-12-17 11:46

兰衣

昨天回家试验了一把
8克水仙,100cc的小竹报春
不扰动,确实醇和些,味道足
不知道是否是心理作用

2015-12-17 14:08

茗远

俺讲的是山寨版的三国。。。

2015-12-17 22:20

东山岩

最好再讲讲三国版的山寨。

2015-12-17 22:42

广州一盏红

百谷虎
BaiGooHoo

2015-12-18 13:09

东山岩

个人倒是觉得泡茶的方式,应根据茶的特点做相应的调整,不可墨守成规。至于是否形成所谓的‘茶胆’并非十分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自己冲泡,使茶内物质能够均匀析出,尽量使泡茶过程得到控制。
我赞成。

2015-1-8 18:52

waimoya

找宝贝没找着,倒是把这老帖又看了一遍,有意思!

2015-11-17 22:33

竹影

你已与宝贝擦肩而过

2015-11-17 22:57

武夷岩茶茶痴

不枉一回~咱跟着竹版沾光

2015-11-17 23:43

HUHU123

宝贝啊宝贝,你在哪?

2015-11-18 07:01

竹影

开卷有益

2015-11-18 11:51

竹影

好文 受益匪浅 收藏一下 细细再读
实践是少不了的

2015-11-23 22:08

inspnovo

呵呵 学习了

2015-11-28 15:30

飞鸟

学习了。。。

2015-12-9 13:29

oceanbay

学习了。。。

2015-12-11 02:01

zanble

茶碎叶不是废物,但也绝对不能称其为精华。碎叶往往集中在箱底,这种茶泡出来苦涩味较重,特别是浓香型凤凰单枞更是如此。

所谓茶胆,应该具备传统的潮汕功夫茶泡法加上传统型的茶叶,这两者缺一不可。目前潮汕地区流行清香型铁观音,五泡之后基本无味,投茶量太多,对这种清香型铁观音来说,未必是好事,可能苦涩难忍而掩盖了茶叶本身的香气。如此追求茶胆,是本末倒置。对浓香型茶叶来说,或许茶胆有点意义。

我是地道的潮汕人,但我认为传统的潮汕功夫茶泡法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一向反对把茶叶复杂化,还是简单一点吧,既要讲究科学的冲泡方法,但也不要太过神化。太过刻意,品茶将成为一种心理负担。

2015-12-11 11:18

DHPAO

赞同!
泡好一泡茶叶,既没有传说中的复杂,也不似传说中那么简单.
如DHPAO所说,不必过于刻意,以至造成心理负担,返矢去了品茶的乐趣

2015-12-11 11:39

竹影

深受启发
反正我是看到没事用盖碗盖子搅来搅去的就头大
这么折腾
茶汤浑浊已是必然

2015-7-25 23:25

九头乌鸦

茶汤浑浊应该不是用盖碗盖子搅来搅去搅出来的吧 茶汤冷却后会有冷后浑的现象,一般好茶的茶汤都是很清澈的

2015-7-27 10:29

只爱正岩

我没用岩茶试过
但用普洱做过实验
其它条件相同时
低位定点吊水静置闷泡和高冲搅拌相比
正常出汤入玻璃公道观察
前者茶汤清澈
后者相对浑浊且水味易显
水味部分,感觉很微妙

有时发呆
觉得对茶要像对情人一样才好

2015-7-27 23:29

九头乌鸦

肉桂茶的特征注重“岩韵”

九哥阅读(8)

属于武夷岩茶三大茶种之一,是最具代表的岩茶种类,冲泡的时候有着明显的“岩韵”,许多茶客在鉴赏肉桂茶的时候,会将“岩韵”特征当成鉴别的参考最注意的因素。

 

武夷岩茶种类

武夷岩茶品种很多,品种特征各异,有的较为明显,有的差异甚微。因此区别品种是件不易之事,需要有过长期的观察、辩别、比较才能分别清楚。分辩的办法,主要是从茶树的枝、干、叶,成品茶的外形、香型,茶汤味道等方面进行。茶树枝叶等的差别还较易分出,香型上的差异更是靠嗅觉辩之,微乎、微乎!明人张源在《茶录》中说:香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表里各一,曰纯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兰香;雨前神具,曰真香;更有含香、漏香、浮香、问香,此皆不正之香。岩茶首重“岩韵”,讲究“香、清、甘、活”和“喉韵、嘴底、杯底香”等体味享受。

肉桂茶的特征

树高者达1.6米,冠1米,干粗3厘米。枝条向上伸展略扩张。枝叶颇密,叶厚而脆呈浓绿色,叶片光滑,叶缘内翻成瓦筒状,叶尖较纯,椭圆形。叶脉细而隐。萌芽力强。花甚多,花朵小。成品茶外形紧结,色泽青褐鲜润。香极高锐,有明显的桂皮香味,佳者带乳香,有诱人之感,香气久泡尤存。味鲜滑甘润,汤色橙黄清澈,叶底黄亮,红点鲜明,但不很耐泡。

岩韵明显

肉桂茶的滋味有特别的醇厚感、人说“水中有骨感”就这意思;饮后回甘快、余味长;喉韵明显;香气不论高低都持久浓厚、冷闻还幽香明显;茶叶耐泡、一般可泡7-10水以上;品质稳定(茶叶耐储藏)。一般的肉桂茶都可体现“香”,等而上之才体现“清”,再上之才表现出“甘”,最佳者才表现为“活”。后者都包含有前者的特征,有前者的特征就未必能体现后者的特征。所以真正好的武夷岩茶应该是以“活”为上。

 

松涛兄好久不见了
上来就是重磅炸弹

2015-12-2 11:19

武夷岩茶茶痴

理解中

2015-12-2 21:48

淡淡茶飘香

岩韵应该制武夷岩茶不同于其他品种茶叶的特殊味道.我个人的感受,武夷岩茶(足火茶)有一种石头被太阳晒过的味道,很明显.不知道对不对

2015-12-2 22:14

含玉养心

慢慢消化中。。。。。。。。

2015-12-3 00:07

yt贵宾

松涛整理的很好 谢谢!

2015-12-3 00:10

只爱正岩

喝岩茶也有一段时间了,但对”岩韵”还是琢磨不透,”岩骨花香”?花香好说,岩骨难以体会.有人说是烂石,青苔的味,但我不这样看,烂石,青苔我理解为枞味,他们不硬,应该不能称之为骨.
“香,清,干,活”略有感觉,但这也没有”骨”!
茶友们说的多种味道,我都略有感受,唯独对”骨”抓不住.
所以我估计,普通岩茶是很难体现出”骨感”的!
岩韵以””香,清,干,活”来论,应该更易于理解.

2015-12-3 17:05

竹影

好好学习一下

2015-12-3 18:10

盈盈一水

纠正一下兄所说的“香、清、甘、活”,岩茶应是“活、甘、清、香”。
烂石,青苔,和枞味不是一种味道,枞味是因茶树达到一定的树龄,而特有的一种味道,是茶树带来的,而不是生长环境带来的,比如说吴山地的老枞也有很明显的枞味,但它不是正岩产区,没有岩韵,除了枞味其它的滋味并不富郁。
硬并不是骨,骨表现得更多应是地蜮特征,从感观上,滋味应该是因内含物丰富而表现出的浓郁、富郁,和它的持久性会更多一些。著名乌龙茶审评专家陈郁榕老师常挂在嘴边的“清则幽远,锐则浓长”大家也可以好好去体会一下。

2015-12-4 01:18

松涛

总之”骨”是很难理解的,而且各人的体会可能也不尽相同,这人可能认为这是”骨”,那人可能认为那是”骨”,而他们的理解和体会不一定一样,因为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能定性和量化的标准,但他们可能都认为自己是对的!
枞味的是一种味道,准确的说他是滋味和香味的结合,香味占的比重大些(其实个人认为用香来形容枞味有点牵强,那应该不能算香,而且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的),枞味也不应该作为岩韵有无的判断标准之一.正如楼主所说”吴山地的老枞也有很明显的枞味,但它不是正岩产区,没有岩韵”.但枞味的有无除了跟树龄有关,跟环境也是有关系的,有些地方的茶树,树龄虽长,但却没有枞味.
“清则幽远,锐则浓长”是形容香气,而岩韵的表现是”岩骨花香”,只说了一半而已!
另外,我说”“香、清、甘、活”是引用梁章钜的说法”一曰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曰清,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之,则曰甘,清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己。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矣,然亦必瀹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 他把岩茶的风韵归纳为”香、清、甘、活”.后人对这四个字的排列做了一些调整,这才出现了“活、甘、清、香”.我认为原文则更加由浅入深,更加通俗易懂,也更加辩证.
 

2015-12-4 08:58

竹影

学习中,

2015-12-4 09:38

海螺

2015-1-5 00:54

送鱼

如此洋洋洒洒的“浅谈”,看来我连入门都还没啊…

2015-12-22 10:16

言茶

岩骨花香能不能标准化、数字化?这样学习起来就容易了。

2015-12-23 16:03

zzzyyy

这个比较偏向主观感受吧?估计标准化数字化比较难……

2015-12-23 16:47

天水茶

对于别人难,不过天秘出手,必然不难

2015-12-23 17:26

兰衣

什么是岩茶的骨感,至今还未能体会出

2015-12-23 18:17

善忆

对我来说是难上加难

2015-12-23 18:37

天水茶

俺理解 骨 就是有劲

2015-12-23 18:39

天水茶

“骨”从字面理解应该是刚性的,有硬度,我延伸理解是内容物丰富,厚重,给人很壮实,很有力道的口感。

2015-12-23 19:13

茗客

同意楼上意见,建议侯总长批准。

2015-12-23 19:33

广州一盏红

学习。。。。

2015-9-15 14:07

巴比葫芦

需要慢慢消化,收藏了

2015-9-16 17:18

小妖

看老帖,感岩韵 

2015-9-16 23:29

双刃剑

感受岩韵

2015-9-17 20:03

饮者

认真体会去

2015-9-17 23:59

茶荷

问题就在于第一点:“1.生长环境接近武夷山。”做不到。
大金湖-泰宁的丹霞地貌类似武夷山,可是种茶的环境还是有巨大的差异,其他条件都相同时都出不了“岩韵”。
所以“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

2015-5-23 23:52

只爱正岩

好山好水出名茶,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能在一个地方出名,成为名茶的,必有其独特性,岩韵,就是武夷岩茶中的独特性,自然离开了这个环境,就不会存在了,

2015-5-24 08:49

岩茶专家

我认为,从理论上讲,如果有一个和武夷山一样的环境来种植茶叶,应该会制作出和武夷岩茶一样的韵味。关键是没有这样的环境。
当然如果在其他优良的山场环境种植和制作茶叶,只要环境、管理、制作优良,茶叶会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韵味。

2015-5-24 10:48

竹影

说穿了岩韵就是山场味,武夷山“三坑两涧”茶山小环境应该还是有其特殊性。不同的正岩山场所产的茶岩韵相同吗?放大点说整个武夷山山脉类似“三坑两涧”的小环境应该还是找得到的。我很喜欢岩韵,可我不希望岩茶因为岩韵而~~~~~~!

2015-5-24 19:20

茗兰居

学习武夷岩茶的岩韵。

2015-6-3 08:20

五彩孔雀

学习。。。

2015-6-3 15:16

emule2k

正岩茶因其山场不同,岩韵也不尽相同。对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岩韵,还是自我领悟

2015-6-7 23:22

逍遥郎

解读武夷岩茶中的“回甘”“生津”与“清凉感”

九哥阅读(6)

原标题:武夷岩茶中的“回甘”、“生津”,你是不是误解了

清代品茶大师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曾把武夷岩茶的“岩韵”归纳总结为“香、清、甘、活”四个字。这个标签当是迄今为止也无人超越的经典。其中,“甘”便意指“回甘”。而“活”字比“甘”更上一层楼,“生津”亦是“活”的表现之一。

首先,两者在我们口腔中的反应现象不同。

其次,两者的反应原理不同。

归根结底,是因为茶叶中可以引起该反应的主要物质不同。

但两者都是用以评判岩茶品质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好山场的岩茶总是回甘迅猛,而且生津明显。

回甘是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所以,我们常常会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总是先感觉苦,再感觉甜呢?

1其实原因主要这么以下几点:

1、我们的口腔对苦味的敏感度比甜味高。

2、咖啡碱、儿茶素类这些在口腔中呈苦味的物质丰富,刺激感强;在水里的溶解度高,这样消失的感觉快;而可溶性糖、部分氨基酸这类原本溶解在茶汤中呈甜味的物质首先起着调和滋味、弱化苦味的作用,真正使得回甜的物质是那些残留在口腔中的部分继续水解的多糖、果胶类、茶色素等物质。

3、茶叶中其他的诸如多酚类物质对口腔刺激后,会分泌唾液,稀释了苦的感觉,而慢慢的往甜味发展。

2因此,主要参与了回甘这个过程的物质是:

一些呈苦味的物质:花青素、咖啡碱、多酚类等;

以及一些呈甜味的物质:水溶性糖、果胶、部分氨基酸、部分茶色素。

生津指的是两颊、舌面、舌底有唾液不断的分泌,使得口腔润滑、舒爽。

生津与回甘相比较,在岩茶品质中的重要性更上一层。

生津的主要原理是茶叶中丰富的带有刺激性的呈味物质先是很明显的刺激整个口腔,再不断的从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这三大主要的唾液腺分泌唾液。

能够影响生津的内含物质主要是多酚类、儿茶素类、黄酮类等物质使得口腔内两颊有收敛性;花青素、咖啡碱等物质主要刺激舌根;酸类物质刺激舌头后两侧等物质共同作用先先对整个口腔产生强烈的刺激。

接下来,口腔在接收了这个刺激信息以后开始指挥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大将领拼命的分泌唾液来反抗、削弱这种刺激。

至于分泌唾液的多少和持久度,就要看茶叶底子够硬不够硬了。

现实生活中,打战可是不好的。但是,此时,在口腔中的这场茶叶与唾液的持久战打的越久越好。

当然,在分泌唾液的同时,还不能完全表达生津的整个状况。

在我们生津的过程中还伴着回甜,这是因为“回甘”也在同步进行。

因此,我们才说,为什么会“生津”的茶比会“回甘”的茶更好的原因就在此啦!

生津造成最大的反应就是唾液分泌。那今天,小微按养生的角度再深扒一下“生津”说明岩茶好的另外一条道理(番外),其实就是分泌唾液的好处:

1、湿润口腔,保持舒适感。

2、唾液中的分泌型免疫蛋白A和溶菌酶,抗菌效果棒棒的,可以预防口腔疾病哦。

3、唾液中含有很多防治人体老化的激素,多吞口水,增强身体活力啊!

……

好处太多,数不甚数。

会生津,且生津持久的茶,内含物质必须丰富,同时可以反映出该茶品的生长环境(山场)及工艺绝非一般,是实打实的极品好茶。

总之,喝武夷岩茶一定要挑好的喝,健康养生由内而外,杠杠的呀!

不要把武夷岩茶大红袍的清凉感当回甘

 

武夷岩茶的“回甘”常常有,

然而,

“清凉感”是可遇不可求的。

‍‍

‍‍‍  回甘是指苦味在口中转化消失过程中产生的甜。

它产生的现象过程主要是因为:

⑴ 口腔味蕾对呈苦味、甜味的敏感度有差距;

⑵ 茶叶内含物质的溶解度有差异;

⑶ 部分内含物质起到调和、弱化苦味的作用;

⑷ 唾液分泌,稀释苦感,产生回甜的作用等。

主要参与了回甘这个过程的物质是:

一些呈苦味的物质:花青素、咖啡碱、多酚类等;以及一些呈甜味的物质:水溶性糖、果胶、部分氨基酸、部分茶色素。

回甘与否及强弱与山场、品种、工艺是息息相关的。然而,“回甘”对山场并没有苛刻的要求,好的高山茶、半岩茶甚至是环境相对优越的都可以有回甘。

‍‍

‍  然而,清凉感不同。

所谓的清凉感,是喝茶以后,你的舌尖甚至整个口腔都不自觉的发凉,有些类似吃了薄荷一样的感觉。

能够产生清凉感现象的原理很简单:薄荷脑和樟脑刺激口腔的神经末梢,产生一种“冷”的感觉。

参与的物质是: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有一大类属于萜烯类化合物,而归于萜烯醛类的香草醛在特殊的条件下能够产生薄荷脑;另外,萜酮类能够产生樟脑。其中,薄荷脑和樟脑都是能够产生清凉感的物质!‍‍‍‍

‍‍

那这两者又有何特殊的代表呢?

我们会发现(以大红袍为例):工艺好、山场好的纯料正岩茶常常会有清凉感,光照少、阴湿环境下的正岩茶更容易有清凉感!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茶叶中的类胡萝卜素与萜烯类物质有着生源的紧密联系,而萜烯醛和萜烯酮就是β-胡萝卜素的初级氧化产物!而适当的遮阴效果无疑使得该产物增加!‍‍‍‍‍

‍‍

另外,发酵过重、或者焙火过高以及经过拼配的茶,很难有着明显的清凉感。这是因为芳香物质会随着工艺以及后期精制慢慢的转化、减少。

因此,产生清凉感与品种并无特殊联系,而与山场和工艺息息相关,并且,对山场的要求相当苛刻(尤其是土质与光照)。‍‍‍

‍‍  茶友们,但凡喝到清凉感特别重的茶,还是赶紧下手吧!因为,它反映的是:好山场、好工艺、无拼配的好茶!毕竟顶顶的好茶总是难寻的。毕竟喝茶嘛,还是图个痛快的!

‍释疑回甘

苦是茶的原味,古人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人的本能味觉确是通过甜来获取愉悦感,以苦著称的茶为何会作为国饮千古流传,其秘诀就在于回甘。

人们对一杯茶的最高赞誉,莫过于回甘生津,苦尽甘来。那么何为回甘?又是哪些成分造成了这样奇妙的滋味?

回甘是什么?

苦是茶的原味,古人称茶为“苦茶”是早已得到印证的,但人的本能味觉确是通过甜来获取愉悦感,以苦著称的茶为何会作为国饮千古流传,其秘诀就在于回甘。

所谓回甘,顾名思义,就是由初尝的苦味,与之后喉咙返回的甜味共同作用形成的特定滋味。茶入口舌,清甜微苦,在口腔回味绵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甜味逐渐超过苦味,最终以甜味结束,在一口茶的滋味间,展现十足的反差与对比,对味蕾带来神奇的冲击。

回甘也作为评判好茶的重要标准,回甘程度与持久性越强的茶,往往被认为品质越佳。因为相对于用入口立刻表现出来的甜味而言,这种“苦尽甘来”的变化更富有戏剧性,也使茶更显内涵与底蕴。

茶为何会回甘?

茶的回甘滋味为何如此美妙悠长?对于此问,人们分为了两个阵营。

1.涩感转化说

浙江大学茶学系副主任王岳飞教授作为涩感转化说的中坚力量,在《茶文化与茶健康》一书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它可以跟蛋白质结合,在口腔内质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膜,口腔局部肌肉收缩引起口腔的涩感,从而使我们觉得刚喝下去的茶会有苦涩感。如果茶多酚含量比较合适,形成只有一两层单分子层或者双分子层的膜,这种膜厚薄适中,刚开始口腔里有涩味,稍后膜破裂后口腔局部肌肉开始恢复,收敛性转化,就呈现回甘生津的感觉。”简而言之,茶多酚和蛋白质结合作用,使苦涩转化为甜味。

2.对比效应说

对比效应说的阵营里,同样有大拿坐镇。McBurney和Bartoshuk教授于1979年发表的《不同口感品质与刺激物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

“甜味和苦味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当品尝蔗糖等甜味剂后你会发现水是有些苦的,而当你品尝了咖啡因和奎宁等苦味物质后你会觉得水是甜的,而这种现象就是一种对比效应。”

同样简而言之,回甘是一种在苦味冲击下的口腔错觉。对于回甘的机理,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定论。小编认为,也正是这种神秘性和复杂性,这种并非单一明晰的味蕾体验,使茶充满了耐人寻味之美。

回甘物质有哪些?

茶中的具体哪些物质导致了回甘现象的存在?它需要极为复杂的科学实验和长篇大段文字来分析解释,也可以只用一个算式来说明:

36%+4%+4%+3%+3.5%=一次沁人心脾的回甘。

36%茶多酚

多酚类物质在茶鲜叶含量中占高达18%-36%,呈现苦味和涩味,也是“不苦不涩不是茶”的主要原因所在。但同时根据研究表明,茶多酚的含量与茶汤回甘强度呈现了显著正相关,甚至有些茶苦味越盛,回甘越浓。茶多酚使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味觉体验同生共长,息息相关。

4%氨基酸

氨基酸是构成茶叶鲜、爽的主要成分,含量约占总量1%-4%,春茶中氨基酸含量高于其他季节,因此品尝春茶时明显能感受到它的鲜味和回甘都更为浓厚悠长。

4%黄酮

黄酮的回甘功效主要不是体现在茶上,但它被证实了橄榄苦味和甜味的来源,黄酮的味觉表现十分特殊,出入口时为苦涩味,一段时间后却呈现自然甜味。在橄榄中黄酮含量越高,回甘就越明显,在茶叶中,黄酮占了总量的4%。

3%有机酸

有机酸,即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在茶叶里大约占了总量的3%,包含了苹果酸、柠檬酸、亚油酸等多种种类,并且在制茶过程中,其有机酸的含量还会增加。它通过刺激唾液腺的分泌,让人在喝茶时产生生津回甘之感。

3.5%糖类

绿茶中,多糖类占了总量的3.5%,它们名为糖却不甜,而是靠其一定的粘度在口腔滞留,通过唾液里的唾液淀粉酶催化成麦芽糖,正是催化过程产生的时间差,造成了苦而后甜的回甘效应。

怎样通过回甘辨好茶?

但是,回甘的甜度轻重不是辨别茶好坏的绝对依据,如一些质量较低的茶叶,因其茶汤味道过于苦涩,由对比而产生的甜味就较为强烈;又如红茶由于富含产生甜味的茶红素,饮茶时所感受到的甜更多来自于舌尖,而非喉咙中返回的回甘。

那么,怎样能更好的判断一杯茶带来的回甘好坏呢?饮一大口茶汤,使茶汤充满口腔,慢慢感受其收敛性和刺激性。咽下后如果舌面或舌底有津液缓缓释放,并伴有甜甜的口感,且持续长段时间也不减弱,便可以称为回甘持久了。

真正的好茶,就是能用鲜爽本韵盖住茶汤的苦涩,再将苦涩不知不觉转化,在喉间酝酿片息,带来清新利爽的清甜。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44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