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脚乌龙 武夷岩茶品种茶
矮脚乌龙,又称小叶乌龙,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中生种,二倍体,花柱3裂。 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00公斤以上。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矮脚乌龙原产于福建省北苑贡茶基地的建瓯,现东峰镇百年矮脚乌...
矮脚乌龙,又称小叶乌龙,无性系。灌木型,小叶类,中生种,二倍体,花柱3裂。 叶盛期在4月中旬,产量中等,每亩产乌龙茶可达100公斤以上。抗旱性与抗寒性强扦插繁殖力较强,成活率较高。 矮脚乌龙原产于福建省北苑贡茶基地的建瓯,现东峰镇百年矮脚乌...
梅占,又名大叶梅占,高脚乌龙。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中芽种,分枝密度中等。梅占植株较高大,树姿直立,主干较明显,老枞梅占高者可达1.6米,冠1.1米,分枝颇盛,只略低于水仙。叶厚,叶长成椭圆形,色呈浓绿,深于肉桂,浅于铁观音。梅占的原产...
武夷奇种,又称为“菜茶”或“野茶”,九龙棄6棵大红袍母树中的一个品种。 茶树特征为:有性系,灌木型,少数品种为小乔木型。中叶类或中小叶类,中生种,二倍体。树丛矮小,叶片厚窄,在路边、崖前、山巅均可生长,耐寒耐旱,一年四季枝繁叶茂。 奇种属于...
天心寺僧云:“大红袍茶以嫩叶呈紫红色而得名,”此说法较为可靠。在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间,胡灌奉旨南巡江浙、湖广诸府时再次入武夷山,夜宿天心禅寺。 在品饮天心寺院茶时写下《夜宿天心寺》一诗,诗曰:“云浮山际掩禅院,月倘天心透客居,幽境不...
据林馥泉调查证实,九龙窠石刻大红袍实为名丛“奇丹”,并非大红袍。那么为什么会在不是大红袍生长地刻上大红袍摩崖石刻呢?原因是天心庙寺僧怕游人乱采真本,而刻意选择在较难攀登之半崖岩壁上而为之。此石刻大约于1941-1944年之间刻制,由时任崇安...
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把大红袍分类出了第一代大红袍、第二代大红袍,以此类推到了十几代。这种理解是有失科学依据的,如果一个物种在自然环境中出现了明显的变异现象,或者某个物种经过人工改良后出现了变异,这样的物种确实存在着代数之分。比如采用人工杂交方法...
由于大红袍的神秘,就衍生了许多传说,而传说又使大红袍变得更加神秘,久而久之让人们对大红袍茶叶在认识方面产生了偏差。又由于目前对大红袍茶叶的宣传出现概念性错误,使人们分不清到底什么才是大红袍茶叶,把所有的岩茶都错误地当成了大红袍,我认为这样对...
根据《武夷山的茶与风景》(陈舜年等著,吴觉农作序,1944年“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外销物资增产推销委员会茶叶研究所”编)一书《上篇·茶》记载:大红袍生长在离天心岩三四里地的九龙集,属永乐禅寺(通称天心寺)所有,寺僧因游人任意采摘不肯以真品示人。...
历代武夷山(含建茶)成品茶名录 (1)原生品种 唐代:研膏、蜡面 宋代:大龙团、小龙团、风饼、密云龙、龙团胜雪、铁罗汉、坠柳条、白鸡冠、石乳 元代:京铤 明代:先春、次春、探春、紫笋、灵芽 清代:大红袍、半天腰、水金龟、金锁匙、老君眉、不知...
所有乌龙茶的香气、滋味都与茶树品种、栽培管理、加工工艺、种植区域、采制季节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所有茶叶工作者人所共知的事实。优良的茶树品种和好的生长环境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首要因素,也是形成香气、滋味的重要基础。 福建乌龙茶良种很多,每一个品种...