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制作工艺流程详解

九哥阅读(6)

为了便于记忆,武夷山当地的茶工将传统的岩茶制作工艺归纳为:“一采二倒青,三摇四围水,五炒六揉金,七烘八捡梗,九复十筛分。”这四句简单的民谣,实际上每一句都包括了极其复杂的工艺流程,具体有:采摘、倒青(也叫晒青,雨天则烘)、晾青、做青(摇青与做手,反复多次)、炒青、揉捻、复炒、复揉、初焙(即毛火,俗称“走水焙”)、扬簸、晾索(摊放)、拣剔、复焙(足火)、炖火、团包、补火、毛茶装箱、精制分筛、归堆等近二十道工序。

以下将分述武夷岩茶制作的各个环节:

大红袍的种植

 

一、大红袍的制作

 

1.大红袍的采摘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大红袍的采摘

 

2. 大红袍的初制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萎凋: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大红袍的萎凋工艺

 

大红袍的做青工艺: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

 

大红袍的做青工艺图

 

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大红袍的做手工艺图

判断大红袍做青适度与否,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焦枯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俗称“三节叶”为做青叶的理想状态。前期较嫩原料,叶片由于失水不平衡而收缩面叶下凹的“汤匙形”,以手触之,柔软如棉;后期原料硬化则有刺手感。嗅之,青草气逐渐为花果香所替代,清香向熟香转化,即谓之兰花香,具有幽而清,浓而不浊、香甜扑鼻之感。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若操之过急,苦水未清,则会给茶汤滋味带来不良影响。

做青间气流因子与做青环境

武夷岩茶是产于福建崇安武夷山一带茶叶的总称。它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被誉为乌龙茶中的明珠。其采制方法独特:要求外形粗壮、紧实,色泽油润,红点明显,净度高。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四叶。制法计有十三道工序,享有“武夷焙法,实甲天下”之誉。

做青是形成武夷岩茶风格和品质的关键工序。包括摇青、做手与静置。做青是摇青(含做手)与静置交替的过程,它兼有继续萎凋的作用。做青过程是叶细胞在机械力的作用下不断摩擦损伤,形成与多分氧类化合物酶性氧化为主导的化学变化,以及其它物质的转化与积累的过程,逐步形成花香馥郁的,滋味醇厚的内质和绿叶红边的叶底。

做青是在摇青与静置中,叶梢走水叶片呈紧张与萎软的交替过程(即走水)。摇青时,叶子受振动摩擦,叶缘细胞损伤,促进水分与内含物由梗向叶的运输转移。静置前期,水分运输继续进行,梗脉水分向叶肉细胞渗透补充,叶呈挺硬紧张状态,叶面光泽恢复,青气显,俗称“还阳”。静置后期,水分运输减弱,蒸发大于补充,叶呈萎软状态,叶面光泽消失,青气退,花香现,俗称“退青”。退青与还阳的交替过程即是走水。在退青与还阳的交替中,内含物化学变化的产物不断累积,至做青后期,由于青叶厚堆,叶层湿度加大,叶水分蒸发受到限制,叶子水分得以补充,叶片挺硬背卷呈汤匙状,叶缘红边显现,做青过程的理化变化如表。

武夷岩茶做青有手工摇青、摇青机摇青和综合做青机摇青等方法。做青遵循重晒轻摇,轻晒重摇和先轻后重的原则,具体做法是:转数先少后多,用力先轻后重,静置的时间先短后长,发酵程度逐渐加深。

 

3. 大红袍的精制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毛茶

大红袍的拼配和付制:拼配大红袍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制订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拼配应遵循执行标准、稳定质量、兼顾全局、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

拣剔质量要求:对样验收正茶净度、正茶应达到三清,即茶叶中的梗、片、杂物清。

干燥:号茶 按比例拼配和匀堆,要求粗细均匀;烘焙时投放茶叶应均匀,茶叶摊烘厚度2-3㎝,摊层厚薄应一致;火候稳定均匀,按成品茶标准样要求,掌握适度温度,严防老火焦条,经常观察干燥后茶叶状况。

摊凉:大红袍烘焙后应摊凉,掌握适宜摊凉层厚度;根据气候特点合理调节冷却机的进风量及变速电机转速。

匀堆大红袍摊凉后,茶叶分成粗、中、细三号后进入储茶堆房,并初步匀堆。

 

拣杂装箱:拼配后的大红袍茶叶经手工拣剔杂物后,按各级茶叶装箱重量要求进行装箱、密封。
 

大红袍的杀青工艺: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大红袍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其杀青标准: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使大红袍毛茶茶汤出现混浊和焦粒,即俗称“拉锅”。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杀青

大红袍的杀青工艺图

揉捻:揉捻是形成大红袍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
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1-2次,即采用轻-重-轻,以利桶内大红袍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并使已外滥的茶汁中之糖类、酶类等直接与高温锅接触,起轻度焦化而形成岩茶的韵昧,时间虽仅30s,却对品质起很大作用。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还能提高茶汤浓度。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

 

大红袍的揉捻工艺图

大红袍的走水焙:岩茶“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整个过程10多分钟。速度快、工作紧张,故又称“抡水焙”。

大红袍的走水焙工艺图

簸扇、凉索与拣剐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h,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大红袍的拣剔

 

大红袍的炖火与趁热装箱: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h,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大红袍的炖火与趁热装箱

萎凋及发酵的意义

刚采下的芽叶由于水分含量高(含水量75-80%),细胞呈饱水状态,芽叶鲜活膨硬,在萎凋过程中,由于芽叶水分大量消散,使其弹性、硬度、重量和体积大幅降低和减少,这就是所谓物理性的萎凋。

由于细胞的水分大量消散,导致细胞膜的半透性消失,致使原本在细胞中被细胞膜分隔的成分渗入细胞质内而有机会相互接触,借着酵素的催化作用,进行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茶叶特有的香气、滋味及水色的成分或其先驱物质,这就是所谓生化性萎凋。

部分发酵茶的萎凋分为日光萎凋和室内萎凋(静置);前者是以太阳的热能加速生叶水分的消散,而后者不仅在室内静置萎凋,使生叶水分缓慢持续消散,并配以搅拌促使茶叶进行发酵作用,因此萎凋前期主要目的是使茶青的水分迅速消散具有引发茶叶发酵的作用,萎凋后期的主要目的是藉搅拌作用调节茶叶发酵程度,发挥茶叶的香气与滋味。

萎凋及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为︰

蛋白质分解生成胺基酸,可做为其它化学反应的基质,与茶叶香气、滋味、水色形成有关。

醣类被消化做为能源,推动其它生化反应,产生与色、香、味有关的成分。

有机酸含量增加,影响茶汤水色、滋味及口感。

多元酚氧化酵素活性增高,促进茶叶发酵作用的进行。

叶绿素被分解破坏,影响成茶色泽。

产生挥发性成分,为茶叶香气的主要来源之一。

儿茶素类氧化缩合生成茶黄质、茶红质,与茶汤水色及滋味的形成有关。

谈到「发酵」两个字,自然而然使人联想到微生物,例如淀粉或糖经由微生物的作用,转变为酒精称为「酒精发酵」;牛奶经由乳酸菌作用,转为带有酸味的奶制品称为「发酵乳」。茶叶发酵在早期也很自然的被认为是由微生物作用引起,但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科学家们发现茶叶在无菌状态下,仍能进行发酵作用,因此认为茶叶发酵系由茶叶中的酵素所控制而与微生物无关。

在一九六○年代科学家们成功的自茶叶中分离出参与茶叶发酵的酵素叫「多元酚氧化酵素」,这种酵素的功能就是催化多元酚类的氧化作用使产生褐色物质。苹果或梨子削皮后,其表面会发生褐变;茶叶发酵基本上有如苹果与梨子的褐变,但茶叶发酵所发生的化学变化较为复杂,除了茶多酚类的氧化外,茶叶中的其它化学成分如胺基酸、还原糖、果胶质、脂肪酸等也相伴发生一连串的化学变化而产生各种茶类的滋味与香气,尤其是包种茶与乌龙茶香气的生成与发酵(部分发酵)的控制有密切的关系。

一般而言,发酵程度较轻者呈飘逸的花香,较深者呈熟果香、糖炒栗香或蜜糖香;而完全发酵系指茶叶中的多元酚类(以儿茶素类为主)经酵素氧化作用,产生一连串化学变化过程。在部分发酵茶(包种茶、乌龙茶)的制造上,制茶师傅藉控制萎凋程度及搅拌的轻重来控制发酵作用的进行而产生茶叶特有的香气、滋味及水色。香郁甘醇的茶叶仍是制茶师傅智慧与灵巧手艺的结晶,与其说制茶是一种科学,毋宁说制茶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扩展阅读:解读“非遗”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五年来,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这对宣传武夷岩茶大红袍、弘扬武夷茶文化产生了进一步的作用。

但是,至今还有些人不但对此“非遗”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清,甚至有的人把武夷岩茶和当今的岩茶大红袍机器制作工艺也说成是“非遗”,搞乱了定义,混淆了视听,也误导了游客。

武夷山拥有的这项“非遗”项目,含金量是很高的。从国发( 2006)18号文件可见一斑。当时全国各地通过深入调查挖掘整理,层层审核上报,国家有关专家审定批准列入的第一批“非遗名录”共518项。分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民间艺术”等十大项,传统手工技艺只列89项。武夷岩茶“非遗”列在413号的传统手工技艺之第63项。这在品种繁多复杂、制茶工艺五花八门的泱泱茶叶大国中独占鳌头,一技独秀地跻身于第一批“非遗名录”首榜之上,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申报组人员的连续作业,不懈努力,一个多星期文本出笼了。报到福建省文化厅后,有关领导和专家审阅了详细的文本、真实的照片、有动感的录像,深感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复杂,技艺高超,其内容和价值非同一般,一致通过将之转报国家最高的“非遗”审定机构。深具慧眼的国家遗产专家毫无疑义通过这个项目。从此武夷山又增添了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金牌。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是什么?按国家文化部的解说,当是“具有杰出的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这里“表现形式”有口头传唱(说)、表演、制作技艺等;“文化空间”则是各种传统、民间的大型活动。

如庙会、节日等。它既要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又具有传承的特点,还要有较大的影响,且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

武夷岩茶传统手T^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制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它是武夷山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用这种技艺制出的半发酵茶的岩茶,即乌龙茶,香清、味醇、性中和,当是茶中佳品。因此,武夷岩茶长期以来就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这种工艺起源于清代初年。当时在武夷山修志的文化人王草堂(?-1720)的《茶说》一文作了记叙。这种“摊、摇,先炒后焙”等工艺大受时人赞赏,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梁章钜(1745-1849)发出了“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感叹。它传承300多年,得到茶界高度重视。当代着名茶叶专家陈椽说:“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技术”。

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程序是:采摘——倒青——做青(反复几次)——炒青——揉捻——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拣剔——复焙——归堆——筛分——拼配等。关键工序在做青、焙火。其工序之繁复、技艺之高超,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制约因素之多,是其他制茶T艺少有的。

武夷岩茶大红袍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武夷山,是有它的历史和地域背景的。

明代中后期I+现的炒青绿茶,是制茶T艺的大飞跃。清代初年徽州松萝法传人武夷山,采用这种工艺制出的绿茶香高形美。但是由于武夷山高路崎、茶山分散,茶采后置于篓中,被日光照射后变软,尤如“倒青”(即萎凋];采工转移山场、挑丁担茶回厂,茶青在茶篓、青篮中晃动碰撞,相似做青、走水。这种茶青制出之茶虽无松萝绿茶

之高香、美形,但却显得味厚、香纯。这种味厚香纯之茶很快受饮者好评。武夷山先民便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做青、焙火,从而不断总结出岩茶(即乌龙茶)的制法T艺。    此种T艺起于自然,完善于总结提高。它源于民间,所以它的_T序叫法不但口语化,而且形象。如倒青、走水、炒青、簸茶、拣茶、焙茶、筛分、归堆等。使用的工具大都是竹、木制成的,达30多种。使用热能也是木炭和柴薪,都是天然之物。所以说这T艺和工具是武夷山先民原创的,是实践的总结,它有很高的价值。

一是它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它“承先”于唐宋元明的团饼茶,晒青、蒸青散茶和明代的松萝炒青绿茶的部份做法。它把松萝绿茶的晾青、炒青、锅中干燥,改为晒(烘)青、高温炒青、炭火笼焙。增加走水做青工序,形成岩茶独特做法。

它的“启后”是演变出红茶制作工艺。后来,随着茶叶需求量快速增加,外地茶商为了缩短制作时间,省略了做青、发酵和高温锅炒工序,茶青晒(或烘)后就进行揉捻,再“渥堆”发酵的“工夫红茶”,提高产能,以满足国外需求。

它的另一“启后”,是它的制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乌龙茶机械制法。如机制茶时的吹冷风和热风、静放、转摇等等,都是从手T制茶工艺延伸、发展而来的,但机制茶的萎凋、走水、发酵、杀青、揉捻、烘干是否发生变化和是否达到要求,还是用眼观、手摸、鼻闻来判定,还要“看青做青”、“看天做青”,来调节机器转时、转速、温度等等。

二是技艺高超。手T采摘不但要快,而且不能落下新梢,俗叫“滥丛”,还不能带下鱼叶、散叶、老梗等等;茶青到厂后,晴天要立即“倒青”。首先是“开青”,助手抓一把茶青放在筛上,师傅两手持筛一转,茶青就均匀散开,极为迅速。难度极高,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学会“这一手”;摇青不但费力气,而且有决窍。脚要站稳,腰杆要直,手要灵活(不要死抓住水筛),只有掌握窍门才能把青摇成螺旋状,使青叶边缘发生有序碰撞;焙茶的火温是用手背去贴住焙笼下段来判定的,历练久了,才能感觉出来,以调节所需要的温度。

有位“老外”看了全程手T制茶后,耸了耸肩膀说:大红袍这种做茶技艺好像表演杂技,这个茶品应当是艺术品。    三是手T制作出的茶品更具个性化。由于手工制作时对茶青叶的品种、所在山场、老嫩厚薄、天气的变化情况,针对地采取措施。制作时下手轻重有别,做青焙火时间长短恰到好处等等,茶师慎之又慎,所以每个环节不容易出毛病。制作工具、热能为天然之竹木、炭薪,所以制出茶品更具特色。如用手揉茶揉出之茶显蜻蜓头、田螺尾、三节色;全炭火焙出之茶别具风味。这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奢侈品,数量极其有限,它的意义主要在文化层面。

四是大红袍手丁制作工艺的广泛传播。这种工艺的传播,为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张天福大师《张天福选集》写到:“这种丁艺在形成后,逐步外传。由武夷山传到建瓯、安溪各地,并传人台湾”。

清康熙三十年(1691)入武夷山为僧的同安人释超全在其《安溪茶歌》中咏到:“溪茶遂仿岩茶样,先炒后焙不争差”。这种工艺尔后又传到印度。美威廉?乌克斯在其《茶叶全书》第9、22章中写到:1834年印度茶叶委员会秘书戈登从武夷山购运去大批茶籽,请去工人在印度阿萨姆栽种。其制法与武夷山相同,1874年才省去做青、炒青等工序,改制“工夫红茶”。

综上所云,武夷岩茶大红袍手工制作技艺的发明和传承、传播是对茶叶发展的一大贡献。随着茶叶产量的大幅度增长和科学的进步,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大红袍已逐步改为机械制作。如今这种全程手T制茶已很少见,有的也是用在一二道工序上,所以说它已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因此应当重视这种手工技艺传承。作为武夷山的制茶师不但要懂它,而且每年要做上一点手工茶。特别是上了“传承人谱系”名单者,更要身体力行,保护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传承?一是要培养传承人,二是还要有作坊,三是传承制作不能只停留在表演让人观看,而是每年要生产一点手丁制作大红袍茶叶产品。这样才会使之不致消失。

印象里以前听说的是3斤做一斤,今天在SZ上看到说要10斤做一斤,不知哪个准确?特来向大家请教。

看鲜叶质量,差不多八九斤鲜叶做一斤精茶。。。

2015-5-24 17:43

513

如果鲜叶质量好的话,最少需要多少斤呢?老枞水仙和普通水仙的制成率有区别吗?

2015-5-24 18:35

eshao

一般平均是10斤做成一斤来计算的。

2015-5-26 19:41

只爱正岩

明白了。谢513兄和程姐解惑。

2015-5-26 20:33

eshao

这个跟茶叶的老嫩和品种有关,比如雀舌,那就不要那么多了

2015-5-31 16:19

孤竹

含精制部分差不多是10斤茶青成1斤精茶的

2015-6-7 08:17

岩茶专家

怪不得这么贵。

2015-8-25 12:01

大红袍导购

以前在当地买茶时听茶商说过,开始还不太相信,今天在这得到证实了。

2015-2-22 04:01

3103346

老丛水仙和普通水仙的精制率,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看茶叶的含水量和做茶师傅的工艺去。一般老丛精制率更高?这还得问侯总或岩茶专家。

2015-2-22 08:51

513

岩茶的制率分两块来计算就比较好理解:
1、茶青制率:指用多少斤的茶青制成一斤的干毛茶。一般的中小开面茶青(无叶面水)在4.5斤左右制成一斤的干毛茶。如果偏嫩带芽的茶青(无叶面水)需更高些,在5斤左右;如果是雨水青(带叶面水),就更高了,最多时要6斤多。如果青叶比较老,达中大开面以上,而且叶张较薄时,最少可达4斤左右。业内的茶青制率一般按4.5-5斤来计算。
2、毛茶制率:指一斤的毛茶能制成几成的精茶。毛茶制率的幅度比较大,茶青越嫩,毛茶制率越高;茶青越老,毛茶制率越低;还和精制的净度(捡剔的程度)、成品茶的标准等有关。高的可达6成多,低的只有2-3成。业内的毛茶制率平均按5成计算。
综合上述两部分制率就可知道,一般情况下需9-10斤茶青制成一斤的精茶。平均控制要低于9斤的也有,比较少。如果青叶采老了、或有雨水青和露水青,就更定要超过10斤了,平均控制超过10斤的比较经常出现。

2015-3-14 23:01

侯总

感谢侯总百忙之中的解答,学习了。

2015-3-15 08:20

513

毛茶除制成精茶以外的部分,是否流上市场?

2015-3-15 09:17

大红袍导购

毛茶制成精茶精茶以外的部分主要有:茶梗、茶片、茶末和茶粉、水分和非茶类夹杂物等等;茶梗和茶片占绝大部分(占毛茶中的4成左右,其他的共占1成左右)。其中的茶片是有价值的,其他基本上都是废弃物。
大集体的时候,当地人能喝上岩茶的茶片已是非常高档和奢侈的了(农村一般都是喝土制的菜茶,属于炒青绿茶类),现在的茶片有专门收购的人低价大量收购(一般低于捡茶工资),不管品质好坏,都一个价。据说是收去制作茶饮料,提取茶多酚等用途。当地的一些单位内部人也使用一部分茶片(招待客人则用正茶)。

2015-3-15 22:55

侯总

有一些茶商挑选品质比较好的名枞茶片焙成中火后以一斤二三十元的价格出售给老客户,我几年前买过一箱5斤,夏天泡大壶茶很不错。我觉得值得考虑,专门供应给熟悉的客户尝试,只要不作为正常商品出售就不会影响品牌信誉,也是变废为宝的一种方式。

2015-3-15 23:13

DHPAO

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其实茶片的品质和茶叶是成正比的,好茶的茶片也是更好的。

2015-3-15 23:42

侯总

大红袍手工茶与大红袍手工制作工艺

九哥阅读(5)

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工艺

大红袍味久弥醇,大红袍独创的制做技艺傲立于其他名丛制作之上。来到武夷山有不少日子,以未能一睹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为憾。近日,朋友随我心愿带我去他一个朋友那看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是如何的能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秘面纱。

来到一个好友茶厂,主人欢迎我们的到来,径直带我们走去他的大红袍制做坊内观赏已经开始手工制茶的师傅们。走进茶坊内,几个师傅们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大红袍的制作技艺中的做青(反复几次),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我们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利用师傅们闲暇下来的时间问些关于手工制作方面的注意事项。一个来自星村镇的李师傅说做青、焙火是大红袍最为关键的工序,大红袍品质的好坏取决于这两个重要的环节。

厂主细致地查看今天各张登记表上所注明的时间,以备茶叶制时参考依据 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全程依靠手工制法,如今在武夷山已经非常少见了,因为全程靠人工做,既做不出产量又因为人手多工钱高而没有多少利润,茶商、茶农们大多采用机械化与手工制法相结合,带着心中的疑问向厂主探询。他直言不讳的告知他就是想让传统制法真真切切的得以延续得以传承。

正岩产区的大红袍茶青(手工采摘的大红袍茶叶要符合厂主特定的要求,不然他下次就换人采摘),制茶所需的柴火必须是没有给雨水淋湿的(干的柴火,可保证在制茶过程中火候的稳定性),做青的时候要看房间的温度与湿度(房间都有放置温度计等),炒青的时候必须是凌晨3-4点钟,一切都按古老的大红袍制作技艺工序所走,细节一项都不落下。严谨的态度没有一丝马虎。

大红袍茶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制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我不过学到其中的凤毛麟角,厂主自谦地说,他不过是受大红袍熏陶,一个大红袍爱好者制茶爱好者。大红袍传统手工制作程序:采摘——倒青——做青(反复几次)——炒青

——揉捻——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拣剔——复焙——归堆——筛分——拼配等,工序繁复、技艺高超,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制约因素众多。

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手工制茶大师,任重而道远。大红袍制作技艺就是需要这样的精神努力奋斗来传承。

扩展阅读:大红袍传统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品种多样,但有其规律。最上等的是名岩名枞,原来有五个品种: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半天腰,后来,半天腰这个品种逐渐被人忽略了,所以就有四大名枞的说法。除了名枞,下来就是一系列有名有姓的品种茶了,我们经常说的肉桂、奇兰、黄观音等等。再往下,很多说不清楚的茶叶统统称为奇种,也就是当地的“菜茶”(普通得跟种菜一样随便可以在房前屋后种植的茶)由于千奇百怪的茶名称,这些就是所谓的奇种了。

名枞、品种、奇种虽然历史上已经排列了名次,但并不意味着茶叶的等级就这么随便就排列清楚了,因为茶叶品质除了品种以外,还要看制作水平,最终才能体现茶叶的品质高低。

1. 大红袍的采摘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2. 大红袍的初制

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萎凋: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做青: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判断做青适度与否,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焦枯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俗称“三节叶”为做青叶的理想状态。前期较嫩原料,叶片由于失水不平衡而收缩面叶下凹的“汤匙形”,以手触之,柔软如棉;后期原料硬化则有刺手感。嗅之,青草气逐渐为花果香所替代,清香向熟香转化,即谓之兰花香,具有幽而清,浓而不浊、香甜扑鼻之感。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若操之过急,苦水未清,则会给茶汤滋味带来不良影响。

“岩茶之王”武夷岩茶大红袍的茶性

九哥阅读(5)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它是武夷岩茶中的王者,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堪称国宝。

大红袍母树于明末清初发现并采制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数百年来盛名不衰,其传说颇多,广为流传。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九龙窠的悬崖峭壁上,两旁岩壁矗立,日照短,温度适宜,终年有涓涓细泉滋润茶树,由枯叶、苔藓等植物腐烂形成的有机物,肥沃土地,为茶树补充养分,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品质超群。

古时采摘大红袍,需焚香礼拜,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由名茶师制作。解放初期,大红袍在采制期间有驻军看守,制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并称重后签字,最后加封后由专人送呈当地市人民政府。现在,大红袍母树的管理、采制已由市政府指定交市岩茶总公司茶叶研究所管理、制作。

武夷山的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具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之美感。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它的香气馥郁,香高而持久,滋味醇厚,饮后齿颊留香,“岩韵”明显,与其它名丛对照冲至九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
 

武夷岩茶属青茶类(俗称乌龙茶类)、半发酵茶类。

品质特征:外形弯条型,色泽乌褐或带墨绿、或带沙绿、或带青褐、或带宝色。条索紧结、或细紧或壮结,汤色橙黄至金黄、清澈明亮。香气带花、果香型,瑞则浓长、清则幽远,或似水蜜桃香、兰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润甘爽,带特有的“岩韵”。叶底软亮、呈绿叶红镶边、或叶缘红点泛现。不同的茶树品种还带有不同的品种特征。

岩茶的特征分析:

岩茶的共性特点:水的厚薄、香气的耐储性、耐焙性等主要取决于茶园的山场、其次为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

单泡岩茶的特征分析:

(1)品种特征:某一品种不论种在何山场、只要按乌龙茶工艺加工到位后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撇开山场因数,品种特征明显的岩茶,其加工工艺一定达中等以上,(若按绿茶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品种特征)

因此,低档岩茶品种特征较弱。

品种特征应是共性的、其他品种所没有的特征。如肉桂的“桂皮香”、“辛辣味”。而“桂圆香”则不是品种特征(是工艺特征、轻微烟味)。品种特征要*实践来总结,有些特征只可意会、不好描述,如大家熟悉的水仙特征。

(2)工艺特征:因加工工艺不同、或某加工环节处理失误而形成的特征。如酵味(发酵过度、类似红茶的味道)、渥味(揉捻后未及时烘干、毛火走水焙的时间过长造成)、烟味、青味(做青发酵不足、杀青不足)、酸馊味、高火味、过火味、焦味(有炒焦味和焙焦味)等等。某些消费者常把渥味、烟味、酸馊味等当作“韵味”。

(3)岩韵:是指乌龙茶优良品种、生长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内、经武夷岩茶传统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形成的茶叶香气和滋味。

以上定义说明:“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特征;“岩韵”的有无取决于茶树生长环境;“岩韵”的强弱还受到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和制作工艺的影响。

同等条件下:不同的茶树品种,岩韵强弱不同;非岩茶制作工艺加工则体现不出岩韵;精制焙火是提升岩韵的重要工序。

形成岩茶独有风格及特征多样化的因素主要有三:(1)独特的生态环境。(2)丰富的优良品种资源。(3)传统的栽培制作工艺。

武夷岩茶大红袍的产区和两大品种划分

九哥阅读(5)

武夷山大红袍岩茶的品种最大的区分有名枞大红袍岩茶和奇种这两大类。奇种的原料是采摘自武夷山上土生土长的菜茶。而名枞大红袍岩茶是在奇种的基础上研发而成的其产量及知名度都比前者来的大。例如,大红袍、铁罗汉等都是属于名枞大红袍岩茶中的一种。从2006年12月1日开始实施的武夷岩茶国家新标准,取消了武夷岩茶原料产区的划分和茶树品种分类,增加了大红袍产品的等级划分。该标准把大红袍三个级别,分别是特级、一级、二级。

 

 

武夷岩茶品种之——奇种:其是采用当地的菜茶品种经过制茶工艺技术加工而成。其外形紧结匀整,微褐的颜色带有点铁青。干茶带有天然的花香但不会强烈。冲泡开会品一口茶水比较醇厚甘爽。茶汤清明而又橙黄。其最大的特点便是耐储藏。特级大红袍,外形上条索匀整、洁净、带宝色或油润,香气上,锐、浓长或幽、清远,滋味上,岩韵明显、醇厚、固味甘爽、杯底有香气,同时,特级大红袍汤色清澈、艳丽、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匀齐、红边或带朱砂色。

 

武夷山大红袍岩茶品种之——名枞大红袍岩茶:名枞大红袍岩茶又可以分为灌木型及中叶类和晚生种。是武夷菜茶中单株选育的品种群。油润青褐的色泽,带有喜而幽长的天然花香。名枞大红袍岩茶的品质介于肉桂和水仙茶之间。其带有很大一部分的野茶风味。二级大红袍,外形、色泽、香气、叶底等方面大大不如前两者,但是在滋味上,仍有岩韵显、醇厚、回甘快、杯底有余香。

武夷岩茶大红袍茶艺与茶艺表演的艺术美

九哥阅读(4)

 由于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融合在茶香清泉之中,饮茶风尚 演变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序,这就是大红袍茶艺。大红袍茶艺的表演是这种品茗活动的集中表现,它能够在有限的时空内,展现境佳、茶美、水清、器净 、艺精的品茗意境。通过大红袍茶艺表演者那种出神入化的冲泡技艺,显示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创造一种生活文化的艺术氛围。

 

 

 

 

一:武夷岩茶大红袍茶艺的基本程式

1:营造氛围

     大红袍茶艺是茶文化重要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大红袍茶艺的背景衬托,渲染茶性真善美的人文特征,以营造优美的大红袍茶艺氛围,增强大红袍茶艺的表现力。大红袍茶艺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可以通过背景的衬托,增强感染力,再现生活品大红袍茶艺术魅力。背景中景物的形状、色彩的基调、书法、绘画和音乐的形式及内容,都是大红袍茶艺背景风格形成的影响因子。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大红袍茶艺背景渲染茶性清纯、优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品茗作为一门艺术,要求品茶技艺、礼节、环境等讲究协调,不同的品茶方法和环境都要有和谐的美学意境。

     音乐:音乐能引导人们在品茶时的情绪和心境,从而使品茶得到不同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一曲恰当的丝竹雅韵能够演绎出茶超出其物质内涵以外的,更为丰富的精神感受的原因。当音乐的音响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人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落叶,是冬雪,是千古生命里那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所以,背景音乐能将茶中无法言喻的深味细腻表现出来。使茶味随着音乐在人的心中更深更远、更沉更香。饮到深处,或知交、或故友,或清风明月、或山川云雾,无一不在茶中,也无一不在乐中。

    在乌龙茶的大红袍茶艺表演中常用的背景音乐有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出水莲等较为传统的音乐以及专用的大红袍茶艺配曲,还有自然界中的高山流水、鸟鸣虫唱、轻风穿林之声,达到大红袍茶艺中要求的“和”、静、怡、真”它能让人进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的超凡境界,领悟到茶的真谛。使听者在聆听音乐之际,能神游茶乡的美丽风光,享受在茶乡品茶的独特风味,犹似情闲心宁,忘却凡尘。

     礼仪:仪表、民间礼节也是影响大红袍茶艺氛围的因素,因为大红袍茶艺过程不仅享受用茶的风味与健康,本身蕴涵对文明与教化的精神追求,宾主之间的交流,可以通过敬茶、品茶等环节来完成。品饮佳茗是一种寓健身、修性、文化、审美为一体的健美过程。

2:大红袍茶艺表演:现代大红袍茶艺在生活中有休闲型大红袍茶艺和表演型大红袍茶艺,在社会活动中有不同的功能。丰富多样的大红袍茶艺类型,寓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福建乌龙茶的大红袍茶艺表演类型大多围绕品茶的源流、品质风格、人文背景等特点进行编创,在提倡科学饮茶的基础上,渲染浓厚地方色彩,是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品饮艺术。

二:二十二道武夷工夫大红袍茶艺.

      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元代开始武夷茶成为皇室贡品,并在武夷创办御茶园,茶文化遗址遍布武夷山中。由唐至民国古茶园、宋遇林亭窑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园、明大红袍名丛、清庞公吃茶处、明至民国古茶厂、清政告示石刻等。武夷山是儒、释、道三教同山之处,著名史学家蔡尚思教授曾赞道:“东周有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茶与三教有不解之缘,茶中蕴和,茶中寓静,茶的“和、静”的禀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华液丰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内涵。

     现今武夷工夫大红袍茶艺是在继承古人煎茶、斗茶、点茶、分茶、鉴茶、品茶的传统品饮方法基础上的延伸和发展。总结出一套当今古朴典雅高尚的武夷大红袍茶艺。武夷大红袍茶艺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集生活艺术于一体,熔科学文化于一炉。这套从民间挖掘整理出来的武夷大红袍茶艺,其程序有二十二道:焚香静气,活煮山泉,丝竹和鸣,叶嘉酬宾,孟臣沐霖,乌龙入宫,悬壶高冲,春风拂面,重洗仙颜,若琛出浴,玉液回壶,祥龙行雨,凤凰点头,龙凤呈祥,芙蓉出水,敬奉香茗,喜闻幽香,鉴赏三色,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白鹤展翅,敬杯谢茶。

     武夷大红袍茶艺前四道,旨在创造一个和静的环境,接着的七道是泡茶的技艺,茶具在泡茶前后要多次的淋烫,既洁净又加温。再接下来三道是斟杯的技巧,从十五道开始是领略武夷岩茶的美妙之处,古时称武夷岩茶为:石乳,又比喻为流霞。岩茶色、香、味俱佳,故品饮之道,须先观其色,再闻其香,后尝其味。品饮时排除杂念,细咽慢饮,初尝一杯,似有苦味。稍后则喉润生津,舌有余甘,三杯饮过,方品出”岩骨花香”天然香味,用心专注者,还可领悟到怡情悦性的神韵。最后起身举杯,饮尽杯中之茶,则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武夷大红袍茶艺是中国茶道精神的表现,不但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巧、茶具的欣赏,品茗环境与心境,以及人际关系等,饮茶品茗提倡”三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爱;人与社会之间和平。创造一个幽雅的品茗环境,和平肃穆的气氛,让品茗者进入一种令人沉思遐想的佳境。
 

武夷岩茶大红袍表演流程

1、备具

定位 具定位一方面是为了桌面的分配与照顾左右手的分工,另一方面则让各项动作顺利完成。将这些秩序和规矩养成习惯后,自然而然地还有把握茶泡好。

如是茶艺表演或比较庄重的场所要 “焚香静气”,焚点檀香,造就一种幽静、平和的气氛。再则我“丝竹和鸣”,即弹奏古乐,或用音响器材播古典民乐,使品茶者进入一种高雅的艺术境界。

论茶者在准备就绪后,坐正、双肩自然下垂,以平和的心情开始泡茶。

2、备茶

2.1 右手将茶荷置于泡茶者正前方。

2.2 取茶罐交于左手

2.3 右手打开茶罐盖子倒置于茶巾旁。

2.4 再取茶则则茶倒入茶荷。

2.5 茶则用后归位

2.6 盖上茶罐,把茶罐交回给右手置于原位。

2.7 右手持茶荷,置于左方第一位品茶者正前方供赏茶用。

在武夷茶艺表演中称“叶嘉酬宾”,示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为岩茶立传,意为茶叶嘉美。

赏茶时,双手持茶荷,观赏茶叶的条索、色泽等。

第一位品茶者在赏茶后,将茶荷置于第二位品茶者正前方,顺序由此类推。最后主位者收回茶荷,赏茶后置于原位备用。

3、净壶杯(净器)

3.1 常洗净的茶具是壶、茶海、茶杯。

3.2 用备用的开水将壶注满后,依次注入茶海、茶杯洗净后归位。

洗壶时,壶盖要置于盖置,勿染异味。

在茶艺表演中,烫洗茶壶叫“孟臣沐淋”,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名家,后人把茶壶喻为孟臣,而烫洗茶杯则叫“若琛出浴”,若琛清初人,景德镇制瓷名匠,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茶杯喻为若琛。

4、置茶

4.1将茶荷 的茶叶用茶匙之尖端徐徐划入壶中,原茶荷、茶匙归位。

茶叶的用量,则视侍客的多少、壶的大小而定,自己斟饮则根据爱好茶味的厚重而定茶叶数量。

参考标准:a、以六杯水平壶(120cc)容量为例,每次泡茶时的茶叶用量大约7克。b、茶用盖碗泡茶,大的茶叶用量为7克左右,小的容量茶叶用量5克则可。c、壶内的茶叶用量也可视茶类而定:如条索卷曲紧结的茶(精制茶)只要入1/2壶;条索膨松的弯曲的茶叶(毛茶)则和至虚满。

在茶艺表演中,此道程序称“乌龙入宫”意即将乌龙茶叶入紫砂壶内。

5、温润泡

5.1 以开水注入壶内

5.2 用壶盖去浮在壶面上的白沫,后盖上盖。

5.3 再开水浇淋壶身。

5.4 迅速将茶注入茶海。

5.5 以茶海之水倒入壶内。

①动作在茶艺表演中称为“悬壶高冲”,使茶叶翻动舒展。

②第二个动作在茶艺中称“春风拂面”。

③第三个动作则称为“重洗由颜”,既使壶表洁净,又提高壶温,使茶汤均匀。

④泡武夷茶水的温度在开后保持在950以上为准。

6、分茶

6.1 将温润茶的茶汤倒进茶海。

6.2 将茶海中的茶汤平均注入杯中。

分茶时,如果不使茶海,也可直接用壶将茶汤入杯中,有人称“来回均分法”,即挂壶从左边第一杯先倒1/4杯,序至右边。再从最后一杯开始,倒至1/2杯,顺序至左,再次从左开始倒至3/4杯,顺序至右。共来回三次,即茶汤平均分注入杯,使复杯茶汤均匀。

在茶艺表演中,此程序称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7、奉茶

7.1左手托茶托,在手将茶杯置于托上。

7.2将杯托交至右手,再奉至品茶者正前方。

7.3奉茶时从左方第一位品茶者开始,顺序至右。

8、品茶

8.1用右手拇指、食指扶杯沿,中指顶杯底面握杯。

8.2认真观赏茶水的汤色。

8.3将杯置于鼻端前由远及近,由近而远细闻岩茶的香味。

8.4观色、闻香后,轻啜茶汤品其味。

①此握杯或称“三龙护鼎”。

②品茶的三个程序分别称为“鉴赏三色”、“喜闻幽香”、“初品奇茗”。

③品茶后,将茶杯置于才杯托上,以便添下一杯茶。

9、第二泡茶

9.1将热水冲入茶壶,泡 分钟后,将茶汤注入茶海。

9.2将茶海中的茶汤逐一添入品茶者正前方杯中。

9.3品茶。重复步骤第8。

①如果没有使用茶海,则将杯取回置于茶盘上,再用“来回均分法”分茶。

②第二次分次则称“再斟石乳”。

③此次品茶,则称“品啜甘露”。经过上两次冲泡,至此,茶汤中的成分逐渐析出,茶味加浓,细品之,如饮甘露。

10、第三泡

10.1重复步骤第9

10.2奉上品茶之点心。

①此步骤茶艺称“三斟石乳”,即斟第三道茶。“石乳”系元代武夷御茶园的名贡茶。

②品茶至此,因茶叶之成分的析出已充分,茶汤已臻武夷岩茶的“岩骨花香”之境界。正如俗话所说“一泡汤、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此泡应慢慢啜饮,以领悟武夷岩茶的神韵,茶艺称“领悟岩韵”。

一般品茶以三泡为准,三泡过后就可结束泡茶程序。但武夷岩茶,因品质优良而耐泡,人们常说:“七泡有余香”是也,一般品茶在三泡的基础上还可继续泡下去,至茶无味则止。

11、赏叶

11.1取之泡茶者的茶杯,可另取茶碗,斟满清水,从壶中取一片茶叶置于水中,让其充分展开,可以看到武夷岩茶“绿叶红镶边”的形象。

在茶艺表演中,此步骤称“游龙戏水”。

12、清理

12.1用茶盘泡茶者,提开储水盘。

12.2将孟盖置于盖托上,过来把转呈至左边,左手握茶壶,右手握茶匙,左右划引茶渣入储水盘,茶匙用后归位。

12.3壶把移至右方,关上储水盘,并对其它茶器进行整理以待下次再用。

大红袍表演的十八道

一缕琴音,一杯清茶

听着高山流水的琴音,品着清香宜人的清茶,让在繁忙都市中的自己在这放松自己的心情

就由我为你端上一杯清茶来.

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点檀香,随着幽幽袅袅的烟雾 ,淡淡宜人清香,让繁忙的心情慢慢平和,进入一种悠闲饮茶的氛围。

活煮甘泉,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孔雀开屏,依次的介绍工夫茶所需的器具。

叶嘉酬宾,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手法之岩茶代称,意为茶叶嘉美。

孟臣沐霖、乌龙入宫

孟臣沐霖,即烫洗茶壶。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也可称为大彬沐霖,时大彬时大彬,号少山,是供春之后明代著名紫砂大师)。若琛出浴:即烫洗茶杯。若琛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后人把名贵茶喻为若琛

乌龙入宫,把乌龙茶拨入紫砂壶内。

高山流水、春风拂面。

高山流水: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春风拂面: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色泡沫,使茶清新洁静。

乌龙入海、重洗仙颜

乌龙入海,首次注入沸水后,应立即倾出茶汤,以去除茶叶中所含杂质,这就是“洗茶”。倾出的茶汤废弃不喝。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用开水浇淋茶壶,既洗净壶外表面,又提高壶温。“清洗仙颜”为武夷山云窝一石刻。

玉液回壶、再注甘露

玉液回壶:把冲泡出的茶汤倒入茶海,以均匀茶汤。

再注甘露: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再次冲茶。

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关公巡城,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韩信点兵:壶中茶水剩少许后,则往各杯点斟茶水。(也可称为,凤凰点头)

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捧杯敬茶、众物传盅

捧杯敬茶:请尊贵的客人品尝岩茶、领悟岩韵。

鉴赏三色、喜闻幽香

鉴赏三色:认真观察茶水在杯中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喜闻幽香: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三龙护鼎、初品奇茗

三龙护鼎,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顶杯,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初品奇茗:观色、闻香后,开始品茶味。

再斟流霞、二探兰芷

二探兰芷:即斟第二道茶。“兰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二品云腴、喉底留甘

喉底留甘:熟话说头道汤二道茶,清茶入喉淡回甘

三斟石乳、荡气回肠

三斟石乳:即斟三道茶。“石乳”是元代岩茶之名。

含英咀华、领悟岩韵

领悟岩韵: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君子之交、水清味美

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平平淡淡才是真。

名茶探趣、游龙戏水

游龙戏水:选一条索紧致辞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满茶水,仿若乌龙在戏水

宾主起立、尽杯谢茶

尽杯谢茶:起身喝尽杯中之茶,以谢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老贴很有价值呀。

 

2015-12-10 19:42

江河水

^_^。学习。

2015-12-14 13:40

leoxian

好东西啊

2015-12-14 19:09

若水

好好学习!

2015-12-14 19:18

涌泉

还得这习

2015-12-16 23:09

相思红茶

 

总是觉得茶艺中的焚香静气会扰了茶香。不太喜欢这道这道程序,除了禅茶茶艺中,还算内容和形式一致外,其它的茶艺中出现这道程序太牵强了。虽然茶禅一味,但是每种每个茶艺中都有焚香静气,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茶艺表演太浮躁了,需要这个程序入境?

 

2015-2-28 12:20

凝香千盏

我们平时喝茶是不管什么茶艺,随泡随饮,这样能喝到相对热的茶汤。

2015-2-28 12:46

南苑茶叶

 

茶艺还是要讲究的,个人觉得更应该注重的是实质,比如根据茶性的不同注意注水方式、水温等等。当然,大侠们日日与茶共舞,已然达到那什么有茶什么没茶的境界,自然是大象无形嘞。

 

2015-2-28 18:12

凝香千盏

对对对!平时喝茶可以随意,但茶艺还是需要讲究的,要不就没有可观赏和可流传性了。

2015-2-28 19:06

小风

 

还没认真看,先支持下

 

2015-3-3 11:21

zippo

还没看,支持下先

2015-3-3 11:22

zippo

很不错,表扬!!!哈哈

2015-3-9 12:01

圆梦家园

 

茶艺  泡茶之艺术  茶具把玩于手  茶香沁于心中

这需要境界

 

2015-4-4 03:19

品茗人生

HYM还有这一手啊 高 改日去南苑学习 拜她为师

2015-4-4 20:43

潜龙勿用

好帖!学习了!

2015-5-21 16:38

身体好

茶之底蕴 由此可见

2015-7-28 21:04

光风霁月

又温习了一遍,学习了。

2015-12-12 11:22

言茶

自己喝茶,用的哪几道?

2015-12-12 13:17

双刃剑

自斟漫饮

这道足已

2015-12-12 13:20

竹影

学习了。

2015-1-9 19:55

waimoya

我顶 又学到知识了 收获不小

2015-7-4 17:11

飞鸟

“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中外烟酒茶

九哥阅读(8)

3月11日,“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审查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司、中国农业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以及北京市药检所等7名专家参与评审,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副处长董秀云、南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方刚毅、武夷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周银茂以及武夷红茶企业代表等出席了会议。

  会上,武夷山市副市长李耀华代表“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领导小组做了“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陈述报告,与会专家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对“武夷红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名称、保护范围、历史渊源、产品质量特色、生产技术规范以及与当地自然、人文因素的关联性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审查、提问和评价。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武夷红茶”不断加强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结合,充分利用独特的栽培方式、制作工艺以及良好的自然环境等因素,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升红茶的品质,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武夷山地域有较强的关联性,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产品特色,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技术评审要求。

  “武夷红茶”即产自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的正山小种红茶,是世界红茶的始祖,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7世纪的英国,喝正山小种红茶已成为皇室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女王和皇后每天早晨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泡一杯“正山小种”红茶,后来又逐渐蔓延到了整个英国上流社会,在上流社会中形成了喝“下午茶”的习惯,并成为一种时尚。

  正山小种的产区——桐木村,地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地势高峻,植被良好,气候湿润,春夏之间终日云雾缭绕,且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佳境。

  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生长坏境、独特的制作工艺,造就了正山小种举世绝伦的高贵品质。

  “武夷红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更好的保护“武夷红茶”的声誉,推动武夷山市红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武夷红茶”的社会诚信度、知名度、美誉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效遏制各种制售假冒伪劣“武夷红茶”的行为,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茶”到“茶”《茶·健康天地》

九哥阅读(6)

  唐代以前,“茶”字还没有出现,那时,茶的名称五花八门。《诗经》中有“荼”字,《尔雅》称茶为“槚”,《方言》称“蔎”。《晏子春秋》称“茗”,《凡将篇》称“荈”,《尚书·顾命篇》称“诧”。另外,还有一些别称,如水厄、酪奴等等,其中以荼字为茶最为常见。

  借荼为茶

  《诗经》中的“荼”字出现最早,这个字究竟是不是“荼”的古称,如何看待“荼”字,却颇有争议。有人引《诗经·豳风·七月》“采茶薪樗,食我农夫”为证,认为“薪是烧柴,荼薪就不是荼草,可以说明不是野生茅草,而是农夫种的荼薪”(陈椽《茶业通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5月第一版,P.12)其实,细绎《七月》上下文意,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出这种结论的。荼就是野菜,诗歌描写的是农夫以野菜充饥的生活状况。西周时代,即便已有茶叶,也只是贡品之类,弥足珍贵,决非常物。试想一下,如果农夫专挑茶叶烧着吃,岂不是比贵族生活都要阔气了?至于“农夫种的”之说。更是望文生意了。况且,《诗经》中“荼”字共出现九处,均应释为野菜、苦菜、茅草之类,决非茶叶。

  因而,《诗经》中的“荼”并不是“茶”。开始以“茶”字明确表示“茶”字意义的,是《尔雅·释木》的“槚,苦茶”,晋代郭璞《尔雅注》释曰:“树小如桅子,冬生{常绿的意思),叶可煮作羹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也说:“荼,苦荼也。”徐铉曰:“此即今之茶字。”

  不过《诗经》中的“荼”字与“茶”也并非全无联系。荼即苦荼、苦菜。茶刚从西南地区引入中原时。由于其味苦如荼。其状似菜,在当时又如同菜叶“煮作羹饮”,因此就将茶叫做“荼”。久而久之,“荼”才成了茶的专名。除《尔雅》外。《神农本草经》、《神农食经》等古籍都载有“荼”字,其中不少指的是茶。推算起来,这个变化大致出现在战国后期。

  改荼为茶

  从此,“荼”用来表达“茶”的含义,同时也兼有苦菜的意思。过了很久,它才减去一笔,改为“茶”字,那已是唐代开元年间了。当时在一部《开元文字音义》的书中,出现了“茶”字,这是一部与《说文解字》、《字林》等相似的字书,由唐玄宗作序而颁行的。可惜此书久已散佚,我们只能从《茶经注》“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中略窥一斑了。

  文字的书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新文字刚使用时,旧字不会立即退出历史舞台。便会出现新旧文字并用共存的现象。据清人顾炎武考证,仅以泰山石刻为例,唐碑题名,大历十四年(779)。贞元十四年(798)都把“茶”刻成“荼”字。到了会昌元年(841)柳公权《玄秘塔碑铭》等碑中,茶字才减去一笔。以后,习惯上都沿用“茶”字了。

  由“荼”变“茶”定型于中唐会昌年间,与陆羽《茶经》的传播极有关系。陆羽撰写《茶经》时,“荼”字仍为不少人袭用,陆羽却一律写成“茶”字。以后,随着饮茶风习的日益普及,《茶经》影响的不断深入。“茶”字终于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直至今日。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刚才讨论的仅仅是茶的字形,从读音角度讲,同样也有变化。“茶”读“同吾切”(tu),可是,早在汉代,它就出现了另一种读音,《汉书·地埋志》中茶陵的“荼”,颜师古注:音弋奢反,又音丈加反。读音均与“茶”相一致。这个现象表明,“荼”变“茶”是个极复杂而有趣的过程。呈现出一个新胚胎从旧事物中萌生、脱胎、壮大直至独立的生命历程。

  从药用到饮用

  有趣的是,由荼到茶的名称演变。也正是茶由药用到饮用的转化过程。

  三国时期。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凶暴骄矜,溺于酒色。每次宴请群臣,总是一喝一整天,而且,他还下旨,凡参加宴席者,无论何人,每位必须喝七升,喝不下的。就派人硬灌入口。以此取乐。当时有位大臣叫韦曜,酒量不大,只能喝二升。当他深得孙皓宠信时,备受照应,宴享之时,孙皓“密赐茶;莘以当酒”,以茶代酒,让韦曜蒙混过关。可惜好景不长,不久,韦曜失宠,也照样被灌酒,最后还死于非命,真所谓泰极否来。

  看来,在吴国上流社会,茶也用作宫廷饮料。

  半个世纪过去了。东晋南渡之初,著名的文人,“闻鸡起舞”的北伐志士刘琨。在一封信中写道:“前得安州干姜二斤,桂一斤,皆所须也。吾体中烦闷,恒仰真茶。汝可信致之。”显然,身为北方士族的刘琨,还是将茶视为药物,至少,是种辅助性的药品。

  由此可见南北习俗之差异。

  于是。那些南渡的中原冠胄,便受到了久习饮茶的南方文化的挑战。《世说新语·轻诋》有一段记载:褚裒,字季野,是晋康帝的泰山,位居征北大将军,声名显赫。晋室南渡之初,来到一个叫金昌亭的地方。江东的豪门权贵正在这儿欢宴。对这位褚大人,他们是只闻其名而不识其人,看见来了个北佬,决意戏耍他一番。于是,江东豪贵命侍者专给褚裒多倒茶汁。少给蜜饯,褚裒刚喝完,马上添满,使他吃不到其他食物。褚裒不慌不忙地喝完,慢慢地站起来对众人说:“我是褚季野。”结果,“四座惊散,无不狼狈”。

  这一回合是褚大人胜了。然而,另一位颇负才名的北朝文士任瞻。则出了一次洋相。那也是南渡之初。任瞻过江来到石头城(今江苏南京)。当地举行了盛大招待会,席间设有茶水。任瞻一口气喝了下去,问人道:“这是茶,还是茗?”茶和茗其实是一回事,南方豪门听了这句外行话,颇觉可笑。任瞻一看情况不妙,连忙改口说:“不。不,我刚才问的是,所饮是热的还是冷的?”于是,引起一场哄堂大笑。这一次言谈举止的纰漏失态,使任瞻声名大降,被称为“自过江。便失态”。

  任瞻的外行决不是个别现象,据记载,东晋的司徒长史王潆“好饮茶。人至辄命饮之,士大夫皆患之。每欲往候,必云:‘今日有水厄一,简直把喝茶看作一种灾难了。

  随着时光的流逝,南迁的北方贵族,也渐渐习惯饮茶、喜欢饮茶,于是,整个上流上社会饮茶成风。南齐永明十一年(493)。武帝下遗诏,说自己逝世后,在灵前祭祀不必杀牲,只要供上糕、水果、茶、饭、酒和肉脯就可以了,“天下贵贱。成同此制。”时过境迁,茶作为饮料,在永明年间已为南朝朝野所普遍接受,深入到“寻常百姓”家。

  可是,北方贵族仍然不习茶饮。甚至鄙视、抵制饮茶。南齐秘书丞王肃因父亲获罪被杀,投归北朝,任镇南将军。刚北上时,王肃不食羊肉及奶酪,常吃鲫鱼羹,喝茶。喝起茶来,一喝就是一斗。北朝士大夫称为“漏卮”。数年后,王肃参加北魏孝文帝举行的朝宴,却大吃羊肉,喝奶酪粥,孝文帝很奇怪,问道:“卿为华夏口味,以卿之见,羊肉与鱼羹,茗饮与酪桨,何者为上?”王肃回答说:“羊是陆产之最,鱼为水族之长。都是珍品。如果以味而论,羊好比齐、鲁大邦,鱼则是邾、莒小国。茗最不行。只配给酪作奴。”孝文帝大笑。

  从此,北朝士大夫都将茶称为“酪奴”,对饮茶者加以讥讽嘲弄,“自是朝贵宴会。虽设茗饮,皆耻不复食。惟江表残民远来降者好之。”

茶缘资国寺,再说茶之寿 《海峡茶道》

九哥阅读(7)

距第四届国际禅茶文化交流会在福鼎资国寺举行的时间已经月余,令人难忘是茶人间的情谊。记得去年的禅茶会也是在11月份举行,地点是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研讨会期间,恰逢著名茶文化学者、中日韩三国茶道文化专家——寇丹老师七五华诞,欣喜之余。就在天心永乐禅寺后望月古楼一间僧寮里,临时为寇老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祝寿活动:没有生日蛋糕,也没有生日蜡烛,有的却是茶人彼此间的关怀和情谊。当日参加祝寿的有天心寺的天悦禅师、来自台湾的潘燕九老先生、范增平老师还有一位香港茶友、一位马来西亚茶友以及福州的李彦锋兄和我。后来还专门写了篇文章《茶之寿》。刊载在《海峡茶道》上,至今在茶界引为美谈。

  此次去福鼎参会之前,也想着会不会又恰逢寇老生日?如果是。那可得提前预定蛋糕了,以免临时匆忙。后来又想人世间哪里有这样巧的事情?虽然月份相同,但今年多一个闰月,决定不会有这样凑巧的事。本来也想着翻翻旧皇历,后来因为忙,也就忘记了。到了福鼎,会见老朋友、结识新茶友,准备茶席、论文和研讨会发言,时间很紧。会议期间碰见寇老几次,都是匆匆说些“茶话”,来不及细谈。后来有天早上一起用餐,便半开玩笑的问:“去年在武夷山,恰逢您老生日,今年应该不会这样凑巧了吧?”寇老停下筷,看着我,半晌才说:“世上的事情就这样巧,明天就是我生日!”

  我忽然想起古时候说书人的一句话“无巧不成书”。虽然我不知道寇老的具体生日是哪一天,但两次茶会时间都很短,也就三四天,而他老的生日恰恰就在这几天肉,可谓巧之又巧了。末了寇老又悄悄对我说: “这是你问起我才说的,希望千万不要声张。免得给大家添麻烦。”我笑道: “既然我知道了,那就由不得您老了,一定要给您老‘张扬’出去,提早准备生日蛋糕、蜡烛,谁让您老生日这样凑巧呢!”

  饭后我将这“重大消息”告诉了范增平老师和丁以寿兄。并一起制定了详尽的“活动”方案,地点就选在福鼎市内一家茶楼里——“茶福楼”茶艺馆。人员有来自“三国四地”的茶文化专家、学者和茶友。三国指的是中国、日本、韩国,四地则指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内地的茶友们。因为还安排了一场小型的“中日韩茶禅文化研讨会”,所以特别邀请了日本仓泽行洋教授、韩国崔锡焕先生、台湾范增平教授、北大滕军教授、安徽农大丁以寿教授、河北茶文化学者舒曼先生等十多人,可谓群贤毕至,所以今年给寇老安排的祝寿活动更加隆重和有意思了。

  三天的禅茶文化交流活动很快就接近尾声了。明天大家就要互相道别、各自返程了,所以今晚的聚会令人珍惜。

  因为下雨,给寇老特制的生日蛋糕稍稍晚到了一会儿,蛋糕一上桌,大家就迫不及待地催促寇老“动刀”。寇老却指着坐在对面的仓泽行洋教授说:“我和仓泽是多年老朋友了,我们两个人今年恰好都是七十六岁,所以今天的生日应该是我们两个人一起过!一起来切蛋糕!”一席话说得大家都笑了,这大概就是茶人间的友谊吧——不分国籍、不分彼此,像茶汤一样淡泊而宁静,却香味隽永。依照去年“惯例”,生日晚会应该有主持人、有祝寿辞,应该有联句,应该有吟唱,这样才是茶人间的聚会——热闹而高雅。晚会依然由范增平老师主持,来自河北的舒曼先生首先致祝寿辞,大家纷纷随喜。来自终南山的心一居士则为大家吟唱一曲《云水吟》,叹为稀有。然后大家依次联句,将生日晚会推向高潮。

  雨声不断,茶楼里歌声盈耳,笑语盈盈。寇老与仓泽先生以高龄之身奔赴茶会,实情系茶文化之兴衰,亦为茶人情谊所牵。太姥山下谈禅论道,亦是因缘再现而已。

  众人联句罢,寿星开始“倚老卖老”了。转头对我说:“去年我生日你吹了一曲箫,今年也不能少吧?”我连忙笑道:“箫早就带来了,就等您老发话呢。”寿星却“得寸进尺”,说:“去年因为僧寮地方小,你坐在座位上吹。今年这里地方很大,那边还有个小舞台。你可以坐在舞台上吹。”我点头答应,在舞台中央坐下,略略沉思片刻,轻拈箫管。开始清吹。

  洞箫清吹最关情。这情乃是荼人间的真挚情谊。箫声停歇,窗外雨声似乎也停歇了。我收起洞箫,起身道:刚才这支曲子是即兴演奏的,地点在“茶福楼”,内容是给寇老祝寿,曲名就叫《福寿双全》吧。

  回程的路上,心一居士对我说:“我从你今晚的箫声里,似乎听到了思念终南山的声音。”我看了他一眼。笑道:“古人祝寿时常说‘寿比南山’,既然是给寇老祝寿的曲子,当然会有终南山的意味在里面了。”心一点头称是。

武夷山走出遗憾《华声视点》

九哥阅读(5)

世界遗产是一个含金量极高的品牌资源,但又十分脆弱。因此,武夷山市在依托世遗品牌优势发展旅游业时,坚持保护第一,规划在先,同时妥善安置区内居民的生产生活,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上对得起苍天祖先,下对得起子孙后代”。

  2001年4月12日,我国著名的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武夷山将举办世界遗产节,届时将邀请全国其他26处世界遗产地同仁及国外著名世界遗产地的管理者齐聚武夷山,共商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大计,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一直是一对困扰我国遗产管理部门的矛盾。武夷山以其独有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以及悠久灿烂的闽越文化、理学文化,于1999年12月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3届大会作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独辟蹊径,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和谐统一。在世界遗产节举办前夕,记者前往武夷山采访个中奥妙。

  申报世遗投资近2亿

  武夷山地处闽北边陲,是我国东南大陆现存面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中唯一保存良好的一块绿洲,森林覆盖率为95.3%,良好的植被为各种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

  从1993年开始,武夷山开始进行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前期准备。1998年6月8日,武夷山正式申报世界遗产。以此为契机,武夷山市掀起了一场申报世遗整治绿化活动。

  据武夷山市市长张建光介绍,武夷山市申报世遗的区域包括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和城村古汉城遗址,总面积999.75平方公里,是我国迄今为止申报世界遗产名录中面积最大的项目。为确保申报世遗成功,武夷山市背水一战,不惜一切代价,投资1.78亿元,将申报核心区内的近400户私有建筑物和九曲宾馆等23个单位公有建筑物全部拆除;将总长近70公里的通讯、广电、电力线网地缆化。同时为了减少汽车嗓音和尾气污染,投资1000多万元,修建15公里长的高星环景公路,使原来穿行景区的过境车辆绕道而行。此外,还修复各景区的摩崖石刻,完成了防火监测点、大气监测点、垃圾处理设施、医疗救护中心的建设。据统计,申报世遗中,武夷山风景区共植树1万余株,铺设草皮31万平方米。

  山外再建新家园

  武夷山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区,出产的武夷岩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近400户农民在景区内依靠种茶、卖茶以及做旅游纪念品等小买卖维持生计,产生了大量垃圾与污水。在他们没有搬迁前,从桂林村到水帘、慧苑村的章堂涧,水面每天都漂着许多油污,直接污染景区重点水域九曲溪。山民每年要烧掉近1.6万立方米的木材,这些木材全是天然阔叶林,对景区的破坏程度可想而知。拆除宾馆、修公路比较顺利,但近400户村民的搬迁却颇费工夫。村民的生计是靠山吃山,要他们搬出景区,等于是砸他们的饭碗。

  兴田镇南源岭村张锡龙刚刚落成的3层小洋楼投资20多万元,紧靠路边,是做生意的好地方,而拆迁补偿只有10万元;天心村地处风景区腹地,村民陈仅祥1998年7月投资20万元建成的新房,还没来得及搬进去,9月份就要拆除……村民们一方面故土难离,一方面面临直接经济损失。

  武夷山市政府充分体谅村民们的困难,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在景区外靠近景区的京榕、双利、南源岭等地区设置了移民安置区,并根据村民原住房面积的大小划拨一定面积的免费土地,由政府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仅用6个月时间,就全部建成,创造了武夷速度。在武夷山机场附近的天心岩茶新村,记者看到了这些别具特色的民居。它们的建设遵循“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藏不宜露,宜散不宜聚”的原则,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村民彭曙光对记者说:“虽然离茶山远了一些,但生活更方便了。”

  为帮助天心、双利等新村居民发展生产,2000年7月,武夷山市在这里举办了茶文化节和第二届武夷岩茶茶王赛,吸引海内外客商1000多人。天心村10多个茶叶厂家通过岩茶展示,外销额达100多万元。

  

  放下砍刀,拿起锄头

  武夷山九曲溪水上旅游是“武夷之旅”最精彩的节目,因而保护九曲溪上游生态,使九曲溪万古常绿,至关重要。发源于九曲溪上游的四新溪、程墩溪流径面积为46.4万亩,比处于两溪之中的桐木溪流径面积多8.4万亩。但长期以来,这里市林委所属的四新、程墩两个采育场,由于要解决职工生活问题,每年都要砍伐一定数量的林木,影响了上游生态保护。目前,自然林和成熟林可采伐量已经很少,正处于抚育投入多、采伐收入少阶段,生产经营陷入困境,职工生活困难。

  2000年1月开始,武夷山市委、市政府采纳几位市政协委员的建议,将四新、程墩两个采育场划归景区管理,原采育场的林业工人变成景区管理所的职工,他们手上的“砍刀”则变成了种树的锄头。两溪流域开辟了莲花山生态公园新景区,新辟水上漂流新项目。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传播,2000年已接待中外游客10多万人次,景区上游保护管理与合理开发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让法律成为世界遗产守护神

  国内不少景区管理水平低下、过度开发、人为破坏严重,逐渐从人们的旅游目的地里消失。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后,武夷山人动开了脑筋,怎样以更实际的行动来保护这块属于全世界和全人类的自然和文化瑰宝,免走他人的老路呢?世界遗产1999年12月申报成功, 2000年武夷山市人大就出台《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暂行规定》,为世界遗产的保护铸就了一樽守护神。

  武夷山依规建景,将遗产地划分核心区、核心次区和缓冲区,实行三级保护。一级区实施绝对保护,二级区实施严格保护,三级区实施保护性的开发建设。旅游观光和接待服务主要限于二、三级保护区内,这样既有效地保护了珍稀资源,又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从细节处见功夫

  记者在武夷山看到许许多多令人激赏的细节:这里的指路牌全用小竹子编织而成,造型别致,都很巧妙地设置在各景点路旁,而且全用双语标识,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也体现武夷山人的国际化意识;路灯的电线全都埋在地下,防止了空中架线对景观的人为破坏。一位新加坡客人感动不已,称赞说:“武夷山景区的指路牌、厕所等,件件都是工艺品,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小到标识系统的设立,大到旅游项目的选择,武夷山都把保护“武夷真山水”、发展“武夷真文化”作为遗产地发展的永恒主题,以维护世界遗产地的真实性、完整性。对与生态、景观和历史文化不相协调的旅游项目,无论眼前经济效益多高,武夷山一律摒弃,并用立碑方式将《世界遗产公约》的精神和保护条款展示在重点区域,以警醒后人。

  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莫洛伊博士在组织对武夷山评估考察时赞叹:“武夷山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突出例证,是中国人民永续利用资源的永久性象征”。世界旅游协会主席巴尔科夫人在游览武夷山之后,盛赞武夷山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 保护与开发的和谐统一,使这一古老的旅游胜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1999年武夷山接待游客192万人次,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达8亿多元,2000年游客突破22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10多万人次,均比上年增加两位数,旅游业实现了与山水共繁荣的喜人局面。

难忘武夷山

九哥阅读(10)

我经常旅游,走过的地域已经不少,可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像武夷山这样让我这样难以忘情,这样魂牵梦萦。
依据地质学家的勘测分析可以知道,现在东部景区以内的武夷山是从五亿年前到现在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而形成的典型的“丹霞地貌”,再有漫长岁月风风雨雨的冲刷与雕琢,呈现在今人面前的便是这样一个碧水丹山的人间仙境。“碧水丹山”一语最早出于南朝江淹之口,能以简约四字概括武夷山水的特色,恐怕也只有文坛大家才有此审美慧眼。

在武夷山东部景区,巧布着“三三秀水”和“六六奇峰”。 “三三秀水”是秀美婀娜的九曲溪; “六六奇峰”则是耸立在九曲溪两岸三十六座姿态各异的山峰。有别于古人自一曲逆流上行游,我们是从星村九曲处乘竹筏顺流而下游。竹筏两只连成一体,游客六人并坐其上,两位筏工一前一后将竹第一点,竹筏便平稳地行驶在溪水之上了。清风悠悠,波光粼粼,两三竹筏,逶迤而行。水浅处,鹅卵可见,水石相搏,翻雪飞花,竹筏轧过,嘎嘎作响;水深处,溪水凝碧,波浪不惊,而竹篙嫌短,筏工只能在岩石上撑。我感叹于岩石上大大小小的窟窿,浸染、凝聚其中的是水上劳作的艰险,还是筏工的悲欢苦乐?

第一次坐竹筏,好奇,四下里看,九曲清流,令人遐想翩翩……晨曦初露,岚气未收时,放眼望去,九曲溪定像一条柔美的绸带,漾着绿意,在迷蒙中舒展着而风和日丽时,蓝天、白云、青山、绿树,定会被揽入九曲溪她那温暖怀抱里,如画的倒影,则楚楚传神;而等竹筏靠岸,笑声远去,暮蔼笼起,月上东天之时,九曲溪恐十白又会变成温存、宁静的少妇一样,柔情地唱起甜美的眠歌了。

坐在竹筏上看山,真乃民间一大乐事!溪流山转,叫得上叫不上名儿的奇峰连绵不断,让人目不暇接。

竹筏从九曲漂下,行不多远,经筏工指点,见远处奇峰三叠,直插云霄。筏工说: “最高峰——三面红旗”,我看更像三军统帅,高踞阵后,麾下千军万马正威武东进。而六曲溪北岸天游峰下的仙掌岩则令人肃然。偌大岩壁,寸草不生,高耸陡峭,需仰首可观,无数深浅不一的沟痕垂直贯通,如万千瀑流直泻而下,发着“轰轰”声响,壮哉奇哉!此等鬼斧神工的杰作,历代又涂上了一道道神秘色彩。传说天界大脚仙人肩挑彩锦要去给王母娘娘送礼,途经五夷山,却被美景迷住了。他放下担子,一路赏景而去。等听到天宫击鼓声,才想起自己的重任,返回来挑彩锦,发现彩锦已被露水打湿。大脚仙人慌了手脚,连忙抖开彩锦在岩壁上晾晒。不料,满山的彩锦竟全都融化了,连仙人自己的大脚印子也一同烙印在整个岩壁之上。神话演绎,年年不息,于是“仙掌岩”、 “晒布岩”这活脱脱的名字便流传下来。这时,溪边深涧里又突兀出一座奇峰,令人叫绝,这便是名震武夷的鹰嘴岩。你看那只巨鹰,傲然翘首,雄视远方,就好像已发现猎物随时都要奋起出击一样。鹰身斜立,雄壮矫健,胸部头部平直光滑,惟鹰嘴衔一矮树,独特造型,威武又悠闲,别有韵味。

竹筏行至五曲,水更清幽,山更奇绝。遥望着山岚缭绕的双乳峰,朦胧之中更显得丰润可掬了。近看溪南有一山,叫“更衣台”,没想到竟藏着扑朔迷离的升仙故事。相传魏朝得道者王子蹇等人成仙升天以前,就曾在此沐浴更衣,然后登临更衣台,跃过天柱峰,直上南天门,飞升天庭而去。此地让人顿生羽化之感,仿佛凡身已不在溪水之上了。更衣台对面有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当年隐居、讲学的武夷精舍遗址,可惜不能光顾,深感遗憾,不但朱老夫子的尊容无缘相见,其宏论巨著就更难睹风采了。然而幸得筏工指点,在随后的奇山峰巅竟觅见朱老夫子当年建造的一座小小祠堂,原来这里还存活着——个朱熹与狐仙丽娘相恋的凄美故事呢。果真如此,也无可非议。朱熹虽是宋代理学鼻祖,可他也是人呀,难道他总得板着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才令人信服吗?记得朱熹有《九曲棹歌》云: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事烟雨暗平林。林间有客无人识,歙乃声中万古心。”

四曲溪两岸,奇峰间更有不少妙景未得观赏,比如九龙窠乃茶王树的出生地,御茶园乃元代所建皇家焙茶局等。这里流传着茶王因得宋高宗赐大红袍而得名的神奇故事,也流传有唐人以来名家盛赞武夷岩茶的逸事,这里山间留下过茶圣陆羽的足迹,也流传着宋代大文豪范仲淹、欧阳修、苏轼、梅圣俞、蔡襄、朱熹等辈晶茶赋诗的雅闻,更流传有每年惊蛰之日御茶园的官吏和茶农登喊山台在通仙井畔焚香祭祀茶神的盛事……我似乎感到,因为有了这许多茶文化的积淀,武夷山的碧水丹山变得越发风姿绰约,乃至于超脱而圣洁起来。

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在三曲溪上远望小藏峰所看到的“架壑船棺”和“虹桥板”。这可是武夷山一绝,是天下奇观,是武夷山昭示于世界的一份最富传奇色彩的古文化遗产。那悬置于高不可攀的岩壁、崖洞之上独具舟船造型的棺木,自古被世人假托为神仙所为,还有仙舟、仙槎、宝船等美称,笼罩着一层层神秘奇幻的色彩,衍生出一个个绮丽玄妙的传说,甚至连古籍中也多有“仙”字记载。南北朝的《坤元寻》不是说“建阳县上百里(即武夷山)有仙人葬”吗?南宋著名地理书《舆地纪胜》不是说“仙机岩,在武夷山,中有石室”, “仙人石……至顶有石室,中有仙骸数函”吗?南宋学者祝穆在《武夷山记》中不是也说“升真洞(在大王峰),洞中有神仙蜕骨,其计无数”,“又有四木船,两两相覆,亦盛仙骸”吗?民间传说中的悬棺就更神奇了。有的说,很久以前,九曲溪遥接天上银河,仙人常泛舟九曲溪,遍览人间美景,而后乘风归去,遂将仙船留在武夷。还有的说,在一个月明风清的晚上,群仙乘舟而来,刚一上地面,就被一女子看见,仙人们化白鹤飞去,却把宝船弃置在绝壁之上。传说归传说,听说一具古代的悬棺就珍藏在现在的武夷山博物馆内。那是一九七三年九月从三个不法歹徒手中截获的所盗悬棺。后经北京大学碳—14实验室测定,悬棺距今年代为3840±90年,棺木树轮校正为4198年。多么古老的文化遗存!想不到一起盗棺事件竟揭开了数千年历史的神秘面纱。

关于“虹桥板”的传说则更多。最古老的传说还是“幔亭招宴”。话说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武夷君、皇太姥众仙人在幔亭峰宴请乡民,乡民沿仙人在奇峰绝壁间搭设的彩虹桥鱼贯而上。山顶上,百花怒放,屋宇堂皇,鼓乐齐鸣,仙民同乐。酒过数巡,歌仙彭令昭唱道:

天上人间兮会何稀,

日落西山兮夕鸟飞。

百年一瞬兮事与愿违,

天官咫尺兮恨不相随。

曲终,天上飞来祥云,这时候,车马之声传来,宴会结束了。当乡民沿着虹桥而下,才到山脚下,风雨大作,虹桥飞断,回首山上,已仙去楼空。只剩下众多桥板悬插在绝壁岩缝中,这就成了亘古不坠、万古不朽的“虹桥板”。对“虹桥板”,记载甚详的要数清代董天工编的《武夷山志》了。 《志》日: “虹桥板,大王峰升真洞外、大小藏峰、鼓子峰、金鸡洞诸处皆有之。风雨飘摇,岁久不腐,人亦莫能取。间有自坠者,色黝而泽,类沉香,纹理坚栗,不辨何木。土人珍之,云:能除胃气痛,辟火灾,祛邪祟焉。”据说凡来武夷游历、隐居的士宦、学者常把坠落的悬棺木板残片捡回家珍藏起来视为宝物呢。

我久久瞩望着小藏峰高高绝壁之上的“架壑船棺”和“虹桥板”,解不开的谜团依然不停地在脑海里盘旋……既然这“架壑船棺”和“虹桥板”被中外学术界视为珍贵的古文化遗迹,既然学术界已测定出准确年代,并且也已确认武夷山就是中国悬棺葬的发源地,那么悬棺中所葬何人?是哪个民族的先民?而武夷先民为什么要偏偏选择这样的悬棺葬?这又反映了哪个民族怎样的历史、宗教、民俗、心理和思想意识呢?特别是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先民又靠什么把数百斤重的船棺放置到高高的绝壁之上的呢?这众多疑团就像千古遗梦萦绕着我,看来我是得把它们带回家去了。

峰回溪转,竹筏拍打着清清的溪水,依然快活地驶进了二曲溪。一座秀美无比的山峰豁然入目。筏工说,这就是玉女峰。坐在筏子上,由北向南看,玉女峰亭亭而立,却不见她艳丽的姿容和光洁的肌肤,而柔和的夕照从背面笼上来,玉女身上便镶上了一道金边儿,倒像是刚从浴香潭里走出来的素裹的仙女,未著粉黛,秀发散披,安详而含笑地远望着了。她身边不是有明亮的“镜台”吗?她是不是又对着镜台脉脉含情地遥望对岸的大王哥哥了呢?此时的大王峰与玉女峰隔水相对,却俨然一副王者风范。夕阳照临,为大王峰披上了金黄色的铠甲,就仿佛征战归来的壮土,于战马在碧溪中畅饮之际,瞥见恋女楚楚动人的样子,又怎能不生出几多柔肠衷情来呢?

我在竹筏上抢拍下玉女峰的倩影,竹筏靠岸后,在一片开阔的草地上,借一排挺拔的棕榈树作衬托,又与雄风不减的大王峰合影留念。归途中,我心潮难平。一路在竹筏上看水观山,赏心悦目之余,总有一种别样的感受非吐不快。在我看来,武夷山,就是一片神山,就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仙人。 “六六奇峰”是他雄奇壮美的体魄,“三三秀水”则是他活力永动的血脉,魅力无穷的精魂。山,无雄不壮,无奇不美;而如果没有了阴柔妩媚的秀水的缠绵与爱抚,再雄奇的山也会失去阳刚的壮美。所以说,在众多的景观中,只有碧水丹山,才是武夷山美的精华、美的化身、美的经典。有了这碧水丹山的人间仙境,才引来了历代的迁客骚人到这,里游历、隐居、讲学,才招来了历代的名僧、居土到这里修炼、说法、布道,从此武夷山才有了满山的精舍、讲堂、寺院、道观,才有了满山的景点、赞辞、诗文、楹联和哲理的岩刻。可以说武夷山间到处充盈着仙气、佛光和理学之风,到处恢弘着其他名山大川所难以凝聚、融汇着的一种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和氛围,一种绝无仅有的独特的文化积淀和人文个性。也许这就是武夷山为什么能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确认而一举登上《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的原因,也许这就是我为什么旅游归来老是忘不了她的缘故吧。

想你的风吹到了武夷山

联系我们免责声明

© 2024 武夷山   网站地图

通过不断的努力来完善自己,不一定有收获,但日子过的比较充实。加油!

  本次加载用时:0.120秒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